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总学时数32

讲课30

2

2

多媒体30

市场调研、考察0

学分 2 习题作业0 作业小结 2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先修课程《环境写生》、《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素质拓展课(专业限选、

任选)

选用教材1、《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5版1次

2、《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第3版1次

主要教学参考书1、《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李婉贞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1次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25次

3、《建筑历史》.沈福煦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1次

4、《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刘松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1次

5、《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琬英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1次

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

中外建筑史是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质拓展(专业限选、任选)课群选修课,培养学生认识建筑的本质和它的系统结构,它将为今后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本课程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的发展历史,讲授不同时期国内外建筑的特点与风格及建筑的基本词汇与设计手法。对中外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对中国古建筑发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类型和国外各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建筑艺术欣赏能力,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建筑和建筑设计,提高学生的建筑艺术素养,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它与所处的社会的政治、地域、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特点。为后续课程建立起比较全面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为今后的学习和设计创作道路树立正确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

教学目的:中外建筑史是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质拓展(专业限选、任选)课群课,它以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全面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建筑的特点与风格,拓宽对建筑艺术的直观感受,开阔学生们的眼界为目的。

实践目的:使学生通过论文的撰写,更深层次的理解建筑的内涵,古今中外不同的历史时期建筑的差异,建筑功能和形式的差别及统一。

2、要求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工作严谨、保证学习时间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建筑艺术欣赏能力,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建筑和建筑设计,提高学生的建筑艺术素养,实践要求: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它与所处的社会的政治、地域、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特点。

学生学完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掌握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

②理解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历史原因;

③了解建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及建筑内外结构。

④通过古今中外的建筑纵横对比加深对建筑流派的体系特点和建筑构成形态认知。

3、课程重点及难点

重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建筑和建筑师。

难点:①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

②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结构。

(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32学时)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史(共15学时)

第一节大兴土木,缘何无石——中国建筑的材料(2学时)

第二节中国建筑的艺术语言(2学时)

第三节百层之台,起于垒土——中国建筑的结构(3学时)

第四节雕梁画栋,美不胜收——中国建筑的装饰(2学时)

第五节庭院深深,秩序井然——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2学时)

第六节佛门之花,怒放神州——中国的宗教建筑(1学时)

第七节帝王建筑——宫殿、坛庙、陵墓(2学时)

第八节店肆与民居(1学时)

第二章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共15学时)

第一节史前建筑(0.5学时)

第二节神秘的古埃及建筑(1学时)

第三节古代西亚建筑——塔庙与宫殿的兴起(1学时)

第四节古希腊建筑——永恒的魅力(1学时)

第五节古罗马建筑——帝国风貌的展示(1学时)

第六节早期基督教建筑(1学时)

第七节拜占庭建筑(1学时)

第八节罗曼式建筑(1学时)

第九节哥特式建筑(1学时)

第十节中古伊斯兰建筑(0.5学时)

第十一节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2学时)

第十二节意大利巴洛克建筑(1学时)

第十三节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学时)

第十四节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建筑(1学时)

第十五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复古思潮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折中主义建筑)(1学时)

习题作业(课下完成)

作业小结(2学时)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一)学时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授课 30 学时(含多媒体30学时),作业小结 2 学时。

(二)课程进度

参见以下课程进度表:

■《中外建筑史》课程进度表: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

市场

调研

与考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史15 15 第二章外国建筑史15 15 习题作业(课下完成)、作业小结 2 2 总计30 2 32

(三)教学日志

参见以下教学日志表:

■《中外建筑史》教学日志表:

周学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备注

1

第一章中国

古代建筑史重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古建筑的形制。

难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古建筑的结构。

第一节大兴土木,缘何无石——中国建筑

的材料

理论讲授

多媒体

2

第二周3

第二节中国建筑的艺术语言

理论讲授

多媒体4

第三周5

第三节百层之台,起于垒土——中国建筑

的结构

理论讲授

多媒体6

第四周7

8

第四节雕梁画栋,美不胜收——中国建筑

的装饰

理论讲授

多媒体

第五周

9

10

第五节庭院深深,秩序井然——中国古代

建筑的空间布局

理论讲授

多媒体

第六

11

12 第六节佛门之花,怒放神州——中国的宗理论讲授多媒体

教建筑

第七周

13

第七节 帝王建筑——宫殿、坛庙、陵墓

理论讲授 多媒体

14

第八周

15

第八节 店肆与民居

16

第二章 外国建筑史

重点:外国各个历史时期古建筑的形制。

难点:外国各个历史时期古建筑的结构。 第一节 史前建筑

理论讲授 多媒体

第九周

17

第二节 神秘的古埃及建筑

理论讲授

多媒体

18 第三节 古代西亚建筑——塔庙与宫殿的兴起

理论讲授 多媒体

第十周

19

第四节 古希腊建筑——永恒的魅力

理论讲授 多媒体

20 第五节 古罗马建筑——帝国风貌的展示

理论讲授

多媒体

第十一周

21 第六节 早期基督教建筑

理论讲授

多媒体

22

第七节 拜占庭建筑 理论讲授 多媒体

第十二周

23 第八节 罗曼式建筑 理论讲授

多媒体

24 第九节 哥特式建筑 第十节 中古伊斯兰建筑

理论讲授 多媒体

第十三周 25

第十一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理论讲授 多媒体

26

第十四周

27

第十二节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

理论讲授

多媒体

28 第十三节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理论讲授多媒体

第十五周29 第十四节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建筑

理论讲授

多媒体30

第十五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复古

思潮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

折中主义建筑)

