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

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
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

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

湘军有专门重的私家军队的味道。当时野史记载,关于湘军,朝廷的命令无法调动,但曾国藩的一纸手令,他的部属能够为之千里驱驰,可见湘军私家军队的性质。当时,从武汉到南京,千里长江江面数以万计的战船上,飘扬的差不多上写着斗大“曾”字的帅字旗,给人一种“东南已是曾氏天下”的感受。曾国藩内心所以明白如此的局面。一方面他需要如此,另一方面他又要提防由此而产生的负面阻碍。他是如何样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阻力和障碍,来确保大目标的顺利实现呢?他要紧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1、启用满人做湘军名义上的统领。私家性质的军队一向为当国者所防范,眼下的当国者又是满人,其防范又更进一步。满人是少数民族,他要统治汉民族,靠的确实是军队,他自己夺得天下靠的也是军队,因此军队是不能轻易授予汉人的。这一点,曾国藩作为一个满腹诗书的翰林专门清晰。

因此他要给朝廷造成那个印象:这支军队不是我的,这支军队是朝廷的,是爱新觉罗氏的工具。因此他在创立湘军时,就赶忙擢升一个满人塔齐布做那个湘军的第一号人物。那个人本来是一个专门小的官,大致类似现在军分区的参谋长,一下子擢升成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后来,他又把官文抬出来。曾国藩事实上最不喜爱官文,但因为官文是满人,就把他抬出来。打下南京的捷报上,第一个就挂官文的名字,让朝廷觉得攻打南京的第一号功劳是满人所立。

曾国藩如此做,有必要吗?朝廷难道确实对曾国藩如此不信任,事实上,当时的朝廷对曾国藩是专门不公平的。

第一,曾国藩创办湘军,咸丰四年(1854)七月打下岳州府,这是一个专门大的胜利,朝廷只赏他一个三品顶戴。这是专门可笑的情况。曾国藩那时差不多是二品官,创立一支军队,打下岳州府,立了专门大的功劳,朝廷反而给他三品官的赏赐。这专门惊奇!所以有个理由讲,曾国藩是在籍侍郎,他差不多没有官职,在家守制,是个老百姓,三品也不低。但从感情上来讲,一个二品大员给三品衔的酬劳,这无异于羞辱。

第二,咸丰四年八月打下武汉,朝廷第一一道命令,叫他代理湖北巡抚。只有七天,赶忙撤掉,然后给他一个兵部侍郎衔。事实上那个官职对他毫无意义,多年前他即官居此位了。

第三,辛辛劳累干了五年,能够讲为朝廷把老命差不多都丢了。咸丰七年(1857)他守父丧,回家的时候仍旧是侍郎衔,而这时多少没有做事的人早就提上去了。一年多以后,朝廷没有方法,叫他出山,仍旧是兵部侍郎衔。

第四,咸丰十年(1860)江南大营溃败,两江总督何桂清失职,被朝廷逮捕法办。朝廷在四顾无人的情形下,不得已而任命曾国藩做两江总督。

朝廷对待曾国藩是如此的,而关于其他一批湘军系统的统领又是什么模样?他们一个个官运亨通,年年高升。江忠源在咸丰元年应付太平军的时候,只是秀水县的代理县长,了不得一个七品官员。到了咸丰四年他死的时候,差不多是安徽巡抚。胡林翼在咸丰四年领兵入湘的时候,还只是刚刚擢升的四品道员,就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刻里,持续升按察使、布政使,升湖北巡抚。只有一年零一个月,从一个道员到巡抚。李续宾咸丰二年(1852)起兵的时候,只是一个秀才,咸丰八年(1858)死的时候,是巡抚衔的布政使。罗泽南起兵时也只是一个秀才,到了咸丰六年(1856)死的时候,是一个布政使衔的道员。左宗棠,咸丰十年(1860)是曾国藩保他,赞扬他“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到同治二年(1863),只有三年的时刻,左宗棠确实是闽浙总督,差不多跟曾国藩平起平坐。这些人都不能跟曾国藩比,资历既没有他老,奉献更不能跟他比。然而确实是那么几年的时刻,一个个平步青云,更不用讲还有一批人碌碌无为混生活,却一个个高升。

