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入院方式、生命体征、既往史、手术史、家属史等评估患者脑功能情况、肢体运动功能等。

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精神、心理和情感状况、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的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等。

二、护理措施

1、体位:正确的体位是预防压疮和肢体挛缩、预制痉挛、保持肢体良好功能的关键。凡不能自行翻身者,每 2 小时翻身一次,瘫痪下肢可穿防旋鞋,使肢体处于功能位。

2、关节活动:指导患者或家属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主动、被动的活动。

3、言语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应尽早开始,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给予鼓励和帮助,增强其对疾病恢复的信心。

4、认知障碍康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指导,心理护理等。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早期康复介入为防止并发症、减少后遗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综合康复训练既要选择适当的运动疗法进行反复训练,又必须配合其他措施,如心理康复、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等。

3、家庭共同参与,对颅脑损伤后的患者应把康复训练贯穿于家

庭日常生活中去,保证患者在家庭中得到长期、系统、合理的训练。

4、定期随访,防止意外损伤训练,计划因人而异,定期门诊随访。加强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教育,对减少颅脑损伤的发生十分重要。

四、注意事项

患者有功能障碍时注意压疮的预防,行走训练及使用步行架时应有人陪同,防止跌倒。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一)、观察病情: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作详细记录,一般3-5日内,每1-2小时观察一次,严重者15-30分钟观察一次。 1、意识情况:意识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 ①昏睡: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深浅反射均存在。 ②昏迷:意识丧失,呼唤及刺激不能使其清醒,可分a、浅昏迷b、深昏迷 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每15 -30分钟观察一次,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伴深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 力,呼吸先快后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 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 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若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若体温下降又 变增高尤其在受伤一周后持续高热,应考虑又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4、肢体活动: ①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程度。 ②伤后立即出现偏瘫,多为原发性脑损伤。 ③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原有的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 发性脑损害所致,脑部病灶多在瘫痪肢体的对侧。 ④头痛、呕吐: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 脑疝的可能。b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护,避免 发生坠床或损伤。 (二)、卧位: 1、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 2、重病脑损伤如无休克,应取头高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cm,以利静脉回流,减轻 脑水肿。 3、深昏迷者取侧卧或侧俯卧位,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和防止误咽,并定时翻身。 (三)、呼吸道护理

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要点

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要点 *导读: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外伤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则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不少外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临床症状轻,决不能依据病人主诉而忽视临床症状的动态察。……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外伤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 ,而早期诊断则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不少外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临床症状轻,决不能依据病人主诉而忽视临床症状的动态观察。对体征缺如或症状轻微的头部外伤病人 ,尤其是那些顶枕部着力减速性损伤的中老年病人 ,更应严密观察病情 ,特别是伤后48小时 ,以便早期发现颅内血肿 ,赢得抢救时机。护理观察要点如下 : 1、意识变化 :入院时有些病人不是处于昏迷状态 ,而表现为意识障碍的再次出现或进行性加重 ,因此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状况及其发展趋势非常重要。每 15~30分钟观察一次 ,如病人由烦躁不安转为安静 ,或尿失禁 ,或清醒转为昏迷 ,或昏迷程度加深等 ,均提示可能有迟发性血肿出现 ,应及时处理。 2、瞳孔变化 :头部外伤病人应 15~ 30分钟观察瞳孔及对光反射一次 ,同时注意区别是视神经还是动眼神经损伤引起瞳孔变化。 3、颅内压变化 :颅内血肿可加重或引起颅内高压 ,主要表现为

频繁呕吐 ,头痛加剧 ,烦躁不安 ,如果早期发现血肿,可为手术 清除血肿赢得时间。除随时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症状外 ,还应密切观察颅内压的波动情况。 4、生命体征变化 :颅内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均可导 致生命体征改变。早期表现为收缩压增高 ,脉压差增大 ,脉搏和呼吸变慢 ,外伤后应每 15~30分钟测血压、呼吸、脉搏一次 ,观察中还应注意有无低血压 ,若发生低血压 ,应及时纠正低血 压 ,减少颅内血肿的发生。 5、神经体征变化 :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的体征变化 ,观察有无 肢体活动障碍、抽搐、语言情况等 ,最好每 30~ 60分钟观察 和检查一次,对不合作病人和昏迷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抽搐情况。 6、缺氧情况 :每 15~ 30分钟监测血氧饱和度一次或观察有无发绀等情况。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

