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内孔镗刀的对刀

数控内孔镗刀的对刀
数控内孔镗刀的对刀

内孔镗刀的对刀

数控加工中经常会遇到内轮廓的加工,特别是在组合类零件中,更是普遍存在,所以内孔刀具也是数控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常见的内孔刀具一般有,内孔镗刀、内槽刀、内螺纹刀等。这些刀具也可以分为机夹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钢刀具等,主要根据加工零件的材料选择。

另外在选择内孔刀具时,最重要的还是看刀具本身的参数(如刀杆直径、刀尖角度等)。如在编制图3-1所示零件时,由于钻头本身直径为Φ20,所以在内轮廓加工时只能选择刀杆直径小于20的的镗刀,并且考虑由于刀杆变细后是否能够承受内轮廓加工时的切削力的问题。

图3-2 内孔镗刀

图3-3 内孔镗刀

图3-4 高速钢刃磨的内螺纹刀

图3-5 机夹内槽刀

图3-6 机夹内螺纹刀

以内孔镗刀为例,阐述内孔刀具的对刀步骤:

对刀原理与对外圆刀一致。

(1)手动模式下,试切工件内圆;(图形示意作了放大处理)

图3-7 试切内圆

(2)刀具沿Z方向退出,保持X坐标不变;

(3)测量试切内轮廓直径,记为ρ,按“OF FSETSETTING”键(参数输入),→进入“补正”→“形状”→“测量”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将光标移到与刀位号相对应的番号下(如:G001,代表一号刀具),输入X ρ,点击“测量”键确定输入值。X方向对刀完毕。

(4)试切工件端面,刀具沿X方向退出,保持Z坐标不变;(图形示意作了放大处理)

图3-8 试切端面

(5)按“OF FSETSETTING”键(参数输入),→进入“补正”→“形状”→“测量”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将光标移到与刀位号相对应的番号下(如:G001,代表一号刀具),输入Z 0,点击“测量”键确定输入值。对刀完毕。

对刀完毕后,此时工件坐标系(编程坐标系)的原点,就设置到了端面与轴线的交点上了。

内槽刀、内螺纹刀的对刀方法与镗刀的对刀稍微有点区别,我们将在实践活动中,具体给大家描述。

复合轴数控车加工工艺设计与编程

ZHENJIANG COLLEGE 毕业设计(论文) 复合轴数控车加工工艺设计与编程 系名:机械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制D07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0 年 5 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1) 1.1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2数控编程技术的历史 (2) 第二章数控编程中的加工工艺分析及设计 (3) 2.1数控加工工艺 (3) 2.1.1分析零件图 (3) 2.1.2数控加工工艺概念与工艺过程 (8) 2.1.3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主要内容 (8) 2.2加工方法选择及加工方案确定 (10) 2.2.1数控机床的合理选用 (10) 2.2.2加工方法的选择 (11) 2.2.3加工方案设计的原则 (11)

2.3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11) 2.3.1数控车削加工零件的工序顺序 (11) 2.3.2按零件装夹定位方式划分工序 (11) 2.3.3数控车削工序的格工步顺序 (11) 2.3.4数控加工工序与普通加工工序的衔接 (15) 2.4走刀路线的设计 (15) 2.5确定零件夹紧的方法和夹具的选择 (18) 2.5.1工件定位和夹紧方案的确定 (18) 2.5.2夹具的选择 (20) 2.6刀具的选择 (20) 2.7切屑用量的确定 (21) 2.7.1吃刀量的选择 (21) 2.7.2每齿进给量的选择 (22) 2.7.3主轴转速的确定 (22)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序分析 (23)

3.1分析零件图 (23) 3.2数控加工顺序 (24) 3.3加工用量的选择与确定 (24) 第四章加工程序编写及主要操作步骤 (26) 4.1 GSK980TD简介 (26) 4.2程序编写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26) 4.3编写加工程序单 (28) 结论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数控车床对刀原理及方法步骤实用详细

