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勾股定理练习题.

17.1勾股定理练习题.
17.1勾股定理练习题.

练习一(18.1

1. 如图字母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A. 12 B. 13 C. 144 D. 194

2.小刚准备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插到离岸边1.5m 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0.5m,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竿顶和岸边的水平刚好相齐,河水的深度为( .

A.2m

B.2.5cm

C.2.25m

D.3m

3.△ABC 中,若AB=15,AC=13,高AD=12,则△ABC 的周长是( 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

4、已知x 、y 为正数,且│x 2-4│+(y 2-32=0,如果以x 、y 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 、5 B 、25 C 、7 D 、15 6.(1在Rt △ABC 中,∠C=90°.

①若AB=41,AC=9,则BC=_______;

②若AC=1.5,BC=2,则AB=______,△ABC 的面积为________.

7.在布置新年联欢会的会场时,小虎准备把同学们做的拉花用上,?他搬来了一架高为2.5米的梯子,要想把拉花挂在高2.4米的墙上,?小虎应把梯子的底端放在距离墙________米处. 8.在△ABC 中,∠C=900,,BC=60cm,CA=80cm,一只蜗牛从C 点出发,以每分20cm 的速度沿CA-AB-BC 的路径再回到C 点,需要______分的时间.

9.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 、3dm 、

2d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

10(荆门.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x 、y 的长满足|x 2-4|+652+-y y =0,则第三边长

为______.

11.如图7所示,Rt △ABC 中,BC 是斜边,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 ?′重合,如果AP=3,你能求出PP′的长吗?

12.如图4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多少米?

5米

3米

B

169

25

13.如图2,小李准备建一个蔬菜大棚,棚宽4米,高3米,长20米,棚的斜面用塑料布遮盖,不计墙的厚度,请计算阳光透过的最大面积.

15.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为1.求图中格点四边形ABCD 的面积.

C

B

A D

16.如图所示,有一条小路穿过长方形的草地ABCD,若

AB=60m,BC=84m,AE=100m,?则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

?

17.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现把它们适当拼合,?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利用这个图形可以验证勾股定理,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请试一试.

b

18. 如图3,长方体的长BE=15cm,宽AB=10cm,高AD=20cm,点M 在CH 上,且CM=5cm,一只

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 爬到点M,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B

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小汽车在城市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 .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道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的正前方30m 处,?过了2s ?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 .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

小汽车

观察点

小汽车C A

20.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 为8cm ,?长BC ?为10cm .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折痕为AE .想一想,此时EC 有多长??

C

B A D E

F

21.有一块三角形的花圃ABC,现可直接测得∠A=30,AC=40m,BC=25m,?请你求出这块花圃的面积.

22.如图所示,△ABC 中,∠ACB=90°,CD ⊥AB 于D,且AB+BC=18cm,若要求出CD ?和AC 的长,还需要添加什么条件?

D

C

A

23.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再以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

⑴记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1 a ,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

n a a a a ,,,,432 ,请求出432,,a a a 的值;

⑵根据以上规律写出n

a 的表达式.

24.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ABC=60°,BC 长为3 p ,BB l 是∠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B 1,过B 1作B 1B 2⊥AB 于点B 2,过B 2作B 2B 3∥BC 交AC 于点B 3,过B 3作B 3B 4⊥AB 于点B 4,过B 4作B 4B 5∥BC 交AC 于点B 5,

过B 5作B 5 B 6⊥AB 于点B 6,…,无限重复以上操作.设b 0=BB l ,b 1=B 1B 2,b

2=B 2B 3,b 3=B 3B 4,b 4=B 4B 5,…,bn=BnBn +1,…. (1求b 0,b 3的长;

(2求bn 的表达式(用含p 与n 的式子表示,其中n 是正整数

25、已知:在Rt △ABC 中,∠C =900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设△ABC 的面积为S ,周长为l . ⑴填表:

⑵如果a +b -c =m ,观察上表猜想:S

l

=__________(用含有m 的代数式表示.

⑶证明⑵中的结论.

26.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如图(一中四边形ABCD 就是一个“格点四边形”.

(1求图(一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在图(二方格纸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EFG ,使△EFG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且为轴对称图形.

D

C

B

A

图(一图(二

1.有五组数:①25,7,24;②16,20,12;③9,40,41;④4,6,8;⑤32,42,52,以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 A.6 B.4.5 C.2.4 D.8

3.下列各组线段中的三个长度①9、12、15;②7、24、25;③32、42、52;④3a 、4a 、5a (a>0;⑤m 2-n 2、2mn 、m 2+n 2(m 、n 为正整数,且m>n 其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 、5组; B 、4组; C 、3组; D 、2组

4.在同一平面上把三边BC=3,AC=4、AB=5的三角形沿最长边AB 翻折后得到△A BC′,则CC′的长等于(

A 、125 ;

B 、135 ;

C 、56 ;

D 、245

5.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 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 三边长度之比为5:12:1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呼和浩特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 、CD 、EF 、GH 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A. CD 、EF 、GH

B. AB 、EF 、GH

C. AB 、CD 、GH

D. AB 、CD 、EF

7.如图4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的和是_______cm 2.

7cm

D

C

B A

8.已知2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cm 和4cm ,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_______cm 时,这3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9、在△ABC 中,若其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9、12、15,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

10. 传说,古埃及人曾用"拉绳”的方法画直角,现有一根长24厘米的绳子,请你利用它拉出一个周长为2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那么你拉出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分别为_______厘米,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其中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芳家门前有一个花圃,呈三角形状,小芳想知道该三角形是不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请问她可以用什么办法来作出判断?你能帮她设计一种方法吗?

