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强度计算(20210201112022)

压力容器强度计算(20210201112022)
压力容器强度计算(20210201112022)

压力容器强度计算

第一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1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适用范围

我国现执行GB150 - 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为规则设计,采用弹性失效准则和稳定失效准则, 应用解析法进行应力计算,比较简便。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一分析设计标准》,其允许采用高的设计强度,相同设计条件下,厚度可以相应地减少,重量减轻。其采用塑性失效准则、失稳失效准则和疲劳失效准则,计算比较复杂,和美国的

ASME标准思路相似。

2、容器直径(diameter of vessel

考虑压制封头胎具的规格及标准件配套选用的需要,容器筒体和封头的直径都有规定。对于用钢板卷制的筒体,以内径作为其公称直径。

如果筒体是使用无缝钢管直接截取的,规定使用钢管的外径作为筒体的公称直径。

表2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mm)

3、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1)相关的基本概念(除了特殊注明的,压力均指表压力)

工作压力P W: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①由于最大工作压力是容器顶部的压力,所以对于塔类直立容器,直立进行水压试验的压力和卧置时不同;

②工作压力是根据工艺条件决定的,容器顶部的压力和底部可能不同,许多塔器顶部的压力并不是其实际

最高工作压力(the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 )。

③标准中的最大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概念相同。

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①对最大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内压容器,设计压力取为0.1Mpa;

②当容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超压泄放装置”的计算方法规定。

③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装置,在规定的充满系数范围内,设计压力由工作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

度确定。(详细内容,参考GB150-1998,附录B (标准的附录),超压泄放装置。)

计算压力P C 是GB150-1998新增加的内容,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 用以确定元件厚度的压力, 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静压力值小于

5%的设计压力时,可略去静压力。

① 注意与GB150-1989对设计压力规定的区别;

《钢制压力容器》规定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壁计算厚度的压力,亦是标注在 铭牌上的设计压力,取略高或等于最高工作压力。当容器受静压力值大于

5%设计压力时,应取设计压力

与液柱静压力之和进行元件的厚度计算。使许多设计人员误将设计压力和液柱静压力之和作为容器的设计 压力。 ② 一台设备的设计压力只有一个,但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在不同部位可能有所变化。 ③ 计算压力在压力容器总图的技术特性中不出现,只在计算书中出现。

4、 设计温度(Design temperature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在相应的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金属温度。主要用于确定 受压元件的材料选用、强度计算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许用应力,以及热应力计算时设计到的材料物理性能 参数。 ?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当设计温度在 o c 以下时,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当容器在各部分工作状态下有不同温度时,可分别设定每一部分的设计温度;

5、 许用应力(Maximum allowable stress values)

许用应力是以材料的极限应力除以适当的安全系数,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容器的强 度,GB150-1998对钢板、锻件、紧固件均规定了材料的许用应力。

表3钢制压力容器中使用的钢材安全系数

6、焊接接头系数((1) 焊接接头的影响

焊接接头是容器上比较薄弱的环节,较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焊接接头金属部分焊接影响区的破裂。一般情 况下,焊接接头金属的强度和基本金属强度相等,甚至超过基本金属强度。但由于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有热 应力存在,焊接接头金属晶粒粗大,以及焊接接头中心出现气孔和未焊透缺陷,仍会影响焊接接头强度, 因而必须采用焊接接头强度系数,以补偿焊接时可能产生的强度消弱。焊接接头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焊接接 头型式、焊接工艺以及焊接接头探伤检验的严格程度等。 (2) 焊接接头系数的选取:由接头形式和无损探伤的长度确定 ?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

100%无损探伤,■= 1.00 ;局部无损探伤,■■ = 0.85 ;

?单面焊的对接接头,沿焊接接头根部全长具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

100%无损探伤,

=1.00 ;局部无损探伤,

=0.8; ?无法进行探伤的单面焊环向对接焊缝,无垫板:

'=0.6;

第二节内压容器筒体与封头厚度的设计

常H 吨订itu Jt 下

的出眼点

诰计皑咆FtJ In h 小时描愼的

月小时性3E 书 1的體童権亂 为 0 2

L 斤

! 沁*

二弓L ¥

-------- 乩

1 内压圆筒(cylindrical shel D 的厚度设计

(1)理论计算厚度

(required thick ness )

GB150-1998定义:按各章公式计算得到的厚度,为能安全承受计算压力 荷)。 内压圆筒壁内的基本应力是薄膜应力,由第三强度理论可知薄膜应力的强度条件为:

式中:[

考虑到焊接接头的影响,公式(1)中的许用应力应使用强度可能较低的焊接接头金属的许用应力,即把 钢板的许用应力乘以焊缝系数。

公式(2)一般被简化为:、:=£5卜(3)

2[町0

(2) 设计壁厚:.d ( design thickness )计算壁厚与腐蚀余量C 2之和称为设计壁厚。可以将其理解为同时 满足强度、刚度和使用寿命的最小厚度。

■ d = ■■- ' C 2

( 4

C 2为腐蚀裕度根据介质对选用材料腐蚀速度和设计使用寿命共同考虑。 C 2=k -a , mm ;

k —腐蚀速度(corrosion rate ), mm/a ; a —设计年限(desired life time )。 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C 2> 1mm ;对于不锈钢,当介质腐蚀性能极微时,取

C 2= 0。

(3) 名义厚度(normal thickness )设计厚度-'-d 加上钢板负偏差 C 1后向上圆整至刚才标准规格的厚度, 即标注在设计图样上的壳体厚度。 r 二—「G (5)

C 1 —钢板负偏差。任何名义厚度的钢板出厂时,都允许有一定的负偏差。钢板和钢管的负偏差按钢材标准 的规定。当钢板负偏差不大于 0.25mm ,且不超过名义厚度的

6 %时,负偏差可忽略不计。

表4

钢板负偏差值

钢板厚度(mm ) 2 2.2 2.5 2.8~3.0 3.2~3.5 3.8~4.0 4.5~5.5 负偏差(mm ) 0.18 0.19 0.2 0.22 0.25 0.3 0.5 钢板厚度(mm ) 6~7 8~25 26~30 32~34 36~40 42~50 52~60 负偏差(mm ) 0.6

0.8

0.9

1.0

1.1

1.2

1.3

(4)有效厚度

名义厚度「冷减去腐蚀裕量和钢材厚度负偏差,

从性质上可以理解为真正可以承受介质压强的厚度,

P C (必要时尚需计入其他载

PD

(1)

PD

2、.

