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中文译版)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中文译版)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中文译版)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

Marie Wahren-Herlenius, Thomas D?rner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医学系,M Wahren-Herlenius教授;

德国,柏林,查尔特-柏林医科大学,DRFZ,CC12 医学系,T D?rner教授;

通讯作者: Thomas D?rner教授, 德国,查尔特-柏林医科大学, 柏林10117。

thomas.doerner@charite.de

这是一系列关于自身免疫性风湿症三篇论文中的第三篇。

《柳叶刀》2013;382:819-31

翻译by 刘伊凡环境刺激基因易感个体后,会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等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精确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然而什么因素决定哪些器官参与其中尚不明确。最近,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表明,环境诱导通过与疾病相关多态性的细胞通路起作用。机体的耐受性被破坏后,包括树突细胞在内的固有组织会提供一个决定性的微环境,它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并进一步激活适应性免疫。由固有免疫细胞产生的干扰素-1激活B细胞和T细胞,在系统性自身免疫中起着核心作用。反过来,B细胞衍生的自身抗体刺激树突细胞并产生干扰素-1。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组成的正反馈循环。新的疗法能够实时准确地靶向几条重要的自身免疫途径。

1 概述

免疫系统进化而有抵抗入侵病原并辅助组织受损后修复的功能。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调节病原识别和避免自我攻击的平衡机制被破坏。此外,炎症的控制缺失,在没有明显的感染时连续的免疫激活发生,并随着疾病的爆发与沉寂显示出不同的幅度。适应性免疫提供的免疫记忆仍然是关注的中心,然而固有免疫在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发病机理中的角色目前也在紧张研究中。相关研究表明遗传危险性位点在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是共有的,因此发病机制可能相似。然而,依然检测到个体疾病的特异性位点,说明存在不同的免疫病致病通路。同卵双胞胎中20%--30%的一致性水平强调了与宿主基因作用的环境因素对我们认识自身免疫有重要作用。

目前有两种关于系统性自身免疫炎症的假说。第一种,固有和适应性免疫之

间的屏障控制可能受到干扰,通过正反馈调节加剧了持续的炎症反应,并与干扰素效应保持一致。第二种,由淋巴细胞再次自动激活反应记忆的适应性免疫活性受损,可能导致持续的炎症反应和耐受性位点的缺陷。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的机制在系统性自身免疫中似乎都是可行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等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有共同的临床、免疫学和遗传学特征,同时也有疾病特异性的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几乎任何器官都可能成为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的靶点,然而干燥综合征大多仅限于攻击外分泌腺;皮肌炎主要影响近端肌肉和皮肤。这篇综述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描述系统性免疫病发病机制目前的认知情况。

2 自身免疫概述

对多个家庭和普通人群的疾病发病率进行统计,我们发现人对系统性自身免疫增加或减少的威胁都有遗传倾向性。粗略统计免疫紊乱患者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为0.1%-1.0%,然而,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大约增加了5倍,患病的同卵双胞胎的个体间影响更大。尽管患病风险随着与患者基因相似性的增加明显提高,但是同卵双胞胎中大多数自身免疫病发病的一致性比例不超过20%-30%。这表明另外的一些因素(例如环境因素)对遗传倾向性个体的发病有重要作用。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的女性患者占80%-90%,表明激素对于发病率也有影响,在分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发病率证实了这一观点。

2.1 遗传易感性

以少数有多个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家庭为实验组,散发病例作为对照组。研究表明,遗传变异更易导致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这些遗传变异可以分为三类:稀有的(<1%)基因多态性和拷贝数的变异,普通的(>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拷贝数的变异,以及表观遗传学修饰。几乎没有准确找到直接导致自身免疫病的遗传多态性和突变,大多数已鉴别的基因多态性充当着疾病相关特征的基因序列的标记。因此,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可以说是在基因信号的强度和基因功能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最好的猜测。

全基因组的相关研究表明,SNPs已经鉴定了导致自身免疫紊乱的共有和特异性的致病通路。在MHC位点中,发现了经典的(抗体参与)MHCⅠ型基因、MHCⅡ型基因和非经典的(无抗体参与)MHC Ⅲ型基因的紧密联系。由于基因

密度以及位点的高度不均衡性,信号的分离和准确识别依然有难度,与HLAⅡ型分子有关的HLA-DR3跟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亚型皮肌炎紧密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中,HLA-DR3单体型与DNA抗体的产物有关,在皮肌炎中它与抗Jo1的产物有关,干燥综合征中HLA-DRB1*03与Ro的抗体产物有关,它是否会比HLA与疾病本身的联系更加密切呢?在MHC Ⅲ型区域中,包括那些编码补体因子4(C4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许多基因是相关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特定的自体抗体以及特异的MHC单体型之间的主要联系在抗原呈递中发挥作用。这表明抗原呈递细胞和淋巴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以及建立免疫记忆过程中,都发挥着翻译信号的重要作用。

2.2 MHC位点与干扰素的产物有关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全基因组相关研究已经鉴别了一些MHC非敏感性的基因,特别是与B细胞和T细胞激活以及非特异性受体信号传导有关的通路。最有意义且稳固联系的基因有:IRF5,STAT4,PTPN22,C8Orf13-BLK,TNFSF4,TNFAIP3,PRDM1-ATG5以及ITGAM-ITGAX。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的全基因组的早期研究同样表明,对于两种疾病MHC位点的SNPs都十分复杂。干燥综合征中,IRF5,STAT4,BLK以及IL12A在全基因组中意义重大。尽管非MHC 多态性的次要等位基因频率和比值比一般比MHC位点的低一些,但他们对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的量化阈值依然有作用。这个新型的概念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几个单独作用很小的遗传因子如何结合起来增强系统性自身免疫的敏感性。例如,已有实验表明,IRF5和STAT4风险等位基因相互关联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的敏感性增强。系统免疫病中观察到MHC编码的基因与干扰素信号在功能上有联系。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以及皮肌炎的抗原呈递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这些细胞产生大量的1型干扰素反过来调节HLA的表达。这些互相的关系说明,自身免疫的特异性与1型干扰素的自身免疫力的起始跟增强紧密相关。

2.3通过基因多态性途径的环境触发行为

目前已发现一些诱发并促进系统性自身免疫的环境因素(图1)。这些因子通过疾病簇相关的基因多态性通路触发自身免疫。

化学物质(例如:芳香胺、有机磷酸酯)和药物(例如:利尿剂、降压药、

Ca2+通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和α干扰素)能诱发可逆的类狼疮紊乱。α干扰素与(αβω)干扰素受体(IFNAR1和IFNAR2)结合,触发了下游的信号转导并调节一些基因:TYK2,IKZF1和STAT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信号转导。(图1)

图1:基因-环境相互关系的机械途径

红色的分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个确定的全基因组位点编码(p<5*10-8)。

LPS:脂多糖A20: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型抗体(TNFAIP3)BCR:B细胞受体

LYP:PTPN22 MDA5:IFIH1 ROS:活性氧TLR:Toll样受体ssRNA:单链RNA

TRIF:含Toll样受体相关的干扰素活化子(TICAM-1)

紫外线使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肌炎患者的皮肤症状加剧。它可能通过免疫途径或细胞凋亡的诱导引发系统性自身免疫。细胞凋亡过程中自体抗原暴露,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缺陷性地摄入凋亡物质,导致自体抗原与特异性B细胞的持续性接触。B细胞受体的下游信号包括LYN,PTPN22(L YP),BLK和BANK1分子运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多态性。此外,细胞凋亡能产生自体抗原,如核酸可能激活胞内的Toll样受体。利用这些过程更高级的特异性,可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吸烟是另一个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的因素,并且通过多条途径促进疾病的发生(图1)。与风湿性关节炎相似的是,吸烟和自身免疫

肌炎中有助于自身抗体发展的HLA单体相关,这表明在已知的基因背景下,一个特定的风险因素将显著增加个体的患病风险。吸烟引起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一些Toll样受体的刺激性混合物,如脂多糖TLR4,1分子的TLR4诱导物能直接激活TLR4的信号转导并触发多条炎症通路。信号通过与自身免疫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分子进行传递,同时信号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纽带和基础。吸烟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也可能引起促进炎症反应的Toll样受体途径。而且,吸烟会导致呼吸道中的自体吞噬反应,ATG蛋白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ATG5的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密切相关。最后,吸烟会通过活性氧引起肺的细胞凋亡,这也是引发和维持自身免疫应答的附加途径。