数控车床对刀原理及方法 步骤实用详细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数控车床对刀原理及对刀方法 对刀是数控加工中的主要操作和重要技能。在一定条件下,对刀的精度可以决定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对刀效率还直接影响数控加工效率。 仅仅知道对刀方法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数控系统的各种对刀设置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在加工程序中的调用方法,同时要知道各种对刀方式的优缺点、使用条件(下面的论述是以FANUC OiMate数控系统为例)等。 1 为什么要对刀 一般来说,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和上机床加工是分开进行的。数控编程员根据零件的设计图纸,选定一个方便编程的坐标系及其原点,我们称之为程序坐标系和程序原点。程序原点一般与零件的工艺基准或设计基准重合,因此又称作工件原点。 数控车床通电后,须进行回零(参考点)操作,其目的是建立数控车床进行位置测量、控制、显示的统一基准,该点就是所谓的机床原点,它的位置由机床位置传感器决定。由于机床回零后,刀具(刀尖)的位置距离机床原点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为便于对刀和加工,可将机床回零后刀尖的位置看作机床原点。 在图1中,O是程序原点,O'是机床回零后以刀尖位置为参照的机床原点。 编程员按程序坐标系中的坐标数据编制刀具(刀尖)的运行轨迹。由于刀尖的初始位置(机床原点)与程序原点存在X向偏移距离和Z向偏移距离,使得实际的刀尖位置与程序指令的位置有同样的偏移距离,因此,须将该距离测量出来并设置进数控系统,使系统据此调整刀尖的运动轨迹。 所谓对刀,其实质就是侧量程序原点与机床原点之间的偏移距离并设置程序原点在以刀尖为参照的机床坐标系里的坐标。 2 试切对刀原理 对刀的方法有很多种,按对刀的精度可分为粗略对刀和精确对刀;按是否采用对刀仪可分为手动对刀和自动对刀;按是否采用基准刀,又可分为绝对对刀和相对对刀等。但无论采用哪种对刀方式,都离不开试切对刀,试切对刀是最根本的对刀方法。 以图2为例,试切对刀步骤如下: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院(系)机电工程系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计 任务与要求本设计要求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胚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要求的产品。 为了使数控车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首先需根据零件图纸的精度和计算要求等,分析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内容。用规定的数控编程代码和格式编制出合适的数控加工程序。编程必须注意数控系统或机床,应该严格按机床编程手册中的规定进行程序编程。但从数控加工内容的本质上讲,各数控系统的各项指令都是应实际加工工艺要求而设定的。 完成时间段20 年12月15日至20 年3月15日共13周指导教师单位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职称讲师院(系)审核意见

摘要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数控机床常用对刀方法与机内对刀仪

数控机床常用对刀方法与机内对刀仪 基本的坐标关系一般来讲,通常使用的有两个坐标系:一个是机床坐标系,另外一个是工件坐标系。机床坐标系是机床固有的坐标系,机床坐标系的原点称为机床原点或机床零点。 为了计算和编程方便,我们需要在机床坐标系中建立工件坐标系。将工件上的某一点作为坐标系原点(也称为程序原点)建立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就是工件坐标系。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尽量使编程基准与设计、装配基准重合。 通常情况下,一台机床的机床坐标系是固定的,而工件坐标系可以根据加工工艺的实际需求分别建立若干个,例如由G54、G55等来选择不同的工件坐标系。 对刀的目的进行数控加工时,数控程序所走的路径均是主轴上刀具的刀尖的运动轨迹。刀具刀位点的运动轨迹自始至终需要在机床坐标系下进行精确控制,这是因为机床坐标系是机床唯一的基准。编程人员在进行程序编制时不可能知道各种规格刀具的具体尺寸,为了简化编程,这就需要在进行程序编制时采用统一的基准,然后在使用刀具进行加工时,将刀具准确的长度和半径尺寸相对于该基准进行相应的偏置,从而得到刀具刀尖的准确位置。所以对刀的目的就是确定刀具长度和半径值,从而在加工时确定刀尖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准确位置。 常用对刀方法机外对刀 刀具预调仪是一种可预先调整和测量刀尖长度、直径的测量仪器,该仪器若和数控机床组成DNC网络后,还可以将刀具长度、直径数据远程输入加工中心NC中的刀具参数中。此种方法的优点是预先将刀具在机床外校对好,装上机床即可以使用,大大节省辅助时间。但是主要缺点是测量结果为静态值,实际加工过程中不能实时地对刀具磨损或破损状态进行更新,并且不能实时对由机床热变形引起的刀具伸缩进行测量。 试切法对刀 试切法对刀就是在工件正式加工前,先由操作者以手动模式操作机床,对工件进行一个微小量的切削,操作者以眼观、耳听为判断依据,确定当前刀尖的位置,然后进行正式加工。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额外投资添置工具设备,经济实惠。主要缺点是效率低,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高,并且容易产生人为误差。在实际生产中,试切法还有许多衍生方法,如量块法、涂色法等。

广州数控车床对刀操作要点

一、对刀:(切平端面为0点) 1、X 值比实际测量的直径值要小(X<实测值),输入“U-xxx ”(xxx 代表X 值与实测直径值的差值) 2、X 值比实际测量的直径值要大(X>实测值),输入“U+xxx ”(xxx 代表X 值与实测直径值的差值) 补完后按“位置”,看X 是不是等于实际的直径值。不是的话就是补错了,那就用回现在的(当前页面的)的X 值和实际直径值再比较,再补了。 3、Z 值是“-xxx ”(负数),就输入“W-xxx ” (xxx 代表Z 坐标的数字) 4、Z 值是“+xxx ”(正数),就输入“W+xxx ” (xxx 代表Z 坐标的数字) 补完后按“位置”,看Z 是不是等于0。不是的话就是补错了,那就用回现在的(当前页面的)的Z 值中的数字再补了。 5、如果X 或Z 的值跟实际的值一样就不用补了 注意!!改刀补:一定要在“序号”那个页面里改。按“上下翻页”可以切换的。 000 001 002 ….. 否则!重新对刀! 刚开机: 主轴转 MDI (录入方式)>>程序>> “ ”上下翻页 >> M03 >> 输入 >> S1000 >> 输入 >> 循环启动(绿色的) 对刀时换刀: MDI (录入方式) >>程序>> “ ”上下翻页 >> 输入 >>循环启动(绿 色的)

