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猪肉各部位的特点及吃法

详解猪肉各部位的特点及吃法
详解猪肉各部位的特点及吃法

详解猪肉各部位的特点及吃法

分布解剖定位肉质特点适宜吃法

头部1、猪头肉包括上下牙颌、

耳朵、上下嘴尖、

眼眶、核桃肉等皮厚、质地老、

胶质重

凉拌、卤、腌、

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梅花肉)猪颈部下刀处,

实为上肩胛肉的

一部分

皮薄、质地较嫩、

微带脆性、瘦中

夹肥(横切面观:

粉嫩的瘦肉与丝

丝白色的油脂相

间,形似梅花故

名),久煮不老

卤、蒸、烧和做

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

(松板肉、猪颈肉、梅子肉)猪颈质地老、肥瘦不

制成馅料,或红

烧、粉蒸等

头腿连接部前排肉

(上脑肉)背部靠近脖子的

部位

质地较嫩、瘦肉

夹肥

粉蒸肉和炖肉

夹心肉(夹缝肉、前夹

肉)颈与前腿上部之

间的部位

质地较老、色较

红、筋多

炒、炸,做汤等

前腿部4、前腿肉第五、六肋骨中

间斩下的前腿部

位肌肉质地较老、半肥

半瘦

凉拌、卤、烧、

腌、酱腊、咸烧

白(芽菜扣肉)

等。

5、前肘肉

(前蹄膀)前腿下部皮厚、筋多、胶

质重

凉拌、烧、制汤、

炖、卤、煨等。

6、前脚

(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

此处只有皮、筋、

骨骼,胶质重

烧、炖、卤、煨

等用。

背脊部7、里脊

(扁担肉)脊骨下面一条与

大排骨相连的瘦

质地最细嫩炒、溜、炸、汤

猪肉适合斜切

特级肉:里脊

一级肉:通脊(外脊)、后腿

二级肉:前腿、五花

三级肉:槽头、奶脯、前后肘

炒食:脊肉、腿肉、臀尖肉

烧炖:五花、前后脚、前后蹄膀

制馅:夹心肉、臀尖肉

大排

(龙骨、肉排)里脊肉和背脊肉

连接的部位

卤、、蒸、红烧

子排小排之上、腹腔

连接背脊的部位排骨中肉质最嫰

的部位

红烧等

腹肋部8、正宝肋皮薄、质地较好、

有肥有瘦蒸(甜烧白、粉蒸肉)、卤、烧(红烧肉)、煨、

9、五花肉

(方肉、腰排)肋条部位肘骨的

皮薄、质地较嫩、

肥瘦相间(一层

肥肉,一层瘦肉

夹起的,共五层,

故名)

烧(红烧肉、东

坡肉)、蒸(咸

烧白)等

10、奶脯肉(拖泥肉、下五花肉、肚囊皮)肋骨下面的腹部肉质差、肥多瘦

少(多泡泡肉)

炸酥肉、熬油

肋排烧、炸小排腹腔靠近肋膈的

部位

带白色软骨切小块蒸

后腿部11、后腿从腰椎与荐椎连

接处(允许带腰

椎一节半)斩下

的后腿部位肌肉皮薄、质地嫩,

有肥有瘦、肥瘦

相连

凉拌(白肉)、

卤、腌、做汤,

或回锅肉等。

12、后肘

(后蹄膀)

后腿下部质量较前肘差用途同前肘

13、后脚

(后蹄)

质量较前蹄差用途同前蹄

14、臀尖臀部的上面肉质嫩、肥多瘦

少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尾部15、猪尾猪尾皮多、脂肪少、

胶质重

烧、卤、凉拌等

*元宝肉:属于后腿肉:后腿的大腿内侧的一块肉

腱子肉:属于后腿肉,后腿中间半肉半筋的一块肉

猪肉部位

初级烹调师技能鉴定考核——原料知识 猪肉分割部位及用途 猪肉是厨师最常用的原料,也是厨师技能考试经常考到的问题。你了解猪肉各部位的名称和用途吗,如果还没有透彻的了解,请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肉联厂里,一般把猪肉分成四个部位,以序列号来命名: 1号肉 一号肉又叫肩颈肉、前夹心这部分肉包括颈、背脊和前腿肉,瘦肉多,肌肉间结缔组织多,在烹调中适宜于炸、炖、熘、焖等烹调方法,及做馅、叉烧肉等。 具体部位是前端从第一、第二颈椎间,后端从第五、第六肋骨间与背线垂直切开,下端从肘关节处切开。 2号肉 二号肉又叫方肉是大排下部割去奶脯的一块方形肉块。这块肉脂肪和瘦肉互相间层,俗称五花肉,在烹调中适宜于炖、焖等烹调方法,是加工酱肉、酱汁肉、走油肉、咸肉、腊肉的原料。其奶脯部分用于炼油。