多数研究者认为致病原是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致病风险因素。最初的许多假说集中于致病原蛋白与内源性抗原表位的交叉性的可能,这种观点也称为分子拟态。基于我们目前在系统性自身免疫的基因先决条件和1型干扰素核心作用的认知,研究焦点转移到致病原如何通过Toll样受体等模式识别受体的作用引发自身免疫。下游的信号转导从细胞表面或内体的Toll样受体(TLR7,TLR8和TLR9)开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有许多的基因多态性,包括IRAK1,TNFAIP3(A20),TNIP1,IRF5和IRF7(图1)。

2.4 表型表现的时间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临床症状发展和确诊长时间以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自体抗体反应就已经发生了。在患者确诊的前几年,他体内的生物堆积组织样品中已经存在明显的抗Ro/SSA。这一结论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母亲的研究中同样被证实。尽管一些母亲在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时已经被诊断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干燥综合征,但是她们没有出现症状且呈现Ro/SSA自身抗体阳性,对这些母亲进行跟踪调查显示,她们中大多数在后期表现出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症状。与此相似的是,在磷脂抗体呈阳性的女性发生复发性流产后的12-15年,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这些研究突出表明,即使对于基因易感群体,从启动自身免疫到临床疾病特征需要很多年。(图2)。

关于驱动疾病发生的刺激行为我们知之甚少:哪些行为,它们是否在一段特定的序列或以特定的频率出现,它们应答的自身免疫病的恶化途径等问题尚不明确。将疾病看作是一个过程和出现临床特征的时间概念,而不是一个特异的发病事件,从纵向角度来看系统性免疫病的发病机理可能更有价值。

图2:临床表现的时间

环境刺激使有基因差异的个体(A和B)与基因相同的个体(B1和B2)产生自身免疫并表现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临床症状。在没有发展自身免疫的阶段,没有自身免疫的遗传倾向的个体A与B接受相同的环境刺激。具有相同基因易感性的个体(B1和B2)受到环境刺激之后,可能发展(也可能不发展)为自身免疫和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3 系统性自身免疫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由物理粘膜屏障,蛋白质和细胞(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组成,它是抵抗致病原和其他环境刺激的第一道防线。树突状细胞的体内平衡直接参与系统性自身免疫,同时树突状细胞是抗原提呈细胞,且主要合成1型干扰素。在人体中,不同类型的树突状细胞共同调节体液和细胞适应性免疫(图3)。体液免疫主要由CD14+树突状细胞合成的白介素12调控,同时也受到B细胞和滤泡B辅助T细胞的直接影响。皮肤中的细胞应答主要由朗格汉斯细胞产生的白介素15和辅助CD8+杀伤性T细胞的活性Th细胞调节。最后,CD141+树突状细胞不仅协助杀伤性T细胞,也通过白介素12的分泌,协助体液免疫应答。此外,树突状细胞直接激活B细胞可能增强体液免疫力。

树突状细胞独特的免疫增强机制与组织特异性可能导致了病人个体间器官表现和免疫的异质性。这种共性普遍存在,产生的α干扰素促进了免疫激活(图4),然而它也可能增加基本的免疫学差异。

3.1 自身免疫中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和1型干扰素

1型干扰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中起着核心作用。药用α干扰素治疗癌症与肝炎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疾病有类似报道。而且,系统性

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α干扰素水平显著升高,同时疾病的活性与严重程度也有相应变化。一些症状(例如,皮疹、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以及免疫活性的标记和血清中的α干扰素水平保持一致。使活性狼疮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干扰素诱导基因增强,这种所谓的干扰素信号(图4)与发病程度也有关系。这些干扰素调节基因的相似表达可由健康血细胞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浆样品的共培养诱导。多于90%的基因表达抑制剂可由α干扰素抗体获得,但从β干扰素和γ干扰素的抗体中无法得到,这表明α干扰素是主要驱动系统性免疫病的1型干扰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大剂量使用静脉类固醇能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也能解除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干扰素信号。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幼年的唾液腺表达干扰素信号的基因,皮肌炎患者的诱导干扰素基因在感染肌肉中表达。

图3 局部环境对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感染器官的影响

器官的微环境决定了树突状细胞发育成熟形成免疫原性、炎性或者耐受原性树突状细胞,并且受到各种因素例如可溶性微生物分子,细胞因子以及配体的相互作用。多种树突状细胞共同支持特异的多条Th 细胞-分化途径。细胞所处的对Th细胞亚群的可塑性也有影响,T细胞亚群之间的分化转移取决于细胞因子环境。由1型干扰素激活的树突状细胞能直接与初次和记忆B细胞接触,导致浆细胞的分化和lgG、lgA 的产生。

IL=白介素RA=视黄酸TGFβ=转变生长因子βTh=辅助T细胞Treg=调节性T细胞Ig=免疫球蛋白大多数细胞能够被激活成为抗病毒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并产生α干扰素。但是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组成型地表达α干扰素并且数量比其他细胞高1000倍。

这种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高分度的存在于系统性自身免疫的感染器官中,使这些细胞备受关注。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受感染皮肤中检测到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也可侵入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唾液腺,在皮肌炎患者的感染肌肉中也存在pDC。

图4 不同细胞中1型干扰素激活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系统性自身免疫的免疫激活导致1型干扰素的产生,从而继续激活大约400个基因—称之为干扰素信号。不同的细胞类型1型干扰素激活基因的效应不同。

BAFF:B细胞激活因子(TNFSF13B)

3.2 系统性自身免疫中1型干扰素的感应现象

产生的1型干扰素一般作为病毒感染的应答物,然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患者中发现,pDC也通过Toll样受体由内生的核酸感应合成干扰素。Toll样受体也可因自身抗体与核酸相关自体抗原(组蛋白,核糖核蛋白,Ro/La)的结合并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被激活。这种有干扰素遗传因子的免疫复合物,能够通过FcγRIIa在pDC中表达,刺激相关Toll样受体并激活后续转录因子表达α干扰素。被增强的嗜中性粒细胞外包含DNA的位点已经鉴别出是pDC 中干扰素产生的附加促进剂但可能不是狼疮感应的唯一先决条件。

已有报道在1型干扰素的产生与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干燥综合征的联系。IRF5的多态性与SLE,干燥综合征以及

皮肌炎的感应有关。SLE与IRF7、TYK2的关系也十分显著。转录因子IRF5在pDC中进行组成型表达从而使1型干扰素基因激活,然而Janus激酶TYK2与1型干扰素受体IFNAR结合,这一过程需要它的信号转导(图一)。通过1型干扰素转导信号的转录因子--STAT4的多样性与SLE、皮肤干燥症也有关。

3.3 α干扰素的自身免疫相关效应

α干扰素在系统性自身免疫中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图4)。通常情况下,未成熟的髓样树突状细胞能捕获凋亡的机体并在没有和自身反应淋巴细胞的共刺激分子(被删除或无应答)的作用下表现出它们的自体抗原。1型干扰素能进一步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与激活并大量表达MHCⅠ型分子和MHCⅡ型分子,共刺激分子,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B细胞激活因子(TNFSF13B)和增殖诱导配体(TNFSF13)的产生。激活的树突状细胞随后呈现出抗原包括自体抗原来驱动免疫应答。因此,由1型干扰素诱导的树突状细胞的不衰退性激活促进了自身反应T细胞的扩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树突状细胞特征显著—它在有机体中能促进CD8+ T淋巴细胞分化为杀伤性T淋巴细胞,并能导致细胞溶解、核糖体的产生和颗粒酶B依赖性的自体抗原。终端分化效应器CD8+杀伤性T细胞的含量在SLE病人的血液中增加。这种增加与疾病的活性有关,可能直接导致组织损伤。

