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密度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

能量密度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
能量密度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

燃料电池的原理及发展

燃料电池原理与发展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持续的通过发生在阳极和阴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燃料电池与常规电池的区别在于,它工作时需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输入燃料和氧化剂,只要持续供应,燃料电池就会不断提供电能。由于燃料电池能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因此,它没有像普通火力发电厂那样的通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的能量形态变化,可避免过程中转换损失,达到市制发电效率。 近20多年来,燃料电池经历了碱式、磷酸、熔融碳酸盐和固体电解质等几种类型的发展阶段。美、日等国已相继建立了一些碳酸燃料电池电厂、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厂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厂。燃料电池的结构与普通电池基本相同,有阳极和阴极,通过电解质将这两个电极分开。与普通电池的区别是,燃料电池是开式系统。它要求连续供应化学反应物,以保证连续供电。其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离子导电的电解质构成,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电化学电池类似,燃料在阳极氧化,氧化剂在阴极还原,电子从阳极通过负载流向阴极构成电回路,产生电流。 介绍一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一、MCFC概述 1.1 燃料电池简述燃料电池(FC)是一种将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结构如图1-1所示。它的发电方式与常规的化学电源一样,电极提供电子转移的场所,阳极催化燃料(如氢)的氧化过程,阴极催化氧化剂(如氧)的还原过程,导电离子在将阴阳极分开的电解质内迁移,电子通过外电路作功并构成总的电回路。在电池内这一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过程等温进行,即在燃料电池内,可在其操作温度下利用化学反应的自由能。但是,燃料电池的工作方式又与常规的化学电源不同,它的燃料和氧化剂并非贮存在电池内。同汽油发电机相似,它的燃料和氧化剂都贮存在电池之外的贮罐中。当电池工作时,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送入燃料和氧化剂,排出反应产物,同时排出一定的废热,以维持电池温度的恒定。燃料电池本身只决定输出功率的大小,其贮能量则由燃料罐和氧化剂罐的贮量决定。总体上,燃料电池具有以下特点: (l) 不受卡诺循环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 (2) 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由单电池性能、电极面积和单电池个数决定。

iso1183塑料.非泡沫塑料的密度测定方法

塑料 塑料.非泡沫塑料的密度测定方法. 部分1: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内容: 1前言 2标准参考文献 3专业术语与定义 4测试环境 5方法 5.1 方法A--浸渍法 5.2 方法B--液体比重瓶法 5.3 方法C--滴定法 6 空气浮力的修正 7 测试报告 附录A (标准)适合方法C的液体系统

前言: ISO (国际标准组织)是国际范围内的国家联邦组织,(ISO 本身的成员)。国际标准的版本是通过ISO 技术委员会执行的。每个成员国是对各项感兴趣的专业制定相关的标准,并代表委员会。国际组织,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通过ISO 参与工作,ISO 与IEC紧密合作制定相关电子技术标准。 国际标准的草案是根据ISO/IEC的相关制定,第二部分进行拟定的。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准备相关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草案是否通过是通过各个成员国的投票进行决定的。出版或发行是需要至少75%的成员国投票通过。 需注意的是相关文件的组成部分可能是相关专业的专利,ISO不用对相关专利的侵权负责。 ISO1183-1是由ISO/TC 61 技术委员会准备,塑料,物理化学性能,小组委员会SC5 。 ISO 1183取消了下面几个部分,代替了ISO 1183:1987,进行了相关技术修

正。 ISO 1183包括下列几部分,塑料.非泡沫塑料的密度测定方法. --第一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滴定法。 --第二部分密度梯度管法 --第三部分气体比重瓶法 塑料.非泡沫塑料的密度测定方法. 部分1: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警告—使用ISO1183 可能包括材料,操作或仪器的危险。ISO1183这部分没有试图包括所有的安全注意事项,有的话也是与使用相关的。使用者需根据ISO1183建立相关的安全与健康标准,在适用范围内优先使用。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工况实训指导书