则有:

PD i 2[二广

式中D 为中径,当壁厚没有确定时,则中径也是待定值,利用

D=D i +则有:

成为有

效厚度。数值上可以看作是计算厚度加上向上钢材圆整量。

' e = -n _ C1 _ C2

( 6)

厚度系数1 :圆筒的有效厚度和计算厚度之比称为圆筒的厚度系数。

(5)最小厚度、:min

为满足制造、运输及安装时刚度要求,根据工程经验规定的不包括腐蚀裕量的最小壁厚。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造的容器,最小壁厚不小于

3mm ;

囤高合金钢制容器,(如不锈钢制造的容器),最小壁厚不小于 2mm 。

当筒体的计算厚度小于最小厚度,应取最小厚度作为计算厚度,这时筒体的名义厚度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 情况分别计算。

(

1

)当;min-' >C l ,:n =;min +C 2 + :(厶可以等于零)

(2) 当F in -A'G 时,必须考虑钢板负偏差,min +C 2 +C 1+'-:

表5钢板的常用厚度表

^),6.8,10.1234 46

.32,31 J&.383Q.42 JS.5O.55 閒嗣,7<) J5.&D.SS.90

J20

表6几种厚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哽削営EG

Will Mr

聘件祥fit G

计 Wffaa

2、 内压球壳(sphere )的厚度设计

PD

球壳的任意点处的薄膜应力均相同,且;亠-^m ,根据薄膜应力第三强度条件:

二r

[二F '

46

采用内径表示:

PlD1

, mm 或者简化为

P c D i

(7)

4^r-P c

4巴严

其他的厚度计算与筒体一样。

3、 内压封头的厚度设计

(1)半球形圭寸头(hemispherical head )

半球形封头的厚度采用球壳的壁厚设计公式进行计算。

II

设計■厚!ft 也

如图所示,由半个椭球和一段高为 h o 的圆筒形筒节(称为直边)构成,封头曲面深度

h L

,直边高度

4

与封头的公称直径有关。

封头的公称直径 DN < 2000 >2000 封头的直边高度 h °

25

40

的计算一样。但是和下面的

GB150-1998规定的不太一样,主要是因为在简化是产生的,影响不大。

K 为椭圆封头形状系数,

标准椭圆封头为K=1.0

2[;彳 - 0.5p c

应当注意,承受内压时椭圆封头的赤道处为环向压缩应力,为了避免失稳,规定标准椭圆的计算厚度不得 小于封头内径的 0.15%。 (3)碟形封头

又称带折边球形封头,有三部分组成,以 R i 为半径的球面壳体、半径为

r 的圆弧为母线所构成的环状壳体

(折边或过渡圆弧)。

球面半径R i 一般不大于筒体直径 D i ;

折边半径r 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球面半径的

10%,其应大于三倍的封头厚度。

KP c D i

2[打-0.5p c

(8)

图1半球形封头示意图图 2椭圆形封头示意图

(2)标准椭圆形圭寸头(ellipsoidal head )

碟形封头厚度的计算公式:

式中:M —碟形封头形状系数

碟形封头的厚度如果太薄,则会出现内压下的弹性失稳,所以规定:

M <1.34, 、e -0.15%D i ; M 1.34, e _0.3%D j

(4)球冠形封头(没有折边)

封头的结构,为了进一步降低凸形封头的高度,将碟形封头的过度圆弧和直边部分去掉,将球面部分直接 焊接到圆柱壳体上,如下图所示。

。作容器的端封头;

㈢用作容器中两个相邻承压空间的中间封头。 封头的厚度(凹面受压时):

Q!PcDj

( io )

2[匚]-

MpcR

2[二]-0.5 p c

(9)

图3碟形封头

图4球冠形圭寸头

(12)

Q 为系数主要和球形半径和筒体内径之比、压力和许用应力及焊缝系数有关,可以根据图表查得。 在任何情况下,与球冠形封头连接的圆筒厚度应不小于封头厚度。否则,应在封头与圆筒间设置加强段过 渡连接。圆筒加强段的厚度应与封头等厚;端封头一侧或中间封头两侧的加强段长度

L 均应不小于

2 0.5D 「。

(5)内压锥形圭寸头(cone head )

锥形封头和椭圆形、半球形封头相比强度较差。在工业生产中,但当操作介质含有固体颗粒或当介质粘度 很大时,采用锥形封头有利于出料,亦有利于流体的均匀分布。此外,顶角较小的锥壳还可用来改变流体 的流速,另外锥形壳体用来连接两个直径不等的圆筒,作变径段。因此,锥形封头仍得到广泛应用,一般 锥形封头有三种形式:

③不带折边锥形封头的壁厚

锥形封头的最大薄膜应力位于锥体的大端:

由于无折边锥形封头与筒体的连接处曲率半径突变,所以存在着较大的边界应力,如果利用( 11)计算的

壁厚满足边界应力不得超过 3倍时,则可以直接使用,否则需要增加连接处的壁厚,因此无折边封头的计

算公式写为:

QP ; D j 2[汀-巳

PD 4、. 1

cos

二 PD Q~ 2:? 1

cos

根据第 ,或第三强度理论,并以内径表示可得:

巳D i

P c D i

-----1 -

2[二「cos : —P c 2[二]—P c

(11)

图5锥形封头示意图

压力容器强度校核公式

压力容器强度校核 筒体壁厚校核公式 软件模板 计算公式:' 22[]c i t c P D C P δσφ=+-筒校核 备注: c P :校核压力 i D :容器最大内径 []t σ: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φ :焊缝系数 若双面焊全焊头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φ= 局部无损检测, φ= 若为单面焊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φ= 局部无损检测, φ= ' 2C :下一周期均匀腐蚀量 δ筒校核:筒体校核壁厚 最后判定公式:若δ筒校核≤δ筒实测,继续使用,否则停用。 封头壁厚校核公式 1.椭圆形封头软件模板 计算公式:' 22[]0.5c i t c P D C P δσφ=+-封校核 备注: c P :校核压力 i D :容器最大内径 [ ]t σ:设计温度下的许

用应力 φ :焊缝系数: 若双面焊全焊头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φ= 局部无损检测, φ= 若为单面焊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φ= 局部无损检测, φ= ' 2C :下一周期均匀腐蚀量 δ筒校核:筒体校核壁厚 最后判定公式:若δ筒校核≤δ筒实测,继续使用,否则停用 2.球形封头软件模板 计算公式:' 24[]c i t c P D C P δσφ=+-封校核 备注: c P :校核压力 i D :容器最大内径 [ ]t σ: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φ :焊缝系数: 若双面焊全焊头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φ= 局部无损检测, φ= 若为单面焊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φ= 局部无损检测, φ=

'2C :下一周期均匀腐蚀量 δ筒校核:筒体校核壁厚 最后判定公式:若δ筒校核≤δ筒实测,继续使用,否则停用

最新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第11章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本章重点要讲解内容: (1)理解内压容器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容器内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许用应力、焊缝系数等)的意义及其确定原则; (2)掌握五种厚度(计算壁厚、设计壁厚、名义壁厚、有效壁厚、最小壁厚)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计算方法;能熟练地确定腐蚀裕度和钢板负偏差; (3)掌握内压圆筒的厚度设计; (4)掌握椭圆封头、锥形封头、半球形封头以及平板封头厚度的计算。(5)熟悉内压容器强度校核的思路和过程。 第一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1、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适用范围 我国现执行GB150-98 “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为规则设计,采用弹性失效准则和稳定失效准则,应用解析法进行应力计算,比较简便。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其允许采用高的设计强度,相同设计条件下,厚度可以相应地减少,重量减轻。其采用塑性失效准则、失稳失效准则和疲劳失效准则,计算比较复杂,和美国的ASME标准思路相似。 2、容器直径(diameter of vessel)

考虑压制封头胎具的规格及标准件配套选用的需要,容器筒体和封头的直径都有规定。对于用钢板卷制的筒体,以内径作为其公称直径。 表1 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mm) 如果筒体是使用无缝钢管直接截取的,规定使用钢管的外径作为筒体的公称直径。 表2 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mm) 3、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1)相关的基本概念(除了特殊注明的,压力均指表压力) 工作压力P W: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①由于最大工作压力是容器顶部的压力,所以对于塔类直立容器,直立 进行水压试验的压力和卧置时不同; ②工作压力是根据工艺条件决定的,容器顶部的压力和底部可能不同,许 多塔器顶部的压力并不是其实际最高工作压力(the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 ③标准中的最大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概念相同。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第11章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本章重点要讲解内容: (1)理解内压容器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容器内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许用应力、焊缝系数等)的意义及其确定原则; (2)掌握五种厚度(计算壁厚、设计壁厚、名义壁厚、有效壁厚、最小壁厚)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计算方法;能熟练地确定腐蚀裕度和钢板负偏差; (3)掌握内压圆筒的厚度设计; (4)掌握椭圆封头、锥形封头、半球形封头以及平板封头厚度的计算。 (5)熟悉内压容器强度校核的思路和过程。 第一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1、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适用范围 我国现执行GB150 - 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为规则设计,采用弹性失效准则和稳定失效准则,应用解析法进行应力计算,比较简便。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一分析设计标准》,其允许采用高的设计强度,相同设计条件下,厚度可以相应地减少,重量减轻。其采用塑性失效准则、失稳失效准则和疲劳失效准 则,计算比较复杂,和美国的ASME标准思路相似。 2、容器直径(diameter of vessel 考虑压制封头胎具的规格及标准件配套选用的需要,容器筒体和封头的直径都有规定。对于用钢板卷制的筒体,以内径作为其公称直径。 如果筒体是使用无缝钢管直接截取的,规定使用钢管的外径作为筒体的公称直径。