激活的树突状细胞也能呈现出B细胞的自体抗原,通过分泌白介素6、BAFF (TNFSF13B)和干扰素,从而促进B细胞的成熟和分化成血浆细胞。α干扰素能进一步刺激CD4+ Th细胞增强抗原特异性B细胞应答。激活的髓样树突状细胞和自体反应Th细胞将共同促进自体反应血浆细胞分泌自体抗体。自身抗体能产生包含核酸的免疫复合物。SLE中,可由血浆细胞标记和特定B细胞受体的个体基因型表达量分析得来B细胞在血液中分区的改变以及B细胞耐性检查点的改变。血浆细胞中HLA-DR的高表达量标志着它们刚刚发生激活,然而在B 细胞中VH4-34基因的重排能高频编码自身反应个体基因型9G4。9G4是一种耐性破坏的替代标记。在健康个体中,9G4在外周生发中心反应的早期被排除,这代表第二个B细胞耐性检查点,SLE的9G4表达细胞通过这个检查点参与到外周生发中心反应中,并在前生发中心免疫球蛋白G的记忆和血浆细胞分区中扩张。

图5 系统性自身免疫中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间的正反馈循环

固有免疫的因素激活并促进适应性组分,在固有途径中反馈并引起免疫激活。固有免疫的核心组分(包括1型干扰素和其他细胞因子,MHCⅡ和凋亡碎片)补充了适应性免疫系统。促进固有应答的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因子包括促炎细胞因子,自体抗体和免疫复合物。

BAFF:B细胞激活因子(TNFSF13B)IFNα:干扰素αIL:白介素LTα:α淋巴毒素

TGFβ:转录生长因子βTNFα:α肿瘤坏死因子

在许多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分区中发现了遗传多态性,它们在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信号传导与效应途径异常。信号转导的阈值下降,并形成维持炎症反应与疾病的正反馈循环(图5)。树突状细胞被激活,自身免疫的自我放大效应导致产生更多的干扰素,促进并维持自体反应应答,使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进入恶性循环,产生自体抗体。此外,衰退的负调控(例如来自FcγRIIB)促使系统性自身免疫负反馈循环的持续进行。除了能产生1型干扰素的非造血细胞,相关类型的树突状细胞有重要作用。

4 适应性免疫细胞

4.1 细胞因子在T细胞分化中的引导作用

在自身免疫中检测到T细胞异常,但是这些失常是初级偏差还是反映了由受损免疫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外生影响应答尚不明确。初始的CD4+ T细胞在激活和共刺激后分化成多种效应辅助T细胞,这一过程由特异的细胞因子控制(图3)。1型辅助T细胞的分化可由白介素12和γ干扰素促进,2型辅助T细胞依赖于白介素4,转录的β生长因子在调控T细胞发展中十分关键。然而,转录β生长因子在白介素6存在时将分化为高度促炎的辅助T细胞17,这一过程也需

要白介素21和白介素23。尽管起初认为分化是一个终端过程,数据表明不同种类的辅助T细胞具有可塑性并能发生转移分化,这些过程依赖于细胞因子的内环境(图3),靶组织在炎症反应中也很关键。

4.1.1 系统性自身免疫的辅助T细胞17

SLE患者体内白介素17的水平升高,并出现高分度的产生白介素17的T 细胞,已发现这与疾病的活性关系显著。在SLE患者的主要靶器官(如:皮肤、肾脏和肺)中检测到产生白介素17的T细胞。这表明白介素17在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血浆中白介素17、白介素21和白介素23均有显著表达,并呈现出浓度上升。在自身免疫皮肌炎患者的肌肉样本中也发现了白介素17的增强表达,并伴有γ干扰素和MHCⅠ型分子产量的增加。

SLE和干燥综合征的一些遗传风险因素与辅助T细胞17的形成与维持有关。IRF5是白介素6和白介素23细胞因子p40亚基的转录因子,它在1型干扰素通路和辅助T细胞17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SLE和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白介素60与p40的水平升高支持了这些遗传联系的潜在功能性效应,并且与在SLE患者体内1期试验阻断白介素6受体导致疾病活性下降的数据一致。

鉴定出充当辅助T细胞17分化抑制剂的IRF8是SLE的风险位点。而且,IL21和IL21R的基因多态性和IL17F的多拷贝差异性与SLE密切相关。大量证据表明辅助T细胞17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理中有重要作用。关于在SLE中白介素17阻断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4.2T调节性细胞的数目偏差与活性抑制

T调节细胞数目、功能的异常以及效应T细胞的持续抑制,这支持了畸变T 细胞有助于自体免疫的观点。与风湿性关节炎相反,少有证实缺陷的调节T细胞,组分,大量研究发现SLE的CD4+ CD25高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出现频率减少(表1)。

这些调节性T细胞是一种独特的Th细胞,能够控制激活的效应淋巴细胞并维持T细胞和B细胞的耐性。不同表型的调节性T细胞(固有与适应)在诱导途径、稳定性及持续性上据表现出不同,但呈现出相同的抑制能力。一些研究表明,在SLE中,调节性T细胞与疾病活性呈现负相关,但少有研究证实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增加与其显著相关。调节性T细胞对效应T细胞增殖和γ干扰素产

量的活性抑制缺陷已经表现出不同。抑制的缺陷通常与疾病活性显著相关。效应T细胞似乎也能抵抗调节T细胞介导的抑制作用,但少有一直的报道。SLE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平衡比关注细胞的种类更有意义。干燥综合征中的数据出现矛盾: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上升与下降均在外周血中发现。Foxp3+淋巴细胞在血液中的循环与在浸润的唾液腺中循环呈现负相关。在相对温和的唾液腺中少有发现浸润调节T细胞,这表明在炎症反应环境中,T细胞的分化可能从缺陷的调节T细胞转变为Th细胞17的分化通路。皮肌炎中调节T细胞的粗放型研究同样有必要,囊泡的辅助T细胞是一种重要的CD4类群,这对全生发中心的形成和B细胞、血浆细胞的成熟有关键作用。因此囊泡的辅助T细胞常被当作治疗靶点。它们在系统性自身免疫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4.3自身免疫病中的B细胞

表2呈现出系统性自身免疫中B细胞的干扰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自身抗体是疾病的显著特征。尽管抗双链DNA、抗Ro/SSA和La/SSB以及抗心磷脂具有致病关联,其他抗体(例如,抗Sm,抗RNP)的免疫致病作用依然有争论。研究阐明了自体反应克隆如何形成与持续以及B细胞分化和激活的阈值如何被打乱,从而导致了B细胞群和免疫球蛋白产量的偏差(表2)。

4.4控制自体反应B细胞的机制

关于自体反应B细胞如何形成,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比较盛行。第一种,中心检查点的紊乱使免疫前自体反应B细胞水平上升。第二种,在T细胞依赖性应答起始之后外围屏障崩溃。自体反应B细胞的中心选择缺陷已经表明,因为SLE病人无法移除初始B细胞表达的自体反应B细胞受体,未成熟B细胞与

成熟B细胞的筛选出现缺陷。然而,免疫前B细胞受体起始合成于V H(D)J H复合物,这一过程与调控中的过程相似。尽管这可能得出结论:SLE包括抗自身免疫检查点的缺陷,但这些屏障依然具有功能性而被慢性多克隆B细胞的激活所击穿。有现象证明了以上观点:SLE患者的自体干细胞移植表明SLE在再次被初始的外周淋巴细胞入侵的个体中有长期的缓解效应。这一结果清楚地表明SLE 的自体反应依赖于抗原刺激、分化和记忆淋巴细胞筛选之后的获得性异常,而与初始指令系统内的平衡关系较小。

SLE外周记忆B细胞控制系统扩张的特征有:增大的高频变异率与广泛激活(非特异性或通过自体抗原)之后的受体编辑增多。一种观点是自身免疫可由表现为囊泡的树突状细胞的凋亡物质的筛选和使用来驱动,从而通过受损筛选形成致病性自身抗体。因此,生发中心的形成可能不必要,凋亡物质附着于囊泡树突状细胞表面可能只是对自体反应B细胞的阳性选择,这一过程由非自体反应B 细胞前体引起,并造成高频变异。共刺激阻断(阿贝西普)的适当效应与抗CD20治疗(利妥昔单抗)后的疾病复发支持了这一观点:单独靶定适应性免疫无法完全控制SLE。

4.5B细胞的分化与失衡

SLE患者体内B细胞数量的偏差包括免疫前B细胞、记忆B细胞和血浆细胞的水平升高(表2)。免疫前B细胞中检测到过渡性细胞、初始细胞前体以及初始细胞的水平均上升。这些类型的细胞与外周B细胞淋巴球减少症有关,表明SLE患者体内的免疫前B细胞分区向更多未成熟的B细胞转移,这一过程与疾病的活性无关。