《新能源汽车应用技术》课程——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工况实训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学生应了解认识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学生应掌握油-电混合动力汽沁能源汽车车动力总成及其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功能; 3.通过实验,学生应了解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运行工况,分析汽油机子系统和电机子系统自动交替工作的运行状态,总结其特点。 二、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 丰田普瑞斯2007版PSHEV油-电混合动力汽车1台;NJLGPE-02燃料电池仿真实训系 统1套。 图1丰田普瑞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图2 燃料电池仿真实训系统平台 丰田PRIUS-普瑞斯2007版PSHEV油-电混合动力汽车1台。基本参数:装有THS混合动力系统(Toyota Hybrid System);1.5L直列四缸汽油机功率 kW;驱动电机为500 V永磁无刷电机功率33 kW;电动/发电机为永磁交流同步电机;201 V镍-氢动力电池重75 kg(由250个单体电池串连,每个 V);整车质量1240 kg;最高车速160 km/h;油耗3.61 L/100 km。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仿真实训系统以空冷型百瓦级PEMFC为测控对象,采用LabVIEW 进行软件设计,利用该平台可以展现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测试燃料电池堆的性能和运行状态,全面监测各种参数与电池堆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池实际运行所需的工作条件。实训系统包括:风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供气单元、电力电子转换单元、控制单元、负载实验单元、系统控制分析软件六部分。 三、基础知识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原理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称PEMFC,由于它适用范围广,无需特殊的运行条件,可靠性高等特点,使得它成为目前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一种燃料电池。 PEMFC它由双极板(流场板)、扩散电极、和膜组成一个单电池,它的结构如图3所示。 图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结构原理图图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 双极板常用的材料有石墨板和改性金属板,在双击板的两侧分别加工有燃料和氧化剂的流场,流场主要是引导反应剂在电池气室内的流动,确保整个电极反应剂的均匀分布并排出生成物。另外,双击板还具有传输电流和阻气作用。扩散电极分为两部分,扩散层和催化层。扩散层一般以碳纸或碳布为基底,并涂以具有疏水功能的聚四氟乙烯(PTFE),使其具有多孔结构。它的功能是支撑催化层、导电及为气体扩散和生成水排出提供通道。催化层是由催化剂Pt/C(或其它形式的催化剂)和(或)疏水性的PTEF构成,它分别是燃料和氧化剂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膜是电池的关键部件,目前主要采用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Nafion膜)。其主要担当水合H+的传输。并隔离阴阳极的燃料和氧化剂。 单电池输出功率取决于单电池的输出电压和工作电流。由于单电池往往功率较小,无

燃料电池原理及习题解答

燃料电池原理及习题解答 在中学阶段,掌握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也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第二步,再写出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第三步,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到负极反应式。下面对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三步法”具体作一下解释。 1、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因为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可根据燃料燃烧反应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但要注意燃料的种类。若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不随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而变化,即2H2+O2=2H2O。若燃料是含碳元素的可燃物,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就与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甲烷燃料电池在酸性电解质中生成CO2和H2O,即CH4+2O2=CO2+2H2O;在碱性电解质中生成CO32-离子和H2O,即CH4+2OH-+2O2=CO32-+3H2O。 2、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 因为燃料电池正极反应物一律是氧气,正极都是氧化剂氧气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可先写出正极反应式,正极反应的本质都是O2得电子生成O2-离子,故正极反应式的基础都是O2+4e-=2O2-。正极产生O2-离子的存在形式与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现将与电解质有关的五种情况归纳如下。 ⑴电解质为酸性电解质溶液(如稀硫酸) 在酸性环境中,O2-离子不能单独存在,可供O2-离子结合的微粒有H+离子和H2O,O2-离子优先结合H+离子生成H2O。这样,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⑵电解质为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O2-离子也不能单独存在,O2-离子只能结合H2O生成OH-离子,故在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 ⑶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盐(如LiCO3和Na2CO3熔融盐混和物) 在熔融的碳酸盐环境中,O2-离子也不能单独存在, O2-离子可结合CO2生成CO32-离子,则其正极反应式为O2+2CO2 +4e-=2CO32-。 ⑷电解质为固体电解质(如固体氧化锆—氧化钇) 该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可允许O2-离子在其间通过,故其正极反应式应为O2+4e-=2O2-。