(第6题

12.给出一组式子:32+42=52,82+62=102,152+82=172,242+102=262……

(1你能发现上式中的规律吗?

(2请你接着写出第五个式子.

13.观察下列各式,你有什么发现?

32=4+5,52=12+13,72=24+25,92=40+41……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什么规律蕴涵其中呢?请你结合有关知识进行研究.?如果132=b+c,则b、c的值可能是多少

14.如图,是一块由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地砖铺设的广场,一只鸽子落在点A 处,?它想先后吃到小朋友撒在B、C处的鸟食,则鸽子至少需要走多远的路程?

15.如图,在△ABC中,AB=AC=13,点D在BC上,AD=12,BD=5,试问AD平分

∠BAC 吗??为什么?

A

16.如图,是一个四边形的边角料,东东通过测量,获得了如下数

据:AB=?3cm,?BC=12cm, CD=13cm,AD=4cm,东东由此认为这个四边形中∠A恰好是直角,?你认为东东的判断正确吗?如果你认为他正确,请说明其中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他不正确,那你认为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判断∠A是直角?

A B

D

17. 学习了勾股定理以后,有同学提出”在直角三角形中,三边满足a2+b2=c2,或许其他的三

角形三边也有这样的关系’’.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1画出任意一个锐角三角形,量出各边的长度(精确到1毫米,较短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a=______mm;b=_______mm;较长的一条边长c=_______mm. 比较

a2+b2=______c2(填写’’>’’ , ”<’’, 或’’=’’;

(2画出任意的一个钝角三角形,量出各边的长度(精确到1毫米,较短的两条边长分别是a=______mm;b=_______mm;较长的一条边长c=_______mm. 比较a 2

+b 2

=______c 2

(填写’’>’’ , ”<’’, 或’’=’’;

(3根据以上的操作和结果,对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你猜想的结论

是:_________________.

对你猜想22a b +与2c 的两个关系,利用勾股定理证明你的结论.

(1

B A

(2

C

B A

(3

C

B

A

18.如图(1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2所示.已知展开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 (1求在该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线段的长度?这样的线段可画几条? (2试比较立体图中BAC ∠与平面展开图中B A C '''∠的大小关系?

A

C

B 第17题图(1 第17题图(2 A '

C '

B ' 第17题图(1

A ' C '

B '

D ' 第17题图(2

A ' C '

B '

18.1答案

1.C

2.A

3.C

4.C

5.D

6.A

7.(1①40;②2.5;1.5

8.0.7

9. 12 10.25dm

11.22或13或5 13. 7米 14. 100平方米 15.12.5

16.解:∵∴EC=84-80=4(m,∴S 阴=4×60=240(m 2.

17.由图可知,边长为a 、b 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边长为c 的正方形的面积

18. 25cm

19.超速,经计算的小汽车的速度为72km/h

20.由条件可以推得FC=4,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EC=3cm . 21.提示:分锐角、钝角三角形两种情

况:(1S △ABC 2;(2S △ABC 2.

22.提示:可给特殊角∠A=∠BCD=30°,也可给出边的关系,如BC:AB=1:2等等. 23解:⑴11=a ;211222=

+=a

((

2222

2

3=+=

a ;2222224=+=a

⑵12-=n n a

∵12111==

-a ;22122==-a ;22133==-a

222144==-a ∴12-=n n a

24.(1b0=2p

在Rt △B 1B 2中,b 1=P .同理.b 2=3 p/2 b 3=3p/4

(2同(1得:b 4=(3 /22p . ∴bn=(3 /2n-1(n 是正整数.

25、⑴填表:

⑵S l =m

4

⑶证明:∵a +b -c =m ,∴a +b =m +c , ∴a 2+2ab +b 2=m 2+c 2+2mc . ∵a 2+b 2=c 2,∴2ab =m 2+2mc ∴ab 2=1

4m(m +2c ∴S l =12ab a +b +c =14m(m +2cm +c +c =m

4

26解:(1方法一:S =

1

2

×6×4

=12

方法二:S =4×6-

12×2×1-12×4×1-12×3×4-12

×2×3=12 (2(只要画出一种即可

18.2节答案

1.C

2.D

3.B

4.D

5.B

6.B

7.49 8.5cm 9. 108 10. 6,6,10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1.方法不惟一.如:?分别测量三角形三边的长a 、b 、c (a≤b≤c ,

然后计算是否有a 2+b 2=c 2,确定其形状 12.(1(n 2-12+(2n2=(n 2+12(n>1. (2352+122=372.

13.?其中的一个规律为(2n+1=2n (n+1+[2n (n+1+1].

当n=6时,2n (n+1、[2n (n+1+1]的值分别是84、?85 14.AB=5cm ,BC=13cm .?所以其最短路程为18cm

15.AD 平分∠BAC .因为BD 2+AD 2=AB 2, 所以AD ⊥BC ,又AB=AC ,所以结论成立

16.不正确.增加的条件如:连接BD ,测得BD=5cm . 17.解:若△ABC 是锐角三角形,则有222a b c +>

若△ABC 是钝角三角形,C ∠为钝角,则有222a b c +<. 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

a

c

b

D

C

B

A

证明: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D ,设CD 为x ,则有BD =a x -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2(b x AD c a x -==-- 即222222b x c a ax x -=-+-.∴2222a b c ax +=+

∵0,0a x >>,∴20ax >.∴222

a b c +>.

