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艺术浅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艺术浅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艺术浅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艺术浅析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一直以来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造就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风格的独特性,以及有别于其它国家造园风格的中国古典园建筑。与古典园林建筑息息相关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也为中国园林建筑的辉煌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绘画的参与中国园林的艺术内涵味道更加浓厚,民族特征也更加突出,这是西方园林成就无法与之媲美的。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特殊范畴,以满足人们游赏和居住等多重需要为目的,将认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相配合,融建筑、绘画、文学、书法、园艺为一体。园林建筑与绘画艺术完美的古人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建筑的布局和造景,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体特征。本文试图从中国古典园林要素中的建筑要素入手, 研究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布局结构, 以期为我们所从事的城市建筑群体的空间设计以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艺术

正文:一、引言

“一块石, 两竿竹, 小窗前, 清趣足。伴读书, 夏寒玉, 夜灯红, 窗纸绿。”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此诗中描写的是中国古典园林创造出居住生活空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造园者为求在喧嚣的城市之中开辟世外桃源, 模仿自然宅院,提出了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主张。正是经过造园者精心巧妙布局表现出的自然意境, 以及由此引发的观者对人生哲理无限感悟, 使中国古典园林突破了时间、空间而趋于无限。于小小园林观晨曦晚霞, 明晦雨雪, 领略四季景色的变幻: 从春风杨柳依依, 夏暑焦廊蔽日, 至秋时桂子飘香,冬日雪月梅影, 四季美景自成乐趣。听鸟语虫鸣, 松涛竹啸, 残荷秋雨, 溪流淙

不由得令人与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所述产生共鸣: ”悠悠平与颢气俱而莫得其崖; 洋洋平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不知月之人, 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 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如此人生美境并不是简单的堆砌, 而是一池一山, 一楼一亭, 一花一木, 配置相宜, 景观浑然一体, 妙若自然。园林建筑物作为构成景境的要素, 一方面是纯粹的人工构筑物, 另一方面其布局在与山、水、花、木的自然协调中,成为创造中国古典园林这种独树一帜的居住生活空间的重要手段。以山水为主体, 结合山水地形、地貌特点, 巧妙构筑建筑物, 使之与山水风格统一融合成宛若天成般的景观体系, 是中国园林建筑的基本准则。因此, 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之中的建筑, 对于我们继承中国传统居住文化, 研究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及其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建人与自然共生息的生态聚居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试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艺术入手, 探索其对现代生活居住空间创建的启示。

二、中国古典园林之建筑空间布局

中国园林艺术是在伴随着其他类型,如诗词、绘画艺术相互影响,互相通融而逐渐发展的,更为重要的是满足了园居者使用功能要求。小小宅国不仅是生活的场所,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还是接待宾客,宴饮亲朋,读书,怡情悦性,标榜风雅,消遣精

神,超世独立的心理活动空间。这样一种园居生活空间的创造,其最重要元素就是园林建筑。古语云:“人家住宅,须要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消受如此清福,一身不虚矣。”因此作为人工构筑物的园林建筑布局对我们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自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如同中国诗词、绘画艺术的发展,中国园林艺术从模仿自然山水向写意山水的方向发展: 将自然要素反复提炼,在有限的地段创造出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而这种空间的创造正是通过如下三种建筑表现出来的。

1空间总体组织的整体性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各环境要素彼此的构成关系体现出其布局的整体性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达在具体的建筑空间布局手法上则为过渡空间的运用。中国园林的空间过渡在建筑布局中具有有效的空间引导、空间对比的作用。首先是入口空间的塑造, 如园外、园内的空间过渡大多采用较小而且封闭的过渡空间, 如留园入口的布局是由建筑围合成曲折、狭长、封闭的空间, 处于其内的人视野被极度压缩, 但进入园内, 便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从而有效地塑造出园内隔绝尘世, 有若世外桃源的空间。除此之外,住宅通往园内也往往采用多个过渡空间, 如在宅与园之间插入窄小暗闭的过渡空间, 使进入园者可以强烈感受到园内主体空间的明朗, 开阔。另外宅与园之间, 或是园景和园景之间, 往往以“廊”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形独特的过渡空间, 不仅巧妙衔接了不同的空间而且具有引导和暗示

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布局的整体性结构还通过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处理表现出来, 其手法主要是形成主题空间。中国园林由建筑和各园林要素围合出来的空间各部分往往形成由主导空间统驭周围次要空间的效果, 并共同以某一特色形成这一空间系统的主导特征。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就是以建筑作为景观中心, 并同时具有点题的功能。远香堂位于全园的中心突出的位置, 周围水面开阔, 统领着四周的荷池, 以及其他的小体量园景建筑, 将建筑与山石、花木凝聚成有机整体。它还以“远香”为名点出池中荷花清香远溢, 以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境界统领整体空间。因此空间主题的功能也便从物质、精神两方面驾驭园林空间成为有机整体性结构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的整体性还通过建筑和各园林要素彼此作为景观除了被用以孤赏之外, 还与其它的景之间保持者看与被看的视觉制约关系。也就是各自同时成为借景的对象,如此而使观者可以不断感受景点之间的前后呼应关系,互相衬托,在园中地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反复出现的借景,逐步完善园林的整体画面,从而在整个园林空间形成以各建筑为中心构成错综复杂的整体视线网络。如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十分巧妙的处于视觉制约关系的焦点之中,从被看的方面来说,它的位置是从园中的中部经别有洞天门到西部景区的首要借景对象,它又是通往留听阁的曲桥,或通往倒影楼水廊的借景。另一方面,扇面亭又处于十分有利的“看”的地理优势,正面临水,其三面的门洞、窗口皆有景可借。

