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升五年级阅读理解学生讲义

四年级升五年级阅读理解学生讲义
四年级升五年级阅读理解学生讲义

1、标题的作用:

2、动词的作用:

3、修辞的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引用: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

例题:这题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1)对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的……特点

(2)象征:使文章立意深远,意蕴深刻

(3)伏笔:对将要出现的……做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5、“某一段起了什么作用?”

(1)开头的作用:

(2)此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结尾的作用:

课堂练习

《尊严高于一切》

1914年一个寒冷的冬天,美国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流亡者,小镇上的人们给流亡者送去饭食,他们个个狼吞虎咽,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来有及说.

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当镇长杰克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时,这个骨瘦如柴、饥肠辘辘的年轻人问:“吃您这么多东西,你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杰克大叔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你来做。”这个年轻人的目光暗淡下来,说;“那我便不能随便吃您的东西,我不能没有经过劳动便平白得到这些东西!”杰克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你帮忙,不过要等你吃过饭,我才给你派活儿。”“不,我现在就做活儿,等做完了你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杰克大叔想了一会儿道;“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背吗?”那个年轻人便十分认真地给他捶背。捶了几分钟,杰克大叔便站起来;“好了,小伙子,你捶得棒极了。”说完,就将食物递给那个年轻人。

后来,那个年轻人留下来在杰克大叔的庄园干活,成为一把好手。杰克大叔对别人说:‘别看他一无所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果然不出所料,二十年后,那个年轻人真的成为亿万富翁,他就是世界上有名的美国石油大王哈默。

哈默在穷困潦倒之际仍然自尊、自立的精神赢得了别人的尊敬,也维护了自己做人的尊严。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当逃难者狼吞虎咽的时候,饥肠辘辘的哈默却不吃杰克大叔送来的食物,他的理由是什么?杰克大叔为什么说哈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课后练习:

《牵手》

①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②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天天。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③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④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⑤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1.本文题目“牵手”有哪些方面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三次女儿牵着妈妈手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写出来并说说这几处细节描写突出了什么(或“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4分)

(1)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概括说说文章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写作拓展第4讲写好场面无答案全国通用

思辨读写情智共生 第 4 讲 习作基本功训练 ——写好场面(人 + 人)

有的放矢 本次习作,我们要学会写好场面中的“点”和“面”。 点石成金 【认识“点”“面”】 1. 读下面语段和提示,想想“点”和“面”的区别是什么?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节选) 在万国殡仪馆里面,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朋友,过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立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 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把一只手扶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提示 1.节选部分写的是人们瞻仰鲁迅遗容的场面描写。 2.这里概述了有很多人来向鲁迅告别。所以是“面”。 3.作者具体描写了几个人悼念的情景。他们分别是 秃顶老人 十三四岁女孩子 杂志社工友一 个盲人 所以这是“点”。 4.想想:对“ 一群小学生”的描写是“点”还是“面”?

(word完整版)四年级升五年级的语文试卷

四年级升五年级的语文考试题 一诗句默写。(共10分) 1 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 谁言寸草心,。 2 春风又绿江南岸,。 3,明月何时照我还。 4 春蚕到死丝方尽,。 5 日出江花红胜火,。 6,小扣柴扉久不开。 7,淡妆浓抹总相宜。 8 羌笛何须怨杨柳,。 二读音节,写词语。(共8分) cu cao du ji cu yong wei feng nian chou ( ) ( ) ( ) ( ) ( ) liao ru zhi zhang an ju le ye po bu ji dai ( ) ( ) ( ) 三补充成语。(共12分) 开天辟()久天()治久()步当()水马()腾虎跃 胆战心()弓之()尽弓()龙卧()背熊()缠万贯 三顾茅()负()请罪破()沉舟暗()陈仓 毛遂自()卧()尝胆纸上()兵投笔从() ()心()胆冲()陷()艰苦()绝赴汤()火 四用线把上下两排的词语正确搭配起来,并把搭配好的词语写在括号里。(共8分)