3、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1)相关的基本概念(除了特殊注明的,压力均指表压力) 工作压力P W :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①由于最大工作压力是容器顶部的压力,所以对于塔类直立容器,直立进行水压试验的压力和卧置 时不同; ②工作压力是根据工艺条件决定的,容器顶部的压力和底部可能不同,许多塔器顶 部的压力并不是其实际最高工作压力(the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 )。 ③标准中的最大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概念相同。 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 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①对最大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内压容器,设计压力取为0.1Mpa ; ②当容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超压泄放装置”的计算方法规定。 ③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装置,在规定的充满系数范围内,设计压力由工作条件下, 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确定。(详细内容,参考GB150-1998,附录B (标准的附 录),超压泄放装置。) 计算压力P C是GB150-1998新增加的内容,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 件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静压力值小于5%的设计压力时,可略去 静压力。 ①注意与GB150-1989对设计压力规定的区别; 《钢制压力容器》规定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壁计算厚度的压力,亦是标注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取略高或等于最高工作压力。当容器受静压力值大于5%设计压力时,应取设计压力与液柱静压力之和进行元件的厚度计算。使许多设计人员误将设计压力和液柱静压力之和作为容器的设计压力。 ②一台设备的设计压力只有一个,但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在不同部位可能有所变化。 ③计算压力在压力容器总图的技术特性中不出现,只在计算书中出现。 4、设计温度(Design temperature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在相应的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金属温 度。主要用于确定受压元件的材料选用、强度计算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许用应力,以及热应 力计算时设计到的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当设计温度在0C以下时,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当容器在各部分工作状态下有不同温度时,可分别设定每一部分的设计温度; 5、许用应力(Maximum allowable stress values) 许用应力是以材料的极限应力除以适当的安全系数,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容器的强度,GB150-1998对钢板、锻件、紧固件均规定了材料的许用应力。 表3钢制压力容器中使用的钢材安全系数 帝训戒讲计盘雇下 的划帶点设计■盧FS4沖万小时祈闿的 iitftiUfS 下坨W H小时U4 + * 1的蒔空權展tr: 169 表2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mm)

压力容器强度计算公式及说明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及说明 一、压力容器的概念 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为压力容器,否则为常压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P :9.8×104Pa ≤P ≤9.8×106Pa ,不包括液体静压力; 2、容积V ≥25L ,且P ×V ≥1960×104L Pa; 3、介质: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二、强度计算公式 1、受内压的薄壁圆筒 当K=1.1~1.2,压力容器筒体可按薄壁圆筒进行强度计算,认为筒体为二向应力状态,且各受力面应力均匀分布,径向应力σr =0,环向应力σt =PD/4s ,σz = PD/2s ,最大主应力σ1=PD/2s ,根据第一强度理论,筒体壁厚理论计算公式, δ理= P PD -σ][2 考虑实际因素, δ=P PD φ-σ][2+C 式中,δ—圆筒的壁厚(包括壁厚附加量),㎜; D — 圆筒内径,㎜; P — 设计压力,㎜; [σ] — 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值为σs /n ,MPa ; φ— 焊缝系数,0.6~1.0; C — 壁厚附加量,㎜。 2、受内压P 的厚壁圆筒 ①K >1.2,压力容器筒体按厚壁容器进行强度计算,筒体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且各受力面应力非均匀分布(轴向应力除外)。 径向应力σr =--1(2 22a b Pa 22 r b ) 环向应力σθ=+-1(222a b Pa 22 r b ) 轴向应力σz =2 22 a b Pa - 式中,a —筒体内半径,㎜;b —筒体外半径,㎜; ②承受内压的厚壁圆筒应力最大的危险点在内壁,内壁处三个主应力分别为: σ1=σθ=P K K 1 122-+ σ2=σz =P K 11 2-

压力容器强度计算(20210201112022)

压力容器强度计算 第一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1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适用范围 我国现执行GB150 - 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为规则设计,采用弹性失效准则和稳定失效准则, 应用解析法进行应力计算,比较简便。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一分析设计标准》,其允许采用高的设计强度,相同设计条件下,厚度可以相应地减少,重量减轻。其采用塑性失效准则、失稳失效准则和疲劳失效准则,计算比较复杂,和美国的 ASME标准思路相似。 2、容器直径(diameter of vessel 考虑压制封头胎具的规格及标准件配套选用的需要,容器筒体和封头的直径都有规定。对于用钢板卷制的筒体,以内径作为其公称直径。 如果筒体是使用无缝钢管直接截取的,规定使用钢管的外径作为筒体的公称直径。 表2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mm) 3、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1)相关的基本概念(除了特殊注明的,压力均指表压力) 工作压力P W: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①由于最大工作压力是容器顶部的压力,所以对于塔类直立容器,直立进行水压试验的压力和卧置时不同; ②工作压力是根据工艺条件决定的,容器顶部的压力和底部可能不同,许多塔器顶部的压力并不是其实际 最高工作压力(the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 )。 ③标准中的最大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概念相同。 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①对最大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内压容器,设计压力取为0.1Mpa; ②当容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超压泄放装置”的计算方法规定。 ③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装置,在规定的充满系数范围内,设计压力由工作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 度确定。(详细内容,参考GB150-1998,附录B (标准的附录),超压泄放装置。)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本章重点要讲解内容: (1)理解内压容器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容器内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许用应力、焊缝系数等)的意义及其确定原则; (2)掌握五种厚度(计算壁厚、设计壁厚、名义壁厚、有效壁厚、最小壁厚)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计算方法;能熟练地确定腐蚀裕度和钢板负偏差; (3)掌握内压圆筒的厚度设计; (4)掌握椭圆封头、锥形封头、半球形封头以及平板封头厚度的计算。 (5)熟悉内压容器强度校核的思路和过程。 第一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1、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适用范围 我国现执行GB150-98 “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为规则设计,采用弹性失效准则和稳定失效准则,应用解析法进行应力计算,比较简便。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其允许采用高的设计强度,相同设计条件下,厚度可以相应地减少,重量减轻。其采用塑性失效准则、失稳失效准则和疲劳失效准则,计算比较复杂,和美国的ASME标准思路相似。 2、容器直径(diameter of vessel) 考虑压制封头胎具的规格及标准件配套选用的需要,容器筒体和封头的直径都有规定。对于用钢板卷制的筒体,以内径作为其公称直径。 表1 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mm) 如果筒体是使用无缝钢管直接截取的,规定使用钢管的外径作为筒体的公称直径。 表2 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mm)

