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高校异地办学

何谓高校异地办学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440号建议的答复

高校跨地市州设立具有完整人才培养功能的异地校区(分校),属于高校异地办学。从近年来一些高校异地分校或校区的办学情况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对异地校区统筹定位不够,未能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学科定位和建设;二是异地校区办学成本较高,办学经费缺乏稳定充足的来源,影响其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异地办学普遍缺乏高水平稳定师资队伍,办学质量和水平难以保证。因此,我们对高校设立异地校区持审慎的态度,原则上不予支持。对于设立研发中心,建议积极对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就相关合作事宜进行沟通和协商。

对高校异地办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对高校异地办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马小丹 中国南京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10096 annora@https://www.360docs.net/doc/3a6200771.html, 【摘要】高校异地办学从兴起至今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现在关于异地办学在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高校的异地办学机构的办学宗旨不够明确,其发展途径比较单一等等。出现问题一定要找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法才能够使异地办学继续发展下去。 【关键字】异地办学;当地发展;企业;政府;高校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各知名高等院校纷纷拓展自己的办学空间,异地办学这种模式应运而生。这种办学模式是为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满足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那么高校异地办学发展这么多年以来还存在着哪些弊端和问题,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法,这样才可以使高校真正的发挥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宗旨。 一、 现今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办学宗旨不明确 根据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以及阅读相关资料情况看来,有些高校的异地办学机构并未发挥其真正作用。只是将其异地办学机构,如分校、研究院,研究生院等等,看作是自己学校扩张的一个据点,单纯的从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开展工作,并没有领会到高校在异地办学真正意义与宗旨。以苏州高教区为例:一些学校只考虑到自身发展得需要,所开展的工作、活动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并没有联系当地急需的行业与人才来培养学生。因此,笔者认为这样的异地办学并没有起到任何实际作用。 2、发展途径单一 作为一个高校在异地的办学机构,应当了解到其自身与校本部的不同,及其特殊性。作为异地办学机构,不但要继承校本部的优良传统,进行校本部传统、校园文化教育,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吸取当地的先进文化特点,紧跟当地先进的经济发展前沿①。但是现在,一些高校的异地办学机构,只是照搬了校本部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的办学。实际上这个异地办学机构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可以放在校本部进行的。以苏州高教区为例:某些高校在异地办学的唯一举动就是将其举办的MBA班或者是一些进修班,安排在其在苏州高教区的研究院进行。但是来此上学习班的学生并不来自苏州本地,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校本部转移过来的,这样以来授课教授与上课的学生和校本部的教授与学生唯一的区别就是上课地点不同。 - 1 -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一)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 (3) (二)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 (3) (三)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3) (四)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4) (五)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 (4) (六)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 (4) (七)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 (5) (八)新建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问题更加突出 (5) 二、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及结构调整的启示 (5) (一)欧美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及其特征 (6) (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经验---应用技术大学的兴起 (6) (三)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 三、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16)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 (16)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 (17)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加强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驱动力量 (17) (四)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大学 (17)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19) (一)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19) (二)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 (20)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估制度 (20) (四)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经费投入 (20) (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20) (六)各级政府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和机制保障 (21) (七)在国家框架下开展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合作 (21) (八)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21)

浅谈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

一种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浅谈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主要特点,探讨了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研究了合作所办的学院(校区、分校)的主要管理模式。研究表明,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本质。 关键词高等学校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产学研 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主要有: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院(科研院所)、校际合作和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五种模式。目前,在探讨各种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的相关文献中,受关注较多的是前四种合作办学模式,而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罕有涉及。可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是一种能够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主要特点 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2)人才培养层次基本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3)合作办学的本质是产学研合作。 1.2.1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 目前,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分布在两类地区,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省区的市、地、

