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NCCPS 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抗生素使用

2020NCCPS 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抗生素使用
2020NCCPS 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抗生素使用

2020NCCPS 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抗生素使用

1、常见细菌病原

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包括:

1. 外源性细菌如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等;

2. 内源性条件致病菌如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儿童肠道细菌性感染的主要临床类型可分为三型:肠炎型、败血症型和混合型。

肠炎型以腹泻为主要表现,通常以脓血便或黏液便等为特征;败血症型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常伴有炎症指标明显增高。

2、治疗策略的选择

细菌感染性腹泻抗菌治疗的选择策略包括:

1. 使用抗生素前尽可能采集粪(肠炎型)/血或骨髓(败血症型)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2.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和常规检查,判断是否为肠道细菌感染和初步判断可能病原。

3. 根据患者临床类型和基础状况考虑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低热或无发热的轻症肠炎型(注意排除过敏性肠炎):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可口服中成药如蒜朴胃肠康胶囊或黄连素片等+益生菌);发热伴中毒症状/败血症型/体弱婴幼儿/营养不良/基础疾病:需要抗菌治疗。

4. 根据所在地常见病原的抗生素敏感性,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

5.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治疗方案。

6. 根据临床疗效判断所用药物的有效性来调整抗菌治疗方案。

3、抗生素推荐

针对儿童常见细菌感染性腹泻各病原的抗生素推荐参见《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

4、疗程推荐

大肠埃希氏菌肠炎:5~7d;

空肠弯曲菌肠炎:7d,重症延至2~3 周;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3~5d,重症14d;

伤寒/副伤寒:7~10d,重者14d;

菌痢:5~7d,中毒型7~10d;

霍乱:3d;

肺炎克雷伯菌肠炎:7~14d;

艰难梭菌肠炎:10~14d;

金葡菌肠炎:5~7d,重症延长。

5、耐药菌的治疗

对于耐药肠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应根据感染类型、严重程度、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以及患者基础状况等来综合考量:低风险患者可考虑单药治疗,而高风险患者需多药联合治疗(推荐3 联)。

现主张首选碳青霉烯类的有效应用(例如美罗培南:20~40 mg/kg 首剂负荷1 h 滴完,其后每次持续滴注6 h,q8 h),联合应用替加环素+磷霉素或多粘菌素或氨基糖苷类等。6关于复合制剂

新复合制剂的单药治疗尚未知结论。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对肠杆菌的药敏率超过96%,是

治疗MDR 肠杆菌感染尚佳选择。

2015 年美国FDA 和2016 欧洲EMA 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和腹腔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HABP)包括呼吸机相关性细菌性肺炎(VABP)。

EMA 扩大适应证用于治疗无其他选择的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2019 年5 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HABP、VABP 和治疗选择有限的成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一般知识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一般知识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一般知识 针对当前我市县感染性腹泻病报告水平及平时督导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少数医疗卫生单位对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报告的病原学、临床表现及诊断等不太熟悉,笔者搜索整理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一般知识,供大家参考。 定义 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这里仅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这组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人发生在第三世界,导致每年5百万小儿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实施,已在第三世界取得良好的效果,每年可减少1百多万小儿死亡。解放后,尤其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卫生条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原来的基础薄弱,仍属发展中国家。我国卫生部防疫司(现疾病控制司)曾组织全国20个省、市入户调查,经分析,我国估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为1.9次/人;对21个省、市调查估计,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有3亿人次。 病原学 目前已知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有数十种之多,但国内报告以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占多数。虽然不同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区,引起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居首位的是志贺氏菌及轮状病毒,第二位是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第三位是空肠弯曲菌及沙门氏菌,第四位及第五位是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其他致泻性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病毒性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其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小圆病毒、杯状病毒等,目前在国内病毒性腹泻中检出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 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目前已发现5种,即1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引起婴幼儿水样或蛋花汤样便;2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病人霍乱样水样便;3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

201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精选习题(2)

