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一例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小宋,女,20岁,大学一年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姐弟三人,排行老二,身高1.63米,面目清秀,体态正常,有痛经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亲为司机,高中文化,母亲为农民,初中文化,无精神病家庭史。

自述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家中一直是母亲管教子女,母亲在家中处于权威的地位。由于家庭环境不是很好,母亲对子女“过于批评从无鼓励”,且母亲的“唯分论”倾向严重,即子女中谁学习好她就对谁好。在三个孩子中,弟弟由于学习较好且又乖巧,比较得宠。在初一时,有一次在班级考了前十名中的第八名,回家非常高兴的告诉母亲,母亲则讥讽道:是倒数的吗?

在与母亲的关系上,认为母女之间有很深的代沟,很难沟通,认为母亲给予的只有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很少。记得在家中初装电话时,母亲反复强调家中的电话主要是用于接听的。而小宋由于好奇心驱使拿起电话给同学打了个电话,母亲回家后被弟弟告密。母亲责问小宋:电话费你掏啊?小宋深受伤害,从此在没摸过家中的电话。

从初中二年级起,学习时精力不集中;高中时是在压力中学习,学习效率低。进入大学后,被老师委任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在工作中,由于自己心直口快,免不了好心半坏事,感到付出很多却没有回报,很想辞职,却感到如此又辜负老师的信任。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感到抬不起头来,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很低,非常烦恼。

情绪不是很稳定,易受环境的影响,有时就哭一场,要好的同学的劝解虽能起到安慰的作用,但又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如此反复情绪就更坏了。

心理测试结果:

1、UPI 心理筛查结果(在咨询前测试,请来咨询):满足第一类筛选标准。

2、EPQ测验结果,T分:E55分;P71分;N70分。

3、SCL—90测验结果:总分=128,阳性因子=39 ,人际关系因子=2.1,抑郁=2.3,焦虑因子=1.4,敌对=1.9等。

4、SDS测验结果,T分:61分。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小宋称,“我长的不好看,并且很胖”;“我做什么必须作好,这样才能问心无愧!”;“我不能让别人说我,因为我自己本来就有很多缺点,再说一下,我受不了”;“当生活委不等于丫鬟,不是做奴隶”;“我能力很差,自卑,抬不起头来”;“我面对着河流时,有时想,这就是我的归宿”;“死是永生的门”。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通过与班主任的了解,小宋平时工作认真,塌实肯干,能力还可以。由于痛经,跑操时向老师请假时,因为老师是男老师,在诉说请假理由时还很是闪烁其词,让老师费解。据同寝室的同学反映,小宋近期情绪较为低落,有时哭泣,平时比较爱管一些小事,有时爱发脾气。

案例2

【个人信息】李某某, 男性,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主要问题】情绪易激惹、学习成绩下降一年余,不能坚持学习,由母亲带来咨询。

【自我报告】

大我一岁的表姐去年自美国回国探亲,原来受宠的我受到冷落。我已尽最大努力去容忍对方的那些令人讨厌的“洋毛病”(例如,才15岁的小姑娘每次出去都要化妆,耽误很多时间)。但家长仍不满意,说“我”“不够热情,没有耐心”。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崇洋媚外”,我也是个孩子呀,为什么她一回来就成了“明星”,我并不比她差,只不过她家有钱,去了国外,回来就高人一等?,这样太不公平了!。“好不容易熬过来了,今年她又要回来了。”外公、外婆事先嘱咐我“长大了,不能像以前那样不懂事。”我听后有一种“将有大难临头”的感觉。父母工作忙,压力大,很少与我沟通,好象

有些站在我立场上,但又抹不开面子,怕外公、外婆和姨妈不高兴,显得很无奈,“看样子不能指望他们了”。

【他人反映】

母亲反映:孩子的父亲工作压力大,每天回家很晚,简单地问一下孩子的表现就大声训斥。为此孩子感到痛苦不安,并影响学习。表姐去年自美国回国探亲,孩子逐渐出现情绪易激惹、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不能坚持学习,曾带他去某医院诊断为“精神病,”并建议休学治疗,服中药。表姐回美国后,他的情绪逐渐好转,也能在家补习功课,听说今年暑假表姐又要回国,外公、外婆高兴,但孩子又开始无端哭闹、暴怒等症状,害怕他又发病所以前来咨询。

【心理测验】

【咨询过程】

了解情况以后共进行五次咨询,首先和孩子一起讨论了心理苦恼的原因,然后向该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和解释,后面三次咨询是请孩子父母、外公外婆参加咨询,并让孩子和父母、外公外婆进行了交流,通过咨询和家人的努力使孩子认识到父母和外公外婆都很爱他,不会因为表姐的回国而改变对他的态度。他们对表姐的行为习惯她看不惯,但是,因为表姐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很久了,想一下子改变她很不容易。使孩子能够理解她的做法并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不顺心的事情。通过咨询,孩子不再觉得父母和外公外婆对自己不公平,他们也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想让表姐能够在家乡愉快地度过假期,也不再发怒或无端哭闹,也通史继续上学。孩子父母和外公外婆也看到孩子发生很大变化,家庭气氛比过去好多了。咨询结束时进行了SCL—90测验,结果显示无明显异常。

案例3

阿峰是一位大学一年级的男生,21岁,工作两年后又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在UPI心理筛查中被确定为第一类被约请前来咨询。