理论讲授

多媒体

第十六周31

作业小结作业小结课堂辅导32

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总学时 32 学时,理论授课 30 学时(含多媒体30学时),作业小结 2 学时。周学时 2 学时,共 16 周。

1、课程自学内容及学时:自学时间个人把握。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内容及学时:多媒体教学30学时。

3、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本课程力争做到在教学中找准重点、难点,配合重点建筑作品的分析,作深入浅出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学习本课程,是学生对中外建筑历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学生的设计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4、课程成绩考核比例:平时成绩*30%+作业成绩或考试成绩*70%

5、课程作业题目、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下见课程习题相关说明)。

五、课程习题相关说明

《中外建筑史》课程作业(课下完成)任务指导提纲

作业题目:撰写与中外建筑历史相关论文一篇,题目自拟。

研究对象:中外建筑历史。

教学要求:对中外建筑历史应有个人观点。

教学目的:对中外建筑的历史沿革、历史背景及建筑环境和成因和各个历史时期古建筑结构和形制进行探讨。

教学重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建筑的形制。

教学难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建筑的结构。

习题作业要求:(一)格式

1、论文的文章按顺序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至少三个)、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各部分都应按统一要求的格式书写。

2、正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

3、摘要: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写作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要求300字以内。

4、关键词:论文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5个,之间用空格分开。

5、注释及参考文献:论文中凡属原文引用了他人的观点、结论、数据等,须加上注释,统一为尾注,列于参考文献之前。对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应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出。注释及参考文献统一采用以下标准格式:(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第XX页。

(期刊)作者:《文章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

(网址)http:// XXXX. XXXX. XX,《文章题目》,编者或作者。

6、论文段落层次划分及使用序号标准

一、(用于论文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

1、(用于要点的排列)

(1)(用于特征的排列)

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7、版面设置要求:

封面:题目采用宋体小二号字,加粗,居中。其他信息使用楷体四号字,字体黑色,居左。(见封面模版)

论文题目: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副标题用小四号字。

摘要、关键词、正文: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粗外不得再使用其他任何格式;除段落标题以外的正文部分不可以加粗、不可以使用其它任何格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

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宋体五号字;注释、参考文献采用尾注;需要附录的,附录排在参考文献的后面。

页码:全文要求统一编页,页码从正文页开始采用页脚形式按阿拉伯数字(1,2,3……)居中编排。

(二)文风

1、态度严肃。认真思考、广泛查阅资料,独立完成论文。

2、思维严谨。立论准确,论据充实可靠,结构层次清晰合理,推理论证讲究逻辑。

3、语言平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专业术语,行文简练,文字平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

4、格式规范。论文各部分内容完整,并按格式规范设置页面。

(三)范例中部分格式的操作方法:

1、尾注的添加

选择文档中要设置“注释引用标记编号”的插入点,然后执行“插入”菜单下的“脚注和尾注”项,出现“脚注和尾注”对话框后,选择“尾注”,并在编号格式下拉框中选择”①,②,③…”格式,然后按“确定”。此时插入点处即会出现脚注或尾注的提示编号,随之光标会移到页末或文末处,此时可以在此输入脚注或尾注的具体内容。

2、正文页码的设置

(1)在论文封面末尾处插入一个分节符。具体操作为:在菜单栏依次点击“插入”、“分隔符”,弹出“分隔符”对话框,将“分节符类型”设为“下一页”,按下“分隔符”对话框的“确定”按钮。

(2)在菜单栏依次点击“插入”、“页码”,弹出“页码”对话框,点击“格式”,弹出“页码格式”对话框,把“页码编排”下的“起始页码”设为“1”,按下“页码格式”对话框的“确定”按钮。然后在对齐方式下拉框中选择“居中”,并按下“页码”对话框的“确定”按钮,并且去掉“首页显示页码的钩选”。论文的页码就会从正文的第1页开始编排。

(四)装订

打印后页码排列整齐,于纸张左侧适当位置,钉两个订书钉。并用A4塑料抽杆夹装起。

(五)上交时间

于课程结束前2课时上交。

课程成绩考核比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其中期末成绩主要以习题作业或外出考察论文等为考核内容。

六、课程习题评分标准

本课程总分100分,课程成绩考核比例为:平时成绩*30%+作业成绩或考试成绩*70%=100,平时成绩包括平日课上学生素质能力考核50分,剩下50分为平日出缺勤成绩。课程作业包括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数综合。分配详见下表:附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00分为满分,60分以下视为不及格)

