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复习讲义练习附答案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复习讲义练习附答案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复习讲义练习附答案

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程内容]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并

分析其农业区位因素。

[思维导图]

1.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

区位因素主要方面变化特点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比较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变化较快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2.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气候光照

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②光照弱,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③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热量

①热量充足则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

②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温差

①日较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②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

降水

①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降水过多易造成洪涝灾害,降水过少易造成旱灾,均影响

农作物生长

地形①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

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较大,可发展立体农业;

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水源水源是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有时会成为限制性条件

土壤①南方酸性土壤适合茶树,西北碱性土壤适合碱蓬、枸杞;

②土壤肥力包括水、肥、气、热等,如黑土有机质丰富,紫色土富含磷、钾

3.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易错易混辨别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

概念说明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答题时要全面列举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限制性因素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瓶颈因素

方法技巧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最后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农业区位的选择

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林业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

渔业湖泊、水库、沿海地区

水稻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平原地区

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判断

补充点拨我国几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区域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气温低,热量不足

南疆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光热条件好水源不足青藏高原河谷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热量不足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水源不足,旱涝、盐碱、

风沙严重

南方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热条件优越

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丘陵

地区土质较差

(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和设问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依据是什么?

答案据材料可知,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根系发育。据图可知,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河流较多。

(2)破题:你在回答上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用到哪些技巧、方法?

答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区位。

(3)解题:解答上题从哪些方面分析(描述)?

答案可以从气温、降水、低温灾害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横县与江苏、浙江的气候条件。可以从种植、灌溉的方便程度、土壤湿度的控制及土壤肥力的大小方面探讨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考向一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考查农业区位选择

(2018·海南地理)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1~2题。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D.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 1.A 2.B

解析第1题,材料中“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A正确。我国山东省交通便利,在交通上荷兰无明显优势;荷兰纬度较山东高,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差,因此自然条件相对山东来说并不优越;与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B、C、D错误。第2题,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获得经济效益,B正确、

A错误;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增强山东蔬菜生产企业的国际影响也不是根本目的,C、D错误。

考向二结合区域农业生产背景的变化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2017·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下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2.混合农业(以墨累—达令盆地为例)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将耕作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如下图所示:

补充点拨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

(1)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2)不利影响:

(2019·北京文综)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答案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和设问)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依据是什么?

答案据图可知,老挝的月均气温较高,降水集中于4~10月,降水量大。据图中高程可知,该区域的海拔在200~2 000米之间,多山地河谷。据文字材料可知,老挝是农业国,工业不发达。据设问可知,老挝的农产品品质优、种类多。

(2)破题:你在回答上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用到哪些技巧、方法?

答案农业区位的理论及山地垂直分异的理论。

(3)解题:解答上题从哪些方面分析(描述)?

答案可以从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耕种历史、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考向结合区域图文资料考查区域农业类型及发展方向

(重庆文综)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温室气体减少B.森林覆盖率降低

C.入湖泥沙量降低D.草原生产量降低

答案 1.B 2.B

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由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②地区既发展畜牧业又发展种植业,属于混合农业。第2题,由图可知④区域主要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地区,该地区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破坏植被,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小;吸收温室气体能力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量增加。

(四川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1)。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新西兰北岛图(图2)。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答案(1)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2)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

1.农业区位分析与评价的答题思路

2.农业区位条件评价模板

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思路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

水源、土壤(土

地)、自然灾害

纬度高(低),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雨热(不)

同期,光照充足(缺乏),昼夜温差大(小);地形平坦(崎

岖),利于(不利)农耕;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

乏);土壤肥沃(贫瘠);土层深厚(瘠薄);土地资源丰

富(缺乏);自然灾害频发(较少)

经济条件因素

市场、交通、

劳动力、科技、

地价、资金

靠近城市,市场广阔(远离城市,市场狭小);海陆交

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

劳动力素质高(低);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

(低);地广(狭)人稀(稠),地价高(低);资金充裕(不足)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种