指挥春光转移生活工作端正公物发挥 指导态度明媚目标爱护战斗改善作用()()()() ()()()() 五按一定的顺序将下列词语重新排列。(共6分) 1 冷烫凉温热 2 喜爱喜欢酷爱热爱 3 世界中国亚洲湖南 五选填正确的关联词。(共6分) 不但……还……尽管…还…那么…那么…要么…要么… 只要……就……要是….就…… 1 湖滨公园太美丽了,花草树木是( )诱人,石桥亭阁是()奇特。 2 这帮可恶的强盗,他们( )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破坏了璀璨的文明。 3 对待困难有两种态度,()我们战胜困难,()让困难把我们压倒。 4()风吹雨打,它()那么坚强。 5()我们准备好我们需要的材料,我()能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6 节日的感觉真好,()每天都过节()太棒了。 六分别造一个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句。(共4分) 比喻句:

小学四年级升五年级数学试卷

四、实践题:(每题4分,共 计算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应用题:(第1题4分,其余每题5分,共24分) 1、 一间教室长6.8米,宽4.5米,用每块是0.2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用多少块? 小学四年级升五年级数学 ---------------------------- 考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 得分 1、 2、 3、 4、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在除法算式“ 0*4,△十△, ”中,对除数△有( )的规定 把1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比原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 12,其中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 把一个长2米,宽1米的长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倍。 )。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最大是( )平方米。 5、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米,高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 6、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每个梯形的面积()平方米。 7、 写出12的最大因数( ),最小倍数( )。 &在 ____ 里填上 “〉”、“V” 或 “ =”。 0.34 0.339— 2.900 )平方分米。 24米,高是20米。 2.090 二、判断下面各题,在题首( )内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X”:(每题 2分, 共10分) ( ( ( 1、 在算式0* a =0中,a 可以是任何一个数。 2、 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90 3、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积 相加,结果不 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4、 小明用一根长为30cm 的铁丝折成一个三边长分别是 16cm 9cm 和5cm 的三 ( 角形铁框’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空2分,共10分) 1、下面各数中与3.7相等的是( B 、3.70 C 下面算式中与5.4 *0.02结果相等的是( 0.54 * 0.02 B 、5.4 * 0.2 C 、540* 2 最小的两位小数是( ) 0.1 B 、0.11 C 、计算题:(每题4分,共28分) 1、 列竖式计算、 19.65 X 14.23= 2、 分解质因数: 198 A 3.07 2、 A 3、 A 5、所有非0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3.70 )。 、3.070 O 、0.01 四则运算: 30.94 -1.82= 882 120 4、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 等,高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三角形 的底是( )厘米。 A 、3厘米 B 、6厘米 C 、12厘米 5、 把36分解质因数,正确的是( )。 A 36=3X 4X 3 B 、36=6X 6 C 、36=2X 2X 3X 3 16.2 X [(3.3+4.7 )-0.2] 6.4 - [ ( 4.3+2.1 )- 0.8] 8分) (单位:厘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资料讲解

小学阅读理解常考题型 1、理解加点字、词,体会句子的含义; 2、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3、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4、对文章主要人物的评价以及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 考题形式及解题技巧 一、理解加点字、词。 考题形式: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词)意思。 答题技巧:先答字、词本意,再答出在文中的含义。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答题技巧:结合文章中心,解释字、词在文章中的意思。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 答题技巧:表态,一般答不好。先分别说出加点字、词和换的字、词的意思,再主要说用加点字、词的好处或换的字、词的不好,所以不能换。 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 答题技巧:表态,一般答不好。先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删掉有何效果,所以不能删。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 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 水晶盘中…… 问:将文中的“撮”换成“抓”好不好?为什么? 答:

二、理解句子。 考题形式: 1、怎么理解“……”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某句话的理解) 答题技巧: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2、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答题技巧: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小溪唱着歌,欢快地跑向了远方。 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 炮火,前进…… ③反问:更有力的强调(把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意思),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 省,激发读者思考。 例:森林不就是一座巨大的水库吗? ④夸张:突出(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使(什么)的特征更加鲜明,更让人印象深刻。 例:桂花开的最旺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划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题技巧:主要突出说明关键人物的某种特点和品质。(联系文章) 4、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开头:很可能是文章的中心句,一般起到总起全文(统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的作用 中间:一般有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升华主题的作用。

四年级升五年级数学考试

顶呱呱暑期辅导班第二次考试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23分,每空1分) 1、100.0103读作( ),五十点五零写作( )。 2、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3、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两位,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时,近似值是3.5,这 个数原来最小是( ),最大是( )。 4、6个百、3个0.1、5个0.001的数是(),这个数读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5、 6、 7、0中任意选择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其中, 是2的倍数的有() 是3的倍数的有()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既是偶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既是奇数又是3的倍数的有() 6、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是1.25,这个数是() 7、找规律:3,6,7,14,15,30,31,(),() 8、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45°,其中一条直角边长度等于4,另一条直 角边长度等于() 9、如果3X+4=28,那么7X+3=() 10、长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宽是m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11、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至多有()个钝角;直角三角形有()个

锐角 12、三角形具有()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具有()形的特征 二、判断题(共12分,每题2分) 1、大于0.4小于0.6的数只有0.5。 ( ) 2、18÷9=2,可说18是倍数,9是因数 ( ) 3、4的倍数比40的倍数少 ( ) 4、因为11和13都是质数,所以它们的积也是质数。( ) 5、求3.02的一半的算式可以是3.02×0.5。 ( ) 6、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三、计算(共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每小题0.5分) ①=+9.05.2②=-8.27.4③=?6120 ④=÷1005⑤=-55.5⑥=?10003.0 ⑦=+7.64.0⑧=-6.48⑨=?÷7972 ⑩=-+122435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4分(每小题2分) ① 14.53 + 5.67 ② 7.2 - 6.45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4分(每小题3分) ①1.29+3.7+0.71+6.3②2800÷25÷8③125×32×25 ④ 23.4 -8.54 -1.46 ⑤250×(27×4)⑥19 × 36 –36 × 9 ⑦ 425 ÷ 25 + 575 ÷ 25 ⑧(320 + 280)÷50×4

最新四年级升五年级 语文

四年级升五年级语文 姓名:成绩: 一、成语填空(共10分,每题1分) 天()相()严()酷()心()诚()见()勇()无()不()张()李()纤()不()平()无()惊()动()不()之() 二、多音字组词(共10分,每题2分) 当dāng ()dàng()几jī()jǐ()强qiáng()jiàng()落luò()là()省shěng()xǐng() 三、词与语(共12分,每题2分) 反义词:贪婪----()近义词:忽略----() 歇后语:和尚打伞------ 骑驴看唱本------ 成语解释:亡羊补牢------ 不耻下问------ 四、句子(共19分) 请用下列关联词造句:(4分,每题2分) 不是-----而是------ 之所以-----是因为------

改错:(3分,每题1分) 夏天的庐山是美丽的风景。 《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可自己的错误。 缩写:(4分,每题2分)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嫉妒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扩写:(4分,每题2分) 喜讯传到学校。 春风吹遍大地。 判断修辞手法:(4分,每题1分) 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五、课外知识扩展(共5分) 默写古诗《忆江南》:(2分) 写出你知道的三个毛笔字书法家的名字:(3分)

六、阅读(共15分) 荷叶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际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选好,祖母自己一支支种下去,弄得 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 缸不让孩子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 看着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太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翻)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丝丝的吸着冷气,好像要(带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 看了一会,她醒过神来,赶快拿来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 剪下最大的一支荷叶。原来女人就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力,要用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要分送几支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就要给那个小孩 剪一支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到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 不开花也罢了。”