2015年ICU科第二季度业务/教学查房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时间:2015年5月28日16:00 地点:七楼多媒体会议室 主持人:方琼訇 参加人员:详见签名单 护士长:今天由我们ICU组织的全院第二季度护理查房,今天的查房主要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颅脑损伤都占全身部位损伤总数的20%,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而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四肢骨折。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建筑、工矿的工伤事故,运动损伤及自然灾害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因难产或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亦偶见。在我们医院以急诊病人居多,在我们ICU外科病人中颅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年中颅脑损伤的病人给我们医院带来的收入有一千多万,因此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首选由责任护士进行下病情介绍。 ***:由我来做下病历简介:姓名:*** 性别:男年龄:26岁床号:8床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多发伤,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开放性脑挫裂伤(额叶,左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顶枕部,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额颞骨,左侧;颞骨,右侧),颅底骨折,头皮挫裂伤,休克代偿期;胸部损伤:双肺肺挫裂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左肾挫裂伤,左颧弓骨折,左上颌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擦伤。 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前约2小时被小车撞到(具体不详),即致人事不省,呼之不应,头面部、口鼻腔、双外耳道等多处活动性出血,呼吸深快,四肢冰冷,无呕吐,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伤后急呼我院"120",救护车送入我院,即予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持续导尿、伤口包扎、输液、气管插管等治疗,并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实用】-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 【护理评估】 1.病史:应着重询问受伤时间、致伤原因、致伤源的强度和作用部位及伤口的情况。 2.评估意识状态,患者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可采用格拉斯哥评分表进行评估。 3.颅内压增高:观察头痛、呕吐的严重程度,有无视神经乳头水 4. 评估是否有呼吸道阻塞。 5.心理社会反应:评估家属的不安与恐惧。 【护理问题】 1.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2.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3.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4.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5.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6.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1.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1.3. 伤后暂禁食水,遵医嘱给予饮食。 1.4. 安全护理:对于躁动的病人应加床档并适当应用约束带,使用约束带时应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及血运情况,防止勒伤发生。 1.5. 遵医嘱给与术前处置及宣教。 2.术后护理 2.1.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肌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2. 体位:全身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血压平稳者

可抬高床头15o-30o,以利静脉回流。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深昏迷患者应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利口腔内分泌物排出。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2.4. 管道护理:各种管道应妥善固定,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防止引流管堵塞脱落。 2.5. 加强营养:及时、有效补充能量和蛋白质以减轻机体损耗。 2.6.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6.1 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Q2h翻身扣背。 2.6.2 预防泌尿系感染:定时清洗外阴、肛门。留置导尿管,遵医嘱冲洗膀胱;定期更换尿管及引流袋,各项处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6.3 暴露性角膜炎:眼睑闭合不全者,给与眼药膏保护;无需随时观察瞳孔时,可用纱布遮盖上眼睑。 2.6.4 卧床时保持肢体功能位,术后早期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按摩等,恢复期鼓励病人坐起主动锻炼,当病人能站起时,指导病人离床活动,并给予协助,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2.7. 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树立康复的信心。 【健康指导】 1. 休息: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2. 饮食: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3. 用药:指导遵医嘱服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复查。 4. 功能锻炼:长期卧床及功能障碍者,指导皮肤护理及肢体、语言功能训练。 5. 心理指导:轻型脑损伤患者应尽早自理生活。对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应给于适当解释和宽慰,使其树立信心。 【护理评价】 1.病情观察仔细、及时,避免窒息。 2.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3.保持皮肤完好无损。能维持足够的营养。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 由于创伤所致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丧失、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评估】 1.颅脑损伤严重程度评定 1.1昏迷期间依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对患者损失程度进行评估,最低为3分,最高为15分。 1.2清醒后依据损伤后遗忘(PTA)期间长短评定损失严重程度,遗忘间期<10min为极轻型,10min—1h为轻型,1h—1d为中型,1d—1周为重型,>1周为极重型。 2.功能及预后评测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 3.神经行为恢复阶段的评估 4.运动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及心理等评定。 【护理问题】 1.自理能力下降 2.沟通交流障碍 3.排便模式的改变 4.情绪及行为异常 5.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坠积性肺炎;挛缩、癫痫 6.潜在护理不良事件跌倒、走失 【护理措施】 1.早期康复护理