答案见尾页 A型题 1、长期使用可引起阳痿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 A 氢氧化铝 B 西米替丁 C 哌仑西平 D 米索前列醇 E 硫糖铝 2、对细胞色素P-450肝药酶活性抑制较强的药物是: A 雷尼替丁 B 米西替丁 C 法莫替丁 D 尼扎替丁 E 奥美拉唑 3、有安定作用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 A 阿托品 B 哌仑西平 C 丙胺太林 D 异丙基阿托品 E 胃复康 4、能抑制胃酸形成的最后环节,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A 米西替丁 B 哌仑西平 C 丙谷胺 D 奥美拉唑 E 恩前列醇 5、阻断胃壁细胞H+泵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 A 米索前列醇 B 奥美拉唑 C 丙谷胺 D 丙胺太林 E 米西替丁 6、临床口服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前列腺素类药物是: A 双嘧达莫 B 前列环素 C 米索前列醇 D 前列腺素E2 E 奥美拉唑 7、能引起子宫收缩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 A 双嘧达莫 B 前列环素 C 米索前列醇 D 前列腺素E2 E 奥美拉唑 8、米索前列醇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 A 中和胃酸 B 阻断壁细胞胃泌素受体 C 阻断壁细胞H2受体 D 阻断壁细胞M1受体 E 保护细胞或粘膜作用 9、使胃蛋白酶活性增强的药物是: A 胰酶 B 稀盐酸 C 乳酶生 D 奥美拉唑 E 抗酸药 10、乳酶生是: A 胃肠解痉药 B 抗酸药 C 干燥活乳酸杆菌制剂 D 生乳剂 E 营养剂 11、一般制成肠衣片吞服的助消化药是: A 稀盐酸 B 胰酶 C 乳酶生 D 马丁林 E 西沙必利 12、抗消化性溃疡药米索前列醇禁用于妊娠妇女是由于: A 子宫收缩作用 B 致畸胎作用 C 反射性盆腔充血 D 胃肠道反应 E 女性胎儿男性化 13、大剂量长期服用可产生成瘾性的止泻药是: A 地芬诸酯 B 阿托品 C 药用炭 D 鞣酸蛋白 E 次碳酸铋 14、慢性便秘可选用: A 硫酸镁 B 酚酞 C 硫酸钠 D 鞣酸蛋白 E 以上都不是 15、配伍恰当、疗效增强的抗酸药复方是: A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B 碳酸氢钠+ 氢氧化铝 C 氢氧化铝+ 碳酸钙 D 碳酸氢钠+碳酸钙 E 氢氧化镁+三硅酸镁 16、严重的非细菌感染性腹泻宜选用: A 复方樟脑酊 B 洛哌丁胺 C 次碳酸铋 D 鞣酸蛋白 E 药用炭 17、关于硫酸镁的药理作用,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降低血压 B 导泻作用 C 中枢兴奋作用 D 松弛骨骼肌 E 利胆作用 18、不宜与抗菌药或吸附剂同时服用的助消化药是: A 稀盐酸 B 胰酶 C 乳酶生 D 马丁林 E 西沙必利 19、严重胃溃疡病人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诊治策略 一、概念 广义概念:由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 狭义概念: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称为感染性腹泻。 美国感染病协会将腹泻分为三种:(一)社区获得性或旅游者腹泻:此类腹泻需进行沙门志贺菌、空肠弯曲菌。大肠ICO157、难辨梭菌毒素AB毒素的检测,以便寻找细菌感染源。(二)院内获得性腹泻:指入院三天以上出现的腹泻。需进行难辨梭菌AB毒素检测。临床治疗需口服万古霉素。(三)持续性腹泻:指腹泻持续7天以上。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病人应考虑寄生虫感染。 美国感染性腹泻诊治常见问题:1.摄入海鲜或有海边暴露史病人,应考虑进行无菌属的细菌培养。 2.旅游者腹泻对于经验性治疗无反应,应考虑使用大环内脂类药物。 3.病人出现持续性腹痛、发烧,应进行结肠耶尔森氏菌培养,并增菌。 4.右侧腹痛不伴有发热,同时合并或不合并有血样便,应进行大肠ICO157细菌培养。 5.症状性直肠炎,尤其是同性恋男性患者,应进行直肠病检查,以区别梅毒性直肠炎等疾病。 6.非炎症性腹泻,应考虑寄生虫感染。若出现尿毒溶血综合征,应考虑ICO157感染。 7.爆发性腹泻,应尽快上报卫生部门,同时对腹泻样本进行零下70度冷冻储藏。 8.大便乳铁蛋白实验或显微镜下发现白细胞,可确定肠道内存在炎症,且可能为侵袭性结肠炎。常见为沙门志贺菌、空肠弯曲菌感染。 “三天原则”,即:住院三天以上出现腹泻,常规大便培养一般无阳性结果,约15%-50%为难辨梭菌感染。若患者年龄≥65岁,伴多种基础疾病,粒细胞缺如,HIV感染等可考虑进行常规培养。 二、细菌性腹泻 (一)常见致病菌 可引起细菌性腹泻的常见致病菌包括以下几种: 1.弧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等。 2.志贺菌属:细菌性痢疾。 3.沙门菌属:伤寒、副伤寒。 4.大肠埃希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粘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非感染性腹泻莫滥用抗生素