对刀时尽量保留多些用于对刀的面(是基准刀<1号刀>车出来的),不要都车掉,不然未对的刀(2、3、4号刀)对的就不是刚开始切的面了,误差就增大了。因为用于对刀的面是基准刀<1号刀>车出来的,所以第一把刀随便怎么切都行,只要不要车小于工件(滑轮)所需要的材料就行了,不然对刀的那段材料就废掉了。 对完刀后,车第一个工件后测量合格后再车第二个,直到合格为止。 如果测量不合格的在刀补上改,哪把刀车出来的就在哪把刀上面改,同时要注意分清楚是补“U”(X轴)还是“W”(Z轴),是正“+”还是负“-” 不合格的可能是以下4种情况: 1、车出来的外圆大了(即X轴方向),就输入“U-xxx”;车出来的外圆小了就输入“U+xxx” (xxx代表大了或小了的数值) 2、车出来的内孔大了(即X轴方向),就输入“U-xxx”;车出来的内孔小了就输入“U+xxx” (xxx代表大了或小了的数值) 3、车出来长度A尺寸小(短)了,同时B尺寸也小了,就是切断刀(2号刀)要往Z轴 的负方向补“W-xxx”;如果是A尺寸大(长)了,同时B尺寸也大了,就是切断刀(2号刀)要往Z轴的正方向补“W+xxx”(xxx代表长了或短了的数值) 4、其它情况的就是程序问题或刀磨损了。

经济型数控车床的对刀和调刀补方法

经济型数控车床的对刀和调刀补方法 来源:开关柜无线测温 https://www.360docs.net/doc/3a7168224.html, 1 引言 经济型数控车床采用多工位回转刀架时,对刀和调刀补方法是推广使用数控机床时需要考虑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它还涉及到滚珠丝杠反向间隙问题,当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时,需用多工位转位刀架,当加工工件达到一定数量时,多把刀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就需修改多把刀具的刀补,这时要注意避免一把刀具的刀补对其他刀具产生影响,若操作方法不当,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总是达不到理想的加工精度。 本文介绍一种操作简单可靠的对刀和调刀补方法。 2 经济型数控车床的对刀 以常州电机电器总厂应用电子装备厂生产的BKC2-008型数控系统改造的数控车床为例,Z坐标脉冲当量为0.01mm,X坐标脉冲当量0.005mm,三排LED数码管显示,较大一排数码管用于显示波段开关状态下的提示信息和编辑状态下的加工程序编辑过程及自动和空运行状态下的程序段号显示,较小的两排分别显示X、Z运动坐标的计数值,X、Z坐标显示均以脉冲当量为单位。如图1 所示,用1号刀试切A面,用*0把两排小数码管显示清零,+Z向退刀,Z坐标显示的数值为S1,用手动运行功能试切B面,+Z向回零,再用*0清零,+X向退刀,X坐标显示的数值为L1(注意这时刀尖相对B面距离为L1/2),这时刀具退到的C点,用*0清零,C点为刀具起始点。

附图测量试切段工件直径为d0,要求加工直径为d,加工长度为f,则采用相对编程刀具径向进刀程序为: U-(L1+2(d0/2-d/2))即U-(L1+d0-d),加工长度f指令为 W-(S1+f)。 3 经济型数控车床的调刀补和换刀 C点清零后,换2号刀,用手动功能试切A面,Z坐标显示S2(以上所有显示的值均取代数值,下同),试切B面X坐标显示L2,则2号刀相对1号刀的刀补(常称第一组刀补)为: U(L1+L2) W(S1+S2) T01 X、Z两坐标回零,换3号刀,用手动功能试切A面,Z坐标显示S3,试切B面X坐标显示L3,则3号刀相对1号刀的刀补为:U(L1+L3) W(S1+S3) T02 其余刀具相对1号刀刀补的调试方法同前类推。 若加工中换2号刀,则用T21指令,换刀走第一组刀补后,2号刀刀尖运行到刀具起始点C点;换3号刀用T32指令,换刀走第二组刀补后,3号刀刀尖运行到刀具起始点C点,换刀加工完毕,用T10换回第一把刀,取消刀补,第一把刀刀尖运行到C点,进行下一零件加工。 4 对刀调刀补时注意消除丝杠反向间隙 滚珠丝杠有反向间隙,在对刀调刀补过程中刀具退到起始点的X、Z退刀走向,要与加工结束时用G26、G27、G29等指令返回刀具起始点的走向一致,以消除反相间隙误差。

轴类零件与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毕业设计(论 文)

题目:轴类零件与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配合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摘要: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关键词: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设计