到底是什么缘故,使朝廷对曾国藩这么不公平?以我对他20年的研究,大致有这么几个缘故。一个是曾国藩的威望太高,有野史记载,朝廷在任命他做代理湖北巡抚的时候,赶忙有一个宰相就提醒咸丰皇帝,讲曾国藩现在只是是一个在籍侍郎,在籍侍郎犹匹夫也,匹夫一呼而应者云集,非朝廷之福。他威望太高,因此要压抑他。

第二个缘故,朝廷始终认为曾国藩出兵是“卫道”,而不是“勤王”。史学界也一直有如此的争辩:湘军是“勤王”之师,依旧“卫道”之师?那个缘故出在曾国藩起兵时,有一篇闻名文告,叫做《讨粤匪檄》。这篇文章里面打的是捍卫孔孟之道的旗帜。他认为太平军破坏了孔孟之道,利用拜上帝会这套西方传来的东西来否定中国的“孔孟之道”。他号召天下的读书人起来捍卫孔孟之道,捍卫中华文化。如果是汉人当皇帝,就不在乎,然而满人做皇帝,他就看着不舒服。你什么原因不讲捍卫朝廷,而是要捍卫汉人的孔孟文化呢?背后藏的是什么呢?朝廷始终觉得曾国藩动机不纯,他只是“卫道”,不是“勤王”。因此我在《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一书中讲到,这篇文章本身是一篇专门犀利的文章,然而曾国藩实在不应该写,导致专门长时刻里朝廷不信任他。

第三个缘故,他手下的兵最多,实力最强。刚才提到的那些人只只是是他的偏师而已。那些人手下兵力都不强,而曾国藩手下的兵力最强,实力最大,因此朝廷要压他。同时要迅速擢升那些人,借以形成一支制衡力量。

2、尊重友军,尊重与之地位相当的官员,以收协同作战的功效。

当时与湘军共同作战的军队,有胡林翼指挥的湖北绿营、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指挥的安徽绿营、都兴阿的八旗兵等,曾国藩都尽量与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专门是关于胡林翼,他既是湘军中的重要领导人,又是湖北省绿营的统领,他本人是靠曾国藩发迹的,曾国藩却对他专门尊重。

3、严格要求家人安分守己,不以权谋私。

在社会上,家里有人做了大官,家人利用他的权势来谋私利,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这种谋利要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截了当从做官者手里索取利益,一种是打着他的旗号从旁人那儿索取。我刚才讲过,曾国藩对他的祖父专门尊敬,这是什么原因?我只讲一点,他的祖父有过人之处。当年曾国藩考上翰林,这是他们曾家500年来出的惟一一个功名,而且一步登天。在湖南那个偏僻的山村里,是多么震动的一件事!在送曾国

藩进京的时候,曾国藩祖父对前来祝贺的亲友讲了如此一番话。他讲,我那个孙子现在是到北京去做官了。他做他的官,我们仍旧靠种田吃饭。我们在家里依旧种田,不要去苦恼他,以免分了他的心。关于一个做官的孙子,祖父这番话是多么重要的一份礼物。因此当年曾国藩在北京做了那么多年的官,他家乡专门少人来找他。

史料上记载,他一个亲妹夫来找他,想谋求翰林院的一个临时工的职务,曾国藩没有承诺他。让他住了三个月,陪他到北京城里各处走走看看,然后打发他一点钞票,让他回去了,劝他安心做一个农民。因此曾家人直截了当利用他的不多。比较多的是打着他的旗号。曾国藩专门注意限制这一点。我们都明白曾国藩治家专门有方也专门严。他有两个目的,一是他真诚期望自己的子弟成为人才,这是他要紧的目的。另一个目的确实是他作为一个从政者,不期望他的家属给他带来苦恼,要确保后院安静,免得授人以柄。