县;二是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山东省等省的市地、县。但是,从统计结果来看,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从所办学校的个数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占了总数的87%以上;从在校生人数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占了总数的93%以上。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实力较为雄厚,能够拿出财政资金支持办学,而自己单独办学的难度与投入又非常大;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通过合作办学,进行产学研合作有着强大的需求。 1.2.2人才培养层次基本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合作办学的层次覆盖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涵盖了整个高等教育的所有学历层次,形成了从中职、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直到博士后的系列学历教育。培养的人才学历层次基本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像广东深圳、珠海,山东烟台、威海和荣成等经济高度发达地区,除需要普通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外,还需要高层次的研发人才。因此,合作办学的学院(校区、分校)还能够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高技术人才。而云南、西藏、内蒙古等经济欠发达省区的地、县,主要需求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这些经济欠发达省区合作办学的学院(校区、分校)基本上为职业院校,主要培养高职、中职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甚至还进行一些职业培训。 1.2.3合作办学的本质重在产学研结合 地方政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通过招收学生拉动所在地区的消

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概况(第二讲)

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概况 分享人:11北林家具踏雪G 第二讲 上一讲我们讲了北京地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三所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概况,今天接着给大家讲另几所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 第四、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211大学,以宏福校区单独代码招生,招生代码0087,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 开设电子信息类、电子商务类、计算机类三个专业大类方向。 只收理科生。 合作学校介绍: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是世界百强名校,英国常春藤名 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成员,英联邦大学联盟成员, 是伦敦 大学联盟中规模较大的独立学院之一。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 院是由玛丽女王学院、Westfield学院、St Bartholomew's 医学院以及London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合并成立。 2013年,官方将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威斯特费尔学院(Queen Mary and Westfield College ) 更名为伦敦大学玛丽女王 学院。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频繁位列欧洲顶级名校和世界 百强名校。在目前和过往的校友或职员中,有六位诺贝尔奖 获得 学校调档线及位次:

16年调档分598分,位次16588.平均分606分,位次13163 17年调档分590分,位次14940 三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专业分数、位次: 电子信息类(包含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系统学习数理基础课程、英语系类课程、电路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以及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等专业课程。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分通信工程和多媒体通信两个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可根据兴趣任选其一 通信工程专业北邮排名全国第一、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全英科研排名前十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 16年实录分600分,位次15731,平均分608分,位次12350 电子商务类(包含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 本专业系统地学习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据库、离散计算技术、信号与系统、电信系统、高级网络编程、互联网协议、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工程、产品开发与营销、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技术战略、电子商务法、知识产权法、信息与隐私法、安全及认证等课程。

高校办学效益评价研究

高校办学效益评价研究 高校扩招已经成为事实,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益是否也同步增长。文章对部分高校办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造成办学效益低下。对这些高校,应该适当调整投入产出指标提高其效率。 标签:高校办学效益评价 自从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扩招的政策以来,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逐年以50万以上的速度在猛烈增长,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531.1万。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早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尽管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增长,但办学效益如何无从知道。因此对高校办学规模效益进行评价显得尤为必要。 1 应用DEA模型的评价高校办学规模效益的流程 测算应遵循四个工作流程: 1.1 明确评价的目的测算组织效率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测算组织效率的实质就是评价组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投入越小产出越大,意味着组织效率越高,以此为依据使组织投入产出关系由模糊变清晰,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组织的活力与凝聚力,促进组织的改革和发展。 1.2 确定决策单元根据评价的要求和目的,确定出DMU。在组织效率评价中,如果进行某组织效率的纵向评价,可以取不同年份和时间段作为DMU;如果进行组织效率的横向评价,可以选取全国或全省或全地区范围的同类组织作为DMU,为了具有可比性,还可以选择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组织作为理想的DMU,从而可以更好的寻找差距。 1.3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首要原则是反映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其次要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获得性,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最后指标体系的规模要适当,因为指标太少,虽然能够减少评价的工作量,但是难以综合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指标太多,虽然有利于把握评价对象的特征,但是加大了评价的工作量。根据前人的经验,一般输入指标有:资金的投入、物质消耗、劳动力投入、技术投入等,而输出指标有:组织竞争力、组织规模、获利能力、财务状况、技术创新能力等。 1.4 进行DEA评价分析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就可以建立带有灰色关联约束的DEA模型,進行计算分析。当对DEA评价和分析结论不满意时,在不脱离评价目的的前提下调整输入输出指标,重新求解,得到不同目的的分析结果。 2 评价指标体系和决策单元的选取