初次会谈时,阿峰始终垂着头目光低沉,在反复确定咨询的性质后才向咨询师敞开了心扉。

阿峰在一个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中长大,父亲脾气不好,与母亲经常发生口角,阿峰从小跟着母亲和姥姥长大,父亲在他的成长中尽到的责任很少,自

认为基本上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在阿峰的心目中,父亲的概念是缺失的,他对父亲的评价很低,认为父亲根本就没资格成家。高考第一次落榜,由舅舅联系在一家医院临时工作,在此期间参加自学考试,姥姥认为他开销过多,与之发生冲突。后来自己痛下决心,两年后重新参加高考,终于扬眉吐气考入了大学。

进入大学后,阿峰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非常认真,尤其喜欢英语,为了帮助同学们练习口语,特意和英语老师联系组织了英语角。但同学们开始积极踊跃参加,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少。对此,阿峰感到很有挫败感。与此同时,由于阿峰的年龄较同学们普遍大一些,又是工作后上的学,在阅历上要比同学们丰富一些。时间久了,阿峰认为同学们都是小儿科,说的作的他都没什么兴趣,和同学也没有共同语言,只愿意和老师们交流,认为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前不久,在家中的女朋友由于种种原因要和新的男朋友出国到日本去,向阿峰提出分手。他心理感到非常苦闷、孤独,但又无法宣泄,同时在身体上也感到极度的不舒服,出现头晕、失眠、肌肉酸疼,到医院却又检查不出生理疾病,甚至出现了轻生的念头。

阿峰自述平时特要面子,做事追求完美。处事的原则是:从来做的是单选题,并且不带橡皮。

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小宋,女,20岁,大学一年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姐弟三人,排行老二,身高1.63米,面目清秀,体态正常,有痛经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亲为司机,高中文化,母亲为农民,初中文化,无精神病家庭史。

自述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家中一直是母亲管教子女,母亲在家中处于权威的地位。由于家庭环境不是很好,母亲对子女“过于批评从无鼓励”,且母亲的“唯分论”倾向严重,即子女中谁学习好她就对谁好。在三个孩子中,弟弟由于学习较好且又乖巧,比较得宠。在初一时,有一次在班级考了前十名中的第八名,回家非常高兴的告诉母亲,母亲则讥讽道:是倒数的吗?

在与母亲的关系上,认为母女之间有很深的代沟,很难沟通,认为母亲给予的只有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很少。记得在家中初装电话时,母亲反复强调家中的电话主要是用于接听的。而小宋由于好奇心驱使拿起电话给同学打了个电话,母亲回家后被弟弟告密。母亲责问小宋:电话费你掏啊?小宋深受伤害,从此在没摸过家中的电话。

从初中二年级起,学习时精力不集中;高中时是在压力中学习,学习效率低。进入大学后,被老师委任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在工作中,由于自己心直口快,免不了好心半坏事,感到付出很多却没有回报,很想辞职,却感到如此又辜负老师的信任。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感到抬不起头来,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很低,非常烦恼。

情绪不是很稳定,易受环境的影响,有时就哭一场,要好的同学的劝解虽能起到安慰的作用,但又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如此反复情绪就更坏了。

心理测试结果:

1、UPI 心理筛查结果(在咨询前测试,请来咨询):满足第一类筛选标准。

2、EPQ测验结果,T分:E55分;P71分;N70分。

3、SCL—90测验结果:总分=128,阳性因子=39 ,人际关系因子=2.1,抑郁=2.3,焦虑因子=1.4,敌对=1.9等。

4、SDS测验结果,T分:61分。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小宋称,“我长的不好看,并且很胖”;“我做什么必须作好,这样才能问心无愧!”;“我不能让别人说我,因为我自己本来就有很多缺点,再说一下,我受不了”;“当生活委不等于丫鬟,不是做奴隶”;“我能力很差,自卑,抬不起头来”;“我面对着河流时,有时想,这就是我的归宿”;“死是永生的门”。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通过与班主任的了解,小宋平时工作认真,塌实肯干,能力还可以。由于痛经,跑操时向老师请假时,因为老师是男老师,在诉说请假理由时还很是闪烁其词,让老师费解。据同寝室的同学反映,小宋近期情绪较为低落,有时哭泣,平时比较爱管一些小事,有时爱发脾气。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个性追求完美,不易适应外部环境,自卑、抑郁,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根据郭念峰教授关于心理健康十标准论及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三原则[1],该求助者的情绪问题不属于重性精神病,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根据许又新教授心理冲突与神经症的理论[2],求助者的冲突为常型冲突,不属于神经性冲突。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长久(童年的负性经验导致自卑)、内容充分泛化(自卑导致自我的消极评价,影响到生活和学习)并已形成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抑郁的心情不能缓解)等,根据郭念峰教授关于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的程度分类要求[1],诊断为自卑引发的情绪性心理障碍。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其当前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接纳自我,接纳现实,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 1 \* GB4 ㈠方法选择与原理

根据对求助者的评估诊断,选择认知行为疗法[3]。其原理是:求助者有早期形成的不良经验,并形成了相对稳固的错误认知模式,求助者后来的痛苦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都与错误的认知模式相关。整个治疗过程应以消除错误认知

模式,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并评估认知模式转化的程度,突出行为改变强化、促进和巩固新建立的认知模式。

= 2 \* GB4 ㈡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 1 \* GB2 ⑴ 权利:

= 1 \* GB3 ① 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咨询师;

= 2 \* GB3 ② 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 3 \* GB3 ③ 对咨询方案、咨询费用、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 2 \* GB2 ⑵ 义务:

= 1 \* GB3 ①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 2 \* GB3 ②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 3 \* GB3 ③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定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 1 \* GB2 ⑴ 热爱本职工作,坚持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 2 \* GB2 ⑵ 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 3 \* GB2 ⑶ 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 4 \* GB2 ⑷ 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的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 5 \* GB2 ⑸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 6 \* GB2 ⑹ 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 7 \* GB2 ⑺ 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 3 \* GB4 ㈢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咨询收费:对本校学生实行免费。

心理测验:《UPI》《EPQ成人版》、《SCL—90》、《SDA》。

七、咨询过程

= 1 \* GB4 ㈠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 2 \* GB4 ㈡具体治疗过程:

1、心理帮助阶段:

按照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具体矫治阶段分为:自我观察阶段、不相容的思想与行为阶段、有关变化的认知阶段。

= 1 \* GB2 ⑴ 自我观察阶段:在这一阶段对求助者进行指导,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概念系统,意识到它的不合理性,并试图去改变。求助者对早期母亲的“打电话”事件和“成绩通知”事件记忆深刻,并对母亲成见颇深;自认为能力很差,抬不起头来;长的不好看,并且很胖;做什么必须作好,这样才能问心无愧;不能让别人说我,因为我自己本来就有很多缺点,再说一下,我受不了等。指导求助者回忆母亲在抚养她的过程中的温馨往事,通过换位思考让其理解母亲独自在家抚养三个子女的困难,她意识到母亲是爱她

的只是有时表达的方式不是很好。通过进行分析和比较,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善良、坦诚,乐于助人,还是比较可爱的;有时做事时越是刻意想做好,反到适得其反。

评估效果的指标:采取谈话法,通过外部语言表达,让求助者说出自己对认知模式的理解。

= 2 \* GB2 ⑵ 不相容的思想与行为阶段:指导求助者通过自我观察的内部对话,建立与原有不适应行为不相容的行为。通过自我观察阶段已经影响求助者的认知结构,使其根据新的概念以一种更有效的应对方式组织自己的经验。在这一阶段,,强化新建立起来的认知模式,并以新的认知模式指导行为。帮助求助者自己认识到,应改变对母亲不能进行沟通的假设,尝试用调整后的认知模式去对待;改变消极的、负性的自我评价,不给自己贴标签,不过分概括,不以偏盖全。

评估指标:①通过外部语言,让求助者说出新的认知模式;②观察求助者的行为,看旧有行为模式是否发生改变,是否按新认知模式行事。

= 3 \* GB2 ⑶ 用新的认知模式指导行为改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求求助者每天都按新的认知模式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在新的行为塑造中,可使用认知重建法,其基本步骤有:帮助求助者识别消极思维以及它们出现的场合→帮助求助者识别情感反应,不愉快的情绪,或紧随消极情绪之后的问题行为→帮助求助者制止这些消极思维并建立理性的或积极的思维。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求助者的良好行为,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其不断得到正向的强化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求助者开始和母亲尝试性地沟通,了解到母亲对子女学习的看重是由于希望孩子们将来不向自己这么劳累,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通过积极的、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增加心理的自由度;学会合理情绪的宣泄。

评估指标:观察求助者行为,看求助者是否有效实现每阶段目标。

2、巩固提高阶段:

对求助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的强化和巩固,使新的行为模式在新的认知模式的指导下,逐步内化成为求助者的自然行为动机,进而改善求助者的基本症状,改善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本之一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李娟(化名),女,21岁,因为和寝室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很失败,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期末考试,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人之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进行咨询,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案例报告认知情绪疗法角色扮演 1.一般资料 1.1一般情况 李娟(化名),女,21岁,南方人,大学三年级在读。从小经常被母亲打,最后一次挨打是在高一,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父亲有外遇,父母经常吵架。 1.2个人成长史 李娟是家中独生女,出生后身体较健康,七岁上小学,学习成绩优秀,在班上不爱和同学交往,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由于经常受到母亲的打骂,对周围的同学不怎么信任。初中时感觉经常被同学欺负,而且欺负得很厉害。那时,很少和同学交流,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有写日记的习惯,有一次自己的日记本无意被人看了,而且在班上传开了,从此班上的人叫自我“心理变态”,这样我就更不愿意和班上的人交往了,感觉初中是很痛苦的日子。高中时候,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的朋友少,就尽量主动去交往,这样高中的朋友还比较多。现在上大学后,高中的朋友很少联系了,关系也淡了许多,自己觉得朋友没有什么意思,到目前为止算的上交心的朋友没有。 1.3主诉与个人陈述 最近两周以来感觉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影响了我的考试,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很失败,现在和同学交往我就有些害怕了。我感到焦虑,郁闷,苦恼。前天考试了一科,遇到了一道难题,心里很着急,又想到前段时间和寝室同学关系的问题,心里本来不想想的,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心烦,觉得自己遇事老是不顺。 与寝室同学之间的事情经过:我经常在寝室说一个同学,主要是说她上厕所忘记关水,早上起来开水龙头开的很大声,既浪费了水又影响我睡觉,上个星期一天晚上熄灯后时,我用台灯在看书,她觉得影响了她,她就说早点睡觉,明天还要考试呢。我就关了灯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她把水龙头开的特别大,我想是在她肯定是在报复我,我就说了她让开小声点。她就很冒火的和我吵起来了。这件事过后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本来就是她不对,中午看见她在和寝室另一同学QQ聊天。看到她说“我才不像你那么容忍她!”我一看就知道在说我,从那天中午以后她们两个变得很好了,我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突然之间我感觉我是被孤立的人,它们两个以前关系不好的,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她们就成为好朋友了,心里很不平衡。 1.4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说话速度快,表达清楚,思维清晰,说到激动处流泪。 1.5诊断 1.5.1一般心理问题 1.5.2诊断依据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原因分析] 小A与小B 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解决方法]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1认清嫉妒的危害如前所述,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了自己、贻误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机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就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内容 1、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个人成长史、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心理测验结果 2、主诉和个人陈述:包括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求助原因。 3、观察和他人反映:包括心理咨询师观察的结果和求助者亲友反映情况。 4、评估与诊断:包括心理状态的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5、咨询目标的制定:包括具体目标、最终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6、咨询方案的制定:包括方法与原理、双方责任与义务、时间和费用等. 7、咨询过程:包括咨询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 8、咨询效果评估:包括求助者自我评估及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心理测验。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参考 一例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是一自卑心理的案例。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离婚女人形象不好”所至,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有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求医欲望。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排除了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针对此类问题最有针对性和效果的认知行为疗法。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根据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和他人反映,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的评估:焦虑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显著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本案例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有显著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刘某,女,36岁,某公司职员,会计,高中文化,离异,汉族,无宗教信仰,目前与父母同住一普通社区。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文静、内向,但在熟悉的人面前言语较多。在家排名最小,父母均为农民,上有一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顺其自然管教,气氛宽松,促成求助者任性、固执,脾气急躁,姐姐平时也让其三分。幼时经常能主动与父母交流;曾听母亲说起一女邻居有婚外恋导致离婚,自此对离婚问题怀有负性想法,认为女人离婚不光彩。读初

