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

年报审计初步业务活动底稿的特性1

1.审计目的并非单一,且着重点不同,保持客

户关系、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以及签约

时需要在相关底稿中明确记录这些特殊目的

及其风险评价

?国资委:“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计算表”、“主要业务情况表”

?工商年检:实收资本(股本)及其有关项目、企业与重要出资者之间的资金往来情况等

年报审计初步业务活动底稿的特性2

2.没有填写年报审计项目委托的途径,事务所承

接业务的风险控制以及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

范的情况需要详细记录并评价风险

?属于上市公司关联方,其审计委托会统一安排

?国资委辖下的国有企业或一些特殊行业:招投标方式

?年报审计委托随意性大

年报审计初步业务活动底稿的特性3

3.年报审计多数是中小会计事务所承办,而

中小事务所面临着人员少、审计业务当地化、质量控制有限等问题,事务所承接业

务的风险控制以及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难以记录

?事务所由于人员少,连续审计轮换的质量

控制难以落实

?谁联系的业务,谁审计等问题

?审计业务当地化往往出现影响独立性的情

年报审计风险评估底稿的特性1

1.不能缺少风险评估底稿

?收费低、时间短——提高效率

?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受约束少,随意性大、违规操作多,风险大——控制风险

?以年报审计为中心业务拓展其他鉴证业务以及相关服务业务——风险评估师起点

年报审计风险评估底稿的特性2

2.年报审计风险评估底稿风险关注点不同

?国资委:企业是否为了完成国资委考核指标而粉饰报表

?私营企业:重点关注影响税金的事项和数字?外商投资企业的年报审计:重点关注影响税收以及外汇收支活动和事项

年报审计风险评估底稿的特性3

3.年报审计的风险评估底稿要与进一步测试的

底稿相衔接

?审计工作底稿的简繁都是由风险评估来决定的

年报审计进一步测试底稿的特性1

1.谨慎决定简化中小企业年报审计控制测试底

稿

?客户简单、规模小或缺乏内部控制——可以简化,但应当对企业缺乏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被管理层凌驾而失效进行了解和评价,并且记录下来形成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底

稿,以明确说明注册会计师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控制测试,直接执行细节实质性测试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年报审计进一步测试底稿的特性2

2.进一步审计测试应当具有针对性

?放弃“唯程序论”或“程序固定化”

?(1)评估的企业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高,从而可能影响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综合运用。

?(2)评估的企业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通常越大。但应当注意,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与特定风险相关时,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才是有效的。?(3)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审计程序。

?(4)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毕竟是一种主观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同时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特别是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因此,无论选择何种审计方案,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

年报审计进一步测试底稿的特性3

3.进一步审计测试应当具有综合性

?“扬长避短”地综合运用各种审计程序,提高审计效率

4.要增加进一步审计测试的不可预见性

?(1)对某些以前未测试的低于设定的重要性水平的或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在认定时实施实质性程序。

年报审计进一步测试底稿的特性4

4.要增加进一步审计测试的不可预见性

?(2)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使其超出被审计单位的预期。

?(3)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使当年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

?(4)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所选定的测试地点。

常见风险1

1.缺乏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的底稿

2.存在大量低效甚至无用、无效的底稿

–低效甚至无用、无效的底稿具体表现有:

–(1)底稿中缺乏专业判断、逻辑推理过程和文字说明,

多数内容是抄写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簿并做些简单的试算平衡的数字罗列。

–(2)对于由他人提供或被审计单位代为编制的底稿,仅

仅执行索要、复印并归档过程,不执行什么程序对这些基础性证据或环境证据进行审计,以分清事实的现象与本

质,排除伪证或从中寻找有用的审计线索。

–(3)大量复印被审计单位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对每

一个项目无论风险大小,都机械地形成多层次的审计工作底稿。

–(4)同一科目或事项的不同底稿之间缺乏支持关系,甚

至出现自相矛盾而无说明和进一步查证;不同科目或时间的底稿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或勾稽关系;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底稿之间互不关联。

常见风险2

3.综合性的审计工作底稿不完善、不充分

–(1)能够统领和汇总各会计科目或事项一步一步查证的底稿缺乏清晰的审计说明或没有,如各个会计科目审定表或导引表

也仅仅是数字汇总,缺乏审计轨迹说明,无法让人一目了然各

种查证类底稿的支持关系;缺乏函证情况汇总表等。

–(2)缺少对财务报表影响重大或特殊事项查证的汇总底稿,这类底稿包括对管理层舞弊、首次执行、关联交易、期后事项、或有事项、期初余额与比较数、持续经营、对法律法规的考虑、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对环境事项的

考虑、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文件中的其他信息、财务承诺、债

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等内容查证

和汇总评价所形成的底稿。

–(3)缺少记录审计中审计小组内部、审计组与事务所、与客户以及外部专家或监管者沟通、讨论等形成的风险评估及其采

取应对措施所形成的底稿。

–(4)缺少汇总各种审计差异形成的综合性审计工作底稿。

–(5)缺少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意见分歧、重大事项及其解决情况进行汇总而形成的底稿。