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

a

c b D

C B

A

证明:过B 作BD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D .

设CD 为x ,则有222

BD a x =-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

(b x a x c ++-=.

即222

2a b bx c ++=.

∵0,0b x >>,∴20bx >,∴222

a b c +<.

18解:(1

如图(1中的A C '',在A C D '''Rt △中

,,由勾股定理得:

答:这样的线段可画 4 条(另三条用虚线标出).(2)立体图中为平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在平面展开图中,连接线段,由勾股定理可得:,

5 . 2 2 2 又,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

为直角三角形.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与相等.

勾股定理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以及设计说明五个方面来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从知识结构上看,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学生认知结构上看,它把形的特征转化成数量关系,架起了几何与代数之间的桥梁; 勾股定理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如下学习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其中【情感态度】方面,以我国数学文化为主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 (二)重点与难点 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限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将面积法发现勾股定理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突

出重点,合作交流突破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教师利用几何直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探索,设计实验让学生进行验证,感悟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 学法指导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鼓励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自感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我国数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了使学生感受其传承的魅力,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首先,情境导入 给出《七巧八分图》中的一组图片,让学生利用两组七巧板进行合作拼图。(请看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它们围成了什么三角形?反映在三边上,又蕴含着什么数学奥秘呢?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好奇、探究的欲望。 第二步追溯历史解密真相 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依照数学知识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我设计如下三个活动。 从上面低起点的问题入手,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学生很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练习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专题训练 1.给出下列几组数:①111,,345 ;②8,15,16;③n 2-1,2n ,n 2+1;④m 2-n 2,2mn ,m 2+n 2(m>n>0).其中—定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④ 2.下列各组数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1,2,3 B .4,5,6 C .12,13,14 D .9,40,41 3.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把这个三角形分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 .8 B .10 C .11 个D .12个 4.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的平方为2(m 2+1),其余两边分别为m -1,m + l ,那么 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5.ABC ?的两边分别为5,12,另—边c 为奇数,且a + b + c 是3的倍数,则c 应为_________,此三角形为________. 6.三角形中两条较短的边为a + b ,a - b (a>b ),则当第三条边为_______时,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7.若A B 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50=6a +8b +l0c ,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面积为______. 8.已知在ABC ?中,BC =6,BC 边上的高为7,若AC =5,则AC 边上的高为 _________. 9.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k ,4k ,5k (k 为自然数),则这个三角形为______,理由是_______. 10.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 ,24 cm ,25 cm ,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11.如图18-2-5,在ABC ?中,D 为BC 上的一点,若AC =l7,AD =8,CD=15,AB =10,求ABC ?的周长和面积. 12.已知ABC ?中,AB =17 cm ,BC =30 cm ,BC 上的中线AD =8 cm ,请你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含答案)精讲

第3章《勾股定理》: 3.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填空题 1.你听说过亡羊补牢的故事吗如图,为了防止羊的再次丢次,小明爸爸要在高0.9m,宽 1.2m的栅栏门的相对角顶点间加一个加固木板,这条木板需 m 长. (第1题)(第2题)(第3题)2.如图,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 cm,则h的最小值是 cm. 3.如图所示的一只玻璃杯,最高为8cm,将一根筷子插入其中,杯外最长4厘米,最短2厘米,那么这只玻璃杯的内径是厘米. 4.如图,一架10米长的梯子斜靠在墙上,刚好梯顶抵达8米高的路灯.当电工师傅沿梯上去修路灯时,梯子下滑到了B′处,下滑后,两次梯脚间的距离为2米,则梯顶离路灯米. (第4题)(第5题)(第6题) 5.如图所示的圆柱体中底面圆的半径是错误!,高为2,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侧面爬行到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是.(结果保留根号) 6.如图,有一圆锥形粮堆,其正视图是边长为6m的正三角形ABC,粮堆母线AC 的中点P处有一老鼠正在偷吃粮食,此时,小猫正在B处,它要沿圆锥侧面到达P处捕捉老鼠,则小猫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 m.(结果不取近似值)7.如图,这是一个供滑板爱好者使用的U型池,该U型池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半圆柱”而成,中间可供滑行部分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其边缘AB=CD=20m,点E在CD上,CE=2m,一滑板爱好者从A点滑到E点,则他滑行的最短距离约为 m.(边缘部分的厚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整数)

(第7题)(第8题)(第9题) 8.如图,有一圆柱,其高为12cm,底面半径为3cm,在圆柱下底面A点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得到上底面B处的食物,则蚂蚁经过的最短距离为 cm.(π取3) 9.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10.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长、宽、高分别是2米、0.3米、0.2米,A,B是这个台阶上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点最短路程是米. (第10题)(第11题)(第12题)11.在一个长为2米,宽为1米的矩形草地上,如图堆放着一根长方体的木块,它的棱长和场地宽AD平行且>AD,木块的正视图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点A处,到达C处需要走的最短路程是米.(精确到0.01米)12.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7寸、5寸和3寸,A 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它所走的最短路线长度是寸. 13.观察下列一组数: 列举:3、4、5,猜想:32=4+5; 列举:5、12、13,猜想:52=12+13; 列举:7、24、25,猜想:72=24+25; … 列举:13、b、c,猜想:132=b+c; 请你分析上述数据的规律,结合相关知识求得b= ,c= . 解答题 14.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接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连接CQ. (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PA:PB:PC=3:4:5,连接PQ,试判断△PQ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勾股定理的应用必考题