一例母女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母女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李某,女,16岁,高三学生,从小生长在澳大利亚,3岁时父母离异,8岁时母亲再 婚。近半年多来,与母亲关系紧张,常常因为一些事,母女之间发生争执、愤怒争吵、威胁等行为。出现争吵之后情绪不稳、焦虑、行为冲动、不能安心学习、情绪低落浮动较大、身体不适等症状。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并且母女之间水火不容、情感冷漠,心理痛苦6个多月。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认知疗法结合行为疗法及主客观分析进行心理咨询,取得令人满 意的效果。 [关键词] 情感、关系、沟通模式、文化 一、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 李某,女,16岁,未婚,高三学生,在澳大利亚长大,父母为科学家,家庭经济状况较好。 2、个人成长史: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略偏外向,特别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父母要求极严,甚至苛求。亲生父亲与母亲在她3岁时离异,母亲单独带到8岁,8年前与现在的父亲结婚直到现在。(父亲为英国人)。从小到大一直很乖,学习成绩非常好。 3、精神状态: 着装整洁,年貌相称,谈话中大都是对母亲的控诉与痛斥,情绪激动、气愤,情绪低落。知道与母亲生气并不好但当时不能克制并找不到宣泄方式感到痛苦,迫切希望治疗。 4、身体状态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与同学交往良好。情绪激动时觉得胃部、身体不舒服,食欲降低。 5、社会功能: 与人交往较正常,学习状态不好但成绩影响不大。行为易冲动有些过头,甚至过激,但大部分仅仅限于与母亲关系上。 6、印象: 外表:很漂亮,在人群中很显眼、与众不同,典型东方人面孔。很有灵气的女孩。

表现:语速很快,领悟力很强,表情丰富。 性格:追求完美、自尊心强、嫉妒心强、自我为中心。 二、主诉: 与母亲冲突时很难控制情绪,气得要死,想尽办法气母亲,自己也非常气愤,情 绪久久平静不下来,情绪低落,无法宣泄6个多月,严重影响母女关系及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个人陈述: 认为妈妈对自己要求苛刻,经常讲道理,因为很小的事就教训自己,说自己这不对那不对,不许我这样那样(坐姿、卫生等要求都很苛刻),小时候只能忍着,乖乖听话,可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所以很逆反,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她说的并不都对。并不想与母亲的关系这样敏感,可因为一点小事都会大吵,克制不了,只有让妈妈越生气自己才舒服。想改变这样的相处模式,因为觉得很影响学习和心情尤其会觉得在家里会感到压力。可只有自己改变而父母不改变,对他们的方式和态度觉得很不平衡很委屈。哭述:“我很矛盾、很痛苦,医生您帮帮我”!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说她性格比较外向,很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常常是第一名,很刻苦很聪明,有上进心,学习认真,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家人介绍,在家发脾气时有过激行为如:骂人、摔东西甚至烧房子。 五、心理测验结果: (1)做SCL-90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指数超过正常范围,其它分值均为正常范围。 (2)EPQ测验结果:P-45,N-55,E-45。 六、诊断 1、诊断结果:严重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题目:撰写一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要求独立完成,不要抄袭网上案例。 正文: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基本信息 1、答辩人信息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习接案数量:1 2、当事人信息 身份背景资料: 李某,女性,河北人,1993年出生,大一新生,个性独立自主,内心其实比较的敏感,不愿意将心中的想法告诉别人。在新的环境中,出现了一些与好友交往的问题,并由一件事情使此事态升级。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关系较和睦,父母对于她的各方面管的比较多,属于“圈养”的态度,来访者现今不爱与父母交流个人的事情。 主诉问题情况: 与朋友之间的关系问题,让她非常苦恼和不安,她不想把这个情况告诉父母(因为怕她的父母感觉自己已经成年了还处理不好这些小问题,不想依靠父母,想独立解决问题)。她希望能自行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可能由于经验等方面的不足,感觉到力不从心。这种压力,使得对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她希望能够快速解决这个事件,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诊断情况: 交际问题是每一个进入新环境的人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对于来访者李某自然也不例外。面对这类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妥当,那么就会带来人际交往障碍,对一个人的“完全社会化”造成不利的影响。李某不愿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是不想父母认为已经成年的自己还没有成熟,还需要借助父母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她想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但他有没有好的解决的方法,感到迷茫和不安。 综上所述,该来访者目前的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正确有效的处理人际交往关系。同