常见风险3

4.缺乏对特殊事项和问题进一步追查的底稿、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底稿之间互不关联

–(2)企业财务报表中显现出来的明显不协调、不合理或异常的地方,注册会计师在相应底稿中仍

是“一笔带过”,抄账对数了事。

–(1)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出现了众多周知或媒体上已经争论不休的事项时,注册会计师形成的底

稿却对此“热点”问题置若罔闻,没有对此风险进

行评价和查证的记录。

–(3)底稿记录与现实一些数据存在矛盾或不协

调,但注册会计师对此既没有解释说明又没有排

除伪证的记录,却没有理由地得出某一方面的审

计结论。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操作实务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操作介绍-综合类工作底稿 一、综合类工作底稿的介绍 (一)综合类工作底稿在整个工作底稿中的地位 如果要对一本审计底稿进行审计、复核的话,入手之处肯定为“综合类工作底稿”,综合类工作底稿集中体现审计工作执行情况、执行结果,是所有审计工作底稿的灵魂、精髓。 (二)综合类工作底稿的分类介绍 综合类工作底稿按照审计执行进程阶段可以分为预备调查阶段等五个阶段,具体如下:

综合类工作底稿按其编制特点、编制人员等区分,可以分为:

二、综合类工作底稿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综合类工作底稿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为: (一)综合类工作底稿贯穿整个审计过程,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二)客户承诺书、客户声明书类的工作底稿划清审计与会计的责任,明确客户(包括会计 人员)的责任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对客户的行为起到威慑及约束的作用,保证审计基础的真实性; (三)调查了解类的工作底稿,让注册会计师能够迅速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控制环境、关客户承诺、声 明类工作底稿 分析复核类工作底稿 内部流转类工作底稿 审计情况总结 类工作底稿 特殊、重大会 计事项审计类 工作底稿 调查了解类工 作底稿 综合类审计 工作底稿

联交易等会计经营活动,从而帮助注册会计师能够及时、有效地执行审计业务; (四)分析复核类、特殊、重大会计事项审计类工作底稿单独归类,既能够提醒注册会计师必须重点关注此类会计事项,按照审计程序指引进行审计,又能够让查看审计工作底稿的人快速了解公司的重大事项; (五)审计情况总结类工作底稿,既是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情况的归纳汇总,又能够帮助审计工作底稿阅读者比较迅速的了解公司最终审计调整及审定报表情况; (六)内部流转类工作底稿,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小结以及出具最终审计报告,该部分工作底稿流转于事务所内部,进行三级复核,是保障审计质量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之一,保障审计工作开展的顺利、严密。 三、综合类工作底稿的分类介绍 (一)所有审计程序完成情况的综合类工作底稿 综合审计程序(索引号Z1) 1、底稿主要内容、编制目的介绍: 该工作底稿按照审计执行阶段分段记录审计工作的具体完成情况,详细记录具体每一审计步骤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底稿索引。该底稿系注册会计师在完成所有审计程序之后,最终完成的工作底稿;该底稿集中概括记录了所有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 2、编制该底稿时候需要注意事项:

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方法与技巧探讨(一)

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方法与技巧探讨(一) 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简称CPA)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它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和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也是评价考核执业CPA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知识水平和行业监管机构检查业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的重要依据。所以审计工作底稿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实际上是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分析、判断、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通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把业已收集到的数量众多但又不系统、零散的各种审计证据资料,系统地加以归类整理,从而使审计结论建立在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基础之上。一、审计工作底稿的现状注册会计师审计离不开工作底稿。但在当前的独立审计实践中,无论就审计工作底稿的设计、编制、归档而言,都存在许多缺陷,严重影响审计质量。1、审计工作底稿设计不规范。按照国际惯例,只要符合独立准则要求,审计工作底稿一般由各家事务所自行设计。为了使会计事务所在设计底稿时符合“准则”要求,准则详细规定了底稿的基本要求、内容、底稿之间的钩稽关系,底稿的复核、分类、整理、归档保管,以及底稿应由符合性测试、截止测试、分析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试算平衡表、审计差异调整表等组成。指南也规定了每张底稿应具备十要素: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项目名称、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审计过程记录、审计标识及其说明、审计结论、索引号及页次、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其他应说明的事项。这些基本要素构成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缺一不可。但实际上许多会计事务所出于成本效益考虑没有或没有完全依据“准则”或“指南”的要求设计、编制底稿。表现为:内容不完整,要素不齐全,格式不规范,标识不一致,内容不清晰,结论不明确。只重视实质性测试,没有或即使有符合性、分析性、截止性测试,底稿设计也十分简单,不完全符合规范要求。部分底稿设计逻辑混乱、标题不当,底稿之间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财政部1999年12月22日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三号)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中发现有28家事雾所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底稿摘录整理杂乱,格式标识前后不一,勾稽关系不明……。致使审计结论出现偏差,审计报告失实,一些企业重大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未被充分揭示,有的连业务约定书也不全,重要条款遗漏。”可见问题之严重。2、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不完整、所附的资料不能相互印证、勾稽关系不明、法律法规引用不规范。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集中在下半年的10月份到上半年的4月份,时间紧、业务量大、外勤工作时间短,而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行业业务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不少会计师事务所迫于内外压力,往往只对重要项目或有问题的项目编制审记工作底稿或在外勤作业后填制底稿,或者只重视审计结果的记录,忽视审计过程的记录填写,出现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结果、审计报告不符或者出现有审计过程而无审计结果、有审计结果而无审计过程的工作底稿。部分审计工作底稿没有审计人员签章,也没有审计组组长复核意见和相关人员签章;在审计工作底稿之间没有建立清晰的勾稽关系,相互引用时没有注明索引号,审计工作底稿印证关系不明,相互混淆,重复取证;有的工作底稿存在只对发现的问题列明定性依据,却没有列出正确处理问题所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的问题定性、处理依据的法规已经废止或已经不能适用,个别引用的法规在“法规名称、文号和具体条款”三要素上不齐全,有的定性依据与处理处罚的口径在同一份报告、同一类问题中都不尽相同。致使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低下、审计风险增大。 3、审计取证不充分。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作出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的客观依据。审计工作底稿应当附有其反映的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的证据。但实际工作中发现普遍存在以下情况:一是支持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证据遗漏、充分性不够。有的审计工作底稿描述的问题与所作出的定性结论以及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之间,缺乏相应的审计证据予以支持,审计报告中涉及的审计评价、审计建议中提到的内容,缺乏相应的审计证据予以佐证;二是不相关的资料放在底稿中作为审计证据,引起不必要的歧议。有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罗列过多,如总帐可以说明的问题,明细帐可以不必再作为审计证据;三是有的采