3号肉 三号肉又叫大排、通脊前端从第五、第六肋骨间,后端从最后腰椎与荐椎间垂直切开,在脊椎下5~6cm 肋骨处平行切下的脊背部分。这块肉主要由通脊肉和其上部一层背膘构成。通脊肉是较嫩的一块优质瘦肉,可用于炒、爆、炸、熘等多种烹调方法,是烤通脊肉和叉烧肉的好原料,也是中式排骨、西式排骨、培根的原料。背膘较硬,不易被氧化,可用作灌肠的上等原料。 4号肉 四号肉又叫后腿肉是从最后腰椎与荐椎间垂直切下并除去后肘的部分。由于后腿瘦肉多,脂肪和结缔组织少,亦较嫩,故用途较广,适宜于炒、爆、炸、熘等多种烹调方法,也是中式火腿、西式火腿、肉松、肉脯、肉干和腊肠、灌肠制品的上等原料。 出厂的标准是:肌肉保持完整,表层脂肪修净,肌膜不破。感官指标,色泽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有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冷冻良好,肉质紧密,有坚实感;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香味。 另一种分割方法是在第五、第六肋骨间与背线垂直切开,颈背部分为一号肉,前大排称作二号肉,方肉称作三号肉。 在商场里和厨师使用时,分割的猪肉也有各种不同的称谓,烹调时有不同用法,对照图片,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部位的用途: 1、猪头。头是从宰杀刀口至颈椎顶端。猪头肉质较嫩、肥而不腻。宜于酱、扒、烧、煮、腌、卤,用来制作冷盘。或制作“酱猪头”、“红扒猪头”等菜肴。

猪肉不同部位的特点以及对应适宜的做法

猪肉不同部位的特点以及对应适宜的做法 猪肉比牛肉更好消化,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V3 根据做菜要求选购猪肉的不同部位(附: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猪肉的各个部位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猪肉的分布图及各部位的用途

很多网友对猪肉各部位肉的称呼及用途不是很了解,今天发一篇关于猪肉的分布图供大伙参考。 猪肉的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我们平常所说的猪颈肉,梅头肉,梅花肉全部是指图中的2号或3号肉位置。因为地域性的不同,有不同的各种叫法。因为位置很近,只有卖猪肉的人才能仔细的区分开。不过,一般和卖猪肉的人讲要猪颈肉,或者梅花肉,他们差不多都能找对肉。所以,买对了肉,做菜也就好吃了。俺在上海买的一般是叫梅花肉,是2号肉的位置。 这个是猪的肌肉部位图:

[精品]猪肉部位含图详解

[精品]猪肉部位含图详解 猪肉部位含图详解 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会为做什么样的菜而挑选怎样合适的猪肉犯难。为此今天我特地精心准备了这样一个帖子供大家参考,有不足之处也请各位涯友多多指点。 此贴的内容主要是介绍猪嘎嘎身上各个部位的最佳用处及肉质的特征,方便大家今后在市场上选购肉品时更加得心应手,烹饪出更美味的菜肴出来。 下面呢,我先从最常见的嘎嘎开始~排骨... 排骨其实也分为很多种 精肋排: 精肋排是猪身上最好的排骨,精肋排的特点是除去了多余的大骨,排骨上面的肉包裹均匀饱满,所以这样的排骨通称精肋排,因此这样的排骨通常在所有排骨中价格也是最高的。 用处:最佳用处糖醋排骨、香酥排骨等

前排: 前排也称小排,同时也分无颈前排和带颈前排。意思差不多大家根据我的图片就清楚了,我先介绍的是无颈前排,所谓无颈前排就是去了颈骨的就叫无颈前排。 最佳用处:因为前排身处猪靠颈部,骨骼相对粗大些,肉质还是很细嫩的所有建议煲汤、红烧等 无颈前排

前排: 带颈前排,带颈前排跟上面的排骨是基本一样的,区别在于这个排骨保留了颈骨,大家 在市面上面应该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排骨 最佳用处:煲汤、红烧等 带颈前排

大排: 大排也称中排,因地域差别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叫法。大排所处猪嘎嘎身上腹腔部位,就是粑到三线肉那点,大排肉质鲜嫩适合做很多菜肴 最佳用处:煲汤、蒸系列等等,如:糖醋排骨、粉蒸排骨、蒜香排骨... ...

一字排: 一字排也就是大排,为什么叫一字排其实就是把大排分为一根一根的,看上去很漂亮很有食欲,大家在市面上购买时不用追求太多美感,买大排也差不多,价格却相差好几块呢~ 最佳用处:煲汤、炸、炒、蒸系列均可

风干肉的做法大全,这样做老少皆宜

风干肉的做法大全,这样做老少皆宜风干肉是内蒙古地区的一道特色,之所以叫风干肉,是因为之前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人,大多数都是游牧民族,大家把切好的肉做成风干肉,这样在在游牧过程当中更好的携带,同时又可以避免坏掉,还能快速的解决饥饿,所以风干肉被现在的人们也开始非常的追捧,大家都觉得风干肉的味道非常好,营养价值也很高,不由得希望自己也能学会做法,风干肉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地地道道的草原风干肉,需要准备的有牛肉,芦荟,食盐,味精等几种调料,做的方法很简单。 ★草原风干肉 ★材料 风干牛肉条350克,菜胆250克,芦荟100克,盐、味精、胡椒粉、秘制香料、芝麻仁、油、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 ★1、风干牛肉条切成小段。芦荟切小丁,焯水。 ★2、风干牛肉段加入秘制香料,上笼蒸45分钟入味。 ★3、将焯过水的菜胆摆入盘内,扣入蒸好的风干肉,浇原汁,撒芝麻仁、芦荟丁即成。 ★铁锅风干藕 ★材料 莲藕500克,鲜五花肉片50克,洋葱丝50克。调料老卤水1500克,美极酱油5克,味精3克,生姜末10克,十三香,胡椒粉各1克,香蒜节30克,色拉油20克。制法1、藕洗净放入

