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性质

次氯酸钠性质
次氯酸钠性质

次氯酸钠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中文名称2:漂白水;漂水

英文名称2:hypochlorous acid

sodium sait

bleach

技术说明书编码:919

CAS No.:7681-52-9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CAS No.

次氯酸钠溶液7681-5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腐蚀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以有效氯计)一级13%; 二级10%。

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pH:

熔点(℃):-6

沸点(℃):102.2

相对密度(水=1): 1.1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不稳定,见光分解

禁配物:酸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受热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次氯酸钠先水解CLO-+H2O=HCLO+OH-

然后分解2HCLO=光\热=2HCL+O2

次氯酸钠溶液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NaClO—>NaClO3+2NaCl,干燥后继续加热:2NaClO3—>2NaCl+3O2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8500 mg/kg(小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3501

UN编号:1791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O53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3 类其它腐蚀品。

第十六部分:特性

苍黄色极不稳定固体,与有机物或还原剂相混易爆炸.水溶液碱性,并缓慢分解为NaCl NaClO3 O2 ,受热受光快速分解.强氧化性

第十七部分:制作

用30%到35%的NaOH水溶液低于10度时吸Cl2,滤去NaCl,再冷至-20度可得NaClO-5H2O晶体,低于10度真空脱去结晶水即得

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进展

--------------------------------------------------------------------------------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2008年1月11日

1 NaClO的结构及性能

1.1 ClO-的结构特征

次氯酸钠溶液是强氧化剂,化学性质极不稳定,这是由ClO-的结构决定的。次氯酸根离子的价层电子对排布方式为四面体结构,氯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和氧原子成键,酸根中存在着3个未成键的孤对电子。由于酸根离子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的高度不对称性和中心原子氯有较大的离子势(Z/r),导致次氯酸盐不稳定,具有较强的获得电子转化为更稳定的Cl2分子或Cl-的能力,即表现为ClO-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1.2 NaClO参与反应的热力学

1.2.1 ClO-的强氧化性

ClO-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参加的反应及其电极电位如下:

HClO+H++e=1/2Cl2+H2O 1.63V (1)

HClO+H++2e=Cl-+H2O 1.49V (2)

ClO-+H2O+2e=Cl-+2OH- 0.89V (3)

从式(1)-(3)可知,无论是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ClO-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也就是说遇到还原剂时会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

1.2.2 NaClO分解反应的热力学

次氯酸钠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没有还原剂存在时,自身发生分解反应。主要是在光照、加热、酸性环境或重金属离子存在下,自发发生分解反应,主要反应方程式见式(4)-(7)。

2NaClO=2NaCl+O2 (4)

3NaClO=2NaCl+NaClO3(5)

2HClO=2HCl+O2 (6)

HClO+HCl=H2O+Cl2 (7)

由于次氯酸钠大多是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方法进行制备,在强碱环境下,次氯酸钠不仅水解程度较小,而且稳定性较好。反应(4)-(7)在标准状态下的热力学性质变化值△rHmΘ,△rGmΘ和△rSmΘ,计算结果列于表1。

表1 在298.15K下,NaClO分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变化

反应

△rHmΘ(kJ·mol-1)

△rGmΘ(kJ·mol-1)

△rSmΘ(J·mol-1·K-1)

(4)

-119.94

-188.94

236.152

(5)

-116.73

-160.15

152.30

(6)

-92.50

-102.70

34.152

(7)

2.22

-25.99

104.53

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进展

中国化工信息网

1 NaClO的结构及性能

1.1 ClO-的结构特征

次氯酸钠溶液是强氧化剂,化学性质极不稳定,这是由ClO-的结构决定的。次氯酸根离子的价层电子对排布方式为四面体结构,氯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和氧原子成键,酸根中存在着3个未成键的孤对电子。由于酸根离子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的高度不对称性和中心原子氯有较大的离子势(Z/r),导致次氯酸盐不稳定,具有较强的获得电子转化为更稳定的Cl2分子或Cl-的能力,即表现为ClO-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1.2 NaClO参与反应的热力学