四年级阅读理解讲义教学设计

四年级阅读理解讲义(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使用一般规律概括文章文段主要内容,做到语句连贯,语义通顺,字迹整洁,整体无错别字现象。 二、教学难点 1.准确理解标题扩充法、段意合并法、要素串联法、句子摘抄法并掌握。 2.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要求概括段意做到言简意明,不能罗里罗嗦,说个没完,什么是准确呢?就是抓住段的实质,不要偏离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内容 文章: 方法一:标题扩充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章标题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读全文。 (2)以文章标题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二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 (4)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概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要内容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四年级升五年级

【四年级升五年级】 学习内容的变化:范围扩大,难度加深。 从五年级开始,学习重点知识和难点逐渐和孩子们见面,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历年来小升初考察的重点,更是孩子展现实力的最好证明。较之四年级,五年级的专题增加了很多问题等,这些知识点使得我们的孩子开始对学习力不从心,拿不出学习该有的节奏。另外,在难度上的加深,梯度也十分明显,孩子一定要在学习上花更多的工夫。 学习方法的变化:善于总结,稳扎稳打,力争突破。 进入五年级,一定要明确这是孩子学习的关键,因为六年级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小升初复习,因此五年级时如果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话,那我们到小升初时也会力不从心。 在五年级上学期,这是一个完全接纳新知识的阶段,重点、难点内容的增加,对我们这个阶段的要求就是总结知识点,而不是传统的“听课,完成作业”。面对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内容,我们留下的问题会很多很多,题目的变化也会多种多样,我们要总结老师讲的知识点,总结做过的题型,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的联系,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出不同,总结越多,思考越多,超越也就会越多。 五年级上的建议:有自己的归纳整理本,坚持每日做一题,懂一题,将错题滚动练习,将知识点网状化,不懂就问,举一反三。 五年级下的建议:我们应当主动去接触各类考试题目,分析每个竞赛的特点,滚动做自己不会的题目,善于总结,在重点和热点上多花工夫,加深难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总之,四升五有一句话送给同学家长们:巩固基础,把握变化。

【五年级升六年级】 充分利用暑假时间,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你不妨参考下面的几点做法: 教孩子学会课堂记笔记 暑假的培训课,一定程度上都会将五年级的知识进行梳理。这个时候,孩子一定要养成边听、边记,边想、边记的好习惯,只有这样,课堂上所学才能更好的吸收,也才能更好的运用。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 家长应当要求孩子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如清晨大声朗读课文,对语文英语课本中的重点课文,一定要读出声,而且要坚持不懈,养成习惯。这样,孩子说话时才有底气有利于他的人际交往。 大量阅读人物传记 大量阅读人物传记,对于正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有着积极的励志意义。 当然阅读也要需要方法的。建议:可以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读多少内容,然后再让孩子写写读书笔记,或者说说读后的感受,这样才会让孩子在读书的同进,在思想内容上,从厚度广度上有一种提升。 多学一些技能,做一些家务 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技能,如游泳,羽毛球,乐器等,让孩子的业余生活不枯燥。 心理上有准备 初中,最大的考验就是作业量的增加,这也是对一个人意志力和承受力的考验。其实中学和小学无质的区别,只是挑战更大,但这种挑战也是随着孩子的能力的增加而增大的。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方法得当,一样可以学得轻松。 学习上也要有所准备 当天事情当天清,不要规程到交作业时才恶补。 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上初步指导。要强调六个环节:预习、听课、笔记、阅读、复习、作业。新学期开始前,做好预习准备 我们都知道,步入六年级,学习任务将会比五年级大很多。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提前感知六年级的学习重点,提前感受六年级的学习氛围,那么在新学期到来后,我们将会先他人一步进入学习状态。

四年级升五年级数学补课复习资料

辅导材料六 主要内容平行四边形、梯形 重点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难点根据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画高。图形之间的变换。 相关概念 1、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底和高一定 2、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电动伸缩门、铁拉门、伸降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4、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角梯形有且只有两个直角。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正方形、长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基本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 )而且( ),如果一个平 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14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 ( )厘米。 2.平行四边形可以画( )条高,梯形可以画( )条高。 3.吴城小学一年级四个班举行拔河比赛,每两个班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 赛( )场。 4.用8、3、4、0四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四位数,其中最 大的是( ),最小的是( )。 二、口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24分) 三、75×4=600÷50= 91-45= 72÷8×3= 四、23×3= 150×60= 67+33= 15÷5-2= 五、44×20= 7200÷80= 200-88= 10-10÷5= 六、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9分) 720+34×18-340 (120-54)×(42+98) [203-(25+75)]×16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讲义(附答案)