Q_LBNY 002-2019LB10-FP型动力电池企业标准

Q/LBNY 广州力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BNY 002-2019 LB10-FP型动力电池 LB10-FP power battery 2019-12 -13发布2019-12-13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州力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广州力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力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丹、卢方、卢继典、梁伟雄、骆相宜、唐贤文、梁俊超、李向峰、丁志英。 1

LB10-FP型动力电池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B10-FP型动力电池的术语、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LB10-FP型动力电池,供给混合动力车,快速充电和高功率装置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41 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 GB/T 31484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41,GB/T 19596,GB/T 31484和GB/T 31486 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要求 4.1 外观 产品的外观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无毛刺、干燥、无外伤、无污渍,有清晰正确的标志。 4.2 极性 产品的端子极性标识应正确、清晰。 4.3 尺寸 产品的结构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结构尺寸 类别厚宽长要求(mm)18±1 68±1 110±1 4.4 重量 产品的重量应为285±5g。 2

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检测时间:2016-05-23 09:39:53 摘要 近年来,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日益增长的石油和能源消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关注。三个电动汽车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开发国内外介绍问题的根源,介绍了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和关键的操作特性,描述铅酸电池剩余量预测几个模型的设计和项目的特点,基于大量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实验数据,提出了这种设计方法来估计剩下的电池供电。 上述功能需求,设计提出使用主芯片单片机,分散的集合和集中控制的解决方案结合硬件、单片机的选择,电池参数收集,平衡和保护电路、功率转换电路和外部通信和其他主要模块硬件设计详细描述和基于C51单片机凯尔软件开发和设计环境软件解决方案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3主要流程:充电、放电和静态软件设计。最后,整个硬件和软件系统充电和放电的疲劳试验通过收集大量的实验数据,验证了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电动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SOC估算;单片机;充电均衡控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increasing consumption of oil and energy, new energy vehicles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governments and the world's major carmakers attention. Develop three electric vehicles The key technology is the motor drive syste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steam current Automotive battery life is short-range, low battery life, high maintenance costs and popular, therefore, Power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 energy management and vehicle power battery protection control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entation Root of the problem, and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lead-acid batteries and key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Lead-acid battery remaining amount prediction model design and features of several projects, based on a lot of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is design method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remaining battery power. The abov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proposed to use the main chip microcontroller, decentralized collection And centralized control solutions combine hardware, MCU selection,

汽车底盘实验指导书

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指导书 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 年级二年级 实验时间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一 离合器的拆装(4学时)一、实验目的 1.熟悉离合器的组成及主要机件的构造、作用与装配关系。 2.熟悉离合器分离、结合情况。 3.掌握正确拆装顺序与方法 二、实验内容 拆装离合器,了解其构造,工作原理,以便理论联系实际。 三、仪器设备 汽车单盘离合器1个,常用工具一套

四、注意事项 在拆装前要做好记号,装复时记号要对齐。双盘离合器压盘限位螺钉要与相应的孔对齐。 五、实验步骤 1.观察EQ1090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观察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连接和工作情况。 2.观察离合器,弄清楚离合器传递动力时和中断动力时主动、从动部分的之间的关系。 3.拆开离合器,观察离合器盖和压盘是如何连接的?有什么特点。 4.拆下分离杠杆及其附件,观察其结构,分析工作原理和防止运动干涉的措施。 5.分析离合器怎样防止热量传至分离弹簧,分离弹簧怎样定位的? 6.观察从动盘的连接情况、扭转减振器的构造并分析扭转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7.装复离合器,调整各分离杠杆,使其内端面在同一平面内。 8.在车上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9.用钢板尺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应为30~40mm。 10.若自由行程不合适,则可通过调整分离拉杆上的调整螺母,调好后将螺母锁紧。 六、实验报告 1、写出单盘离合器结合与分离过程。 2、写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方法。