时,她本人是非常希望改变这样的现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挽回这样的现状,能够维护好这一份友情。通过谈话发现她的不安、焦虑、无助,以及与朋友关系的紧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这些也将是本次个案咨询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简要分析 来访者前来咨询的时候,还是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似乎对咨询人员比较的信任,愿意诉说问题的原因在哪里,也希望能够面对并解决这个问题。当谈到为什么不愿意告诉父母这个问题师时,来访者显得很无奈,觉得感到丢脸和失望,之所以不希望自己的父母知道这件事,最主要的是不想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没有长大,还要依靠他们的帮助来解决这些小事。因此至今父母还不知道此事。大致询问了来访者至今的与朋友交往的经历,之前也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件,多是由父母出面来解决。正因为一直如此,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这个“友情危机”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困扰。由此可见,来访者非常希望独立,希望脱离父母的束缚,也希望获得父母的肯定。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因此是来访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来访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父母从小到大都一路报办孩子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使得孩子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对父母产生了依赖心理,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想要独立自主是一个青少年成长路途中所不可避免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孩子想要独立,但是又缺乏经验来解决,自尊又迫使她不想开口依靠父母,产生了恶心循环。 父母如果不能够把“管辖权”适当下放,实施“散养”政策,尽早培养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就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心,从而在独自面对突发事件时无法及时有效的做出反应,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是不利的。 正因为有这样的矛盾存在,李某要独自承受这份压力,加之之前多次类似的事件的解决前提的累计,在此次“友情危机”事件中,李某内心的独立意识得到了触发。她对自己感到失望、沮丧、无力、迷茫之感,越是压抑这些情绪,越对这件事情无法释怀。 因此,本案例咨询主要采取支持疗法,对来访者给予积极的、无条件的支持,与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理解的咨访关系,从而发挥来访者的潜能,积极处理问题,以度过“友情危机”所带来的心理危机。 本咨询主要进行了一次: 咨询师主要作为倾听者,寻找问题的关键点,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通过与来访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1、求询者基本情况:学生夏宏伟,男,16岁,汉族,广东顺德人,高中一年级学生,家住广州市芳村区 2、求询者个人成长历史: 求询者上初中(非重点学校)时,学习成绩很好,是校团委的干部。素以“战略上轻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的态度对待学习竞争。同时上课听讲认真,思考积极,且思维宽广活跃,对某些学习问题均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很高,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遇到难题也喜欢向他请教,他也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 进入重点高中后,求询者平时的学习成绩不错,作业和练习卷子总是全优,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平时同学遇到难题往往向他请教。对此,他仍可以从容作解,思路敏捷。但一到期中、期末等重要的大考,他平常那股沉着、敏捷劲儿便无影无踪了。本来不成问题的题目,这时却怎么也解不出来,或者答得漏洞百出,过去上初中时从未出来过的毛病,如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此刻也冒出来了。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数、理、化三门学科上。 3、教师反映: 每次大考,在考场上求询者都显得异常烦躁。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擦汗,多余动作增加,且整个脸都是紧绷的。考试结束后,他总是神情木然,呆坐在那里。面对这种情况,他自己非常着急,每次都要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但找来找去,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也替他着急。他自己更是心急如焚,除了拼命想在学习方法上找出原因外,在身体状况上也查过原因,但都无济于事。为此,他陷于了极度的苦恼之中,逐渐远离起集体,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越来越僵硬。学习成绩更是每况愈下,原来那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学生不见了。 4、父母陈述: 自从孩子升入高中后,我们对他要求更加严格,一般娱乐活动都没有让他参加了。他比以前更加勤奋和努力。第一学期中段考后,成绩明显下降。总分从全年级的第5名下降到第45名。回家大哭了一场,从此情绪萎靡。以后每逢重大测验和考试的前两天起,他总是吃不下饭,而且经常失眠。而每次考试后,又常常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有时几天不说一句话。并总说自己多汗、尿频、心跳很快......。 5、求询者自诉: “我虽然读了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但每次考试总是不理想。尽管父母很少责备我,可我却觉得学习不好很难……。我也不敢戴校徽回家。以前的初中同学,总是把我看得高他们一头,元旦的贺年卡片也常写上:…你是咱们班里最有希望的一个?,可是现在却……,“我很苦恼。为了学习问题,我每天冥思苦想。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那种…考试焦虑症??因为尽管在考前我再三告诫自己,不要慌,但一到考场却总是如临大敌,心神不定。原来复习的内容,根本无法想起。到最后总觉得题目还没有做完,但是脑中却已经一片空白了......。 二、考试焦虑的原因分析和评估诊断: 1、对求询者进行考试焦虑的量表测试