植历史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1.(2018·北京文综)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题。

多米尼加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为满足全球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市场需求广阔,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资金、技术投入大,环境污染小。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玫瑰多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区,花期日照时数需大于8小时。厄瓜多尔被称为赤道上的玫瑰园,这里的玫瑰花花冠饱满硕大,颜色鲜艳绚烂,不易凋谢,在中国市场广受赞誉。2016年我国某电商企业在厄瓜多尔承包万亩玫瑰花田,建立直供鲜花基地,计划将鲜花直销国内。

说明厄瓜多尔玫瑰主产区玫瑰花品质高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答案厄瓜多尔玫瑰主产区位于赤道地区,每天昼长约12小时,大都满足8小时日照时数;位于高原和山间盆地,海拔高,(上升气流较弱,对流雨较少)光照充足;纬度低、海拔高,全年温和(或气温年较差小),气温日较差大;受火山活动影响,火山灰覆盖,土壤肥沃。

(2019·贵州遵义航天高中模拟)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农业人口增多,土地价格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延续了数百年的以“基塘”生产为特色的农业,到了20世纪末期,相继向其他地区转移,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为城镇提供副食品,所以农业生产向种植蔬菜等商品农业发展。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也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基塘生产方式的突出优势是()

A.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B.更充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C.促进了农业生态的良性发展

D.提高了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基塘生产方式向其他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价格提高

B.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气候条件的变化

答案 1.C 2.B

解析第1题,基塘农业的生产方式可以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既避免了水涝,又能取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第2题,由材料可知,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基塘生产方式向其他地区转移。

(2020·北京高考模拟)阿联酋某公司在沿海建设大型的玻璃室内垂直农场,占地18.11亩。蔬菜采用营养液进行栽培、多层种植,产量相当于室外种植5 463.2亩的农田,用水量只相当于室外种植的1%。据此完成3~5题。

3.阿联酋垂直农场的生产特点是()

A.高投入,高产出B.反季生产为主

C.本地品种为主D.属于循环经济

4.该玻璃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温度B.增强光照

C.减少水分消耗D.防止风沙

5.阿联酋垂直农场首选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B.技术

C.交通D.市场

答案 3.A 4.C 5.D

解析第3题,阿联酋垂直农场属于技术密集型的设施农业。根据材料“占地18.11亩。蔬菜采用营养液进行栽培、多层种植”可知,该垂直农场投资大,并且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保障。又根据材料“产量相当于室外种植5 463.2亩的农田”可知,该农场产量高。A正确。第4题,阿联酋为热带沙漠气候,制约其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根据材料信息“用水量只相当于室外种植的1%”,说明玻璃大棚可大大减少因蒸发和蒸腾作用造成的水分消耗。C 正确。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阿联酋的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为减少运输和保鲜成本,同时保证蔬菜新鲜,垂直农场首选沿海地区。D正确。

6.(2020·张家界期末)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答案 A

解析由于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年降水量较小,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大规模引河水灌溉将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河口地区海水的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动植物繁殖主要与湖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有关,与大规模引河水灌溉关系不大。

(2020·盐城检测)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据此完成7~9题。

7.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

A.喜光喜热B.适应性强

C.耐贫瘠D.根系发达

8.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

A.保持水土B.提高土地生产力

C.减小昼夜温差D.改善局部小气候

9.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根茎和果实都富含蛋白质,是上佳的饲料,被世界多国引种。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环境问题()

A.水资源短缺B.土地退化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7.A8.B9.C

解析第7题,鲁冰花生长在墨西哥高原上、台湾的高山上,而海拔高的地区一般气温不高,则鲁冰花可能不喜热;路旁或茶树附近一般光照不太强,则鲁冰花可能不喜光,故A正确。生长在路边、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说明适应性强、耐贫瘠、根系发达。第8题,鲁冰花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提高土地生产力,从而利于茶树生长,故B正确。第9题,鲁冰花适应性强,生命力强。引种到新地区后,可能侵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故C正确。