实验二 手动变速器的拆装(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普通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情况。 2.熟悉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结构和工作情况。 3.了解同步器结构和工作情况。 4.掌握正确的拆装顺序与方法。 二、实验内容 自己动手拆装变速器,了解其构造,工作原理,以便理论联系实际。 三、仪器设备 东风1090手动变速器一台,常用工具一套 四、注意事项 注意轴承、垫片的安装;同步器的结构、模拟工作情况。 五、实验步骤 1.在整车上观察变速器的安装位置,怎样保证变速器第一轴与曲轴同轴的。 2.拆下变速器的上盖,重点观察分析操纵机构中自锁、互锁、倒档锁装置,了解拨叉与拨叉轴的安装。 3.拆下手制动鼓总成,拆装过程中分析手制动器怎样起作用,拆下后轴承盖,分析其怎样防止润滑油流入手制动器的。 4.从前端拆下轴承盖,并上下晃动拔出第一轴及轴承,观察第二轴前端如何支撑。 5.用手托起第二轴前端上下晃动、并往后退出第二轴,取下第二轴的轴承止推环。 6.依次从第二轴前端取出四、五档同步器总成,四、五档固定齿座锁环,取下止推环,则第二轴上二、三档同步器总成和它前面的所有零件可依次从轴上取下。 7.观察锁环和定位环是如何定位的,观察同步器怎样与第二轴联结,各档齿轮又是怎样联结的。

(完整版)试简述五大类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的特点

三、试简述五大类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的特点 燃料电池按燃料电解质的类型来分类的,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NFC)五大类。 3.1 碱性燃料电池(AFC) 碱性燃料电池是该技术发展最快的一种电池,主要为空间任务,包括航天飞机提供动力和饮用水。 3.1.1原理 使用的电解质为水溶液或稳定的氢氧化钾基质,且电化学反应也与羟基(OH)从阴极移动到阳极与氢反应生成水和电子略有不同。这些电子是用来为外部电路提供能量,然后才回到阴极与氧和水反应生成更多的羟基离子。 负极反应:2H2 + 4OH-→ 4H2O + 4e- 正极反应:O2 + 2H2O + 4e- → 4OH- 碱性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大约80℃。因此,它们的启动也很快,但其电力密度却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密度低十来倍,在汽车中使用显得相当笨拙。不过,它们是燃料电池中生产成本最低的一种电池,因此可用于小型的固定发电装置。 如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样,碱性燃料电池对能污染催化剂的一氧化碳和其它杂质也非常敏感。此外,其原料不能含有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钾电解质反应生成碳酸钾,降低电池的性能。 3.1.2 特点 低温性能好,温度范围宽,并且可以在较宽温度范围内选择催化剂,但是才用的碱性电解质易受CO2的毒化作用因此必须要严格出去CO2,成本就偏高。 3.2 磷酸燃料电池(PAFC) 磷酸燃料电池(PAFC)是当前商业化发展得最快的一种燃料电池。正如其名字所示,这种电池使用液体磷酸为电解质,通常位于碳化硅基质中。磷酸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要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碱性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略高,位于

塑料密度测试方法

T/SEN 深圳市星源材质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T/SEN 011-2008塑料密度测试方法 星源材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T/SEN 011-2008 1、主题内容 本方法规定了塑料密度测试方法,本方法引用GB1033之测试方法B法——比重瓶法,本方法由于测试条件的限制,未采用真空条件,并且采取室温控制粗略控制温度。 2、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质排出水的体积来作为物质体积计算物质密度。 3、检测仪器 3.1天平:感量0.1mg。 3.2比重瓶:其容积为50m1。 4、试样及浸渍液 4.1试样为粉状、粒状、薄膜或片材的碎片。质量约1一5 g。 4.2浸渍液选用新鲜蒸馏水或其他不与试样作用的液体,必要 时可加人几滴湿润剂,以便除去气泡。 5、测试步骤 5.1在标准环境温度下,称量干燥的空比重瓶质量。 5.2将试样装人比重瓶中,称其质量。 5.3注人浸债液浸没试样。 5.4注人浸渍液至比重瓶刻度处。 5.5取出比重瓶擦干,立即称量。 5.6将比重瓶倒空,清洗后装人浸渍液,调节液面至比重瓶刻

度处,称其质量。 6、结果表示 试样密度按下式计算: 21t m m m x -?=ρρ 式中:ρt —温度l ℃时试样的密度,g/cm 3。 m —试样的质量,g , m 1—比重瓶内浸溃液的质量,g; m 2—容纳有试样的比重瓶内浸渍液的质量,g; ρx 一浸渍液的密度,g/cm 3, 注:若使用的浸渍液不是水,则用比重瓶法测定浸演液的密度。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7.1、执行标准的标准号 7.2、试验样品的识别编号 7.3、测试结果 7.4、测试员、审核员