目录 配合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1) 一、零件工艺分析 (4) (一)零件工艺分析 (4) 1.零件图分析 (4) 2.工艺分析 (5) 3.编程原点选择 (5) (二)选择零件毛坯 (6) 二、加工方法的选择 (6) (一)数控车削加工方法拟订 (6) 1. 数控车削加工外圆回转体零件与端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 2. 数控车削加工内圆回转体加工方法的确定 (6) 3 .数控车削加工螺纹加工方法的确定 (7) 三、机床与刀具的选择 (7) (一)机床的选择 (7) 1.SSCK20/500数控车床的用途 (7) 2.SSCK20/500数控车床布局 (7) 3.SSCK20/500数控车床主要技术参数 (8) (二)刀具的选择 (9) 四、定位与夹紧方式的确定 (10) (一)定位与夹紧方式 (10) 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11) (一)加工顺序的安排 (11) 六、确定走刀路线和工步顺序 (12) (一)确定加工顺序和走刀路线 (12) 1. 工步顺序的确定 (12) 2. 走刀路线的确定 (12) (一)切削用量的选择 (14) (二)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 (17) 八、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19) (一)对刀点 (19) (二)换刀点 (20)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方法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方滕 一、FANUC绻统对刀操作、设置方滕 1、必须完成回零操作。 2、装夹好刀具、工件。 3、选择手动方式(JOG),使刀具接近工件。 4、选择MDI方式,输入转速如M3S400,按下启动键。 5、选择手轮方式,选择合适的位移速度。 6、选择X轴,踃整好切削深度,溿Z轴切削一段距离。 7、然后溿Z轴退回(滨意:在Z轴退回前、后,X轴方向不能移动,待输入参数后方可移动) 8、按下 键让主轴停止旋转,再按下 键进入刀补界面,接着再按下 ―→ ,此 时CRT显示如下:(滨意:第一竖列中显示应为G001,而不是WOO1) 9、用游标卡帺测量试切过的外圆直径,帆光标移到G001行中的X列,并帆测量值Φ输入为XΦ后 按下 ,完成X方向对刀设置。 10、再次在启动主轴,踃整好端面切削量,溿X轴切平端面,并溿X轴退回(Z方向不可移动)。 11、帆光标移到G001行中的Z列,输入Z0后按下 ,完成Z方向对刀设置。 12、帆刀具移至安全位置。

二、SIEMENS绻统对刀操作、设置方滕 1、必须完成回零操作。 2、装夹好刀具、工件。 3、选择手动方式(JOG),使刀具接近工件。 4、选择MDI方式,输入转速如M3S400,按下启动键 。 5、选择手轮方式,选择合适的位移速度。 6、按下JOG键,再按 键,按 键选X轴,踃整好切削深度,溿Z轴切削一段距离。 7、然后溿Z轴退回(滨意:在Z轴退回前、后,X轴方向不能移动,待输入参数后方可移动) 8、按下 键让主轴停止旋转,再按下 ―→ ,此时CRT显示如下: 9、用游标卡帺测量试切过的外圆直径,帆光标移到Φ后,输入测量值Φ如 后按 下 ―→ ,完成X方向对刀设置。 10、再次在启动主轴,踃整好端面切削量,溿X轴切平端面,并溿X轴退回(Z方向不可移动)。

数控车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题目: 数控车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姓名: 李胜胜 学院: 工学院 专业: 机电一体化 班级: 09机电一体化 学号: 指导教师: 徐秀英职称: 讲师 20 年月日 成人教育学院制

摘要: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具体零件图的加工,首先对数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根据零件图进行数控加工分析。第一,根据本零件材料的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选用刀具及刀柄和零件的轮廓特点确定需要7把刀具分别为外圆粗车刀、外圆精车刀、外切槽刀、外螺纹刀、内镗孔刀、内切槽刀。第二,针对零件图图形进行编制程序,此零件为轴类零件,外轮廓由直线、圆弧和螺纹组成,零件的里面要镗出一个锥孔,在加工过程中,工件需要调头钻孔再镗孔,第三,早钻孔对刀时要先回参考点,要以孔中心作为对刀点,刀具的位置要以此来找正,使刀位点与换刀点重合。 关键字:刀具的确定、走刀路线的选择、刀具的对刀点、工件的定位。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CNC machin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specific parts diagram, a brief introduction, the first CNC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CNC machining parts diagram analysis. First, according to the parts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 operations, the cutting parameters 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 selection of tools and tool holders and parts of the outli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ven tools to determine the need for cylindrical rough turning tool, Finish Turning Tool, external grooving knife external thread cutter, within boring knife, cut inside slot knife. Second, for the part graphics programming, this part of the shaft parts, the outer contour line, arc, and thread the inside of the parts to boring a tapered bore in the process, the work piece need to turn around the drill and then boring third, as early drilling on the knife, the first back reference point to the hole center point to the knife, the tool position to come to this is the knife point and tool change coincidence. Keywords: tool to determine the choice of the feed path, tool knife point, the positioning of the work piece.

