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单元检测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单元检测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单元检测2

《天气与气候》检测题

一、选择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率领探险队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探险队在 10 月到达南美大陆,沿着南纬37°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依次途经图 14 中的①、②、③、④四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探险队在途中可能遭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A. ①—沙尘暴

B. ②—地震灾害

C. ③—暴雨洪涝

D. ④—寒潮冻害

2.小说里有如下描述:“10 月 30 日,太阳在热雾中升起,苦的是草原里没有可蔽荫的地方。”干渴的探险队终于找到一个有淡水河流汇入的盐湖但却发现“湖水完全干涸了”。这个盐湖可能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①地和③地气候和景观迥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半球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季风

读图"我国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位于我国北方的城市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丁和甲

6.图中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四个城市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点为雨热同期,原因是()

A. 大陆性气候显著

B. 季风性气候显著

C. 海洋性气候显著

D. 气候复杂多样

.

该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4月和5月

B. 5月和6月

C. 6月和7月

D. 7月和8月

8.图示反映该地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 夏季高温少雨

B. 夏季高温多雨

C. 全年高温少雨

D. 全年高温多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数码所在的地区,降水最丰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其成因错误的是

A. 跨纬度广

B. 东西距离远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四面临海

下表为“世界部分优质车厘子产地及上市时间”,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1.车厘子成熟上市的主要季节是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四季皆可

12.我国春节期间市场上新鲜的车厘子最可能来自

A. 中国山东

B. 美国

C. 加拿大

D. 智利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该气候类型特征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夏季高温多雨,分旱雨两季14.该类型气候的分布特点是

A. 分布在250—350之间的大陆东岸

B. 分布在350—550之间的大陆东岸

C. 分布在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

D.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ABCD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地。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6.四地中,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地。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7.A地气候类型是()气候。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8.B地的气候特征是()

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 全年温和湿润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9.图中反映了该地()

A.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B. 降水量年际变化小

C.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 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20.下图表示的

半球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图()

A .北、1 B.

北、7 C .南、1 D.南、7

21.读“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

符合台湾岛沿北回归线一线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是()

A. 东段气温远高于西段

B. 西段气温远高于东段

C. 西段气温变化比东段剧烈

D. 东段气温变化比西段剧烈

22.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说明当地()

A. 气温年较差大

B. 日平均气温大

C. 气温日较差大

D. 年平均气温大

23.读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中有地为海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海洋

B. 乙地为海洋

C. 甲地位于北半球

D. 乙地为陆地

24.我国的南极科考队员发现,南极地区部分海冰融化,导致企鹅的栖息地正在减少.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造成的。

A. 水土流失

B. 荒漠化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大气污染

25.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是

A. 普及城市公共自行车

B. 禁止焚烧田地作物秸秆

C. 对建筑工地洒水降尘

D. 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

二、解答题

26.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小华跟随户外旅游团攀登了向阳峰。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说明该区域的地形、

地势特点。(2)该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

(3)结合材料,

分析A河流的水文特征。

(4)小华到达B地时测得气温为25℃,推断此时C地气温为(仅考虑地形的影响)。

(5)傍晚,小华登上了向阳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城镇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风向是风。

(6)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请你帮助分析在这里修建水库的利与弊。

利:;

弊:。

27.读某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左图)和某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序号表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表示热带沙漠气候的是。

(2)②和④所示气候全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其原因是。④、⑤所示气候降水较多的是,其原因是。

(3)右图中降水最多的月份是月,最少的月份是月;气温的特点是。

28.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____月。

(2)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特点相符的是____地。

(3)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___半球。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5)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A

【解析】

1.读图可知,②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是多地震的地区。故选B。

2.根据图中四地的气候类型和特征可知,①④两地降水较多,植被丰富,②是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从“太阳在热雾中升起,苦的是草原里没有可蔽荫的地方”可以看出该地区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所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C。

3.读图可知,①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③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西风受山脉阻挡,不能进入,降水稀少,所以景观迥异,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南美洲的气候及影响因素。读图分析即可。

4.D

5.A

6.B

【解析】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经度广,加上地形复杂多样,使国气候复杂多样,东临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4.由图中我国四个城市的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丁地,该地雨季开始得早,结束迟,故选D。

