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701高斯计说明书

TM-701高斯计说明书
TM-701高斯计说明书

TM 高斯计使用说明书

高斯计 操作说明书 --1-- TM-701 系列

KANETEC 备受好评中的 TM 系列,在各种各样的测量,检查时能对应的新机能 外部输出机能附着新型 TESLA METER MODEL TM-701 一. 产品介绍 本体 外部输出 ON/OFF 机体部位说明 画面表示 --2-- TM-701 系列

二.特点 1.是电子式。 2.可选购传输线(TM-601DTC)连接到个人计算机,透过软件 来仿真数据。*(注1) 3.重量仅仅250g小型轻量类型。 4.超大的液晶显示。 5.有直流磁通密度(DC)和交流磁通密度(AC)的测量。 有(50/60Hz) 6.0~3000Mt((0~30000G)的测量有效范围。 7.最小读值分辨率0.01mT=0.1G。 8.mT(默认值)、G的功能切换。 9.自动关闭电源(约15分钟),能减少电池的消耗。 10.探针交换后即可进行量测,无需在校对。 三.用途例子 1.机械加工工作的残留磁的量测及应用产品的磁通密度测量。 2.电动机的磁通密度测量。 3.磁性材料的特性测量。 4.不锈钢产品的机械状态检查。 5.磁铁的磁通密度的测量。 6.各种钢材的自然带子磁检查。 四.注意事项 1.使用前请〝小心〞出测头以防折断,测量时测头只需轻轻接触 即可,不要大力下压。 2.量测完毕后,请立即将测头收入保护套内,以防意外折断。 3.若电力不足时,屏幕则会出现电池图样,此时请更换电池。 --3-- TM-701 系列

五.按键功能 1.REAL/HOLD 选择PEAK值或一般使用(REAL为一般使用,HOLD为 PEAK值)。 2.ZERO/RESET强迫归零键,因正常使用下,测头会因长期磁 性体而产生无法使用RESET归零。 3.AC/DC切换交流与直 流之切换。 4.ON/OFF 电源开关键。 六.测量方法 1.按ON/OFF开关约2秒,即呈现开机状态,此时单位显示为 mT。 2.量测时屏幕自动显示N/S极。 3.按REAL/HOLD屏幕上显示HOLD为PEAK值,若无即在 一般使用状态。 4.若要更换单为(mT G),则在关机状态下,把电池盖打开, 电池取出,即可看见IC板上有块突出物,往右侧移动,此时 单位更换成G(Gauss),默认值为mT。 --4-- TM-701 系列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GGX-5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1 GGX-5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1 仪器特点 原子吸收是指基态自由原子对光辐射能的共振吸收。通过测量自由原子对光辐射能的吸收程度而推断出样品中的某一元素的量大小,根据这一原理研制的分析测试仪器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主要由原子化系统、光学系统、信号检测放大输出系统及附属设备组成。下面先将仪器部分结构的性能和特点概述一下: (1) 元素灯, 光源稳定, 寿命较长,我站较常使用的铜、铅、镉、锰、铁、镍等元素灯, 使用五至六年后才更换(具体点灯时间没有统计) 。在使用期内光源是十分稳定的,当一旦出现光能量下降得利害且光源不稳时,需反接处理或更换元素灯。 (2) 原子化系统, 现在很多生产厂家采用石英玻璃喷雾器, 玻璃喷雾器具有耐腐蚀、干扰小的优点, 出厂前已将玻璃喷雾器出口的碰撞球的位置调节固定好, 无须使用者再调节球的位置。同时配有各种口径的毛细吸液管, 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提升量大小, 以调节最灵敏、最稳定的雾化率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3) GGX-5型, 由于生产厂吸取了国外同行的先进电子线路和技术, 仪器的数据输出相当稳定, 工作曲线线性、数据重复性和准确性等技术指标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 部分使用同型号仪器的用户亦有同感。 1.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开关机原则“先开后关, 后开先关”原则。如开机程序“电源→A 键→B 键→C 键”, 关机时必须是“C 键→B 键→A 键→电源”。气路必须先开空气压缩机, 待一定空气压力和流量后, 才能开乙炔气点火, 关机时必须关闭(切断) 乙炔气源后, 才关空气压缩机。如果开关机程序操作混乱, 极容易损伤或烧毁电气设备, 甚至发生严重安全事故。GGX-5型采用了燃气安全阀系统, 该系统只有当仪器主机电源开通后, 空气压力和流量达到一定的条件下, 燃气阀门才能撞开, 这种装备为安全使用仪器加了一道非常实用有效的防线。开关机除了要严格按程序外, 还必须严格地、准确地将各功能键调到应处的位置。要