数控机床对刀知识点整理

作为一名设计者,在设计零件图时,要保证设计的零件能在机床上加工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对工艺和机加工有一定基础。这个月重点学习了数控机床加工方面的知识。 1、机床原点与参考点 机床原点是指机床坐标系的原点,即X=0,Y=0,Z=0。机床原点是机床的基本点,它是其他所有坐标,如工件坐标系、编程坐标系,以及机床参考点的基准点。机床原点一般设置在机床移动部件沿其坐标轴正向的极限位置。 机床参考点是用于对机床工作台、滑板以及刀具相对运动的测量系统进行定标和控制的点,有时也称机床零点。机床参考点的位置是由机床制造厂家在每个进给轴上用限位开关精确调整好的,坐标值已输入数控系统中,因此参考点对机床原点的坐标是一个已知数。数控机床在工作时,移动部件必须首先返回参考点,测量系统置零之后即可以参考点作为基准,随时测量运动部件的位置,刀具(或工作台)移动才有基准。一般来说,加工中心的参考点为机床的自动换刀位置。 2、工作原点 编程坐标系是编程人员根据零件图样及加工工艺等建立的坐标系。编程人员以工件图样上某点为工作坐标系的原点,称工作原点。工作原点一般设在工件的设计工艺基准处,便于尺寸计算。 3、对刀点 对刀点就是在数控加工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程序就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对刀点也可以称为“程序起点”或“起刀点”。编制程序时应首先考虑对刀点的位置选择。选定的原则如下:①选定的对刀点位置应使程序编制简单。 ②对刀点在机床上找正容易。③加工过程中检查方便。④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对刀点可以设在被加工零件上,也可以设在夹具上,但是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坐标尺寸联系,这样才能确定机床坐标系与零件坐标系的相互关系。对刀点最好能与工作原点重合。对刀点不仅是程序的起点而且往往又是程序的终点。 4、对刀方法 4.1 试切对刀法 在X、Y、Z三个方向上,让刀具慢慢靠近工件,是刀具恰好接触到工件表面

FANUC数控铣床对刀操作步骤

FANUC数控洗床对刀操作 步骤 数控铳床法兰克系统试切对刀详细步骤 通常,建立工件的零点偏置,使工件在加工时有一明确的参考点。建立工件的零点偏置的过 程,我们通常称之为“对刀”。在大多数精度要求不高、条件不十分优越的情况下,一般采用试切法 进行对刀,其详细步骤如下: 1. 先将机床各轴回零 (1)方法一 可以按“机床回零件”键,选择“ Z轴” "+”进给倍率打开机床Z轴移动回机械原点;选 择“X轴” "+”进给倍率打开机床X轴移动回机械原点;选择“Y轴” "+” 进给倍率打开 机床Y轴移动回机械原点; (2)方法二“程序” “MDI” 输入“ G91 G28 X0Y0ZQ ” "循环启动” 进给倍率打开机床X、Y、Z轴均移动回机械原点; 2. X、Y、Z向试切对刀(1) X轴方向对刀 ①将工件、刀具分别装在机床工作台和刀具主轴上。 ②转动主轴,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刀具靠近工件的左侧; ③改用手轮操作模式,让刀具慢慢接触到工件左侧,直到发现有少许切屑为止,然后进行以下操 作: 选择翻到“相对坐标” 输入“ X”选择“起源”此时相对坐标中的X值会变成“ X0”。 ④抬起刀具至工件上表面之上,快速移动,让刀具靠近工件右侧;⑤改用手轮操作模式, 让测头慢慢接触到工件左侧,直到发现有少许切屑为止,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系中的X坐标值,如120.300 ,然后进行以下操作: 选择翻到“相对坐标” 输入“ X60.15”选择“预定” 此时相对坐标中的X值会变成“ X60.15”。(2) Y轴方向对刀操作与X轴同。假设按上面同样的操作步骤后得出“Y55.63”。(3) Z轴方向对刀 ①转动刀具,快速移动到工件上表面附近; ②改用手轮操作模式,让刀具慢慢接触到工件上表面,直到发现有少许切屑为止,然后进行 以下操作: 选择翻到“相对坐标” 输入“ Z'选择"起源”此 时相对坐标中的Z值会变成“ Z0”。此时此刻,相对坐标值不再作改动。将刀具移到某一安全位置, 假设移到相对坐标值显示为 “X0、Y10.5、Z105.2”的位置处。(4)设偏置补偿 选择 "坐标系"光标移动到G54的位置上,输入相对坐标当前 值进行测量,具体操作如下: 输入“ X0” “测量”输入“ Y10.5” “测量”输入“ Z105.2” “测量” 此时刀具偏置的补偿已经建立,等待操作者的调用后即生效。(5)调用坐标补偿 “MDI'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班级: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摘要 (1) 一、数控机床简 介 (2) 二、数控激光的概 念 (3) 三、数控机床的特 点 (3) 四、数控车削加 工 (4) 五、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 制 (5)

六、数控车床的组成和差不多原 理 (5) 七、数控车床安全操作 规 (6) 八、数控车床坐标的确 定 (6) 九、运动方向的规 定 (7) 十、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 工 (7) 十一、简单套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3) 十二、简单的盘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8) 结束语 (25) 参考文

献 (25)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摘要 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关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 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要紧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差不多、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能够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要紧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能够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如航天、汽车、模具、周密机械、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为了子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首先需依照零件图纸的