SLE外周血B细胞的表型呈现出抗原经验性开关记忆B细胞的持续增长,这些细胞对免疫抑制治疗易感性小并由于FcγRIIb降低的表达量而使这些细胞

易于被激活。这些记忆细胞不依赖于抗原和T细胞,通过与Toll样受体兴奋因子、TNFSF13或TNFSF13B结合或者通过例如白介素21和TNFSF13B细胞因子的结合后,被迅速激活。干燥综合征患者体内有大量的初始B细胞但在青少年皮肌炎患者中少有发现异常。老鼠实验表明TNFSF13B的三种受体(BCMA,BR3和TACI)可能有不同的作用,因为它们的阻断并不影响SLE的产生。然而BCMA的阻断可能导致SLE加剧。

SLE的另一异常表现在CD27成浆细胞的水平显著升高,这与疾病活性密切相关。编码对于浆细胞分化至关重要的转录因子(BLIMP1)的PRDM1的基因多态性与SLE有关。SLE患者体内的浆细胞增多是免疫系统超激活的信号,在成功治疗后浆细胞水平会降低。

4.6扰乱的B细胞信号转导

SLE的一些候补基因在B细胞相关信号转导途径中有重要作用(图1、图6)。这些作用包括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复合物的下游分子,例如LYN和LYP(由PTPN22编码),它们与BANK1和BLK一起在B细胞受体应答修饰中发挥作用。已证明与SLE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存在于NFκB依赖性激活途径中,例如,TNFAIP3(A20),TNIP1和PDRM1,其中CD40、核内体Toll样受体与B细胞受体的信号转导协同作用,导致B细胞增殖、产生细胞因子、浆细胞分化、同型转换和分泌抗体。因此,既依赖也独立于B细胞受体的激活过程可能由于基因的多样性而被扰乱,甚至胞内酶活性微小的变化可能使容忍性打破或导致B 细胞的超活性。

SLE体内的B细胞可能也由树突状细胞激活(图3)。初始B细胞与记忆B 细胞直接且大量刺激形成浆细胞,在1型干扰素的帮助下,这些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得以维持。因此,树突状细胞和受细胞因子影响的B细胞能驱动自身免疫,树突状细胞有重要作用。

5 靶组织在自身免疫病发展中的角色

靶器官、组织与免疫系统的联系在形成自体反应的程度上十分重要。器官作为自身免疫的直接目标并为异常免疫应答的诱导与维持提供了微环境,从而进一步扩大组织损伤并导致功能紊乱。

5.1 异常的淋巴滤泡

淋巴细胞性浸润发生于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感染器官中。它在疾病临床表现

上的确切角色尚未成立,由于浸润物的程度并不一定与症状的应答严重程度对应。然而,浸润物可能促使组织损伤和功能缺失。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发现,自身免疫的唾液腺组织可能在炎症反应中自我激活并在腺内血管中大量表达附着分子(对于淋巴细胞的补充十分关键)。此外,腺体上皮细胞表达淋巴趋化因子,MHCⅡ型分子以及共刺激分子,参与淋巴细胞的诱导与激活。

图6 疾病相关的免疫事件与相关的多态性

(A)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自体反应通常指向核酸(DNA,RNA)或相关蛋白。噬菌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碎片的产生和缺陷性摄取可能加剧这些自体反应的特异性。

(B)由于抗原呈递过程与IFNα的释放增多,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激活使MHCⅡ型分子的产量增加,从而导致(C)T细胞的激活。

(D)B细胞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系统性自身免疫的多态性可能降低激活与成熟进行的细胞阈值,尽管系统性自身免疫的多态性能够在许多过程和细胞中运作,它在图中的不同步骤中以橙色格子标出。

在靶器官的浸润物中,可形成紧密组装淋巴器官与生发中心的结构。这些结构中有在与囊泡树突状细胞网络临近的增殖B细胞与T细胞的聚集物。白介素17与Th17细胞对于形成异常生发中心结构有核心作用,尤其与靶组织中异常生发中心结构的初始合成有关。尽管由于LTA存在于MHC位点上,与HLA信号的不同依然成立,但淋巴毒素LTA多态性对于生发中心的形成同样重要,它与干燥综合征也有关系。疾病相关自身抗体(Ro/SSA,La/SSB)能在淋巴浸润物

中产生,异常生发中心的形成与自身抗体的水平升高有关。已在SLE患者的肾脏中发现淋巴再生的信号,免疫球蛋白类型的转换以及亲和性成熟,这表明这一过程普遍存在于自身免疫紊乱中。

6 潜在性自体抗原的缺陷性清除

慢性扁桃体发炎患者与正常的生发中心相比,体内异常生发中心的微环境与结构的不同。这些差异性可能导致分选过程紊乱和自体反应克隆的形成。在靶器官中通过不同的过程产生自体抗原。组织中特异性抗原(凋亡与坏死过程的细胞碎片)的直接应答与阻断、控制这些应答能力的正常免疫稳态保持恒定。SLE中的稳态被打破,细胞碎片的缺陷性清除可能对自体免疫的诱导十分关键(图6)。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嗜中性粒细胞参与了组织毁坏过程。SLE患者的血液微阵列分析揭示了嗜中性粒细胞特异性转录的显著信号。它的表达与疾病的活性以及肾炎和血管炎的出现有关。嗜中性粒细胞可能在刺激免疫复合物之后,能通过释放蛋白酶导致终末器官的损伤。未成熟的嗜中性粒细胞能在固有的微环境之外死亡,并成为核内自体抗原的主要来源,SLE中由缺陷性清除进一步增加的自体抗原负荷。

7治疗手段的发展与未来的方向

炎症反应起始的上游调节性检查点中的中心靶分子在所有下游通路之前已经被激活。它是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潜在有效方法。然而,靶定治疗的效率难以预测。尽管α肿瘤坏死因子不是调节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但是它是自身免疫病相关节点改善的目标。当在SLE和皮肌炎患者中试用α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时,和干燥综合征中的结果一样,有些令人失望。但是,上下游的共靶定对调节性和效应机制都有干扰作用。靶位点依然未明确。

这篇文章中,我们突出说明了一些关于系统性自身免疫的形成假说。然而,我们仍能从干扰慢性疾病的免疫治疗中得知重要的信息。SLE,干燥综合征以及皮肌炎的异质性意味着一些靶点和基本因素十分重要。一种代替物是1型干扰素,由不同种类树突状细胞调节的处于安全抑制状态的免疫网络也很重要。然而,形成针对特定细胞或分子的生物药物,这将有助于打破刺激器官损伤的恶性循环。尽管如此,在能够真正重建免疫稳态并开始开发疾病的治疗之前,我们对免疫致病机理的深入认识和研究依然十分必要。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 Autoimmunity Diseases 一概述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对宿主自身抗原发生正性应答、造成其组织或器官的病理性损伤、影响其生理功能、并最终导致各种临床症状的状态。(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 1.多数自身免疫病是自发或特发性的,感染、药物等外因可能有一定的影响;2.患者血清中有高水平的γ-球蛋白; 3.患者血液中有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或出现与自身抗原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4.病损部位有变性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呈现以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 5.病程一般较长,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仅有少数为自限性; 6.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少年; 7.有遗传倾向; 8.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有效; 9.常有其它自身免疫病同时存在; 10.可复制出相似的动物疾病模型。 (三)确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条件: 1.证实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存在; 2.找到自身抗原; 3.用该自身抗原免疫动物能够诱发同样的自身免疫病; 4.通过被动转移实验证实抗体或者T细胞的致病能力。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 1.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局限某特定器官,器官特异性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导 致自身免疫病。 2. 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病变见于多种器官及结缔组织;又称结缔组织病或 胶原病。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