他在这一方面专门注意。例如他的亲小孩在湖南参加科举考试,他给亲小孩写信:你千万不要递纸条,不要去开后门,不要去找人,以免招来非议。他的家属从湖南到南京来跟他团圆,坐的船是当时湘军的船。他就讲,我现在没有坐在上面,船上的那个帅字旗就一定不能挂,以免沿途惊扰地点。

(五)交错使用儒法道三家学讲,依时而变,左右逢源

曾国藩的一个朋友名叫欧阳兆熊,曾讲过曾国藩一生在学理持守上有三变。

第一变是由词赋之学变到程朱理学。讲的是早期曾国藩从湖南乡村到北京以后的修身行为。原先只讲八股文,后来才明白程朱理学的修身养性,真正的学咨询在那个地点。第二变是由程朱理学变为申韩之术。他后来奉命到湖南办湘军,认为纷乱时期,必须要以重典来治理,严刑峻法,雷厉风行,用的是法家的申韩之术,毫不讲情面。他有一篇奏折,讲我现在做那个情况确实是为了社会的安定,老百姓的安静。我不怕得罪任何人,哪怕所有的人都骂我,我也不在乎。我在《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里讲,一个从政者应该有如此的气概。当时他有一副专门有名的对联,我现在能够送给我们从政的朋友们,确实是“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在

一个专门时期需要如此做,手段是霹雳的,心肠是菩萨的,是为了百姓好,为了社会好。这确实是申韩之术。然而搞久了不行,弄得他四处碰壁,到处树敌。湖南、江西文武两界都不能容他。最后有人指点他,你不能一味如此蛮干,要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因此他后来逐步体会到黄老之术的妙处,把道家的学理用于他的工作之中去,最后获得了大成功。我的小讲第二卷一开头,就以两个章节来讲那个情况,讲他当时的病要紧是心病,所谓岐黄能够医身,黄老能够治心,要以黄老之学来医治他的心病。从此曾国藩有了一个新的境域。

(六)成功后不居功,谦退自抑,淡化光环,缩小靶的

翻开中国史册,常见如此一些故事:与人相处,共患难易,共成功难,功高震主者更是自身难保。人们都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亡,走狗烹”的典故。这些典故都在提醒人们,成功之位不易居,专门是在握有生杀大权的君王前面,立有盖世之功的臣子更难自安。这种情况发生,是由主客两个方面决定的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方。上司的防范猜疑,同事的眼红嫉妨,属于客观的情形;自我膨胀、自以为了不得,则属主观的缘故。曾氏对这种种人性和社会性,看得透彻,甚至到洞若观火的境域,专门清醒他多次对家人讲,自古以来,建立大功又得善终的人不多。

同治三年(1864),通过十几年的千辛万苦后,湘军终于打下南京,取得对太平天国作战的决定性胜利,朝廷给予曾氏封侯之赏的同时,也对他手下的十余万虎狼之师——湘军存高度小心。与曾氏同处于一个战场的其他将帅,一面对他颂扬恭维,好话讲尽,一面在背地尽力挑刺,恨不得将他一棍子打死。

曾氏对那个局面看得专门清晰,然而他的九弟曾国荃和他手下的一批人却昏昏然,沉醉于大胜之中,放火烧南京城,大肆抢劫金银财宝,同时又埋怨朝廷对他们的赏赐太薄。以老九为首的吉字营的将领,与曾国藩对当时险恶局面的清醒认识是一个强烈的对比。曾国藩面对那个局面,要紧做了下面五个方面的工作:(1)把功劳归之于先帝、太后和朝廷,归之于夫同作战的友军。他在给中央的报告、给别人的信件中,反复讲到那个情况,讲这是朝廷里太后的功劳,军机处的功劳,朋友们的功劳,我自