放射防护网络试题答案

放射卫生防护考试卷 判断题:(共计50分) (1)辐射源是指可以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装置。 正确 (2) 原子序数相同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我们称它为同位素。正确 (3)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能量变为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正确 (4) 射线能量越高,传播速度越快,例如γ射线比X射线传播快。错误 (5) X射线是高速电子同靶原子的轨道电子相碰撞所产生的。正确 (6) X射线的强度不仅取决于X射线机的管电流而且还取决于X射线机的管电压。正确 (7) 光电效应的发生几率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加。正确 (8) 内照射防护原则是:切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一切机会。正确 (9) 当射线穿过三个半价层后,其强度仅剩下最初的1/8。正确 (10) X射线和γ射线都是电磁辐射,而中子射线不是电磁辐射。正确 (11) 高速电子与靶原子的轨道电子相撞发出X射线,这一过程称作韧致辐射。错误 (12) 连续X射线的强度与管电流有关,与管电压无关。错误 (13) X射线与γ射线的基本区别是后者具有高能量,可以穿透较厚物质。错误 (14) 电离辐射线由体外照射到机体内的过程被称为内照射。错误 (15) 能量<124eV的电磁辐射,是非电离辐射。正确 (16) X射线管中电子的速度越小,则所发生的射线能量也就越小。正确 (17) 放射性同位素的比活度越大,其辐射强度也就越大。错误 (18)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釆取一切措施尽可能使辐射剂量达到环境本底水平。正确 (19) 小剂量,低剂量率辐射不会发生随机性损害效应。错误 (20) 从X射线机和γ射线的防护角度来说,可以认为1戈瑞=1希沃特。正确 (21) 剂量当量的国际单位是希沃特,专用单位是雷姆,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希沃特=100雷姆。正确 (22)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有经核准登记的放射诊疗科目。错误 (23) 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或未进行诊疗科目登记的,不得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正确 (24) 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五至八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错误 (25) 当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小于5mSv时,只需记录个人剂量的监测结果。正确 单选题:(共计单选题:(共计30分) (26) 原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D )。 A. 质子、电子、光子 B. 质子、重子、电子C .光子、电子、X射线D. 质子、中子、电子 (27) 那种不是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是。(D )2分 A. 时间防护 B. 距离防护 C. 屏蔽防护 D. 围封包容 (28) 当几种粒子和射线通过空气时,其电离效应最高的是(A )。2分 A. α粒子 B. β粒子 C. 中子 D. X和γ射线 (29) 原子核外电子能级量高的是(A )。2分 A. 外壳层 B. 中间壳层 C. 内壳层 D. 以上均不是 (30) 同位素是指(D )。2分 A. 质量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 B. 质量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元素; C. 中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元素; D. 质子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元素