1、优秀(100-90分):论文立意创意新颖,创新能力强,个性突出,无抄袭,无雷同,行文流畅,论

点明确,论据有力。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态度端正,严肃认真。

2、良好(89-80分):论文立意具有一定新颖创意,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思维灵

活,无抄袭,行文比较流畅,论点明确,论据有力。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

态度端正,严肃认真。

3、中等(79-70分):论文立意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借鉴的基础上有一定创新,行文比较流

畅,偶有错别字,论点明确,论据比较有说服力。有旷课、迟到、早退现象,

态度端正,严肃认真。

4、及格(69-60分):论文立意几乎没有新颖创意,仅仅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个人创新内容很少,

行文偶有不通顺之处,偶有错别字,论点不突出,论据说服力不强。有旷课、

迟到、早退现象,态度端正。

5、不及格(60分以下):论文全文抄袭现有研究成果,行文非常不通顺,错别字连篇,毫无论点,论

据说服力不强。有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态度不端正。

制定人:审定人: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 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代表作《童蒙须知》 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

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13.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内设置幼儿教育处。1952年11月幼儿教育处由原来的司属处调整为教育部的一个直属单位。 14.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规定了我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机构,在幼儿教育方面包括: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 15.昆体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演说家雄辩家。 16.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17.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认为,政治的优劣取决于城邦是否具有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和节制,而天赋、习惯和理性是具有这些美德的三条主要途径。

《中外建筑简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简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 中外建筑简史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群的必修课,它以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全面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建筑的特点与风格,拓宽对建筑艺术的直观感受,开阔学生们的眼界为目的。 2、要求 学生学完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掌握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 ②理解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历史原因; ③了解建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及建筑内外结构。 ④通过古今中外的建筑纵横对比加深对建筑流派的体系特点和建筑构成形态认知。 3、课程重点及难点 课程重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建筑和建筑师。 课程难点:①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 ②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结构。 (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32学时)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史(共16学时) 第一节大兴土木,缘何无石——中国建筑的材料(2学时) 第二节中国建筑的艺术语言(2学时) 第三节百层之台,起于垒土——中国建筑的结构(4学时) 第四节雕梁画栋,美不胜收——中国建筑的装饰(2学时) 第五节庭院深深,秩序井然——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2学时) 第六节佛门之花,怒放神州——中国的宗教建筑(1学时) 第七节帝王建筑——宫殿、坛庙、陵墓(2学时) 第八节店肆与民居(1学时) 第二章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共16学时) 第一节史前建筑(0.5学时) 第二节神秘的古埃及建筑(1学时) 第三节古代西亚建筑——塔庙与宫殿的兴起(1学时) 第四节古希腊建筑——永恒的魅力(1学时) 第五节古罗马建筑——帝国风貌的展示(2学时) 第六节早期基督教建筑(1学时)

中国建筑史重点

中外建筑史重点 中建史部分 1.名词解释集锦: 宇文恺&诫 宇文恺:隋代人。隋代东西两大都城的规划与营造宫室,宗庙的兴建几乎都出于他手。 而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筑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例之一。 诫:宋代人。长期在将作监任职。 成就:突出成就在于修编《营造法式》; 影响:详细记录当时的官式做法。使后人得以全面了解宋代官式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状况。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 时间:夏朝; 意义:至今为止发现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州桥 春建造;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37米。在技术与造型上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都料 唐代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屋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 《营造法式》 解释:《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它是当时朝廷下令制定各种财政,经济条例众书中的一本,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由将作监诫所著,书中资料主要采自历来工匠经传可行之法的建筑技术书籍。 特点:①重在工程管理,疏于工程设计;②制定严密的模数制,确定“以材为祖”的设计原则,把一整材分制用文字确定下来;③功限定额的制度,达到十分细密的程度;④注重设计的灵活性; ⑤图文并茂。 里坊制 里坊制确立期:把全城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者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里,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令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里坊制极盛期:三国时期的邺城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完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做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这是在前一阶段较自由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 坞壁阿以旺一颗印 坞壁: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1341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课程总学时/学分: 48/2(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一、本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主要社会功能。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中、外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通过吸收前辈的建筑艺术成就,进一步指导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创作,为设计思维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做法; 2、重点掌握宫殿、坛庙、宗教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清式做法中的“大木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等具体做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仿古建筑的设计能力。 3、了解其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思潮; 4、掌握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等; 5、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概况; 6、掌握古典建筑柱式、拱券技术、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成就以及有关的建筑理论等。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中国建筑史部分(26学时) 第1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及发展概况(4学时) 1.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知识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木构为主,一脉相承;宫式建筑为典型,等级森严;建筑布局讲究群体环境观念;建筑形式综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全民审美素质”等风格特征。 1.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知识点:介绍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建筑发展概况 重点和难点:封建社会建筑。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课、理论课 (二)课程定位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建筑史学知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生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由案例导入教学,分析案例中的理论,最后总结。加强学生知识记忆。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根据授课对象均为新生的特点。建筑史课程的深度和内容都应更加的清晰和简洁,提出课程中的现状和历史问题,让新生对建筑史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 (二)职业技能目标: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历史的古到今,导入建筑学的基础。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建筑史的新鲜和兴趣,在课堂上遵循诱导的方式,让同学大胆畅言对建筑史的认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的发生与发展;建筑的构建因素;建筑创作、建筑鉴赏和建筑批评的一般规律。 (二)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对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其中教学方式与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建筑历史的基本情况,用以指导建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也可适当组织参观周边优秀建筑,鉴赏建筑作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等,并能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实践环节的设计:集体鉴赏与参观优秀的建筑。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中外建筑史》考试大纲