5.我国北方地区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冬季平均气温会低于0度,图中四个地区中,甲和乙位于北方地区,故选A。

6.图中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四个城市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点为雨热同期,原因是我国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故选B。

7.D

8.DB

【解析】地球上各地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7.由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最高气温是出现在7月,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在8月,故选D。

8.由图中气候图可以看出,该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不均匀,故选B。

9.B

10.D

【解析】世界各地的气候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降水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9.由图可知,图中四个地方中,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是②,因为这里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选B。

10.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是因为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最长,地形上高低错落大,使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与四面环海无关,故选D。

11.A

12.D

【解析】车厘子是生长在中低纬度地区的一种水果,成熟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季时,美国、加拿大和智利是主要产区,我国还没有形成规模。

11.由表格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车厘子成熟的时间主要是当地的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故选A。

12.我国春节期间是冬季,由上题可知,车厘子成熟的季节主要是夏季,所以市场上新鲜的车厘子最可能来自南半球的智利,因为此季节时,南半球的智利是夏季,故选D。

13.B

14.C

【解析】

13.读图可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

14.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

15.D

16.C

17.A

18.A

【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

15.据图可知,四地中D地的气温变化曲线最平稳,故其气温年变化最小。

16.据图可知,四地中,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C地。

17.A地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8. B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的特点。

19.A

【解析】由图中1991-1997年的年降水量变化图可以看出,该地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降水不均匀,故选A。

20.C改为D

【解析】由图中等温线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区域气温是自北向南递减,说明该地区是南半球,而此季节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是冬季,是7月份,故选D。

21.D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台湾岛东部等温线比较密集,西部等温线比较稀疏,这说明东部地区的气温比西部地区的气温差别大,变化剧烈,故选D。

22.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昼夜温差大,所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

23.B

【解析】由图可知,图示区域的等温线是自北向南递减,说明该区域是南半球,而此图又是7月份的等温线图,是南半球的冬季,所以甲地气温更低,是陆地,乙地气量更高,是海洋,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海陆的气温分布,这是比较难判断的一个知识点,要学会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

24.C

【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导致企鹅的栖息地正在减少。

25.D

【解析】普及城市公共自行车,进行绿色出行,有利于环保,禁止露天焚烧垃圾能减少空气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对建筑工地洒水降尘,防止空气污染,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汽车排放的尾气增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变。

26.(1)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4)23.2℃

(5)东南

(6)利: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可以发展养殖业;缓解当地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等。

弊:淹没村庄及农田;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破坏。

【解析】整体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1)读图可知,该区域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地;该区域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该区域的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读气候资料可知,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读该区域气候材料可知,受凷影响,A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4)B地海拔高度为300米,气温为25℃,C地海拔高度为600米,此时C 地气温为25℃-(600米-300米)÷100×0.6°C=23.2℃。

(5)向阳峰位于甲城镇的西北方向,当时刮得是东南风,炊烟从甲城镇飘向向阳峰。

(6)当地若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这里修建水库有利也有弊,利: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弊:淹没水库里的乙村庄及农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27.(1)⑤③

(2)②⑤

(3)3 7 终年高温多雨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序号表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的⑤,表示热带沙漠气候的是位于北回归线两侧的③。

(2)②和④所示气候全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②,原因是这里纬度低,气温高;④、⑤所示气候降水较多的是⑤,原因是由于这里离海近,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

(3)由图可知,右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3月份,最少的是7月,气温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的有关知识,要知道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28.(1)1、8 (2)B

(3)南半球,北半球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

(4)地形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

(5)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1)由图可知,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B点的降水量最多出现在8月。

(2)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特点相符的是B,是温带季风气候。

(3)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南半球,原因是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在7月份。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

(5)由图可知,A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B是地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地理,建立初步的世界 地理基础知识为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作好必须的准备。 本节教材位居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初步形成了正 确的地理位置观。 作为新课程培训课例,面对的是没有学过地理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组织教学应尽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适应学生 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 峡概念的理解。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 位置与分布,大洲、 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 决难题。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1)、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