小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汇总表

小规模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目录总表 一、工作底稿总目录 注:“档案册号格式”为X/Y, Y表示共Y册,X表示第X册。 二、审计报告意见类型 1.标准意见 2.强调段无保留意见 3.保留意见 4.无法表示意见 5.否定意见 6.其他 三、审计组主要成员表 四、底稿移交记录

移交人:验收人:接交人:

报告正本目录 填表说明: 1.审计报告正本:含已审报表、附注等。 2.管理建议书正本:不是正式的报告,如仅提供存在问题清单、说明等,也放在此处。 3.其他相关业务报告、说明正本:包括与该项目有关的各种专项报告、说明等;如有多个报告,则依次在本表列出,索引号依次为GC-1、GC-2、GC-3等。 4.上述报告如有修订,应放置修订后的正本,即已排版签字盖章,除不含封面封底、不装订外,其他内容和形式与发出的报告完全一致。修订前的报告不再保留。 5.存放本册的底稿在“存本册”栏打勾。

小规模企业综合类工作底稿目录 说明: 1.由于小规模企业永久性底稿相对较少,可不单独整理,只须按本目录要求收集基本资料放入综合类底稿即可,也可放入上一级公司永久性档案G6--所投资企业资料中; 2.各类权证、重要合同、验资报告、评估报告、子公司底稿等均放置在相关科目的实质性底稿中,下年度如未变化可编制交叉索引。

小规模企业业务类底稿目录 说明: 1.完成阶段部分底稿及其他本规程未提供但根据目录、程序表应完成的工作,编制底稿时可从天职业规201号-207号取得,并按业规102号《业务项目分级控制》规定简化执行。 2.本规程中规定的“适用范围”是一般标准,外勤主管可根据具体情况报项目负责经理批准后进行适当修改。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求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求 1.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 2.审计工作底稿构成 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通常包括: … (1)审计业务约定书 (2)总体审计策略与审计总结 (3)具体审计计划 (4)程序表 (5)客户填报明细表及提供的未审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 (6)审定表 (7)调查访谈问询表或记录 (8)分析表及分析程序,如交易和余额分析,重要比率和趋势分析等 (9)核对及计算表 (10)抽样检查表 } (11)询证函回函客户声明或说明 (12)观察及监盘或抽盘记录 (13)问题讨论与沟通 (14)咨询记录 (15)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函件 % (16)客户文件记录摘要与复印件(如合同协议等),这些文件包括:企业法律和组织结构信息,重要的法律文件、协议和会议纪要等 (17)项目组及所内部审批文件 (18)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的过程记录,如对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和结果的记录;由其他审计师审计的对财务报表组成部分所执行的记录;同其他审计师、专家和其他第三方交流的记录等