合理调整校点布局 优化办学资源 提高办学效益

合理调整校点布局优化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双柏县爱尼山中心学校——普学荣 撤并收缩校点,合理调整校点布局,实行集中办学,能优化教育资源,减少或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农村教育,为农村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推进山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爱尼山乡从1996年以来,逐步收缩撤并校点,合理调整校点布局,实行集中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爱尼山乡基本情况 爱尼山乡位于哀牢山东部,东、北与妥甸镇相邻,南与新平县接壤,西与独田乡隔江相望,乡机关驻地(海资底)距县城42公里,有国土面积675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250米,最低海拔556米。全乡辖7个村委会,381个自然村,3730户人家,总人口13014人。这里地广人稀,气候多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是一个集民族、边远为一体的典型的山区乡镇。辖区内现有普通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5所,有初中在校生335人,小学在校生766人,中学有教职工32人,小学有教职工62人。 二、收缩撤并校点,调整校点布局见成效 1996年以前,爱尼山乡共有小学校33所,其中,完全小学7所,小学校点26个,小学小点数占小学校数的78.78%。1996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爱尼山乡逐步收缩撤并

小学校点,合理布局校点,优化教育资源,截止2008年,全乡收缩撤并了24个校点,仅保留了7所完小和把租戈孟田、大箐董家村2个校点。经过学校、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剩下的把租戈孟田、大箐董家村2个校点分别于2008年、2009年撤并。2010年9月,在乡党委政府、县教育局的领导、关心、协调下,撤并了麻海完小和力丫完小。至此,全乡仅有1所初级中学和5所完全小学。 三、撤并校点的利与弊 1、撤并校点的利 (1)撤并校点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教育质量。教学点大多都在农村偏远地区,且点多面广,生源不足,学生人数少,校舍、教学设备简陋,育人环境差,导致教师资源浪费,教育质量差,教育投入成本高。合理收缩撤并校点,有利于整合教师资源,有利于资金集中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教学设备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 (2)撤并校点有利于集中办学,克服教学工作的随意性,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校点边远,大多是一校一师,中心校难于做到有效的监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大,教学行为缺乏规范性,教学质量低。撤并校点集中办学,既整合了教育资源,优化了育人环境,又强化了教育管理、教学行为的规范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析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析 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地方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趋势已不可扭转。本文从地方高校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论述政府、社会及高校的角色定位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了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四点建议。 标签: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实践 一、引言 一方面,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自2000年以来,尽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师范型专科学校整合升级而来的地方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学生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过慢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毕业季出现就业难和扎堆的情况。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对应用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不仅涉及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宏观结构的改革,更涉及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方法等微观结构的调整。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通过转型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匹配,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与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都基本上按照“老本科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的方向进行发展,既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的综合水平也比较低下。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地方型本科院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虽然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但随着学校发展陆续新增的专业往往只盯住所谓“热门”专业,不仅缺乏整体规划,而且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导致新增专业与地方社会经济结构严重脱节,并不能起到服务地方的作用。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也是按照“老本科院校”重视学术型内涵建设的模式进行的,缺乏自身的特色,不能突出办学优势。 2.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开设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有哪些

开设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有哪些? 中外合作办学对于想获得国外名校硕士学位的人员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国内边工作边学习,轻松拿到证书,相信很多在职人员都会感兴趣。那么,开设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有哪些? 据小编了解,仅在MBA这一热门在职研究生专业上,开办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就有很多,如对外经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华大学、南开大学等。上课地点涉及全国各地,能使大家轻松获得国外MBA专业知识,从而进一步推动现有工作的开展。 此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也与许多国家高校开设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涉及的专业有法学、医学、金融学、会计学、教育学等等,可以全方面满足各种专业人员的需求。 目前,对于工作忙碌不能直接出国留学的人员来说,通过中外办学的形式学习,既可以在国内接触国际上先进教育模式,掌握国际上高端前沿的专业知识,又节省了直接出国留学的费用,还可以获得与国外留学同样的硕士学位,性价比是比较高的。因此,吸引了大批人员参加学习。 可以说,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国际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融合与交流,使得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能较为容易实现国外留学的梦想。想了解更多中外合作办学信息,可联系在线老师。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入口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创建文明生态校园 提升学校办学效益

