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人物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人物画比较研究

中国写意人物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人物画比较研究
中国写意人物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人物画比较研究

中国写意人物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人物画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写意人物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人物画是两种不同的画派,通过比

较研究发现其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在其精神内涵与表现风格上寻找相通之处,结合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现状,从中寻找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中国人物写意发展出路。

关键词:抽象绘画绘画精神文化背景精神内涵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中国画水墨艺术与西方绘画是根据文化背景﹑历史潮流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画派,这两

种看似格格不入的艺术种类在五千年的艺术人类史发展长河中却相互影响﹑冲撞。从西方绘

画由为宗教服务转向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最终成为表达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精神的艺术样式

的过程,见证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产生并且走向成熟。中国水墨艺术随文人画的崛起到人物画

的衰微,水墨艺术作为封建社会文人们的情感传达方式,用含蓄内敛的抒意艺术呈现了水墨

画的阴柔美绘画语言形态。美术作为一种用视觉形象把我自然世界,表现情感世界的艺术语言,蕴含了中西不同文化精神内涵。中国写意人物画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人物画在很多层次

上的创造和发展过程中也逐渐阐明了人类表现精神主观愿望的一致性。“寄情于画”的写意表

现情怀令欣赏者们留恋忘返,对历史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好的线索。用过中西方的这两种艺术

表现形式的研究,不难发现不同的地域﹑背景下的艺术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点:

一﹑绘画对象的转变大致相同

中国画从起初的文人画表现的皇室生活的程式化转向多变风格写意的抒情达意情怀;西

方绘画则从为宗教服务的工具脱离建立了一种显示人物的客观世界再现和对理想美的憧憬。

这无不是对古典形态的超越。我们从马奈﹑莫奈﹑德加等举止优雅的都市绅士画家们,与中

国宋元文人画家之间的某种心绪相似性——无拘无束,玩弄笔墨,东方人的笔墨情操“胸中脱

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董其昌《画眼》)的物我交融境地。凡高将绘画的表现性发展到了精神正常和失常的边缘;高更把艺术作为文明人与原始人之间唯

一可能的感性联系,这样极端花的本你能崇拜不就像中国画家徐渭坎坷的一生么?

二﹑不以客观再现为目的

绘画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艺术家常常会对人物绘画夸张﹑变形﹑重组﹑寓意等表现手法。曾经有一位女士问法国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难道我们女人却向您画的这个样子吗?”马蒂斯回答道:“夫人,那不是

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这个例子就告诉了我们,艺术品并不是“像”与“不像”的评定,而是

需要表现艺术家的主观世界,既有艺术家对世界的各种认识和看法,也有艺术家在艺术上的

各种追求。挪威著名画家蒙克讲到:“我并不照自然描绘,我要从自然中拿取﹑吸收,我不是要花现在看到的东西,我要画的是曾经看到的过的东西。”西班牙伟大画家毕加索,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他的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其中画作有一幅《卡沙亨马斯的葬礼》,画面的

下方是一群送殡者,低着头,站在一个盖着寿衣的男士周围,画面上方,一些神话人物漂浮

在云雾中,当中是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是一个黑影,几乎被一个女人淹没,这幅画充分体

现了画家对客观事实的模造,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则根据三

国曹植名篇而创作的历史巨作,被后人评为“紧劲连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趋电疾”(唐

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三﹑笔触的言简意赅,用笔简练概括

毕加索的另一幅《阿维尼翁少女》,告别西欧绘画传统,展现出新的绘画形式,画面中

五个少女曼妙多姿,用笔老练泼辣,对五个裸体少女身体的描绘大胆肯定,令当时艺术家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