非感染性腹泻莫滥用抗生素 *导读:出现腹泻后,很多人自行买来黄连素、痢特灵、氟哌酸等抗菌素吃。专家指出,非感染性腹泻不要滥用抗生素。…… 出现腹泻后要及时就诊,同时一定要继续进食,并通过口服补液预防脱水。 夏日炎炎,患腹泻的小患者又多了起来。腹泻俗称拉肚子,在大多数人眼中,腹泻是一个“小毛病”,因此往往不重视,由此带来的药物滥用和健康隐患十分令人担忧。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8亿人次患腹泻。 出现腹泻后,多数人会很快想到:“吃坏了”或者是“着凉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黄连素、痢特灵、氟哌酸等抗菌素买了就吃。其实他们分析对了发病原因,却选错了药物。专家指出,事实上不少腹泻并非是细菌感染,服用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会吃出来不良反应,有可能还促成了细菌耐药。 腹泻并不都是细菌感染 腹泻是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症状,肠道传染病是通过胃肠道传染的一类疾病。包括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霍乱和大肠杆菌性肠炎等。 导致腹泻的主要原因一是个人或公共卫生条件不好;二是致病性微生物在高温、潮湿条件下的快速生长。 从症状上看,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所排出的粪便特点各有

不同:感染性腹泻往往便次多,常伴发热和腹痛,粪便中有脓血;非感染性腹泻的粪便为水样,排泄量大,很少伴有腹痛,但患者常同时或先于腹泻会感到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头重等,粪便检查无红、白细胞和隐血,属自限性疾病,支持疗法即可治愈。 非感染性腹泻不要滥用抗生素 腹泻常见的是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种。抗菌药物对非感染性腹泻无效。感染性腹泻又分为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等,目前多数抗生素对病毒和霉菌无效。而即使是细菌性腹泻,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产生了许多耐药菌株,所以原本有效的抗生素也变成无效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评价中心孙忠实说,现在我国腹泻用药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滥用抗生素现象最为严重,平均使用率达84%,不仅造成经济浪费,也引起耐药菌株增长、菌群失调等多种危害。 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科主任虞爱华告诉记者,非感染性腹泻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这些病人如用抗生素可能会有三大害处:1. 促使耐药菌株增加;2.有毒副作用(如药源性耳聋);3.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致使腹泻迁延不愈。在我国,只有约30%的腹泻需用抗生素治疗。什么情况下该用抗生素呢?一是大便带脓血一定要用抗生素。二是对突然发热、四肢发冷的12岁以下的痢疾患儿,一定要用强有力的抗生素。三是对一些特殊人群,如严重的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伴随抗生素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是抗生素相关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AAD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表现为轻症腹泻、重症肠炎、假膜性结肠炎甚至可引起死亡[1]。有效的AAD治疗包括及时停用相关抗生素,应用针对CD感染的药物以及其他有效措施。本文就AAD 的诊断及治疗做一介绍,为临床医生及时识别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参考。 发病机制 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克粪便含有1011个细菌,种类达500种之多,称为正常菌群。肠道的正常功能依赖于这些微生物的生态平衡,由于抗生素的大量或不适当的使用,扰乱了肠道的生态平衡而导致腹泻[2]。 当前认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机制主要包括①大肠糖类代谢的异常[3]:广谱抗生素使用后不仅可以使肠道内正常菌群减少,而且还导致细菌对糖类代谢降低致使吸收不良,肠腔中的有机酸、阳离子和糖类的聚集而导致渗透性腹泻和大肠功能的紊乱。轻症仅有腹泻,称AAD;重症腹泻伴有全身症状,甚至可出现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结肠炎(PMC);②胆汁酸代谢的异常[4]:在小肠中未被吸收完全的初级胆酸可以在大肠内被细菌分解去羟基后变成次级胆酸。双羟基胆酸如初级胆酸的鹅氧胆酸及次级胆酸的脱氧胆酸为强烈的大肠分泌刺激物。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7-α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103-105CFU/克湿便),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常继发分泌性腹泻[3,4];③抗生素的直接作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 诊断 因AAD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AAD诊断标准,根据2001年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AAD诊断标准以及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总结AAD 的诊断标准为【5】:①近期有抗生素应用史;②腹泻症状:大便频次≥3次/d,连

