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师生共用导学案

课型:讲读课备课:徐春红备课时间:2015、4、28

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何为赠序。

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3、把握本文因事说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语言风格。

4、辩证看待学习中的难与易、苦和乐。

【学习重难点】1、积累重要文言词汇。

2、学习古人求知若渴,克服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

【知识链接】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并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开国文臣之首”。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的文字,内容多是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的文字

【预习导学】

一、熟读课文,

1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

嗜()学:逾():硕():

俟():衾():烨()然:

叱()咄():皲()裂:

媵()人:容臭():

负箧()曳()屣():。

2、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①四支僵劲不能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滕人持汤沃灌

3、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走送之古:今:②日再食:今:

③滕人持汤沃灌古:今:

4、一词多义

(1)至礼愈至()(2) 以无从致书以观()至舍()以是人多以书假()而足肤皲裂而不知()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计日以还()(4)之弗之怠()走送之()当余之从师()慕圣贤之道()

5、词类活用:

①手自笔录②腰白玉之环

③录毕,走送之④余立侍左右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能用原文时请用原文):

1.文章主要是以作者自身经历,勉励马生读书当且(用原文)。

2.为说明上述问题,作者用了四个切身事实说明问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②③④

3.为解决无书以读的困难,作者克服了怎样的困难(请用原文回答)?

结果如何(用原文)?

4.作者如何克服无师以教的困难?(用原文)

①②学习态度,

③老师脾气不好时,

④老师气色缓和时,

结果如何?(用原文)

5.作者奔走求师,克服了哪些困难?(用原文)

①②

③④

【合作学习】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用原文回答)

书:师:

衣:食:

住:行: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3、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用原文回答)

4.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作者写到自己住读生活之苦时,运用了写法,突出自己“中有足乐”,淡化“口体之奉”,展现苦中求学的精神。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古人一些其它苦中求学的典故吗?你怎么看待他们这种精神?

2、分别写出含有“书”和“勤奋”含义的名言警句各一例(4分)。

(1)书:

(2)勤奋:

【达标检测】

一、基础知识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嗜.学()假.借()弗怠.()逾.约()加冠.()

硕.师()叱咄

..()()俟.()拥衾.()媵.人()

负箧曳屣

...()()()皲.裂()容臭.()烨.然()

被绮

..绣()()朱缨.()缊.袍敝.衣()()

3.解释加点字。

(1)余幼时即嗜.学:(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走.送之:(4)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5)或遇叱.咄.:(6)负箧曳.屣:

(7)足肤皲.而不知:(8)媵人持汤.沃灌:

(9)寓逆右备容臭.:(10)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11)腰.白玉之环:(12)无鲜肥

..滋味之享

4.对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无硕师名人与游.(结交)援.疑质理(提出)

B.色愈恭,礼愈至.(周到)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候)

C.穷.冬烈风(极)不敢出.一言以复(说出)

D.余则缊袍敝.衣(旧)(破)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留)(留给)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①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

逾约

..,以②是人多以③书假余,余因得遍观全书。

1.古文简炼,常省去一些不必言明的词语,请在上文括号内填入省略的内容。

2.解释上文加点的词。

无从致.书以观:。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按序号解释“以”。①,②,③

4.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5.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个文段写了什么?(4分)

6.用原文回答,课文是如何解决“嗜学”和“家贫”这一矛盾的?(4分)

7.认真揣摩“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稍”的深刻含义。(4分)

【教(学)后记】

参看答案

1.文章主要是以作者自身求学经历,勉励马生读书当勤且艰(用原文)。

2.为说明上述问题,作者用了四个切身事实说明问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幼年抄书之艰②成年叩问之难

③求师奔走之劳④住读生活之苦

3.为解决无书以读的困难,作者克服了怎样的困难(请用原文回答)?