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解析

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仪器的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了对光的吸收效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即符合于比色原理—一比耳定律。 τ=I/Io log I/Io=KCL A= KCL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当入射光、吸收系数和溶液的光径长度不变时.透过的光是根据溶液的浓度而变化的,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上述物理光学现象而设计的。 二、仪器的安装、使用、安装 1 仪器在安装使用前应对仪器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接地线是否牢固可靠,在得到确认后方和接通电源使用。 2 仪器经过运输和搬运等原因,会影响波长准确度,应进行仪器调校后使用。 使用:仪器使用前需开机预热30min。 本仪器键盘共有4个键,分别为; 1 A /τ/C/F 1SD 2 ▽/0% 3?/100% 4 A /τ/C/F键:每按此键来切换A、τ 、C、F之间的值。 A——吸光度(Absorbance) T——透射比(Trans) C——浓度(conc) F——斜率(Factor) (2)F值通过按键输入(后面介绍如何设置) 5SD键:该键具有2个功能 a)用于RS232串行口和计算机传输数据(单向传输数据,仪器发向计算机)。 b)当处于F状态时,具有确认的功能,即确认当前的F值,并自动转到C,计算当前的C 值(C=F*A)。 6 ▽/0%键:该键具有2个功能 a)调零;只有在τ状态时有效,打开样品室盖,按键后应显示0.000。 b)下降键:只有在F状态时有效,按本键F值会自动减1,如果按住本键不放,目动减1会加快速度;如果F值为0后,再按键它会自动变为1999。而按键开始自动减1。 7 ?/100%键;该键具有2个功能 a)只有在A、τ状态时有效,关闭样品室盖,按键后应显示0.000、100.0。 b)上升键:只有在F状态时有效,按本键F值会自动加1,如果按住本键不放,自动加1会加快速度,如果F值为1999后,再按键它会自动变为0,再往键开始自动加l。 例如:设置斜率为1500。 方法一 T)按A/τ/C/F键切换到F状态。 b)如果当前F值为1000,则按?/100%键,直到F值为1500。 C)再按SD键,表示当前的F值为1500,然后自动回到C状态,假如所测的A值为0.234,则此时显示C值为0351。

特斯拉计操作手册

特斯拉计操作手册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特斯拉计操作手册 1概述 1.1简单介绍 特斯拉计也叫高斯计,可对永久磁材料的表面磁场、空间的直流磁场进行测量。 1.2技术指标 量程范围:0—20mT —200mT ;基本误差:±1.0%;环境温度:5度—40度;相对湿度:20%—80%(无凝露)。 1.3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1 2、LCD 3 4零。 5的数值。 6、量程转换开关:将开关按下则由20MT 切换到200MT 的量程。 7、电源开关:按下则导通。 8、外接9V 电源插孔:将外接点连接后则使用AC220V 工作。 9、电池盒:用于放置9V 叠层电池。 2操作方法 2.1装上电池,调整调零旋钮至显示为零。 2.2按下20mT 量程转换开关。 2.3把特斯拉计传感器头部的凹陷圆点垂直放置在地感器表面上方,其顶部与钢轨表面垂直距离110mm 。 2.4显示的数值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此数值为mT 值,1mT =10Gs ,不得少于40Gs 。 1 2 3 6 7 8 4 5 9 特斯拉计

2.5仪器在测试完毕后,将电池盒中电池拿出。 3注意事项 3.1磁铁磁性比较强,检查、测量地感应器时要注意安全,尽量使手表、磁卡、呼机、手机等远离磁铁。 3.2特斯拉计在校准状态时,如不能调至传感器的校准值,则恒流源系统出现故障,应首先检查电源工作电压是否正常,再进一步检查连接线及元器件。 3.3当特斯拉计在测量状态时,如果调解状态不起作用,则调零系统出现故障,可检查供电电源是否正常。运算放大电路是否损坏,显示表是否正常。 3.4当特斯拉计在测量状态时,测量磁性体无读数,则应首先检查供电电源是否正常,其次是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接线是否断裂。 3.5传感器不可受力、不可撞击、不可挤压,以免损害。 3.6特斯拉计测试仪应避免在不符合使用环境条件下使用。 四、地面感应器的技术参数及检测标准 1.地面感应器位于钢轨外侧,中心距钢轨中心200±20mm。 2.地感器主要技术参数:年衰减量<8‰,工作温度≤80°C。 3.测量地面感应器磁场强度采用特斯拉计,型号HT20A。 4.检测方法:把HT20A特斯拉计垂直放置在地面感应器表面上方,其顶部与钢轨表面垂直距离110mm,或者距地面感应器上方280mm处。如图3所示。 5.地面感应器磁感应强度参数。 出厂检测必须大于40高斯。 最低有效值:36高斯,低于此值必须更换地面感应器(轨枕)。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一、开机预热 仪器在使用前应预热30分钟。 二、波长调整 转动波长旋钮,并观察波长显示窗,调整至需要的测试波长。 注意事项:转动测试波长调100%T/0A后,以稳定5分钟后进行测试为好(符合行业标准及质监局检定规程要求)。 三、设置测试模式 按动“功能键”,便可切换测试模式。相应的测试模式循环如下:*开机默认的测试方式为吸光度方式 四、结果打印(721型无此功能) 在得到测试结果后按动“打印”键便可打印结果(需外接标准串行打印机)。 五、光源切换(适用于752、754、755B型) 因为仪器在紫外区和可见区使用不同的光源,所以需要波动光源切换杆来手动的切换光源。建议的光源切换波长为340nm,即200nm-339nm适应氘灯,340nm-1000nm使用卤素灯。 注意事项:如果光源选择不正确,或光源切换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仪器的稳定性。特殊测试要求除外。 六、比色皿配对性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适应比色皿一套两只,供紫外光谱区使用,置入样品架时,两只石英比色皿上标记Q或箭头方向要一致。玻璃比色皿一套四只,供可见光谱区使用。 石英比色皿和玻璃比色皿不能混用,更不能和其他不经配对的比色皿混用。用手拿比色皿应握比色皿的磨砂表面,不应该接触比色皿的头光面,即透光面上不能有手印或溶液痕迹,待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比色皿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洗干净。 七、调T零(0%T) 1.在T模式时,将遮光体置入样品架(如图七所示),合上样品室盖,并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然后按动“调0%T”键,显示器上显示“00.0”或“-00.0”,便完成调T零,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注意事项:1.测试模式应在透射比(T)模式; 2.如果未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便无法完成调T零;