(2019·江西景德镇质检)拉沃葡萄园梯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日内瓦湖(冰碛湖且湖面海拔为372米)北岸,在12世纪中叶,由瑞士西都会的教士们开始开垦。他们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整治成一道道梯田,然后种植葡萄。下图为“拉沃葡萄园梯田景观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制约阿尔卑斯山南坡种植葡萄的自然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水源D.土壤

11.教士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的主要作用是()

A.便于劳作B.保持水土

C.增加光照D.改善热量条件

答案10.D11.B

解析第10题,该梯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为阳坡,光热充足,A、B不是制约因素。该梯田位于日内瓦湖北岸,且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C不是制约因素。葡萄园是教士

们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整治成一道道梯田而形成的,说明山坡石头多,土壤少,故土壤是制约因素,D正确。第11题,教士们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整治成一道道梯田,降低了田地的坡度,可减少水土流失,对光照和热量条件没有影响,便于劳作也不是主要作用,所以选B。

(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月考)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土地利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其农业景观描述如下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山地可能位于()

A.阿尔卑斯山地区B.印度半岛东部

C.南非东部D.南美北部

13.图中海拔2 000米以下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中海农业B.水稻种植业

C.种植园农业D.混合农业

答案12.D13.C

解析第12题,图中海拔2 000米以下地区以种植咖啡、可可、甘蔗为主,说明该地区地处热带。阿尔卑斯山地区地处北温带,排除A;印度半岛东部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排除B;该山地海拔大于4 000米且有终年积雪,南非东部为亚热带,最高点为塔巴纳山,海拔3 482米,排除C;南美北部的安第斯山区,植被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符合图示特点,选D。第13题,种植园农业也叫热带种植园农业,图中海拔2 000米以下地区以种植咖啡、可可、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属于种植园农业。故选C。

14.(2020·烟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大樱桃(车厘子)是由欧美引种的落叶果树,适宜在海拔300~600米生长,喜温喜光,需保水透气,最怕涝害和倒伏。山东烟台附近地区是其主产区(见下图)。当地大樱桃采摘期为春末夏初,果品低温保存效果好。大樱桃被誉为“水果中的钻石”,具有营养、药用和抗衰老的价值,2000年被确定为“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运销手段不断改进,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光明。

(1)分析烟台成为我国大樱桃主产区的自然原因。

(2)简述烟台大樱桃成为“绿色食品”的自然原因。

(3)针对大樱桃的生长习性,提出保证其稳产的措施。

(4)指出烟台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光明的依据。

答案(1)地形为平缓丘陵,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暖温带,积温较高,无霜期长;位于湿润区,降水较多。

(2)果品成熟期气候寒冷,虫害少,不需用农药;采摘期为春末夏初,不少害虫还未活跃,也可不用农药。

(3)开挖排水沟防涝;深翻土壤提高透气性;在植株旁架设水泥杆、竹竿避免倒伏等。

(4)大樱桃为绿色食品;营养、药用价值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销售渠道的拓宽(如电商等平台);冷链物流配送系统的完善。

1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茭白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其根系发达,需水量多,不耐寒冷、高温和干旱。浙江磐安县玉山台地是全国最大的高山茭白生产基地,高山单季茭白结茭期为每年8~9月,生长期长达11个月,因此单季茭白个头大,品质好,价格较高。但美中不足的是,单季茭白单产偏低且不稳定。下图为磐安县农业生产模式图。

(1)分析玉山台地发展茭白产业的区位优势。

(2)分析磐安县单季茭白单产偏低且不稳定的自然原因。

(3)据图简述磐安县该产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答案(1)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大);台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昼夜温差较大;距上海、江苏、浙江近,市场广阔;交通便捷,能快速送抵消费市场。