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 合联系。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1)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 (2)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 是协同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1)学生习惯于看以“东半球、西半球”形式出现的海陆分布图,以“南半球、北 半球”形式出现的图形。学生不易看懂分清。可引导学生多看立体的地球仪,则能克服这种平面图形与立体实物间的转换障碍。 (2)学生在读以局部地点出现的大洲、大洋地图时,难以在脑海 中想象形成大洲、 大洋的整体分布图形。应加强培养学生在读图时能从图形的局部延伸到整体,或从整体图形回到局部的能力。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挂图; 学生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收集有关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资料; (一)地球?水球? 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 1)、录相: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的录相,引导学生关注本课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二章主要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形状的认识 (1)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其他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海边看归船,先看船帆,再看船身;月食;登高望远等。 4、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两极除外)。 ③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 5、纬度 (1)度数范围: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2)南北纬的划分: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3)纬度分布规律: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4)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6、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②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形。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3)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一条东经,一条西经,度数和为180°) 7、经度 (1)度数范围: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2)东西经的划分: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3)经度分布规律:东经越往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往西,度数越大。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8、经纬网定位 (1)原理: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就能确定唯一的一个点,而反之,地球上每一个点的位置,都可以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2)作用: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9、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地轴(3)周期:24小时(一天)。(4)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5)地理现象: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1)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太阳 (3)周期:一年(4)方向:自西向东 (5)地理现象:①季节的变化②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11、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类型: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 (3)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①一般定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其箭头代表正北方向,判断方向时可采用指向标平移法。 ③经纬网定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4)比例尺的大小 ①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②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小,反映的内容比较详细。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反映的内容比较简略。 (5)选择适用的地图(课本19页) 12、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67515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卷 (满分:50 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30分) 1、风车、郁金香与下列哪个国家有关() A、日本 B、荷兰 C、西班牙 D、巴西 2、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刚果盆地 D、吐鲁番盆地 4、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5、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6、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中的原因有() A、利于观察夜景 B、降水少,屋顶是平的,方便住宿且晚上较凉爽 C、气温高,这样凉爽 D、为了避免大型野生动物的侵袭 7、世界上分布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 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 D、法语、日语 8、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海南岛 9、南北极圈位于() A、高纬度 B、中纬度 C、低纬度 D、中、高纬度分界线 10、放暑假时,下列描述符合你家乡实际的是()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全是白天 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0°和180°经线 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D、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3、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14、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极昼、极夜 B、四季更替 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 15、下列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拉丁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16、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的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等高线的数值越大,表示海拔越低 C、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表示的是山顶 D、等高线相交的地方表示的是鞍部 17、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广阔平坦的只有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只有山地 C、高原和丘陵相对高度都比较小,但海拔差异大 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 18、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B、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一定导致人口的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总量一定大 19、下列关于人种体貌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种体貌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B、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白色可以反射阳光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初一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⑴形状: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3、纬线和经线(P6中的图1.6、1.9)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⑹特殊的经、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越向西越大 越向东越大 赤道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3中的图1.18)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4.产生的现象: ①五带的划分;②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季节的变化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⑺四季的划分(以北 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8月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次年2月是冬半年。 3、地球的五带(P14中的图1.19)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数字式: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线段式: └—┴—┴—┴—┚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24中的图1.34)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36)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⑵海陆分布大势: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 特 点 经 线 纬 线 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 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特 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简略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0° 10201801020 180本 初 子午线0° 101020 2090 90(北 纬 )(南纬 )愈向 北愈大愈向南愈大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说教材

