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霖

李松霖
李松霖

哈尔滨中央大街剖析

摘要:哈尔滨中央大街是特色鲜明的百年老街,无论是街区空间和周边建筑都独具魅力,沉积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一条历史保护街道,特别是1997年将其成功改造成步行商业街,赋予了中央大街新的活力。本文从中央大街的空间入手,分析了中央大街的空间特征和空间感受,以期为我国的城市街道空间建设和改造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中央大街;空间;空间尺度;街道节点空间;视觉景观

中央大街是随着哈尔滨开埠后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百年老街,它见证了哈尔滨的百年苍桑,汇集了大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等多种风格的时髦于19世纪末欧洲城市的建筑,文化价值极高,在我国近现代建筑史和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历时10个月的综合整治,于1997年6月1日中央大街以更加迷人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整治将过去单纯的商业和城市交通街道改造成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步行商业街。改造后的中央大街历史文化品质得以在新时代沿续,并被锤炼得更为厚重,同时,也为百年老街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设施和功能,增强了与公众的亲和感,更具人性,极大的提高了环境的生态和人文质量。

关于中央大街,无论是针对改造前还是改造后,有许多分析、研究和介绍的文章,都给予较高的评论,但大部分文章多局限于分析街道上的单体建筑,以及建筑群体所呈现的完整风格,大多数研究都忽视了中央大街所独具的空间魅力和以及给人的空间感受。现在看中央大街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由大量单体建筑精品与精心安排的其它环境要素历经百年积淀所架构出的独特空间形态,以及空间给人的怡人感受,也是中央大街获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置身于中央大街切实能感受到空间的独到之处,同为街道空间,它明显不同于我国传统的街道空间特别是胡同空间,同时也与现代化的通渠大道空间有极大的差别。在这里对中央大街空间特点归纳如下。

1 空间尺度,亲切宜人

空间是通过界面限定和围合的虚空状态,不同的空间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受。空间与实体相比复杂、多变,任何实体的形态改变、消长、位移都使空间或多或少的发生改变,人在空间中位置不同和变化以及与界面关系改变,都引起人不同的空间感受,由于空间不定性极强,赋与了空间极其浓厚的神秘色彩,把握空间远比把握实体困难,因此空间经常呈现出被动、随意状态,然而事实上空间受其内部制约规律的作用极强,通过理性分析,人们能够发现空间暗含着明显的结构逻辑。街道空间形态取决围合它的实体界面关系,其特点是纵向方向感强,给人的切实围合和空间尺度感则完全与围合的建筑实体界面高度以及两界面距离,还取决于感受空间人在空间位置以及与界面相对位置有直接关系,由于人不断移动变化,对空间体验而产生的感受不断改变。总体上人在中央大街行进所产生的感受是一种怡人轻松的心理体验。因为中央大街上的大部分建筑高度是13M~24M之间,街道大部分宽度约为24M,空间界面的高宽比基本在1:2到1:1之间,这种高宽比有利外部积极空间形态的形成,能引起人积极轻松的心理反应。更为重要的是中央大街建筑的绝对高度不高,主要建筑一般是不超过24M的多层建筑,大多数集中在13M~20M之间,在这样的建筑体量高度下既不会使人产生高层建筑下面的压迫感和渺小,也不会使人产生由于建筑的绝对高度不够,使人忽视建筑存在,人同时还能感受到较大的天空,人与建筑和自然关系变得非常平等,这种街道空间形态增加了与人的亲和力,保持人和自然接触是一种人性极强的街道空间形态。