放射卫生监督内容与要求

放射卫生监督内容与要求 一、预防性卫生监督 (一)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开始施工前,卫生审核的主要内容是: 1.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 2.放射防护设施设计文件(职业卫生专篇,限A类建设项目);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还应当审核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预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 (二)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审核内容是: 1.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2.放射诊疗设备的性能验收检测报告;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还应当审核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技术评审意见和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二、日常监督工作内容与要求 (一)放射诊疗许可的日常监督 重点查验下列内容: 1.医疗机构是否经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诊疗许可证》。 2.《放射诊疗许可证》与所开展的放射诊疗业务的符合情况。 3.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是否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手续、定期进行校验情况。

4.有无放射诊疗项目变更,放射诊疗项目变更是否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二)放射诊疗工作人员 1.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是否符合规定; 2.有无非专业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情况;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配戴个人剂量计的情况,查验其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查验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检查项目、检查周期与法规、标准符合情况; 6.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情况,查验其培训档案; 7.医疗机构有无负责放射诊疗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的专(兼)职管理人员。(三)设备与设施 1.放射治疗场所是否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 2.放射治疗科室是否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3.核医学科室是否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 4.核医学科室是否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5.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是否配备和使用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6.是否存在使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的违法情节

特斯拉计操作手册

特斯拉计操作手册 1概述 1.1简单介绍 特斯拉计也叫高斯计,可对永久磁材料的表面磁场、空间的直流磁场进行测量。 1.2技术指标 量程范围:0—20m-—200mT基本误差:土 1.0%;环境温度:5度一40度; 相对湿度:20%- 80% (无凝露)。 1.3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特斯拉计 1、传感器插座:用于连接传感器和仪器。 2、LCD液晶显示。 3、校准电位器:用于调节传感器的供电电流。 4、调零电位器:将传感器置于零磁场内,如有数值显示则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显示为零。 5、校准与测量转换开关:将开关按下则由测量数据显示切换到显示传感器 供电电流的数值。 6量程转换开关:将开关按下则由20MT切换到200MT勺量程。