勾股定理的应用必考题

勾股定理的应用必考题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1、如图:(1)你能得到关于a,b,c的一个等式吗写出你的过程. (2)请用一句话描述你的发现:在直角三角形中,______ (3)请应用你学到的新知识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将一根长为30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12cm的圆柱形的空水杯中,则露出杯子外面的长度最短是______cm,最长是______cm.如果把圆柱体换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6,8,24的无盖长方体盒子.那 么这根筷子露出盒子外面的长度最短是______cm. 2、某楼梯的侧面视图如图所示,其中AB=米,BC=米,∠C=90°,楼梯的宽度为6米,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AB段楼 梯所铺地毯的面积应为. 3、如图所示,一只小蚂蚁从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顶点A出发,经过每个面的中心点后,又回到A点,蚂蚁爬行最短程S满足() 4、 5、A.5<S≤6 B.6<S≤7 C.7<S≤8 D.8<S≤9 6、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BC=2,将一块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斜边AB的中点M重合,当三角尺绕着点M旋转时,两直角边始终保持分别与边BC、AC交于D,E两点(D、E不与B、A重合). 7、(1)试说明:MD=ME; 8、(2)求四边形MDCE的面积. 9、 10、小明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时发现,旗杆的绳子垂到地上还多一米,当他把绳子拉直并把绳子的下端触地时,绳子离开旗杆5米, 求旗杆的高度. 6、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曾提出过“荷花问题”: 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 离开原处二尺远,花贴湖面像睡莲. 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 Y qzx Bmm 【内容和教材分析】 内容教材第31-33页,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教材分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节,是在上节“勾股定理”之后,继续学习的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它是前面只是的继续和深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几何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判断某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后的解题中,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应用中渗透了利用代数计算的方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思想,为将来学习解析几何埋下了伏笔,所以本节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关系. 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 2.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结合方法的应用.3.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体会数与形结合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和谐及辩证统一的关系. 2.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运用. 2.灵活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2.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及辨别其真假性. 【教学突破】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题设实际上是给出了三条边的条件,其形式和勾股定理的结论形式一致.证明在此条件下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需要构造直角三角形才能完成,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从特例推向一般,设置两个动手操作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给出的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前面学过的一些判定方法不同,它通过计算来做判断. 3.几何中有许多互逆的命题、互逆的定理,它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图形的特征性质,所以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是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对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理解它们通常困难不大.但对那些不是以“如果……那么……”形式给出的命题,叙述它们的逆命题有时就会有困难,可以尝试首先把命题变为“如果……那么……”. 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先画出图形,根

17.2.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教案

17.2.2勾股定理的逆 定理的应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课讲授【活动2】研究新知、应用举例 例2:一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 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 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 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 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 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 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 哪个方向航行吗? 解:根据题意画图(见课件) PQ=16×1.5=24 PR=12×1.5=18 QR=30 因为242+182=302,即 PQ2+PR2=QR2,所以∠QPR=90O. 由“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可 知,∠QPS=45O,即“海天‘号沿西 北方向航行。 【活动3】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补充题: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 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 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 80m后,又走60m的方向 是. 2.如图,在操场上竖直立着一根 长为2米的测影竿,早晨测得它的影 长为4米,中午测得它的影长为1 米,则A、B、C三点能否构成直角 三角形为什么 3.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 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 例2⑴了解方位角,及方 位名词; ⑵依题意画出图形; ⑶依题意可得PR=12× 1.5=18,PQ=16× 1.5=24, QR=30; ⑷因为242+182=302, PQ2+PR2=QR2,根据勾 股定理的逆定理知∠ QPR=90°; ⑸∠PRS=∠QPR-∠ QPS=45°。 1.向正南或正北. 让学生 体会勾 股定理 的逆定 理在航 海中的 应用, 从而树 立远大 理想, 更进一 步体会 数学的 实用价 值,画 图对学 生来 说,会 有一定 的难 度; 如 果学生 能准确 的画出 也可利 用学生 画的图 进行进 一步的 分析 (画图 也是本 节课的

勾股定理的故事

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 “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简介】 泰勒斯(Thales)在哲学上有个对立面,这个人就是首先提出物质运动应该符合数学规律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60年~公元前480年)。 【人生简历】 公元前580年,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米里都附近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的小岛)——爱奥尼亚群岛的主要岛屿城市之一,此时群岛正处于极盛时期,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希腊本土的各个城邦。 毕达哥拉斯的父亲是一个富商,九岁时被父亲送到提尔,在闪族叙利亚学者那里学习,在这里他接触了东方的宗教和文化。以后他又多次随父亲作商务旅行到小亚细亚。 公元前551年,毕达哥拉斯来到米利都、得洛斯等地,拜访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菲尔库德斯,并成为了他们的学生。在此之前,他已经在萨摩斯的诗人克莱非洛斯那里学习了诗歌和音乐。 公元前550年,30岁的毕达哥拉斯因宣传理性神学,穿东方人服装,蓄上头发从而引起当地人的反感,从此萨摩斯人一直对毕达哥拉斯有成见,认为他标新立异,鼓吹邪说。毕达哥拉斯被迫于公元前535年离家前往埃及,途中他在腓尼基各沿海城市停留,学习当地神话和宗教,并在提尔一神庙中静修。 抵达埃及后,国王阿马西斯推荐他入神庙学习。从公元前535年到公元前525年这十年中,毕达哥拉斯学习了象形文字和埃及神话历史和宗教,并宣传希腊哲学,受到许多希腊人尊敬,有不少人投到他的门下求学。 毕达哥拉斯在49岁时返回家乡萨摩斯,开始讲学并开办学校,但是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成效。公元前520年左右,为了摆脱当时君主的暴政,他与母亲和唯一的一个门徒离开萨摩斯,移居西西里岛,后来定居在克罗托内。在那里他广收门徒,建立了一个宗教、政治、学术合一的团体。