老卤水中卤30分钟,至藕卤入味。2、将卤好的藕切厚2厘米的片放通风的位置风干待用;3、锅入油烧至五成热时,将洋葱丝煸香入铁锅中垫底,再将鲜五花肉切成0.5厘米见方的块放入锅中煸香出油,放酱油、味精、十三香、胡椒粉、姜末,将风干的藕片烹制入味,再撒入香蒜节翻炒均匀即成。特点乡土风味浓郁、入口干香。注:老卤水的 ★做法 ★原料:朝天椒50克、八角20克、桂皮15克、香叶15克、炒果15克、沙姜10克、山仁10克、丁香5克。调料:白糖20克、味精30克、盐50克、荆沙西辣酱100克、海天生抽200克、高汤1000克、色拉油150克。做法:将香料用清水冲洗干净,入五成热油锅中煸炒出香味捞出备用;2、将炒好的香料用纱布包扎,放入高汤中小火煮30分钟,调入白糖、味精、盐、荆沙西辣酱、生抽小火卤50分钟即可。

猪肉分割现用图解(1)

猪肉的分解图介绍详细分类 猪肉比牛肉更好消化,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根据做菜要求选购猪肉的不同部位(附: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猪肉不同部位的特点以及对应适宜的做法

猪肉不同部位的特点以及对应适宜的做法

猪肉不同部位的特点以及对应适宜的做法 猪肉比牛肉更好消化,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

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V3 根据做菜要求选购猪肉的不同部位(附: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猪肉的各个部位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

里脊肉的做法大全

里脊肉的做法大全 里脊肉的做法大全 里脊肉的做法大全 里脊肉怎么做好吃 里脊肉是什么肉 里脊肉的营养价值 里脊肉的适宜人群 宝宝可以吃里脊肉吗 不少人都听说过里脊肉,也知道里脊肉是一种很好吃的肉,但是里脊肉是指动物的哪里,相信知道的人不多。里脊肉是动物脊椎骨内侧的条状嫩肉,是动物身上最嫩的一块肉,所以用它来做菜是非常鲜嫩爽口的。平常我们吃的比较多的里脊肉有糖醋里脊肉和红烧里脊肉,其实,里脊肉还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里脊肉的做法大全吧。

里脊肉的做法大全 里脊肉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是一种营养而不肥腻的食材,怕胖的小伙伴不妨将做作为日常食用的畜肉类食品吧。里脊肉做法多多,最常见的做法是炒、焖等,喜欢新鲜吃法的小伙伴也可以试试烤里脊肉,味道也是相当美味的哦! 糖醋里脊肉 主材:猪里脊肉、鸡蛋清、玉米淀粉 调料:食盐、醋、料酒、胡椒粉、番茄酱、白糖、油 做法: 1、里脊肉用刀背拍软,这样做起来就会很嫩; 2、猪里脊肉先片成薄片,再切成细条; 3、猪里脊肉用1个蛋清,一点盐,几滴料酒,少量胡椒粉,少量油拌匀,腌15分钟;

4、调酱汁:用3汤匙,1/2汤匙生粉,1/2汤匙白糖,1汤匙陈醋,1.5汤匙清水兑成酱汁; 5、在腌好的猪里脊肉里,加入50克左右的玉米淀粉; 6、用手抓匀,让每一条里脊肉都充分裹上生粉; 7、锅里的油加热到120度左右放肉,可以先把一条肉放进锅里,肉可以马上浮起,那就表示油温够热了; 8、下锅时,注意把肉一条条分开下,不然会全部粘在一起的,一直保持大火,把肉炸至金黄,就可以捞起沥干油; 9、小锅里的油倒出,剩下一点在锅里,倒入兑好的酱汁小火煮开; 10、酱汁煮开后关火,把放凉的里脊肉倒进去,翻拌均匀,让每条里脊肉都裹上酱汁; 11、装碟后,撒上葱花上桌就可以开吃了。 红烧里脊 ...

猪肉分割图

猪肉分割图(转载)你了解猪吗?了解猪肉吗?(猪肉分割图) 一、肉类的分类 肉类食品根据种类可分为:畜肉(牛、猪、羊)、禽肉(鸡、鸭)等,根据是否加工分为冷藏(鲜)肉、冷冻肉和肉制品。 二、猪的胴体分割及整猪分割肉等级标准 猪胴体分割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式(图2—0实线所示) 图2-0猪体分割图 第二种方式(图2—1虚线所示) A.在第五胸椎和第六胸;准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分,腹侧外缘1/4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按上述分割法从背腰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第一节沿臀部从背线成直角切断。

图2-1猪体各部分利用图 a.在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位,腹侧外缘1/5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在耻骨的前下方从后端全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骨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三、肉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成分 肉主要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构成。各种组织在肉中的组成比例,依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饲养情况不同而异。各种组织的结构、化学组成、性质及含量,直接影响肉的质量、加工用途、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一般来讲,肌肉组织越多,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较高,肉的理化性质与肌肉组织密切相关;脂肪组织越多,能量物质越多,产生热量较大;结缔组织越多,营养价值越低,影响肉的嫩度;骨组织少,肉质量好。这四种组织在胴体中所占比例大小是反映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家畜组织的组成比例见表2—2。