己没有什么功劳。那个话看起来像是官样文章,事实上认真想一想,也是事实。如果朝廷不支持他,中途撤换他,他也不可能成功;假设友军完全不配合,总是跟他争吵,也不能收到如此的战功。(2)动员牢骚满腹的九弟辞职回家养病。(3)大量裁减湘军,90%的湘军裁掉。湘军当时是一把横在朝廷颈项上的剑。他现在把90%的军队解散,让他们回到家里去当农民,自动斩断羽翼,朝廷最大的顾虑排除了。最后达成一个交易。本来朝廷是要求湘军将攻打南京时得到的金银财宝交公。然而,这些钞票都入了私人腰包。他跟朝廷达成一个协议:军队撤退,朝廷也不要钞票了。(4)赶忙裁撤厘金局。厘金局确实是收买路钞票的卡哨,因为当时湘军没有军饷,朝廷没有钞票。沿途设卡,靠收买路钞票来保证军饷。老百姓专门痛恨这些东西,最不得人心,因此他赶忙裁掉。(5)在百废待举的时候,他第一件事是修复江南贡院,开科取士,舆论是靠什么人造的?是靠读书人。南京城里被太平天国领导了十多年,正规的科举考试停顿了十多年。曾国藩先修贡院,停顿12年之久的江南甲子科乡试专门快举行,18000多个考生来参考,中国科举史上前所未有。专门多父亲带着亲小孩,爷爷带着孙子来参加考试。这一来,大伙儿都歌颂曾国藩圣明。就如此,曾氏及其代表的湘军集团,较为平安地度过了表面风光、内里危机四伏的政治险滩。

(七)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是曾氏的最大本领

曾国藩那个人专门惊奇。他是带兵的人,然而他自己不能领兵打仗,所谓“将人则胜,自将则败”。确实是讲他自己带兵打仗一定失败,他指挥别人打仗就胜利。曾国藩早期专门多失败差不多上因为他自己带兵去打,败得一塌糊涂,狼狈不堪。因此他后来凡打仗,就不去。他弟弟打南京,他去看弟弟,一会儿就要走,讲我住在那个地点,你会打败仗。然而他能够指挥别人去打仗。这叫什么,叫做不是将才而是帅才。曾国藩作为帅才超过别人的地点确实是能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湘军的做大做强是一个专门大的战略决策。还有一个专门大的战略决策,确实是攻打南京。

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十多年,朝廷一直想打。但过去历次打南京,差不多上急功近利的做法,在南京周围设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设在最靠近南京的地点,以为一下子就打下来了。还有野史讲,江南大营、江北大

营的头领是满人,朝廷的设想是让汉人舍命,满人立功。不管如何样,朝廷的决策是错误的。曾国藩当年在打下武汉以后,给朝廷上奏折,要改为西面制胜。从西面步步推进,稳扎稳打,是自古攻克江宁的正确方法。那个战略决策,朝廷后来采纳了。他用如此的方法果然把南京打下来了。这是因为他看中了一个“势”字。所谓势,即形势、态势。确实是谁占据了那个势,谁就在军事上取胜,而南京那个势是由长江来操纵的。南京本是长江下游的码头。只有把长江的西部即南京上游的重要码头操纵住了,南京才会失势而孤立。这是一个统领专门重要的决策。因此,曾国藩作为帅才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八)识才用才,是曾国藩成功的第一要领

后世对曾国藩有专门多争辩,看法不一。这是专门正常的。然而,有一点几乎没有什么争辩,那确实是都认为曾国藩专门会识才用才。

曾国藩是一个文人,他没有带过兵,可不能领兵打仗,他靠的是手下的人才。大伙儿都明白,刘邦在得胜以后,跟他部下讲他有“三不如”:谋划不如张良,打仗不如韩信,后勤不如萧何。这是一个专门闻名的关于用人的历史典故。

李秀成晚年有一篇自叙,内里有两句专门重要的话。他讲太平天国之因此失败,是因为天王洪秀全“误国不用贤才”,而曾国藩却“能识别贤将”。曾氏自创湘军,白手起家,建立人才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最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才幕府。他的幕府成为晚清人才的渊薮,一时有“第二朝廷”之称。许多中进士的人,不情愿在朝廷为官,而情愿到曾国藩手下做幕僚,这是当时的一个专门现象。因为在朝廷做官,出息不大,在曾国藩手下做幕僚有出息,能得到锤炼,专门快能够擢升。

曾氏到底是如何网罗人才的?我简单地勾画一下。

第一,曾国藩从内心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明白要集齐众人之才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正所谓“办天下事,要天下才”。

