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艾叶样稿

《本草纲目》艾叶样稿
《本草纲目》艾叶样稿

大型文献纪录片《本草纲目》样片

《从“艾”出发》文案

一、本草故事

1、从李时珍的故乡蕲春开始,点到蕲艾。(到达李时珍故居,寻找历史的痕迹和故事)

2、蕲艾与李时珍的故事,与当地人们的密切联系。(采访药农,跟拍药农的播种和采收,寻找值得关注的故事。)

3、艾与端午节的关联。艾草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端午节插艾草菖蒲。到部分传统文化气息较浓的地区拍摄,记录端午节与艾的联系,采访当地居民。(香港大澳渔村,体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突出艾草的重要性)

关于艾叶辟邪的传说、真实起源和科学道理,可采访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梅全喜

4、艾的作用。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艾的,包括艾叶泡脚、艾熏美容、艾灸,艾草粑粑等等。

●医用的部分占大部分,进入医院拍摄,记录医生是如何给病人艾灸治病,采访跟踪。

●南方人使用艾给小孩沐浴,早已成为中华民俗的一种风俗,它既是驱邪避害的“仪式”,同时

也有保健的功效。

●艾叶泡脚和艾熏美容可略带一点,从而阐明艾对女人的作用,以及用得普遍。

●艾草粑粑在这可以体现中草药药食同源的特征。清明时节,在广东河源等地区有食用艾草粑粑

的习俗。这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在这里,用细腻的镜头,突显精美的食品之时,体现药食同源、民俗文化的精髓。

以上为本环节大致列出的拍摄故事点。具体的事件还需到现场之后进行采访拍摄。

解说:中国人对生活的热情,根源于赖以生存的草、木、山、水、阳光、土地、大气。草木生于土地,汲取日月精华,而被大自然赋予了独有的灵性。这种灵性被先人熟知、掌握,应用于人的生命。心怀感恩,中国人把这些扶病祛邪、与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草木赋予了一个朴素而好听的名字:本草。

解说:本草,指的就是中药。

(蕲州,当地老农在田间劳动,唱农歌,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解说:蕲州,地处湖北省蕲春县,蕲州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到了明代,这座长江之滨的州城日

见繁华,逐渐成为商贾重地。1518年,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就出生在这里。

解说:农历五月的蕲州,居民们在当地田间采收蕲艾,伴随着阵阵龙舟的锣鼓,挂到了自家的大

门上,这在中国,早已是上千年的习俗。某大爷在蕲州生活了一辈子,据他说,每年端午,都会

在自家的大门上亲手挂上自己采摘的艾叶。

记者与大爷交谈:(为何挂艾叶?挂艾叶可以辟邪!引出诸如此类的话)

解说:邪是什么?为何中国人认为挂艾叶可以辟邪?一颗柔嫩的小草,中国人为何与它相伴了千

年呢?

解说:在古代,当瘟疫肆虐时,一个村庄里往往有很多人因感染瘟疫而死亡,这些被瘟疫感染的

人则被村民认为是“中邪”、“撞鬼”或“中毒气”。而那些在家里悬挂艾叶或熏艾的村民都没

有被瘟疫感染,因而他们坚信艾叶有避邪作用。“邪”,实际上是指一切能够致病的因素,它并

非某一种实体。而“辟邪”,实际上是发挥空气消毒达到预防瘟疫传染的作用。东晋著名的医药

学家葛洪在他的《肘后备急方》中就介绍了用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的方法:在瘟疫流行时“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而且认为用这种方法预防疫病传染,效果“极佳”。解说:因此,艾草辟邪的作用,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二、本草亮相:5分钟

解说:艾,也称冰台、医草、黄草、艾蒿。属菊科多年生草本。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白色,有茸毛。性温芳香,二月播种,五月采集。(当地药农或工人播种、收成的镜头)取其干燥叶入药,中药名为艾叶。

解说:艾,分布于中国各地,但世传以湖北蕲州者为佳,谓之蕲艾,誉为道地药材。

(蕲艾画面)