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结果如何(用原文)?遍观群书。

4.作者如何克服无师以教的困难?(用原文)

①尝趋百里外②学习态度,立侍右左,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老师脾气不好时,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老师气色缓和时,则又请焉。

结果如何?(用原文)卒获有所闻。

5.作者奔走求师,克服了哪些困难?(用原文)

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②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④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6.作者写到自己住读生活之苦时,运用了对比写法,突出自己“中有足乐”,淡化“口体之奉”,展现苦中求学的精神。

合作学习: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用原文回答)

书:无书。借书于藏书之家。

师:无师。趋百里之外。

衣:缺衣。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食:少食。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四海为家。寓逆旅。

行:不避艰辛。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自知。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对比。以此展现作者一心向学,“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3.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以中有足乐者

4.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身说法,亲切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古人一些其它苦中求学的典故吗?你怎么看待他们这种精神?

囊莹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达标检测】

3.解释加粗字。

(1)余幼时即嗜.学:特别喜欢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3)走.送之:跑

(4)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行加冠礼更加

(5)或遇叱.咄.:训斥

(6)负箧曳.屣:拖着

(7)足肤皲.而不知:冻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8)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9)寓逆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10)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旧絮

(.11..).腰.白玉之环:名作动,腰上佩戴

(12)无鲜肥

..滋味之享:形作名,鲜肥的食物

4、D

二、

3、①来,表目的,②因为,表原因,③用,把,表手段。

5.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个文段写了什么?(4分)

幼年抄书之艰

6.用原文回答,课文是如何解决“嗜学”和“家贫”这一矛盾的?(4分)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7.认真揣摩“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稍”的深刻含义。(4分)表现了作者有借有还的诚信;更表现了作者害怕下次不能借到书的心酸。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学案及答案

八下五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 21、与朱元思书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字南朝粱文学家,“书”的意思是 二、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缥.()碧泠.()泠作响鸢.()飞戾.()天轩邈.()风烟jù()净急tuān( )甚箭经lún( )世务横kē( )上bì( ) 三、解释词语 从.流飘荡:一百许.里:水皆缥碧 ..:急湍 ..甚箭: 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 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四、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8、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用原文填空并回答相应问题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概括赞叹富春江,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是:,。 3、写江流婉转,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采用了的修辞手法。 5、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 。采用了_____ 、_____修辞方法。 6、文中写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三峡》中“虽乘奔御风 不以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7、通过视觉写山奇的句子是,。, 。,。 8、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视觉方面: 听觉方面: 9、全文共三段,第一段的作用是以“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接着写“异水”,以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写水流舒缓处;以________ ,_________ 写水流湍急处。写水主要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将富春江“异水”、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再写“奇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从角度将崇山峻岭化为,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声音从角度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写出了“奇山”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10、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学案及答案

兰亭集序学案及答案 【篇一:《兰亭集序》导学案带答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序文的特点。 (2)学习一二自然段,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段落思路,积累文 言知识。 【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1)关于序、跋类文体 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自序),也有的是别人所写 (他序)。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 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 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笔 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2、古汉语知识梳理 (1)注音 岁在癸丑会稽修禊事也清流激湍流觞游目骋怀.......(2)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引以为流觞曲水.... 所以游目骋怀.. (3)词类活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映带左右.... 所以游目骋怀,.. (4)古汉语句式 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c)引以为流觞曲水(); (5)一词多义 次列坐其次余船以次俱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6)翻译句子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 流觞曲 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 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 (7)熟语积累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整体感知】 课文第一二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_________________。再接着介绍了 盛会所在地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最后记叙了与会者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 了集会者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三四自然段,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段落思路,积累文 言知识。 (2)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 蕴含的积极情绪,探究作者的生死关。 【自主学习】 古汉语知识梳理 (1)注音 放浪形骸感慨系之临文嗟悼彭殇..... (2)通假字 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 (3)词类活用

江苏省无锡地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送东阳马生序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 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二、学习重点 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三、自助内容 1、了解作者。 宋濂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了解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是作者给同乡后辈马生的临别赠言。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3、读通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4、读懂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 自行解答。)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

