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三不原则

安全的三不原则
安全的三不原则

安全的三不原则: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别人;

3、不被别人伤害。

品质的三不原则:

1、不接受不合格品;

2、不制造不合格品;

3、不流出不合格品。

ISO的体系文件有四级文件

一级:质量手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二级:程序文件(ISO)要求必须建立的程序文件。三级: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操作规程等。

四级:所有的质量记录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品质检验的依据:

1、检验指导书-SIP 、工艺卡、图纸

2、样品、菲林片

3、测量真实数据

品质检验产品的功能:

1、外观:正反面、色差、清洁度、桔皮、划痕、印刷均匀

2、结构:产品宽度、印刷图案大小、印刷位置、偏位

3、性能:绝缘电阻、耐磨次数、百格测试

4、尺寸:厚度、宽度、印刷大小、定位孔与印刷区域尺寸

品质与生产的关系: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在质量面前同事间不可以讲人情:

品质检验人是以测量数据说话

PDCA循环

PDCA循环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P——PLAN 策划,D——DO 实施,C——CHECK 检查,A——ACT 处置,任何一个质量活动都要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PDCA循环最早由美国著名质量专家戴明先生提出,因此,也称之为戴明环。

品管的职责:

1、根据公司制定的检验标准和规定,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抽样检验、产品最终检验、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有效控制等任务;

2、对于来料的品质有一定的认识,并能找出相应的质量缺陷,确保不合格产品不转下工序,不流转其他车间;

3、做好不合格产品的标识、隔离、记录和集中及时处理等工作,并有效的分析和改善问题,及时向主管提交不合格品质量分析调查报告;

4、若因生产的半成品不良导致品质异常,品管员应及时将异常信息反馈至生产,以防品质问题的延续发生;

5、对于待入库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品管员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的,在入库单、或入库登记表上写明种类、批号和合格字样,并签字;

6、按照部门制定的质量统计分析要求和方法,准确的完成部门主管交待的质量统计任务,按要求在质量统计表上记录,上交至部门主管;

7、按照部门主管制定的取样要求和方法进行取样,按规定对样品进行处理分析后,正确分类整理保存样品,并将分析结果记录在相应台账上;

8、正确使用计量器来检验产品质量问题,定期对计量器进行校准、清洁和保养工作;

9、执行部门主管制定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现场检查整改计划,确保生产现场干净、整齐、舒适和合理;

品管员行使权限如下:

1、对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全面负责监督检查;

2、对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及时上报部门主管处理;

3、对于半成品或库存品,有权进行抽样检查,并要求返工;

4、对于不合格的原料、材料配件、包装标识,有权要求整改退换;

5、对生产现场设备、工具、物料和环境脏、乱、差现象,有权要求班组按要求整改。

质量管理五大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五大基本原则 底线原则 所谓底线原则,就是构建企业质量管理的底线,并且不逾越底线。质量管理的底线一般有: 1、满足要求 即满足与客户约定的产品质量要求。 2、防止事故 质量事故是指大批量的不良。防止质量事故远比追求零缺陷有意义。一场质量事故会让一家企业员工士气遭受打击乃至于元气大伤。 3、最少资源 为满足质量要求以及过程管控的需要,企业决策层应至少配备质量管理的最少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员、检验仪器、必要的培训以及相应的授权等。 4、禁止作假 这种作假包括检验数据弄虚作假,更换未经客户认可的材料,等。弄虚作假的行为,往往是质量事故的一大根源。作假行为有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企业行为是企业授意员工作假以在客户面前显示更漂亮的数据,员工行为则是员工自主的作假行为,比如员工为应付检查,将未及时填写的报表用想当然的数据填上。 一家企业若能守住底线原则,质量一般就不会出现糟糕不堪的情形。 稳定原则 质量不稳定意味着企业将付出不堪重负的质量成本。追求质量稳定的一个关键就是简明化的标准作业,这意味着: 1、KISS原则