解说:五百年前,药物学家李时珍和父亲李言闻就赋予蕲艾,“艾中之胜”的称号。李言闻曾

作《蕲艾传》,书中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将它与人参的价

值相媲美。这也许是第一本论述艾叶的专著。

解说:李氏父子,世居蕲州,相传他们曾多次上麒麟山(今蕲州镇都)采集艾叶的标本。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

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从此,蕲艾之名,风靡全国,蕲艾作为艾叶道地

药材的地位也得到正式确定。

解说:在粽子飘香的时节,大别山南麓地带,艾草遍布山野。冬冷夏热,雨量充沛,大自然馈赠

以蕲艾足够的养分。适宜的自然环境,潮湿肥沃的土壤,蕲艾长得尤为茂盛。它比一般的艾草高大,高达1〃8到2〃5米。它的叶片肥厚,挥发油含量较高,在医用上效果更佳。

解说:据专家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最古老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着艾叶的疗效与用法,此后历代的本草书籍均有记载。

解说:根据炮制方法不同,艾叶药材可分为艾叶、艾绒、鲜艾叶、炒艾叶、醋艾叶、艾叶炭等多种。中医理论认为其功效各不相同。艾叶性温芳香,暖血温经,行气止痛,用于妇人气血寒滞之

症效佳。艾绒,多用于烧灸,温煦气血,舒经活络,药效似艾叶而更优。鲜艾叶性偏温热,强于

驱寒,适用于宫寒不孕,腹冷痛经。艾叶炭擅入血分,温经止血,宜用于崩漏下血,月经过多等

出血症。

解说:农历五月的蕲春,迎来采艾的盛事。成熟的艾叶被采摘下来,然后经过阳光的洗礼和时间

的历练。挑选之后,储存起来的艾叶会慢慢消化燥气,使之利于灸火的运用。《本草纲目》描述,“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三年的陈艾为最佳。时间一到,艾叶就进入第二道加工程序:反复

晒杵,筛选。除去杂质后,鲜绿的艾叶化身为土黄色的细艾绒,人们称它们为熟艾。它们将完成

此生最重要的使命:灸法。为方便使用和储存,艾绒也通常被制成艾条和艾柱。

解说:艾中之王,就这样,褪下了绿色的霓裳。无论是用于医疗的灸、还是用于民俗中的食、浴等,艾,千百年来,静静地与人类相伴,默默地燃烧自己,因习以为常而归于平淡,与那些大部

分仍野生于自然、未被人使用的艾叶一起,走向生命的终点。然而春风拂过,嫩绿的艾叶又带着

生命的气息,再一次融进人类的肌体。

三、本草新解

解说:又是一天太阳的生起。植物因土地而扎根,因水而蕴藏灵性。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士

大夫们就懂得用兰草、艾草等植物煎煮沐浴。在民间,人们常常用陈年老艾泡足浴身,一些地区

还有着新生婴儿、产妇用艾叶洗澡的习俗。祖先们大概早已掌握了艾叶杀菌消毒、驱风散寒等作用,从而赋予了它祛秽避邪的精神象征。一盆热水、一把艾叶,中华民族强身健体的方式如此朴素,又因其代代相传,而逐渐成为一种习俗、一种文化……

采访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梅全喜:关于艾叶的文化内涵

解说:随着现代科学对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宽,以艾叶为主药,通过低温动态提取、浓缩、并配以

黄酮素等精华而制成的新型滴露艾婴康,则具有更为广泛的杀菌消毒、祛风散寒的护肤效果。

采访:李时珍药业的专业人士(艾叶如何入药?效果和直接用艾叶洗浴有什么不同?方便使用、

传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等等。还有哪些产品?比如艾阴洁(蕲艾叶、苦参、百部、蛇床子、地肤子、薄荷脑、冰片)

例如:各种复方及微型灸剂、胶囊剂、片剂、油剂、β-环糊精包含物、浴剂、滴丸剂等剂型。解说:这看似娇嫩的艾叶,却是中华大地上流传千年的祥物。它的体内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奥秘?