研说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研说教材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 一、说课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内容目标。 二、说教材包括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和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说课标 1、课程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地球、地球仪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2、地理要素的作用和影响 3、世界地理概貌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感知事物形成概念理解规律 2、分析判断地理事物 3、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沟通和交流 2、培养兴趣和审美情趣 3、国际合作全球意识 4、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 2、内容目标: 第一单元: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能力目标: 1、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2、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第二单元: 知识目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第三单元: 知识目标: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能力目标: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 知识目标: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能力目标: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五单元: 知识目标: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意图: 1、图象与文字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 读图、用图的效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为后面的地理学习打下 了基础。所以要注重读图方法的培养。 2、更有利于学生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自学感知事物的所在。也就 是变教学中的“导教”为“导学”。 3、所学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知识点都与生活都 密切相关,也就使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从“学习生活中 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这两个基本理念为出发 点。 4、活动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作 业要注意开放性,是注重培养不同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5、不论是哪一册的学习都是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都是由总到分, 由理论到实践的。对于七上经纬度的学习,是地理学习中难度最 大的环节,但它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的,所以更要注意学生的 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方式突破。 (二)教材编排体例 教材由章构成,每章又由课构成,每课分别由:文字系统、阅读材料、实践活动组成。其中又有地理漫画、正文文字、地图、图像、图表等版块丰富补充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包含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三课组成 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两课组成。 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气温及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四个内容组成。 第四单元居民与聚落《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人口与人种》、《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三个内容构成 第五单元发展与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加强国际合作》两部分内容。 (四)立体式整合 第一单元,七年级上册教材以帮助学生能够喜欢学习地理,掌握相关地理知识为教育主题。本单元统领七上全册教材,他从宏观上介绍有关地理知识和人类发展的关系。后几个单元分别介绍了天气、人口,国家发展的相关内容。从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导学案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地理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用处。 2.了解我们生活重充满着地理知识,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地理现象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最棒) 自学课本1—6页,做下列习题。(10分钟) 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 2.在我们生活的之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妙。 3.“地理”一词的来源:中国最早出现在著作里,西方最早出现在。 4.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知道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可提高对生活的。 5.东北地区的儿童溜冰,南方地区的孩子喜欢游泳,这与有关。 6.生产活动受到的影响和制约。 7.“低地之国”荷兰就是靠来维持国土的,因此定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六为。 8.地理景观在呈现千姿百态的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多样的语言与,各具特色的,,。 二、合作学习(乐于探究与合作,勇于展示) 结合教材及学习资料分组讨论学习(15分钟) 1.地理之谜:地理研究的是什么内容? 2.地理知识与应:○1地理与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2地理与生产建设及风俗人情有什么关系。 3.结合课本第6页阅读,思考讨论阿拉伯人为何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 三、学习提升,类题突破(5分钟) 1.下列不属于地理学研究范畴的是()

A 四季的变化 B 人口的分布 C 地形的分布 D 人的思想 2.以下不能反映地理与生产建设关系的是() A 广西来宾主要种植的粮食是水稻 B 我国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是小麦 C 服装厂可靠近城镇 D 非洲传统舞蹈 3.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风土人情。(可口头表达,也可板书) 四、问题答疑(10分钟) 学生之间思考提出自己疑惑不解的问题(问题可由学生问学生或学生问教师),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全体同学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五、检测学习(相信自己一定顺利通过) 1.下列日常活动与自然地理密切相关的是() A 在家玩游戏 B 去电影院看电影 C 去邮局买邮票 D 去超市买水果时看其产地 2.下列哪个工厂最好建在城镇附近() A 啤酒厂B水泥厂 C 化工厂 D 钢铁厂 3.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干旱,当地居民的传统服饰是() A西装,衬衣B长袍,头巾C中山装D和服 4.荷兰人把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 A环保日B人口日C土地日D风车日 5.我国的湖南省有色金属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最适合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 纺织业 B 石油业 C 有色金属冶炼 D 煤炭业 六、小结与反思(2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及评价。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 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平均半 径 6371千 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①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经 线 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②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 180°。 ③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 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 圈。 20°W以西 到160°E属于西半球 20°W以东 到160°E属于东半球 3.纬线和纬 度 ①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 赤 道是最大的纬线 圈。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 南、北 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 是 90度,在南 极、 北极。 ③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 南称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④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 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 上。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2.昼夜更替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动。 3.时间的差异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51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事 实。 2、知道学习地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初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初步形成地理表象;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初步树立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 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生活与地理 2、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合作价值观。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老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一门课程,他可以使我们成为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 学生:地理!

