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2.2.1 例子反应教案 新课标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2.2.1 例子反应教案 新课标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2.2.1 例子反应教案 新课标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2.2.1 例子反应教案新课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⑵知道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⑶通过电解质的电离掌握酸、碱、盐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⑵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硫酸铜和氯化钡溶液是否发生反应,从几组探究实验中得到

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实验出发,探寻反应本源;

⑶通过交流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的导电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形成问题的意

识,养成探究的良好习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化学实验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⑵通过实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

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学法指导】

⑴“指导学生有序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描述实验现

象。

⑵“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概括的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将感性材料转化为理性认识,

得到正确结论。

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发表独立见解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材料,让学生

自己钻研教材,尝试攻克难点,培养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离子反应(第1课时)

【温故知新】

1.(自学、讨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盐?它们在组成上各有什么特点?

2.(自学、讨论)NaCl溶液为什么能导电?什么是电离?

【课堂研讨】

1.(自学、思考)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练一练】

⑴下列哪些物质能导电?

铁能氯化钠晶

不能盐酸能

铜能氯化钠溶

能稀硫酸能

锌能硝酸钾晶

不能烧碱固体不能

铝能硝酸钾溶

能烧碱溶液能

金能葡萄糖溶

不能硫酸钡不能

结论与原因:

①金属单质能 (填能、不能)导电,原因:金属单质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②氯化钠固体及酒精不能 (填能、不能)导电,原因:无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

③表格中的氯化钠晶体、硝酸钾晶体、烧碱固体、硫酸钡有什么方法能使其导电?为什么?

前三者配制成溶液或在熔融状态下,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

④葡萄糖固体熔化后能导电吗?为什么?

不能,无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

⑵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能导电?

①碳酸钠溶液②固态NaCl ③CO2④H2SO4⑤碳棒⑥酒精⑦KOH

晶体

⑧熔融状态的K2CO3⑨葡萄糖⑩氨气

能导电的物质有:①⑧;

电解质有:②④⑦⑧;

非电解质有:③⑥⑨⑩。

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C;

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E.铜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F.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G.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课堂生成】

2.

(自学、归纳)归纳总结,完成下表:

电解质非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导电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

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本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电离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

均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共同点均为化合物

举例NaCl Ba(OH)2CH3COOH CH3CH2OH C12H22O11

3.(讨论、交流)查阅资料,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常见的强电解质与

弱电解质分别有哪些物质?

【课堂生成】

4.(思考、讨论)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H2SO4:②Ba(OH)2:

③MgCl2:④CH3COOH:

⑤NaOH:⑥NH3·H2O:

⑦NaHSO4:⑧NaHCO3:

讨论总结,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①阴阳离子拆开写,但原子团不能拆,如:NO3-、SO42-、OH-、NH4+、CO32-等;

【课堂生成】

学生书写CH3COOH的电离时写成CH3+与COOH-,表现出没有考虑到酸的定义,同理明知道NH3·H2O是碱,却不知电离出什么离子。

5.(讨论、归纳)请你经过思考或与同学讨论完成下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

解质

电离程度完全部分溶液中存

在微粒种类水合离子、水分子

水合离子、水分子

弱电解质分子

电离方式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相互关系均为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电离方程式

书写规律

用等号

H n A=nH++A n-

用可逆符号

HAH++A-

弱酸分步电离到选修时再讲解

举例强酸:HCl、H2SO4、HNO3、HClO4、

HBr、HI等

强碱:KOH、NaOH、Ba(OH)2等

绝大部分盐:BaSO4、BaCl2 等

弱酸:CH3COOH、HCN、H2S、H2CO3

弱碱:NH3·H2O、Cu(OH)2等

H2O及极少数盐:(CH3COO)2Pb等

6.(思考、讨论)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吗?举例说

明溶液的导电性是由什么决定的?