(一)自身抗原的出现:1. 隐蔽抗原的释放。2. 自身抗原改变。 3. 分子模拟。 4. 决定基扩展。 (二)免疫系统异常 1. 淋巴细胞多克隆的非特异性活化: (1)内因:淋巴细胞生长控制机制紊乱,如MRL-lpr小鼠为SLE的动物模型,其FAS基因突变,FAS蛋白胞浆区无信号转导作用,不能诱导T细胞调亡。 (2)外因:各种淋巴细胞的活化物质,如IL-2等细胞因子的应用及LPS和超抗原的作用。 2.辅助刺激因子表达异常: APC辅助刺激因子表达异常,刺激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发自身免疫病。T-B 细胞之间的旁路活化。 原因(1)病毒感染B细胞。 (2)来自细菌或病毒的超抗原。 (3)B细胞表面的MHC-II分子被修饰。 (三)免疫调节网络失调:Th1和Th2细胞功能紊乱:Th1细胞功能亢进促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发展,如 IDDM等。Th2细胞功能亢进促进抗体介导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发展,如SLE等。 (四)病源微生物感染。 三.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损伤机制 1.发病机制主要为:Ⅱ型、Ⅲ型、Ⅳ型超敏反应。 2.特点:1. 靶分子的多样性;2. 反应细胞的多样性 ; 3. 自身免疫应答包括初次应 答和再次应答。 3. 自身抗体引起的细胞破坏: 抗体与细胞结合激活补体、调理吞噬、介导ADCC破坏 细胞。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4. 抗受体抗体与受体结合:刺激或阻断细胞的功能。如Graves 病、重症肌无力。 5. 抗细胞外成分自身抗体与相应的物质结合: 激活补体、调理吞噬作用杀伤破坏自 身细胞。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6. 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形成IC沉积局部: 活化补体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如系统性 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自身免疫性疾病(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上皮细胞抗体、胃壁细胞抗体、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 二病因1.自身抗原的出现 (1)隐蔽抗原的释放。 (2)自身抗原发生改变。 2.免疫调节异常 (1)多克隆刺激剂的旁路活化。 (2)Th1和Th2细胞功能失衡。 3.交叉抗原 (1)柯萨奇病毒→糖尿病。 (2)链球菌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脏病。 4.遗传因素。 三临床表现1.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组织器官的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仅限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所针对的某一器官。主要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重症肌无力、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伴慢性萎缩性胃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寻常天疱疮、类天疱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症、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等,其中常见者将分别于各系统疾病中叙述。 2.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广泛沉积于血管壁等原因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称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习惯上又称之为胶原病或结缔组织病,这是由于免疫损伤导致血管壁及间质的纤维素样坏死性炎症及随后产生多器官的胶原纤维增生所致。事实上无论从超微结构及生化代谢看,胶原纤维大多并无原发

第十七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十七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如果这种免疫应答对自身组织造成_______并出现_______,引起临床症状时,称为_______。 2.__________与人心肌间质、心肌和肾基底膜等有共同抗原成分。 3.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有共同抗原,所以与_______有关。 4.甲状腺球蛋白、精子、神经髓鞘磷脂碱性蛋白和眼晶体蛋白都属于_________。 二、多选题 [A型题] 1.关于自身耐受与自身免疫和AID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淋巴细胞经克隆清除产生自身免疫 B.维持导致自身耐受破坏的因素,有利于AID的防治 C.自身免疫的发生是由于自身耐受的终止或破坏 D.淋巴细胞逃避克隆清除形成自身耐受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些因素可改变自身组织和细胞的免疫原性? A.外伤、感染、电离辐射、药物 B.外伤、异体组织移植 C.外科手术、免疫接种、药物 D.外伤、肿瘤、免疫接种 E.肿瘤、免疫接种、感染

3.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与哪项有关?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交叉抗原的存在 C.免疫调节功能缺陷 D.多克隆B淋巴细胞激活 E.自身抗原的改变 4.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肾炎是由于A.链球菌与肾小球基膜有共同的抗原 B.促进隐蔽抗原的释放 C.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引起 D.自身抗原的改变 E.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5.超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病的机制是: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自身抗原的改变 C.交叉抗原的存在 D.多克隆激活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E.分子模拟 6.下列哪项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中症肌无力 D.胆囊炎 E.支气管哮喘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点总结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点总结 要点 1类风湿关节炎 2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累及多个关节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主要症状为对称性的小关节晨僵,肿痛,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伴有低热、乏力、血管炎等。 本病应在早期就进行合理治疗,否则必致骨破坏、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一)抗类风湿药物的分类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有四大类: 1.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这类药物可以延缓RA病情的发展,但无根治作用。它们减轻RA的症状,有的有停止骨破坏的作用。 2.非甾体抗炎药(NSAID)用于减轻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痛、肿的症状,起效较快,改善其生活质量。但不能控制病情进展,故需与免疫抑制剂同时应用。 3.糖皮质激素抗炎力强,可迅速控制关节肿痛症状。在某些关节炎患者可能起DMARD样作用。应用不当时有较大不良反应。 4.TNF拮抗剂是抑制TNF(致炎性细胞因子)的靶向生物制剂。它对炎性关节症状、炎症指标的控制有较好作用。它亦有一定阻止骨破坏进展、甚或修复作用。然而它不根治RA。目前它被列为生物性DMARD 类。 下列不属于抗类风湿药物分类的是 A.改善病情药 B.非甾体抗炎药 C.糖皮质激素药 D.TNF拮抗剂

E.抗生素类药 『正确答案』E (二)常用NSAIDs类药物的用法及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 ◆一大类化学结构式各异,但有共同的药理作用的药物。 ◆它们具有抗炎、对急性和慢性疼痛有良好的镇痛以及解热作用; ◆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炎性关节病、软组织风湿的常用药。 【NSAIDs分类】 非选择性NSAIDs 选择性COX-2 抑制剂 布洛芬洛索洛芬 萘普生依托度酸 萘丁美酮尼美舒利 吲哚美辛塞来昔布 双氯芬酸 布洛芬 【适应证】缓解各种慢性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症状,治疗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急性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有解热作用。 【注意事项】 (1)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 (2)本品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并导致水钠潴留。 (3)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可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和水钠潴留情况。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 (5)避免本品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同用以防后者减效。 (6)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有骨髓功能减退病史的患者慎用。 (7)长期用药时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禁忌证】 (1)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2)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 (3)服用此类药物诱发哮喘、鼻炎或荨麻疹患者。 (4)严重肝病患者及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 【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罕见的为肾功能不全。 洛索洛芬 萘普生 双氯芬酸---有眩晕史或其他中枢神经疾病史的患者服用本品期间应禁止驾车或操纵机器。 吲哚美辛 美洛昔康 【适应证】用于慢性关节病,包括缓解急慢性脊柱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的疼痛、肿胀及软组织炎性、创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 【注意事项】本品出现胃肠道溃疡和出血风险略低于其他传统NSAID。服用时宜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有消化性溃疡史者慎用。服药者定期检查其肝肾功能,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患者。 氯诺昔康 【适应证】用于急性轻度至中度疼痛和由某些类型的风湿性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和炎症。 【注意事项】以下情况慎用:肝、肾功能受损者,有胃肠道出血或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者,凝血障碍者,老人以及哮喘患者。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二章药物治疗学 第十五节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2) 一、类风湿关节炎 (2) (一)抗类风湿药物的分类 (3) 1.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 (3) 2.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 (3) 3.糖皮质激素 (3) 4.TNF拮抗剂(tumor necrosis factor antagonist) .. 4(二)常用NSAIDs类药物的用法及不良反应 (4) 布洛芬(Ibuprofen) (4) 洛索洛芬(Loxoprofen) (6) 萘普生( Naproxen) (8) 双氯芬酸(Diclofenac) (10) 吲哚美辛(Indometacin) (11) 美洛昔康(Meloxicam) (14) 氯诺昔康( Lornoxicam) (15) 萘丁美酮( Nabumetone) (16) 塞来昔布( Celecoxib) (18) 对乙酰氢基酚( Paracetamol) (20) (三)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 (22) 1.金字塔模式 (22)