)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 )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 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 ) 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仁)遇其叱咄(),色愈( )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 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 肤皲裂()而不 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 )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 乃. ( )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完整版)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习志国焦立伟杨明杰时间:2014.2 共计2 课时 课题:《伟大的悲剧》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能够借助字典或工具书掌握本课涉及的重点生字词。 1、学会自主学习,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使学生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能够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 【教学难点】 1、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2、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一)走进作者 《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国籍)著名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 (二)解决字词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拽.( ) 无垠.( ) 癫.狂( ) 凛冽 ..( ) ( ) 吞噬. ( ) 销蚀.( ) 羸.弱( ) 步履.( ) 告罄.( ) 遗孀.( ) 毛骨悚.然( ) 怏怏 ..( ) 疲惫.不堪( ) 鲁莽.大胆..不乐( ) 姗姗 ..来迟( ) 忧心忡忡 ( )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无垠:凛冽:步履: 风餐露宿:闷闷不乐: 耀武扬威: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三)细节回放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主人公是,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 、、,等共四名探险队员。除了他们这一组探险队之外, 还有一组探险队,他们先于(时间)到达。因此,这个站也叫。

【合作探究】 1、文章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本文共写了5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3、你认为斯科特一行人的探险有意义吗? 【展示提高】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 ....的躯体。 (3)从他语无伦次 ....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旅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任务?他不接受可以吗?)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海市蜃楼”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3、纵观全文,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意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伟大”和“悲剧”的理解

兰亭集序导学案及答案

《兰亭集序》 【复习目标】 1.学习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书序的特点。 2.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的特殊现象。 【知识积累】 一、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①趣舍万殊 ②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二、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列坐其次 (2)是日也 (3)向之所欣 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极视听之娱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1.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 修竹: 3. 列坐其次: 4. 所以游目骋怀: 5. 极视听之娱: 6. 信可乐也: 7.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8.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9. 趣舍万殊: 10. 欣于所遇: 11. 快然: 12. 曾不知老之将至: 13. 及其所之既倦: 14. 感慨系之: 15. 向之所欣: 16. 以之兴怀: 17. 昔人兴感之由: 18. 临文嗟掉: 19. 喻之于怀: 20.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1. 其致一也: 五、一词多义 之 ①所之.既倦 ②以之.兴怀 ③夫人之.相与 ④极视听之.娱 所 ①所.以游目骋怀 ②或因寄所.托 ③录其所.述 一 ①若令一.契 ②其致一.也 ③因知一.死生为虚诞 ④一.觞一咏 夫 ①悲夫. ②夫.人之相与 六、判断特殊句式类型 ①死生亦大矣。 ②欣于所遇 一、翻译下列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4)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默写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2、此地有,;又有,, ,列坐其次。 3、虽无,一觞一咏,亦。 4、是日也,,,,,所以,,信可乐也。 5、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6、虽,,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7、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况,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三、课外文段拓展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周蔡王引为记室,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隋高祖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机杼之物(机杼:织布机。机杼之物:指劳作得来的东西。)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合阳公梁子恭状上,高祖嘉之,赐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征轨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既至京师,诏与奇章公牛弘撰定律令格式。时卫王爽为原州总管,上见爽年少,以轨所在有声,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后数年,迁硖州刺史,抚缉萌夷(安抚聚合各族人民),甚有恩惠。寻除寿州总管长史。芍陂旧有五门堰,芜秽不修。轨于是劝课人吏,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秩满归乡里,卒于家,时年六十二。子弘安、弘智,并知名。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蔡王引为记室,以清苦闻清苦:守贫刻苦 B、在州四年,考绩连最考绩:考试成绩 C、访禾主酬直而去酬直:偿付价值 D、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改操:改变品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框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B C D 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是() A、隋高祖受禅,(高祖)转齐州别驾。 B、公清若水,(百姓)请酌一杯水奉饯。 C、其左右马逸入田中,(轨)暴人禾。 D、轨于是劝课人吏,(轨)更开三十六门。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汝等宜以为诫——你们应该把我的话作为告诫。 b)水火不与百姓交——像水和火一样不和百姓交往。 c)轨驻马待明——赵轨停下马等着看明白。 d)人赖其利——人们都依赖这个水利设施。 5、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赵轨廉政作风的一组是:() ①意者非机杼之物,不愿侵人。 ②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③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 ④抚缉萌夷,甚有恩惠。 ⑤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⑤ D、④⑤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赵轨少年好学有操行。隋朝时任齐州别驾,他把掉在己家的桑葚归还邻人,并借此 教导儿子不侵占非劳作所得之物。在任四年,政绩很好。 b)隋高祖征召赵轨入朝为官,百姓感其清正以杯水为他饯行。在京师他奉诏令参与政 事。后被任命原州总管司马。