(2)单产低的原因:生长期长(生长期长达11个月);结茭期(8~9月)恰逢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处于高温干旱期,不利于茭白丰产。不稳定的原因: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伏旱期,若无台风降雨缓解旱情,则产量降低(伏旱期,若台风带来降雨缓解旱情,则产量提高);生长过程中若遇寒潮入侵,受低温冷害影响,产量降低;若遇病虫害影响,产量降低。

(3)该农业生产模式呈良性循环,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

入;开展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如何学好高中地理?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七、归类记忆法

【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

【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最后我想在说一个问题,有的同学们觉得地理特别抽象和生活没太大关系,我想说,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例如阴晴冷暖,昼夜更替,日长日短,抽洗脸池子按钮的旋转,冬夏季节影子长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好地理其实真的不难,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高中地理资料地球上六大类地理资源介绍

高中地理资料:地球上六大类地理资源介绍地球上六大类地理资源,你知道是什么吗?你知道它的作用吗? 一、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按土地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大致分为农业用地、工业交通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和其他类型土地(如荒山、荒地、沼泽、海涂、沙漠等)。地球上各类土地资源的地理分布有很大差异,各国各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和程度也不尽相同。 二、水资源 自然界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海洋、冰川、江河、湖泊和沼泽)、地下水和大气水3种类型。地球上的水资源共约1386×107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水,陆地水约占3.3%。

其中30.4%分布在河流、湖泊、土壤和地下600米以内的含水层,便于人类利用,其余的分布在极地和山岳冰川、永久雪盖、永久冻土中。 由于陆地淡水资源在分布上有明显的区域性,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随着工业、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在世界陆地的很大一部分已出现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现象,并出现了水资源被污染的问题。海水淡化和极地冰川利用问题,已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从一国一地区来说,查清水资源情况,防止水污染,制订合理利用方案,乃是确定工业、城市发展规模、保护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来源之一。由于矿产资源的储量、产量和质量以及地理分布的区域性,对于经济区划的制定和生产布局的规模、投资、时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矿产资源往往被视为资源地理最重要的研究内容。矿产资源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金属按其特点和用途又可分为铁、锰、铬、钨等黑色金属,铜、铅、锌等有色金属,铝、镁等轻金属,金、银、铂等贵金属,铀、镭等放射性元素和锂、铍、铌、钽等稀有、稀土金属。非金属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原料,磷、盐、硫等化工原料,金刚石、石棉、云母等工业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建筑材料。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它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对各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包括:矿床的工业类型、储量、质量、开采条件以及矿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后者又包括矿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的地域组成、运输条件、工农业生产水平、城镇人口劳动力状况等。

最新上海高中地理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打印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椰林婆娑送天舟”。选择海南文昌作为我国又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地貌C.水文D.气候 2.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A.14时B.15时C.16时D.17时 3.2017年3月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再次爆发。火山喷出的岩浆物质冷凝形成的岩石是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 4.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 5.在亚欧大陆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在下列气候类型中,最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6.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38毫米,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 ③加速城市化进程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高中地理答题套路和技巧讲义整理

题型一特征描述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此类题目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点的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和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特点描述。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地区植物“特点”,“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或是聚落“分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河流的“主要特征”等。 【答题套路】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见下图: 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 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 ↓ 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 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 ↓ 简洁、准确描述(尽量使用地理术语,避免口语化) 【高频考点】 一、自然地理要素 1、地形类型(较大的区域一般描述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五大地形类型,而较小的区域则应细至山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地形)、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分布、具有典型特征的地形(如欧洲多冰川地貌) 2、地势地表的起伏状况(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3、气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气温包括气温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等,降水包括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导致降水偏多或偏少的原因;此外还要考虑光照情况、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情况(如季风气候最突出的特点是雨热同期) 4、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汛期(长短、次数)、是否会出现凌汛、结冰期(有无、长短)、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 水系特征:源地、流向与所注入的海洋、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水系形状等。 5、资源:种类多少、储量大小、开采条件的好坏。 二、人文地理要素 1、人口的密度、地区分布、增长、结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 2、城市沿交通线、河流、海岸等分布,多分布在平原、河谷等地区和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处。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部分二