第二,曾国藩做到了真正的“爱才、惜才”。我研究曾国藩20年,在他的1500多万字文章中处处都能够看到他对人才的爱护和珍爱。那个地点略举两个例子:

胡林翼本来是应湖广总督吴文镕的邀请,带了600名贵州兵,到湖北去援助吴文镕。结果他到湖南湖北交界地时,吴死了,武汉城差不多被太平天国打下来。胡林翼以一个刚刚擢升的道员身份,一个翰林出身的文人,带领着600人,进退失据,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军饷也没有着落,也没有人管。曾国藩看出胡林翼的才能,他要留下胡林翼和湘军一起作战。因此他给朝廷写报告,讲把这支军队留在湖南,一切军饷由湖南来供应。他讲“胡林翼之才,胜臣十倍”,他那个时候有那么高的地位,这种话不是那么容易讲出来的。

“惜才”,他爱惜人才。例如当年左宗棠是一个幕僚,充其量相当于我们湖南省政府的一个秘书长,然而那个人自视专门高,也不专门约束自己。没有一官半职,他难道能够指挥省长,号令三军。人家一个军分区司令员,到省里汇报工作,没有向他行礼,他就骂人家,拿脚踢。那个人觉得受到奇耻大辱,给朝廷写了一个报告,讲左是一个专门坏的人,非要处理不可。左宗棠踢朝廷命官,简直是打朝廷的耳光。咸丰皇帝接到报告以后,下令湖南调查这件事,如果是确实话,就地正法,杀掉左宗棠。后来专门多人来保他,曾国藩也坚决保他。他讲左宗棠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确实是性格不行。他讲天下纷扰,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请为天下爱惜那个人才,请咸丰帝刀下留人。然后又举荐左任藩臬一级的官员。本来曾国藩对左宗棠有再造之恩,但左宗棠那个人后来因为本领也大,官位也高,他完全不记得这些恩德了。后来就什么时候都骂曾国藩,跟他关系搞得一塌糊涂,两人闹翻了。然而曾国藩不计较。后来左宗棠奉命到新疆打仗的时候,曾国藩把自己手下最得力的一支军队老湘营,交给左宗棠。当时湘军创始之时,有两个专门有名的将领刘松山、刘锦棠,他们是专门会打仗的两叔侄,老湘军的统领。左宗棠打新疆要紧靠的确实是这支老湘营,新疆第一任巡抚确实是刘锦棠。那时曾国藩是两江总督,钞票粮源源持续地予以供应。那个情况最终感动了左宗棠。在曾国藩死后,左宗棠发自内心地给曾国藩一副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终生”。

第三,曾国藩善于识别人才。后人讲曾国藩善于识别人,尤善相士。现在坊间有一本书叫做《冰鉴》,这本书类似于《柳庄相法》、《麻衣相术》。《冰鉴》署名曾国藩,但不是曾国藩写的,是后人假冒的。我在《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里面专门讲了那个情况。早在道光年间就有《冰鉴》这本书了,什么原因后来署上曾国藩的名字呢?确实是因为曾国藩有善于识人如此一个知名度,因此书商就打着他的旗号来推销。

曾国藩识人要紧是建立在他的学咨询和阅历上的,应该是能够值得重视的。例如讲他讲的“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这些讲的差不多上一种修养,一种性格,一种处事态度,不是专门神道的东西。

他在识人上有两个要点。一是在“德”与“才”之间,他专门重视“德”。他曾经讲过,“德”好比水之源头,“才”是水之波浪;“德”为木之全然,而“才”是木之枝叶。二是在“学”与“识”之间,更重视“识”。他讲过“凡办大事,以识为主”。“识”是最要紧的。他专门推崇诸葛亮“才需学,学需识”的观点,他认为这是至论。他一看到容闳,就认为容闳是个了不得的人才。容闳是中国第一个在美国获得学位的人,对促进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起了专门大作用。他跟容闳第一次见面,听容闳谈中国富强的出路。容闳讲中国要学西方,要把科学技术引进来。曾国藩认为这是一个专门有见地的观点,赶忙就给他6万两银子,要他到美国去买机器。后来就用这批机器,建立起中国第一家机器制造局。同时曾国藩还给朝廷上了一个奏折,建议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那个奏折,被史学界认为是掀开中国洋务运动的一个里程碑。从那以后,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向西方学习,走向世界。这确实是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