2.下台阶模式 (22) 3.锯齿型模式 (22) (四)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 (23)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23) (一)用药目的与原则 (23) (二)药物治疗 (24) 1.轻型SLE的药物治疗 (25) 2.对中度活动型SLE的治疗 (26) 3.重型SLE的治疗 (26) (1)糖皮质激素: (27) (2)环磷酰胺: (27) (3)霉酚酸酯(MMF): (29) (4)环孢素: (29) 4.狼疮危象的治疗 (30) (1)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0) (2)神经精神狼疮: (31) 第十五节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一、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累及多个关节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中文译版)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 Marie Wahren-Herlenius, Thomas D?rner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医学系,M Wahren-Herlenius教授; 德国,柏林,查尔特-柏林医科大学,DRFZ,CC12 医学系,T D?rner教授; 通讯作者: Thomas D?rner教授, 德国,查尔特-柏林医科大学, 柏林10117。 thomas.doerner@charite.de 这是一系列关于自身免疫性风湿症三篇论文中的第三篇。 《柳叶刀》2013;382:819-31 翻译by 刘伊凡环境刺激基因易感个体后,会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等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精确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然而什么因素决定哪些器官参与其中尚不明确。最近,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表明,环境诱导通过与疾病相关多态性的细胞通路起作用。机体的耐受性被破坏后,包括树突细胞在内的固有组织会提供一个决定性的微环境,它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并进一步激活适应性免疫。由固有免疫细胞产生的干扰素-1激活B细胞和T细胞,在系统性自身免疫中起着核心作用。反过来,B细胞衍生的自身抗体刺激树突细胞并产生干扰素-1。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组成的正反馈循环。新的疗法能够实时准确地靶向几条重要的自身免疫途径。 1 概述 免疫系统进化而有抵抗入侵病原并辅助组织受损后修复的功能。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调节病原识别和避免自我攻击的平衡机制被破坏。此外,炎症的控制缺失,在没有明显的感染时连续的免疫激活发生,并随着疾病的爆发与沉寂显示出不同的幅度。适应性免疫提供的免疫记忆仍然是关注的中心,然而固有免疫在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发病机理中的角色目前也在紧张研究中。相关研究表明遗传危险性位点在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是共有的,因此发病机制可能相似。然而,依然检测到个体疾病的特异性位点,说明存在不同的免疫病致病通路。同卵双胞胎中20%--30%的一致性水平强调了与宿主基因作用的环境因素对我们认识自身免疫有重要作用。 目前有两种关于系统性自身免疫炎症的假说。第一种,固有和适应性免疫之

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病

第八章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病 第一节免疫缺陷病 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称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 免疫缺陷病按机体免疫系统是否发育成熟分为原发性( 或先天性) 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 和继发性( 或获得性) 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遗传缺陷或发育异常,导致免疫细胞和/ 或免疫分子的数量减少、功能异常而引起的永久性免疫功能缺陷。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感染、衰老、肿瘤和药物等原因抑制了机体成熟的免疫系统的功能表达所致。临床上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远较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多见。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①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持续的反复感染。一般体液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补体缺陷者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而细胞免疫缺陷者易发生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等细胞内感染。②易发生恶性肿瘤。尤其是细胞免疫缺陷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300 倍。③易并发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患者并发自身免疫病的概率可高达14% ,以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多见。④遗传倾向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大多有遗传倾向,其中1/3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5 为X 性联隐性遗传。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种罕见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其中,体液免疫缺陷约占50% ,联合免疫缺陷约占20% ,细胞免疫缺陷约占18% ,吞噬细胞缺陷约占10% ,补体缺陷约占2%( 表9-1) 。 表9-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原则

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原则 ----兼答牛皮癣患者的关心 (2011-08-31 10:07:28) 我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张“牛皮癣”(银屑病)患者调理前后的对比照片,很多朋友私信我,希望我提供一下牛皮癣的调理方案,由于需要的人比较多,我在此一并做一回答。关于牛皮癣的调理,还要先把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简单复习一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即人体的保护系统,概括起来有三大生理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免疫防御:主要预防人体不被外来的致病微生物感染而得的疾病。比如,不被各种致病细菌、病毒、真菌或其它致病微生物感染而生病,这种功能是由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在执行。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经常得感染类疾病,说明这个人的免疫防御功能比较差。 免疫自稳:就是及时把我们身体新陈代谢的老化、受损、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不能工作的细胞清理掉,保证我们身体工作的细胞都是“年富力强”的细胞,保证我们身体各组织器官有“青春活力”。就像社会要把那些老、弱、病、残的人从工作岗位上换下来一样。我们身体的免疫自稳功能处理“老、弱、病、残”细胞和社会对待“老、弱、病、残”的人的不同点在于:社会会把老、弱、病、残的人照顾起来,当然,老、弱、病、残的人越多,社会的负担就越重;而我们

身体的免疫自稳功能,则没有那么客气,会把那些老弱、病、残的细胞统统干掉,废物利用。我们的身体不会把这些不能工作的细胞养起来,否则,我们身体的负担就太重了。 免疫监视: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要监视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能让身体的任何一个细胞变成肿瘤细胞。凡是得各种各样肿瘤(癌症)的患者,都是免疫监视功能很低的人。 我们人体的所有疾病,90%以上都和免疫的三大功能有关系。整个免疫系统的这三大生理功能,都是通过免疫反应进行的,而免疫反应只有两个:识别和攻击。具体到免疫防御功能,我们的免疫系统第一步要能识别到底谁是致病微生物,第二步还要有能力把致病微生物消灭掉(攻击),这两个反应,缺一不可,两个反应都要正常,人才可能健康。具体到免疫自稳功能,我们的免疫系统第一步要能识别哪个细胞或哪些细胞是老、弱、病、残细胞,第二步就是把第一步识别出来的这些细胞处理掉(攻击)。两个反应缺一不可,具体到免疫监视功能,我们的免疫系统,第一步要能识别出来哪些细胞要变成肿瘤细胞(癌细胞),第二步就是及时把这些要“造反”的细胞干掉(攻击),保证人不得肿瘤。两个反应缺一不可。 下面讲一下牛皮癣和免疫系统的关系。 至于什么是牛皮癣,大家可以在网上检索一下。

第二十四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第二十四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autoimmune diseases and immunoassay 第一部分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 一、目的要求: 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特征及几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掌握AN A、RF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熟悉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病理机制。 二、教学内容 1、自身免疫病的概述: 自身免疫和自身耐受、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及特征;AID的发病机理及免疫病理机制。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 器官特异性AID;非器官特异性AID(SL E、RA)。 3、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的类型检测及意义;类分湿因子的检测及意义;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的检测及意义;其它自身抗体检测及意义。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称为自身耐受,这与T细胞()A.在胸腺发育时不能遇到自身MHC分子有关。

B.在胸腺发育时不能遇到自身成分有关。 C.在胸腺发育时首先遇到外来抗原有关。 D.在胸腺发育时经历的阳性选择有关。 E.在胸腺发育时经历的阴性选择有关。 2.自身成分一般情况下对机体无免疫原性,主要是因为:() A.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不能识别 B.体内有针对自身成分的T抑制细胞 C.它不是外来物质 D.胚胎期形成了对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 E.自身成分分子量小 3.免疫耐受性的特点是: () A.成年期易于诱导耐受性 B.T细胞比B细胞易于诱导耐受性 C.抗原经皮下注射易于诱导耐受性 D.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易于诱导耐受性 E.颗粒性抗原比可溶性抗原易于诱导耐受性 4.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器官特异性AID: () A.SLE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 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上皮细胞抗体、胃壁细胞抗体、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病因1.自身抗原的出现(1)隐蔽抗原的释放。(2)自身抗原发生改变。2.免疫调节异常(1)多克隆刺激剂的旁路活化。(2)Th1和Th2细胞功能失衡。3.交叉抗原(1)柯萨奇病毒→糖尿病。(2)链球菌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脏病。4.遗传因素。(1)DR3个体易患重症肌无力(2)DR4与类风湿有关(3)B27与强直性脊柱炎(4)DR2与肺出血肺炎综合症有关。 常见自身免疫病主要临床表现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服用某些药物后,红细胞表面抗原性发生变化,产生抗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破坏红细胞,导