人们试图从它的肌理脉络中,用现代医学实验分析的方法,找到答案。

(适当运用浸会大学实验、分析、煎煮中药、主要成分化学结构数据、色谱图)

可借用香港卫生署制定的《香港中药材标准》第五期《艾叶》项下的最新研究数据。

赵中振博士:通过仪器检测分析和实验证明(或者直接用化学成分数据),可以发现:化学成分:挥发油

药理作用:凝血止血,平喘、止咳、祛痰,抗菌,抗病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增强

免疫,抗疲劳,抗肿瘤等。

应用:中医临床用药,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主治:1、虚寒出血,尤宜于崩漏。

2、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

3、

寒性咳喘。临床还用于肝炎、肝硬化、慢性气管炎等病的治疗。

A、艾叶当中含有的XXXX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祛风等作用,从而解释刚刚提到的艾叶洗澡

为什么具有杀菌消毒、祛风散寒的药理作用。还有艾阴洁具有的温经止血的作用?

(艾叶主要含挥发油类成分、黄酮类成分等等。艾具有凝血止血、平喘止咳、抗菌等作用。也有

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艾叶的凝血止血等作用。生艾叶水提物灌胃能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醋艾叶炭、艾叶炭、煅艾叶炭水提物灌胃均能缩短小鼠断尾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醋艾叶炭水提物灌

胃对热板和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还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这与中医理论认为艾叶具有温经,止血,

散寒,止痛等功效的认识相一致。)(设计参考文献结果)

B、艾叶的临床新用有,治疗肝炎、慢性气管炎等等。(是否有小案例或者事件)

(采访梅全喜教授:艾叶在防治流感、人禽流感上的作用。特别是针对2013年春的H7N9,有无

特殊的功能或故事。)

解说:谈到艾叶,不能不提到针灸,因艾叶最早用途是灸,很多人误以为针灸是一词一意,其实

针与灸是两个概念,针灸由“针”和“灸”构成,但二者却密不可分。

赵中振博士:我试从大家常上的Google互联网上搜索了一下,针刺(Acupuncture)与灸(Moxibustion)的出现率相差8倍。针灸英文应当译为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但一般人只

知「针刺」,而对「灸」为何物,则知之甚少。艾灸,在国内的使用也日趋减少,有的中医药高

等学府干脆叫做针推学院,而把灸冷置一旁。一位在美国执业的中医朋友给我讲过这样的一个真

实故事。一日,他正在用灸法给患者治病,楼下突然间警铃大作,几辆消防车风驰电掣而至,原

来是屋内的烟雾触发了大厦的烟雾探测器。他还告诉我,在美国曾遇到过有人将燃艾灸卷当成大

麻吸毒投诉。不同文化与医药背景的差异,对于艾灸走出国门,也造成了一大障碍。

解说: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

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解说:聪明的中国人发现了艾叶是灸用的好原料。中国人说,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

绝之元阳。中医基础的阴阳五行中,气是人们运行的根本。而艾叶能够宣理气血,灸法可以舒筋

活络,达到治病和健身延年的作用。

为什么蕲艾条施灸效果是远远好于普通艾条的(道地性重要)(蕲春李时珍地道中药材有限公司、蕲春赤方蕲艾制品有限公司等),如何辨别?

赵中振博士:在现代,艾叶中还可以有一些新型的用途,如:和酒相配具有什么样的保健作用?

检测到的哪些成分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炎症,慢性支气管炎、菌痢、黄水疮、鼻炎,艾条可治面瘫、减肥,还有用于室内消毒等等。适应现代人的需求的无臭、无烟型的艾绒也在研制中。

解说:一株普通的小草,饱含着中华民族炽热的情怀。在千百年来的代代传承中,融入到民族的

文化肌理中。艾,用它仅仅几个月的年轻生命,换来数年的沉寂,最终燃烧化烟、零落尘泥、归

于尘土,用爱的芬芳,浸润人们的肌体,用一次次的生命轮回,带给世人健康的微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