区域地理之中国区域地理之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发展问题 1、基本特征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 2、 (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3.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①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②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③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④问题: 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⑤对策: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4.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形成重要矿产地,但也造成不同地区间资源流通交换,加重运输负担。(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三大伴生矿: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铁矿)(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高中地理区域定位及答题实用模板

地理的区域地位记忆及答题模板 一、中国地理的区域定位 要完成对中国地理的区位定位,必须掌握以下内容 1、主要经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 80°E经线依次穿过: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脉、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脉 90E经线依次穿过:阿尔泰山、准格尔盆地东缘、天山山脉、吐鲁番盆地、罗布泊、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藏北高原、唐古拉山脉、藏南谷地、喜马拉雅山脉 10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西部、祁连山脉、青海湖、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滇南谷地 11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 陕南谷地、巫山、两广丘陵、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 12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渤海、山东丘陵、黄海、太湖平原、海南岛 130E经线依次穿过:三江平原、长白山 2、主要纬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 北回归线依次穿过:云贵高原南部、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峡、台湾山脉 30N纬线依次穿过:喜马拉雅山、藏南谷地、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舟山群岛、东海

40N纬线依次穿过: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 50N纬线依次穿过: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黑龙江 二、世界地理的区域定位 要完成对世界地理区域定位,必须掌握下列重要的点线: 1、重要经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南向北) 0经线依次穿过:大不列颠岛、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阿特拉斯山脉、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30E经线依次穿过:东欧平原、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德拉肯斯山脉 60E经线依次穿过:乌拉尔山、图兰平原、伊朗高原、阿拉伯海 90E经线依次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天山、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20E经线依次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东侧、大兴安岭、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中下游平原、台湾海峡、马来群岛、维多利亚沙漠 150E经线依次穿过:东西伯利亚山地、日本以东洋面、大分水岭180经线依次穿过:白令海、太平洋中部、新西兰以东洋面 150W经线穿过:美国阿拉斯加 120W经线穿过:北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系 90W经线依次穿过:哈得孙湾、苏必利尔湖、密西西比河平原、墨西哥湾、中美洲 60W经线依次穿过:格陵兰岛西侧、拉布拉多半岛、马拉开罗盆地、

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doc

2016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2016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一) 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记忆的概念是指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的记忆或再认。借谐音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2、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 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 ②地壳中氧元素的含量 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 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的比例 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

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⑨地壳中硅的含量 (10)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11)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12 )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 (2)重要的地理名词用举例法。如自然资源的名词,例举A 粮食、苹果,B生铁、水泥,C闪电、鸣雷,D煤炭、阳光,先要求学生辨别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概括说明凡是农产品、工业品均缺乏自然属性,而雷电则缺乏经济属性,它们都不是自然资源。再如天体、能源、轻重工业、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等均可用此法。 (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下经纬网图中:E 点位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而A点比C 点的纬度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的关系。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 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纬度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4)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如下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 不同点相同点天气影响因素是气团、锋面 大气物理状况短期变化。都表示大气物气候形成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 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理状况的变化 再如恒星与星云,寒流与寒潮,矿物与矿产,水能与水资源,土地与国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等都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 第二章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讲义练习附答案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课程内容] 1.结合相关示意图,说出地球运动的基 本特征。 2.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思维导图] 1.读下图,回忆下列知识。 (1)方向:A、B、C三幅图中自转方向为A自西向东、B逆时针、C顺时针。 (2)速度:图中甲、乙、丙三点,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丁处数值为837。 (3)周期:甲地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乙地连续两次看到北极上空某恒星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23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综合思维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影响关系 纬度(同一海拔)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 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 2.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昼夜半球:甲位于夜半球,乙位于昼半球。其形成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晨昏线:图中弧AOB为晨线(填“晨”或“昏”)。 (3)昼夜交替的原因在于地球自转,其周期为1个太阳日。 方法技巧 晨昏线上的点随地球自转下一刻进入白昼的线为晨线,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请用虚线箭头在图中分别画出其运动过程中的偏转方向。 答案画图略。(分别画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南、北半球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原因是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结合图示信息,总结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 答案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拓展延伸 北极星的高度(仰角)等于观测点的地理纬度数;南半球观测不到北极星。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选择题 (2014 ·安徽)2013 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 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 正确。