还原问题 【知识梳理】 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特点是:已知对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四 则运算的结果,或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增加或减少的结果,要求最初(运算前或增减变化前)的数量。 【例题精讲】 【例1】某数加上3,乘以5,再减去8,等于12,求某数。( 1 ) 【例2】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 76 ) 【例3】马小虎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7,把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1,结果得出差是111,问正确答案是多少?( 57 ) 【例4】某数加上5,再增加7,结果等于61,这个数是?( 49 )

1、某数减去4,再减少6,结果为2,这个数是?( 12 ) 2、小明把某数减去5,再增加6,结果是12,这个数是多少?( 11 ) 【例5】某数扩大3倍,再缩小4倍,正好是6,这个数是?( 8 ) 【试一试】 1、一捆电线,第一次用了一半,第二次又用了剩下的一半,还有6米,这捆电线长多少米? ( 24 ) 2、小红对小明说:“你的年龄是11岁,你的年龄是我的2倍少9岁,你知道我的年龄吗?” ( 10 ) 【例6】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79 )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0×□÷8+16=26 ( 4 )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以2,结果得60,求这个数。( 11 ) 【例7】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480 ) 【试一试】 1、粮库内有一批大米,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多3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5吨,还剩下4吨,问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42 ) 2、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问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 22 ) 【例8】小明、小强和小勇三个人共有故事书60本。如果小强向小明借3本后,又借给小勇5本,结果三个人有的故事书的本数正好相等。这三个人原来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小明:23 小强15:小勇:22

【小学数学】四年级升五年级数学衔接试卷(附答案)

四年级升五年级数学测试题(一) 姓名成绩 一、填空。(36分;每空2分) 1、把371+29×4÷2的运算顺序改为先求和、再求积、最后求商;则原式改为________。 2、有4根小棒的长分别是20cm、10cm、10cm、8cm;选 择其中的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围成的是()三角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3、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既是()三角形; 又是()三角形。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5°;它的另一个锐角 是();这个直角三角形还是()三角形。 5、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它的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 角是(°);如果它的顶角是100°;它的一个底角是(°)。 6、已知A÷B=88;如果把A扩大10倍;B也扩大10倍。 它们的商是( );如果把A扩大10倍;B不变;那么它们的商是( )。 7、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8、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6.8 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是0.0068。 9、挂钟6时敲响了6下;10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 需要()秒。 10、圆形溜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 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装( )盏灯。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10分;每题2分) 1、把0.9改写成大小不变、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小 数是 ( )。 A、0.09 B、0.90 C、0900 2、比较大小:2.06 ( ) 2.60 A、> B、< C、= 3、27520≈( )万(保留一位小数) A、3 B、2.7 C、2.8 4、一个直角三角形有( )条高。 A、3 B、2 C、1 5、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 A、等于90° B、大于90° C、小于90° 三、计算。(24分;每题3分) (1)脱式计算。 30÷15+30×15 (564-18×24)÷12 576÷(33+15) 909-[36×(350÷14)] (2)用简解方法计算。 256×7-56×7 125×(8+4) 22×35 99×99+99 四、解决问题。(30分;每题10分) 1、同学们栽树;四年级栽了32棵;五年级栽的棵数比四 年级的3倍多7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栽多少棵? 2、丁老师买了9枝钢笔和9枝圆珠笔;钢笔共用去270元;圆珠笔共用去45元。每枝钢笔比每枝圆珠笔贵多少元? 3、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3行;苹果树每行12棵;梨 树每行8棵。两种树一共多少棵?梨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