Keep It Simple & Stupid,即保持标准作业尽量简明,做到小学三年级毕业的人都能清晰看懂。 2、代表最优操作 标准作业一定是由熟悉现场作业的工程师并找出最优作业方式而制作出来的。 3、员工是不落笔的批准者 即,应该积极听取员工对标准作业的反馈,并将有价值的反馈更新到标准作业中去。 早鸟原则 当出现质量问题,发现越早,损失越小,这就是早鸟原则。质量管理的早鸟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暴露问题,二是从源头控制。 1、暴露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彻底依然还是问题,推卸问题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发现不了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最容易发现问题的人员是一线作业员工,他们从事着检验、生产操作等事务,最容易发现现场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物料问题、人员状况、设备问题、包装问题等。 生产异常记录表、员工意见箱、畅通的汇报制度以及品管圈(QCC)活动都是获得现场问题以及鼓励员工自主改善的好方法。 2、从源头控制,主要指两个方面,即在生产的前端以及一开始时即发现问题,如供应商物料的管控、样品阶段进入量产的控制以及生产线的首样检验;另一个方面则指发现根源性的问题,常用的手法有“五个为什么”分析法、QC 手法等,设计问题也属于根源性问题。 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是指质量管理形成系统,不再是单点作战,不再单单依赖品质控制手段,同样需要强调品质保证手段。形成系统的好处在于,更多进行预防性工作及持续改善。 形成系统的方法有: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质量问题频发?先看看这8点你做到没 不可避免,每位质量人都要面对质量问题的出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或者避免质量问题,需要做哪些工作?以下八个方面,供参考。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 产品到客户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性能是多么卓越、外观是多么的精美,但是,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1. 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 符合特定的规格 功能好 使用方便 外观精美 2. 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 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 安全可靠 外在环境影响小 为客户设想周到 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们一提到质量,首先就想到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这是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 为什么?理由如下: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 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 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 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 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1. 要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 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 2. 重视品质管理基础 标准化: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野蛮制造的“克星”。 (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简便化) 信息化:数据化可以说对偶发不稳定的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所谓数据化,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 质量教育:持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让员工第一次做对。 质量成本分析: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故障成本。 质量缺陷分析:轻微缺陷、一般缺陷、严重缺陷、致命缺陷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 设备管理:设备优化、设备保养。 四、“三按”和“三检”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包括相关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a)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包括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b)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 c)确保在组织内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进行有效的沟通; d)监视、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活动或改进措施; e)系统地管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并应当创造并保持使职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a)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b)为组织描绘清晰的未来远景,确定富有挑战性战略目标,并确保在组织内的有效沟通; c)在所有层次上建立价值共享、公平公正和道德伦理观念; d)为职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培训,并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e)管理评审及纠正措施。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效益。 a)每个职工了解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自身贡献的重要性; b)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 c)具有持续改进意识,积极主动寻求改进; d)职工根据各自的目标评估其业绩状况; e)持续努力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充电)。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率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分包方或上一工序、过程)输入→过程→输出(顾客或下一工序、过程) a)为取得预期目标或结果,系统地识别所有的活动; b)识别过程内部和外部的顾客、分包方及受益者(与组织工作的关系); c)明确规定各过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d)管理影响过程结果的各种因素(++) :人、机、料、法、环、测 :管理(MANAGEMENT) :钱(MONEY)市场(MARKET) e)识别组织职能之间与职能内部活动的接口;

质量三检三不原则

前言 三检制度,即为三级检验制度。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运用自检互检(一级)、班级检验(二级)、专职检验(三级)而最终确定。因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说法与含义。 三检制度和三不原则是品质理念中最基本的内容,在平时的品质管理活动中一定要渗透到最基层员工! 1三不原则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基本要求为: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前道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质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的浪费。 二、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野鸟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概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三、不流出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不良品处置并采取防止措施。本道工序应保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会被下道工序或“客户”拒收。 1、三不原则的实施要点 一、谁制造谁负责 一旦产品设计开发结束,工艺参数流程明确,则产品的质量波动就是制造过程的问题。每个人的质量责任从接受上道工序合格产品开始,规范作业确保本道工序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是员工最大的任务。一旦在本道工序发现不良或接到后道工序反馈的不良信息后,员工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原因,采取对策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到底。 二、谁制造谁检查