(完整版)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精)

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 李国政编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2006年2月

前言 汽车整车拆装实训课是汽车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它与课堂讲授课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通过实训课,使同学们建立汽车整车构造的实物概念,进一步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更深入的了解汽车各总成部件构造细节及名称,熟悉汽车部件的拆装及操作工艺,为后继专业课程及专业性实习打下基础。 实训课的目的是配合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系统的分解观察掌握汽车主要零部件的功能、组成、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实训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实物讲授和拆装观察分析两部分。 实物讲授是由于有些内容受条件限制,在课堂上难以讲清,故安排在实验课中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拆装观察是对完整的实物或重要总成分解成零件,然后分析观察零件的形状,安装定位基准,各部件的关系,调整方法和装配工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 为使实训课顺利进行,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实训前要全面复习课堂讲授的有关内容,记住其主要内容。 2.实训中听从教师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安全。 3.爱护实训教具及设备,与实验课无关的设备不要乱动。 4.在实训中要认真观察分析各零部件,要勤学多问,总结实训收获,认真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地点:车辆实验室

实训一汽车及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一、目的 1.通过实训对汽车的组成、总布置型式以及各总成有一个初步认识; 2.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用及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 3.初步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的结构特征。 二、基础知识 1.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由许多不同的装置和部件组成,其结构型式和安装位置多种多样。汽车所用的动力装置不同时,其总体构造差异很大。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部分组成。小轿车还装有空调和其他附属设备。 (1)发动机 使供入其中的燃油燃烧产生动力,是汽车行驶的动力源泉。 (2)底盘 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正常行驶。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 行驶系—安装部件、支承全车并保证行驶。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 转向系—保证汽车按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由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制动系—使汽车能减速行驶以至停车,并保证汽车能可靠停驻。 (3)车身 用以安置驾驶员、乘客或货物。客车和轿车是整体车身;普通货车 车身由驾驶室和货箱组成。 (4) 电气设备 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包括发电机、蓄电池、起动系、点火系以及汽车的照明、信号装置和仪表等。此外,在现代汽车上愈来愈多装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微处理机、中央计算机系统及各种人工智能装置(自诊、防盗、巡航、防抱死、车身高度自调等),显著地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性能。 三、实训内容 1.长安6331A型微型客车及日本五十铃的总体结构。 2.北内109发动机、天津夏利轿车发动机及日本皇冠3.0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3.CA1091及桑塔纳汽车模型及部件模型的观察。 四、实训报告 汽车的布置型式通常有几种,各有何优点?实验中各车采取何种布置型式?试述原因。

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简述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是一种按电化学原理,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等温地把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其单体电池是由电池的正极(即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的阴极)、负极(即还原剂或燃料发生氧化反应的阳极)和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与常规电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燃料和氧化剂不是贮存在电池内,而是贮存在电池外部的贮罐内,不受电池容量的限制,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连续不断地输入电池内部,并同时排放出反应产物。 以磷酸型燃料电池为例,其反应式为: 燃料极(阳极) H2→2H++2e- 空气极(阴极) 1/2O2+2H++2e-→H2O 综合反应式H2+1/2O2→H2O 以上反应式表示:燃料电池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燃料(氢)在阳极被分解成带正电的氢离子(H+)和带负电的电子(e-),氢离子(H+)在电解质中移动与空气极侧提供的O2发生反应,而电子(e-)通过外部的负荷电路返回到空气极侧参与反应,连续的反应促成了电子(e-)连续地流动,形成直流电,这就是燃料电池的发电过程,也是电解反应的逆过程。 2. 燃料电池的应用 2.1能源发电 燃料电池电站的每一套设备都包括了一整套采用天然气发电的电力系统。分为以下几个分单元:①燃料电池组②燃气制备③空气压缩机④水再生利用⑤逆变器⑥测量与控制系统。燃料电池组产生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换成电力系统所需的交流电。各国工业界人士普遍对于燃料电池在发电站的应用前景看好。 2.2汽车动力 目前,各国的汽车时用量均在不断增加,其排放的尾气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治理的力度不够,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于是人们要求开发新型的清洁、高效的能源来解决这一问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出现,解决了燃料电池在汽车动力成本和技术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使燃料电池电动车的开发和使用成为可能。这种电池具有室温快速启动、无电解液流失、水易排出、寿命长、比功率与比能量高等特点,适合做汽车动力,是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发的运输用燃料电池。 2.3家庭用能源 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的能源已经在家庭中被广泛使用,但其主要被用于炊事和生活热水,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电池在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在开辟了天然气在家庭中一种新的用途的同时也将解决目前高峰用电紧张的状况。家庭的一切用电无论是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家用电气还是电脑等办公设备都可以通过燃料电池来提供电源,作为家庭使用的分散电源,并可同时提供家庭用热水和采暖,这样可将天然气的能量利用率提高到70%~90%。 2.4其它方面的应用 碱性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运行时基本没有红外辐射,而且噪音小,用做潜艇动力,可大大提高其隐蔽性;同时由于它们可在常温下启动工作,且能量密度高,还是理想的航天器工作电源。此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还可用作野外便携式电源。 总之,燃料电池的用途将越来越广泛,它将遍布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