勾股定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勾股定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河北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 贺峰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的认识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有了数学思想方法为灵魂,数学才有了魅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注重挖掘题目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素养,增强探索创新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着重将勾股定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为同学们加以分析: 一、 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例1如图1所示的螺旋形由一系列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其序号依次为①、②、③、④、⑤……,则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______。 析解:观察图象,第①、②、③、④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分别为2、4、8、16,由此类推,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n 。 说明:猜想型问题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的热点问题,根据问题提 供的信息,通过观察、类比、推理、猜想、验证得出一般性规律和 结论是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方法,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 二、 分类思想 例2 如果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6cm 、xcm 、10cm ,这三条线段恰好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x =_______。 析解:本题分两种情况解答 (1)当以6cm 、xcm 为直角边,10cm 为斜边时,102=62+x 2,x =±8(舍负) (2)当6cm 、10cm 均为直角边时,62+102=x 2,x =±234(舍负) 因此,x 为4或34。 说明:在利用勾股定理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常见的分类情况有以直角边、斜边分类,按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分类,依三角形的形状分类,按展开方式的不同分类等,同学们在解题须注意这一点,以避免出现丢解或遭成错解。 三、 整体思想 例3 如图2,已知Rt △ABC 的周长为2+6,其中斜边AB =2,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析解: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C 2+AC 2=2 2 即(BC +AC )2-2BC 2AC =4 又由已知得BC +AC = 6 所以(6)2-2 BC 2AC =4 解得BC 2AC =1 所以S =12BC 2AC =12 说明:若要直接求出BC 与AC 的值,再求三角形的面积,比较繁杂,但由S =12 BC 2AC B C A 图2 图1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一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一、知识点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 2+b 2=c 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a 2+b 2=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满足2 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典型题型 1、求线段的长度题型 2、判断直角三角形题型 3、求最短距离 三、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1)面积法. 例1已知 △ABC 中,∠ACB =90°,AB =5㎝.BC =3㎝,CD ⊥AB 于点D ,求CD 的长. (2)构造法.例8、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15,BC =14,AC =13.求△ABC 的面积. (3)分类讨论思想.(易错题) 例3在Rt △ABC 中,已知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的长为 . 例4. 在△ABC 中,AB=15,AC=20,BC 边上的高线AD=12。试求BC 的长。 例5、在△ABC 中,AB=17,AC=10,BC 边上的高等于8,则△ABC 的周长为 . 练习: 1、在Rt △ABC 中,已知两边长为5、12,则第三边的长为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和12,则周长为________,底边上的高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5)方程思想. 例6如图4,AB 为一棵大树,在树上距地面10米的D 处有两只猴子,它们同时发现C 处有一筐苹果,一只猴子从D 往上爬到树顶A 又沿滑绳AC 滑到C 处,另一只猴子从D 滑到B ,再由B 跑到C .已知两只猴子所经路程都是15米.试求大树AB 的高度. 例题7、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 中AB=8 cm,BC=10 cm,在边CD 上取一点E ,将△ADE 折叠使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F ,求CE 的长. 例9. 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线,且AB=10,BC=8,求CD 的长。 练习: 1、如图,把矩形ABCD 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点D 处,点C 落在C ’处,折痕EF 与BD 交于点O ,已知AB=16,AD=12,求折痕EF 的长。 C ' F E O D C B A 图4 C A

八年级数学上册1.3勾股定理的应用同步练习3(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勾股定理的应用 一、选择题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斜边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62+ A. B. C. D.1 41 43 212.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6,则底边上的高等于( ).A. B.或 C. D.或774124247 二、填空题 3.在△ABC 中,若∠A +∠B =90°,AC =5,BC =3,则AB =______,AB 边上的高CE =______. 4.在△ABC 中,若AB =AC =20,BC =24,则BC 边上的高AD =______,AC 边上的高 BE =______. 5.在△ABC 中,若AC =BC ,∠A CB =90°,AB =10,则AC =______,AB 边上的高 CD =______. 6.在△ABC 中,若AB =BC =CA =a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 7.在△ABC 中,若∠ACB =120°,AC =BC ,AB 边上的高CD =3,则 AC =______,AB =______,BC 边上的高AE =______. 三、解答题 8.如图,在Rt△ABC 中,∠C =90°,D 、E 分别为BC 和AC 的中点,AD =5,BE =求AB 102的长. 9.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及的点. 10-1310.如图,△ABC 中,∠A =90°,AC =20,AB =10,延长AB 到D ,使CD +DB =AC +AB ,求BD 的长.