质量管理三不原则

质量管理三不原则 ▌三不原则的基本做法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就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就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前道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质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的浪费。 二、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就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野鸟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概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就是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与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三、不流出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就是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不良品处置并采取防止措施。本道工序应保证传递的就是合格产品,会被下道工序或“客户”拒收。 ▌三不原则的实施要点 一、谁制造谁负责 一旦产品设计开发结束,工艺参数流程明确,则产品的质量波动就就是制造过程的问题。每个人的质量责任从接受上道工序合格产品开始,规范作业确保本道工序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就是员工最大的任务。一旦在本道工序发现不良或接到后道工序反馈的不良信息后,员工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原因,采取对策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到底。 二、谁制造谁检查 产品的生产者,同时出就是产品的检查者,产品的检查只就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通过检查,确认生产合格,才能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通过自身检查,作业者对本工序加工产品的状态可以了解得更清楚,从而有利于员工不断提升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三、作业标准化 产品从设计开发、设定工艺参数开始,就要对所有的作业流程中作业步骤,作业细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并使其不断完善。每一个员工也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就是该工序最佳的作业方法,就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唯一途径,否则制造一大堆不良品却找不到不良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三不原则”只能制造混乱,而不就是品质。 四、全数检查

项目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项目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第一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如何理解“顾客”这一术语 英语customer可以翻译为顾客,也可以翻译成客户、用户、买主等。按GB/T 19000-2000的定义,顾客是“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也就是说,顾客不仅存在于组织外部,也存在与组织内部。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下一道过程”就是“上一道过程”的顾客。例如:我们公司采购部是工程部的顾客,客服部是设计部的顾客"。 2.组织与顾客的关系 组织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换。组织提供给顾客,顾客用货币回报组织,双方形成交换关系。因此,组织是依存于顾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组织和顾客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组织的产品只有顾客认可了、购买了,组织才能生存下去;而组织又不可能强迫顾客认可和购买,这样决定了组织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用优质的产品吸引顾客。从这个角度看,组织的地位就应该比顾客“低一等”,因此,才有“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 3.顾客的需求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本质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关注焦点 B.从组织的角度看,要把握的是自己的产品针对的是顾客的哪一层次、哪一方面的需求,是当前 的需求还是将来的需求。 C.需求和需要是有区别的。需要是本身具有的,需求是需要的反映,是需要和实际购买能力相结 合的产物,是受条件限制的需要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入,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已呈现五大趋势: 1)从数量型需求向质量型需求转变; 2)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 3)从满足物质需求向满足精神需求转变 4)从统一化需求向个性化需求转变 5)从只考虑满足自身需求向既考虑满足自身又考虑满足社会和子孙后代需求转变。比如房子:短缺经济时代以前是有住就行,顶多是过年挂个画,而现在还需要个性化,舒服,美观,漂亮,有档次等 4.满足顾客的要求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是通过自己的产品去满足顾客的要求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1)顾客的要求是顾客需求的反映,包括:明示的(明确表达的)如柜子是什么颜色的?;通常隐含的(虽然没有提出,但可以理解,双方有默契的)如要保护好已有的门,墙面要刷平整,不要有痕迹等和应履行的(例如法律、法规规定的)如厨房,厕所不漏水,装修完后屋内有害物质含量达到国家标准等。 2)顾客的期望很大程度上是隐含的,但这与“通常隐含的”要求不同。“通常隐含的”要求往往是不言而喻的。“顾客的期望”往往高于顾客的要求。达到“顾客的要求”,顾客可能便认可了。如果满足了“顾客的期望”,顾客可能就大大提高了满意程度。如果超越了“顾客的其期望”,顾客可能“喜出望外”。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例如:柜子接口处缝隙达到国家标准---这是达到顾客的要求;接口处缝隙小于国家标准----这是满足了顾客的

七大质量管理原则

七大质量管理原则 在ISO9000族标准2015年版的制订过程中,引入了质量管理的七项原则,并将其作为标准制订的基础。ISO和IAF的联合工作组就ISO9000标准向2015 年版的过渡,对认证注册/机构的审核员以及其他与认证/注册工作相关的人员提出了掌握和理解新知识的要求,其中包括对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在此将ISO/TC176/SC2关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一些文件编译成文,以供广大审核员以及与认证/注册工作相关人员参考。 一.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产生的背景 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质量管理越来越成为所有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一个组织应具有怎样的组织文化,以保证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呢? 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最初以ISO/TC176/SC2/WG/N125号文件《质量管理原则及其应用指南》发布,在ISO/TC176召开的特拉维夫会议前以绝对多数的赞同票得到通过。为了能对质量管理原则的定义取得高度的一致,又编制了仅包含质量管理七项原则的的新文件ISO/TC176/SC2/WG15/N130《质量管理原则》。在2015年9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36个投票国以32票赞同4票反对通过了该文件,并由ISO/TC176/SC2/N376号文件予以发布。 二.质量管理七项原则及其应用指南 原则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全面地理解顾客对于产品、价格、可依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谋求在顾客和其他受益者(所有者、员工、供方、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平衡。