动力电池相关标准的学习总结

动力电池标准的学习总结 我国大容量动力锂电池单体电池已经具备了推广应用的条件,产业化建设成果显着。在电池单体方面,规模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从动力锂电池要求的高成组性、系统集成性、高安全性等和高标准化要求出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甚为突出。(1)关键质量控制方法与可靠性保证技术仍需完善 标准化通常涉及产品技术及标准技术文件本身。目前,国内“以人为主”的生产线无法避免高不良率,现有主要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成组应用技术和设备,不能适应新型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这种情形一方面会导致电池生产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使得电池性能不稳定,影响到动力电池的一致性、使用寿命等。当前发生的动力锂电池使用寿命缩短及燃烧、爆炸等安全问题,均是由这些因素所引起。 (2)标准化缺乏统一管理 由于我国行业管理等历史因素,不同类别的电池往往是由不同的工业部门的企业主要生产并主导其标准的制修订,相应地行业管理也归属不同工业部门。国家标准与多个行业标准并存,并且标准范围交叉重复的现象无论是对于产品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并损害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3)标准体系和市场化的产品与技术保障体系不完备

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科研项目中完成了几项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标准外,动力锂电池和系统集成标准仍处于空白状态,而建立成熟的市场化的产品和技术保障体系是推广应用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与新型动力锂电池系统的基本条件,而这一条件目前尚不具备。这两者之间不仅联系紧密,而且相互制约。为争夺市场,迫使所有企业都成为闭关自锁的独立体系,低水平重复开发和拼尽全力去建设不可能实现的自主产品和技术保障体系,产品处于完全混乱局面。(4)没有中立的动力电池系统标准符合性及安全试验平台 新型动力锂电池系统集成是一个新兴技术领域,动力锂电池系统集成涉及到关键零部件及通讯和控制网络、接口和通讯协议等产品,涉及电力、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种高新技术和产业领域,涉及到复杂的标准体系,安全问题也十分突出。产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符合性检测及安全试验,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可靠性与安全性能。当前动力电池领域存在的标准欠缺,标准化工作平台不完善,必然会影响产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标准化及安全试验工程技术平台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技术领域需要开展标准化研究 新型动力锂电池系统集成作为一个新兴技术领域,是与铅酸蓄电池完全不同的新型蓄电池。目前主要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成组应用技术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概述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概述 一、微电网能量组成 微电网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能源网络化供应与管理技术的简称,它能够利地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系统的接入,实现需求侧管理以及现有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微电网将发电子系统、储能系统及负荷相结合,通过相关控制装置间的配合,可以同时向用户提供电能和热能,并能够适时有效地支撑大电网,起到消峰填谷的作用。所以微电网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世界能源专家和电力工业界的广泛重视,世界很多国家都加强了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的力度,对微电网的认识随着研究的进行在不断地具体化、深入化和系统化。而微电网对于解决我国现有大电网运行中凸显的问题,以及能源危机等相关问题,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好的解决途径。 1.1风能 风能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空气流具有的动能称风能。空气流速越高,动能越大。人们可以用风车把风的动能转化为旋转的动作去推动发电机,以产生电力,方法是透过传动轴,将转子(由以空气动力推动的扇叶组成)的旋转动力传送至发电机。到2008年为止,全世界以风力产生的电力约有94.1 百万千瓦,供应的电力已超过全世界用量的1%。风能虽然对大多数国家而言还不是主要的能源,但在1999年到2005年之间已经成长了四倍以上。 风能优点: 1.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 2.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 3.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 4.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 低于发电机。