(19)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如关于了解会计和内控系统的证据、重要审计领域审计结论 (20)其他有助于形成审计结论的资料 ( 关于程序表 本底稿包括的审计程序系标准程序,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经理应根据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裁剪审计程序表,审计助理人员根据裁剪后的审计程序表实施审计程序,即不需要实施的审计程序应当删除,追加的审计程序应当补充至程序表中。 如何选择实施审计程序非常重要,总体原则是质量与效率并重,即执行的程序恰到好处,以最少的工作量获取能够支持审计结论的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程序表中列举的程序执行的详略程度取决于:——风险评估结果 ——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度 ; ——重要性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关于明细表 明细表系会计科目审计的总导引底稿,由被审计单位提供,地位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明细表尽可能填列详细些。对于客户已经编制了明细表的,取得项目经理分拆的本科目明细表,并转换为底稿版;对于客户未编制明细表的,按照项目经理下发的模板填写各科目明细表。 本所“企业填报明细表”单列于工作底稿中,便于审计人员进场前或进场后将该空白明细表提供给审计客户,由被审计单位填报,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 关于审定表 (1)未审数:未审数应确保与被审计单位最终提供的已盖章未审报表数据相一致。 (2)调整数:在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前,如客户已确定是否调整,则应将调整情况写到调整数当中;如在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前,客户尚未确定是否调整,则应先假设客户同意调整,再将调整情况写到调整数当中。如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后,客户不同意进行调整,应修改相关底稿,以与最终审定报表一致。 (3)审定数:根据未审数、调整数的确定而确定。 (4)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事项:即审计调整分录过入,并简要说明错报调整的原因。 — (5)审计结论: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对某一审计事项所作的专业判断。就内部控制测试而言,审计结论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对其依赖程

11、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

11、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或“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依据《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由上市公司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为实现下列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定; (二)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三)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 (四)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 第四条上市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指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所处行业和生产经营特点,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防范和控制公司风险,增强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内部审计制度应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第五条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负责,重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上市公司董事会及其全体成员应当保证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 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六条上市公司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制定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并予以披露。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当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占半数以上并担任召集人,且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为会计专业人士。

第七条上市公司应当在股票上市后六个月内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并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 第八条上市公司应当依据公司规模、生产经营特点及有关规定,配置专职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且专职人员应不少于三人。 第九条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必须专职,由审计委员会提名,董事会任免。 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情况。 第十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得置于财务部门的领导之下,或者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 第十一条上市公司各内部机构、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应当配合内部审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不得妨碍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 第三章职责和总体要求 第十二条审计委员会在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工作时,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二)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审议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工作计划和报告等; (三)至少每季度向董事会报告一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审计工作进度、质量以及发现的重大问题; (四)协调内部审计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构等外部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对本公司各内部机构、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求内容复习进程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 求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求 1.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 2.审计工作底稿构成 2.1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通常包括: (1)审计业务约定书 (2)总体审计策略与审计总结 (3)具体审计计划 (4)程序表 (5)客户填报明细表及提供的未审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6)审定表 (7)调查访谈问询表或记录 (8)分析表及分析程序,如交易和余额分析,重要比率和趋势分析等 (9)核对及计算表 (10)抽样检查表 (11)询证函回函客户声明或说明 (12)观察及监盘或抽盘记录 (13)问题讨论与沟通 (14)咨询记录 (15)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函件 (16)客户文件记录摘要与复印件(如合同协议等),这些文件包括:企业法律和组织结构信息,重要的法律文件、协议和会议纪要等 (17)项目组及所内部审批文件 (18)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的过程记录,如对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和结果的记录;由其他审计师审计的对财务报表组成部分所执行的记录;同其他审计师、专家和其他第三方交流的记录等

(19)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如关于了解会计和内控系统的证据、重要审计领域审计结论 (20)其他有助于形成审计结论的资料 2.2关于程序表 本底稿包括的审计程序系标准程序,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经理应根据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裁剪审计程序表,审计助理人员根据裁剪后的审计程序表实施审计程序,即不需要实施的审计程序应当删除,追加的审计程序应当补充至程序表中。 如何选择实施审计程序非常重要,总体原则是质量与效率并重,即执行的程序恰到好处,以最少的工作量获取能够支持审计结论的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程序表中列举的程序执行的详略程度取决于: ——风险评估结果 ——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度 ——重要性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2.3关于明细表 明细表系会计科目审计的总导引底稿,由被审计单位提供,地位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明细表尽可能填列详细些。对于客户已经编制了明细表的,取得项目经理分拆的本科目明细表,并转换为底稿版;对于客户未编制明细表的,按照项目经理下发的模板填写各科目明细表。 本所“企业填报明细表”单列于工作底稿中,便于审计人员进场前或进场后将该空白明细表提供给审计客户,由被审计单位填报,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4关于审定表 (1)未审数:未审数应确保与被审计单位最终提供的已盖章未审报表数据相一致。 (2)调整数:在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前,如客户已确定是否调整,则应将调整情况写到调整数当中;如在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前,客户

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

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说明 第一部分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 一、初步业务活动程序表 二、业务承接/保持评价表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二部分风险评估工作底稿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2110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调查表 ●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督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2120分析程序表(用作风险评程序) ●资产负债表项目(当前金额,当前金额结构百分比,前期金额,差异及差异率,重点关注,编号)●利润表项目(预期金额,差异及差异率,重点关注,编号) ●主要财务指标 ●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2210了解整体层面内部控制结论汇总表 2211了解整体层面内部控制调查表