7、电源开关:按下则导通。 8、外接9V电源插孔:将外接点连接后则使用AC220V T作。 9、电池盒:用于放置9V叠层电池。 2操作方法 2.1装上电池,调整调零旋钮至显示为零。 2.2按下20 mT量程转换开关。 2.3把特斯拉计传感器头部的凹陷圆点垂直放置在地感器表面上方,其顶部与钢轨表面垂直距离110mm 2.4显示的数值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此数值为mT fi, 1mF 10Gs,不得少于 40Gso 2.5仪器在测试完毕后,将电池盒中电池拿出。 3注意事项 3.1磁铁磁性比较强,检查、测量地感应器时要注意安全,尽量使手表、磁卡、呼机、手机等远离磁铁。 3.2特斯拉计在校准状态时,如不能调至传感器的校准值,则恒流源系统出现故障,应首先检查电源工作电压是否正常,再进一步检查连接线及元器件。 3.3当特斯拉计在测量状态时,如果调解状态不起作用,则调零系统出现故障,可检查供电电源是否正常。运算放大电路是否损坏,显示表是否正常。 3.4当特斯拉计在测量状态时,测量磁性体无读数,则应首先检查供电电源是否正常,其次是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接线是否断裂。 3.5传感器不可受力、不可撞击、不可挤压,以免损害。 3.6特斯拉计测试仪应避免在不符合使用环境条件下使用。 四、地面感应器的技术参数及检测标准 1.地面感 应器位于钢轨外侧,中心距钢轨中心200 ±20mm 。

放射性的基础知识

放射性的基础知识 一、放射性衰变 不稳定的原子核,能自发放出射线,转变成稳定的原子核,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自然界存在着稳定性核素和放射性核素,放射性衰变是原子核内部的物理现象。稳定的原子核中,中子和质子数目通常保持一定的比例,当中子数或质子数过多时,原子核便不稳定,形成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又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自然界存在的,如U-238, Th-232,Ra-226和K-40等)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由人工核反应生产的,如Cs-137,Co-60,I-131等)。 1、核衰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α衰变,放射性原子核放出α粒子(He原子核)后生成 另一个核的过程。 Z X A→ Z-2Y A-4+ 2He 4+Q 它一般发生在原子序数较高的重原子核中,尤其为原子序数大于82的重金属原子核中,如 88Ra 226→ 86Rn 222+ 2He 4+4.879Mev 92U 238→ 90Th 234+ 2He 4+4.15Mev ②β衰变,分β-衰变、β+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情况。 β-衰变为放出负电子(e-)的衰变,它是由于原子核中中子过多而造成,放出一个负电子后,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原子序数增加1,衰变式为: Z X A →Z+1Y A+β-+ν+Q

由于β-衰变产生的能量在β-粒子和反中微子ν之间分配,因此β-粒子的能量是连续分布,最大为Q,最小为0,如: 55Cs 137→ 56Ba 137+β-+ ν+Q 27Co 60 → 28Ba 60+β-+ ν +Q 同理β+衰变是放出正电子(e+)的衰变,它是由于原子核内质子过多而引起的,放出一个正电子后,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原子序数减少1,其衰变式为: Z X A →Z-1Y A+β++ν+Q 自然界中找不到正电子衰变的核素。 电子俘获又称K俘获,它是原子核自核外层轨道上(通常在K层)俘获一个电子,使核里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并放出中微子,衰变式为: Z X A +e+→Z-1Y A+ν+Q 很多放射性同位素会发生电子俘获衰变,如: 26Fe 55 +e-→ 25Mn 55+ν+Q 53I 125 +e-→ 52Te 125+ν+Q 电子俘获过程中会伴随发生标识χ射线,γ射线和俄歇电子(即外层电子跃迁至K层时,过剩能量传递给另一个壳层电子发出)。 ③γ衰变 在α衰变、β衰变和电子俘获过程中,原子核往往处于激

分光光度计说明

722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1.仪器的主要用途 722可见分光光度计能在近紫外、可见光谱区域对样品物质作定性和定量的的分析。仪器可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等部门,是理化实验室常用的分析仪器之一 2.仪器的工作环境 2.1仪器应安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使用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 2.2使用时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且避免强烈的震动或持续的震动。 2.3 室内照明不宜太强,且避免直射日光的照射。 2.4 电扇不宜直接向仪器吹向,以免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 2.5 尽量远离高强度的磁场、电场及发生高频波的电器设备。 2.6供给仪器的电源电压为AC220V±22V,频率为50Hz±1Hz,并必须装有良好的接地线。推荐使用交流稳压电源,以加强仪器的抗干扰性能。使用功率为1000W以上的电子交流稳压器或交流恒压稳压器。 2.7 避免在有硫化氢、亚硫酸氟等腐蚀气体的场所使7 避免在有硫化氢、亚硫酸氟等腐 蚀气体的场所使用。 3 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3.1 光学系统:单束光、衍射光栅。 3.2 波长范围:330nm~800nm。 3.3 光源:钨卤素灯12V30W。 3.4 接收元件:光电池。 3.5 波长准确度:≤±2nm。