细菌感染性腹泻

细菌感染性腹泻

第章细菌感染性腹泻 细菌感染性腹泻(bacterial diarrher)是指由各种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包括菌痢、霍乱、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及弯曲菌感染等,本章仅列举除上述病外的其他常见和属于丙类的传染病。发病呈全球性,一般为散发,也可暴发流行。 第一节教学大纲要求 本章过去均为分散或作为鉴别来讲,近年因发病较广,且有其特点,故专列一章,要求对其充分重视,掌握病原、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二节教材内容精要 一、病原学病原菌较多:如大肠埃希菌,又分为肠致病性、肠产毒性、肠侵袭性、肠出血性及肠聚集性等,尤其是EHEC O157:H7在病原及临床上具有重要特征。此外,耶尔森菌、变形杆菌、艰难梭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及亲水气单胞菌等均较为常见。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根据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不同,主要表现分泌性腹泻与侵袭性腹泻两

大特点,前者以毒素黏附、刺激肠细胞分泌为主,后者则为直接侵袭肠黏膜,引起一系列病变而致病。 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因病原菌及病情不同而轻重不一,基本上以胃肠道症状最突出。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可伴里急后重,腹泻次数由数次至数十次,重者可因大量失水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其中各种不同细菌引起的腹泻又有不同特点。 四、实验检查主要突出粪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五、治疗与预防主要一般急对症治疗、液体疗法、抗菌治疗和微生态疗法等。预防同其他肠道传染病,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措施。 第三节测试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病原C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一、定义 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均称为感染性腹泻,这是广义上的感染性腹泻;小肠每天吸收7~8L水,大肠每天吸收400—1000ml水,当肠道受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的时候,肠道的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肠道不能正常的吸收水分以及电解质,所以发生腹泻。 感染性腹泻化验图片 (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 (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叫病毒性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性腹泻是指由真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4)会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他们是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 二、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 2、改变有些农村人畜共舍的生活习惯。 3、免疫接种:本组传染病病原体种类多,尚没有理想的免疫制品。 4、加强饮用水卫生: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及自来水卫生监督管理,在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需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卫生,实行饮用水消毒。 5、抓好饮食卫生:加强宣传和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食品卫生管理。 三、感染的病原体 感染性腹泻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七流行而广,发病率高,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一)、细菌

目前已知引起腹泻的细菌有数十种之多: 1、志贺菌 2、肠致泻性大肠杆菌: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婴幼儿水样或蛋花汤样便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病人霍乱样水样便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病人发生细菌性痢疾样便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人早期为水样便,后为血便 大肠杆菌(显微镜观察) 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与小儿顽固性腹泻有关 3、空肠弯曲菌 由空肠、结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分布较广,可引起人以及一些家畜或家禽的腹泻,主要症状有发热、腹泻和腹痛,少数有呕吐,与细菌性痢疾相似,但病情较轻;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是主要引起急性肠炎或急性胃肠炎; 4、沙门菌 某些菌型可致人的急性腹泻和食物中毒暴发 全球已发现2000多个菌型 我国至少已检出255个型或变异型 其中已知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有57个型,主要在A~F群内,所以在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时,可先用A~F多价O血清检查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遍及全国各地,该菌在医院儿科、产科婴儿室的交叉感染屡有报告 5、弧菌 在弧菌属中,把与O1群霍乱弧菌具有共同鞭毛抗原,生化性状类似,仅菌体抗原不同的弧菌统称为霍乱弧菌 根据菌体抗原不同,目前已编排到200个以上血清群,除O1/O139群为霍乱的病原体外,其余统称为非O1/非O139霍乱弧菌,有些能引起散发性腹泻或食物型暴发