2 空间开合,张弛有度

中央大街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交叉节点空间多,中央大街全长约1450M,在这一长度范围内共与10数条横向辅街相交,相交而成的大大小小共计23个十字或丁字交叉节点空间辅街宽度一般20M~24M,平均在6M~70M的长度范围内就会遇到一个节点空间,在短距离之内存在大量的节点空间,在一般街道中非常罕见,这也是中央大街的魅力所在。首先,在保持街道纵向指向和街道空间的完整性同时,与辅街相交开口打破纵向建筑立面连续过长所产生的封闭、单调和沉闷,同样,减小建筑临街面的长度,建筑物水平尺度得以控制,与公众的亲和关系更进一步加强,而空间的开合形成收放变化也为空间注入节奏感。第二,节点空间增强了空间的开敞性,由于空间变化的节奏感同样能引起公众行为节奏的改变,使人的空间感知和行为改变相互应合保持一致,即空间收放与公众行为的快慢有高度的一致性。节点空间能诱导公众产生逗留和向辅街探求的欲望,公众的行为节奏变慢,精神会松驰下来,这与现代步行街激发公众休闲放松心情的人文精神目标是一致的,中央大街的节点空间形态有助于推动公众更为积极的行为和心态的建立。第三,大量的节点空间出现,有利于组织公众行为,结合公众在此逗留欲望强的特点,有利于建立组织公众行为的功能性设施或布置一些景点,支持和诱导公众产生进一步的积极行为,改造后的中央大街充分利用了这些节点空间,布置了一定数量的休闲广场、雕塑、小品等景观设施,这些设施推动了诸如文艺、表演、休闲茶座、露天影院等休闲娱乐活动的开展,更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的亲近感和文化艺术氛围。

3 形式多样,景观丰富

空间形态和规模决定视觉的质量,中央大街与辅街所形成的大量的节点空间,大大改善街道景观赏视质量。首先,辅街打破街道空间沿纵向的封闭,也增加街道空间视觉画面的层次感,使公众在观赏时有主次、前后关系,容易形成视觉观注的趣味中心,随着公众沿街道纵向移动以及改变观注视线,不断有景观出现,第二,在街道的节点空间,可以建造转角建筑,建筑物起码有两个立面暴露在外,有利于建筑整体被认知,也有利于建筑物个性化形象的展现,格式塔视觉心理学认为图形的特征与整体从背景显现出来时有利公众对图形视觉把握,中央大街的节点空间正好创造了这种视觉认知环境,同时由于建筑临街立面不长,中央大街的大部分建筑墙面都暴露出两个立面,甚至三个立面,促成公众多角度整体关注建筑,同样转角也利建筑造型,改善建筑的视觉质量,转角处往往是公众视觉的观注中心。第三,节点空间有助于公众视线多角度探索,公众的视觉观注除了注意纵向街道空间时,还会引导公众视线积极探索辅街,中央大街大部分辅街的景观质量也非常高,增加公众积极探求的欲望。同样在主街空间公众的视线观注相对两侧建筑立面时,中央大街的纯正的欧式建筑所提供的大量建筑装饰细部,以及造型优美的观景小品和装饰设施,也充分满足了公众多方位视觉探索的欲望,为公众建立了良好的视觉空间环境。

4结语

中央大街让人思索的东西太多,除了对其空间笔者有一些见解外,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中央大街的百年积淀,取决于它有一个良好、坚实的起步,那就是在精心规划设计安排下,逐步完成的,人们现在也能体会到中央大街规划设计的匠心独运和聪明才智,相形之下,我国大部分传统城市街道,甚至是许多现代街道都没有规划,自发性、随机性、无序性太强,更别说在这种空间里寻找美的体验。再一个感触就是规划是前提,坚决实施是关键,保持历史的一种沿续性和完整性,并随时代进步注入新的活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央大街的百年完善过程,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大街遭到严重破坏外,整体上基本贯彻了规划的意图,保持最初确定空间形态,建筑体量和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在这一点也充分印证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央大街所营造出来的空间魅力有必要做一些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城市街道建设特别是步行街提供有益的经验。主街虽然改造的比较好,现在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辅街改造深度不够,辅街里面许多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欧式建筑保护的不好,有些被破坏了,希望能随着中央大街周边的进一步改造,逐步恢复原来的面貌,再现一个完整街区的风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