将这些需求和期望传达至整个组织。 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为此而努力。 管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使得整个组织都能理解顾客以及其他受益者的需求。 对于目标的设定能够保证将目标直接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关联。 对于运作管理能够改进组织满足顾客需求的业绩。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保证员工具有满足组织的顾客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原则2 -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努力进取,起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 了解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响应。 考虑到包括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和社会等所有受益者的需求。 明确地提出组织未来的前景。 在组织的各个层次树立价值共享和精神道德的典范。 建立信任感、消除恐惧心理。 向员工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在履行其职责和义务方面的自由度。 鼓舞、激励和承认员工的贡献。

质量管理的三检和三不原则

三不原则 不制造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基本要求为: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前道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质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的浪费。 二、不制造不合格品 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野鸟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概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三、不流出不合格品 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不流出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不良品处置并采取防止措施。本道工序应保证传递的合格产品,会被下道工序或“客户”拒收。 三不原则的实施要点 一、谁制造谁负责 工艺参数流程明确,一旦产品设计开发结束。则产品的质量波动就是制造过程的问题。每个人的质量责任从接受上道工序合格产品开始,规范作业确保本道工序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是员工最大的任务。一旦在本道工序发现不良或接到后道工序反馈的不良信息后,员工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原因,采取对策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到底。 二、谁制造谁检查 同时出是产品的检查者,产品的生产者。产品的检查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通过检查,确认生产合格,才能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通过自身检查,作业者对本工序加工产品的状态可以了解得更清楚,从而有利于员工不断提升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三、作业标准化 就要对所有的作业流程中作业步骤,产品从设计开发、设定工艺参数开始。作业细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并使其不断完善。每一个员工也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是该

质量管理七项原则

质量管理七项原则 201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ISO9001:2015,新版标准中的质量管理原则也进行了变更,变更后的七项质量管理原则要求更严格,适用范围更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下质量管理七项原则的内容,另外送大家7首打油诗,帮你记忆!3 Q: a; e$ t- G" C) Z. L3 t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释义】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理论依据】组织只有赢得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信任才能获得持续成功。与顾客相互作用的每个方面,都提供了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理解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有助于组织的持续成功。 6 ~5 ?5 Z8 A?9 a; \) ^ 【主要收益】 ?增加顾客价值 ?提高顾客满意 ?增进顾客忠诚 ?增加重复性业务 ?提高组织的声誉 ?扩展顾客群 ?增加收入和市场份额 + D' R- I3 M# N 【可开展的活动】 ?了解从组织获得价值的直接和间接顾客 ?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将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 ?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内予以沟通 ?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支付和支持 ?测量和监视顾客满意度,并采取适当措施 ?确定有可能影响到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确定并采取措施 ?积极管理与顾客的关系,以实现持续成功 记忆口诀 顾客为中心 需求应理清 主次皆分明 落地方为真 2. 领导作用 ) R& m( `; z; g0 n9 b* L 【释义】各层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够充分与实现目标的内部环境。 【理论依据】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以及全员参与,能够使组织将战略、方针、过程和资源保持一致,以实现其目标。 : _6 h4 k5 e& ~$ S 【主要收益】 ?提高实现组织质量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组织的过程更加协调 ?改善组织各层次、各职能间的沟通 ?开发和提高组织及其人员的能力,以获得期望的结果