细菌感染性腹泻

第章细菌感染性腹泻 细菌感染性腹泻(bacterial diarrher)是指由各种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包括菌痢、霍乱、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及弯曲菌感染等,本章仅列举除上述病外的其他常见和属于丙类的传染病。发病呈全球性,一般为散发,也可暴发流行。 第一节教学大纲要求 本章过去均为分散或作为鉴别来讲,近年因发病较广,且有其特点,故专列一章,要求对其充分重视,掌握病原、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二节教材内容精要 一、病原学病原菌较多:如大肠埃希菌,又分为肠致病性、肠产毒性、肠侵袭性、肠出血性及肠聚集性等,尤其是EHEC O157:H7在病原及临床上具有重要特征。此外,耶尔森菌、变形杆菌、艰难梭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及亲水气单胞菌等均较为常见。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根据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不同,主要表现分泌性腹泻与侵袭性腹泻两大特点,前者以毒素黏附、刺激肠细胞分泌为主,后者则为直接侵袭肠黏膜,引起一系列病变而致病。 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因病原菌及病情不同而轻重不一,基本上以胃肠道症状最突出。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可伴里急后重,腹泻次数由数次至数十次,重者可因大量失水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其中各种不同细菌引起的腹泻又有不同特点。 四、实验检查主要突出粪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五、治疗与预防主要一般急对症治疗、液体疗法、抗菌治疗和微生态疗法等。预防同其他肠道传染病,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措施。 第三节测试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病原 C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阿米巴原虫 D. 大肠埃希菌 E. 亲水气单胞菌 题解:以上病原体均可引起感染性腹泻,但问的是细菌感染,阿米巴肠病虽亦系感染性腹泻,然病原为寄生虫,显然不属于细菌范畴。 2.一般细菌感染性腹泻以发展中国家严重,但哪一种以发达国家更多见 B A. 空肠弯曲菌 B.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C.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D. 耶尔森菌 E. 变形杆菌 题解:感染性腹泻的发病一般均以发展中国家较严重,但近年发现EHEC O157:H7感染在发达国家更严重,这主要与他们肉、乳类食品所占比例大,且与喜生食的习惯有关。 3.大肠埃希菌的传染源主要是 A A. 病人和带菌者 B. 野生动物 C. 家禽 D. 猪 E. 牛 题解:大肠埃希菌种类多,分部广泛,人和动物均可为贮存宿主而成为传染源,但最主要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 4.耶尔森菌感染的发病特点,不符合的是: E A. 在寒冷季节发病较多见 B. 发病以散发为主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除了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腹泻(diarrhea) 每日排便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等。 2.2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 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本标准则仅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3、诊断依据 3.1流行病学史 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高峰,发病高峰季节常随地区和病原体的不同而异;细菌性腹泻一般夏秋季节多发,而病毒感染性腹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等则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带者、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学药品暴露史及症状性、器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食(水)源性感染常为集体发病并有共进可疑食物(水)史;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在婴儿群体中引起暴发流行。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参见附录A。 3.2临床表现 3.2.1 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等,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参见附录A。 3.2.2已排除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腹泻。 3.3实验室检查 3.3.1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 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多见于沙门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细菌和某些病毒所致的腹泻。 稀便、水样便,镜检可有少量货无红、白细胞,多见于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气单胞菌等所致的腹泻。 3.3.2 病原检查 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详见附录B) 注: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病原检测时,应遵照相关规定执行。 4 诊断原则 临床诊断应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分辨常规检查等进行。病原确诊则应依据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的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1)

.一、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除了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腹泻(diarrhea) 每日排便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等。 2.2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 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本标准则仅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3、诊断依据 3.1流行病学史 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高峰,发病高峰季节常随地区和病原体的不同而异;细菌性腹泻一般夏秋季节多发,而病毒感染性腹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等则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带者、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学药品暴露史及症状性、器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食(水)源性感染常为集体发病并有共进可疑食物(水)史;某些沙门菌(如

鼠伤寒沙门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在婴儿群体中引起暴发流行。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参见附录A。 3.2临床表现 3.2.1 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等,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参见附录A。 3.2.2已排除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腹泻。 3.3实验室检查 3.3.1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 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多见于沙门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细菌和某些病毒所致的腹泻。 稀便、水样便,镜检可有少量货无红、白细胞,多见于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气单胞菌等所致的腹泻。 3.3.2 病原检查 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与病原治疗

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医院获得性肺炎 常见的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金葡菌,亦可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等。重症患者及机械通气、昏迷、激素应用等危险因素患者的病原菌可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及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等。 【治疗原则】 1.应重视病原检查,给予抗菌治疗前先采取痰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体温高、全身症状严重者同时送血培养。有阳性结果时做药敏试验。 2.尽早开始经验治疗。首先采用针对常见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明确病原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3.疗程根据不同病原菌、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因素而定。宜采用注射剂,病情显著好转或稳定后并能口服时改用口服药。 【病原治疗】 见表4.5。 表4.5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 金葡菌 甲氧西林敏感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林可霉 素,克林菌素有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宜用头孢菌素 类 甲氧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 与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 合,不宜单用 肠杆菌科细菌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 合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β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碳青霉烯类 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联合氨基 糖苷类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β酰胺 酶抑制剂复方或碳青霉烯类+氨 基糖苷类 通常需联合用药 不动杆菌属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 坦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重症患者可联合氨基 糖苷类 真菌氟康唑,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联合用药)