创建文明生态校园提升学校办学效益 ——由我校生态园建设和使用引起的思考和探究 内容提要 通过两年多的生态校园建设与管理,虽然历尽艰辛,但苦尽甘来——如今,我校已充分认识和享受到生态办学效益。为此,就我在实践管理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尝试的一些做法谈一谈,与同仁共勉,并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将我校的生态校园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收获更大更多的生态效益,将我校打造成成一流生态品牌学校。 写作提纲 一、创建生态校园的历史趋势 二、我校的发展契机与概况 三、顺应时势,创建文明生态校园 (一)更新办学理念——以创建生态校园为契入点 (二)确立工作思路——创建生态育人环境 (三)精心谋划方案——全力打造生态校园 (四)构设生态链条——绘制我校生态园建设的拓扑图 (五)师生齐上阵——全力打造我校生态园建设工程 四、生态校园建设工程的实施,彰显了可喜的综合效益 五、生态校园建设的思考和初探

创建文明生态校园提升学校办学效益 ——由我校生态园建设和使用引起的思考和探究 一、创建生态校园的历史趋势 时值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趋势。街道、商场、书店、机关、厂矿等都是应该得到大力改善的场所。以育人为中心的学校环境,更是我们着力改善的重点工程项目——创建生态校园,是大势所趋。 给师生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生态的育人环境,会使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充分彰显生态办学效益。 二、我校的发展契机与概况 我校毗邻承秦公路,位于青龙县城西5公里处,始建于1956年,为农村二类初级中学,历时50余年。扩建于2007年,是在原双庙中学的基础上,利用《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契机,依托危房改造和明德捐赠项目,建立起来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学校总占地15000平方米,生均21.9平方米;建筑面积4460平方米,生均6.5平米。现有教学班14个,在校生653人(其中在校住宿396人),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员工10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28人,专科学历40人,中专、高中学历4人,校长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三、顺应时势,创建文明生态校园 (一)更新办学理念——以创建生态校园为契入点 为更好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依据我校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以创建生态校园为切入点,注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两个基地,拓展教育教学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 中国高教研究 !""#年第$"期 刘华东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 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摘 要: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性的课题。多校区办学的现实呼唤着管理机制的创新,这不仅 对于提高多校区的办学效益,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机制;创新研究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双力推动的产物。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多校区办学的行列,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性的课题。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如何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这既是多校区办学的自身需要,也是社会对高校提出的新的要求,它不仅对于提高多校区办学的效益,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高校多校区办学的形成和管理模式 我国高校的多校区办学始于!"世纪%"年代中期, 发展于&"年代, 形成于!$世纪初。$&%’年,国家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为了 解决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弊端,加快向一流大学前进的步伐,国家积极推行院校合并与重组,朝着规模大、学科全的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也有部分高校为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寻求外部发展空间,建设新的校区。 (一)多校区办学的基本类型 高校多校区办学是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高校在两个以上的校区同时办学,其校区可以相互毗邻,也可分处异地。根据校区的形成和起源,可以分为合并高校模式和新建校区模式两种基本类型。 合并高校模式,是指两个或多个院校的合并。据统计,仅 $&&!至!""$年的$"年间, 我国共进行了!(’次院校合并,先后有#$!所高校进行了合并与重组, 组建了!’"所新的大学。其中,以!"""年为最多,短短的一年共进行了$"’次合并,有!")所高校经合并重组为(&所新的大学。目前教育部直属的 (!所高校中有’"所是多校区办学形式。 新建校区模式,是指学校到外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办学增长点。$&%’年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市闵行区征地 ’"""亩率先筹建闵行校区,成为国内较早进行新校区办学探 索的高校。在新建校区办学模式中又有异地和同地两种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等就属于异地办校区的情况。此外,也有某些高校同时兼有并校和新建校 区,如中山大学的北校区(原中山医科大学)属并校模式,其珠海校区则属新建校区,等等。 (二)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模式 我国高校多校区的管理一般都采用“条”与“块”结合的模 式。所谓“条”管理,即是学校对校区的纵向管理,是学校有关 职能部门向校区实施的延伸管理;而“块”管理则是校区内部的横向管理,是由校区成立的管理机构实施的本区化管理。根 据“条”与“块”的职能定位不同,管理模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高度集权型的管理。其特点是管理的重心集中在校本部,校区管理只是各职能部门在空间上的触角延伸,各校区的办学资源由校本部统一调控。为了体现合并办学的优势,实现从多个办学实体到一个办学实体的转变,合并高校大都倾向于选择集权管理 的模式,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财务和统一规划。对于将在校生一分为二,放在不同校区 培养的高校,为保证人才培养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一般也多 采用“以条为主”的模式。学校成立校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监督和指导校区各机构的工作。各机构在行政上接受校区管委会的领导,业务上接受学校相应职能部门的管理。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相对分权型的管理。其特点是学校和校区在管理上有明确分工,部分管理权限下放到校区,校区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既紧密联系又相 对独立。采用“以块为主”管理模式的校区在办学上可以各具特色、自成体系。对于将部分院系(专业)整体放在校区办学的高校,一般多采用这种模式。