一个抑郁症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转载点击数:89 更新时间:2010-10-15 一、求助者资料 1、求助者资料 (1)人口学资料:常XX,男,22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汉族。 (2)家庭状况:父亲常XX,46岁,高中文化,农民。母亲李XX,48岁,初中文化,农民。父母双双进城作小本生意,在城市没有住房,家庭经济状况很一般。兄妹二人,求助者排行老二。 (3)学习记录: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在班内拔尖。高中进入县重点高中,学习成绩不再名列前矛,在班内排名中等偏上。 (4)社会交际:仅限于亲戚同学。亲戚节假日偶有走动,与同学和睦相处,对学校活动能主动参加。 (5)兴趣爱好:看书,打篮球。 (6)自我描述:相貌帅气,性格内向腼腆,是个乖学生,从不惹是生非。小时候性格活泼,爱动爱玩。认为是这些心理问题使自己变得内向了。 (7)其他特点:想象力、表达力良好。 2 、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是足月顺产生育,自小因长相漂亮,学习成绩好,行为乖巧,常常受人夸奖,有一定优越感。在学校遵纪守规,认真响应教师指导,是名好学生。自小学到县重点高中都是是凭自己努力考上去的,没有让父母操过心,很为此自豪。家庭虽不很富裕,也是衣食无忧。家庭从无任何重大变故,虽说父母常外出打工,和姐姐一起接受叔叔的照顾,叔叔婶婶对自己很好,自觉内心没有什么缺失阴影。 3、精神状态 感知觉正常,注意力正常,记忆力良好,思维完整,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一致,(脸色赤红,低头不敢看咨询师,明显紧张)意志力完整,人格完整,具有相对稳定性。 4、身体状况 从1998年下半年至今,先是头痛,后来头昏,胃痛。一见人就脸红。

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针对一例自卑情绪问题的案例,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结果显示:来访者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人际关系明显得到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来访者对自身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满意感、幸福感。咨询效果良好,也表明了运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能够改善来访者的自卑情绪,提高来访者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卑情绪;认知疗法;行为训练 1.资料收集 1.1一般资料 余某,女,20岁,未婚,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出生于云浮市一个农村家庭,家中三姐妹,自己是老小,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一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 1.2主诉 出现莫名的抑郁情绪,感到自卑、焦虑,持续一月。 1.3个人陈述 觉得自己长得矮小不漂亮,所以从小玩伴较少,爸爸有时会打骂她们,所以自己从小性格温顺,但由于身体较弱,所以在家做事不多,妈妈对自己较为保护。自己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所以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大,时常对自己说20岁的大学生啦,该懂事了,在家要求她有大学生的样子。自己也希望能够与众不同,出人头地。但由于之前一直没有做过太多事的缘故,自己一做起事情来,就遭到妈妈的批评,这让自己觉得压力很大,同时看到周围与自己同年龄的人都已为人妇,做起事来也有模有样的,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回到学校,看看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自己却没有一样技能可以拿得出手的,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而不敢表现自己,还担心自己用语不当无意中会得罪同学,所以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敢主动与他人讲话,老师上课提问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觉得很丢脸,由此更加自卑,觉得活了二十年的时间自己竟然什么都不会做。希望自己能够像别的同学那样开朗、自信,上课能自如的回答问题,能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类型:案例报告 论文题目:大学生恋爱受挫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大学生恋爱受挫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单位姓名 摘要:来访者是一名大三女生,因为恋爱受挫导致心情痛苦、失眠、易哭、无心做事,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咨询寻求帮助。来访者是个很受宠爱的孩子,对于感情很专一,性格外向开朗,恋爱受挫后对于什么都没兴趣,天天沉浸在痛苦之中,不知道如何处理与男友的感情问题,很伤心,该案例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六次咨询使来访者的错误认知得到改变;情绪状况逐渐得到改善;当前的生活状态开始恢复,基本达到咨询效果。 关键词:恋爱受挫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李颖(化名),女,22岁,独生,身高1.63米,相貌姣好,济南某高校大三学生;性格活泼开朗,人缘好;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住山东烟台,家境较富裕,自小由奶奶抚养,很受溺爱和保护;父母均为工人,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情绪低落,心情极度痛苦,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很伤心,很想哭,反复想男友见女性网友的事,持续十天左右。 个人陈述: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忙于工作,一直是奶奶照看我,但是父母也很宠我。因为性格开朗,幽默,积极主动,也比较受老师和同学喜欢。上大学后,很喜欢班里一男生,但那时他有女朋友,只是普通朋友一样交往,大二上学期他与女朋友分手,我就向他表白了,他说他也挺喜欢我的,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男朋友家境很富裕,也使独生子,但他不像别的富二代那样。我自小受宠爱,很任性,他一直都照顾我包容我,对我特别关心体贴。我也特别中意男友,一心一意的对他,我们感情非常好,朋友和同学都非常羡慕我们。这是我的初恋,感觉特别美好,这就是我想要的纯美的爱情。两周前我上网时登陆了男朋友的QQ,在他的聊天记录中发现,暑假期间他曾背着我去日照见一女性网友,而且他们已经通过QQ联系过多次。我问他,他却只说是一朋友的同学的表妹,与朋友一起去日照玩时顺便见了一下,没什么特殊关系。我不相信事情这么简单,一直追问,可他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李某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李某有好感。 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李某与另2名同学,让她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她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 ⑤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她们的圈内。李某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形象,使同学们接受她。渐渐她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终于有人喜欢她了。 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各种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效率和人际交往,在对大 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以恐怖症来访的大学生较多,现通过恐怖症来访者心理咨询过程的个案观察,分析造成恐怖的原因,探讨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咨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恐怖症心理咨询提供借鉴。 问题: 某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聪明好学,性格内向,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一般。主诉:特别害怕鼠,无论看到实物还是看到模型、图片甚至听到别人提到 “鼠”字,她都会感到恐惧、紧张、心跳加快,躲避甚至逃跑。对于可能出现鼠的地方,尽量避往。但因学习需要,需常用鼠作实验,因对鼠的恐惧,导致其无法正常参加实验课,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由于对鼠的恐惧使其深感痛苦,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为了早摆脱困扰,前来咨询,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恐怖症也叫恐怖性神经症,是指患者对某种特定的物体、活动或处境产生持续的、紧张的、毫无道理的恐惧,恐惧发作时伴随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至极力回避所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影响其正常生活。在大学中,患有恐怖症的学生往往因为回避所恐惧的场所或情境,使其脱离集体活动,并被同学所不理解,逐渐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治疗,以防止症状逐渐加重,影响其今后的社会功能。造成来访者恐怖的主要原因: 过去恐怖的经历是导致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在咨询过程中,通过观察法和谈 话法了解到来访者幼年时随母亲去农村亲戚家,在院内玩耍时,一只老鼠从她和母亲脚边溜过,母亲带她赶紧躲开,惊恐之余告诉她鼠是极其可怕的,可以传播鼠疫,一旦被其咬着,可能会死掉,所以一定要远离它。母亲的这一番话深深地印在