“三不原则”的细节管理

“三不原则”的细节管理 进入公司接近6年时间,在每个时期接收过领导每个阶段不同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人人是QC、流程优化、单元生产、安定生产等等。 领导一直在强调“管理方法就是细节管理”,因为自己在以往的管理方法中没有深入去了解,导致每次在实施新的管理方法时总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从而也让自己及管理团队人员产生迷茫“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领导的要求”。 在今年九月中旬,领导又提出“三不原则”的管理方法,对“系统性不良”和“非系统性不良”进行区分,并对这两种不良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九月下旬开始,我们在三楼组装线开始实施“三不原则”管理方法:首先对产品的不良现象进行分类,将各种不良图片制作成文档对每一个作业人员进行初步培训识别不良(什么是不良,哪些不良可以在自己的作业过程中发现并产生);在实施的前三天,出现每个工序挑出很多可疑品(没做标准判定前不能判定为不良品),这样对班组长增加了很多复判确认工作,同时因为作业员时刻关注挑选不良品降低了作业效率(检验岗位不良率直线下降); 发现这个问题后重新调整思路及方法“以检验岗位发现的不良往前推动改善”,当检验岗位发现“非系统性不良”时或者“系统性不良超出正常水平”时反馈班组长,由班组长会同工艺人员找到原因并设定不良的检查工序;调整思路后执行的第一天就暴露了新的问题“检验岗位发现不良不会及时反馈、班组长不能及时处理”,检验人员和班组长普遍存在“一个两个不良是正常的”思想,导致反馈机制及处理机制时效性低下,不良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这个问题出现后,我们意识到“需要工具来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结合已经在执行的《班组长日工作清单》及《班组长日工作记录》,对短期内的《班组长日工作清单》重心进行修改:增加记录每小时检查岗位不良信息(记录的目的是避免班组长忘记确认数据

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所有提 供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指导质量管理的八大法宝。 八大原则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1、是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尤其是ISO9000族标准实施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总结; 2、是企业管理的普遍原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管理经验日渐丰富,管理科学不断演变发展的结果。 3、是企业的领导者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它也为从事质量工作的审核员、指导企业建立管理体系的咨询人员和企业内所有从事质量管 理工作的人员学习、理解、掌握ISO9000族标准提供了帮助。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由小孩买蛋糕的故事来说明: 1.王强的孩子5岁了,胆子较小,从来没离开过大人的身边,王强一直为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而发愁。 2.有一天晚上,孩子突然提出要吃肉松糕,王强心里一动,爽快的答应了孩子,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孩子必须独自去住宅小区门口的甜蜜饼屋买。孩子经过一番犹豫,还是拿着王强给的5元钱走了。 3.当然,孩子第一次出门,王强不会大意,悄悄的跟在孩子的后面,一直看着孩子走进了甜蜜饼屋。

4.过了一会,孩子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拉着饼屋店员的手走了出来,王强觉得奇怪,便沉住气继续观察。饼屋店员一直将小孩带到王强家的楼梯口。 5.这时,王强已完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连忙道谢。经了解,原来该饼屋有规定:如有小童单独光顾饼屋的,员工必须将小童安全送回家。此事令王强感慨不已,他也因此成了甜饼屋的忠诚顾客。 (注:甜蜜饼屋的规定实际上是关注到顾客对小童安全的潜在要求,它的实施能够超越顾客的期望,给顾客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因关注顾客并非一切都满足顾客,顾客满意是一种管理理念 顾客的需求有哪些? 1、明示的(明确表达的):a.货物品名 b.数量 c.质量 d.价格 e.交货期 f.运输方式 g.付款方式 2、隐含的(虽然没有提出,但可以理解,双方有默契的): a.行业规范 b.行业标准

ISO9001_2015基础和标准知识试题(答案)