2空间三维展开的序列性

在《中国人的智慧》一书中作者曾有关于中国建筑布局的论述:中国建筑是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上一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中国建筑平面纵深布局的空间使人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的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生活的安适和

对环境的主宰,将空间直观的空间感受转变成慢慢游历的时间进程。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布局库正是这种以时间为线索的空间结构的典型。这种布局将园林中的各种建筑以各种功能的空间通过时间来演绎的线性关系,彼此相互联系,有效的突破了三维空间的限定。

这种时间性的空间即是序列空间,也可以把它比拟为长长的山水画卷,“由前幅而生中幅,由中幅而生后幅。”具有多种空间,多种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的特点,观者在行进过程中感受园林之美和人生情致。其典型的建筑布局方式这样的:入口建筑设在边角处,避免了视线一览无余,同时借助园林的石壁或假山等要素遮挡视线,或直接建成较小的封闭空间,与园内豁然开朗的景色形成正比,给人以欲扬先抑的空间感受;主体建筑大多沿园周边布局,内部围合成以水为中心的环境景观。主要建筑之间设曲廊相互联系,将人引入更深层次处的空间。园中建如厅堂轩等主要的观景建筑,可一览园之全貌,形成线性景观序列的高潮。因此,形成从开始段—引导段—尾声段的园林建筑的线性序列布局。

在规模较大的皇家园林中,建筑的构成关系虽然更为复杂,大量的园林建筑彼

此围合形成串联的院落,但同样也是沿一条共同轴线逐渐展开庭院空间,或是以某个空间庭院为中心,其他较小的庭院围绕前者围合形成的主导空间周边布置,共同构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建筑空间按序列往往能被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子序列”,通过借助空间处理手法甚至以水、陆、空三种路线来引导人们遵循特定的程序完成——序列空间的转换。

3空间曲折穿插的层次性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山无曲折不致灵,室无高下不致情;一树一峰入画意,几弯几曲远尘心”。通过将不同类型的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穿插布局,空间上隔、围、透、高、低等手法的运用,充分表现出造园者从平面、从空间追求园林景观的高深,让人感受“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境界,达到介于之园纳须弥的。曲折布局的园林景观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性,如刘熙载在《艺概》对曲折的论述:“一转一深,一转一妙,此骚人三味,自声家得之,使自超出常境。”如此能达到景观层次的丰富变化而构成园林的曲折性布局,完成空间有公共到私密,由开敞到封闭的转换,真是通过同一或不同园林建筑要素的相互组合来得以实现,其中则尤以建筑及其由建筑围合而形成的空间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如利用可长、可短、可折、可曲的廊连接单体建筑,组合成具有曲折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群。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述:“··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廊的曲折变化,形成步移景移的丰富变化,同时空透的廊所分隔形成的两侧曲折空间,彼此渗透,大大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变化。

园林空间的曲折性布局还借助于建筑自身来表现。一种方式是建筑空间的相互交错穿插,形成曲折迂回,无穷无尽的空间效果。如留园由入口至古木交柯后,或是向西经绿荫至明瑟楼,或是向东经曲溪楼,五峰仙馆至石林小院,大多是利用建筑物彼此交错穿插,保持了空间序列的连续曲折。还有一种方式是利用建筑空间的高低错落形成园林空间竖向的曲折性结果表现。园林建筑的构筑往往选择依山傍水,或地形由起伏变化的地方,即便是地处市井,无天然地形利用的,也千方百计以人工方法堆山叠石,引水开池,从而形成高低起伏变化的地形。而园林建筑则顺应地形随高就低安排。

园林建筑还与如山石、沟壑、水、路径、桥、墙垣等其他的要素的蜿蜒曲折巧妙结合,共同构成虚、实、藏、露、疏、密等景观层次变化,形成“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引起人在情绪上的起伏变化。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曲折性布局将有限的空间扩大,使人感受到空间的无限深远。

三、结论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结构的多样性,和园林建筑的多样性导致了中国园林空间内要素组合的多姿多彩。园林建筑的空间布局在其整体性、线性、曲折性结构方面所表现出的精妙,使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特定的形象,组合体现出以园法天,以方象地,纳宇宙以芥子粒的哲理。将各种园林人工构筑物和自然相和谐嵌合。

因此,在我们现代城市空间的建设过程应更好地运用适宜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手法,以塑造更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

[2]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86年

[3] 陈从周《苏州园林》,同济大学建筑系印1956年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