部分合并的高校由于历史形成的学科和专业的完整性,也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二、高校多校区办学的利弊分析 多校区办学是在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多校区办学的迅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注入了新的活力,打破了过去单一性的办学格局和培养模式。但是多校区办学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一)多校区办学的优势$*有利于高校拓展发展空间, 扩大办学规模和服务领域,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竞争力。一方面,通过院校合并,使一部分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得以实现短期内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的规模扩大,影响力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得以增强;另一方面,一些高校通过另辟新的校区,突破了原有地域及空间上的局限,实现了发展空间的拓展。新建校区一般都地处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经济开放城市,有的是由多所大学汇聚而成的现代大学城,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为学校的高起点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促进学科结构的整体优化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现就开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2、基本原则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推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高等教育实行分类管理,科学定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科学研究任务、主要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和国家、社会责任。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发展。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扩大省级政府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统筹权,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总体目标 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以下目标: ——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直接融入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 ——试点高校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试点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毕业生起薪水平、就业稳定性高于怀层次其他高校。 ——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增强。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一批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其对产业链价值的贡献力和产业群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人才培养立交桥初步形成。充分发挥试点高校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应用技术本科与中高职有机衔接,拓宽中高职毕业生和在职技术技

地方高校如何特色发展

地方高校如何特色发展 栏目分类:教育视点日期:2015-10-10 发布:来源:《光明日报》访问量:204 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为大家所公认的、独特的、稳定的、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推动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是由高等教育阶段性特征决定的,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演变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也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必然要求。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从层次上看包括特色高校、特色院系、特色学科、特色专业,从功能上看包括人才培养特色、科研特色、服务特色和文化传承创新特色。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的立身之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湖北地方高校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调结构、着力推改革、着力强学科,打造地方高校育人特色。 一是着力调整地方高校专业结构以形成育人特色。建立目录指南机制,加快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每年公布限制设置、禁止设置的专业名单,避免因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造成结构性过剩。建立评估监控机制,对新办专业、布点较多专业,实行合格评估、专项评估。建立预警退出机制,每年向社会通报各高校、各专业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初次就业率、新生报到率,作为招生计划、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通过专业结构调整,聚焦重点和优势,压缩“平原”,多建“高峰”,集中建设好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 二是着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形成育人特色。本科高校以“校企合作育人、科教协同育人”为重点,推进实施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农林人才等人才培养计划。高等职业教育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重点,加快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加大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三是着力做大做强地方高校优势学科特色以形成育人特色。大力推进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创新。从湖北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出发,加快构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加快发展需要的,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湖北特色学科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强调特色发展和优势集成。大力促进地方高校传统学科改造提升。理科改造要注重“科教协同”,把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成果转化为专业教学内容。工科改造要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校企共建力度,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要优化发展农、医、经、管、法