ISO9001:2015基础和标准知识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评分人 一.单选题(30×2=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关于文件控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 ) A.客户订单不能当作外来文件进行管理 B.文件更改后必须重新审批后方可使用 C.作废文件一定要标识并保存 D.应规定文件的保存期限 2.质量管理评审的输出不包括( C ) A.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改进 B. 体系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C. 生产实施计划 D. 资源需求 3.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方法包括( D ) A. 流失业务分析 B. 顾客赞扬 C. 担保索赔 D. 以上全是 4.ISO9000族标准可以帮助_____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D ) A. 制造业 B.服务业 C.IT业 D.各种组织 5.管理评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_____进行评价( D ) A.适宜性 B.有效性 C.充分性 D.以上都是 6.七项质量管理原则是ISO9001:2015标准的_____( C ) A.补充 B.附加条件 C.理论基础 D.A+B 7.ISO9001:2015标准共有章节 ( C ) A.8章28节 B. 10章27节 C. 10章28节 D. 8章27节 8.确定人员所需能力从下面哪方面考虑( D ) A. 技能和经验 B. 培训 C. 教育 D. 以上都是 9.通过ISO9001:2015认证的企业,就不会出现不合格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B ) A.正确 B.不正确 C.可能 10.对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应在_____进行,( A ) A.做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承诺之前 B.签定合同之后 C.将产品和服务交付给顾客之前 D.采购产品和服务之前 11.ISO9001:2015版的精神是( D ) A.注重持续改善及预防 B.强调PDCA过程导向 C.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D.A+B+C 12.ISO9001:2015的名称是( B )

车间质量管理的三不原则

车间质量管理的三不原 则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生产车间产品质量的三不原则 ◆三不原则的基本做法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前道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质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的浪费。 二、不制造不合格 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时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概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三、不流出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不良品处置并采取防止措施。本道工序应保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不会被下道工序或“客户”拒收。 ◆三不原则的实施要点 一、谁制造谁负责 一旦产品设计开发结束,工艺参数流程明确,则产品的质量波动就是制造过程的问题。每个人的质量责任从接受上道工序合格产品开始,规范作业确保本道工序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是员工最大的任务。一旦在本道工序发现不良或接到后道工序反馈的不良信息后,员工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原因,采取对策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到底。

二、谁制造谁检查 产品的生产者,同时出是产品的检查者,产品的检查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通过检查,确认生产合格,才能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通过自身检查,作业者对本工序加工产品的状态可以了解得更清楚,从而有利于员工不断提升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三、作业标准化 产品从设计开发、设定工艺参数开始,就要对所有的作业流程中作业步骤,作业细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并使其不断完善。每一个员工也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是该工序最佳的作业方法,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唯一途径,否则制造一大堆不良品却找不到不良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三不原则”只能制造混乱,而不是品质。 四、全数检查 所有产品,所有工序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必须由操作者实施全数检查。 五、工序内检查 质量是作业者制造出来的,如果安排另外的检查人员在工序外对产品进行检查或修理,即会造成浪费,也不能提高作业者的责任感,还会姑息作业者对其产品质量的漠视。 六、不良停产 在工序内一旦发现不良产品,操作者有权利也有责任停止生产,并及时采取调查对策活动。 七、现时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合格品时,作业者必须从生产状态转变到调查处理状态,马上停止作业并针对产生不良品的人、机、料、法环等现场要素及时确认,调查造成不良的“真正元凶”并及时处理、及时总结。

三不原则

安全的三不原则: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别人; 3、不被别人伤害。 品质的三不原则: 1、不接受不合格品; 2、不制造不合格品; 3、不流出不合格品。 ISO的体系文件有四级文件 一级:质量手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二级:程序文件(ISO)要求必须建立的程序文件。三级: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操作规程等。 四级:所有的质量记录 质量八大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品质检验的依据: 1、检验指导书-SIP 、工艺卡、图纸 2、样品、菲林片 3、测量真实数据 品质检验产品的功能: 1、外观:正反面、色差、清洁度、桔皮、划痕、印刷均匀 2、结构:产品宽度、印刷图案大小、印刷位置、偏位 3、性能:绝缘电阻、耐磨次数、百格测试 4、尺寸:厚度、宽度、印刷大小、定位孔与印刷区域尺寸品质与生产的关系: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在质量面前不可以讲人情 品管的职责: 1、根据公司制定的检验标准和规定,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抽样检验、产品最终检验、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有效控制等任务; 2、对于来料的品质有一定的认识,并能找出相应的质量缺陷,确保不合格产品不转下工序,不流转其他车间; 3、做好不合格产品的标识、隔离、记录和集中及时处理等工作,并有效的分析和改善问题,及时向主管提交不合格品质量分析调查报告; 4、若因生产的半成品不良导致品质异常,品管员应及时将异常信息反馈至生产,以防品质问题的延续发生; 5、对于待入库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品管员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的,在入库单、或入库登记表上写明种类、批号和合格字样,并签字; 6、按照部门制定的质量统计分析要求和方法,准确的完成部门主管交待的质量统计任务,按要求在质量统计表上记录,上交至部门主管; 7、按照部门主管制定的取样要求和方法进行取样,按规定对样品进行处理分析后,正确分类整理保存样品,并将分析结果记录在相应台账上; 8、正确使用计量器来检验产品质量问题,定期对计量器进行校准、清洁和保养工作; 9、执行部门主管制定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现场检查整改计划,确保生产现场干净、整齐、舒适和合理;