临床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临床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学校学院:学号:摘要:学习心理问题,学校人际关系,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使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本案例由初中女学生展开,介绍了该生的问题原因、并介绍了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等来改善其学习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的过程和具体的指导方案,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评估。 一、基本资料: 女,16岁,文化初中, 家庭关系较好 二、来访者主诉及主要问题 她说自己曾因为数学成绩不好从而讨厌上数学课,甚至一上数学课就打不起精神,似乎数学课是自己的安眠药,然后自己曾经由于和学校的一些不当朋友一起打过架、发生过口角而被退学,重上学校(转学)后,一看数学头还是大,而且对数学的反感更为严重尽管她曾多次转学,但这件事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另外,她自己也说爸爸妈妈都太宠她了,甚至她要天上的星星爸妈都会给她,父母多数事情都为她

做好决定,导致她遇事不知怎么做,不过有些事她自己很懂得把握分寸,尤其是和男生在一起方面,也很自爱。 爸爸也为她选了两条路:一是直接工作,二是来这儿,她选择了来这重新思考一下,希望可以现在的状态可以改变,可以不那么痛苦的上学可以让自己摆脱父母的溺爱,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她是自愿来到这儿的。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她平时不太爱说话,特别是在集体的时候,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为人比较文静,但也极易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特别是在她觉得无聊的时候,可能会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这些事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一些原则、底线她还是懂的分辨的。 四、心理评估和诊断 心理评估: 针对她的数学情况,我详细地和她交流了一下,结果发现在几何方面她还是不错的,但在代数方面比较欠缺,如她比较讨厌数字,也买了一些数学参考书,但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主要是由于她本身对数学的厌恶或有心存偏见的倾向,导致了她学不好数学或静不下心来学数学。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二)——社交恐怖症案例及治疗

[案例简介] 元某,女,二十一岁,某专业三年级学生。长期以来,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她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她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按照约定时间,心理医生把门敞开着。她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心理医生一面热情地为她让坐,一面告诉了心理医生有关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并表明乐意为她排忧解难。 [个人意见] 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

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在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 [分折诊断] 从柳某的叙述和她与心理医生的面谈经过,心理医生分析她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中的对人恐怖症。这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可以逐渐消除。 [施治方案] 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 [咨询与治疗] 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开导下,柳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些 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

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例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摘要:本例是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例焦虑情绪的个案进行咨询。通过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导致其情绪困扰的根源,从而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使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基本上达到了咨询效果。经过咨询,提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焦虑情绪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李某,女,31 岁,身高 1.69 米,体重 67 公斤,汉族,未婚,职业为警察。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于 1986年出生,因母亲怀其时属于高龄产妇,因此足月后剖腹生产,虽获母乳不足,但发育正常。父亲为镇政府一名干部,母亲为电厂工人。在家排行第二,上有一哥哥,大其 8 岁。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感情和睦。幼年时期活泼开朗,能与同龄朋友相处。求助者 7 岁入学,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寄宿在县城的哥哥家,哥哥和嫂子对其比较照顾,但求助者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时,从哥哥家搬出,住到学校集体宿舍里。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工作,孤身一人来到异地工作。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队伍。工作 9 年多,工作积极努力,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原以为会对自己找对象有所帮助,可是还是毫无进展,眼看自己 30 多岁了,不免有些着急,所以情绪变得有些焦虑,伴有一些抑郁。来访者从未谈过恋爱,只是上学期间有一暗恋对象,但表白后却遭到拒绝。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焦虑,有轻微抑郁持续近 1 个月,入睡困难近半个月。 (二)个人陈述 求助者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可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快乐,反而觉得越来越孤独,无助。一想到自己都30 多岁了,还孤单一人,被人们称之为“剩女”,就难以入睡。求助者表示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觉得很痛苦,所以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焦虑情绪,失眠。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一)一般印象 年貌相符,身材高大、体壮,衣着适时整洁,未化妆。言语流畅,眉头紧皱,面带愁容。 (二)精神状态 求助者感知觉、注意品质、思维状态未发现异常,但情绪低落,意志活动无明显增强或减退,焦虑以来一直都能坚持工作、学习,自知力存在,主动求治;人格相对完整和稳定,性格外向。