2017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及项目的介绍大全

2017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及项目的介绍大全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有哪些,具体是什么项目,招生有什么要求?这些问题大家都知道吗?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按照成立时间顺序列举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请注意,以上信息所包含的真正含义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大学,拥有独立校区,中方的合作高校是浙江万里学院,外方的合作高校是位列世界百强名校的英国诺丁汉大学。于是,有人便会质疑宁波诺丁汉大学(以下简称宁诺)的中方合作院校的层次过低,而宁诺最吸引考生家长和考生关注的问题也恰恰在此——因为宁诺还是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中国校区,而万里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起主导作用,否则宁诺2016年在京文理录取分数线就不会均高于北京考生家长和考生非 常青睐的北工大了。正因为其全英文教学、教材从英国诺丁汉大学引进、师资全部由英国诺丁汉大学选聘、采用英国诺丁汉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确保了宁诺办学十二年来获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宁诺80%的本科毕业生成功申请了世界前100强学校继续升学,这其中的20%更是进入了世界10 强的海外名校。这也充分体现了该校的办学宗旨——“一流学

术成就一流国际化人才”。宁诺的主要学制分为2+2和4+0两种,并允许两种学制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互转。学校在大一下学期允许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提出转专业的申请2017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及项目的介绍大全2017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及项目的介绍大全。宁诺还为4+0学制的和学生提供大三交换学习的机会。宁诺在京招生有明确的英语录取分数线的要求——115分,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录取分数要求则是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但并不要求北京籍考生提供北 京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成绩。2016年,宁诺在京按照大类招生。由于宁诺除了颁发宁诺的毕业证,学位证之外,还颁发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学位证书,所以按照英国学位证书管理的规则,将会注明毕业生的学位等级。这也意味着刚刚经历过残酷高考的北京孩子们,在宁诺的学习生活也注定是紧张而又充满着学业上的竞争2017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及项目的介绍大全文章2017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及项目的介绍大全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以下简称UIC)于广东省珠海市携手创立,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获得国家教育部特批。自2005年成立至今,UIC的定位是成为“一所为中国和世界服务的新型博雅大学”。UIC以创建内地首家博雅大学,培育国际精英人才为使命,旨在通过在内地率先推行博雅教育,促进中国高等教育

高校异地办学模式的发展与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a6200771.html, 高校异地办学模式的发展与问题研究 作者:刘炳奇仲彦鹏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04期 【摘要】文章介绍了异地办学模式的含义及缘起,概括了当前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失衡 的现状,阐述了异地办学对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失衡问题治理的重要意义;从协调区域间高等教育动态均衡发展需求出发,探讨基于异地办学进行问题治理的可行性;针对当前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失衡的问题,探讨创新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出基于异地办学模式的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失衡问题的治理新思路,探索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动态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区域高等教育;异地办学;主校区;办学地分校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1-0134-03 一、区域高等教育与高校异地办学 1. 区域高等教育 近年来,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使得地方高等教育取得大发展的同时,教育场域内各种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日渐复杂。同时,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均衡性追求,随着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拉大而逐渐失衡,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高等教育的期待也随之发生急剧变化。 2. 高校异地办学 所谓高校异地办学,通常是指高校在主校区所在城市外的某一城市以某种形式建立分校区,延续其办学行为的活动。我国的高校异地办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而在1999 年后达到高潮。高校的异地办学活动,事实上是各高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本校的未来发展战略和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探索。高校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对区域高等教育的问题治理进行有效的探索。 二、高校异地办学的意义 目前,高校异地办学方兴未艾,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高等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优途径和方式,对高校、分校区办学地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 对高校而言 不论是从资金角度还是响应国家扩招政策的角度考虑,异地办学都是一种能够使学校获得持续扩大教育规模的有效实现形式。作为一种新生现象,高校可以通过异地办学在新兴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通过设立分校区办学,使自己从空间上延伸到我国对外开放和当前高新技术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 策研究报告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一)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 (4) (二)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 (5) (三)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6) (四)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6 (五)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 (7) (六)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 (7) (七)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 (7) (八)新建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问题更加突出 (8) 二、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及结构调整的启示 (9) (一)欧美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及其特征 (10) (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经验---应用技术大学的兴起 (10) (三)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 三、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24)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25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25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加强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驱动力量 (26) (四)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大学 (26)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30) (一)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0) (二)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 . 30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估制度 (31) (四)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经费投入 (31) (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32) (六)各级政府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和机制保障 (33) (七)在国家框架下开展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合作 (33) (八)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33)