质量管理复习题

质量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标准把质量特性定义为: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信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服务质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等六个方面。 .产品的自然寿命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总时间。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费用,是制造费用和使用费用的总和。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质量环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魅力特性是指如果充分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一致的活动。 .一般可以将现代质量管理分为质量检验阶段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过程、全员和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所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全过程质量管理强调必须体现两个思想,一是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二是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质量改进和基本工作程序是循环。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观、信念、共识及规范的组合。 .质量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个层次构成。精神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 .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图景,描述了组织正在向何处去,以及希望成为什么或被看成什么。 .版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八原则构成了质量文化的基本内容。它们分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卓越绩效模式提出了追求卓越绩效企业应该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远见卓识的领导、顾客驱动的卓越、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建立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灵活性和快速反应、关注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和系统的观点。 .质量文化的功能包括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辐射功能。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使命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的功能,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组织要实现什么"的问题。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系统) 来看待、理解和管理,以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标准将质量管理体系活动分为: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过程。

现场品质管理:三不原则(1)

现场品质管理:三不原则 在精益品质管理中,坚持“三不”原则是对待不良品的基本原则,也是首先必须保证的,识所有实施具体保证品质零不良的基础。既“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三不原则的基本做法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前道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质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的浪费。 二、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野鸟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概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三、不流出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不良品处置并采取防止措施。本道工序应保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会被下道工序或“客户”拒收。 ▌三不原则的实施要点 一、谁制造谁负责 一旦产品设计开发结束,工艺参数流程明确,则产品的质量波动就是制造过程的问题。每个人的质量责任从接受上道工序合格产品开始,规范作业确保本道工序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是员工最大的任务。一旦在本道工序发现不良或接到后道工序反馈的不良信息后,员工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原因,采取对策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到底。 二、谁制造谁检查 产品的生产者,同时出是产品的检查者,产品的检查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通过检查,确认生产合格,才能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通过自身检查,作业者对本工序加工产品的状态可以了解得更清楚,从而有利于员工不断提升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三、作业标准化

质量管理的三不原则

质量管理的三不原则 ▌三不原则的基本做法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前道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质 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的浪费。 二、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野鸟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概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只有不产 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三、不流出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不良品处置并采取防止措施。本道工序应保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会被下道工序或“客户”拒收。 ▌三不原则的实施要点 一、谁制造谁负责 一旦产品设计开发结束,工艺参数流程明确,则产品的质量波动就是制造过程的问题。每个人的质量责任从接受上道工序合格产品开始,规范作业确保本道工序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是员工最大的任务。一旦在本道工序发现不良或接到后道工序反馈的不良信息后,员工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原因,采取对策 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到底。 二、谁制造谁检查 产品的生产者,同时出是产品的检查者,产品的检查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通过检查,确认生产合格,才能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通过自身检查,作业者对本工序加工产品的状态可以了解得更清 楚,从而有利于员工不断提升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三、作业标准化 产品从设计开发、设定工艺参数开始,就要对所有的作业流程中作业步骤,作业细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并使其不断完善。每一个员工也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是该工序最佳的作业方法,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唯一途径,否则制造一大堆不良品却找不到不良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三不原则” 只能制造混乱,而不是品质。 四、全数检查 所有产品,所有工序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必须由操作者实施全数检查。 五、工序内检查 质量是作业者制造出来的,如果安排另外的检查人员在工序外对产品进行检查或修理,即会造成浪费,也不能提高作业者的责任感,还会姑息作业者对其产品质量的漠视。 六、不良停产 在工序内一旦发现不良产品,操作者有权利也有责任停止生产,并及时采取调查对策活动。