1.1基础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昏迷患者应鼻饲充足的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定时翻身、扣背、吸痰,气管切开者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尿潴留应安置保留导尿管,做好尿管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防止压疮。抗痉挛体位保持适当的卧位姿势。 1.2用药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脱水剂等。 1.3进行关节被动活动:在患者急性期每天做2次,以后每天做1次,每次每个关节做3-5遍。 1.4催醒治疗:通过声音刺激、视觉刺激、深浅感觉刺激、针灸刺激、高压 氧治疗等,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苏醒。 2.运动功能及ADL能力训练:运动功能训练;ADL能力训练;再就业前的训练。 3.认知障碍的康复护理: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知觉障碍的训练。 4.言语障碍的护理:在患者神志清楚、能保持坐位后就可开始失用症训练或构音障碍训练。 5.行为障碍的护理:行为障碍的治疗分为正性行为障碍的治疗和负性行为障碍的治疗。 6.心理障碍的护理 7.大脑综合能力训练 8.并发症的护理: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深静脉血栓、坠急性肺炎、痉挛、癫痫等并发症及跌倒、走失等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及护理。 【健康指导】 1.康复护理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变化、认知功能障碍等,以便制定康复计划。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常见的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颅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处理效果 【临床表现】 患者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等。 【分类】 根据损伤的部位可以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 1、头皮损伤:①头皮血肿②头皮裂伤③头皮撕脱伤 2、颅骨损伤:①线性骨折②凹陷性骨折 3、颅脑损伤 【护理要点】 (一)观察病情 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作详细记录,一般3-5日内,每1-2小时观察一次,严重者15-30分钟观察一次。 1、意识情况:意识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 ①昏睡: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深浅反射均存在。 ②昏迷:意识丧失,呼唤及刺激不能使其清醒,可分a、浅昏迷b、深昏迷 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每15 -30分钟观察一次,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伴深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力,呼吸先快后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若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若体温下降又变增高尤其在受伤一周后持续高热,应考虑又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4、肢体活动: ①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程度。 ②伤后立即出现偏瘫,多为原发性脑损伤。 ③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原有的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发性脑损害所致,脑部病灶多在瘫痪肢体的对侧。 ④头痛、呕吐: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脑疝的可能。b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护,避免发生坠床或损伤。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常见的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颅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处理效果 【临床表现】患者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等。 【分类】根据损伤的部位可以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 1头皮损伤:①头皮血肿②头皮裂伤③头皮撕脱伤 2、颅骨损伤:①线性骨折②凹陷性骨折 3、颅脑损伤【护理要点】 (一)观察病情 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作详细记录,一般3-5 日内,每1-2 小时观察一次,严重者15-30 分钟观察一次。 1、意识情况:意识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 ①昏睡: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深浅反射均存在。 ②昏迷:意识丧失,呼唤及刺激不能使其清醒,可分a、浅昏迷b、深昏迷 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每15 -30 分钟观察一次,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伴深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力,呼吸先快后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 出血,若有体温升咼,一般在38—39 C之间。若体温下降又变增咼尤其在受伤一周后持续 高热,应考虑又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4、肢体活动: ①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程度。 ②伤后立即出现偏瘫,多为原发性脑损伤。 ③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原有的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发性脑损害所致,脑部病灶多在瘫痪肢体的对侧。 ④头痛、呕吐: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脑 疝的可能。b 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护,避免发生坠床或损 伤。 (二)、卧位: 1、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 2、重病脑损伤如无休克,应取头高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cm,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3、深昏迷者取侧卧或侧俯卧位,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和防止误咽,并定时翻身。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 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 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 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 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 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 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 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 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 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 ·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 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 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 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 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 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 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1.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出现意识障碍加深、瞳孔不等或散大、生命体征异常及时处理。 2.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肢体活动等变化,出现头痛加剧、喷射性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及时处理。 3.观察伤口情况、有无复合伤、癫痫、躁动、失语、大小便失禁等情况(EDH 观察有无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 4.生命体征稳定者,予以头抬高15~30o,保持头与脊柱在同一直线上,防止头颈过屈。 5.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氧气吸入。 6.告诉患者应避免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出现躁动、癫痫发作及时处理。 7.脑脊液漏护理 (1)保持漏口处清洁,如外耳道、口鼻腔清洁、卧床休息至脑脊液漏停止。(2)禁忌:冲洗、填塞、耳鼻滴药、腰穿。 (3)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及用力排便。 【术后】 1.麻醉清醒后床头抬高15~30o。 2.头部引流管保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量、颜色及性状,搬动时予以夹闭。异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按相应规范护理。 3.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4.告诉患者应避免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出现躁动、癫痫发作及时处理。 5.昏迷及瘫痪者保持肢体功能位,做好基础护理,预防肺炎、压疮、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6.健康宣教 (1)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睡眠充足、劳逸结合、避免抽烟喝酒等. (2)指导被动及主动功能锻炼方法;失语者指导语言训练,由简单的字到

