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核心知识结构图

模块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核心知识结构图
模块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核心知识结构图

模块复习一、《化学反应原理》核心知识结构图

键能/kJ·mol—1436 946 393 298K时氮气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2(g)+3H2(g)===2NH3(g) △H=—104kJ·mol—1

B.N2+3H2===2NH3△H=—104kJ·mol—1

C.N2(g)+H2(g)===NH3(g) △H=+989kJ·mol—1

D.N2(g)+3H2(g)===2NH3(g) △H=+989kJ·mol—1

(二)盖斯定律的应用

2.100g C不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CO所占体积为1/3,CO2为2/3,且:

C(s)+ 1

2O2(g)═ CO(g)△H = -110.35 k J·mol

-1

CO(g)+ 1

2O2(g)═ CO2(g)△H = -282.57 k J·mol

-1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为

A.39.292 kJ B.3274.3 kJ C.784.92 kJ D.2489.44 kJ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书写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式,金属的电化学腐蚀3.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4.右图是2004年批量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

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

为2CH3OH +3O2 =2CO2 +4H2O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

B.右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处通入的物质是空气

C.负极反应式为:CH3OH +H2O-6e—=CO2 +6H+

D.正极反应式为:O2 +2H2O +4e—=4OH―

5.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为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在其奖牌的表面变暗

(四)电解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6.用铂作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

A.AgNO3B.HCl C.NaOH D.NaCl

7.下图两个装置中,溶液体积均为200ml ,开始时,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 ·1

L -,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都通过了0.02mol -

e ,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正确的是( ) A .产生气体体积:①=② B .电极上析出固体质量:①<② C .溶液的pH 变化:①减小;②增大

D .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22O O 2H 4e 4OH ②中负极:↑=+-

+2H 2e 2H (五)

活化能的含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化分子相碰撞即可发生化学反应

B .升高温度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C .某一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率是个定值

D .浓度增大使得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率增大

(六)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有关的简单计算

9.CO 2和H 2的混合气体加热到1023K 时,可建立下列平衡:CO 2+H 2

CO+H 20(g ),

在该温度下,平衡时有90%的氢气变成水蒸气(K=1),则原混合气体中CO 2和H 2的分子数

之比是( )

A .1:1

B .1:5

C .1:10

D .9:1

(七)理解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0.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 (s )+H 2O (g ) CO (g )+H 2(g ),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

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当增大N 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 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1.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 <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八)沉淀溶解平衡、沉淀转化

12.常温时,将足量的AgCl 分别加入同体积的下列各溶液中,AgCl 溶解最少的是 ( )

A .1mol/L 的MgCl 2溶液

B .2mol/L 的NaCl 溶液

υ(正)

υ(逆) P

ω(C)

100℃

500℃

A

有催化剂 无催化剂

C 时间c (C) A

的转化率 D 100℃

10℃

压强

C.1.4mol/L的BaCl2溶液D.1mol/L的AlCl3溶液

(九)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13.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盐酸过量②氨水过量③恰好完全反应④c (NH4+) = c(Cl-) ⑤c (NH4+) <c(Cl-)

A. ①⑤

B.③④

C.②⑤

D.②④

14.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A.c (CH3COO-)>c (Na+) B.c (OH-)>c (H+)

C.c (CH3COOH)>c (CH3COO-) D.c (CH3COOH)+c (CH3COO-)=0.01mol/L

(十)水的电离

15.下列离子组中,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4mol·L-1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A.Na+、Mg2+、Al3+、Cl-B.Na+、K+、Cl-、SO42-

C.HCO3-、Na+、Cl-、K+D.I-、Fe2+、Na+、NO3-

16.常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为

A.1.0×10-7 mol·L-1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D.1.0×10-12 mol·L-1

(十一)溶液的pH

17.在常温条件下,酸和碱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一定大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B.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C.pH=3的硝酸和pH=11的氨水

D.pH=3的硫酸和pH=12的氢氧化钾溶液

18.室温时,将x mL pH=a 的稀NaOH溶液与y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7

C.若ax=b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