20xx年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实习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208 20xx年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实习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xx年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实习报 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我在红枫心理咨询中心开始了心理咨询实习。我的实习目标是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咨询技能和水平。 在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主要回复咨询邮件,网络qq咨询;每个星期二,实习小组进行案例讨论,角色扮演以及共情训练。 这一个月的心理咨询实习,我有不少的收获: 一、通过网络咨询实践,学习进行摄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1、个案基本情况: 张 XX ,学生,男, 汉 1987.1 生 2003.12 入学 ,初中文化,党员,重庆合川人 2、来访者的个人成长历史: 来访者在家中时候, 学习成绩一般比较调皮, 属于老师眼中的反面人物, 上课只要求不打扰 到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就可以, 总体比较活跃, 思维比较广阔, 对某些东西也能够提出 自己的独到意见和见解,可以说是个三难学生。 升入初中以后, 由于受到的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甚至有犯罪的倾向, 后经过家里以及学校 甚至公安相关机关的帮助教育下, 终于被亲情感动, 但还是很不情愿的开始了新的生涯—— 入学当兵,在学校中,初来乍到的时候,玩兴不改,后经历了学校的锻炼以后,逐渐改变了 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变得成熟和干练, 并成为了骨干, 并且顺利的进入了士官队 伍,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调动到执勤学校, 表现的是很开朗活泼但是总是很担忧 的样子。 3、老师、领导反映: 该同志在工作、 生活、学习中都起到了积极带头的作用, 平时也看着比较外向开朗,不像是 有什么放不开的, 有时候比较夸大其词, 容易把一件小事扩大, 不停的用工作和与别人聊天 来掩盖什么,如果停下来的时候他会发愣!心事重重的样子。 本人多次表示没有什么, 在学 校上会尽职尽责,起到带头作用,但是怎么看都有什么事情隐瞒着我们。 4、同学陈述: 我们和他在一起很开心, 因为他会帮我们一起想事情, 并且常常带头作一些比较累、 的活。 而且和他在一起不会拘束和僵硬。 但是有时候还是经常会见他发呆。 么。 5、本人自述: “我个人没有什么, 该做的我都会好好的去做,请组织和老师、领导放心, 服的, 从小开始起我就是很独立的, 虽然家里面还有个姐姐, 但是她已经嫁出去了, 所以家 里面就只有两个老人在, 不过虽然都已经过了六十岁了, 但是他们的身体都还是可以的, 我 个人不是很担心。”在深一步的调查后,主诉把问题提出来了: “……主要是对家里人的担 心,因为离家远了, 姐姐出嫁后不能够经常回家照顾老人,而姐夫又很不争气,总想靠歪门 邪路赚大钱,劝他也没有效果,还和我姐吵打。感觉比较困扰,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过 程已经很长时间了, 从我入学开始就一直这样, 有些时候明知道这样不对, 但是没有办法摆 脱,只好把时间都尽量花在了工作和生活中,但是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继续担心……” 二、评估与诊断 1、 对当事人进行了焦虑自评量表的量表测试 采用量表进行了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测试, 2、 测量结果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 SAS 实得标准分为中度焦虑。其主要症状是时常感到紧张、害怕和担 忧,睡眠质量差,并伴有发呆的行为。 3 评估分析与诊断: 从上述焦虑案例以及量表测试中可以看到, 当事人平时的表现是很好的, 这个出于好强的心 理,即有很强的自尊心,一心期望自己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取得好的成绩,好强的性格 注定有强大的压力, 而家庭的影响应该是很深刻的, 从家庭情况看, 实际困难是不断的困扰 着他的,同时出于好胜的心理, 他不能够表现出自己的软弱, 必须把这一切都压在心底,他 就会找别的东西来寻求代替,减轻痛苦, 像夸大其词,工作起来不顾一切等等,都是为了好 强的性格,但是这种身体上的劳累始终不可能改变现实当中给他困扰的源头, 所以其实压力 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压力的积累只会越来越深从而产生更多的 焦虑,这种恶性 循环只会导致当事人的焦虑日趋严重。其流程为: 压力源(家庭)一一形成压力一一形成表现(感到困扰、痛苦)一一防御机制和逃避机制启 动(不去想,努力开玩笑、工作等等)一一结果(对压力没有丝毫抵御作用)一一从头再一 次 压力并没有被他的错误防御机制减轻, 实际并没有改变压力的积累! 甚至形成了消极的自我 认知评价。心理上承受更多额外添加的压力,焦虑症状将会更加严重。 导致焦虑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 (一八个体原因: 比较脏 问他都说没有什 有困难会努力克

学校心理咨询案例记录

金羊镇九年制学校心理咨询记录 学生心理咨询记录(一): 学生姓名:王某 班级:八年级(1) 性别:男 年龄:13岁 咨询时间:9.10 基本状况: 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十分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齐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初步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四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必须的实力和优势,应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五年级的学习,个性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潜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透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潜力,一向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此刻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

学生未能到达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构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状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潜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王某同学出现这种状况,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必须问题。如何帮忙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辅导过程 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王某同学的状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此刻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用心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王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王某闲谈,中午她在校午睡时,帮她盖好被子,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王某这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王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王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