四年级升五年级作文阅读资料

四年级,五年级作文阅读资料 珍藏童年之童年金梦篇 1、动物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常常用一些关于动物的词语来表示各种各样的人,你能对号入座吗?(10分) 老黄牛 旱鸭子 落汤鸡 替罪羊 千里马 小馋猫 瓮中鳖 铁公鸡 糊涂虫 地头蛇 A 、混身湿透的人。 ( ) B 、代人受过的人。 ( ) C 、不会游泳的人。 ( ) D 、任劳任怨的人,埋头苦干的人。 ( ) E 、处于困境,逃脱不了的人。 ( ) F 、嘴馋、贪吃的小孩。 ( ) G 、才能突出的人。 ( ) H 、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 ) 项目/得分 一等得分标准 二等得分标准 三等得分标准 本项得分 字迹 (15分) 字迹工整、美观 字数达标 (12-15) 字迹比较工整、美观 字数相差不超过50字(8-11) 书写不够认真,错别 字较多,文章在300字 以内(5-7) 题目 (5分) 清晰新颖 (5) 有清晰题目(3) 没有题目(0) 标点 (5分)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 符号错误在5处以内(4) 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或 没有标点(2-3) 内容 (30分) 精心选材,内容具体, 有明确的中心, 描写生动而细致(25-30) 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 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 没有描写(20-24) 跑题或重复罗嗦, 不知所云(15-19) 层次 (10分) 段落层次分明, 有一定顺序 (8-10) 能分段写作(5-7) 没有分段(2-4) 详略 (10分) 文章有详略区分,有一个或两 个重点段 (8-10) 记流水帐(5-7) 内容非常简单, 叙述不完整(2-4) 语言 (20分) 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 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成 语、谚语、名句等,会用恰 当的修辞方法(15-20) 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 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 常用的修辞方法(12-14) 语句不通顺、不完整, 病句多(8-11) 总分 (100)

四年级语文阅读与基础讲义1

四年级语文阅读与基础讲义 上半讲期末复习 一、学习目标 为迎接期末的挑战,老师将本册书的知识归类,以便进行复习,来一次检测,你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 二、归类复习 (一)单元心得体会 1.学习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丰富见闻,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 2.学习了第2单元,我学会了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并把观察中的发现记录下来。 3.学习了第3单元,走进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我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 4.学习了第4单元,我从这些作家笔下体会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体会到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5.学习了第5单元,我了解了我国的“世界遗产”,体会到了我们要为保护文物做出应有的贡献。 6.学习了第6单元,我体会到了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使人间充满温暖; 体会到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7.学习了第7单元,我从这些名人成长的故事中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学会思考成长中的问题。 8.学习了第8单元,我体会到了科技的精彩,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感受到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修改病句 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2.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维持清洁。 3.他穿着一件白衬衫,一顶白帽子,十分好看。 4.今天中午,下了一整天的大雨。 (三)积累题 1.写拟声词。 (1)描写雨声的词:、、、。 (2)描写动物叫声的词:、、、。 2.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很多,请写几个,再填入下面句中的括号里。

、、、。 (1)小华目不转睛地()着鱼塘的动静。 (2)()四周,静悄悄地,小华放心地进屋了。 (3)()蓝天,小华展开想象的翅膀。 (4)小华刚一进门,奶奶就从头到脚把她()了一番。 3.写出五个全国著名风景区:、、、、。 (四)照样子,写词语 1.金灿灿 2.郁郁苍苍 3.千姿百态 4.漫天卷地 (五)完成短文阅读 “我自己想出来的!”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四年级升五年级的语文试卷资料