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

改善办学水平 西南温学校 说起西南温学校,对于我的理解意味着几栋楼房,衣着平淡的教师和充满稚气的一群学生。现在有了点变化,就是又多了一幢高层建筑,外加粉刷一新的墙体,另外教学楼前竖起了国旗杆———不过学生还是原来的学生,教师还是原来的水平,教师缺乏积极性以及创新钻研。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条建议:首先,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以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等等。其次,学校想方设法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工作,建立“留守儿童”登记、结对帮扶制度,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让“留守儿童”有一个温暖的生活学习环境;第三,学校对困难家庭给予专门补助。 学校狠抓了办学条件的改善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先是平整操场,在操场四周,栽种了树苗。学校将教室、走廊贴上装帧漂亮的学生书画作品、古典诗词,校园围墙书写着名言警句。让每块墙壁都说话,每处墙壁都育人。教学楼上的校训、校风传达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理念,花园式学校、绿色学校的创建无不证明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 教学成绩与教学设施同步增长,学校的办学效益一年比一年显著,学校知名圈子在不断扩大。以学生行为习惯和环保教育为内容

的办学特色更加明显,生源稳步增长。学校先后荣获了多项“先进单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乘着教育改革的东风,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西南温小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利用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共享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的教育教学资源。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积极开发共享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电脑、图书,以及篮球、单杠、双杠等体育器材,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因地处偏僻及昔日计划经济对教育投资的乏力,我校园建设曾一度萎靡,5年前,校舍不仅功能设施滞后,而且安全系数也存在隐患,厕所濒危倒塌,泥巴操场,设施十分简陋。住着没有玻璃的宿舍,在塑料布当挡风玻璃里的教室里上课,在泥巴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这些曾是五年前多数农村中小学校的真实写照。而今伴随着校安工程、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等项目的实施,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今年以来,我校想方设法,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开源节流自筹资金,积极申请争取资金,将筹集的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创建教师活动中心、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8月31日上午,在2013年暑期我校工作研讨会上,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应邀莅校作题为《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的专题报告。 吴仁华书记在报告中,分析了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阐述了地方高校转型需要明确的四个基本观念,以及工程学院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校党委书记潘玉腾指出,吴仁华书记的报告既是一场高端的政策解读,也是一次深入的实践指导,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了解国家政策,推动学校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报告内容摘选如下: 2013年6月28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正式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 一、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 1、产业升级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迫切要求 伴随技术革命对生产力格局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急速推动,我国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开始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

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石油、电力行业,数字化、自动化装备的引进和使用,使得生产操作一线对技能型基础工种的需求量激增;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机器人“入侵”制造业,很多企业面临机器人生产研发、维修等工程人员的难求之苦。 因此,适应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2、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人才供求关系的逆转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才供求态势发生逆转,2011年至2020年,大学每年毕业700万人,进入白领岗位的比例继续降至55%左右,也就是说,比例接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需到“灰领”、“蓝领”岗位就业。据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1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 为什么会出现结构性失业? 社会进步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实用技能的高技术人才和熟练专业人才,需要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做知识技能型的工人、农民和第三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