《中外建筑史》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名称:建筑与土木工程(建筑学方向) 科目代码及名称839中外建筑史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测试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外国古代和近现代建筑的基本理论知识,各时 期主要的建筑风格特点,主要作品代表人物和艺术特色。 测试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类 型建筑的特点、构成形制;了解传统园林建筑的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 考生还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论述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徒手绘制与中外 建筑史有关的图形。 二、试卷结构 内容比例: 外国古代建筑部分约 40分 外国近现代建筑部分约 35分 中国建筑史部分约 75分 题型比例: 1.名词解释约 30分 2. 绘图题约 40分 3.简答题约 40分 4.论述题约 40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外国古代建筑部分 考试内容 奴隶制社会建筑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中世纪拜占庭建筑与哥特建筑的结构与空 间特色 ;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意大利巴洛克和法国古典 主义建筑的代表建筑和艺术特色; 欧美资本主义建立初期复古主义建筑的特色。 考试要求 1.基本概念:奴隶制社会建筑;拜占庭建筑;哥特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 筑;意大利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复古主义建筑。 2.各时期主要的建筑风格特点,主要作品和代表人物。 3.各时期主要的主要作品样式。 4.各时期主要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 (二)外国近现代建筑部分 考试内容 新建筑运动诸流派代表建筑和艺术特色; 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建筑理论; 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埃、密斯·凡·德·罗和赖特的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 二战后西方建筑思潮建筑理论。 考试要求 1.基本概念:新建筑运动诸流派;现代主义建筑;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 埃、密斯·凡·德·罗和赖特的建筑理论;二战后西方建筑思潮建。 2.四位大师建筑风格特点,主要作品和艺术特色。 3.各时期主要的建筑风格特点,主要作品和代表人物。 4.各时期主要的主要作品样式。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吧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吧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建筑与规划学院的前身是学校建筑工程系的建筑设计教研室1984年成立建筑系。xx年改名为建筑与规划学院。目前设有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两个本科专业。 中文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创办时间,1984年。类别,公立。学校类型,理工。属性,省属。所属地区,中国吉林。主管部门,省教育厅吉林。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学院简介建筑学专业1980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95年学制改为五年。xx年和xx年建筑学专业两次参加并通过了本科专业教育合格评估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建筑系设立城市规划专业。1995年改为四年制本科专业。xx年学制改为五年。建筑与规划学院现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建筑设计”。“建筑美术”。“居住区规划设计”三门省级优秀课程。xx年建筑学专业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同年被确认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xx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经过近30年的努力。建筑与规划学院已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700余名毕业生。其中建筑学专业毕业生1200余人。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500余人。

毕业生中有2人获“吉林省建筑设计大师”称号。1人获“吉林省规划大师”称号。4人获“吉林省优秀青年建筑师”称号。1人获* 人居环境署授予的“优秀设计师”奖。经统计。约有60%的毕业生工作在吉林省内建设行业并成长为业务骨干, 较好地满足了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在吉林省内具有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的人中。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占70%以上。 专业设置。建筑学专业简介:本专业以建筑设计为主线。 相关建筑理论知识为主干课程。培养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基本设计方法。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并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相应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综合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该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结构和建筑力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各城市建筑设计院。 主干课程:该专业开始主要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城市建设史。城市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等。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各城市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以及管理工作。或到教学。科研。房地产。开发部门从事相关的教学。研究。策划和建筑开发工作。学制:五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建筑史重点

外国建筑史 第一篇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 1 古埃及建筑史有四个主要时期: (1)古王国时期 玛斯塔巴---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金字塔多层金字塔---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 方锥形金字塔---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库富、哈弗拉、门卡乌拉 (2)中王国时期 峡谷里凿石窟: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3)新王国时期 太阳神庙:卡纳克和鲁克索的阿蒙神庙 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外部的,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面前 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内部的,是大 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仪式的神秘 性相适应. (4)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 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山岳台:是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高台,一般为7层.乌尔的山岳台,生土 夯筑,第一层为黑色,象征冥界,第二层为红色,象征人间,第三层两河流域为青色,象征天堂,第四层为白色,象征明月. 饰面技术:陶钉 琉璃砖---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 亚述帝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萨艮二世王宫 伊朗高原:波斯---帕塞玻里斯---仪典中心,帝国的象征 第二篇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古典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先后以克里特岛和巴尔干半岛上的迈锡尼为中心 克里特:克诺索斯宫殿---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费斯特宫殿 迈锡尼:狮子门 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 1 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2 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的特色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 (1)比例粗壮,开间较小(1)比例细长,开间较宽 (2)檐部较厚重(2)檐部较轻 (3)柱头为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3)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外廊下垂外廊上举(4)柱身凹槽的棱上还有一小段圆面,24个(4)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5)柱础复杂,看上去富有弹性 (5)没有柱础,直接立在台基上(6)柱子的收分卷杀不很明显 (6)柱子收分卷杀较明显(7)使用多种复合的曲面的线脚,线脚上串着(7)线脚很少,偶或有之,也是方线脚雕饰,最重要的母题是盾剑饰、桂叶和忍(8)台基是三层朴素的台阶,而且中央高、冬草叶