2220了解业务流程层面内部控制结论汇总表 ●在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层面拟测试的控制活动 ●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及需要与治理层和管理层沟通的事项 2221业务流程层面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情况评价表 ●了解业务流程层面内部控制实施的程序 ●描述重要业务流程的控制 ●评价业务流程层面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情况 ●主要报表项目:存货,应付款,预付款 ●主要控制活动点:采购合同订立,审批,验收,资产保管,会计记录,付款审批,对账,计算机erp系统, ●受影响的主要认定:存在和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业务,计价和分摊,准确性,截止,分类, ●是否执行:适用,索引号 ●是否有效性测试: 主要报表项目:主要营业收入,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主要控制活动点:订单接收,赊销批准,销售合同审批,销售与发货,实务资产保管和会计记录,收款审批,对账,计算机 erp系统 主要报表项目:存货,主要业务成本 主要控制活动点:存货的保管与清查,存货的销售和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和审批,审批和执行,存货业务的审批和执行,相关会计记录 主要报表项目:货币资金 主要控制活动点:出纳付款和收款会计记录和审批,银行对账单调节表的审批,限额库存现金制度,开立和注销银行账号 主要报表项目: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主要控制活动点:费用预算,审批权限,执行,支付,记录,费用报告和差异分析

(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财务费用.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财务费用 一、会计记录概况 被审计单位TR公司本年度财务费用发生数(未审数)16,270,659.28元,具体数据详见“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索引I8-1-1)。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财务费用的记录是否完整; (二)确定财务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确定财务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获取或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与总帐、报表发生额及明细帐合计数是否相符 审计人员根据TR公司财务费用明细帐的记录,编制了“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索引I8-1-1)。经“三相符”核对一致,未发现问题。 提示:明细项目一般分为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技改贴息收入、票据贴现支出、资金占用费、汇兑损益、手续费等。 (二)将本年度财务费用与上年度的财务费用及本年度各个月份的财务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 1、审计人员将本年“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与去年进行了分析性比较,形 成了书面记录(索引I8-1),执行这一审计程序的目的在于发现财务费用的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确定审计工作重点。 2、一般来说,利息支出(包括票据贴现支出、资金占用费)发生额会占到财务费用的大部 分,应作为审计的重点。 提示: 如被审计单位发生了拆借资金的利息收入、技改贷款的贴息收入等业务,相对较显异常,也容易发生问题,亦应作为审计的重点,并按会计准则、制度处理。 (三)审查利息支出明细帐,复核借款利息支出应计数 审计人员编制了“长期、短期借款利息检查情况表”(可参阅短期借款审计底稿,索引F1-1),将应计利息支出数与关联科目“预提费用-利息”进行核对,与“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及关联的往来科目进行核对(索引I8-1-1)。 TR公司设立资金结算中心与下属子公司、分公司结算借款与利息支出的做法,是否属于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代理统借统还贷款业务,可以免征营业税?审计人员将此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取证,形成了相应的审计底稿(索引I8-2)。 提示:

中小企业的审计及其风险分析(一)

中小企业的审计及其风险分析(一) 【摘要】中小企业企业因为在国名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目前蓬勃发展的趋势,对于其实施有效的审计,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则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由于中小企业的涉及行业的广泛,以及各自特点的不同,因而在审计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比如缺乏严格的内控制度,完整地会计档案,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审计人员在给与审计的时候,考虑的不仅仅是审计工作,还需要给企业提供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关键词】: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相关建议 Abstract Consideringth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significantroleintheGDP, aswellasthesi tuationpresent,it’sveryimportantthatprovidingthehighquality auditingreporttothemarket.Nowadays,th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 eshavealagerofrangeofbusiness,individually,theyhavetheseowecharacters,suchaslackofeffectiveinternalcontrol,shortofaccountinghistorybooksandco mplexpeoplerelationships.Alloftheseproducegreatriskinfortheauditors.Giv enthefacts,auditorsshouldnotonlyfocusonauditingjob,butalsoprovidesome practicaladvicefor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topromotethegrowth ofalltheseenterprises.Atthesametime,providetheinvestorwithhighqualityau ditingreportaswellasevadetherisk.Keywords: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声明:本资料由大家论坛国际内审师考试专区https://www.360docs.net/doc/3a5228590.html,/forum-184-1.html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3a5228590.html,更多国际内审师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3a5228590.html,/forum-184-1.html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考试论坛,期待您的光临! Topic A-6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根据《标准》,内部审计师必须记录相关证据,以支持结论和业务结果。工作底稿可用来记录所获得的证据和做出的分析,以及作为支持结论和业务结果的依据。内部审计管理层负责检查编制好的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既包括书面记录等常规形式,也包括电子媒介记录形式。 6.1 工作底稿的作用: 帮助业务的制定、执行和检查; 为业务结果提供主要支持; 记录业务目标是否达成; 为已完成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支持; 为内部审计部门质量评估与改进程序提供依据; 便于第三方检查。 6.1.1 除了上述作用外,编制工作底稿还源于以下原因: 为评价内部审计活动的质量提供依据; 为诸如保险索赔、舞弊案件及法律诉讼等情况提供支持证据; 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 证实内部审计部门是否遵守了《标准》; 促进异地内部审计工作之间的协调合作,明确审计人员应负的责任。 作为与第三方复核人员进行沟通的工具,工作底稿为外部审计师是否使用内部审计师的业务成果提供了依据。不用说,工作底稿反映了内部审计师的职业水平和职业声誉。此外,工作底稿也为今后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背景资料。如果当前审计工作得到充分记录,就会使今后的审计工作变得容易,从而提高业务效率和业务质量。 它们还为内部审计师的自我质量评价和业绩检查提供了基础。 工作底稿还为内部审计师与审计业务客户(被审计单位)之间探讨问题提供了支持。全面记录过程可以使内部审计师熟悉所探讨的问题,从而增强内部审计师的可信性。审计师依靠工作底稿来支持最终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为了方便使用工作底稿,审计师应该在自己手中的最终报告复印件上作出标记,注明所参考工作底稿的页数。 工作底稿还有助于记录组织遵循法律法规的情况。 6.1.2 内部审计师对工作底稿应该给予特殊的关注,这样才能依靠它们,并按照监督人员、管理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外部审计师和法律人士所提出的最高标准来完成所有的业务工作。 6.1.3 因为咨询业务的审计范围、审计目标以及一些基本业务方面都与保证业务不同,因此编制咨询业务工作底稿的要求与保证业务是不一样的。但是,内部审计师在实施咨询业务时,还是有义务遵守《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也需要编制工作底稿以促进咨询审计目标的实现,支持其审计结果。很多组织都制定既适用保证业务又适用咨询业务的同一套工作底稿编制规定,并且都以《标准》和《实务公告》为操作指南。 【典型试题】 1.下列哪一项没有描述审计工作底稿的一项职能? a.方便第三方检查。 b.在审计的计划、执行和复查中提供帮助。