1.风力发电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比较多的能源。 2.进行风力发电时,风力发电机会发出庞大的噪音,所以要找一些空旷的 地方来兴建。 3.在一些地区、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更糟 糕的情况是如台湾等地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白日、是风力较少的时 间;必须等待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发展。 1.2光伏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光伏能量的来源由光伏板组件,它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光伏优点: 1.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 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无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在环境污 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3.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其总 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4.长久:根据目前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 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 用之不竭的。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一、天平量筒法 1、常规法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 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 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过程: 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 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2 1 2v v m -= V m = ρ

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排水=m1+m2-m3 V石=V排水 =(m1+m2-m3)/ρ水 ρ石=m 1/V石=m 1ρ水/(m1+m2-m3) 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石块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2 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石=m3-m1 V石=V排=(m2-m1)/ρ水 ∴ρ石=m石/V石=(m3-m1)ρ水/(m2-m1) 3、等体积法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 ∴ 4、 等质量法 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烧杯中水面达到的高度h 水和牛奶液面达到的高度h 牛。 水 水 牛 牛 = ρρm m

发动机性能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一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 一、实验教学组织 1、集中讲授仪器、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讲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进行分组。 4、在教师指导下,各组学生自己独立操作,并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记录。 5、教师总结实验情况。 二、实验学时:2学时 三、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本专业所学《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相关课程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掌握汽车发动机速度特性台架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科研打下较牢固的基础。 四、实验要求 1、遵守实验规程,注意设备、仪器及人身安全。 2、掌握汽油发动机小时燃油消耗量、扭矩、进排气温度、机油温度及压力、冷却水温度等参数的检测方法。 3、认真记录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数据绘制汽油发动机速度特性曲线图,并能分析试验用汽油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4、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 在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出试验用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有效扭矩、有效油耗率、小时油耗量及排气温度等参数。 六、实验仪器、设备 1、发动机性能测试台架(如图1-1所示)1台 2、汽油发动机1台 3、起动电源或蓄电池1台 4、转速表(转速传感器) 5、油耗仪1台 6、温度计1只 七、实验准备 1、试验前,指导教师应对所有试验仪器、设备按实验要求进行标定,并准备好试验所需的油料、冷却水、辅料及调试所需的工量具。

2、打开电源开关,预热发动机台架控制操作系统,使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检查各仪器、设备连接线路是否牢固可靠。 4、清除测试台架、发动机四周障碍物。 5、调整好发动机的点火装置,保证其最佳的点火提前角。 图1-1 发动机试验台架简图 1—冷却水箱2—空气流量计3—稳压筒4—量油装置5—燃油箱6—测功机 7—转速表8—消声器9—垫层10—台架基础11—台架底板12—混合水箱 八、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发动机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并及时排除。 2、测量、记录数据要迅速、准确,尽量缩短每一工况的运行时间。 3、实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发动机油温、水温,并及时补充发动机冷却水及台架的稳压水,以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4、运行工况的调节应缓慢进行。 5、试验完毕,发动机需空转运行5min之后才能停机。 6、实验场所不得有明火。 九、实验步骤及方法 1、开启控制系统电源,对控制系统进行预热3~5min。 2、检查冷却水泵的工作状况是否良好,冷却循环水量、发动机机油量是否充足。 3、检查发动机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线路连接情况。 4、起动发动机,并对发动机进行预热,使发动机机油温度达到85±5°C,出水温度应达到85±5°C。 5、按要求调整发动机点火提前角。 6、通过测功机油门执行器控制系统将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大小固定在选定的位置上(此时通过调整后的发动机最大转速应为额定转速的70%)。 7、选取、确定相应的工况点(可根据试验需要而定,一般为均匀的8个转速点)。 8、逐渐增加发动机负荷(也可逐渐减少发动机负荷),使发动机转速按照所选取工况点顺序递减(增),