课程名称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

课程名称: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 课程编码:7036801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建筑学风景园林学 《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Repair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建筑学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及风景园林专业三年级学生选修课,为专业选修课。 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完整、准确地认识中国古典建筑的修缮保护基础知识,了解必要的修缮施工工艺与东西方遗产保护理论,了解中国古典建筑修缮保护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并了解修缮保护的地域特色与时代特点,为相关的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古建筑修缮与保护中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国与欧洲古建筑修缮保护的理念差异与实践; 第二部分唐辽宋金元明时期的建筑构造、工艺特点及修缮实例分析;清式建筑的构造、工艺特点及修缮实例分析; 第三部分大遗址保护实例分析;大型建筑群的遗产保护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几个主要地区地域性建筑修缮保护实例分析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古建筑修缮保护的意义与目标要求; 了解古建筑修缮保护基本原则与技术思路; 了解东西方修缮保护理念与应对上的差异; 了解实例案例中的典型操作; 了解不同地域民居的构造差异性与保护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前修课程: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古建筑做法后续课程:传统园林与建筑哲学,古建筑实习

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专题讲座、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以PPT形式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并适当辅以实地参观调研与现场讲授。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教学参考书目: 1、(宋)李诫.营造法式 2、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5、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6、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7、马清林等.铁质文物保护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浙江省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案例与研究.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9 9、其它有关专业期刊,如《文物》、《考古》、《古建园林技术》等等 七、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标准 为衡量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实现情况,主要考核形式可以采取闭卷考试,也可以采取在给定题目下独立完成的资料搜集与结课研究报告作为考核方法,要求图文结合,资料内容翔实准确,逻辑分析到位。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期末成绩所占比例为100%。 大纲编撰人:赵向东 大纲审阅人:梁玮男 系负责人:梁玮男 学院负责人:白传栋 制定(修订)日期: 2018年6月

中外建筑史的重点

1四大文明是指? 古埃及、古中东、古中国、古印度 2原始人的建筑类型分哪两类?为什么? 居住建筑------为自己和族人提供住所 巨石建筑------为信仰的神秘力量和先人提供膜拜祭祀的场所 3引起建筑变化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产方式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国家形态的变化 4主流建筑的三个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统一性 5埃及的主要技术能力以及建筑成就? 技术能力:精巧的石工艺技术;雕塑艺术的日臻完善;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发明了起重、运输、机械;具有了协助、组织能力;学会了绘制建筑图纸(三维色彩轴测图) 建筑成就:开创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产生最早的住宅、府邸(阿玛纳)、宫殿(阿玛纳)、庙宇、城市(卡宏城)陵墓等类型的建筑;建成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创造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提高巨石建筑水平 6金字塔的艺术构思是什么? 埃及人迷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只要保住尸体,三千年后可以重生 7两河流域的文明是指哪2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8两河流域的地理特点对建筑的影响?两河流域建筑的代表作是什么?影响:①建材:土---日晒瓦,牢固耐久,怕水,雨水入墙倒塌成土堆② 常年多下暴雨:须防水、牢固措施③盛产石油:多用沥青保护墙面;木材和石材较少 代表作:乌尔山岳台 9爱琴文化的建筑分哪两部分?各自的风格是什么? 迈锡尼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克里特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10古代希腊柱式的三种形态?以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多立克: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 爱奥尼: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 科林斯: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 11雅典卫城的建造目的以及组成部分,空间特色。

614《中外建筑史与建筑设计原理》考试大纲

614《中外建筑史与建筑设计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1、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基本史实,了解各种不同建筑类型的历史演变与类型特征;熟悉中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 2、熟悉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建筑发展规律;了解建筑学发展态势;具有综合分析、比较、论证建筑理论问题的能力。 3、熟悉建筑的基本要求,掌握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主要的建筑设计规范。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 《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委会.中国古代建筑史(多卷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20XX [3] 刘先觉,汪晓茜.外国建筑简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4] 罗小未,蔡婉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5]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6]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7] 朱昌廉,魏宏杨,龙灝.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8] [荷]赫曼·赫茨伯格著. 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M].仲德崑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XX [9] [荷]赫曼·赫茨伯格著. 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M].刘大馨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XX [10] 现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及近年来《建筑学报》等建筑类期刊 四、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绘图题、绘图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中国建筑史部分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及各时期建筑发展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概况及各时期典型城市规划设计特点; 3、掌握典型住宅与聚落的设计特点,并对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及宗教建筑的规划设计特点,并对重点实例进行分析; 4、了解、掌握园林建筑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并能利用造园要素指导园林设计实践; 5、了解中国古代单体建筑详部特征与构造做法。 第二篇近、现代中国建筑 6、了解近、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 7、对近、现代中国城市建设及规划设计有一定认识,了解典型城市规划建设特征; 8、认识近、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思潮的演变及其对中国建筑形式、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了解近、现代中国建筑制度、教育与主要设计机构的发展状况。 外国建筑史部分