四年级升五年级的语 文试卷

四年级升五年级的语文考试题 一诗句默写。(共10分) 1 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 谁言寸草心,。 2 春风又绿江南岸,。 3,明月何时照我还。 4 春蚕到死丝方尽,。 5 日出江花红胜火,。 6,小扣柴扉久不开。 7,淡妆浓抹总相宜。 8 羌笛何须怨杨柳,。 二读音节,写词语。(共8分) cu cao du ji cu yong wei feng nian chou ( ) ( ) ( ) ( ) ( ) liao ru zhi zhang an ju le ye po bu ji dai ( ) ( ) ( ) 三补充成语。(共12分) 开天辟()久天()治久()步当()水马()腾虎跃胆战心()弓之()尽弓()龙卧()背熊()缠万贯三顾茅()负()请罪破()沉舟暗()陈仓 毛遂自()卧()尝胆纸上()兵投笔从() ()心()胆冲()陷()艰苦()绝赴汤()火

四用线把上下两排的词语正确搭配起来,并把搭配好的词语写在括号里。(共8分) 指挥春光转移生活工作端正公物发挥 指导态度明媚目标爱护战斗改善作用 ()()()() ()()()() 五按一定的顺序将下列词语重新排列。(共6分) 1 冷烫凉温热 2 喜爱喜欢酷爱热爱 3 世界中国亚洲湖南 五选填正确的关联词。(共6分) 不但……还……尽管…还…那么…那么…要么…要么… 只要……就……要是….就…… 1 湖滨公园太美丽了,花草树木是( )诱人,石桥亭阁是()奇特。 2 这帮可恶的强盗,他们( )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破坏了璀璨的文明。 3 对待困难有两种态度,()我们战胜困难,()让困难把我们压倒。 4()风吹雨打,它()那么坚强。 5()我们准备好我们需要的材料,我()能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四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童话阅读 全国通用

童话阅读 1.你能说出一部由动物做主人公的童话名称吗? 2.《木偶奇遇记》当中的小木偶每次一说谎脸上都会发生一种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3.丑小鸭真的是鸭子吗?如果不是,是什么鸟? 4.《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 5.请说出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叫什么名字。 雪孩子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一天,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小白兔嚷着:“妈妈,妈妈,我也要去!” 兔妈妈说:“好孩子,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心里真高兴,就不跟妈妈去了。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屋子里真冷,小白兔赶快往火堆里添了一把柴!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就暖和了。他躺在床上,合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可是小白兔睡得正甜呢,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好啦,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的窗子里冒出黑烟,冒出火星,

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雪孩子冲进屋子里去,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啊,找啊,找到小白兔了,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出了屋子。 小白兔得救了,可是雪孩子融化了。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就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到天空里去,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你能用一句话为我们讲一讲刚才那个故事吗? 叙事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任务、事情的经过、结果 答案: 雪孩子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童话能带给我们的: 树立榜样 牢记教训 开放性题目 拉磨的驴 紧紧围绕故事 答案: 小狐狸与小乌鸦 那只上了老狐狸的当掉了肉片的老乌鸦,十分沉痛地向小乌鸦讲了自己当年上当受骗的经过,要小乌鸦永远记住乌鸦家族的这个奇耻大辱,提防奉承话里可能隐藏着阴谋,小乌鸦连连点头说:“是。” 有一天,小乌鸦衔着肉,停在一棵树上,心里想:“要是我碰上狐狸,包准不会上当。” 巧得很,这时,一只小狐狸走了过来,看见了小乌鸦,随即嬉皮笑脸地走到树跟前,甜言蜜语,又耍起老狐狸那套哄老乌鸦唱歌的把戏。但是,小乌鸦牢记着先辈的教训,不去理会他。 小狐狸有些懊丧。他转了转眼珠子,换了一副嘴脸,破口大骂:“该死的小乌鸦!你听着,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们家族更坏的东西了。你们是灾祸的传播者,谁碰上你们,谁就要倒霉;谁听到你们的叫声,谁就要遭殃……” 听到小狐狸这样放肆地诽谤咒骂乌鸦家族,小乌鸦顿时火冒三丈,“呱”地一开口,刚要斥责小狐狸:“闭上你的臭嘴!你们狐狸才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家伙哩!”可是,就在这一刹那间,肉片从口中滑落到地上了。小狐狸像老狐狸一样,立即把掉在地上的肉片一口吞了下去。 小狐狸舔了舔嘴巴,对着树上无限懊悔的小乌鸦,抹了抹嘴巴,挤了挤眼睛,得意洋洋地说:“谢谢你,朋友,你的警惕性是够高了,可是,这一回你又该吸取一个什么教训呢?” 一句话 一个故事