不一定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离子浓度,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大的导电能力强。

②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电荷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③电解质强弱,相同条件下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电荷浓度)。

【课堂生成】

【巩固练习】

1.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硫酸

B.干冰

C.蔗糖

D.硫酸钡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Ca(OH)2=Ca2++2OH-

B.CuO=Cu2++O2-

C. HCl=H++Cl-

D.K2SO4=2K++SO42-

5.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O4=Na++H++SO42-

B.NaHCO3=Na++H++CO32-

C.MgCl2=Mg2++Cl2-

D.CH3COOH=H++CH3COO-

3.下列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强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

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2O

B.SO3

C.Cu

D.NaCl溶液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NH3

6.完成《优化探究》与《课时作业本》上的有关练习。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2.2.1 海水中盐的开发和利用课时训练(含

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1.海水制盐的主要方法是( )

A.分馏法

B.蒸发法

C.电渗析法

D.电解法

解析:海水制盐的方法主要是蒸发法。

答案:B

2.NaCl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重要物质,除了作为调味品以外,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产品或物质能以NaCl为主要原料制取的是( )

①金属钠②氯气③烧碱④盐酸⑤纯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得金属钠和氯气;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氯气、氢气和烧碱,进而可由氢气和氯气反应制得HCl,HCl溶于水即得盐酸;侯氏制碱法利用NaCl制取纯碱。

答案:D

3.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解析:电解NaCl水溶液时,阳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反应为2H++2e-H2↑,总反应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在阴极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得不到金属钠,A错;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应呈红色,C错;电解时生成了碱性的氢氧化钠,电解液应呈碱性,D错;阳极附近生成氯气,滴入KI溶液,氯气氧化KI生成单质碘,单质碘溶于水,溶液呈棕色,B正确。

答案:B

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A项海水中钾元素以K+形式存在,生成钾单质必然发生化学变化;B项海水蒸发制海盐是物理变化;C项2NaCl(熔融)2Na+Cl2↑;D项,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

5.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解析:在合成氨工业中,使氨冷却液化,降低NH3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N2、H2的转化率,但其反应速率减小,A项不正确;在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使催化剂保持最佳活性,B项不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室产生Cl2,阴极室产生H2,显然C项不正确;由于粗铜中含有Fe、Zn等活泼金属,它们比Cu易失电子,而在它们失电子的同时,阴极仍有Cu析出,故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D

6.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附近有0.8 mol氢氧化钠生成时,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0.16 mol

B.0.2 mol

C.0.4 mol

D.0.8 mol

解析:由2NaCl+2H2O2NaOH+H2↑+Cl2↑知每生成2 mol NaOH转移2 mol e-,故有0.8 mol NaOH 生成,导线中就有0.8 mol e-通过。

答案:D

7.下图中能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是( )

解析:在直流电源和电解池的闭合电路中,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上生成Cl2,可用碘化钾淀粉溶液作试剂检验Cl2;在阴极上生成H2,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采用点燃的操作方法检验H2;在阴极区生成NaOH溶液,可用酚酞溶液作试剂检验NaOH。

答案:D

8.铝和氢氧化钾都是重要的工业产品。请回答:

(1)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2)铝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3)工业品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

②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

因。

③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液体出口(填“A”或“B”)导出。

解析:(3)中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应是OH-失电子,所以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而阴

极为H+放电,促进水的电离,使OH-浓度增大,所以pH增大。根据阳离子交换膜的特点,K+可从阳极区进入阴极区和OH-组成KOH,从而可在阴极区得到纯的KOH,故液体应从B口导出。

答案:(1)2Al2O3(熔融)4Al+3O2↑

(2)2Al+2OH-+2H2O2Al+3H2↑

(3)①4OH--4e-2H2O+O2↑

②H+放电,促进水的电离,OH-浓度增大

③B

9.用U形管、石墨电极、低碳钢电极、铅蓄电池和导线等组装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是成功的)。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电极上的气态产物是,低碳钢电极上的气态产物是。

(2)NaOH生成于(填“阳极区”或“阴极区”)。请对你的判断作出简要的解

(3)如果将铅蓄电池的正、负极对调后再连接,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是。

解析:在电解池中,石墨是惰性电极,它用作电解池的阳极,接电源的正极;低碳钢是活性电极,它用作电解池的阴极,接电源的负极。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