任何畜禽肉类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等,这些成分受畜禽的种类、品种、性别、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影响,即使是同一动物不同部位的肉以及肉在不同的变化时期,其组成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不同种类的畜禽肉类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看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它不仅决定肉的食用价值,而且决定肉品加工中的工艺特点和肉的生化特性。各种畜禽肌肉的化学组成成分见表2—4。 四、宰后肉的变化过程 动物屠宰后,体内机能活动并未完全丧失。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一般来说,宰后肉会经历以下3个过程: 1.尸僵 刚屠宰的热鲜肉柔软而富有弹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关节失去活动性,肉弹性下降变得粗老坚硬,这一过程叫尸僵。肉尸僵时,肉质粗老坚硬,保水性低,嫩度差,缺乏风味,由于pH值较低,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故保藏性较好。尸僵开始的时间不尽相同,受环境温度、动物种类和宰前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越低,尸僵发生得越慢。不同畜禽肉开始尸僵的时间和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通常是禽肉、马肉、猪肉、牛肉依次减慢。宰前状况对尸僵也有影响,如经长途运输和惊动,使机体疲劳,肌纤维中糖被消耗,宰后发生尸僵的时间较短;若宰前安静休息,身体健康,肌纤维中糖含量高,则时间较长。 2.成熟 继续储藏,僵直情况会缓解,自身解硬之后,肉重新变软,保水性略有增加,风味提高。这一过程叫肉的成熟,这一过程很重要,成熟肉吃起来柔软、味美。肉的成熟包括解僵和白溶两个过程: (1)解僵:僵直以后的肌肉,其内部变化并不停止,尸僵达到预点以后保持一段时间,接着又

猪肉菜谱大全有哪些

猪肉菜谱大全有哪些 猪肉大家都不陌生,每天都在吃的一种肉,是家畜的一种,一般人可以吃,但是身体比较胖的就建议少吃,小孩也不适合多吃猪肉,而我们平时炒菜都喜欢放点猪肉炒来调味,提高菜的甜味,因为猪头太平常,所以要是每天都吃一种口味就会烦、会腻,所以人们发明出了多种煮法来满足自己的味觉,像红烧肉、回锅肉、狮子头、小炒肉、腊肉、饺子馅等等,都是用不同的煮法做成的,像平时吃的青菜都可以放点肉炒,味道和素炒的是不一样的。下面介绍下几道猪肉菜谱:宫保猪肉丁 【材料】 主料:瘦猪肉200克 调料:鸡蛋清30克,辣椒(红,尖,干)3克,大葱3克,白皮大蒜3克,姜3克,花生油50克,料酒3克,白砂糖3克,酱油5克,香油2克,豌豆淀粉5克,醋3克 【做法】 1、先将猪肉切成厚片,用刀背将肉拍松,在肉上打上纵横花刀,切成1.5厘米见方的丁,放入蛋清和淀粉少许,拌匀。 2、将拌好的猪肉放入温油(四五成热)里炸,用筷子将猪肉拨动,使其分开,约炸2分钟,即将猪肉捞出。 3、将辣椒切成末,和姜片、葱、蒜一同放入油锅里,先炒一炒,随即放入料酒、酱油、糖及少量醋,炒至糖溶化,倒入猪肉,同炒半分钟,出锅时,浇一些香油即成。三宝猪肉汤

【材料】 用料猪肉500克,百合、莲子各100克,红枣20枚,蜂蜜、冰糖各适量。 【做法】 1、猪肉洗净,切块。 2、莲子泡洗干净,去皮、心。 3、将莲子和猪肉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中火烧焖30分钟,加百合、红枣煮至酥烂,最后放蜂蜜、冰糖,待溶起锅即可。 【功效】 有补血养心的作用,是秋冬季清热润燥、补虚安神、健牌滋阴的佳肴。干炒猪肉丝 【材料】 猪肉300克,酱油1茶匙,盐1/8茶匙,菜油50毫升,干辣椒15条,辣椒酱30克(最好是四川郫县豆瓣酱),老姜15克,切丝,蒜1瓣,切丝,芹菜80克,卤豆腐干70克,酱油1茶匙,花椒粉1捏 【做法】 1.芹菜去叶洗净,切成5厘米长的段,用少许盐拌匀,腌5分钟,冲水,沥干。 2.豆腐干切成约5厘米长的粗丝。 3.猪肉洗净,切成5厘米长的丝,加盐及1茶匙酱油拌匀。 4.炒锅置中偏大火上,放入菜油烧至五成热,加干辣椒炒1分钟至香味出来,铲出辣椒备用。 5.待锅内油热至七成,加入辣椒酱,姜,蒜炒30秒后加入肉

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 2、凤头皮肉 3、槽头肉 4、前腿肉 5、前肘 6、猪手 7、里脊皮肉 8、正宝肋 9、五花肉10、奶脯肉11、后腿肉12、后肘13、后脚14臀尖15、猪尾巴。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

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肌肉的用途 1、凤头肉:这个部位肉质细嫩、微带脆、瘦中夹肥。适宜做丁、片、碎肉末等。可用于炒、溜,或做汤等。 2、里脊肉(又称里脊、里肌、扁担肉等):其肉质最细嫩,是整只猪部位最好的肉,用途较广,适宜切丁、片、丝,剁肉丸子等。可用于炒、溜、炸等。