(完整版)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暂行规定

****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暂行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使用及管理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依据《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和集团其他有关制度,结合集团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 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审计证据。这里所指的审计过程,包括审计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 第三条审计工作底稿的全部内容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明 确审计责任、评价审计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并为以后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第二章审计工作底稿内容、编制方法和要求 第四条针对审计工作所处阶段不同,可分为: (一)审计计划阶段工作底稿: 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主要指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经营背景、组织结构和经营政策等,一 般是审计人员针对首次开展内部审计的单位在实施现场审计之前所作的基本情况了解,在非首次开展 内部审计的单位可酌情减少。 2.审计工作计划。包括现场审计工作进度、时间预算、人员分工,以及审计内容和重点的初步规 划。 3.现场审计时被审计单位应首先提供的资料清册。 4.其它审计人员认为在审计计划阶段必要编制的工作底稿。 (二)审计实施阶段工作底稿: 1.针对具体审计事项的工作底稿。主要指针对具体审计事项所涉及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引 以证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所记载审计结论的有关证据。 2.审计工作计划修改记录和时间预算执行情况。 3.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代为编制的各种报表。包括被审计单位自查表等。 4.审计人员编制的各种调查、测试表等。包括内部控制情况调查表、委派财务负责人测评表等。 5. 其它审计人员认为在审计实施阶段必要编制的工作底稿。 第五条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 (一)被审计单位的名称。是指审计对象的占有方,若被审计单位为下属公司,则应同时写明下属 公司的名称。 (二)审计事项的名称。此项目一般填写审计业务类型,如:财务收支审计、离任审计等。项目名 称应尽量简练、清晰。 (三)审计事项时点或期间。此项目是为了明确审计范围在时间上的截止点或时间跨度,应结合实 质性测试的具体对象区别对待,资产负债项目应填截止时点,损益类项目应填时间跨度。 (四)具体审计事项的名称。此项目是指实施审计时纳入审计范畴的具体审计事项,如:现金、银 行存款等。