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普?克劳斯比提出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质量的定义:符合用户的利益和需求; ☆质量系统的核心:缺陷的事前控制与预防; ☆质量工作的标准:各项工作力求“零缺陷”; ☆质量成本的衡量:不符合用户要求的总代价。 1.符合用户的利益和需求 ☆质量是愈高愈好?不从用户的利益与需求出发,单纯追求高质量,往往适得其反。 ☆“符合用户的利益和需求”的原则,使用户满意,才是企业要追求的目标。 ☆产品质量价值衡量的准则:标准+α标准,即通用的产品标准(国标、行业、 国际标准等)。 α,用户提出的个性化要求。 2.缺陷的事前控制与预防缺陷的事前控制与预防 ☆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靠检验出来的:否则源头不净,哪来的清水不断? ☆企业全员的质量控制,包括管理的和操作的质量控制,是对本职工作失误的一种预防,一种事前的控制,而非事后的检验。 ☆要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对本职工作质量的要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3. “零缺陷”的质量工作标准的质量工作标准 ☆100个零件,99%的合格率,组装成的产品其总的合格率仅为36.4%; ☆当今“6σ”管理的合格率为99.9997%,即:每百万个单位的缺陷是3.4个; ☆“零缺陷”是不可能的; ☆“零缺陷”管理又是必不可少的。 4.质量成本的衡量质量成本的衡量 ☆质量部门的质量成本衡量,仅占营业额的3%-4%; ☆企业全员的质量成本衡量,要占营业额的20%以上,服务业则高达35%; ☆不符合用户要求的总代价:包括企业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程序、每一个步骤,如:质量管理部门及缺陷预防的投入、质量教育经费、质检程序支出、售前、售后服务的花费、保修期的费用、支付给用户的理赔金等“不符合用户要求”的总的代价。

质量管理的“三检”和“三不”原则

质量管理的“三检”和“三不”原则 前言 三检制度,即为三级检验制度。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运用自检互检(一级)、班级检验(二级)、专职检验(三级)而最终确定。因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说法与含义。 三检制度和三不原则是品质理念中最基本的内容,在平时的品质管理活动中一定要渗透到最基层员工! 三不原则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基本要求为: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前道

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质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的浪费。 二、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野鸟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概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三、不流出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不良品处置并采取防止措施。本道工序应保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会被下道工序或“客户”拒收。 1、三不原则的实施要点 一、谁制造谁负责 一旦产品设计开发结束,工艺参数流程明确,则产品的质量波动就是制造过程的问题。每个人的质量责任从接受上道工序合格产品开始,规范作业确保本道工序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是员工最大的任务。一旦在本道工序发现不良或接到后道工序反馈的不良信息后,员工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原因,采取对策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到底。

质量管理原则解释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点 2015版ISO9001与2008版对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减为七项。认证君近日查阅资料时,看到一个表格:2015版ISO9001七项质量管理原则对比,现将其中内容摘编如下,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释义】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理论依据】组织只有赢得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信任才能获得持续成功。与顾客相互作用的每个方面,都提供了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理解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有助于组织的持续成功。 【主要收益】 ?增加顾客价值 ?提高顾客满意 ?增进顾客忠诚 ?增加重复性业务 ?提高组织的声誉 ?扩展顾客群 ?增加收入和市场份额 ?【可开展的活动】 ?了解从组织获得价值的直接和间接顾客 ?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将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

?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内予以沟通 ?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支付和支持 ?测量和监视顾客满意度,并采取适当措施 ?确定有可能影响到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确定并采取措施 ?积极管理与顾客的关系,以实现持续成功 2、领导作用 【释义】各层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够充分与实现目标的内部环境。 【理论依据】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以及全员参与,能够使组织将战略、方针、过程和资源保持一致,以实现其目标。 【主要收益】 ?提高实现组织质量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组织的过程更加协调 ?改善组织各层次、各职能间的沟通 ?开发和提高组织及其人员的能力,以获得期望的结果【可开展的活动】 ?在整个组织内,就其使命、愿景、战略、方针和过程进行沟通?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创建并保持共同的价值观和公平道德的行为模式λ培育诚信和正直的文化 ?鼓励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履行对质量的承诺 ?确保各级领导者成为组织人员中的实际楷模 ?为组织人员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资源、培训和权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