扣碗肉的做法大全

扣碗肉的做法大全 扣碗肉是生活当中一道非常美味的小吃,而且在很多的地方非常的受大家的欢迎,不仅那些肉吃起来非常的多汁,而且咬到嘴里也是肥而不腻,那么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当中,我们要介绍一道扣碗肉的做法。 菜名:扣碗肉 食料:猪肉、大料、姜、白糖、豆腐乳、盐、酱油。扣碗肉口感顺滑,以甜、嫩为主,一点都没有肥、油、腻的感觉,而且美容养颜,是年夜饭上不可缺少的主菜。 操作步骤 1.将猪肉放在热水里煮,煮7成熟时,将猪肉捞出,煮肉的水不要倒。 2.在猪肉皮表面摸上酱油,注意酱油不要太多,之后放在油锅里炸,直到猪皮发红,呈现金黄色。 3.将炸好的猪肉放在刚才煮肉的锅里煮,直到猪皮起泡,这时候捞出,切成片。 4.拿出白糖和豆腐乳,用热水化开,之后放入十三香和少许的盐,将切好的肉片在此汤内浸泡20分钟后,上笼蒸,40分钟后起锅,扣碗肉就这样做好了。 用料: 五花肉400g,淀粉130g,鸡蛋2个,老抽3勺,大葱一段,姜数片,大蒜3瓣,花椒一点,盐5g,香菜少许,干木耳少许,玉兰片少许,料酒15ml,油 做法:

1、将五花肉切成1cm宽、4cm长的小片;葱切片,姜蒜切片。 2、将淀粉、鸡蛋混合后放入肉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3、中火把油热了,放入五花肉,中火炸至金黄色。 4、锅中会有少许底油,放入葱姜蒜花椒暴香,随后放入木耳和玉兰片,倒适量的水、盐、料酒、老抽。 5、将炒好的木耳玉兰片和肉混合,放入蒸锅蒸45分钟。 6、出锅后撒上香菜就ok啦!~ 以上我们就是介绍了扣碗肉的做法,生活当中,建议大家可以来学习制作,对于扣碗肉的制作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不仅仅是好吃,而且非常的多汁美味。

啤酒猪肉的做法

啤酒猪肉的做法 啤酒猪肉这道美食还是非常熟悉,但是很多人都不太会制作,其实做法上面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但是一定要记住啤酒放入量不要那么多,以免让本身猪肉的味道受到一些影响,而且最好还是要将猪肉切成块状后放入到冷水当中浸泡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猪肉当中的血水完全浸泡出来。 1.猪肉切块,在冷水里浸泡1小时 2.把血水泡出来; 3.锅里加冷水,把泡过水的肉,葱姜放进去,大火煮开,开锅后煮5分钟; 4.准备一盆冰水,把煮过5分钟的肉放进去,洗干净血沫子,让肉充分冷却; 5.再做一个锅水,吧冷却的肉放进去再煮一次,开锅后煮5分钟,煮好再放进冷水冷却; 6.肉冷却时候煮鸡蛋和鹌鹑蛋,剥好备用; 7.铁锅烧热,加入一点油和冰糖,炒糖色,冰糖炒到焦糖色,加入蒜和剩余的葱,炒出香气; 8.炒出香味后,加入猪肉,炒到猪肉上色,烹一勺花雕酒,翻炒到酒味挥发; 9.再加入2勺红烧酱油调色,颜色要深一点,开大火烹入啤酒一罐,大火煮开; 10.煮开后加入剩余的葱,姜,月桂叶,八角和一点桂皮,盖

盖子转小火,炖40分钟; 11.加入鸡蛋再炖20分钟,炖好后大火收汁,就可以了。 基础做法 1.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横切,炒熟后变得凌乱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 2.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 3.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 炖猪肉 猪肉具有营养丰富和美味的特点,是烹饪的好原料。做好家常菜炖猪肉的诀窍: 1.肉块要切得大些。猪肉内含有可溶于水的呈鲜含氮物质,炖猪肉时释出越多,肉汤味道越浓,肉块的香味会相对减淡,因此炖肉的肉块切得要适当大些,以减少肉内呈鲜物质的外逸,这样肉味可比小块肉鲜美。 2.不要用旺火猛煮。因为一是肉块遇到急剧的高热,肌纤维变硬,肉块就不易煮烂;二是肉中的芳香物质会随猛煮时的水气蒸发掉,使香味减少。 3.在炖煮中,少加水,以使汤汁滋味醇厚。

猪肉分割图

猪肉分割图各部分特点及用途 猪肉分割图 1、猪头。包括眼、耳、鼻、舌、颊等部位。猪头肉皮厚,质老,胶质重,宜用凉拌、卤、腌、熏、酱腊等方法烹制。如酱猪头肉、烧猪头肉。 2、猪肩颈肉。凤头皮肉.也称上脑、托宗肉,前排肉。猪前腿上部,靠近颈部,在扇面骨上有一块长扁圆形的嫩肉。此肉瘦中夹肥,微带脆性,肉质细嫩。宜采用烧、卤、炒、熘,或酱腊等烹调方法。叉烧肉多选此部位。 3、颈肉。也称槽头肉、血脖。猪颈部的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此外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肉质绵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饺、面臊或用于红烧、粉蒸等烹调方法。