最新版-实质性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引Part30

长期股权投资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 被审计单位:ABC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长期股权投资 编制:李四索引号:ZM 财务报表截止日:2008-12-31复核:JACK 日期:2009-1-19日期:2009-1-23 财务报表认定 项目完整权利计价 存在 性和义和分 列报(1)核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本期与以前年度计提方法是 否一致,如有差异,查明会计政策调整的原因,并确定会计 政策改变对本期损益的影响,提请被审计单位做适当披露。 (2)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逐项检查,根据被投资单位经营政 策、法律环境、市场需求、行业及盈利能力等的各种变化判断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当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时,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予以计提,并应与被审计单位已计提数相核对,如有差异,查明原因。ZM1、ZM2、 ZM4、ZM5 李四√ (3)将本期减值准备计提金额与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中的相 应数字进行核对。 (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计提,计提依据是否 充分,是否得到适当批准。 5.检查通过发行权益性证券、投资者投入、企业合并等方式取 √√√ 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分类发生变化的,检查其核算是否正确。√ 7.结合银行借款等的检查,了解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质押、担保情况。如有,则应详细记录,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充ZM1 李四√√ 分披露。 8.与被审计单位人员讨论确定是否存在被投资单位由于所在国 家和地区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其向被审计单位转移资金的能 力受到限制的情况。如存在,应详细记录受限情况,并提请 被审计单位充分披露。 9.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 10.检查长期股权投资的列报是否恰当: √√ (1)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清单,包括企业名称、注 册地、业务性质、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2)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当期的主要财务信息,包括资产、 负债、收入、费用等的合计金额。 (3)被投资单位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严格限制的 情况。 ZM0-1 李四√ (4)当期及累计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金额。 (5)与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或有负债 注:1.结果取自风险评估工作底稿。 2.结果取自该项目所属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测试工作底稿。 3.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与财务报表认定之间的对应关系用“√”表示。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交税金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生产企业)应交税金期初余额为-1,736,805.41元,期末余额为-987,058.97元,按照税金的种类设置了若干个明细帐,具体数据如下: 本年度共发生以下事项: 1、6月与B公司签订的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协议书,将公司的专利技术使用权作价500万 元转让给B公司使用;协议规定B公司于当年的6月30日前向A公司付款500万元。 无形资产转让手续已经办理完毕。A公司所作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5,000,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000,000.00 2、本年公司销项税账面累计发生额为286,635,348.11元,审计人员向公司获取的增值税 纳税申报表为286,805,348.11元。

3、本年公司进项税账面累计发生额为266,483,095.60元。 4、本年A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502,972,456.20元,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为 172,637,345.03元。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应计和已缴税金的记录是否完整; (二)确定未交税金的余额是否正确; (三)确定未交税金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应交税金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报表数和明细帐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 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应交税金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F9-0-2) 2、复核加计正确并将合计数与总帐、报表数核对相符,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 如未审合计金额与总帐、报表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并作相应的处理。“审计调整数”与“审定金额”在该项目审定后填入。 (二)执行“核对年初应交税金与税务机关认定数是否一致”程序 执行过程:审计人员取得上年度经税务机关盖章确认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申报表,申报表期末的应交数和客户的账面数一致。(底稿见索引F9-0-2)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审计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审计 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拓展了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即防弊、兴利、增值,其最后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情况,进而提高整体效益,实现更高的企业价值。我国在2001 年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对内部审计作了最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这全新的定义使内部审计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一种评价活动变为保证与咨询活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从数量来看大约占据企业数量90%,占据税收收入50%以上,占据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和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造成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着与市场经济脱节的情况,比如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小企业首当其冲,损伤极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除了依靠政府的扶持政策寻求发展外,也应该利用内部管理来提高自己的抗打击能力和应变能力。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而言意义非凡,它的应用与强化应该在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中小企业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即工作量小,规模不大,经济活动较少等。在其建立审计制度可以衡量和纠正下属人员的活动,以保证企业的发展趋势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近几年来,伴随着审计力度的加大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使得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有着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下列三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的力度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越发的意识到内部审计的价值与其作用,并渐渐地加大了审计的力度,力求企业内部健康稳定。有的企业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权限,有的企业将本不是独立的内审机构变为独立的机构,有的企业扩大了内审机构的人数。 (二)内部审计的范围拓宽 内审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趋于完善,内审范围也基本上扩展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三)内部审计工作规范 在我国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后,历经多年,内审制度趋于健全,工作方式规范化程度较高,保证了企业内审工作有效,顺利地进行。大部分企业能够遵守制度,切实规范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企业对内部审计认识的不足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 1. 企业高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充分的重视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方法

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及索引号编制方法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和资料,是审计证据的载体,也是编制审计报告的基础,在整个审计项目实施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做到“事实阐述要清楚、问题定性要准确、引用法规要适当”。根据《国家审计准则》要求,结合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要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审计客体。即是被审计单位名称,也就是接受审计的单位或者项目名称。注意要写单位名称的全称或审计项目全称。 二、明确审计内容。即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项目,注意项目名称要与实施方案中审计内容相对应,使用语言要专业、精准,尽量简练、清晰。 三、明确审计范围。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明确审计范围在时间上的截止点或时间跨度,应具体审计对象区别对待,资产负债项目应填截止时点,损益类项目应填时间跨度。 四、审计人员及编制日期,即实施审计项目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人员及编制日期,明确工作职责,便于追查审计步骤及顺序。 五、审计结论必须经过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做出的专业判断,它直接支持最终的审计结果,因此,审计结论应清晰、简明地表述,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审计结论及问题性质,定性要准确。如:问题性质:“大额支付现金”,一般应根据《财经违法行为审计处理处罚

