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家校合作模式调查报告精选

2021年家校合作模式调查报告精选
2021年家校合作模式调查报告精选

家校合作模式调查报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教育就是雕刻一块精美的大理石, 要想成功总共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 二是学校, 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 四是儿童本人, 五是书籍, 六是偶然出现因素。单从排列顺序上来说, 家庭无可争议的被排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所有的教育中, 位置至关重要。

近年来, 各级领导已经开始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社区中积极兴办家长学校, 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深入展开。但是家长学校作为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 不管在理论的研究, 还是实践的操作上, 还存在尚需探究的问题。尤其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尚未完全建立, 而导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制度建设上看, 各种规章制度貌似健全, 却是“虚设多作用小”;二是从教学上看, 教育教学讲座搞了不少, 但随意性教学太强;三是从组织、内容和效果上看, 缺乏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四是从区域间和校际间看, 家长学校发展水平参差不一, 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

2008年6月, 李沧区教育体育局对区39所中小学30253个家庭进行了家庭教育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以下问题:

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人数最多占

36.5%;又因李沧区外来务工的子女已占学生总数的32.14%, 而且这个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 这直接导致了家长文化程度在低层次徘徊。

74.6%的家庭收入在4万元以下;家庭教育费用千元以下占31.2%;收入在4万元以下的家庭占74.6%, 教育费用低于4千元的达73.8%;只有25%的家庭存书量在百本以上;在今天普及电脑的时代仍有46.1%的家庭无电脑;这些现象足以说明李沧区家长整体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 家长素质亟待提高, 如何迅速提升这个群体的整体水平, 推动家庭教育健康发展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在探索与实践中, 实现理念的突破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思考, 以“科学家教进课堂”为引领, 提出“3B1K”家庭教育模式。

1、何为“3B1K”家庭教育模式呢?

3B:指以班级为主要组织单位, 以班主任为主讲教师, 以班级学生家长为基本学员的家长学校授课模式。

1K:指实行以“教学为主, 活动为辅, 满足家长不同层次需求”为特点的菜单式课程设置, 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 形成科学家庭教育的知识链条, 使家校保持有效的沟通, 形成教育未成年人的合力。

2、在推进家校合作教育过程中, 积极强化四个意识:

(1)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要强化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中提出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要从办好家长学校就必须建立起科学的运行机制入手, 按规律、有系统地运转, 使家长学校真正成为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有效途径, 成为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工作的桥梁。

(2)切实增强家长是家长学校的学员意识。要突出家长学校的教育性、服务性, 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意识到, 家长是一个陪同和引领孩子终身发展的指导者,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教育引领孩子发展的本领, 才会实现“亲子共同成长”的目标。

(3)学校中要形成班主任是家长学校里的“首席教师”和“主讲教师”的意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班主任是家庭和学校教育沟通交流密切合作的最佳沟通者;是亲子关系, 师生关系的纽带;是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和孩子素质教育提升的责无旁贷的指导者、因此, 班主任理应发挥在家长学校的授课和召开学生家长会工作中的“担纲作用”。

(4)形成家长学校必须加强教学内容、模式的研究和增强教学

系统性的探索意识。家长在伴随孩子的成长中, 一是迫切需要解决眼前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和方法, 即现实性;一是对未来孩子的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预测、提前干预、引导, 保证能够始终科学地、有效地站在孩子成长中的引领地位, 即预见性;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是系统的、连贯的、科学的、有效的循序渐进。

3、“3B1K”家校课堂教学模式, 具有以下特点:

在对“3B1K”模式的进一步分析、研究之后, 我们认为此模式的核心是“教学为主, 活动为辅”。课堂的授课形式、内容、方法, 决定了家长学员的认可度, 所以工作中我们探讨了五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

(1)个体性恳谈式指导课(范围小、机动灵活、面向个体差异)。

(2)常规性系统式指导课(以班级为单位, 面向家长, 以课题菜单为授课内容)。

(3)专题性沟通式指导课(一年级新生、毕业生会、青春期教育、预防传染病)

(4)函授互动式指导课(通过调查问卷、发放资料让家长自学并写出学习心得)。

(5)网络性讨论式指导课(通过QQ、电子信箱等相待网络在

网上交流或飞信交流)。

三、家校合作教育的意义。

一年来我们根据我区教体局出台的一系列文件, 从家庭教育的纵横两个方面确定的常规性系统式菜单的课程设计, 即横向为以转变家长学员的教育理念, 提高其教育能力, 改变其教育方法为目的的各年级教学指导课。纵向为以各年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变化规律为主线, 设计习惯养成与培养、性格塑造、学习方法指导以及疏导心理等方面教育的知识与能力。

“3B1K”家校课堂教学模式, 将家长视为学员, 实行课前调研, 听课签到、课中记录、课后反思的系统管理, 强调尊重家长的需求“对症下药”, 有利于家长学员意识的形成, 提高了家长学校工作的针对性。家长带着问题来听课, 上课积极与班主任交流讨论, 每学期学校评选优秀学员, 学校将家长学校纳入教育教学常态化管理中, 改变了家长学校的随意性、突击性、单一性等弊端。

1.实施“3B1K”模式, 有利于促进以班级为载体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推进, 提高了家长学校工作的创新性。

把对家长的管理落实到班级, 无形中缩小了这个群体的规模, 各个班级为了提高家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

管理措施。如六十四中学创新了家长学习反馈表的使用, 有的班级制订了家长听课记录本, 将家长撰写的心得体会情况与出勤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依据;东川路小学印发班级家长“函授”教材;天水路小学出台政策, 班主任教师可自主购买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广水路小学引导家长参与到家长学校授课课题的制定选择。以班级为载体, 一改过去家长学校统一管理“一刀切”的弊端, 使学校担负起“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化整为零, 落到实处。

2.实施“3B1K”模式, 有利于发挥班主任作为家长学校主讲教师的“担纲作用”, 提高了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效性。

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班主任是家庭和学校教育沟通、交流、合作的最佳实施者。由班主任担任的主讲, 最能触动家长的心理, 解决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点、热点、困惑和难点问题。因此, 课题研究中, 我们注重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在家长学校授课和家长会中的“担纲作用”。各实验学校建立起对班主任教师为主讲教师的有关政策的制约、激励机制, 在全区形成了一套班主任教师是家长学校主讲教师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对班主任工作管理的模式。本着“把每一次教学内容落实到每一个家长”的原则, 让班主任针对自己所编写的菜单, 结合本班事例编写教材和教案, 教学内容既从系统性的教学去考虑, 也结合本班的实际, 同时教学方式一改过去“满堂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