饱和NaCl溶液中有Na+和H+两种阳离子,H+放电能力较强;有OH-和Cl-两种阴离子,Cl-放电能力较强。电极反应式如下:

石墨电极(阳极):4Cl--4e-2Cl2↑

低碳钢电极(阴极):4H2O+4e-2H2↑+4OH-或2H++2e-H2↑

在电解的过程中,阴极区生成OH-,溶液里的Na+受电场力的作用移向阴极区,在阴极区生成了NaOH。

将铅蓄电池的正、负极对调后再连接,石墨电极(惰性电极)变成了阴极,低碳钢电极(活性电极)变成了阳极,电极反应式如下:

石墨电极(阴极):4H2O+4e-2H2↑+4OH-

低碳钢电极(阳极):2Fe-4e-2Fe2+

电解总化学反应方程式:Fe+2H2OFe(OH)2↓+H2↑。

答案:(1)Cl2(或氯气) H2(或氢气)

(2)阴极区OH-在阴极区生成,溶液里的Na+移向阴极区,OH-与Na+在阴极形成了NaOH

(3)Fe+2H2OFe(OH)2↓+H2↑

10.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选填“不变”“升高”或“下降”)。

(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如果粗盐中S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该钡试剂可以是(选填

“a”“b”或“c”)。

a.Ba(OH)2

b.Ba(NO3)2

c.BaCl2

(4)为有效除去Ca2+、Mg2+、S,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选填“a”“b”或“c”)。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冷却结晶、除去NaCl。(填写操作名称)

(6)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采用无隔膜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产物仅是NaClO和H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解析:(1)电解食盐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2Cl--2e-Cl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消耗H+,即产生OH-,所以溶液的pH升高。

(2)精制过程中,加入Na2CO3除去Ca2+(Ca2++CCaCO3↓);加入NaOH除去

Mg2+[Mg2++2OH-Mg(OH)2↓],由于Mg(OH)2的溶解度小于MgCO3的溶解度,所以Mg2+与OH-、C混合时,主要生成Mg(OH)2沉淀。

(3)除去S应选择Ba2+,如加入Ba(NO3)2,溶液中会引入杂质N,而加入BaCl2或Ba(OH)2均不会增加新的杂质。

(4)除杂质时加入Ba2+和OH-无先后之分,但Na2CO3一定在BaCl2之后加入,因为C还能除去多余的Ba2+。

(5)脱盐工序的目的是分离NaOH和NaCl,由于NaCl溶解度小,因而NaCl首先析出,其操作过程是蒸发、冷却结晶,经过滤得到NaCl晶体。

(6)如无隔膜会发生如下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电解食盐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加得NaCl+H2ONaClO+H2↑。

答案:(1)2Cl--2e-Cl2↑升高

(2)Ca2++CCaCO3↓、Mg2++2OH-Mg(OH)2↓(3)ac (4)bc (5)蒸发过滤(6)NaCl+H2ONaClO+H2↑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课文及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投入,体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设问: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Cu2+,能否用实验证明请简单设计。 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Ba2++SO2-4==BaSO4↓ CuCl2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Ag++Cl-==AgCl↓ AgNO3与NaCl反应动画。请点击画面 2、离子反应方程式: --上述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请点击观看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a、强酸:HCl、H2SO4、HNO3等;b、强碱:KOH、NaOH、Ba(OH)2.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等 b、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②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 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 ④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

高中化学 《化学键》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化学键:(1)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化学键。 (2)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分子内旧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键 (3)化学键的类型共价键 金属键 一.离子键 【实验1—2】 操作取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 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 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 上方(如图1—10) 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化学方程式2Na +Cl2点燃 2NaCl 【图1—10】 解释:Na原子与Cl原子化合时,Na失去一个电子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定结构,因此,Na原子的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Cl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高中化学第一节课的精品教案