数控车床如何对刀

数控车床如何对刀? 答:车床分有对刀器和没有对刀器,但是对刀原理都一样,先说没有对刀器。 车床本身有个机械原点,你对刀时一般要试切的啊,比如车外径一刀后Z向退出,测量车件的外径是多少,然后在G画面里找到你所用刀号把光标移到X输入X...按测量机床就知道这个刀位上 的刀尖位置了,内径一样,Z向就简单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个地方然后测量Z0就可以了. 这样所有刀都有了记录,确定加工零点在工件移里面(offshift),可以任意一把刀决定工件原点。 这样对刀要记住对刀前要先读刀. 有个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夹头对刀,我们知道夹头外径,刀具去碰了输入外径就可以,对内径时可以拿一量块用手压在夹头上对,同样输入夹头外径就可以了. 如果有对刀器就方便多了,对刀器就相当于一个固定的对刀试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记录进去位置了. 所以如果是多种类小批量加工最好买带对刀器的.节约时间. 数控车床基本坐标关系及几种对刀方法比较 在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过程中,弄清楚基本坐标关系和对刀原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机床的加工原理,以及在处理加工过程中修改尺寸偏差有很大的帮助。 一、基本坐标关系 一般来讲,通常使用的有两个坐标系:一个是机械坐标系;另外一个是工件坐标系,也叫做程序坐标系。 在机床的机械坐标系中设有一个固定的参考点(假设为(X,Z))。这个参考点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给机床本身一个定位。因为每次开机后无论刀架停留在哪个位置,系统都把当前位置设定为(0,0),这样势必造成基准的不统一,所以每次开机的第一步操作为参考点回归(有的称为回零点),也就是通过确定(X,Z)来确定原点(0,0)。 为了计算和编程方便,我们通常将程序原点设定在工件右端面的回转中心上,尽量使编程基准与设计、装配基准重合。机械坐标系是机床唯一的基准,所以必须要弄清楚程序原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这通常在接下来的对刀过程中完成。 二、对刀方法 1. 试切法对刀 试切法对刀是实际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对刀方法。下面以采用MITSUBISHI 50L数控系统的RFCZ12车床为例,来介绍具体操作方法。 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驱动主轴旋转,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然后保持X坐标不变移动Z轴刀具离开工件,测量出该段外圆的直径。将其输入到相应的刀具参数中的刀长中,系统会自动用刀具当前X坐标减去试切出的那段外圆直径,即得到工件坐标系X原点的位置。再移动刀具试切工件一端端面,在相应刀具参数中的刀宽中输入Z0,系统会自动将此时刀具的Z坐标减去刚才输入的数值,即得工件坐标系Z原点的位置。 例如,2#刀刀架在X为150.0车出的外圆直径为25.0,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X值为150.0-25.0=125.0;刀架在Z为180.0时切的端面为0,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Z值为180.0-0=180.0。分别将(125.0,180.0)存入到2#刀具参数刀长中的X与Z中,在程序中使用T0202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标系。 事实上,找工件原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并不是求该点的实际位置,而是找刀尖点到达(0,0)时刀架的位置。采用这种方法对刀一般不使用标准刀,在加工之前需要将所要用刀的刀具全部都对好。

数控车床如何对刀

数控车床如何对刀?答: 车床分有对刀器和没有对刀器,但是对刀原理都一样,先说没有对刀器。 车床本身有个机械原点,你对刀时一般要试切的啊,比如车外径一刀后Z向退出,测量车件的外径是多少,然后在G画面里找到你所用刀号把光标移到X输入X...按测量机床就知道这个刀位上 的刀尖位置了,内径一样,Z向就简单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个地方然后测量Z0就可以了.这样所有刀都有了记录,确定加工零点在工件移里面(offshift),可以任意一把刀决定工件原点。 这样对刀要记住对刀前要先读刀. 有个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夹头对刀,我们知道夹头外径,刀具去碰了输入外径就可以,对内径时可以拿一量块用手压在夹头上对,同样输入夹头外径就可以了. 如果有对刀器就方便多了,对刀器就相当于一个固定的对刀试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记录进去位置了. 所以如果是多种类小批量加工最好买带对刀器的.节约时间. 数控车床基本坐标关系及几种对刀方法比较 在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过程中,弄清楚基本坐标关系和对刀原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机床的加工原理,以及在处理加工过程中修改尺寸偏差有很大的帮助。 一、基本坐标关系 一般来讲,通常使用的有两个坐标系: 一个是机械坐标系;另外一个是工件坐标系,也叫做程序坐标系。 在机床的机械坐标系中设有一个固定的参考点(假设为(X,Z))。这个参考点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给机床本身一个定位。因为每次开机后无论刀架停留在哪个位置,系统都把当前位置设定为(0,0),这样势必造成基准的不统一,所以每次