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建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以建筑学一级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综合考查学生对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物理与建筑构造以及城市规划理论等主要专业课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掌握与理解。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初试科目满分为150分,其中建筑学通识基础50分,专业知识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专业综合理论考试,由以下两部分内容构成: 1.第一部分:建筑学科通识基础50分 (1)建筑学基础知识30分(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 (2)城市规划学基础知识10分 (3)风景园林学基础知识10分 2.第二部分:专业知识100分 2.1 建筑历史与理论50分,包括: (1)《中国建筑史》(1册)占试题分数的40%; (2)《外国建筑史》(2册)占试题的60%。 2.2 建筑构造50分,包括: (1)《建筑构造》(上),占试题分数的70%; (2)《建筑构造》(下),占试题分数的3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建筑学科通识基础部分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专业知识部分试题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还可包括判断题、填空题、绘图题、计算题等。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 (一)建筑学通识基础 1、建筑学基础知识 1.1建筑设计原理 教材《建筑设计原理》第2、3、4、5、6章各节内容,及第8章第3节内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条文5:场地设计”和“条文6:建筑物设计”部分内容。 1.1.1 建筑设计与原理 (1).对于第二章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 ①.了解使用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②.掌握不同类型(生活用房、学习用房、展览用房、观演用房、辅助用房等)使用空间设计的设计要点,重点掌握展览用房、观演用房以及盥洗用房中的术语、定义、空间设计特点等; ③.重点掌握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要求和设计要点(包括水平交通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掌握教材和《通则》中的术语定义、需掌握的的设计数据和规范等;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主要社会功能。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中、外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通过吸收前辈的建筑艺术成就,进一步指导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创作,为设计思维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做法。重点掌握宫殿、坛庙、宗教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清式做法中的“大木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等具体做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仿古建筑的设计能力。了解其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思潮。掌握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等。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概况。掌握古典建筑柱式、拱券技术、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成就以及有关的建筑理论等。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掌握木构架的组成及主要结构构件的功能;掌握木构架形式及各自特点;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在单体设计和群体组合上的典型特征;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在门窗、屋顶、天花和藻井、彩画等方面的装饰特征。 教学重点:中国木构架结构体系优缺点、木构架的组成、主要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单体建筑特征、群体组合特征。 教学难点:中国古建筑门窗、屋顶装饰、天花和藻井、色彩、彩画等特征。 第一节木构特征 一、木构架的优点 二、木构架结构体系 第二节建筑特征概述 一、单体建筑特征 二、建筑群体特征 第三节装饰特征 一、门窗 二、屋面装饰 三、天花和藻井 四、色彩与彩画 五、雕饰 第二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概况;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等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掌握从原始社会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在结构体系、材料、技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各个历史阶段在结构体系、材料、建筑技术与艺术上的发展成就。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发展概况 一、夏 二、商

中外建筑史考试要点

《中外建筑史》习题集 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国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湖居C.巢居D.蜂居 2.西安半坡遗址是原始社会中国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巢居C.湖居D.蜂巢居 3.印度、巴比伦和罗马人热衷于(),这种自撑式弧形结构使得建筑在跨度和高度上不断增加。 A.拱券B.梁架C.湖居D.蜂居 4.原始人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堆起象征永恒的(),形成了最初的墓葬。 A.穴居B.巢居C.湖居D.石台 二、多项选择题 1.《易·系辞》中的“昔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指的是原始社会的()居住形式。 A.湖居B.巢居C.穴居D.帐篷 2.原始社会居住建筑了常见类型有()。 A.穴居B.巢居C.石环D.湖居 3.原始巨石建筑的形式有()。 A.石柱B.列石C.石环D.石台 4.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架形式是()。 A.抬梁B.穿斗C.石环D.石台 三、填空题 1.建筑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有两种:和。 2.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在建筑房屋时就离不开技术、形象和三个方面方面的因素。 3.原始社会纪念性的石柱、列石、石环、石台一般规模巨大,称为 。