1.2.1 ClO-的强氧化性

ClO-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参加的反应及其电极电位如下:

HClO+H++e=1/2Cl2+H2O 1.63V (1)

HClO+H++2e=Cl-+H2O 1.49V (2)

ClO-+H2O+2e=Cl-+2OH-0.89V (3)

从式(1)-(3)可知,无论是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ClO-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也就是说遇到还原剂时会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

1.2.2 NaClO分解反应的热力学

次氯酸钠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没有还原剂存在时,自身发生分解反应。主要是在光照、加热、酸性环境或重金属离子存在下,自发发生分解反应,主要反应方程式见式(4)-(7)。

2NaClO=2NaCl+O2(4)

3NaClO=2NaCl+NaClO3(5)

2HClO=2HCl+O2(6)

HClO+HCl=H2O+Cl2(7)

由于次氯酸钠大多是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方法进行制备,在强碱环境下,次氯酸钠不仅水解程度较小,而且稳定性较好。反应(4)-(7)在标准状态下的热力学性质变化值△

r

H mΘ,△r G mΘ和△r S mΘ,计算结果列于表1

表1 在298.15K下,NaClO分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变化

反应△

r H

m

Θ(kJ·mol-1) △

r

G

m

Θ(kJ·mol-1)△

r

S

m

Θ(J·mol-1·K-1)

(4) -119.94 -188.94 236.152

(5) -116.73 -160.15 152.30

(6) -92.50 -102.70 34.152

(7) 2.22 -25.99 104.53

由表1可知,在298.15K时,标准状态下反应(4),(5)和(6)为自发的,且自发进行的趋势很大。反应(7)虽属于吸热反应,但反应的△rGmΘ<0,表明在标准状态下也有自发进行

的趋势,且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该分解反应的进行。所以,从热力学的角度看,次氯酸钠具有自发进行分解反应的趋势,表明次氯酸钠的热力学稳定性很差。

1.3 NaClO溶液的分解动力学

次氯酸钠溶液性能不稳定,即使是在常温下也会自然分解放出新生态原子氧,而新生态原子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能进一步引起一系列反应。邵黎歌等报道,次氯酸钠溶液中含有NaClO,NaCl,[O],H2O,HClO,NaOH,HCl,NaClO3,O29种组分,且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组成也在不断地变化。文献[5]认为同时存在以下主要反应:

NaClO=NaCl+[O]

NaClO+H2O=NaOH+HClO

NaClO+2HClO=NaClO3+2HCl

NaClO+HCl=NaCl+HClO

2HClO=2HCl+O2

HClO+HCl=H2O+Cl2

认为在次氯酸钠分解体系中同时存在以下主要反应:

NaClO=NaCl+[O]

HCl+[O]=HClO

NaCl+3[O]=NaClO3

2[O]=O2

总之,次氯酸钠的分解反应十分复杂,这些反应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消耗NaClO,从而使有效氯含量降低。

最新研究表明,在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水溶液的分解主要是由反应(4)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中的各组分相互作用的宏观结果,其中原子氧的放出是其分解的关键步骤,分解反应宏观上表现为准一级反应。由于次氯酸钠的分解反应是由一组复杂的反应所组成的,并随浓度、温度、pH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占优势的反应会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可知,当浓度一定时,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增大,因此,次氯酸钠溶液适宜在低温保存。由于次氯酸钠的分解反应在宏观上属于准一级反应,因此当反应温度不变时,增大NaClO浓度,分解速率也随之增大。因此,从提高储存稳定性的角度看,次氯酸钠适宜在低浓度下储存。但是,这样会大大提高储存、运输等成本。