燃料电池分类及工作原理

一、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是用一种特定的燃料,通过一种质子交换膜(PEMProtonExchangeMembrane)和催化层(CLCatalystLayer)而产生电流的一种装置,这种电池只要外界源源不断地供应燃料(例如氢气或甲醇),就可以提供持续电能。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种叫质子交换膜的技术,使氢气在覆盖有催化剂的质子交换膜作用下,在阳极将氢气催化分解成为质子,这些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在氢气的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电子,电子通过负载被引出到阴极,这样就产生了电能。 在阳极经过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剂的作用,在阴极质子与氧和电子相结合产生水。也就是说燃料电池内部的氢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水的过程,同时产生了电流,也可以理解为是电解水的逆反应。 燃料电池在阳极除供应氢气外,同时还收集氢质子(H+),释放电子;在阴极通过负载捕获电子产生电能。质子交换膜的功能只是允许质子H+通过,并与阴极中的氧结合产生水。这种水在反应过程中的温度作用下,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在空气中(对汽车用的大功率燃料电池就要设置水的回收装置)。注意,用氢作燃料电池所生成的是纯净水可以饮用,而用甲醇作燃料生成的水溶液中可能产生甲醛之类有毒物质不能饮用。图1为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二、燃料电池的分类 由于人们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和开发燃料电池的,所以其种类也繁多,但目前主要有3种。 1 质子交换膜技术 质子交换膜技术(或者称聚合物电解液膜技术)——简称PEMFC (ProtonExchangeMembreneFuelCell)。由于它能提供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大约高出5~10倍的能量密度,比甲醇燃料电池也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所以,人们都看好质子交换膜技术的氢燃料电池,虽然它还存在着储存及安全等问题,但人们正在克服它,最终有望在3~5年实现可存储在像打火机大小的容器中,充一次氢气发电可供手机使用几天,它将是未来便携式电子产品供电系统的首选。 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DirectMethanolFuelCell)。它是以甲醇为燃料,通过与氧结合产生电流的,优点是直接使用甲醇,省去了氢的生产与存储,因为,在汽车上早已使用甲醇溶液作为挡风玻璃的刮洗液了,故不存在安全问题。但甲醇存在泄漏问题,虽然用水稀释可以解决,但是电解效率却大大降低,目前正在解决渗漏问题。 3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简称DEFC(DirectEthanolFuelCell)。为避免甲醇的渗漏问题,而采用乙醇,它也是由两个电极、燃料及电解液组成的。

9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测量密度的方法(中考必备) 一、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密度 例1、现有天平、量筒、烧杯、水和大头针,试测出一小块木块的密度。 测量步骤: ⑴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1 ⑵用量筒取适量水,体积V1 ⑶用大头针使小木块浸没在水中,测出小木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⑷表达式:ρ木=m1 /( V2-V1) 二、弹簧秤读数差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2: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推导:F浮=G1-G2 V石= V排=F浮/ρ液g=(G1-G2)/ρ水g ρ石=G石/V石g=G1÷( G1-G2)/ρ水g= G1ρ水/(G1-G2) 三、比较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3: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3 (4)推导: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1-G2即ρ水gV石= G1-G2 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1-G3即ρ奶gV石= G1-G3 两式比较得:ρ奶= (G1-G3)ρ水/(G1-G2) 四、漂浮法: 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4:现有蜡块、量筒、足够的水、如何测出蜡块的密度。 方法:(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将蜡块放入水中,静止后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3)使蜡块浸入(可用手压)水中,记下体积V3 (4)推导:F浮=G 即ρ水gV排=m蜡g V排=V2-V1 V蜡=V3-V1 ∴ρ蜡=(V2-V1)ρ水/(V3-V1) 、 例5、已知水的密度为ρ1,为了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ρ2,给你一只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平底试管,一些小铅粒,两个烧杯,一个烧杯内盛待测液体,如图 ⑴要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仪器是。 ⑵写出简要的测量步骤 ⑶求出液体的密度ρ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