在具体识别人才上,他有一些自己的做法。第一,他专门看重言谈,他不喜爱夸夸其谈的人,甚至喜爱木讷的人,他认为这种人比较可靠。其次,他专门注重小事。有一个人从乡里投奔他,跟他一起吃饭,看到饭里有谷粒,就将谷粒丢掉不吃。曾国藩觉得那个人不行。他本来是穷苦人出身,到军营里能吃饱饭,跟乡里比差不多专门不错了,他却把谷粒丢掉。他觉得那个人不可重用,后来就打发那个人回去。再确实是看举止。

他认为一个能够担当大事的男人,最好的举止是稳重。他教育他的亲小孩,一再讲要稳重,不能轻飘。

第四,曾国藩专门善于使用人才。使用人才才是最后的目的。他的做法是,(1)广收慎用。人才大量接收,然而使用上专门慎重。(2)因量器使。你是什么才,我就把你放到什么地点。(3)区别对待。绝对不能把贤才和庸才放在一起。(4)培养人才。他认为人才是培养出来的。培养的要紧方法是“宏奖”,即充分鼓舞。他认为鼓舞能够使一个中才变大才。对待部下要鼓舞,要爱护。他有句话讲得好:“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对部下好的地点当面夸奖,不行的地点个别谈话批判。他也专门善于储备人才,这方面最大的奉献确实是开创公派留学生的先河。他和李鸿章一起提出建议,派一批幼童到美国学习十年十五年,让他们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学成后归国,使中国徐图自强。

第五,慎选替手,使事业后继有人。曾国藩一生在人才上,最大的成效确实是他选择了一个好的接班人——李鸿章。李鸿章是曾国藩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学生。他着意栽培重用李鸿章,使得李鸿章成为他事业的接班人。在曾国藩去世后的30年中,李鸿章执掌中国军事、外交的大权。曾国藩死后,他的名声在专门长一段时刻比生前还高,这有专门多缘故,其中一个要紧缘故是李鸿章持续为他的老师鼓吹宣扬,这是曾国藩死后名声大显的一个要紧缘故。

三、曾国藩对后人的启发

(一)他能够启发我们,平民子弟照样能够成大事,获高位,享大名,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

曾国藩是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靠山,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来成就事业。我能够举一个例子来讲明那个情况。据湖南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一书记载,当年毛泽东在一师读书的时候,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跟他讲过“农家多出异材”,并以曾国藩、梁启超为例免励他。

(二)中等资质者同样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关键在自强不息

在人们的想像中,曾国藩能成为一代文宗,一定是聪慧绝顶的人;曾国藩能带兵打仗,一定是英雄豪杰式的人物;曾国藩能做那么多的事,一定是体格强壮的人。事实上,曾国藩在这三个方面都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曾国藩从来不认为自己专门聪慧。他多次讲自己专门驽钝。他考进士,考了三次,28岁才考上。李鸿章24岁就中了进士,胡林翼25岁中了进士,专门多人一次就考中了,他不能确实是专门好。他当时功名也不是最高,是同进士进翰林院,这是他一辈子引为遗憾的情况。他一生喜爱下围棋,但他的棋下得不行。曾国藩更不豪雄。他多次讲自己胆气薄弱。他的胆子比一样人还小。我就常常感到惊奇。因为我作为一个作家,专门注重人的这方面。他的确多次讲过他的心理素养专门差。他的晚年更胆小。在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老是跟别人讲这件情况做得不行,“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不停地自责,表示他的心理承担能力专门差。至于躯体方面,他能够讲是一个病号,30岁得了严峻的肺病,大吐血,几于不治。35岁开始生牛皮癣。那个癣病专门厉害,专门痒,总要搔,他专门痛楚,觉得“几无生人之乐”。他50多岁得了严峻的高血压病,多次眩晕。最后61岁死于脑中风。他一生的成就完全靠自强不息得来。