高中化学第一节课教案 分析:高中化学教师的第一节课不但关系到老师能否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而且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使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气氛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思维的转变 教学过程: 〖提问〗1.你能谈谈初中学习化学的体会吗? 2.化学与语文和物理等课程相比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学好化学? 〖讲述〗初中化学强调的是定性分析,只要学生记住现象和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例1〗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中一定有的元素有 〖例2〗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 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4.4 g CO2和3.6g H2O,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D.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 〖讲述〗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之外,还要明白“为什么”,“是多少”我们来回顾下初中时仰视和俯视对测量液体体积的影响? 这个应该不难知道我们老师都讲过是“羊小虎大”可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来作图来分析: 仰视俯视 〖恩考〗1.我们量取50Ml的液体时,采用俯视读数,会有什么影响呢? 2.如果我们采用滴定管(滴定管高刻度由上而下依次增大)量取液体时,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讲述〗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我们身边常见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实验入手,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除了要加强形象思维之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此外,初中化学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有些同学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而高中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并将学过的知识再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学习那将会事倍功半。 〖例3〗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宏观上和微观上间隔的区别,要求学生能够对相似的概念进行归纳,比较,辨析。 〖练习1〗有种玉的主要成NaAlSi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价 B.这种玉含有10个原子

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教案(供参考)

学科教师辅导学案

③删除两边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化简各物质的系数成最简整数比。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原子数是否守恒,电荷总数是否守恒。 B.离子反应实质法 ①分析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反应物写出其电离方程式;难溶于水、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写化学式。 ②判断反应物存在形式的微粒哪些能相互作用生成沉淀、水、气体或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综合上述两步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知识点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方法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的注意要点 (1)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要臆造。 (2)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拆开写。如NaHSO3应拆分为Na+和HSO-3。 (3)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易忽视符号“===”与“”、“↑”与“↓”的正确使用。 (4)注意几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产物为CaSO4而不是CaSO3;向Fe(OH)3悬浊液中加入稀碘化氢溶液中,产物中的Fe元素应为Fe2+而不是Fe3+。 (5)注意“量”的条件,如漂白粉溶液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通入足量CO2:ClO-+CO2+H2O===HClO+HCO-3。 (6)注意反应环境,不在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实验室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反应制取NH3的反应。 (7)注意操作顺序,操作顺序不同,离子方程式有时也不同。如AlCl3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溶液和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AlCl3溶液中的反应。 (8)注意是否漏掉了离子反应,如B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既要写出OH-与HCO-3生成CO2-3的反应,又不能漏掉Ba2+与CO32-生成BaCO3的反应。 (9)看是否遵循守恒规律,离子方程式中一定符合两个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原子)守恒,如是氧化还原反应则还要遵循得失电子守恒。 【领悟·整合】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表示所有同一类的反应。例如:强酸、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大都可以表示为:H++OH-=H2O。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2)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数均应相等。 精讲精练 【例1】已知白色PbSO4难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却可溶于醋酸铵饱和溶液中,其反应式为: PbSO4+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在无色的(CH3COO)2Pb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黑色沉淀(PbS)生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化学键

授课教案 常见的简单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①温故而知新;②新课知识要点;③例题经典分析;④课堂作业(5—10分钟);⑤家庭作业;○6下次课预授内容(和学生讨论下次课要上的内容)) 【新课内容】 (一)化学键 一、离子键 1、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粒子:阴、阳离子 3、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化合时,已形成离子键,如第ⅠA族、第ⅡA族中的金属与第ⅥA族、第ⅦA族中的非金属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 二、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如: Na、Cl、Mg、S的电子式可分别表示为: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AB型(如NaCl): AB2型(如MgCl2): A2B型(如Na2O): 注意: 1. 2. 3. 4.不能把“→”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三、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的相互作用。如: 用电子式表示Cl2的形成过程: 2、成键粒子:原子 3、形成条件: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课形成共价键,某些金属与非金属(特别是不活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化学反应的本质:

7. 晶体共有五种: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过度晶体 金属晶体熔化破坏金属键,离子晶体熔化破坏离子键,原子晶体破坏共价键,分子晶体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和氢键),过度晶体(主要是石墨)破坏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所以,熔化时破坏共价键的是原子晶体和过度晶体,原子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精品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化学键,以NaCl、HCl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 课时安排 第1节元素周期表2课时 第2节元素周期表3课时 第3节化学键2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高中化学_全册精品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必修1全册精品教案全集 教案编号:1 课题:初中知识复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 2、复习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 【道德情感目标】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难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器材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归纳整理]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填上分离的物质及应用举例及二、离子的检验。并交流答案。 [板书] 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 [投影] [讲述]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 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 思考]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提问]过滤、蒸馏注意事项 [投影] [讲述]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如图:

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略低约 1cm),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 ③“三接触”: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过滤后如果溶液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一遍。如果滤液对滤纸有腐蚀作用,一般可用石棉或玻璃丝代替滤纸。如果过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板书]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 [投影] [讲述并板书]2、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提问]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讲述]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投影] [讲述并板书]3、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6)分液的操作方法: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课文及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情投入,体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设问: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 Cu2+,能否用实验证明?请简单设计。 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Ba2++SO2-4==BaSO4↓ CuCl2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Ag++Cl-==AgCl↓

AgNO3与NaCl反应动画。请点击画面 2、离子反应方程式: --上述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请点击观看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a、强酸:HCl、H2SO4、HNO3等; b、强碱:KOH、NaOH、Ba(OH)2.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 等 b、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高一化学一单元教案化学键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一单元教案:化学键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一化学一单元教案:化学键教学设计 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从分类的角度上来看,前面有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本节内容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成键方式,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在选修3中再介绍金属键),共价键再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一是各种化学键与各类物质的关系,二是化学键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课标要求 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在电子式的教学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本节课概念较多,且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知道常见物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了解形成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简单规律;(2)知道电子式含义,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物质及其形成过程;(3)了解键的极性;(4)了解共价键的概念,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1-2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得出感性认识,结合动画从微观模拟氯化钠的形成,建立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实质;通过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简单归纳出形成离子键的条件。(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强化对离子键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3)通过P22思考与交流,并结合动画模拟演示,建立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共价键的实质和共价键的极性。并从原子得失电子能力角度简单归纳出共价键的形成条件;(4)通过P22表1-3、学与问等,巩固用电子式表示出共价键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5)通过P23思考与交流,知道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篇一: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a)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高中优秀教案化学 必修1 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3)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3)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5)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74)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75) 第二节离子反应 (90)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0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11)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12)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27)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52)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87)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89)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206)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224)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254)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单元规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 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了 解物质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 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 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教科书把化 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此外,教科 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 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 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 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 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 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 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 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 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是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是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 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教 学重点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掌握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2.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 应用。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概念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课时安排

离子反应教案(高一化学)

教案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一) 授课班级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 力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 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 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电解质的概念 难点电解质的概念;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Flash演示:NaCl 的溶解和电离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ionization) 1、电离( ionization ) 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2、、电解质( electrolyte ):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3、电离方程式: KCl == K+ + Cl― Na2SO4 == 2 Na+ +SO42― AgNO3 ==Ag+ + NO3― BaCl2 == Ba2+ + 2Cl―NaHSO4== Na++ H++SO42―NaHCO3== Na++ HCO3―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

师生活动[引言]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 单质和化合物。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 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在化学反应 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 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投影]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物质中能导电吗?为什么?请大家思考。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K2SO4溶液、酒精溶液、Cu,NaCl溶液。 [讲]石墨、铜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让我们一起进入微观世界,了解氯化钠溶解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Flash演示:NaCl 的溶解和电离 [讲]当氯化钠固体还没有进入水溶液的时候,水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加入氯化钠固体之后,水分子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个时候吸收了一定的热量,请大家注意温度计温度的变化,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石墨、铜、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图片或录像或电脑动画,从实体中抽象出概念。