11.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已知AB=3,AD=9,求BE的长. 12.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C 的长. 13.已知:如图,△ABC中,∠C=90°,D为AB的中点,E、F分别在AC、BC上,且 DE⊥DF.求证:AE2+BF2=EF2. 14.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 l1,l2,l3上,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2,l2,l3之间的距离为3,求AC的长是多少?

认识勾股定理公开课教案教案

1. 1 探索勾股定理 第 1 课时 认识勾股定理 如图所示的图形像一棵枝叶茂盛、 姿态优美的树, 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树, 它由若 干个图形组成, 而每个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三个正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 各组图形大小不一, 但形状一致,结构奇巧.你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的初步认识 【类型一】 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长度 如图,已知在△ ABC 中,∠ ACB = 90°,AB =5cm ,BC =3cm ,CD ⊥AB 于点 D ,求 CD 的长. 11 解析: 先运用勾股定理求出 AC 的长,再根据 S △ABC =2AB ·CD =2AC · BC ,求出 CD 的长. 解: ∵△ ABC 是直角三角形,∠ ACB = 90°, AB = 5cm , BC = 3cm ,∴由勾股定理得 AC 2 2 2 2 2 2 1 1 AC ·BC 4×3 =AB -BC =5 -3 =4 ,∴ AC = 4cm.又∵S △ABC = 2AB ·CD =2AC ·BC ,∴ CD = AB = 5 = 12 12 (cm) ,故 CD 的长是 cm. 55 方法总结: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可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 的积,这个规律也称 “弦高公式 ” ,它常与勾股定理联合使用. 类型二】 勾股定理与其他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1.探索勾股定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2.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 重点、难点 ) 、情境导入

如图,已知 AD 是△ABC 的中线.求证: AB 2+AC 2=2(AD 2+CD 2) . 解析: 结论中涉及线段的平方, 因此可以考虑作 AE ⊥BC 于点 E ,在 △ABC 中构造直角三 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证明. 证明: 如图,过点 A 作 AE ⊥BC 于点 E.在 Rt △ ACE 、 Rt △ABE 和 Rt △ADE 中, AB 2=AE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BE 2,AC 2=AE 2+CE 2,AE 2=AD 2-ED 2,∴ AB 2+AC 2=(AE 2+BE 2)+(AE 2+CE 2) = 2(AD 2- ED 2) + (DB -DE )2+(DC +DE )2=2AD 2-2ED 2+ DB 2-2DB ·DE + DE 2+DC 2+2DC ·DE + DE 2=2AD 2+DB 2+ DC 2+ 2DE (DC - DB ).又∵ AD 是△ABC 的中线,∴ BD = CD ,∴ AB 2+ AC 2= 2AD 2+ 2DC 2= 2(AD 2+ CD 2). 方法总结: 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把需要证明的线段联系起来.一般地,涉及 线段之间的平方关系问题时,通常沿着这个思路去分析问题. 类型三】 分类讨论思想在勾股定理中的应用 解析: 应考虑高 AD 在 △ABC 内和 △ABC 外的两种情形. 222 解: 当高 AD 在△ ABC 内部时,如图① . 在 Rt △ABD 中,由勾股定理,得 BD 2=AB 2-AD 2 =202-122=162,∴ BD =16;在 Rt △ ACD 中,由勾股定理,得 CD 2= AC 2-AD 2=152-122=81, ∴CD = 9.∴BC =BD +CD =25,∴△ ABC 的周长为 25+20+15=60. 当高 AD 在△ABC 外部时, 如图②. 同理可得 BD = 16,CD =9. ∴BC = BD - CD =7,∴△ ABC 的周长为 7+20+15=42. 综上所述,△ ABC 的周长为 42 或 60. 方法总结: 题中未给出图形,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时,易漏掉钝角三角形的情况.如在 本例题中,易只考虑高 AD 在 △ABC 内的情形,忽视高 AD 在△ABC 外的情形. 探究点二: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 如图,以 Rt △ABC 的三边长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 则图中△ ABE 的面积为 _________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AE =BE ,所以 S △ABE =21AE ·BE =12AE 2.又因为 AE 2+BE 2=AB 2,所以 2AE 2=AB 2, 1 2 1 2 9 所以 S △ABE =14AB =41×3 =49;同理可得 S △AHC + 在△ABC 中,AB =20,AC =15,AD 为 BC 边上的高,且 AD =12,求△ ABC 的周长. AB =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试题(含答案)

1.的两边分别为5,12,另—边c为奇数,且a + b + c是3的倍数,则c应为_________,此三角形为________. 2.三角形中两条较短的边为a + b,a - b(a>b),则当第三条边为_______时,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3.若的三边a,b,c满足a2+b2+c2+50=6a+8b+l0c,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面积为______. 4.已知在中,BC=6,BC边上的高为7,若AC=5,则AC边上的高为 _________. 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k,4k,5k(k为自然数),则这个三角形为______,理由是_______. 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24 cm,25 cm,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二、选一选 7.给出下列几组数:①;②8,15,16。③n2-1,2n,n2+1;④m2-n2,2mn,m2+n2(m>n>0).其中—定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④ 8.下列各组数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1,2,3 B.4,5,6C.12,13,14D.9,40,41 9.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把这个三角形分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8个 B.10个 C.11个 D.12个 10.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的平方为2(m2+1),其余两边分别为m-1,m +l,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三、解答题 11.如图18-2-5,在中,D为BC上的一点,若AC=l7,AD=8,CD=15,AB=10,求的周长和面积. 12.已知中,AB=17 cm,BC=30 cm,BC上的中线AD=8 cm,请你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3.一种机器零件的形状如图18-2-6,规定这个零件中的 A和 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的尺寸如图(单位:mm),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勾股定理逆定理实际应用