手册》等相关审计定性指南书进行定性,切记自取名称,随意定性。引用的定性及处理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应注意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对应,法律、法规的条款应按要求写全。这将关系到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审计决定是否客观公正、合理有据、经得起考验。此外,要做到定性准确,除了问题情节表述客观公正、简明清晰、数据精确以外,还必须要求对所运用的法规、依据充分有效,不能使用废止、失效、没有追溯力、和其他不适用的法规。 六、编写问题摘要及主要事实时,注意语言简练,用词准确事实清楚,即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阐述,应说明问题发生的时间、数量、金额、地点、方式、用途等必要情节、内容都必须表述清楚,用以证实每项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从而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真相,使人一目了然。 七、明确复核责任,审计组长或者其委托的有资格的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在履行必要的复核程序后,复核人员除签名外,还应将相应的复核意见、复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书面记录下来,以利于编制者修正或明确审计责任划分。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下列意见(一)予以认可;(二)责成采取进一步审计措施,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三)纠正或者责成纠正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八、索引号及页码。审计工作底稿要编索引号及统一编号的页码,页码编排时应连续,防止跳号、缺号或重号。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要与审计证据材料的索引号相对应。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日期的常见问题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日期的常见问题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时间的填列,是审计中的一个细节。虽然是小事,却让不少执业人员感到困惑,不知道时间如何填列才是合理。尤其是在执业质量的检查中,为了日期填列而被扣分未免可惜。其实,对于日期如何填列,关键是理解了审计工作底稿的整体框架与逻辑,就不会犯日期填列不合理 比较容 程序及进一步审计程序。4、具体审计计划中列示的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 差异较大。实务中,应制定审计计划后并据此执行审计业务。这部分底稿的时间填列顺序可以参照这样的步骤: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未审财务报表分析——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控制测试。比较常见的问题是: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底稿的日期晚于控制测试的时间,或与控制测试的时间一致。只有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对了解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后,方可执行包括控制测试程序在内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2.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的编制时间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时间。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了解被审计单 3.控制 出具审计报告。比较常见的问题是:1.期后事项的编制日期与审计报告出具日时间差异较大。如果期后事项的编制日期早于审计报告出具日时间较久,就意味着执业人员对期后事项的关注不够。如果对期后事项已履行了相关的审计程序,时隔数日出具审计报告时,仍应对这段间隔期是否存在

重要的期后事项予以关注。2.已审财务报表分析日期晚于项目复核时间。项目复核应是相关的审计程序均履行完毕后的程序,不应早于相关程序的执行日期。3.审计总结日期晚于项目复核日期。只有对审计项目进行总结并草拟报告初稿后方可提交部门及合伙人复核。4.管理层声明书晚于审计报告日期。在实务中,管理层声明书和审计报告日期通常为一致。

小企业年报审计中若干事项的风险控制

小企业年报审计中若干事项的风险控制 尽管将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小制度》能进一步规范小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但对于小企业会计体系中常见的一些特殊风险事项,注册会计师仍然需要高度关注并予以解决。本文试从事项的角度,谈谈针对这些特殊风险事项的审计处理技巧。一、企业账簿记录缺乏正当有效的原始凭证[案例]注册会计师李浩在审计华兴公司2003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其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所附的原始凭证大部分是白条和自制的收付凭证。注册会计师向华兴公司提出完善会计凭证的建议,华兴公司的会计职员告诉注册会计师,他们也知道会计处理必须有正当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但由于其交易的对象多为个体户,大多数交易都是现金交易且没有相关凭证,所以,只能用白条和自制的收付凭证来支持账务处理。但他们保证这些活动都已经真实发生。注册会计师对此追查下往,在检查相关的出进库单、销售(购进)合同、货运凭证以及向交易对方函证后,对这些交易的会计处理予以确认。当项目经理编制审计报告时,由于害怕出具无保存意见的审计报告会有风险,于是,将华兴公司会计账簿记录缺乏正当有效的原始凭证的事项放在了意见段后面的夸大事项段中。[分析]1、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记录缺乏正当有效的原始凭证,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处理?首先,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记录缺乏正当有效的原始凭证,属于被审计单位缺乏会计规范,该风险应当由被审计单位承担。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予以纠正,并把被审计单位缺乏会计规范及其纠正建议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其次,

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记录缺乏正当有效的原始凭证这一高风险领域,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追加审计程序进行测试,以获取更多的证据。假如注册会计师实施追加审计程序获取的证据能够证实交易是真实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建议被审计单位将其账簿记录缺乏正当有效的原始凭证的事实、原因以及修正的措施表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同时提请被审计单位留意纳税调整,在被审计单位接受注册会计师的表露建议后,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存意见的审计报告;假如注册会计师实施追加审计程序获取的证据证实交易不真实,应当建议被审计单位作相应调整,在被审汁单位拒尽调整时,注册会计师考虑发表保存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假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追加审计程序无法实施下往,无法获取相关证据证实或排除该风险,则视同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出具保存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该案例中注册会计师的处理是否适当?该案例中,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记录缺乏正当有效的原始凭证这一高风险领域,注册会计师投有听信被审计单位的保证,而是实施追加审计程序以获取证据支持审计结论,这种处理比较谨慎。但当注册会计师获取相关证据证实交易是真实时,却把被审计单位应当表露的会计责任(会计账簿记录缺乏正当有效的原始凭证)表露在审计报告中,这不仅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责任,也混淆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使得报告使用者不知道如何利用审计报告。二、企业会计报表不完善[案例]注册会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2003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华兴公司仅仅编制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没有报表附注和现金流量表。注册会计师建议华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