平静研究了酸度对次氯酸钠溶液分解的影响,发现H+对次氯酸钠的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次氯酸钠的有效氯降解属于表观零级反应,溶液的pH每提高一个单位,反应速度大约减慢20%左右。所以提高溶液的pH可明显地提高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这也正是次氯酸钠溶液都在强碱性条件下储存的原因。然而,当次氯酸钠做杀菌剂使用时,则应将其酸度控制在pH<8,这是因为体系的pH提高后,次氯酸钠的稳定性虽然提高了,但活性却降低了,甚至会失去活性。因此,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使用时,一般应将消毒体系的酸度控制在pH 为7左右。此外,实验表明重金属离子对次氯酸钠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分解反应可表示如下:

2MO+NaClO=NaCl+M2O3

M2O3+NaClO=NaCl+2MO+O2

式中M为重金属,特别是Fe2+,Ni2+,Co2+,Mn2+和Cu2+等重金属离子存在,将加速上述分解反应,而Ca2+,Mg2+对次氯酸钠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

2 提高NaClO溶液稳定性的方法

2.1 降低NaClO溶液的浓度

通过对次氯酸钠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可看出,次氯酸钠溶液浓度越低,分解反应进行的趋势越小,且分解速度越慢,其性能越稳定。因而采用将次氯酸钠溶液稀释的方法,配成较低浓度的溶液进行储存,可以有效地减缓次氯酸钠溶液的分解,增强其稳定性。而作为医院、饮食业、旅馆、家庭等消毒、杀菌、去污用的次氯酸钠溶液,一般不需很高的浓度,所以对次氯酸钠溶液进行稀释,既能增强其稳定性,又不会给使用带来经济损失。但是,次氯酸钠作为化工产品出厂,GB19106-2003要求其有效氯质量分数不低于5%,因此不能无限制降低其浓度。

2.2 低温、避光储存

温度和紫外光对次氯酸钠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升高温度或光照(特别是紫外光),次氯酸钠溶液的分解速度将明显加快。这是因为一方面升高温度、光照,使得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活化能降低,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含量,使得有效碰撞机会增大,反应速度常数增大,从而使分解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可能与次氯酸钠的分解机理有关。从上述讨论可知,次氯酸钠分解反应的关键步骤是原子氧的放出,而光照或加热有利于原子氧的生成。盛梅等研究表明,当温度低于25℃时分解缓慢,温度高于30℃时分解速度明显加快。光照20h,次氯酸钠的有效氯会降解90%。另外,次氯酸钠分解生成的O2,Cl2都是气体物质,长时间密闭保存会给包装容器带来危险。因此,次氯酸钠的包装容器都要留出放气孔,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因而,次氯酸钠溶液应尽量在低温、避光环境下储存,可有效地降低分解速度。

2.3 控制NaClO溶液的酸度

次氯酸钠溶液的pH对其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一般pH在12以上,次氯酸钠溶液相对较稳定,体系中有效氯的变化较小;当pH超过12.6时,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随贮存时

间的延长下降较少,稳定性较好。如将有效氯质量浓度为7994mg/L的次氯酸钠溶液分别调节pH为4.0,7.0,10.0和13.0,并置于密闭容器内在常温下贮存186d,结果显示pH=4时有效氯下降率为68.43%,而pH=13时下降率仅为9.63%。所以,提高溶液的pH或碱度可明显提高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一般地,在生产中将次氯酸钠溶液中的余留碱量控制在0.5%左右,也可采取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作为溶液稳定剂的方法,增加溶液的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增大pH,即增大了碱的浓度,从而抑制了H+对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对ClO-的极化作用),降低了次氯酸钠的分解速度。