开机的第一步操作为参考点回归(有的称为回零点),也就是通过确定(X,Z)来确定原点(0,0)。 为了计算和编程方便,我们通常将程序原点设定在工件右端面的回转中心上,尽量使编程基准与设计、装配基准重合。机械坐标系是机床唯一的基准,所以必须要弄清楚程序原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这通常在接下来的对刀过程中完成。 二、对刀方法 1.试切法对刀 试切法对刀是实际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对刀方法。下面以采用MITSUBISHI 50L数控系统的RFCZ12车床为例,来介绍具体操作方法。 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驱动主轴旋转,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然后保持X坐标不变移动Z轴刀具离开工件,测量出该段外圆的直径。将其输入到相应的刀具参数中的刀长中,系统会自动用刀具当前X坐标减去试切出的那段外圆直径,即得到工件坐标系X原点的位置。再移动刀具试切工件一端端面,在相应刀具参数中的刀宽中输入Z0,系统会自动将此时刀具的Z坐标减去刚才输入的数值,即得工件坐标系Z原点的位置。 例如,2#刀刀架在X为 150.0车出的外圆直径为 25.0,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X值为 150.0- 25.0= 125.0;刀架在Z为 180.0时切的端面为0,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Z值为 180.0-0=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其工艺设计(doc 10页)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其工艺设计(doc 10页)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数控车床

摘要 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不仅在宇航、造船、军工等领域广泛使用,而且也进入了汽车、机床等民用机械制造行业。目前,在机械行业中,单件、小批量的生产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机械产品的精度和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普通机床越来越难以满足加工精密零件的需要。同时,由于生产水平的

提高,数控机床的价格在不断下降,因此,数控机床在机械行业中的使用已很普遍。 一、数控机床 1、数控机床的概述 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同传统机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技术密集行的产品和技术。 数控机床是一种用电子计算机和专用电子计算装置控 制的高效自动化机床。主要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 式机床装夹零件方便,但切屑排除较慢;卧式装夹零 件不是非常方便,但排屑性能好,散热快。数控机床 是根据机械加工工艺的要求,使电子计算机对整个加 工过程进行信息处理与控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较好的解决了复杂、精密、多品种、中小批量机械零 件加工问题,是一种通用、灵活、高效能的自动化机 床。同时,数控技术又是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 机集成制造系统(CLMS)的技术基础之一,是机电一 体化高新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数控机床的组成 虽然数控机床的种类繁多,如数控车床、数控铣

Fanuc系统数控车床对刀方法

Fanuc系统数控车床设置工件零点常用方法 一,直接用刀具试切对刀 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记住当前X坐标,测量外园直径后,用X坐标减外园直径,所的值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X值里。 2.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端面,记住当前Z坐标,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Z值里。二,用G50设置工件零点 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X 轴坐标减去直径值)。 2.选择MDI方式,输入G50 X0 Z0,启动START键,把当前点设为零点。 3.选择MDI方式,输入G0 X150 Z150 ,使刀具离开工件进刀加工。 4.这时程序开头:G50 X150 Z150 …….。 5.注意:用G50 X150 Z150,你起点和终点必须一致即X150 Z150,这样才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 6.如用第二参考点G30,即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这时程序开头G30 U0 W0 G50 X150 Z150 7.在FANUC系统里,第二参考点的位置在参数里设置,在Yhcnc软件里,按鼠标右键出现对话框,按鼠标左键确认即可。 三,用工件移设置工件零点 1.在FANUC0-TD系统的Offset里,有一工件移界面,可输入零点偏移值。 2.用外园车刀先试切工件端面,这时Z坐标的位置如:Z200,直接输入到偏移值里。 3.选择“Ref”回参考点方式,按X、Z轴回参考点,这时工件零点坐标系即建立。 4.注意:这个零点一直保持,只有从新设置偏移值Z0,才清除。 四,用G54-G59设置工件零点 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 2.把当前的X和Z轴坐标直接输入到G54----G59里,程序直接调用如:G54X50Z50……。 3.注意:可用G53指令清除G54-----G59工件坐标系。 ==================================================== FANUC系统确定工件坐标系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通过对刀将刀偏值写入参数从而获得工件坐标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性好,他通过刀偏与机械坐标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要不断电、不改变刀偏值,工件坐标系就会存在且不会变,即使断电,重启后回参考点,工件坐标系还在原来的位置。 第二种是:用G50设定坐标系,对刀后将刀移动到G50设定的位置才能加工。对到时先对基准刀,其他刀的刀偏都是相对于基准刀的。 第三种方法是MDI参数,运用G54~G59可以设定六个坐标系,这种坐标系是相对于参考点不变的,与刀具无关。这种方法适用于批量生产且工件在卡盘上有固定装夹位置的加工。 航天数控系统的工件坐标系建立是通过G92 Xa zb (类似于FANUC的G50)语句设定刀具当前所在位置的坐标值来确定。加工前需要先对刀,对到实现对的是基准刀,对刀后将显示坐标清零,对其他刀时将显示的坐标值写入相应刀补参数。然后测量出对刀直径Фd,将刀移动到坐标显示X=a-d Z=b 的位置,就可以运行程序了(此种方法的编程坐标系原点在工件右端面中心)。在加工过程中按复位或急停健,可以再回到设定的G92 起点继续加工。但如果出意外如:X或Z轴无伺服、跟踪出错、断电等情况发生,系统只能重启,重其后设定的工件