4.英国的石环可以称为原始神庙的雏形。 5.马耳他岛上有许多史前庙宇,它们通常由两个小庙和组成。6.法国的巨石建筑之高大令人惊叹,其中最大的一个整石柱直径4.28米,高19.2米,重达260吨。 四、名词解释 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 答案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A 3. A 4. D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BD 3.ABCD 4.AB 三、填空题 1.梁架拱券2.功能3.巨石建筑4.索尔兹伯里 5.圆形前院6.布列塔尼 四、名词解释 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 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石环高5米、直径约32米,当中有5座门状的石塔。据推测,石环中的石杆与石门的排列形状与间距,与在每年主要节日中太阳与月亮起落时所投的影有关。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日出时,最高的一座门状石塔的横梁就变成太阳的祭台,因此,它可算是神庙的雏形。 第二章中西建筑艺术总体特征的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 1.汉代《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成为历代宫殿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法规,其中“左祖右社”是指()。 A.城市平面呈正方形B.宫殿要中轴线对称C.城市平面边长九里D.宫殿的左边(东)是祖庙,右边(西)是社禝 2.汉代《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

《中外建筑史》考试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课程代码:00424060 课程类别:专业理论课 适用对象:16级本科环境设计专业(4年制) 总学时:30学时讲授学时:25学时课内实践学时:5学时 独立实践学时:无 一、考试目的 (一)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部分考查学生是否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是否知道认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 制及其典型实例;了解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别、构成要素、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概 略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和风格面貌,了解中国 近代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徒手绘制与中国建筑史有关的图形。 (二)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部分考查学生是否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西方与东方古代建筑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知识,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欧美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各时期主要建筑师 的理论,主要作品和建筑美学的基本观点和当代西方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 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并能够徒手绘制外国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柱式等。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考察学生对中外建筑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建筑风格、设计思潮倾向等 内容的理解。 (二)要求考生结合阶段的建筑思想,建筑特点建筑的发展和演变,综合分析评价 的能力。 (三)建筑柱式、建筑平面布局、典型剖面、立面造型、考查考生掌握形象思维能 力和掌握正确的比例、尺度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二)木构架建筑概论 (三)建筑类型 (四)礼制建筑 (五)园林建筑 (六)西方古代建筑史 (七)古埃及建筑 (八)中世纪建筑 (九)17-18世纪建筑 (十)西方近代建筑 四、试题类型 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画图。 五、考试方法及考试时间 (一)考试方法:闭卷考试 (二)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六、成绩评定方式 考试课程:平时成绩(含考勤、课堂表现、课堂奖励分值)40%+期末考试成绩6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杨远《中外建筑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袁新华《中外建筑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工程出版社 1980年版 杨远《中外建筑简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赵海涛《中外建筑史》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李之吉《中外建筑史》长春出版社 2006年版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总学时数32 讲课30 实 践 2 周 学 时 2 多媒体30 市场调研、考察0 学分 2 习题作业0 作业小结 2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先修课程《环境写生》、《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素质拓展课(专业限选、 任选) 选用教材1、《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5版1次 2、《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第3版1次 主要教学参考书1、《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李婉贞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1次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25次 3、《建筑历史》.沈福煦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1次 4、《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刘松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1次 5、《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琬英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1次 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 中外建筑史是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质拓展(专业限选、任选)课群选修课,培养学生认识建筑的本质和它的系统结构,它将为今后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本课程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的发展历史,讲授不同时期国内外建筑的特点与风格及建筑的基本词汇与设计手法。对中外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对中国古建筑发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类型和国外各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建筑艺术欣赏能力,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建筑和建筑设计,提高学生的建筑艺术素养,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它与所处的社会的政治、地域、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特点。为后续课程建立起比较全面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为今后的学习和设计创作道路树立正确的理论基础。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试题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试题来源:考试大 2007/9/21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建筑史试题 课程代码:06216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雅典卫城的建筑群是古希腊柱式的典范,其中帕提农神庙代表了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而伊瑞克提翁神庙则是古典盛期____________柱式的代表。 2.希腊化时期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是位于雅典的____________,它也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作。 3.两河流域上游的亚述王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它的大门立面石板墙裙以象征着睿智和健壮的____________作为浮雕题材,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 4.大大促进古罗马券拱结构发展的是良好的____________,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活性火山灰。 5.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是世界上保存得比较好的一所____________建筑风格的宫殿,它以两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分别叫做拓榴院和狮子院。 6.文艺复兴建筑史,以____________标志着开始。 7.三国东吴时康居国僧人康僧会在建业建有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为江南佛教建筑之肇始。 8.我国古代城市中城与郭名称不一,或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称内城、外城;或称阙城、国城。为了加强防御,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城门,形成____________。 9.唐宋的造屋模数采用____________。明清采用____________,无斗拱的建筑以檐柱直径为模数。 10.宋《营造法式》中记述的建筑平面分槽形式有:____________、分心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古埃及太阳神庙的特点的是() A.是自然神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 B.建筑上布满彩色的阴刻浮雕作为装饰 C.有一条明显的纵轴线 D.从柱廊经大殿到密室,屋顶逐层降低,地面逐层升高