4、前腿肉。也称夹心肉、挡朝肉。在猪颈肉下方和前肘的上方。此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水性强。宜做馅料和肉丸子,适宜用凉拌、卤,烧,焖、爆等方法。 5、前肘(又称前蹄膀)。也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常带皮烹制,肥而不腻。宜烧、扒、酱、焖、卤、制汤等。如红烧肘子、菜心扒肘子、红焖肘子。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好于后蹄,胶质重。宜于烧、炖、卤、凉拌、酱、制冻等。 7、里脊肉。也称腰柳、腰背。为猪身上最细嫩的肉,水分含量足,肌肉纤维细小,肥瘦分割明确,上部附有白色油质和碎肉,背部有薄板筋。宜炸、爆、烩、烹、炒、酱、腌。如软炸里脊、生烩里脊丝、清烹里脊等。 8、正宝肋。又称硬肋、硬五花。其肉嫩皮薄,有肥有瘦。适宜于熏、卤、烧、爆、焖、腌熏等烹调方法。如甜烧白,咸烧白等。 9、五花肉。又称软五花、软肋、腰牌、肋条等。肉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故名。其肉皮薄,肥瘦相间,肉质较嫩。最宜烧,熏、爆、焖,也适应卤、腌熏、酱腊等。如红烧肉,太白酱肉。 10、奶脯肉。又名下五花、拖泥、肚囊。其位于猪腹底部,质呈泡状油脂,间有很薄的一层瘦肉,肉质差。一般做腊肉或炼猪油,也可烧、炖或用于做酥肉等。

吃剩烤鸭肉的做法大全

吃剩烤鸭肉的做法大全 烤鸭肉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道非常可口的美味。烤制的鸭肉外皮比较酥脆,但是里面比较软嫩,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很多人知道一整只烤鸭肉是比较大的一个人,基本上一次吃不完。就会有很多剩下的东西。对于剩下的鸭肉一般直接是冷吃,也有的人把它蒸热之后再吃,但是还有人喜欢把剩的鸭肉做成其他的菜。那么剩下的烤鸭肉可以做成哪些菜呢? 吃剩的烤鸭怎么做好吃:青椒炒烤鸭 材料:隔夜烤鸭,长辣椒,蒜苗,姜,葱,蒜,花椒粉。 做法:1、蒜头,姜拍扁;葱头切段;长辣椒和蒜苗斜刀切段。 2、热油,爆香葱头、姜和蒜。 3、下烤鸭炒香约1分钟,下小半碗水,加入花椒粉,沸腾转小火盖上盖子,焖2-3分钟,至汤汁收干。 4、转大火,下蒜苗和辣椒炒香,放少许酱油和麻油,翻炒均匀起锅。 小贴士:1、不吃辣的小伙伴,可选香芹和蒜苗代替辣椒。2、蒜苗炒软了口感不好建议翻炒均匀就可出锅。 吃剩的烤鸭怎么做好吃:烤鸭饼 材料:面粉,烤鸭,鸡蛋,植物油,盐,生抽,胡椒粉,酵母。 做法:1、面粉加酵母,加水拌匀称,合成滑润的面团,发酵成两倍大的面团。2、鸡蛋打散,用平底锅煎成块,再用锅铲铲成小丁丁。3、烤鸭肉切丁;洋葱切丁。4、把鸡蛋、烤鸭肉、洋葱,

加生抽、洋葱、胡椒粉拌匀称,加花生油拌匀称,包的时辰加盐拌匀称。5、把发酵的面团再多揉揉,分成小剂子,擀成小圆片。 6、加馅,包成包子外形,再把褶子多的一壁朝下,放在面板上,用手压抑成小圆饼坯。 7、把电饼铛刷一层植物油,电饼铛通电按下馅饼成果键预热,加馅饼坯,加盖等滴滴的声音,翻面连续煎到两面金黄色即可。 吃剩的烤鸭怎么做好吃:烤鸭烧冬瓜 材料:烤鸭,一份冬瓜,适量烤鸭卤,小半碗南瓜,适量大蒜瓣,两个葱姜,一点红尖椒。 做法:1、冬瓜和南瓜去瓤切小块,不能太薄,很容易煮烂。 2、炒锅入少油,放入葱、姜碎和蒜瓣起香后,倒入冬瓜翻炒。 3、加适量烤鸭卤和热水,放入南瓜块,大火煮直至二瓜用筷子可以戳动。 4、再放入剁好的烤鸭块,只需煮五分钟即可,最后撒红椒丁加盐调味。 吃剩的烤鸭怎么做好吃:烤鸭披萨 材料:全麦薄饼1张,烤鸭适量,千禧果2-3只,午餐肉适量,马苏里拉芝士适量。 做法:1、烤箱预热180°;烤鸭、午餐肉切丁备用;千禧果一只切四块备用。2、全麦薄饼放在烤盘上,毛刷涂一层烤鸭卤。3、把烤鸭块、午餐肉丁、千禧果块洒在薄饼上。4、撒上马苏里拉,进烤箱,180°,15min,最后5分钟的时候关下火,防止烤糊。 小贴士:最后5到10分钟,关注一下饼的程度,至少提前5分钟关下火,避免饼过脆,影响口感。