3.6 波长重复性:1nm。 3.7 光谱带宽:<6nm。 3.8 杂散光:0.7%τ(在360nm处)。 3.9 透射比测量范围:0.0%τ~100.0%τ。 3.10 吸光度测量范围:0.000A~1.999A。 3.11 浓度直读范围:0000~1999。 3.12 透射比准确度:±1.0%τ。 3.13 透射比重复性:0.5%τ。 3.14 噪声:≤0.3%τ。 3.15 稳定性:亮电流≤0.5%τ/3min, 暗电流≤0.2%τ/3min。 3.16 电源:AC220V±22V,50Hz±1Hz。 3.17 外型尺寸:570mm×400mm×260mm。 3.18 净杂散光测量范围:18 净重:22kg。 4.仪器的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了对光的吸收效应,物 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即符合于比色原理--比耳定律。 τ=I/I0 logI0/I=KCL A=KCL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46号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6月2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本规定所称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一)放射治疗; (二)核医学; (三)介入放射学; (四)X射线影像诊断。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以下简称放射诊疗许可)。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执业条件 第六条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五)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七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人员: (一)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4、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二)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 (三)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应当具有: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 2、放射影像技师; 3、相关内、外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应当具有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 第八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设备: (一)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至少有一台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并具有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疗计划系统等设备; (二)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具有核医学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 (三)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具有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诊断X 射线机、数字减影装置等设备; (四)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有医用诊断X射线机或CT 机等设备。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要求配备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722可见分光光度计 使 用 说 明 书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设计原理与主要用途 2 第二章仪器的工作环境 2 第三章仪器的安装 3 第四章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3 第五章仪器视图与构件名称 3 第六章仪器使用操作说明 4 第七章仪器的应用问题解决方案11 附录A 仪器验收13

第一章 设计原理与主要用途 一、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对光吸收的效 应,而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物质都具有其 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光的能量就 会被不同程度的吸收,光能量被吸收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 比例关系,即符合比耳定律。 0I I T = abc T I I A ===1lg lg 0 其中:T —透射比 A —吸光度 I 0—入射光强度 a —吸收系数 I —透射光强度 b —溶液的光程长度 c —溶液的浓度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吸收系数a 与光程长度b 不变时,吸光度与溶液 浓度成正比。本仪器正是依据这一原理而设计的。 二、用途 本仪器可供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进行科研或供化学工 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冶金工业、临床生化、环境保护部门进 行各种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第二章 仪器的工作环境 一、仪器的运输和存储 本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雨淋、曝晒及剧烈冲击。 本仪器存储时应包装完好的存储于有遮蔽的仓库内,周围无酸性气 体、碱及其它有害物质。仓库的环境温度在-25℃~40℃之间,相对 湿度不大于85%。 二、仪器的使用环境 避开阳光直射的场所和有较大气流流动的场所。 请不要安放在有腐蚀性气体及灰尘多的场所。 应避开有强烈振动和持续振动的场所。 应远离发出磁场、电场和高频电磁波的电气装置。 仪器应放在可载重的稳定水平台面上,仪器背部距墙壁至少15cm 以 上,以保持有效的通风散热。 避开高温高湿环境 使用温度: 室温 5℃~40℃

高斯计LZ-640 使用手册 英文 版

Digital Gauss/Tesla Meter LZ-640 User's Manual Manufacturer:HUNAN LINKJO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5/F Carve Out Buil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oudi, Hunan Province, China Postcode:417000 Tel: +86-738-8319167 Website: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3b14266371.html,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1.1Product Description (1) 1.2Characteristics (1) 1.3Technical Data (1) 1.4Models and Parameters of Hall Probe (1) 1.5The Selection of Hall Probe (2) Chapter 2 Measuring Principle and Methods (3) 2.1 Measuring Principle (3) 2.2 Measuring Methods and Notes......................................................................................4. 5 Chapter 3 Parts and Functions. (6) 3.1 Parts of Equipment (6) 3.2 Functions of Parts (7) Chapter 4 Operation (8) 4.1 Measuring Procedure (8) 4.2 Equipment Calibration (9) Chapter 5 Services (10) 5.1 Warranty (10) 5.2 Contact Information (10) Appendix: Packing List (11)