3、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1)相关的基本概念(除了特殊注明的,压力均指表压力) ?工作压力P W: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①由于最大工作压力是容器顶部的压力,所以对于塔类直立容器,直立进行水压 试验的压力和卧置时不同; ②工作压力是根据工艺条件决定的,容器顶部的压力和底部可能不同,许多塔器顶 部的压力并不是其实际最高工作压力(the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 ③标准中的最大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概念相同。 ?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 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①对最大工作压力小于0.1Mpa 的内压容器,设计压力取为0.1Mpa; ②当容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超压泄放装置”的计算方法规定。 ③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装置,在规定的充满系数范围内,设计压力由工作条件下, 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确定。(详细内容,参考GB150-1998,附录B(标准的附 录),超压泄放装置。) ?计算压力P C是GB150-1998 新增加的内容,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 件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静压力值小于5%的设计压力时,可略去 静压力。 ①注意与GB150-1989 对设计压力规定的区别; 《钢制压力容器》规定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壁计算厚度的压力,亦是标注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取略高或等于最高工作压力。当容器受静压力值大于5%设计压力时,应取设计压力与液柱静压力之和进行元件的厚度计算。 使许多设计人员误将设计压力和液柱静压力之和作为容器的设计压力。 ②一台设备的设计压力只有一个,但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在不同部位可能有所变化。 ③计算压力在压力容器总图的技术特性中不出现,只在计算书中出现。 4、设计温度(Design temperature)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在相应的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金属温度。主要用于确定受压元件的材料选用、强度计算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许用应力,以及热应力计算时设计到的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当设计温度在0℃以下时,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当容器在各部分工作状态下有不同温度时,可分别设定每一部分的设计温度; 5、许用应力(Maximum allowable stress values) 许用应力是以材料的极限应力除以适当的安全系数,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容器的强度,GB150-1998 对钢板、锻件、紧固件均规定了材料的许用应力。 表3 钢制压力容器中使用的钢材安全系数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第章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本章重点要讲解内容: ()理解内压容器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容器内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许用应力、焊缝系数等)的意义及其确定原则; ()掌握五种厚度(计算壁厚、设计壁厚、名义壁厚、有效壁厚、最小壁厚)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计算方法;能熟练地确定腐蚀裕度和钢板负偏差; ()掌握内压圆筒的厚度设计; ()掌握椭圆封头、锥形封头、半球形封头以及平板封头厚度的计算。 ()熟悉内压容器强度校核的思路和过程。 第一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适用范围 我国现执行-“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为规则设计,采用弹性失效准则和稳定失效准则,应用解析法进行应力计算,比较简便。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其允许采用高的设计强度,相同设计条件下,厚度可以相应地减少,重量减轻。其采用塑性失效准则、失稳失效准则和疲劳失效准则,计算比较复杂,和美国的标准思路相似。 、容器直径() 考虑压制封头胎具的规格及标准件配套选用的需要,容器筒体和封头的直径都有规定。对于用钢板卷制的筒体,以内径作为其公称直径。 表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 如果筒体是使用无缝钢管直接截取的,规定使用钢管的外径作为筒体的公称直径。 表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

、设计压力() ()相关的基本概念(除了特殊注明的,压力均指表压力) ?工作压力: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①由于最大工作压力是容器顶部的压力,所以对于塔类直立容器,直立进行水压试 验的压力和卧置时不同; ②工作压力是根据工艺条件决定的,容器顶部的压力和底部可能不同,许多塔器顶 部的压力并不是其实际最高工作压力()。 ③标准中的最大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概念相同。 ?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 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①对最大工作压力小于的内压容器,设计压力取为; ②当容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超压泄放装置”的计算方法规定。 ③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装置,在规定的充满系数范围内,设计压力由工作条件下,可 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确定。(详细内容,参考,附录(标准的附录),超压泄 放装置。) ?计算压力是新增加的内容,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厚度的压 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静压力值小于%的设计压力时,可略去静压力。 ①注意与对设计压力规定的区别; 《钢制压力容器》规定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壁计算厚度的压力,亦是标注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取略高或等于最高工作压力。当容器受静压力值大于%设计压力时,应取设计压力与液柱静压力之和进行元件的厚度计算。 使许多设计人员误将设计压力和液柱静压力之和作为容器的设计压力。 ②一台设备的设计压力只有一个,但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在不同部位可能有所变化。 ③计算压力在压力容器总图的技术特性中不出现,只在计算书中出现。 、设计温度()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在相应的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金属温度。主要用于确定受压元件的材料选用、强度计算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许用应力,以及热应力计算时设计到的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当设计温度在℃以下时,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当容器在各部分工作状态下有不同温度时,可分别设定每一部分的设计温度; 、许用应力( ) 许用应力是以材料的极限应力除以适当的安全系数,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容器的强度,对钢板、锻件、紧固件均规定了材料的许用应力。 表钢制压力容器中使用的钢材安全系数

压力容器厚度计算 (2)

目前,我国压力容器设计依据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是国内普遍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板厚增加,元件强度会提高,但有时板厚增加强度反而降低。如何按照该标准进行厚度的恰当选取,更好地满足强度需求,对压力容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GB150-98规定,计算厚度是指按各章公式计算得到的厚度;设计厚度是指计算厚度与腐蚀裕量之和;名义厚度指设计厚度加上钢板厚度负偏差后向上圆整至钢材标准规格厚度,即标注在图样上的厚度;有效厚度指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和钢板厚度负偏差。我们这里讨论的厚度是名义厚度。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名义厚度不包括加工减薄量,元件的加工减薄量由制造单位根据各自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能力自行选取,只要保证产品的实际厚度不小于名义厚度减去钢材厚度负偏差就可以。这样可以使制造单位根据自身条件调节加工减薄量,从而更能主动地保证产品强度所要求的厚度,更切合实际地符合制造要求。 按照GB150-98等国家标准的原则,制造工艺人员要根据图样厚度考虑加工减薄量而增加制造元件的毛坯厚度。在我国材料标准中,钢板厚度范围变化,钢板的σb、σs也有变化,一般是板厚增加,σb、σs有所降低。我国压力容器用钢板许用应力随板厚厚度范围增厚而有所降低,因而可能出现虽然有时板厚增加,强度反而降低的现象,尤其是封头,这种现象更明显。 2 实例 为了证明上述现象存在,举例如下:首先我们给出常用钢板在不同状态下的强度指标,如下表所示:

常用钢板在不同状态下的强度指标表 2.1 例1 某台储气罐,其封头为标准椭圆形,材质15MnVR,设计内径Di=2000mm,腐蚀裕度C2=1mm,焊缝系数φ=1,设计压力P=2.6MPa,设计温度t=20℃,标准椭圆封头形状系数K=1,侧十图样上封头名义厚度δn=16mm.制造厂选用18mm厚度钢板压制封头,该制造厂压制封头时最大成型减薄量为δx10%,即18x10%=1.8(包含钢板厚度负偏差在内)。 (1)选用18mm厚度钢板压制封头,满足GB150-98设计要求。15MnVR钢板厚度负偏差C1=0.25mm,封头成型后最小厚度δmin=18-1.8=16.2mm,图样厚度一钢板厚度负偏差=16-0.25=15.75mm,即满足GB150-98的要求。 (2)16mm图样厚度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对图样封头厚度16mm进行强度校核,由 GB150-98(7-1)椭圆封头厚度计算公式(标准椭圆K=1): 式中,由GB150-98表4-1,16mm厚度的15MnVR[σ]=177MP a,则封头计算厚度: 考虑腐蚀裕量C2=1MM,封头设计厚度δa=δ+C2=14.74+1=15.74mm,再考虑钢板厚度负偏差C1=0.25mm,δa+C1=15.74+0.25=15.99mm,现图样厚度B.=

压力容器厚度计算

关于压力容器设计时材料和壁厚的讨论 作者:云天宇 2012年5月

关于压力容器设计时材料和壁厚的讨论 摘要:讨论压力容器设计时材料与壁厚的选取进行讨论,以及厚度的变化对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压力容器;设计;选材;厚度;强度;标准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为了与一般容器(常压容器)相区别,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才称之为压力容器:(1)工作压力(注1)大于或者等于0.1Mpa(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其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表压力)); (不含液体静压力)(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大于等于0.025立方米,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 压力容器中的介质种类繁多,来源广泛,这些介质中具有易燃、易爆、有腐蚀的特性。因此压力容器选材根据介质特性的不同而不同。压力容器钢板有碳素钢板、低合金钢钢板、高合金钢钢板、不锈钢与碳素钢等多种材料,且每种钢板都有它的使用范围。选取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使设计的压力容器安全又经济合理。 GB150-2011计算厚度是指按各章公式计算得到的厚度;设计厚度是指计算厚度与腐蚀裕量之和;名义厚度指设计厚度加上钢板厚度负偏差后向上圆整至钢材标准规格厚度,即标注在图样上的厚度;有效厚度指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和钢板厚度负偏差。成型后最小厚度,一般指封头压形后会减薄,不同的制造工艺减薄量不同,所以封头都有成型后最小厚度。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名义厚度与最小厚度之间关系和选用。

pd55FloHeadFFG 压力容器强度计算书 PVElite版本

Table of Contents Cover Sheet (2) Title Page ............................................................................................................................... 错误!未定义书签。Warnings and Errors : (3) Input Echo : (4) XY Coordinate Calculations : (8) Flg Calc [Int P] : FLANGE (9) Internal Pressure Calculations : (14) External Pressure Calculations : (20) Element and Detail Weights : (24) Center of Gravity Calculation : (27) Stationary Tube, CASE ONE (28) Floating Tubesh, CASE ONE (38) Floating Head, CASE ONE (48) Vessel Design Summary : (54)

Cover Page 2 DESIGN CALCUL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British Standard PD 5500:2012 Edition Analysis Performed by : ZISHAN ENGINEERS (PVT.) LTD. Job File : D:\PVELITE 2012\EXAMPLES_BACKUP\PD55FLOHEADFFG.P Date of Analysis : Jun 9,2017 PV Elite 2014, January 2014

ASME压力容器强度计算软件.

ASME 压力容器强度计算软件 一.运行环境 1、中文Windows 操作系统和Word2000字处理软件。 2.CPU为586以上的PC计算机,喷墨或激光打印机,鼠标。 二.软件计算内容 A,元件类 1.内压筒体、封头; 2.外压筒体、封头; 3.圆锥体; 4.平盖; 5.管颈厚度及开孔补强; 6.法兰; 7.浮头法兰;8.U型管式、浮头式管板;9.固定管板及TEMA膨胀节;10.换热管壁厚;11.换热器分程隔板厚度;12.设备的最低设计金属温度;13.夹套与容器间封闭件;14.EJMA膨胀节。 B.设备类 1.卧式容器; 2.立式设备 四.材料库 软件材料库包含ASME规范的所有材料,用户只需使用鼠标点取材料名称,软件将快速查出有关机械性能。对于非ASME规范材料,用户可在相应窗口栏位直接输入材料名称及有关机械性能或在材料库中增加材料性能。 五.数据的输入、修改、输出特点 1.在数据输入方面:数据输入界面以中文提示与图形示意结合的方式;双击数据输入界面可将用户所输入的数据打印输出,以供校对。 2.在数据存储与修改方面:同种元件或设备以记录方式存储在相应的数据文件中,用户对已输入的数据可根据图号进行查询、删除、修改等操作。 3.在计算结果输出方面:形成图表格式的英文计算结果,并以Word文档文件输出。 六.软件安装