高中化学必修 教案 化学键

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①温故而知新;②新课知识要点;③例题经典分析;④课堂作业(5—10分钟);⑤家庭作业;○6下次课预授内容(和学生讨论下次课要上的内容)) 【新课内容】 (一)化学键 一、离子键 1、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粒子:阴、阳离子 3、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化合时,已形成离子键,如第ⅠA族、第ⅡA族中的金属与第ⅥA族、第ⅦA族中的非金属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 二、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如: Na、Cl、Mg、S的电子式可分别表示为: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AB型(如NaCl): AB 2型(如MgCl 2 ): A 2B型(如Na 2 O): 注意: 1.离子须标明电荷;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4.不能把“→”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三、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的相互作用。如:

用电子式表示Cl 2 的形成过程: 2、成键粒子:原子 3、形成条件: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课形成共价键,某些金属与非金属(特别是不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 4、共价键的种类: ①非极性共价键:在H 2、N 2 、Cl 2 这样的单质分子中,由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 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各原子都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②极性共价键:在HCl、H 2O、CO 2 这样的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 共用电子对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显负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弱的一方显正电性,这样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四、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如:H 2O、CO 2 、SiO 2 等都是共价化合物。 2、表示方法: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分子形成过程: HCl : CO 2 : 五、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概念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粒子间的作用阴离子与阳离子键存在离 子键 原子间存在共价键

精品教案高二化学教案(完整版,包括上下册)

高二教学案 第一章氮族元素 第一节氮和磷 1、使学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使学生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氮气的化学性质

高温、高压 催化剂 第一章 氮族元素 氮(N ) 磷(P ) 砷(As ) 锑(Sb ) 铋(Bi )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规律 相似性: (1)最外层均为5个电子,能够结合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2)在最高价氧化物中,氮族元素都显+5价,分子式为R 2O 5。 (3)在其氢化物中,化合价为-3价,分子式为:RH 3。(锑、铋为金属,无负价) (4)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通式为:H 4RO 4。(因为氮的原子半径小,所以+5 价氮只能有一种含氧酸HNO 3,而+5价磷却有HPO 3和H 3PO 4两种含氧酸) 递变规律: (1)氮族元素单质从非金属逐渐过渡到金属。 (2)元素的非金属性N >P >As ,金属性:Bi >Sb 。 (3)氢化物的稳定性:NH 3>PH 3>AsH 3。其还原性顺序与此恰好相反。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 3>H 3PO 4>H 3AsO 4。 第一节 氮和磷 一、氮气 1. 氮气的物理性质 2. 氮气的分子结构 3. 氮气的化学性质:(1)氮气与氢气的反应N 2+3H 2 2NH 3 (2)氮气与氧气的反应 N 2+O 2=====2NO 2NO+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 无色 红棕色 放电

第一节氮和磷(第二课时)

板书 要点 NO2、NO和O2混合气体的计算 2NO+O22NO2① 3NO2+H2O2HNO3+NO ② ②×2+①得: 4NO2+O2+2H2O4HNO3(Ⅰ) ①×3+②×2得: 4NO+3O2+2H2O4HNO3(Ⅱ) 易混知识点NO2溶于水得HNO3,但其不是HNO3有酸酐 某酸脱去一分子的水,所剩下的部分称为该酸的酸酐。一般无机酸是一分子的该酸,直接失去一分子的水就形成该酸的酸酐,其酸酐中决定酸性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典型题、高考题N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40mL通入倒置并装满水的大试管中,充分吸收后剩余5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是多少?(7/1 7/3 ) 课堂练习练习: 1、鉴别红棕色的溴蒸气和二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B.通入硝酸银溶液 C.加水振荡D.通入氯气 2、室温时,将盛有20mL 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量筒内残留气体3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是 A.12.4mL B.13.6mL C.14.8mL D.17.8 mL 3.5mLNO和15mLN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置在水槽充满水的试管里,最后在试管中能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是多少?(10)再通入多少mLO2水可充满试管?(10 7.5 ) 教学后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 教学目的: 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4、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6、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7、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8、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9、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0、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1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12、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 13、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14、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15、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1、电解质的概念;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教学难点: 1、电解质的概念; 2、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3、引导学生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方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物质中能导电吗?为什么?请大家思考。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K2SO4溶液、酒精溶液、Cu,NaCl溶液。 [讲述]石墨、铜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让我们一起进入微观世界,了解氯化钠溶解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讲述]当氯化钠固体还没有进入水溶液的时候,水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加入氯化钠固体之后,水分子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个时候吸收了一定的热量,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ionization) 1、电离 ( ionization ) [讲述]把氯化钠投入水中,我们观察到的是氯化钠溶解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质上是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了钠离子和氯离子并结合生成水合离子。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就是他们能够导电的本质原因。