《送东阳马生序 》导学案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初步感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2.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序”“致”“质”等的意义。 3.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以”“诸”等的用法。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好()逾.约()加冠.()叱咄 ..( ) ( ) 叩.问()皲.裂()媵人 ...( ) ( ) ( ) ..()负箧曳屣 容臭.()至舍.()烨.然()缊.袍敝.衣()() 俟.其欣悦()以衾.拥覆()日再食.()廪稍 ..()()裘.葛之遗.()()冻馁.()谒.()以为贽.() (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字,号,初家。本文选自。本文是一篇,赠序是的文体,内容多为之辞。 2.二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及工具书,试着翻译课文,对不能理解的词句做上标志。 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梳理文章一、二两段词句意思。 1.注意朗读的节奏,句读要准确。 2.揣摩有关字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 2.一词多义。 (1)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计日以.还()以.衾拥覆() 俯身倾耳以.请()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2)致无从致.书以观()闲情逸致.()(3)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录毕,走送之.()当余之.从师也()(4)或或.遇其叱咄()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或.王命急宣()

【优质文档】《伟大的悲剧》预习案导学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 神.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二课时 资料助读: (一)作家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 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 物性格。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 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二)南极简介 地理位置: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 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 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自然环境: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 2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度。3、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冰盖面积达2700万立方公里,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4、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5、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冰于火的世界,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 盲。 (三)本文内容简介 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 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 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 南极进发,要"和他们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 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 的冰雪之中。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姗姗来迟()拽.出( ) 战栗.( ) 毛骨悚.( )然吞噬.( ) 告罄. ( ) 羸.弱( )冰gǎo( ) biān( )骨 bèng( ) 散 zhì( )息毛骨悚.然( ) 怏.怏不乐( ) 忧心忡忡.( ) 踉.踉跄.跄( ) 海市蜃.楼(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吞噬:语无伦次: 羸弱:告罄: 3、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作者是,(国籍)人,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方面。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主人公是,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等共名探险队员。 4、整体感知:填表并复述故事情节。 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 12.1.16.白色雪原 12.1.18.南极点 12.2.17.埃文斯死去 12.3.2. 12.3.21.无法离开帐篷 12.3.29.帐篷里 12.10.29. 12.11.12.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内容。 6、摘录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2——3句),并简单赏析。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和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翻译: 1、余幼时即嗜 ..学。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好读书。 即:就。嗜:特别爱好。 2、家贫,无从致 ...书以.观,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 无从:没有办法。致:得到,这里是买的意思。以:来。 3、每假借于 ....藏书之家, 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

《兰亭集序》导学案(附答案)

《兰亭集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及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疏通文意,体会作者“乐-痛-悲”的情感历程。 3、体会作者感叹人生苦短、时不我待较为积极的人生观。 4、积累本文的优美词句,并尝试运用。 二、时代背景导读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三、基础知识导学 (一)、文学常识 1、有关序跋” 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序” 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2、《兰亭集序》作者______ ,字_______ ,_________ (时期)琅邪临沂人。 有______________ 之称 (二八朗读课文,掌握下列重点词句: 1、给加点字注音,并翻译词句 会墮()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癸()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浪形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趣()舍万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文嗟()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1 设计说明】 本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的一篇传记,名为《夺取南极的斗争》,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时文题改为《伟大的悲剧》,有删节。这部集子分别记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的传记12篇。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语言丰富、情感丰厚、思想丰蕴,可读性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复述课文、梳理情节、概括感悟内容、把握主旨等能力的好材料。本文文题是编者所拟,颇具深意,是文眼,是感悟文章内容、把握主旨、精神品德渗透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 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类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速读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极地图,美丽的南极风光,可爱的动物企鹅蓝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世界各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地图,介绍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特别介绍设在南极南纬90°的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由此导入