基于霍尔传感器THS103A的数字高斯计设计(优选材料)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霍尔传感器THS103A的数字高斯计设计 姓名: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时间:2017年6月26日至2017年7月 1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基于霍尔传感器THS103A的数字高斯计设计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姓名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一、主要内容: 用霍尔传感器设计一个数字高斯计。 二、基本要求: (1)量程:0~2T,3位半数字显示输出,单位为10-3T; (2)系统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详细明确,有理有据; (3)按照印刷版教材的样式绘制系统框图和电路图; (4)写出3000~5000字的设计报告,主体文本字号为小四号,标题章节字号依照美观合理原则选择,并合理加黑,字体均为宋体。 三、主要参考资料: (1)【日】松井邦彦著,梁瑞林译.传感器实用电路设计与制作. 科学出版社,2005年. (2)何希才.常用传感器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2007年. (3)3位半A/D转换及液晶显示器ICL7107说明书. 完成期限:2017年6月26 日-2017年7月1日 指导教师签章: 专业负责人签章: 2017年 6 月20 日

目录 摘要 (1) 1. 高斯计的原理 (1) 1.1 高斯计与特斯拉计区别 (1) 1.2 高斯计与电磁场 (2) 1.3 高斯计的特点 (2) 1.4传感器使用方法 (3) 2. 设计原理及过程分析 (5) 2.1 主控电路 (5) 2.2 定标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 (6) 2.3 外部显示选择方案与论证 (7) 2.4 信号处理与采集电路 (8) 2.4.1数字调零电路 (8) 2.4.2 峰值检测与保持电路 (8) 2.5 频率测量 (9) 2.6 仪器的软件设计 (9) 2.7方案的优缺点 (11) 2.8 误差分析 (11) 3.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一、测量原理 分光光度法测量的理论依据是伯郎—比耳定律:当容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和激发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但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所以根据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定浓度范围的稀有色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A 与溶液的浓度c(g/l)或液层厚度b(cm)成正比。其定律表达式A=abc (a是比例系数)。当c的单位为mol/l时,比例系数用ε表示,则A=εbc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其单位为L·mol-1·cm-1它是有色物质在一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 T(透光率)=I/I0 A(吸光度)= -lgT 或A=K·C·L(比色皿的厚度) 测定时,入射光I, 吸光系数和溶液的光径长度不变时,透过光是根据溶液的浓度而变化的,即“K”为常数。比色皿厚度一定,“L”、“I0”也一定。只要测出A即可算出“C”。 《分光光度计的表头上,一行是透光率,一行是吸光度。》 二、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将灵敏度旋钮调至“1”档(信号放大倍率最小)。 2、开启电源,指示灯亮,选择开关置于“T”,波长调至到测试用波长。仪器预热20分钟。 3、打开试样室(光门自动关闭),调节透光率零点旋钮,使数字显示

为000.0。(调节100%T旋钮),盖上试样室盖,将比色皿 架处于蒸馏水校正位置,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光率100%旋钮使数字显示100.0。如显示不到100.0,则可适当增加微电流放大的倍数。(增加灵敏度 的档数同时应重复(3)调节仪器透光率的“0”位)但尽量使倍率置于低档使用。这样仪器会有更高的稳定性。 4、预热后,按(3)连续几次调整透光率的“0”位和“100%”的位置,待稳定后仪器可进行测定工作。 三、吸光度“A”的测量 将选择开关置于A 。调节吸光度调零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零,然后将被测样品移入光路,显示值即为被测样品的吸光度值。 四、浓度c的测量 将选择开关由“A”旋至“C”将已标定浓度的样品放入光路,调节浓度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标定值,将被测样品放入光路即可读出被测样品的浓度值。 注意事项: 1、测量完毕,速将暗盒盖打开,关闭电源开关,将灵敏度旋钮调至最低档,取出比色皿,将装有硅胶的干燥剂袋放入暗盒内,关上盖子,将比色皿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回比色皿盒内。 2、每台仪器所配套的比色皿不可与其它仪器上的表面皿单个调换。