致贫血。特点:(1)体内出现抗红细胞自身抗体。(2)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est)阳性。(3)红细胞寿命缩短。(4)AIHA多见于中年女性。(5)继发性者多继发于淋巴系统恶性病、结缔组织病、感染和药物应用后。(6)引起AIHA的药物有青霉素、奎尼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甲基多巴等。抗红细胞抗体可分为三类:①温抗体,为IgG 型,37°C可与RBC结合,不聚集RBC.②冷凝集素,为IgG 型,低温时与RBC结合使其凝集,引起冷凝集素综合征。 ③DonathLaidsteiner抗体,为IgG型,低温时与两种补体成分结合,温度升高至37°C时,激活补体链,导致溶血,引起陈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CH)。PCH继发于梅毒或病毒感染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多见于儿童或年轻患者。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紫癜,血小板↓,骨髓中巨核细胞可增多,女性多发,发病率1/lOO00,患者有抗血小板抗体,其使血小板寿命缩短。三、重症肌无力(MG): 患者体内存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该抗体结合到横纹肌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上,使之内化并降解,使肌细胞对运动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的反应性降低。引起骨骼肌运动无力。 四、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 患者体内可检到抗肾小球基底膜Ⅳ型胶原抗体,由于肺泡基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 Autoimmunity Diseases 一概述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对宿主自身抗原发生正性应答、造成其组织或器官的病理性损伤、影响其生理功能、并最终导致各种临床症状的状态。(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 1.多数自身免疫病是自发或特发性的,感染、药物等外因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2.患者血清中有高水平的γ-球蛋白; 3.患者血液中有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或出现与自身抗原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 4.病损部位有变性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呈现以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 5.病程一般较长,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仅有少数为自限性; 6.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少年; 7.有遗传倾向; 8.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有效; 9.常有其它自身免疫病同时存在; 10.可复制出相似的动物疾病模型。 (三)确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条件: 1.证实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存在; 2.找到自身抗原; 3.用该自身抗原免疫动物能够诱发同样的自身免疫病; 4.通过被动转移实验证实抗体或者T细胞的致病能力。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 1.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局限某特定器官,器官特异性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导致 自身免疫病。 2. 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病变见于多种器官及结缔组织;又称结缔组织病或胶 原病。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

(一)自身抗原的出现:1.隐蔽抗原的释放。2. 自身抗原改变。 3. 分子模拟。 4. 决定基扩展。 (二)免疫系统异常 1. 淋巴细胞多克隆的非特异性活化: (1)内因:淋巴细胞生长控制机制紊乱,如MRL-lpr小鼠为SLE的动物模型,其FAS基因突变,FAS蛋白胞浆区无信号转导作用,不能诱导T细胞调亡。 (2)外因:各种淋巴细胞的活化物质,如IL-2等细胞因子的应用及LPS和超抗原的作用。 2.辅助刺激因子表达异常: APC辅助刺激因子表达异常,刺激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发自身免疫病。T-B 细胞之间的旁路活化。 原因 (1)病毒感染B细胞。 (2)来自细菌或病毒的超抗原。 (3)B细胞表面的MHC-II分子被修饰。 (三)免疫调节网络失调:Th1和Th2细胞功能紊乱:Th1细胞功能亢进促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发展,如IDDM等。Th2细胞功能亢进促进抗体介导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发展,如SLE等。 (四)病源微生物感染。 三.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损伤机制 1.发病机制主要为:Ⅱ型、Ⅲ型、Ⅳ型超敏反应。 2.特点:1. 靶分子的多样性;2. 反应细胞的多样性;3.自身免疫应答包括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3. 自身抗体引起的细胞破坏: 抗体与细胞结合激活补体、调理吞噬、介导ADCC 破坏细胞。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4. 抗受体抗体与受体结合:刺激或阻断细胞的功能。如Graves 病、重症肌无力。 5. 抗细胞外成分自身抗体与相应的物质结合: 激活补体、调理吞噬作用杀伤破坏自 身细胞。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6. 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形成IC沉积局部: 活化补体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如系统性 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能吃什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注意事项

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能吃什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注意 事项 文章目录*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饮食注意事项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其他注意事项*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简介*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和危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饮食注意事项少吃肉。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老熬夜,喝碳酸饮料,不爱运动,不喜欢吃菜。 1.1、多喝酸奶 1.2、多饮开水 1.3、多吃海鲜 1.4、经常喝茶 1.5、不妨饮点红酒 1.6、吃些动物肝脏 1.7、研究发现冬虫夏草能有效增加免疫系统细胞、组织数量,促进抗体产生,增加吞噬、杀伤细胞数量、又可以调低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首选。 1.8、适当补充铁质 1.9、补充谷氨酰胺 1.10、补充精氨酸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其他注意事项 2.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现在不少人会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发 生的病因有很多种,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该尽早的配合治疗,还要及时的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2.2、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该尽早的配合治疗,还要及时的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应该要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 2.3、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大家应该及时的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应该每天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简介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 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 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上皮细胞抗体、胃壁细胞抗体、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 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

第15节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十五节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一、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累及多个关节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 其主要症状为对称性的小关节晨僵i,肿痛,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伴有低热、乏力、血管炎等。本病应在早期就进行合理治疗,否则必致骨破坏、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一)抗类风湿药物的分类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有四大类: 1.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 这类药物可以延缓RA病情的发展,但无根治作用。 它们减轻RA的症状,有的有停止骨破坏的作用。 2.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 用于减轻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痛、肿的症状,起效较快,改善其生活质量。 但不能控制病情进展,故需与免疫抑制剂同时应用。 3.糖皮质激素 抗炎力强,可迅速控制关节肿痛症状。 在某些关节炎患者可能起DMARD样作用。 应用不当时有较大不良反应。 4.TNF拮抗剂(tumor necrosis factor antagonist) 是抑制TNF(致炎性细胞因子)的靶向生物制剂。 它对炎性关节症状、炎症指标的控制有较好作用。 它亦有一定阻止骨破坏进展、甚或修复作用。 然而它不根治RA。 目前它被列为生物性DMARD类。 (二)常用NSAIDs类药物的用法及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大类化学结构式各异,但有共同的药理作用的药物。 它们具有抗炎、对急性和慢性疼痛有良好的镇痛以及解热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炎性关节病、软组织风湿的常用药。 布洛芬(Ibuprofen) [适应证] 缓解各种慢性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症状; 治疗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急性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 有解热作用。 [注意事项]

目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取得新突破

目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取得新突破 6月3日,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IF=25.43)在线发表了钱友存研究组和沈南研究组共同研究成果:miR-23b抑制IL-17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 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包括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近年来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3.6/1000;系统性红斑狼疮为1/1000左右。此类疾病不论是器官特异性的,还是系统性的,都表现出炎症性病理与组织器官损伤特征,目前缺乏非常有效且毒副作用小的特异性的干预治疗手段来早期阻断靶器官损伤进而改善病人的预后。 炎症因子在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病理情况下受累鞄器官对其作用产生效应及相应的调控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是目前该领域硏究的核心问题。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被认为在多种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IL-17发挥作用的调控机制还不清楚。健康所钱友存研究组近年来在阐明IL-17发挥功能的分子调控机制等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miRNA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分子,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沈南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在过去几年中围绕miRNA在以红斑狼疮为代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硏究,在囯际上率先阐明多个miRNA 在狼疮关键致病通路中重要调控作用及其与重要靶器官受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近期,两个课题组合作,博士生朱书和潘文通过分子、细胞生物学、小鼠疾病模型和临床样本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通过高通量microRNA芯片筛选发现了miR-23b是自身免疫病病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和自身免疫病小鼠模型(CIA、MRL/lpr、EAE)的炎症病理组织中共同下调的microRNA。并且发现IL-17可以通过下调miR-23b的表达来参与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病理。重要的是,miR-23b对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模型的发病起到很好的预防及干预作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机制上,miR-23b通过靶向炎症性细胞因子IL-17、TNFa、IL-1b的下游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TAB2、TAB3、IKKa)来抑制自身免疫病的病理。该项成果得到《自然医学》杂志评审专家的高度推荐,认为该工作首次阐述了非免疫细胞来源的miRNA参与免疫性疾病的机制,认为miR-23b可以成为治疗自身免疫病的一个新靶点,将有可能开发成为有效缓解甚至治愈病症的新药。 武汉中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虽然是一家新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但凭借着美国Signosis公司强大的技术平台,研制出了一系列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试剂盒,其中部分技术申请了专利,如斑点免疫法。公司目前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品分为科研试剂和诊断试剂,科研试剂共有14种,如抗SmD1 C端酶免试剂、抗dsDNA酶免试剂、抗SSB酶免试剂、抗U1-snRNP酶免试剂等;诊断试剂共有5种,如抗核抗体谱-16测定试剂盒(斑点免疫法)、抗SmD1抗体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抗双链DNA抗体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抗核抗体筛查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等。公司研发生产的试剂盒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同时公司也致力于为中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研发更高效的试