用户应运行Setup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使用指定缺省目录。 七.元件及设备具体功能与特点 1.内压、外压筒体与封头计算:本模块可根据用户需要按ASME标准的内径公式或外径公式进行内、外压设计或校核计算。 2.平盖计算:本模块根据ASME标准有关公式对螺栓连接平盖和整体焊接平盖行设计或校核计算。 3.圆锥体计算:本模块可对承受内压、外压、轴向外载荷的无折边锥体、一端有折边锥体、两端有折边锥体进行设计或校核计算。

压力容器强度校核公式

压力容器强度校核 筒体壁厚校核公式 软件模板 c P i D []t ' 2 C 筒校核计算公式:' 2 2[]c i t c P D C P 筒校核备注: c P :校核压力i D :容器最大内径[ ]t :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焊缝系数 若双面焊全焊头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1.00 局部无损检测,=0.85 若为单面焊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0.9 局部无损检测,=0.8 ' 2C :下一周期均匀腐蚀量筒校核:筒体校核壁厚最后判定公式:若筒校核≤筒实测,继续使用,否则停用。封头壁厚校核公式 1.椭圆形封头软件模板 c P i D []t ' 2 C 封校核计算公式:' 2 2[]0.5c i t c P D C P 封校核

备注: c P :校核压力i D :容器最大内径[]t :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焊缝系数: 若双面焊全焊头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1.00 局部无损检测,=0.85 若为单面焊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0.9 局部无损检测,=0.8 ' 2C :下一周期均匀腐蚀量筒校核:筒体校核壁厚最后判定公式:若筒校核≤筒实测,继续使用,否则停用 2.球形封头软件模板 c P i D []t ' 2 C 封校核 计算公式:' 2 4[]c i t c P D C P 封校核备注: c P :校核压力i D :容器最大内径[]t :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焊缝系数: 若双面焊全焊头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1.00 局部无损检测,=0.85 若为单面焊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0.9

局部无损检测, =0.8 ' 2C :下一周期均匀腐蚀量筒校核:筒体校核壁厚最后判定公式:若筒校核≤筒实测,继续使用,否则停用

管道壁厚等级与压力等级计算

管道壁厚等级与压力等级 1) 内压金属直管的壁厚 根据SH 3059-2001《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确定: 当S0< Do /6时,直管的计算壁厚为: S0 = P D0/(2[σ]tΦ+2PY) 直管的选用壁厚为: S = S0 + C 式中 S0――直管的计算壁厚, mm; P――设计压力, MPa; D0―直管外径, mm; [σ]t―设计温度下直管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Φ―焊缝系数,对无缝钢管,Φ=1; S―包括附加裕量在内的直管壁厚, mm; C―直管壁厚的附加裕量, mm; Y―温度修正系数,按下表选取。 温度修整系数表 材料

温度℃ ≤482 510 538 566 593 ≥621 铁素体钢` 0.4 0.5 0.7 0.7 0.7 0.7 奥氏体钢 0.4 0.4

0.4 0.4 0.5 0.7 当S0≥D0/6或P/[σ]t > 0.385时,直管壁厚应根据断裂理论、疲劳、热应力及材料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对于外压直管的壁厚 应根据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定的方法确定。 公称直径管子外径设计压力许用应力t 焊缝系数修正系数Y 壁厚So 壁厚负偏差腐蚀裕量选用厚度壁厚减薄量最终壁厚壁厚系列 15 22 1 130 1 0.4 0.084355828 0.5 1.5 2.084355828 4 20 27 1 130 1 0.4 0.103527607 0.5 1.5 2.103527607 4 25 34 1 130 1 0.4 0.130368098 0.5 1.5 2.130368098 4 32 42 6.4 130 1 0.4 1.013880507 0.5 1.5 3.013880507 4 40 48 32 137 1 0.4 5.126835781 0.5 0 5.626835781 4 50 60 6.4 163 1 0.4 1.159700411 0.5 1.5 3.159700411 3.5 65 76 6.4 163 1 0.4 1.468953854 0.5 1.5 3.468953854 4.5 80 89 7.5 163 1 0.4 2.010542169 0.5 1.5 4.010542169 4.5 100 114 32 137 1 0.4 12.17623498 0.6 1.5 14.27623498 5 125 140 6.4 163 1 0.4 2.705967625 0.6 1.5 4.805967625 6 150 159 4 130 1 0.4 2.416413374 0.5 2 4.916413374 7 200 219 7.5 163 1 0.4 4.947289157 0.7 1.5 7.147289157 8 250 273 6.4 130 1 0.4 6.590223295 0.8 1.5 8.890223295 10 300 323.9 6.4 130 1 0.4 7.818949909 0.9 1.5 10.21894991 8 350 355.6 6.4 130 1 0.4 8.584188292 0.5 1.5 10.58418829 8.8 400 406.4 6.4 130 1 0.4 9.810500905 0.5 1.5 11.81050091 10 450 457 7.4 130 1 0.4 12.7173586 0.5 1.5 14.7173586 11 500 508 7.4 130 1 0.4 14.13658243 0.5 1.5 16.13658243 12.5 550 559 7.4 153.3 1 0.4 13.23627288 0.5 2 15.73627288 12.5 600 610 7.4 153.3 1 0.4 14.44387559 0.5 2 16.94387559 14.2

2018 RQ-1压力容器基础知识习题

2018 RQ-1压力容器基础知识习题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0道题】 1.按照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压容器的设计压力p范围为()。 A.1.6MPa ≤ p <10MPa B.1.6MPa <p ≤10MPa C.0.1MPa ≤ p <1.6MPa D.10MPa ≤ p <100MPa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1.90 2.图片所示的气瓶为()。 A.焊接气瓶 B.无缝气瓶 C.缠绕气瓶 D.深冷气瓶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1.90 3.一台新制造的固定式压力容器,进行壁厚实际测定时得到的壁厚值应不小于()。