2.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 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 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 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 错误。 (2014 ·安徽)1958 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 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 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 B 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大全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一)2004.4.28 说明:《会考说明》P2的四、考试内容是复习提纲,请注意参照提纲内容认真读课本内容。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 一、考试内容分析: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1)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3、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5、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6、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1)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2)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7、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8、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1)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2)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3)周期:1个恒星年 (4)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5)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春秋是其中的过渡 三种四季;24节气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 11、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及特点、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二、考题分析 本单元内容在会考100分中约占10%; 会考综合题中第一题出自本单元;

2017上海市高中地理合格性考试真题卷WORD打印版

2017上海市高中地理合格性考) 打印版(WORD试真题卷.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试卷 (2017年 6月)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等类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 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 80分,每小题 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 土星 B. 木星 C. 水星 D. 天王星 2. 月球表面环形山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火山喷发②陨星撞击③太阳风吹拂④风力堆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地球上大潮发生时的月相是 ①新月②上弦月③满月④下弦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当地时间 20:30,全球多个城市的地标建筑都会熄灯一小时, 以响应全球“地球一小时”活动。下列城市中最早熄灯的是 A. 伦敦(零时区) B. 上海(东八区) C. 东京(东九区) D. 纽约(西五区)

5.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于 A. 23°26′N 纬线 B. 26°23′N 纬线 C. 23°26′S 纬线 D. 26°23′S 纬线 6. 去年暑假小林乘坐高铁,一路向北游玩了上海、南京、济南和北京等地,游玩期间,白昼最长的城市是 2 A. 上海 B. 南京 C. 济南 D. 北京 27. 太平洋西部边缘分布有深海沟-岛弧链,与此形成有关的板块是 A.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C. 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D. 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8. 近年来,日本、新西兰、智利等国多次发生地震,这些国家均位于 A. 大陆断裂地震带 B.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 环太平洋地震带 D. 东太平洋中脊地震带 9. 在新疆克孜尔“魔鬼城”有许多宛若蘑菇的巨石,这里的地貌类型属于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高中地理区域定位必记内容及记忆技巧大全

高中地理区域定位必记内容及记忆技巧大全 高中地理区域定位是高考中必掌握内容,怎么样有效记忆世界和中国区域的经纬度是目前高中生感到最头痛的问题,内容太多记不住,太少又不能准确定位,小编将高中地理中经常运用到的经纬度分享给大家并且介绍主要的记忆方法,方便同学们参考。 第一部分:世界地理部分 主要纬线: 赤道: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印度洋、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口、大西洋等。 北回归线:穿过北非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中国滇桂粤、台湾海峡、台湾岛南部、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西印度群岛、大西洋等。 南回归线: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印度洋、澳大利亚中部穿过、太平洋、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西高原南侧。 30°N经过的主要河口:尼罗河河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河口)、钱塘江河口、密西西比河口。 45°N:比斯开湾、阿尔卑斯山5°E、黑海30°-40°E里海50°E、咸海60°E、五大淡水湖90-70°W。 主要经线: 0°经线: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西侧、阿特拉斯山、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30°E: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的西侧、地中海东侧、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的西侧、南非高原的东侧。 60°E: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海(阿曼湾)、阿拉伯半岛最东。 90°E: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蒙古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20°E: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的西侧、大兴安岭的东侧、秦皇岛、山海关、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杭州、台湾海峡、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苏拉威西岛)、澳大利亚西部。 120°W: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旧金山、洛杉矶。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资料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 一、根据气候特征图判断 气候特征图很多,最常见的有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点状图、曲线图、折线图、气候资料图表等,对于这类图的判断,首先要准确掌握十种气候的特征,然后对这些图所反映出的气温和降水特征进行仔细分析,得出气候特征,从而确定气候类型。分析的突破点是: 首先,根据最冷(热)月份出现的时间判断南北半球;其次,根据最冷月气温的数值特征来判断热量带;最后,分析降水量的多少及年内季节分配状况来确定气候类型。 现汇总如下: 二、依据气候的成因判断 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首先,要明确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它决定了各地的热量状况、所属的热量带;其次,要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热量和水汽的调节与输送功能,及其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例如: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在季风影响下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在风带、气压带交替控制下又有哪些气候类型?海陆位置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等来判断气候类型——大陆性气候还是海洋性气候。现归纳如下:

三、根据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 首先要根据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将气候分布模式图变成脑中地图。在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掌握的基础上,其分析判断的方法是: 首先,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地所属半球、所属热量带;其次,从海陆位置上确定位于大陆的东岸还是西岸;最后,根据已知条件将该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通过上面模式图还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 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在赤道南北两侧对称分布,赤道上为热带雨林气候,然后向南、北分别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他们的成因与风带、气压带及其季节性移动有关; 2. 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与季风活动有关; 3. 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差,为极地气候; 4. 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为大陆性气候; 5. 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为高山气候。 四、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 地方时和区时 一、经线和中央经线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统一的时区划分和区时计时的办法: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因此,要弄懂地方时和区时,首先得弄懂经线和中央经线的关系和转化。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而该时区就是以这个整数来命名的,如60°E是东4区的中央经线,0°是零时区的中央经线;而那些不是15°整数倍的经线,到底位于哪个时区,就得由其经度除以15的余数来决定:大于7.5就进,小于7.5则舍。如99°W,除以15得6余9,表示99°W位于西7区;172°E除以15得11余7,表示172°E位于东11区。同样道理,北京的地方时是指其所在经度116°E的时刻,北京时间是指其所在时区东8区的区时,即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二、0点和12点经线 0点和12点分别是夜半球和昼半球中间这条经线的地方时,因此有关昼夜长短的题型中,要巧妙地用好这两个时间及所在经线。如某地某天昼长为14小时,则意味着以正午12点为界,上下午各为7小时,就可推知该地该天是5点钟日出,19点钟日落。同样道理,假如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利用12点和0点分别是昼夜时间的中间性,可推知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如已知3点日出,则可推知21点时日落,昼长为18小时,夜长为6小时等。另外诸如以下题目也可迎刃而解。右图为局部地区的晨昏线位置图(a—b为晨线),请说出此时的北京时间是多少? 。 解题思路:在图中,因为a—b为晨线,因此它的左侧至昏线之间是夜半球,而95°E是夜半球的中间经线,可得知其地方时为0点。这样关键的一步已解决,就可根据这已知条件,计算出北京时间。只要注意一下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因此先得把95°E转化成为东6区,就可正确计算出北京时间是2时。 三、晨线和昏线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是世界最完善,运行里程最长的。在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地貌类型区是 ( ) A .海成地貌 B .黄土地貌 C .岩溶地貌 D .风成地貌 2.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髙原,四川盆地之间。横断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哪一板块碰撞形成的 ( )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3.学生在福建平潭的研学旅行中,观察到矗立在沙滩上的两块巨石,其矿物晶体颗粒较粗色泽较浅,其岩石可能是 ( )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大理岩 D .石灰岩 4.人类首次使用射电望远镜拍下了黑洞照片,干燥的环境有助于天文观测,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下列哪些地区适合天文观测 ( ) ①西欧平原 ②亚马孙平原 ③南美沙漠区 ④南极大陆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④ 5.某地因我国东部丽带的移动,降水一般集中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之后一段时间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这一地方位于 (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6.赤道以南莫桑比克等地区受热带气旋“伊代”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应是 ( ) A B C D 7.增加绿地面积会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 ) A .植物蒸腾会减少 B .下渗减少 C .海洋输送水汽减少 D .地下径流增加 8.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 ( ) A .温度升高,暴雨 B .温度升高,干旱 C .温度降低,干旱 D .温度降低,暴雨 9.甲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区,乙省位于胡焕庸线北侧,表格为两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变 A .环境人口容量更大 B .少年儿童人口量少 C .尚未进入老龄化 D .劳动人口需求缺口大 10. 非洲北部的利比亚战乱不断,一些国民分分向其他国家迁移,这种迁移方式是( ) A .智利迁移 B .难民迁移 C .劳务迁移 D .生态移民 11.2018年香港金融业产值排名全球第三。香港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 ( ) A .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 B .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 C .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D .工业用地和居住用 12.近年来,上海郊区瓜果飘香,鲜花争艳,影响该变化的原因是 ( ) A .市场需求变化 B .劳动力减少 C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D .水资源减少 13.2019年4月,上海张江生物医学产业园新增四个产业园,生物医学产业在此聚集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劳动力数量 B .能源矿产 C .交通运输 D .科学技术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讲义(必修三)