(三)培养和提升人的综合素养是教育之本

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差不多上应试教育。古代教育是为了应对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来换得一官半职。现代的教育是为了应对各级考试,以猎取文凭学位来谋职谋生。应试教育最大缺陷是忽视了对人的自身的培养。事实上,世间的一切事差不多上人做出来的。人本身素养的强弱,才是决定情况成败的最要紧因素。

作为一个临危受命的军事统领,曾国藩毫无军事知识和行伍经历,然而他比当年所有的专业军事将领都做得好。那个地点最要紧的缘故是他的人格的魅力。我们从他后半生的戎马生涯中,能够看到早期人格修炼对他的阻碍。“诚、敬、静、谨、恒”,这些看似空疏的东西,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长期“内圣”的过程中,曾氏逐步树立了系统的道德观。在那个道德系统的指导下,他有了自己的为人操守。坚持操守给了他牢固的定力,这种

定力保证他顶住艰巨,抗拒诱惑。千千万万的银子从他手里过,他不贪污分文;立下盖世功劳,他不居功自傲;重兵在手,他不做非分之想。

(四)中年以后的人格修炼重在修心,修心的要点在一个“静”字人到中年,见闻增多,阅历渐丰,人脉繁富,办事有方,这是好事。但同时人也变得思虑过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纷披,则又不是好事。如何让复杂变得简单,让纷披变得清亮,让分散变得集中?这需要修心。修心最重要的确实是一个“静”字。曾氏进京以后,他的老师唐鉴专门强调一个“静”字。唐鉴当时如此对他讲“最是静字功夫要紧,程颐、王阳明都强调静字工夫,因此能不动心。若是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一切差不多上浮的。那时曾国藩已年过三十。老师针对他思虑重重、欲望重重的状况,给他下了这副药。唐鉴讲的是儒家看重“静”,事实上道家、佛家也都看重静。这是因为一切理性的摸索,都只能产生于静态。《红楼梦》里讲“静则灵,灵则慧”,确实是那个意思。

只有在静的状态下,人的心境才会最为平和。而心境的平和安静才是人最大的欢乐之所在。看好一个大目标,心无旁骛,神无外用,坚决不移地朝着它走去。诸葛亮讲的“非宁静无以致远”,讲的确实是那个道理。

(五)做事要开张,做人宜收敛

专门多朋友咨询我,你研究曾国藩20年,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我讲我读了曾国藩1000多万字的书,最后读出两个字来:收敛。他做事轰轰烈烈、大气磅礴,但在做人上却是收敛,他处处谦退,不露锋芒,甚至韬光养晦。他对自己的家人,也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他们不要逞能逞强,不要招人闲言,要知福惜福。他的这种思想有他的理论按照,那个理论确实是他的“消息盈亏”之道。“消息盈亏”之道悟于《易经》。《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他从中领会到人世间宇宙间最大的道理确实是两极对立而和谐,这是宇宙的道理,也是人一辈子的道理。人一辈子一定要善于调适。一个人在做着轰轰烈烈的大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我收敛。这确实是一种调适,一种平稳。他常常讲,人是不可能全的,不要去求全。因此他的书斋名叫做“求缺斋”。他讲天有虚亏,地不满东南,天地都如此,人如何

能全呢?缺才是人一辈子的最好状态。他讲,花一旦盛开赶忙就谢了,月一旦圆了,赶忙就要亏缺。因此,他讲人一辈子最好的状态确实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这不能讲是不求上进的方法,而是从宇宙间读出的一个大道理,这确实是两极对立、和谐相处。我们常常讲“天人合一”,确实是讲人的生存状态应该与天地运行的状态保持一致。因此,如果一个人一方面在做着轰轰烈烈的大事,另一方面又自我膨胀,锋芒毕露,那么那个人多半要倒霉。各位领导不妨学学那个方法,在轰轰烈烈做大事业的同时,以收敛之心做人。如此,将会在做人做事上有一番新的境域显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