A.计算厚度 B.设计厚度 C.名义厚度 D.有效厚度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4.按照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夹套式压力容器的分类原则是()。 A.按照内容器进行类别划分 B.按照夹套进行类别划分 C.内容器和夹套单独进行类别划分,然后取最低类别为整台设备的类别。 D.内容器和夹套单独进行类别划分,然后取最高类别为整台设备的类别。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1.90 5.在设计压力容器时,GB150和JB4732之间的关系为:()。 A.可以混用,以经济指标为准则 B.完全不能混用 C.当主体采用GB150进行设计,一些特殊结构没有给出计算方法时,可以采用JB4732进行设计 D.当主体采用GB150进行设计,一些特殊结构没有给出计算方法时,可以采用JB4732进行设计, 但材料许用应力应当按照JB4732选取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6.爆破片的作用是()。 A.防止容器内部超压造成损坏,并能够防止无限制排放

GIS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第一章任务书 第一节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次设计为110kV壳体设计,共分为任务书、计算书、说明书三部分,同时还附有12张图纸加以说明。主要是加工工艺和流程。 第二节毕业设计应完成的成果 说明书:如何产品加工出来。 计算书:壳体的壁厚和强度计算。 图纸:GIS壳体的总装图纸和分解图。 第三节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掌握GIS是的用处基本方法。 2、GIS壳体在发电站地位、作用和运行方式等应有清晰的概念。 3、熟悉三通壳体工作原理和性能,及其运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4、熟悉三通壳体总装图纸,掌握此产品加工程序。 第二章说明书 第一节概述 一、设计依据 1、上海中发 2、252KV三通壳体委托书。 3、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加工一部分) 二、设计范围 1、壳体的强度及厚度设计 1、将三通壳体制造设计 2、三通壳体加工 3、三通壳体的油漆 第二节系统概述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1)理解内压容器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容器内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许用应力、焊缝系数等)的意义及其确定原则; (2)掌握五种厚度(计算壁厚、名义壁厚、有效壁厚、最小壁厚)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计算方法;能熟练地确定腐蚀裕度和钢板负偏差; (3)掌握内压圆筒的厚度设计; 第三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1、参照国压力容器标准与适用范围 参照我国现执行GB150-98 “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为规则设计,采用弹性失效准则和稳定失效准则,应用解析法进行应力计算,比较简便。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其允许采用高的设计强度,相同设计条件下,厚度可以相应地减少,重量减轻。其采用塑性失效准则、失稳失效准则和疲劳失效准则,计算比较复杂,和美国的ASME标准思路相似。 2、容器直径(diameter of vessel)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精选文档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第11章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 本章重点要讲解内容: (1)理解内压容器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容器内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许用应力、焊缝系数等)的意义及其确定原则; (2)掌握五种厚度(计算壁厚、设计壁厚、名义壁厚、有效壁厚、最小壁厚)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计算方法;能熟练地确定腐蚀裕度和钢板负偏差; (3)掌握内压圆筒的厚度设计; (4)掌握椭圆封头、锥形封头、半球形封头以及平板封头厚度的计算。(5)熟悉内压容器强度校核的思路和过程。 第一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1、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适用范围 我国现执行GB150-98 “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为规则设计,采用弹性失效准则和稳定失效准则,应用解析法进行应力计算,比较简便。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其允许采用高的设计强度,相同设计条件下,厚度可以相应地减少,重量减轻。其采用塑性失效准则、失稳失效准则和疲劳失效准则,计算比较复杂,和美国的ASME标准思路相似。 2、容器直径(diameter of vessel)

考虑压制封头胎具的规格及标准件配套选用的需要,容器筒体和封头的直径都有规定。对于用钢板卷制的筒体,以内径作为其公称直径。 表1 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mm) 如果筒体是使用无缝钢管直接截取的,规定使用钢管的外径作为筒体的公称直径。 表2 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mm) 3、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1)相关的基本概念(除了特殊注明的,压力均指表压力) ?工作压力P W: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①由于最大工作压力是容器顶部的压力,所以对于塔类直立容器,直立 进行水压试验的压力和卧置时不同; ②工作压力是根据工艺条件决定的,容器顶部的压力和底部可能不同,许 多塔器顶部的压力并不是其实际最高工作压力(the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 ③标准中的最大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概念相同。 ?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 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①对最大工作压力小于的内压容器,设计压力取为; ②当容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超压泄放装置”的计算方法规定。 ③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装置,在规定的充满系数范围内,设计压力由工作 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确定。(详细内容,参考GB150- 1998,附录B(标准的附录),超压泄放装置。)

压力容器常用标准

压力容器常用法规标准目录 规程、规范 1、国务院[2003]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 程》 3、国质检锅[2008]R1001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4、国质检锅[2002]109号《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 试与管理规则》 5、国质检锅[2003]第207号《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 方法》 6、国质检锅[2003]194号《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 序》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 检验规则》 7、国质监局第22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8、国质检锅[2003]248号《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 监督管理规则》 二、设计、制造 1、GB/T131-93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2、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3、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4、GB/T191-2000 包装储运指示标志 5、GB/T221-2000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6、GB/T324-19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7、GB567-1999 爆破片与爆破装置 8、GB/T1804-2000 一般公差、末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9、GB/T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10、GB/T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11、GB/T3103.1-2002 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12、GB/T5779.3-2000 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螺柱特殊要求 13、GB/T9019-2001 压力容器公称直径 14、GB12337-1998 钢制球形储罐 15、GB16749-1997 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 16、GB/T17395-1998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7、JB/T74-94 管路法兰技术条件 18、JB/T81-94 凸面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19、JB/T86.1-94 凸面钢制管法兰盖 20、JB/T4700~4707-2000压力容器法兰 21、JB/T4710-2005 钢制塔式容器 22、JB/T4711-2003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23、JB/T4712.1-2007 鞍式支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