数学四年级升和毫升内容

《升和毫升》 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升和毫升是在体积之前教学的,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本单元结合现实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先让学生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再认识容量单位毫升以及升与毫升间的进率,然后安排练习二进行一些综合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感受采用同意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观察生活里一些常见的盛液体的容器以及它们所采用的计量单位,认识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2.让学生通过时间活动,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在认识升以后,教材让学生找几个常见的容器,分别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感知1升的多少。在认识毫升后,让学生用滴管做实验,数数1毫升大约有几滴;倒出100毫升的饮料喝一喝,算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3.注意培养学生对容量的初步估计能力。首先,注意估计方法的指导。其次,安排丰富的估计活动,如结合1升的认识,估计常见一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少,估计现实生活里不同的容器大约分别能盛多少升水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四年级分类阅读讲义

四年级分类阅读讲义 热身练习: 郑板桥爱子(共18分)郑板桥不仅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抚养,郑默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炫耀道:“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郑板桥知道了,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对孩子严加管教。 当郑板桥病危(后、时、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父亲病床前时,父亲已经断了气。小宝悲痛地大哭,忽然发现旁边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2分) 2、“炫耀”中的“耀”字,用音序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应查 用数笔画法查应查画。这个词语中“耀”应取第几种解释“耀”的解释①光荣②夸耀③光线强烈地照射。(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焦急( ) 清贫() 4、把文中加括号的句子改成陈述句。(2分) 5、文中写了郑板桥爱子的哪些事?(4分) 6、简要写出文中划线的句子给你的启发。(2分) 7、你的父母是如何爱你的?举一例说明。(4分) 知识一:自然景物阅读 例题讲解: (一)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桔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那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赞叹赞扬)。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浅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启明星。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意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小学四年级升五年级数学试题教学文案

小学四年级升五年级 数学试题

小学四年级升五年级数学试题 一、填空(15分,每空1分) 1.根据角的特点,右边是一个三角形;高 根据边的特点,它也是一个三角形。 图中标出的三角形的高是厘米,与它对应的底是厘米。 2.如果两位数“3□”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里的数是 或。如果两位数“7□”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里的数 是。 5.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写下表。 乘数8 8×2 8×10 8×100 乘数 5 5 5×10 5×10 积40 7.12的因数有。这些因数中,是奇数。 8.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是厘米,它的一个内角是0,它有条对称轴。 三、选择(5分) 1、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一定() A 大于90度 B 不小于60度 C 大于60度 D 等于60度 2、下面哪一组不能围成三角形() A、6厘米 7厘米 12厘米 B 、8厘米 4厘米 5厘米 C、4厘米 4厘米 4厘米 D、 5厘米 6厘米 12厘米 3.960÷16÷4和下面哪道算式相等?() A 、960÷(16÷4) B、960÷16×4 C、960÷(16×4) D、960×16÷4 4. 陆丽2007年体重34千克,2008年体重37千克,2009年体重39千克,2010年体重42千克。选择最适合的统计图() A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都可以 5. 一个瓶里装了1000毫升水,把这个瓶子倒过来是右 图的样子。这个瓶子最多能装多少毫升水?

A、200毫升 B、1000毫升 C、1200毫升D 、800毫升 四、计算(32)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5×4= 1625-999= 4×9÷6= 35×11= 45×2= 101×99= 6×3÷9= 12×8×125= 15×5= 2700÷30= 48÷6×7= 4×17×25= 16×3= 412÷100= 42÷7×9= 328―163―37=3、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000÷24=805+598=※207×35= 4、递等式计算 540÷(30×15÷50)6×58-(174+89) (560- 18×24)÷12 490+210÷(750÷250) 725-(125+237) 1320÷6×40+342 5、用简便方法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