2.4 添加稳定剂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添加稳定剂可有效提高其稳定性。研究表明,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有效氯损失率随着溶液中Fe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在贮存初期下降较快,后期下降趋缓。在含有Fe3+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硅酸钠稳定剂,当硅酸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时,试样放置15d,有效氯损失29.58%;当硅酸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时,有效氯损失下降为18.38%;不添加稳定剂的对比样品的有效氯损失达65%,可见硅酸钠对次氯酸钠溶液确有较好的稳定作用。雍丽珠等在有效氯质量分数为13.4%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硅酸钠、焦磷酸钠、邻苯二甲酸氢钾和碳酸氢钠,密封、避光5d后测得次氯酸钠的有效氯质量分数分别为13.1%,13.0%,13.1%,13.3%,而不加稳定剂的对比液的有效氯质量分数仅为6.8%。结果说明,添加很少量无机物作稳定剂后,次氯酸钠水溶液的稳定性均大大增强了,其中碳酸氢钠的效果最好,几乎可以保持有效氯质量分数在5d内不变。文献[4]报道,在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半乳糖醇、甘露糖醇或三梨醇(也可使用六羟基环已烷及其磷酸盐),能有效地阻止重金属离子引起的分解,提高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在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含氨基的化合物如乙酰胺、双氰胺、尿素和异氰尿等,可使溶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低的腐蚀性。文献发现溴化物对次氯酸钠溶液具有稳定作用,而以KBr+8-羟基喹啉的稳定作用最佳。可见稳定剂的加入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但是,在选用稳定剂时也应该注意,稳定剂的加入不应该给次氯酸钠的应用带来不便,如有些稳定剂可能成为其他反应的“毒素”。因此,在以次氯酸钠为反应原料时,应该充分考虑稳定剂可能带来的影响。

3 结束语

次氯酸钠溶液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一般仅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其分解反应是由于原子氧的释放而引起的一系列复杂反应的宏观表现。分解反应的速度受溶液的浓度、pH、温度及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因此,掌握次氯酸钠溶液的分解特性和规律,提高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对于推广应用次氯酸钠,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ⅠⅡⅢⅣⅤⅥⅦ0

1

1

氢H 元素周期表

2

氦He

2

3

锂Li

4

铍Be

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

5

硼 B

6

碳 C

7

氮N

8

氧O

9

氟 F

10

氖Ne

3

11

钠Na

12

镁Mg

主族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13

铝Al

14

硅Si

15

磷P

16

硫S

17

氯Cl

18

氩Ar

4

19

钾K

20

钙Ca

21

钪Sc

22

钛Ti

23

钒V

24

铬Cr

25

锰Mn

26

铁Fe

27

钴Co

28

镍Ni

29

铜Cu

30

锌Zn

31

镓Ga

32

锗Ge

33

砷As

34

硒Se

35

溴Br

36

氪Kr

5

37

铷Rb

38

锶Sr

39

钇Y

40

锆Zr

41

铌Nb

42

钼Mo

43

锝Tc

44

钌Ru

45

铑Rh

46

钯Pd

47

银Ag

48

镉Cd

49

铟In

50

锡Sn

51

锑Sb

52

碲Te

53

碘I

54

氙Xe

6

55

铯Cs

56

钡Ba

*

镧系

72

铪Hf

73

钽Ta

74

钨W

75

铼Re

76

锇Os

77

铱Ir

78

铂Pt

79

金Au

80

汞Hg

81

铊Tl

82

铅Pb

83

铋Bi

84

钋Po

85

砹At

86

氡Rn

7

87

钫Fr

88

镭Ra

**

锕系

104

Rf

105

Db

106

Sg

107

Bh

108

Hs

109

Mt

110

Uun

111

Uuu

112

Uub

113

Uut

114

Uuq

115

Uup

116

Uuh

117

Uus

118

Uuo

*镧系元素

57

镧La

58

铈Ce

59

镨Pr

60

钕Nd

61

钷Pm

62

钐Sm

63

铕Eu

64

钆Gd

65

铽Tb

66

镝Dy

67

钬Ho

68

铒Er

69

铥Tm

70

镱Yb

71

镥Lu

**锕系元素

89

锕Ac

90

钍Th

91

镤Pa

92

铀U

93

镎Np

94

钚Pu

95

Am

96

锔Cm

97

锫Bk

98

锏Cf

99

锿Es

100

镄Fm

101

钔Md

102

锘No

103

铹L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