华中世纪星数控车床对刀及刀补值的设置方法(精)

华中世纪星数控车床对刀及刀补值的设置方法 1. 刀具补偿值设置(F4) 在主操作界面下,按F4键进入刀具补偿功能子菜单。命令行与菜单条的显示如图1-9所示。 图1-9 刀具补偿功能主菜单 刀具补偿分为刀具的几何补偿和刀具的半径补偿。T代码指定刀具的几何补偿(偏置补偿与磨损补偿之和),其后的4位数字分别表示选择的刀具号(前两位数字)和刀具偏置补偿号(后两位数字)。补偿号可以和刀具号相同,也可以不同,即一把刀具可以对应多个补偿号(值)。刀具补偿号为00表示补偿量为0,即取消补偿功能。G40、G41、G42指定刀具的半径补偿。 (1)刀偏数据设置(F4→F1) 刀具的几何补偿包括刀具的偏置补偿和刀具的磨损补偿,刀具的偏置补偿有绝对刀具偏置补偿和相对刀具偏置补偿两种形式。我们推荐采用绝对刀具偏置补偿。 在主操作界面下,按F4→F1进入刀具偏置编辑画面如图1-10所示。 图1-10 刀具偏置编辑 车床编程轨迹实际上是刀尖的运动轨迹,但实际中不同的刀具的几何尺寸、安装位置各不相同,其刀尖点相对于刀架中心的位置也就不同。因此需要将各刀具刀尖点的位置值进行测量设定,以便系统在加工时对刀具偏置值进行补偿。我们采用试切法来设置绝对刀具偏置补偿值。

图1-11 绝对刀偏法刀具偏置补偿值 如图1-11所示,刀具偏置值即机床回到机床零点时,刀架工作位上各刀刀尖位置相对工件零点的有向距离。当执行刀具偏置补偿时,各刀以此值设定各自的工件坐标系。 机床到达机床零点时,机床坐标值显示均为零,整个刀架上的点可考虑为一理想点,故当各刀对刀时,机床零点可视为在各刀刀位点上。我们通过输入试切直径、长度值,自动计算工件零点相对与各刀刀位点的距离。其步骤如下: ①用光标键将蓝色亮条移动到要设置刀具偏置值的行。 ②用刀具试切工件的外径,然后沿Z轴方向退刀,在此过程中不要移动X轴。 ③测量试切后的工件外径,如为ф25.26 ,然后将此值输入到刀偏表中“#××01”一行中“试切直径”一栏中并确认,设置好X偏置。 ④用刀具试切工件的右端面,然后沿X轴方向退刀,在此过程中不要移动Z轴。 ⑤计算试切工件端面到该刀具要建立的工件坐标系的零点位置的有向距离,如为“3mm”,然后将“3”输入到刀偏表中“#××01”一行中“试切长度”一栏中并确认,设置好Z偏置。 如果要设置其余的刀具,就重复以上步骤。需要注意,对刀前,机床必须先回机床零点。 (2)刀具磨损量补偿参数设置(F4→F1) 刀具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也会使产品尺寸产生误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补偿,该补偿值与刀具偏置补偿存放在同一个寄存器的地址号中如图1-10所示。 例如在粗加工时,将“X磨损”输入“0.5”(0.5mm作为精加工的余量),工件粗加工后,实测工件值大于图样尺寸0.48mm,则相应刀具磨损量为“0.5-0.48=0.02”,在图1-10刀偏表中,“X磨损”输入“0.02”,自动加工后即可保证工件尺寸。 若长度出现偏差也可以用刀具磨损量补偿,在图1-10刀偏表中“Z磨损”输入相应值即可。 (3)刀具半径补偿数据设置(F4→F2)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是通过G41、G42、G40代码及T代码指定的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号来加入或取消半径补偿值。车刀刀尖的方向号定义了刀具刀位点与刀尖圆弧中心的位置关系,其从0~9有十个方向,如图1-12所示。

毕业设计--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设计(含CAD制图)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设计 作者: 院系: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年级:2010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数控车床加工工艺 完成期限:自 2012 年12 月 5 日至2013 年 3 月 10日止 一、设计原始依据 1.根据《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中的零件设计。 2.在数控车床实训中所加工的轴类以及套类零件。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内容: 1.数控车床的概述 2.数控车床的操作 3.零件加工及工艺 要求: 1.结合数控机床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柔性等特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能够解决数控加工中的工艺问题。 2.能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及加工。 3.能够深刻理解数控加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本人签字: 2013 年3 月10 日

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数控车削加工设计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数控机床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柔性等特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解决数控加工中的工艺问题。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之前,工艺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比较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数控车床的工艺设计方法。通过实例,证明了正确地进行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有助于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通过对零件图样分析、工艺路线的拟订、切削用量的选择等几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图样分析工艺路线

目录 第一章数控车床概述 (1) 第一节数控车床的基本构成 (1) 第二节数控车床的工艺范围 (1) 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分析..2 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实例 (4) 第一节简单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4) 第二节简单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0) 第四章数控车床加工操作流程15 小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件表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