新课标化学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新课标化学必修1(人教版) §2.2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教材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的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的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二、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让学生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2.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演示初中已做过实验“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一、电解质 定义:略。 【讲解新课】 (提问)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展示)展示氯化钠电离的动画。(根据条件也可用简笔画展示)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结论】在水溶液中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练习1】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

①NaCl ②NaOH ③H2SO4④H2O ⑤盐酸⑥小苏打⑦Fe ⑧C a(O H)2⑨蔗糖⑩CaCO3 学生独立练习。 【教师精讲】电解质属于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判断时,要严格按照定义来分析,做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是混合物,应是纯净物。所以,⑤⑦不属于电解质。小苏打是俗名,是纯净物,属于电解质。另外④⑨它们在熔融状态及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所以也不是电解质。⑩虽然难溶于水,但总会溶极少量,用灵敏电量计会测出,并且其熔融状态也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答案:②③④⑥⑧⑩ (请一位同学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提问】那么什么叫电离方程式呢? (师生共同总结,体会并得出其概念) 【板书】二、电离方程式 【练习2】请同学们写出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 (巡视、检查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正) 【合作探究】 【练习3】请同学们写出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的电离方程式。 检查同学们完成情况。 【提问】根据上述电离方程式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1页,自己得出结论。 【提问】当你得出酸的定义后,你还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也可以得出碱和盐的定义。 (请同学们讨论给出碱和盐的定义。) 【板书】三、酸、碱、盐的定义 【练习4】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C.固态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化时或溶于时都能导电 D.液体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氨气是电解质 B.将硫酸钡溶于水,不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C.氢硫酸溶液中,c(H+)=2c(S2-) D.醋酸在溶液中主要以醋酸分子形式存在 3.重金属粒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 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钡离子,如将甲、乙两种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 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42- B.Cu2+和Cl- C.K+和SO42- D.Ag+和NO3-【小结】指导学生自主总结。 【布置作业】教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略。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 2.使学生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3.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微观动画,培养学生通过现象认识物质本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离、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对比、设疑、讲解、练习。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解实验装置、常见的酸、碱、盐等。 五、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第一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同时我们在初中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 [板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演示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表。 物质NaCl 固体 NaCl 溶液 水氨水 NaOH 固体 NaOH 溶液 盐酸 溶液 蔗糖 溶液 酒精 溶液 能否导 电不导电导电不导电导电不导电导电导电 不导 电 不导 电

盐酸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和氨水能导电。蔗糖溶液、酒精溶液不导电。 [提问并小结]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导电,有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不能导电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电解质 [板书]1、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这里各位同学要注意,定义里面的“或”字和“化合物”!电解质是要什么情况下能够导电呢?(1)水溶液状态或者熔融状态。(2)一定要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只要满足在其中一种情况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板书] 2、非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分析]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应是化合物,混合物、单质就不属于这两者的范畴。比如石墨、铜能导电,但是它是单质,所以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练习] 已知:CO2的水溶液能导电,那么它是电解质吗? [分析] 电解质还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电解质化合物。怎么理解这个本身电离?某些化合物,像SO2、CO2、NH3,它们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他们不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发生电离导电,并非二氧化碳本身电离导电。 [分析]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另外,这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和金属的氧化物,他们在熔融状态都是能够导电的,所以是电解质。 [小结] 电解质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2、电解质是化合物 3、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出离子 那么电解质又为什么能导电呢?物质导电要何条件呢? [提问]金属为什么能导电呢? [回答]因为其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提问]为什么NaCl溶液能导电,NaCl固体不能导电呢?又能说明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