最新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原文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原文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大学士宋濂写给自己晚辈后生马君则的一篇临别赠言,目的在于劝勉马生勤学善学。让我们通过学习来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译文: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时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来书,自己亲手抄录,数着日子到时候归还。在非常寒冷的冬天里,砚台里的墨汁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写。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博览群书。成年之后,(我)更加地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忧虑)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到百里之外,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学生们挤满了整个屋子,(对待学生)不曾略微把话说的柔和一些,把脸色放温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候遇前辈训斥、呵责,我的态度更加恭敬了,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才再度向他请教。所以我即使愚笨,最后也有所收获。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的峡谷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仆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学案(1)(新版)苏教版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1) 【学习目标】 积累并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重点难点】 学习、积累文言实词。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叩.问( ) 叱咄..( ) 俟.其欣悦 ( ) 逾. 约 ( ) 负箧.曳屣. ( ) 皲.裂 ( ) 媵.人( ) 衾. ( ) 容臭. ( ) 皆被绮.绣( ) 烨.( ) 敝. 衣( ) 砚.冰坚( ) 朱缨.(. ). 2.了解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课堂助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二、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复述课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课后作业】 1.本文的作者是( ),( )初文学家。本文是一篇( ) 文,节选自《 》。 2.解释加点的字词。 (1)手自笔.录( ) (2)不敢稍逾越.. ( ) 次数 35 家长 签字 教师评价

(3)既加冠 ..()(4)尝.趋百里外() (5)援.疑质理()(6)负箧.曳屣.() (7)緼袍 ..敝衣()(8)略无 ..慕艳意() 3.解释下列虚词的意义。 无致书以.观足肤皲裂而.不知。 计日以.还久而.乃 和 以.衾拥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以.中有足乐者门人弟子填其.室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走送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今诸生学于.太学 县官日有禀稍之.供 4.翻译下列句子。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后记: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家长 签字 教师 评价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21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伟大的悲剧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目标达成: 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各小组的语文课代表板答文学常识、字词注音等。各小组其他同学展示布置的内容。【创境激趣】 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海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索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成功者拥有了一切,但这些伟大的失败者也应有他们的位置。你所知道的伟大悲剧又有哪些呢﹖ 【自学导航】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句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合作探究】 1.“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如何理解“骄傲”一词?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3.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4.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强化训练】 A,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的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友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⑴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的话 B。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书信。 1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必修二导学案兰亭集序导学案

王羲之你狼毫一挥,生命随即舞动。砚纸是你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洌之风,草如龙凤舞动。国人由此懂得了什么是书法,世界由此知道了什么是博大。兰亭不再,《兰亭集序》却依然迎着历史的强风潇洒地舞蹈。 名句集萃(有关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9)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1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学习目标】(学习,从明确目标开始)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并默写课文。 2、技能目标: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学习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法。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表达的生死观的深刻含义;感受作者悠远的文思,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知人论世】 一、走进作者: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文学家。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著有《王右军集》。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师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为千古书家之范,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明确背景: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家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临写了几本。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三、文化知识: 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等一起谈论志向,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论语·先进》)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侣俸中学陶鸿中 导学目标 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2.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导学重点: 1. 快速阅读课文,注意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团结合作、为他人业绩做证,勇于探索的精神。 导学难点:有选择地阅读一些重要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伟大”“悲剧”的含义。 导学课时:3课时 导学步骤: 第一课时(总第73课时) 导学要点: 1.南极图片欣赏导入及作者介绍 2. 积累字词、自读课文 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 (一)预习步骤 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 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 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 (二)预习检测 1、作家作品填空。 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唯一的长篇小说《焦躁的心》。 2、给下列加点(线)的字注音。 拽(zhuài)着战栗(lì)堡垒(lěi)辜(gū)负凛冽(lǐn liè)贮藏(zhù cáng)wú)宁吞噬(shì)羸(léi)弱蹒跚(pán shān)步履(lǚ)qìng)坚持不懈(毛骨悚(sǒng)然怏(yàng)怏不乐)姗来迟小心翼(忧心忡(chōng疲惫(bèi)不堪语无伦(lún)次)踉跄(qiàng)跄海市蜃(shèn)楼 3、据意写成语。 (1)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懈:松懈。 (2)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3)千辛万苦:形容极多的艰辛劳苦。 (4)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5)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6)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7)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8)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谨慎。 (9)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 (10)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11)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踉跄:走路不稳。

精选最新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 明代: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录。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