最新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1汇总

2012中外建筑史试题 及答案1

“2014中外建筑史资料一 一、单选题 1.故宫太和殿的屋顶形式是 B A.庑殿顶 B.歇山顶 C.重檐庑殿顶 D.重檐歇山顶 2.下列中国古代城市中规模最大的是 B A.北魏洛阳 B.唐长安 C.元大都 D.明北京 3.《营造法式》的作者是 A A.李诫 B.宇文恺 C.李春 D.计成 4.隋文帝开皇二年开始营造的都城是 D A.长安 B.建康 C.洛阳 D.大兴 5.清代故宫内三殿指的是 C A.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B.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C.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D.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6.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A A.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B.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C.天津蓟县独乐寺 D.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7.西安荐福寺小雁塔佛塔所属的类型是D A. 喇嘛塔 B.金刚宝座塔 C.楼阁式塔 D.密檐塔 8.下列园林中地处江苏扬州的是B A. 拙政园(苏州) B.个园 C.留园 D.寄畅园(无锡)

9.斗拱在清代建筑中称为C A.举折 B. 铺作 C.科 D.栿 10.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A A.吕彦直 B.董大酉 C.梁思成 D.徐敬直 11.下列建筑中不属于十大工程的是C A.人民大会堂 B.钓鱼台国宾馆 C.全国政协礼堂 D.北京火车站 12.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陵寝建筑代表作是A A. 吉萨金字塔群 B.漫渡好特普三世墓 C.卡纳克阿蒙神庙 D.阿布辛波石窟庙 13.下列建筑中地处雅典卫城的是B (雅典卫城主要建筑有:胜利神庙、B、帕提农神庙) A.阿丹密斯神庙 B. 伊瑞克提翁神庙 C. 天后赫拉庙 D.军功庙 14.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D A. 文艺复兴建筑 B.罗马式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拜占庭建筑(最重要的是宗教建筑) 15.下列建筑中不属于哥特式教堂的是A A.亚民主教堂 B.韩斯主教堂 C.佛罗伦萨主教堂 D.夏特尔教堂 16.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设计者是A A.伯鲁乃列斯基 B.小桑迦洛 C.伯拉孟特 D.米开朗琪罗 17.路佛尔宫东立面建筑风格属于B A. 哥特式风格 B.法国古典主义 C. 巴洛克风格 D.洛可可风格

建筑史作业教学提纲

建筑史作业

一.填空 1.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的发起者是(朱啓钤)。 2.借鉴传统的三种方式(式的借鉴)、(符号借鉴)、(法的借鉴)。 3.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布局的主要方式是(庭院式)式组群布局。 4.间的概念:(四柱之间)(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 5中国古建筑中庙宇的正门称为(山)门。 6槫的另一个叫法是(桁),其中(檁)是宋式称呼。 7(北宋)时期木工(喻皓)所著的《木经》中将台阶的坡度分为(峻)、(平)、(慢)三种。 8《营造法式》是(宋)朝代的(李诫)主持编修的。 9.中国古建筑台基一般由(台明)、(台阶)、(勾栏)、(月台)四部分组成。 10歇山屋顶在宋代称为(九脊顶),庑殿顶在宋代称为(四阿顶)。 11仔角梁斜插在老角梁上并成50°的夹角,从而使檐口至屋角处形成很大起翘的做法称为(嫩戗发戗)。 12装修在宋代称为(小木作). 13清式彩画主要有(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和玺彩画)三种. 14原始社会主要的居住形态主要有(巢居)和(穴居)两种. 其中(巢居)后来发展成干阑式建筑. 15我国最早在建筑中使用瓦的建筑遗址是(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 ). 16《园冶》是一部成书于(明)朝代的造园专著,作者(计成)。 17中国古建筑中庙宇的正门称为(山)门。 18槫的另一个叫法是(桁),其中(檁)是宋式称呼。 19.汉代至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寺院是以(佛塔)为中心,隋唐开始转为以(佛殿)为整个寺院中心。鼓楼在佛寺中开始出现于(明)代。 名词解释 1.工官制度;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工官制度是集制订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施工于一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的制度。 2.中国营造学社:有朱啓钤创立的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营造学的学术团体。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均是其成员。学社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 4.斗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接柱、梁、檩、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的结构构件。有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 5.计心造:哪一跳上有横栱的,那一跳的做法便称计心造. 6.偷心造:哪一跳上没有横栱的,那一跳的做法便称偷心造. 7.卷杀:对木构件做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 8.雀替:宋称绰幕枋.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的一个构件。 9.须弥座台基: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 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 10两阶制:台阶的一种型制,早起东西阶制, 艺术处理上不合理。后期,东西合一。 11推山: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里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不一致的建筑处理的特殊手法。 12收山: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13挑山:是将悬山建筑两山的檩头,向山柱外伸出四椽四档或三分之一檐柱高的做法 14檐不过步:是指出檐的上檐口超过的宽度不超过一步架(22斗口)的距离 15一整二破:旋子彩画中常见图案,它是一个整团旋子和两个半团旋子组成的彩花图案,固称 16茅茨土阶:茅茨—茅草屋顶土阶?---夯土台基。奴隶社会早期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把素土夯实,形成高高的方形台,然后在上面建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