炖大块猪肉的做法大全

炖大块猪肉的做法大全 炖大块的猪肉不仅简单省时,而且炖出来的猪肉块还可以用来做二次的加工。炖大块猪肉方法很简单,其中的关键之处在各种香料的配比,以及对火候的掌控,剩余的部分便是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等着各种香料调料的味道侵入猪肉块中。 方法一: 主料:五花肉1500g 辅料:酱油两勺,盐一勺,面酱一勺,料酒两勺,葱姜10克,八角2克 步骤: 1.五花肉用水泡半天 2.再用水焯一下 3.放在高压锅里倒面酱 4.倒酱油 5.倒水放八角 6.放葱姜 7.倒料酒搅拌均匀 8.高压锅盖盖锅开25分钟关火 简介做法二 1.整块肉冲洗干净,放炒锅里 酱油的制作方法dr.jpg 2.加水、生抽、老抽、冰糖,大火煮开后,转小火1小时,

最后开中火收汁 烹饪技巧 1、肉选我这种雪花状的口感最好,比较接近叉烧,如果用五花肉,口感更软烂。 2、老抽主要是上色,如果没有可全部用生抽。 3、冰糖一定不能少,一是颜色更漂亮,二是甜味更能衬出肉香。 4、小火卤制时间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软硬程度来调整。 5、最后中火收汁的时候不要走开,锅里的汁翻出密集的泡泡时就要关火了,约两分钟时间就差不多了。 6、如果一次吃不完,下次加热的时候用原汁热开最好,味道不会改变。 菜品特色 到这十足诱惑的大肉菜,你一定想象不到它的做法有多简单! 可以这么说吧,有史以来没有哪种中式的猪肉料理能够简单过它,除非你直接生吃。 无需焯水,没有葱姜蒜、没有任何香料、没有丁点味素,除了酱油、冰糖和水,什么都不需要,当然全程无油烟,甚至,连砧板和刀也用不上,锅,当然只用洗一个。如果你还说,你不喜欢碰生肉,OK,戴上一次性手套,在水龙头下把肉冲洗干净,那么全程便不会再弄脏你的纤纤玉手。

猪肉部位含图详解

猪肉部位含图详解 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会为做什么样的菜而挑选怎样合适的猪肉犯难。为此今天我特地精心准备了这样一个帖子供大家参考,有不足之处也请各位涯友多多指点。 此贴的内容主要是介绍猪嘎嘎身上各个部位的最佳用处及肉质的特征,方便大家今后在市场上选购肉品时更加得心应手,烹饪出更美味的菜肴出来。 下面呢,我先从最常见的嘎嘎开始!排骨... 排骨其实也分为很多种 精肋排: 精肋排是猪身上最好的排骨,精肋排的特点是除去了多余的大骨,排骨上面的肉包裹均匀饱满,所以这样的排骨通称精肋排,因此这样的排骨通常在所有排骨中价格也是最高的。 用处:最佳用处糖醋排骨、香酥排骨等

前排: 前排也称小排,同时也分无颈前排和带颈前排。意思差不多大家根据我的图片就清楚了,我先介绍的是无颈前排,所谓无颈前排就是去了颈骨的就叫无颈前排。 最佳用处:因为前排身处猪靠颈部,骨骼相对粗大些,肉质还是很细嫩的所有建议煲汤、红烧等 无颈前排

前排: 带颈前排,带颈前排跟上面的排骨是基本一样的,区别在于这个排骨保留了颈骨,大家在市面上面应该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排骨 最佳用处:煲汤、红烧等 带颈前排

大排: 大排也称中排,因地域差别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叫法。大排所处猪嘎嘎身上腹腔部位,就是粑到三线肉那点,大排肉质鲜嫩适合做很多菜肴 最佳用处:煲汤、蒸系列等等,如:糖醋排骨、粉蒸排骨、蒜香排骨... ...

一字排: 一字排也就是大排,为什么叫一字排其实就是把大排分为一根一根的,看上去很漂亮很有食欲,大家在市面上购买时不用追求太多美感,买大排也差不多,价格却相差好几块呢! 最佳用处:煲汤、炸、炒、蒸系列均可

带皮猪肉怎么做好吃

带皮猪肉怎么做好吃 有的人在吃猪肉的时候是不吃猪皮的,因为在他们眼中看来猪皮上有很多猪毛,吃下去会引起肠胃不适,其实在吃猪肉的时候一定要和皮一起吃,这样才能够解除猪肉的肥腻感。而在制作猪肉的时候,虽然看起来简单,可是也需要一定的制作方法,因此怎样制作带皮猪肉才会好吃呢? 有些人认为带皮的五花肉吃起来会很腻,其实只要做法恰当做出来的五花肉是香糯而不腻口,酥烂而形不碎的。这里为你推荐两款比较常见的做法,让你学两招在家里过过嘴瘾吧。 做法一:红烧肉 材料:带皮五花肉、食用油、食盐、味精、料酒、姜汁、生抽、老抽、红糖、肉蔻、桂皮、香叶、川椒、八角、葱步骤: 1、将带皮的五花肉洗净后,放进沸水飞水,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切块; 2、热锅后,放入少许油,然后加入红糖、生抽、老抽,用中火煮到起气泡,然后放入葱段,倒入姜汁、料酒煸炒出香味; 3、倒入五花肉,翻炒至每块肉都上色,将五花肉的油脂都炒出来,然后倒出多余的油; 4、往锅里倒入清水,然后将剩余的调料都放进锅里,撒上食盐,转慢火炖一个小时,等到汤水变成稠汁后,撒上味精即可。 做法二:东坡肉

