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小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小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小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小故事(三篇)

【篇一】小学三年级科学小故事

磁带录音的发明:

第一台“磁带录音机”根本没有用磁带,而是采用了长段的钢琴弦。尽管这样,它们却以现代磁带录音机的相同方式运转。

钢丝次音要是瓦尔德马·波尔生的构思,他是一位在哥本哈根电话公司工作的工程师。他发明了一种方法业把钢琴弦磁化,以反应从电话传声器传来的声音。声音“贮存”在极小磁化区型的钢丝上。波尔生1898年设计的机器被称为“录音电话机”。小型磁带录音机很快在办公室流行起来。在办公室里它们可以用来口述信件,甚至记录电话谈话。

波尔生的专利申请还包括一种用金属粉涂层的纸带机的详图。这是最早的磁带录音机,便它从来没有正式生产过。

几乎没有什么人觉察到波尔生发明的重要有秀少的一些录音电话在美国生产出来,主要是用于口述和记录电话音讯。

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尔本”和“无线电信”两家公司使这一发明东山再起。工程师们使用了一种有氧化铁涂层的塑料带,但该机器在其他方面,还是与波尔生的机器以相同的方式运作。

磁化模式是把来自传声器的信号放大以后留在被磁化的带子上,并将磁带卷绕在大绕轴上。不久,磁带录音机便广泛应用于专职录音。

早期的卷轴录音机既大又贵,并且需要细心使用。在20世纪60年代,菲立普公司采用了袖珍磁带盒,其中卷好的磁带装在一个小塑料盒里。由于这一系统大为简化,磁带录音机就成了家庭里的寻常用品。【篇二】小学三年级科学小故事

X射线断层扫描仪:X射线断层扫描仪一般称为“CT”,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仪的简称。

60年代中期,任美国图夫茨大学教授的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各种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透过率不同,并得出了一些计算公式,这为X射线断层扫描仪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英国EMI公司任中央研究实验室医学研究部主任的电器工程师豪斯菲尔德,曾领导过英国第一台全晶体管计算机的设计工作。他根据科马克的理论和计算公式,将电子计算机技术与X射线扫描技术结合起来,于1973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仪。

X射线断层扫描仪能够察看人体内部组织,使之一览无遗,体内的肿瘤、大脑和体内器官的微小病变,以及骨骼密度的异常,都可以被显示出来,并且显示在荧光屏上,还可以拍成照片。

X射线断层扫描照相技术比传统X射线照相更为精确。传统的X射线术,不同组织之间X射线吸收率的差异小平5%就无法分辨,而X射线断层扫描仪由于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扫描,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重叠现象,因此差异小于1%也能检测出来。

由于发明X射线断层扫描仪的杰出成就,豪斯菲尔德和科马克一同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目前X射线断层扫描仪主要用于癌症、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的诊断,神经科的医师们也用其找出导致精神异常的脑部器质性病变的原因。考古界还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仪对古代木乃伊进行研究。【篇三】小学三年级科学小故事地震仪:

早在公元132年,中国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地震仪,当时称为地动仪。据《后汉书》记载,张衡的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盒盖隆起,形似酒樽”。仪器内部中间设有“都柱”(相当于一种倒立型的震摆),周围有“八直”(装置在摆的周围的八组机械装置),樽外接相应东、西、南、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而设置的八条口含小铜珠的龙,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赡蜍张口向上。一旦发生较强的地震,“都柱”因震动失去平衡而触动“八道”中的一道,使相应的龙口张开,小铜珠即落入赡蜍口中,观测者便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地动仪成功地记录了公元138年甘肃发生的一次强震。

张衡的这?重大发明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赞扬和钦佩,成为现代地震仪的先驱。张衡地动仪只能记录地震的初动方向,与近代地震仪比较,只能叫验震器。1700多年以后的1848年,意大利人契托利才制成水银验震器。在此基础上1855年意大利人帕尔米耶里发明了能记录地震强度及持续时间的仪器:一条U形玻璃管,地震对管内水银产生震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