词组,再到句子,循序渐进。 (3)手术去骨瓣者,术后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 (4)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1个月门诊复查。

颅脑损伤的护理教学查房

颅脑损伤的护理教学查房 老师:今天,我们进行颅脑损伤的护理教学查房。颅脑损伤时因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的损伤性疾病,可分为头皮挫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可单独或合并存在。在 此,我们讨论一下,颅脑损伤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请**同学简要汇报病史。学生:患者,***,男,41岁。因“车祸伤致使意识障碍伴耳鼻流血20分钟”于8月14日19点30分由120急诊入院。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入院前20分钟,行走时被一摩托车撞到在地,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烦躁不安,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迟钝,伴鼻腔及右耳流血。入院测体温37.3℃,脉搏8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7/82mmHg,查体:双侧眼眶周围青紫,瘀斑、鼻腔可见血性分泌物、右外耳道有血性分泌物流出、腰部及双下肢有轻微擦伤。头颅CT提示:左额颞叶及皮质下区脑挫裂伤,双颞叶内板下急性硬膜下出血,蛛血(少量),右颞顶部头皮血肿,颅骨线形骨折。入院后处理:立即进入ICU监护.病情稳定后于2010 年8月20日9点40分由ICU转入病区,测体温36.3℃,脉搏6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2mmHg,查体:患者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 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迟钝,眶周可见青紫瘀斑,骶尾部皮肤完整,留置尿管通畅,引流尿液呈淡黄色,遵医嘱给予二级护理,予以床档及约束带保护患者,并继续抗炎、降颅内压,营养脑神经治疗,现患者入院后31天,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 老师:请***同学进行体格检查 学生:用物:电筒 洗手——戴口罩——数呼吸——看瞳孔(自然光线)——对光反射——语言——握 手,最后总结GCS评分。 老师:刚刚我们从**同学汇报的病史中知道患者入院后经过降颅内压的处理,那么什么是颅内压,颅内压的正常值是多少呢? 学生:颅内压是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正常成人为70----200mmH2O,超过200mmH2O时,则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最主要是出现“三主症”即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 老师:对,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是较早出现的症状,它是因为颅内压增高,造成脑组织的牵拉移位,致使痛觉敏感部位组织受牵拉、扭曲与压迫。头痛特点呈持续性、搏动性, 伴有阵发性加剧。常在夜间和清晨加重,部位多在额部及两颞。呕吐是因为颅内高 压刺激呕吐中枢及迷走神经所致,呈喷射状,与进食无关。视神经盘水肿是颅内压 增高的重要客观指征。它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影响到眼底静脉回流。形成视视经盘水 肿,进而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甚至会导致患者失明。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要进行降低颅内压治疗,降颅压常用的药物是什么呢? 学生:降颅压通常用的是20%的甘露醇。 老师:那么甘露醇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①在使用甘露醇时,我们应及时巡记,严密观察。 ②脑水肿伴血容量不足时,宜在补充血容量后酌情使用。 ③观察用药后疗效,如高颅压患者的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等症状减轻,生命体 征平稳,说明降压效果良好,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④应用甘露醇时应严格记录液体出入量,药物注入后,准确记录尿量。 ⑤掌握给药速度。一般成人每分钟120—200滴,小儿每分钟80—120滴。 老师:回答得很好,但不够全面。甘露醇是一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时有结晶析出,所以冬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