第二十四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检测

第二十四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immunoassay 第一部分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 一、目的要求: 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特征及几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掌握ANA、RF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熟悉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病理机制。 二、教学内容 1、自身免疫病的概述:自身免疫和自身耐受、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及特征;AID的发病机理 及免疫病理机制。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器官特异性AID;非器官特异性AID(SLE、RA)。 3、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抗核抗体的类型检测及意义;类分湿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的检测及意义;其它自身抗体检测及意义。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称为自身耐受,这与T细胞() A.在胸腺发育时不能遇到自身MHC分子有关。 B.在胸腺发育时不能遇到自身成分有关。 C.在胸腺发育时首先遇到外来抗原有关。 D.在胸腺发育时经历的阳性选择有关。 E.在胸腺发育时经历的阴性选择有关。 2.自身成分一般情况下对机体无免疫原性,主要是因为:() A.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不能识别 B.体内有针对自身成分的T抑制细胞 C.它不是外来物质 D.胚胎期形成了对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 E.自身成分分子量小 3.免疫耐受性的特点是:() A.成年期易于诱导耐受性 B.T细胞比B细胞易于诱导耐受性 C.抗原经皮下注射易于诱导耐受性 D.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易于诱导耐受性 E.颗粒性抗原比可溶性抗原易于诱导耐受性 4.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器官特异性AID:() A.SLE B.类风湿关节炎 C.干燥综合症 D.桥本氏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及可能的防治措施

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一.发病机制 (一)、自身抗原的形成 一) 隐蔽抗原的释放 隐蔽抗原(sequestered antigen)是指体内某些与免疫系统在解剖位置上隔绝的抗原成分。正常情况下,终身不与免疫系统接触,机体对这些组织细胞的抗原成分无免疫耐受性。在手术、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隐蔽抗原释放,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便能诱导相应的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二)自身抗原发生改变 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物理因素(如冷、热、电离辐射)、化学因素(如药物)可影响自身细胞抗原的性质,诱导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自身免疫病。三) 分子模拟(molecular mimicry) 感染是诱发自身免疫的重要因素。许多病原微生物具有与宿主正常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相似的抗原表位,宿主针对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免疫效应产物能与被模拟的宿主自身成分发生交叉反应,引起炎症和组织破坏,导致自身免疫病。 四) 表位扩展(epitope spreading) 正常情况下,自身抗原的隐蔽表位并不暴露或水平极低,故针对它的T细胞克隆可能逃逸胸腺的阴性选择,使人体成熟T细胞库中存在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发生的过程中,APC摄取组织损伤的碎片,并可能将自身抗原的隐蔽表位提呈给机体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此现象称表位扩展。随着疾病的进程,机体的免疫系统不断扩大所识别自身抗原的表位的范围,因而使自身抗原不断受到新的免疫攻击,使疾病迁延不愈并不断加重。 (二)、免疫细胞和免疫调节异常 一) 多克隆刺激剂的旁路活化 在有些情况下,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是由于T淋巴细胞对这些自身抗原处于耐受状态所致,B细胞仍然保持着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性。多克隆刺激剂(如EB病毒、细菌内毒素)和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TSST一1、肠毒素SEA 等)可直接激活处于耐受状态的T细胞,辅助刺激自身反应性B细胞活化产生自身抗体,引发自身免疫病。 二) Th1和Th2细胞的功能失衡 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组织损伤等因素所产生的炎症反应,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而影响Th0细胞向Th1或Th2细胞分化。Th1和Th2细胞比例失调和功能失衡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Th1细胞功能亢进可促进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Th2细胞的功能过高,可促进抗体介导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三) MHC-II类抗原表达异常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组织细胞仅表达MHC-I类抗原,而不表达MHC-1I类抗原。在某些因素(如IFN-γ)作用下,组织细胞表面可异常表达MHC-Ⅱ类抗原,从而可能将自身抗原提呈给Th细胞,启动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自身免疫病。 四)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克隆丢失”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在胸腺(或骨髓)内的分化成熟过程中,通过识别基质细胞所提呈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而发生凋亡,此即阴性选择。由于胸腺(或骨髓)功能障碍或微环境发生改变,某些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可能逃避阴性选择,该克隆

第十七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十七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 第一部分:学习练习 一、填空 1._ _ _ _ _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的免疫反应现象。如果这种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造成_ _ _ _ _ _ _并引起_ _ _ _ _ _,当引起临床症状时称为_ _ _ _ _ _。 2._ _ _ _ _ _ _ _与人心肌基质、心肌和肾基底膜有共同的抗原成分。 3.大肠杆菌O14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有共同的抗原,因此它与_ _ _ _ _ _有关。 4.甲状腺球蛋白、精子、髓鞘碱性蛋白和眼晶状体蛋白均属于_ _ _ _ _ _。 第二,多主题选择 [A类问题] 1.下列关于自我宽容、自我免疫和援助的陈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淋巴细胞被克隆并清除以产生自身免疫 维持导致自我耐受损害的因素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 自身免疫的发生是由于自我耐受性的终止或破坏 D.淋巴细胞逃避克隆清除形成自我耐受 E.以上都不是真的 2.下列哪些因素可以改变你自己组织和细胞的免疫原性? A.创伤、感染、电离辐射、药物 B.外伤,同种异体组织移植 C.手术、免疫、药物 D.创伤、肿瘤、免疫 E.肿瘤学、免疫、感染 3.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与哪个有关? A.隐藏抗原的释放 B.交叉抗原的存在

C.免疫调节缺陷 D.多克隆b淋巴细胞的活化 E.自身抗原的变化 4.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肾炎是由于链球菌和肾小球基底膜共享相同的抗原 B.促进隐藏抗原的释放 C.由于免疫缺陷 D.自身抗原的变化 E.免疫调节功能障碍 5.超抗原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是: A.隐藏抗原的释放 B.自身抗原的变化 C.交叉抗原的存在 D.自反应t和b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 E.分子模拟 6.以下哪一种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重症肌无力 D.胆囊炎 E.支气管哮喘 7.人体产生的抗核抗体主要存在于: A.多发性骨髓瘤 B.系统性红斑狼疮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服用某些药物后,红细胞表面抗原性发生变化,产生抗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破坏红细胞,导致贫血。特点: (1)体内出现抗红细胞自身抗体。 (2)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est)阳性。 (3)红细胞寿命缩短。 (4)AIHA多见于中年女性。 (5)继发性者多继发于淋巴系统恶性病、结缔组织病、感染和药物应用后。 (6)引起AIHA的药物有青霉素、奎尼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甲基多巴等。抗红细胞抗体可分为三类:①温抗体,为IgG型,37°C可与RBC结合,不聚集RBC.②冷凝集素,为IgG型,低温时与RBC结合使其凝集,引起冷凝集素综合征。③DonathLaidsteiner 抗体,为IgG型,低温时与两种补体成分结合,温度升高至37°C时,激活补体链,导致溶血,引起陈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CH)。PCH继发于梅毒或病毒感染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多见于儿童或年轻患者。 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紫癜,血小板↓,骨髓中巨核细胞可增多,女性多发,发病率1/lOO00,患者有抗血小板抗体,其使血小板寿命缩短。 三、重症肌无力(MG):患者体内存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该抗体结合到横纹肌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上,使之内化并降解,使肌细胞对运动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的反应性降低。引起骨骼肌运动无力。

四、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患者体内可检到抗肾小球基底膜Ⅳ型胶原抗体,由于肺泡基底膜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故肺、肾同时发病。青年男性多见,反复咯血、血尿、蛋白尿,最后发展为肾衰。 五、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其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肾损害、心血管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脉管炎)、胸膜炎、精神症状、胃肠症状、贫血等;疾病常呈渐进性,较难缓解。免疫学检查可见IgG、IgA和IgM增高,尤以IgG显著;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系列)和免疫复合物,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抗dsDNA和抗Sm抗体是本病的特征性标志。 SLE的实验诊断: (1)抗核抗体 1)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该法以小鼠肝细胞、Hep-2细胞(人喉癌上皮细 胞株)、Hela细胞(官颈癌细胞株)或小鼠腹水癌细胞等作为抗原片,以Hep-2细胞 抗原片敏感性较 高。 2)抗DNA抗体:分为天然(双链)DNA(ds-DNA)和变性(单链)DNA(ss-DNA)抗体。Ds-DNA抗体的测定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以短膜虫或马疫锥虫为抗原)、间接酶 标抗体法(以短膜虫为抗原)、补体结合抗体法(以短膜虫为抗原,以抗人C3荧光抗体为第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DNA为抗原)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即Farr法)等多种方法。 前四种方法检测到的都是低亲和力的抗dsDNA抗体,或敏感性低,或检测结果 不稳定、重复性差。Farr法检测dsDNA抗体的特异性最高,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