材料:带皮五花肉、花雕酒、小白菜、冰糖、食盐、大葱、生姜、老抽、花生油、淀粉 步骤: 1、刮干净猪毛,然后洗干净,放进冷水锅里煮开大火煮,不用煮到熟透,等到血水浮起,在煮五分钟即可,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切成小方块; 2、将大葱切段,将生姜切片; 3、砂锅内先铺上一层竹垫以免焦锅,然后放进大葱、姜片和猪肉,猪肉要皮朝下摆放,再撒上食盐,淋入老抽、花雕酒,加入适量清水,然后开大火炖,等到水开后撇去漂浮物,然后转小火再炖一个小时; 4、倒入冰糖,再炖三十分钟,把猪肉翻过来,皮朝上,再炖二十分钟,然后把炖好的肉放进大碗里,隔水蒸十五分钟; 5、将小白菜洗净,然后放进沸水锅里焯熟,再捞出来挤干水分放进小砂锅里,淋入花生油,撒上食盐; 6、把肉汤放入炒锅内,加适量水淀粉勾成芡汁,然后将猪皮朝上,把肉块一块块整齐放进砂锅的小白菜上,最后淋上芡汁即可。

猪肉部位分割图

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肌肉的用途 1、凤头肉:这个部位肉质细嫩、微带脆、瘦中夹肥。适宜做丁、片、碎肉末等。可用于炒、溜,或做汤等。 2、里脊肉(又称里脊、里肌、扁担肉等):其肉质最细嫩,是整只猪部位最好的肉,用途较广,适宜切丁、片、丝,剁肉丸子等。可用于炒、溜、炸等。 3、眉毛肉:这是猪胛骨上面的一块重约一斤的瘦肉,肉质与里脊肉相似,只是颜色深一些,其用途跟里脊肉相同。 4、夹心肉(又名夹缝肉、前夹肉)。肉质较老,色较红,筋多。适宜切丁、片、肉末等。可用于炒、炸,做汤等。 5、门板肉(又称梭板肉、无皮坐臀肉):肥瘦相连,肉质细嫩,颜色白,肌纤维长。其用途跟里脊肉相同。 6、秤砣肉(又称鹅蛋肉、弹子肉、兔蛋肉):肉质细嫩、筋少、肌纤维短。适宜切丝、丁、片、肉末等。可做炒、溜、爆等。 7、盖板肉:连结秤砣肉的一块瘦肉。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8、黄瓜条:与盖板肉紧密相连。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9、腰柳肉:是与秤砣肉连结的呈条状的肉条。肉质细嫩,水分较重,有明显的肌纤维。适宜切丁、条、肉末等。宜做炒、炸、汤等。

猪肉分割图

猪肉分割图 你了解猪吗?了解猪肉吗?(猪肉分割图) 一、肉类的分类 肉类食品根据种类可分为:畜肉(牛、猪、羊)、禽肉(鸡、鸭)等,根据是否加工分为冷藏(鲜)肉、冷冻肉和肉制品。 二、猪的胴体分割及整猪分割肉等级标准 猪胴体分割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式(图2—0实线所示) 图2-0猪体分割图 第二种方式(图2—1虚线所示) A.在第五胸椎和第六胸;准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分,腹侧外缘1/4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按上述分割法从背腰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第一节沿臀部从背线成直角切断。

图2-1猪体各部分利用图 a.在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位,腹侧外缘1/5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在耻骨的前下方从后端全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骨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三、肉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成分 肉主要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构成。各种组织在肉中的组成比例,依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饲养情况不同而异。各种组织的结构、化学组成、性质及含量,直接影响肉的质量、加工用途、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一般来讲,肌肉组织越多,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较高,肉的理化性质与肌肉组织密切相关;脂肪组织越多,能量物质越多,产生热量较大;结缔组织越多,营养价值越低,影响肉的嫩度;骨组织少,肉质量好。这四种组织在胴体中所占比例大小是反映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家畜组织的组成比例见表2—2。

任何畜禽肉类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等,这些成分受畜禽的种类、品种、性别、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影响,即使是同一动物不同部位的肉以及肉在不同的变化时期,其组成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不同种类的畜禽肉类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看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它不仅决定肉的食用价值,而且决定肉品加工中的工艺特点和肉的生化特性。各种畜禽肌肉的化学组成成分见表2—4。 四、宰后肉的变化过程 动物屠宰后,体内机能活动并未完全丧失。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一般来说,宰后肉会经历以下3个过程: 1.尸僵 刚屠宰的热鲜肉柔软而富有弹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关节失去活动性,肉弹性下降变得粗老坚硬,这一过程叫尸僵。肉尸僵时,肉质粗老坚硬,保水性低,嫩度差,缺乏风味,由于pH值较低,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故保藏性较好。尸僵开始的时间不尽相同,受环境温度、动物种类和宰前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越低,尸僵发生得越慢。不同畜禽肉开始尸僵的时间和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通常是禽肉、马肉、猪肉、牛肉依次减慢。宰前状况对尸僵也有影响,如经长途运输和惊动,使机体疲劳,肌纤维中糖被消耗,宰后发生尸僵的时间较短;若宰前安静休息,身体健康,肌纤维中糖含量高,则时间较长。 2.成熟 继续储藏,僵直情况会缓解,自身解硬之后,肉重新变软,保水性略有增加,风味提高。这一过程叫肉的成熟,这一过程很重要,成熟肉吃起来柔软、味美。肉的成熟包括解僵和白溶两个过程: (1)解僵:僵直以后的肌肉,其内部变化并不停止,尸僵达到预点以后保持一段时间,接着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