老师:对,地理!教师:同学们,在第一节地理课上,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学生说,并可以提问,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简单讲评 教师:地理学科所学的内容很多,也很有趣,涉及到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学好地理是十分有用的。那么地理具体学些什么内容呢? 学生:读P1课文和卡片:1、说一说地理学习哪些内容; 2、尝试在空白卡片中填上地理的其它内容; 3、将这些内容按自然和人文进行分析。 教师:1、地理所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2、用地理知识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十分有用的。 总结:生活离不开地理。(板书) 学生:读P2四幅图,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并讨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教师: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须因地制宜。 学生:阅读教科书中“风沙掩埋了古文明”和“听老家的姑姑说……”两段资料,围绕下述内容谈感想: 1、造成巴比伦文明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2、山区种植粮食和果树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 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反面事例。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归纳为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2、因地制宜。 学生:阅读教科书P4“综合分析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两段课文,结合上面所列举事例,说一说: 1、形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2、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3、怎样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 教师:1、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讲评; 2、小结:(1)形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必须用综合的观点学习地理; (2)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学习地理;(3)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再生是有条件的,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学习地理。 板书:综合地分析问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总结全课: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科学。学好她对每一位同学终生有用。 七、【板书设计】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教案苏教版

精心整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教案苏教版 序言 【教材分析】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

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学了这些有什么用?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这里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说。 三、学会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成因 今后每节课前都进行“地球人考察”活动,屏幕显示“方舟计划”,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但, 亿)普 应有的力量,使“方舟计划”不需要实行,让我们和地球和谐发展。 四、装上地理头脑 举例一:展示课本图:“风沙掩埋了古文明”,问: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学生七嘴八舌: 1.尊重自然规律。 举例二:听老家姑姑谈家乡变化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 4. 以上 教学思路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程设计特别注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理,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

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在“发现”中获得地理兴趣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 2 点。 有关课程课件(自制)等 教学辅助媒体: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地理笔记

海拉尔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三轴椭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大小:赤道周长-------40000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圆 指示方向:东西 长度: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 度数起点:赤道(0 °纬线) 度数的划分:由0°向南、北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90°。 代号:南纬(S)、北纬(N) 低、中、高纬度的确定:0°--30°--60°--90° 划分半球的界限:赤道(0°纬线) 五带划分:0°--23.5°--66.5°--90° 三、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半圆 指示方向:南北 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度数起点:本初子午线(0 °经线) 度数的划分:由0 °向东、西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180 °。代号:东经(E) 、西经(W)20 °W-----160 ° E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是绕什么自转的? 旋转中心:地轴 2、地球沿着什么方向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 旋转周期:一天/24小时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的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时差 6、发表《天体运行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 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③比例尺的大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 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2、方向 ①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在北极,所有的方向都是南 在南极,所有的方向都是北 地形图的判读: 同线等高,全图等距,线重必崖,线密坡陡,互凸即鞍,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71%,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1、海陆分布的特点:海陆分布不均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4、各大洲的地理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欧洲、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亚洲:白令海峡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活动 2、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的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④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是太平洋板块 5、板块运动的形式:张裂和碰撞挤压。 6、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系。 7、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活动题答案 (完整版 准确全面)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P3 活动1.不能简单下结论,需多方考证。因为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结果可能相同。(1)在海边眺望远航归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船只的桅杆,而后是帆船越来越大,最后才慢慢地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这种方法可以证明地球为球形。(2)发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形成弧形的阴影。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为球形。(3)可以推测出地球是球形。例如: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走不到地平线。登高望远、航空照片、环球航行等。 活动2.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 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 P4活动:略 P6: 活动1、(1)经线是半圆状,纬线是圆。(2)所有经线都相等;纬线有长有短。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依此为标准向东、向西各有1800;赤道为0度纬线,依此为标准向北、向南各有900。 (5)穿过的大洲、大洋有: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北极圈穿过北冰洋、北美洲、大西洋、欧洲、亚洲;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南极圈穿过太平洋、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 活动2:赤道是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 1600E和20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 -------------------------------------------------------------------------------------------------------------------- P8 活动1、恰当。 活动2、有差错。由于没有明确说明1160是东经还是西经,400是北纬还是南纬,所以可以找到4个地方:东经116度,南纬40度;东经116度,北纬40度;西经116度,南纬40度;西经116度,北纬40度。 活动3、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P10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经线 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2页第十题、十一题,要会判断某点的经纬度及两点相对位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