勾股定理逆定理(2)教学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请说出它的内容及用途;并说明它与勾 组成的三角形是不 、借助三角板画出如下方位角所确定的射 . 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 “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 号每小 12 30 号沿东北方向航行, , ABCD 学生通过思考举 手回答及总结得 出勾股定理的逆 定理。 独立思考,得出 答案后相互交流 ⑴了解方位角, 及方位名词; ⑵依题意画出图 形; ⑶依题意可得 PR=12×1.5=18, PQ=16×1.5=24, QR=30; ⑷因为 242+182=302, PQ2+PR2=QR2,根 据勾股定理的 逆定理,知∠ QPR=90°; ⑸∠PRS=∠QPR- ∠QPS=45°。 (2)教师提出你 能根据题意画出 相关图形吗? 读题是学生理 解题意的重要 环节,只有正 确接收有关信 息,才能为下 一步利用这些 信息进行分析 打好基础。 画图对学生来 说,会有一定 的难度 学生能准确的 画出也可利用 学生画的图进 行进一步的分 析(画图也是 本节课的难 点) 让学生明确, 仅仅基于测量 结果得到的结 论未必可靠, 需要进一步通 过说理等方式 使学生确信结

解:∵ AB=3,BC=4,∠B=90°, ∴ AC=5.又∵ CD=12,AD=13, ∴ AC2+CD2=52+122=169. 又∵ AD2=132=169, 即 AC2+CD2=AD2, ∴ △ACD 是直角三角形. ∴ 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问题2 通过例1及例2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像18,24,30;3,4,5;5,12,13这样的勾股数,大家有没有发现18,24,30;3,4,5 这两组勾股数有什 么关系? 追问1 类似这样的关系6,8,10;9,12,15是否也是勾股数?如何验证? 追问 2 通过对以上勾股数的研究,你有什么样的猜想? 结论:若a ,b ,c 是一组勾股数,那么ak ,bk ,ck (k 为正整数)也是一组勾股数. 【活动三】巩固拓展 练习1:如图,南北向MN 为我国领域,即MN 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反走私A 艇发现正东方向有一走私艇C 以13海里/时的速度偷偷向我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正在MN 线上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已知A 、C 两艇的距离是13海里,A 、B 两艇的距离是5海里;反走私艇测得离C 艇的距离是12海里.若走私艇C 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什么时间进入我国领海? 分析:为减小思考问题的“跨度”,可将原问题分解成下述“子问题”: (1)△ABC 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2)走私艇C 进入我领海的最近距离是多 (在学生都尝试画了之后,教师再在黑板上或多媒体中画出示意图) 11 34512362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2_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同步习题+答案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选择题 1.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1,则AC的长是() A.1 B.√2 C.√3 D.2 2. 如图,直角△ABC中,AC:BC=3:4,且AB=15,则AC=() A.8 B.9 C.10 D.11 3. 如图,在△ABC中,∠BAC=90°,AD⊥BC, 垂足为D,E是边BC的中点,ED=3,AD=4,则DC的长是() A.5 2 B.2 C.3 2 D.1 4. 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E为BC的中点,连接DE,AB=13,AC=5,则DE的长为() A.5 B.6 C.7 D.8

5. 在△ABC中,∠A、∠B、∠C的对应边分别是a、b、c,若∠A+∠C=90°,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a2+b2=c2 B.b2+c2=a2 C.a2+c2=b2 D.c2?a2=b2 6. 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8,m,则m2的值为() A.10 B.100 C.28 D.100或28 7.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两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P,PB=5,PC=2,则AD的长是() A.8 B.√29 C.√21 D.10.5 8. 如图,在Rt△ABC中,∠A=90°,BC=2.5cm,AC=1.5cm,则AB的长为() A.3.5cm B.2cm C.3cm D.4cm 9. 如图,矩形ABCD中,AB=4,BC=5,AF平分∠DAE,EF⊥AE,则CF 等于() A.2 3 B.1 C.3 2 D.2 10. 如图,在△ABC中,∠BAC=90°,AB=3,AC=4,AD平分∠BAC交于点D,则CD的长为()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勾股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教案 勾股定理(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其勤奋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三、课堂引入 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反映勾股定理的图形,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们一定会识别这种语言的。这个事实可以说明勾股定理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两千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3cm 和4cm 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出AB 的长。 以上这个事实是我国古代3000多年前有一个叫商高的人发现的,他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 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AB 的长。 你是否发现32+42与52的关系,52+122和132的关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股2=弦2。 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 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 那么 。 四、合作探究: 方法1: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a 、b 、c 。 求证:a 2+b 2=c 2。 分析:⑴让学生准备多个三角形模型,最好是有颜色的吹塑纸,让学生拼摆不同的形状,利用面积相等进行证明。 ⑵拼成如图所示,其等量关系为:4S △+S 小正=S 大正 A B