放射管理办法

监督所积极参内蒙古卫生监监督所参加和国食品安全监督所对直管卫生监督所完卫生监督所深 放射诊疗管理办法 作者:资源来源:点击:1847 第一节? 许可对象、条件与审批部门 一、许可对象 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二、许可条件 申请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放射诊疗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监督所圆满完〇九年职业卫卫生监督局开卫生监督所开四点要注意 (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 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产生放射性废报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五)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资格、放射防护知识的健康条件。 (六)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不同放射诊疗种类的部分执业条件归纳如表1 表1?不同放射诊疗种类的执业条件 要求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X射线影人员 1、级以上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 瘤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 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 物理人员; 4、放射治疗技师和维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学 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 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 人员或核医学技师。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 影像医师; 2、放射影像技师; 3、相关内、外科的专 业技术人员。 专业的放射 师

放射性活度的γ-γ符合测量

收稿日期:2000201220;修回日期:2000205217 作者简介:彭朝华(1974— ),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研究实习员,核物理专业 第35卷第3期原子能科学技术 Vol.35,No.3  2001年5月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y 2001 文章编号:100026931(2001)0320258205 放射性活度的γ2 γ符合测量彭朝华,吴小光,李广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北京 102413) 摘要:用4台HPG e 探测器组成的γ2γ符合测量装置,对标准源133Ba 和134Cs 的放射性活度进行了测量。实验值与标称值间的相对偏差,除1个样品为019%外,其余5个样品皆好于012%。关键词:γ2γ符合;HPG e 探测器;活度测定中图分类号:TL81712 文献标识码:A 4πβ2γ符合法是一种较好的放射性活度绝对测量方法,特别是对于简单β2γ级联衰变的核素,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但面对衰变纲图复杂的情况,很难用简单表达式求出放射性核素的绝对活度,必须引入较为复杂的修正项。现普遍采用效率外推法,即通过符合吸收技术将 效率外推到百分之百时得到放射源的活度。该方法中作了一些假定,有的假定可近似满足,但有的很难实现。因此,效率外推法仍有一定的近似性,限制了测量准确度的进一步提高。为方 便、准确地测量放射性活度,本工作用标准源133Ba 和134Cs 对γ2 γ符合方法进行探讨。1 基本原理 级联发射的两个光子γ1和γ2分别被2个探测器记录,探测器对γ1、 γ2的计数率分别为n 1=A 0P 1ε11 1+α1(1)n 2=A 0P 2ε2 1 1+α2 (2) 式中:A 0为放射源活度;P 1、P 2为γ1、γ2的绝对发射率;α1、α2为γ1、γ2的内转换系数;ε1、ε2 为包括立体角和探测器本征效率在内的γ1、 γ2的探测效率。符合计数率则为n c =A 0P 1P 2ε1ε2 w (θ)(1+α1)(1+α2) (3)其中:w (θ)为γ1和γ2的方向角关联函数;θ为两个探测器之间的夹角。由式(1)、 (2)和(3)得到放射性活度的表达式为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6月2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下面学识网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本规定所称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一)放射治疗; (二)核医学; (三)介入放射学;

(四)X射线影像诊断。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以下简称放射诊疗许可)。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执业条件 第六条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五)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七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人员: (一)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i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说明书

i3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使用说明书 济南海能仪器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仪器的应用领域............................................4 第二章仪器的工作环境............................................4 第三章仪器的技术参数............................................4 第四章仪器的工作原理............................................5 1、琅伯-比尔定律.............................................5 2、琅伯-比尔定律在实用过程中的可靠性.........................5 第五章仪器的外部结构............................................7 1、主机外表面图..............................................7 2、操作面板图................................................7 第六章内容介绍..................................................9 一、仪器功能简介(结构图)....................................10 二、仪器开机和使用之前的注意事项.............................10 三、仪器开启和自检...........................................10 四、光度测量功能.............................................12 五、定量测量(含标准曲线功能)................................14 六、系数法...................................................18 七、系统设定................................................ 20 第七章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23 第八章常见问题判断与检修....................................... 24 第九章常见问题解答.............................................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