高中地理讲义目录(必修三) 第一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三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四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雨林为例 第五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六讲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七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八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九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十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第一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30°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48°N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三、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1、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高考地理:区域定位的奥秘及口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试题】下图为两区域海陆轮廓图(阴影部分为海洋),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所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地夏季近海洋流自南向北流 B.N海区盐度比M海区低 C.P所在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D.Q所在大洲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2)将图中P、Q所在国进行比较,两国相似之处是 A.都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B.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人口增长表现为高出生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D.二战前都是人口大量迁出地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等可以确定,左图为非洲东部索马里半岛地区,右图为亚马孙河入海口地区。(1)M地处索马里东部沿海,夏季受印度洋北部西南季风影响,洋流自南向北流;N区域靠近世界盐度最高海区——红海,盐度较高;P所在的非洲大陆为非洲板块;Q位于南美洲,面临热带雨林被破坏的生态危机。选A。 (2) P、Q所在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表现为高出生率和高自然增长率。选C。 【归纳总结】区域定位是解答区域地理试题的突破口,因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许多地理属性、特点等才容易与其他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第二部分[要学习网一直在为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而努力] (1)口诀法记忆经纬线上的地理事物:许多区域地理试题往往给出某区域的经纬度范围,要求同学们通过对经纬度的分析判别该区域名称和地理特征。例如,知道某个城市在35°N的大陆西岸,就容易展开联想并推断出它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生长着耐旱的、树皮很厚的常绿灌木;春季景色最美,宜于游览等。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把重要的纬线、经线作为重点之一,熟悉这些经纬线经过的主要地理事物,从而形成对重要地理事物的粗略定位。 下列歌诀、顺口溜易于记忆,可帮助同学们掌握重要经纬线(3条特殊的纬线、7条重要的经线)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 23°26′N:一湾两海三半岛,还要经过台湾岛。 0°纬线:刚果苏门前,亚马加里面。 23°26′S:南非澳洲南美洲,拉普巴拉向南流。 20°W:冰岛以西格陵兰,大西洋中东部穿。 0°经线:零度经线不列颠,伊比利亚几内亚。 20°E:斯堪的纳维亚山,波罗的海巴尔干,波德平原地中海,刚果盆地好望穿。 40°E:东经四十度,东欧平原穿,黑海和红海,东非高原边。 60°E:北乌拉尔山,南阿拉伯海,中穿伊朗和咸海。 120°E:兴安渤海台湾海,澳大利亚西部穿。 180°经线:白令海中,新西兰东。 (2)绘图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许多地理事物很难直接辨认出来,但其周围有我们熟悉的典型地理事物,这时就可以将这些熟悉的地理事物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目标事物与这些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定位。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绘制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