勾股定理介绍

勾股定理 发表时间:2013-5-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7月总第140期供稿作者:尹莉君 [导读] 在数百种勾股定理证明方法中,有的十分精彩,有的十分简洁,有的因为证明者身份的特殊而非常著名。 尹莉君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第二中学075146 摘要: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它充满了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证明趋之若鹜, 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尊贵的政要权贵,甚至 有国家总统。也许是因为勾股定理既重要又简单,更容易吸引人,才使它成百次地反复被人 炒作、反复被人论证。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对于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明,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 独特的贡献和地位。尤其是其中体现出来的“形数统一”的思想方法,更具有科学创新的重大 意义。 关键词:勾股定理证明 在数百种勾股定理证明方法中,有的十分精彩,有的十分简洁,有的因为证明者身份 的特殊而非常著名。首先介绍勾股定理的两个最为精彩的证明,据说分别来源于中国和希腊: 一、中国方法 画两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图略),其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这两个正方形 全等,故面积相等。左图与右图各有四个与原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左右四个三角形面 积之和必相等。从左右两图中都把四个三角形去掉,图形剩下部分的面积必相等。左图剩下 两个正方形,分别以a、b为边,右图剩下以c为边的正方形,于是a2+b2=c2。这就是我 们几何教科书中所介绍的方法,既直观又简单,任何人都看得懂。 二、希腊方法 直接在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画正方形(图略)。容易看出,△ABA`≌△AA'C。过C向 A″B″引垂线,交AB于C`,交A″B″于C″。△ABA`与正方形ACDA`同底等高,前者面积为 后者面积的一半,△AA″C与矩形AA″C″C`同底等高,前者的面积也是后者的一半。由 △ABA`≌△AA″C,知正方形ACDA`的面积等于矩形AA″C″C`的面积。同理可得正方形 BB`EC的面积等于矩形B″BC`C″的面积。于是,S正方形AA″B″B=S正方形ACDA`+S正 方形BB`EC,即a2+b2=c2。至于三角形面积是同底等高的矩形面积之半,则可用割补法 得到(请读者自己证明)。这里只用到简单的面积关系,不涉及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公式。 这就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其《几何原本》中的证法。 以上两个证明方法之所以精彩,是它们所用到的定理少,都只用到面积的两个基本观念: (1)全等形的面积相等;(2)一个图形分割成几部分,各部分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的面

八数下RJ 172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同步练习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1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A. 14,36,39 B. 8,24,25 D. 10,20,26 C. 8,15,17 2.下列定理中,有逆定理的个数是() 222,则该三角形+b=c,b,c满足a①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若三角形的三边长a22. a=b, a =b是直角三角形;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若A. 1个 B. 2个 C. 3个 D. 4 个:ZXXK]来源[3.下面各选项给出的是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的平方比,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1∶2 B.1∶3∶4 D.25∶144C.9∶25∶26 ∶169 4.(易错题)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那么下面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B=∠C-∠A 2 = (b+c) (b-c) B.a C.∠A:∠B:∠C=5 :4 :3 :ZXXK][来源 D.a : b : c=5 : 4 : 3 所示的两个直角三角,现将它们摆成各选项,25245.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 形,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6.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____________;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____________. 7.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 222;____________为c,则∠c>b+a①若. 222,则∠c为c____________②若a;+b=222,则∠c为____________a.+b<c③若8.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a、8(其中a为正整数),则以a-2、a、a+2为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 9.△ABC的两边a,b分别为5,12,另一边c为奇数,且a+b+c是3的倍数,则c应为______,此三角形为______. 10.如图,D为△ABC的边BC上一点,已知AB = 13,AD = 12,AC =15,BD=5,则BC的长

勾股定理逆定理八种证明方法

勾股定理逆定理八种证 明方法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证法1 作四个的直角三角形,把它们拼成如图那样的一个多边形,使D、E、F在一条上(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过点C作AC的延长线交DF于点P. ∵ D、E、F在一条直线上,且RtΔGEF ≌ RtΔEBD, ∴ ∠EGF = ∠BED, ∵ ∠EGF + ∠GEF =90°, ∴ ∠BED + ∠GEF = 90°, ∴ ∠BEG =180°―90°= 90° 又∵ AB = BE = EG = GA = c, ∴ ABEG是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 ∴ ∠ABC + ∠CBE = 90° ∵ RtΔABC ≌ RtΔEBD, ∴ ∠ABC = ∠EBD. ∴ ∠EBD + ∠CBE = 90° 即∠CBD= 90° 又∵ ∠BDE = 90°,∠BCP = 90°,BC = BD = a. ∴ BDPC是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 同理,HPFG是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 设多边形GHCBE的面积为S,则 证法2 作两个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b>a),做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斜边长为c. 再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多边形,使E、A、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过点Q作QP∥BC,交AC于点P. 过点B作BM⊥PQ,垂足为M;再过点F作FN⊥PQ,垂足为N. ∵ ∠BCA = 90°,QP∥BC, ∴ ∠MPC = 90°, ∵ BM⊥PQ, ∴ ∠BMP = 90°, ∴ BCPM是一个矩形,即∠MBC =90°。 ∵ ∠QBM + ∠MBA = ∠QBA = 90°,∠ABC + ∠MBA = ∠MBC = 90°, ∴ ∠, 又∵ ∠BMP = 90°,∠BCA = 90°,BQ = BA = c, ∴ RtΔBMQ ≌ RtΔBCA. 同理可证RtΔQNF ≌ RtΔAEF.即 证法3 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同证法2,再作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多边形. 分别以CF,AE为边长做正方形FCJI和AEIG, ∵EF=DF-DE=b-a,EI=b, ∴FI=a, ∴G,I,J在同一直线上, ∵CJ=CF=a,CB=CD=c,∠CJB = ∠CFD = 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