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

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授课内容:感染性腹泻的防治 一、感染性腹泻的定义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我们也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 二、腹泻种类 (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叫病毒性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性腹泻是指由真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4)会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他们是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

三、临床表现 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 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1、分泌性腹泻指病原体或其产物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属于此类腹泻的除霍乱外,还有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非O1/非O139霍乱弧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隐孢子虫肠炎,以及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现的腊样芽胞杆菌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腹泻等。 2、炎症性腹泻病原体侵袭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致的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属于此类感染性腹泻的除细菌性痢疾外,还有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等。 四、治疗原则 感染性腹泻病的治疗主要为预防脱水,治疗脱水和对症治疗,不必禁食,补液以口服为主。

什么是其它感染性腹泻

什么是其它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这组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人发生在第三世界,导致每年5百万小儿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实施,已在第三世界取得良好的效果,每年可减少1百多万小儿死亡。解放后,尤其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卫生条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原来的基础薄弱,仍属发展中国家。我国卫生部防疫司(现疾病控制司)曾组织全国20个省、市入户调查,经分析,我国估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为1.9次/人;对21个省、市调查估计,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有3亿人次。 一、病原 目前已知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有数十种之多,但国内报告以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占多数。虽然不同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区,引起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居首位的是志贺氏菌及轮状病毒,第二位是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第三位是空肠弯曲菌及沙门氏菌,第四位及第五位是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其他致泻性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病毒性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其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小圆病毒、杯状病毒等,目前在国内病毒性腹泻中检出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 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目前已发现5种,即1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引起婴幼儿水样或蛋花汤样便;2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病人霍乱样水样便;3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病人发生细菌性痢疾样便;4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人早期为水样便,后为血便;5 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EAEC),该菌与小儿顽固性腹泻有关。 沙门氏菌某些菌型可致人的急性腹泻和食物中毒暴发。全球已发现2000多个菌型,我国至少已检出255个型或变异型,其中已知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有57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上海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李光辉

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有渗出物、颈淋巴结肿大、发热伴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有助于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诊断。如患者已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则可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的病原菌主要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 【治疗原则】 1 针对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选用抗菌药物。 2 给药前先留取咽拭培养,有条件者可做快速抗原检测试验(RADT)作为辅助病原诊断。 3 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发生非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因此抗菌治疗以清除病灶 中细菌为目的,疗程需10天。 【病原治疗】 1 青霉素为首选,可选用青霉素G,也可肌注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口服青霉素V,或口服阿莫西林,疗程均为10天。某些患者的依从性较差,预计难以完成10天疗程者,可予苄星青霉素单剂肌注。青霉素过敏患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疗程10天。 2 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10天,但不能用于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此外,磺胺类药不易清除咽部细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对四环素类耐药者多见,这两类药物均不宜选用。 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本病以病毒感染多见,多数病例为自限性。 【治疗原则】 1 以对症治疗为主,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2 极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百日咳博德特菌或肺炎衣原体引起,此时可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病原治疗】 1 可能由肺炎支原体或百日咳博德特菌引起者,可采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2 肺炎衣原体感染可用四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由环境污染、存在变应原或吸烟等许多因素引起。 【治疗原则】 1伴痰量增加、脓性痰和气急加重等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的患者,可应用抗菌药物。 2应选用能覆盖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药物。 3 对疗效不佳的患者可根据痰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4 轻症患者给予口服药,病情较重者可用注射剂。 【病原治疗】 可选用药物氨苄西林、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在病原菌上有何不同?治疗上又有什么 差异?

感染性腹泻试卷及答案

感染性腹泻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56分) 1、肠道传染病是以()传播为主的一类急性传染病。 2、肠道传染病包括()、()、()、()、()、()等传染病。 3、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是()和()。 4、()和()均可做为乙脑传染源,其中()和()是重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 5、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的三早一就是:()、 ()、()和()。 6、霍乱的传染源是()或()。 7、甲肝的主要传染源是()和()。 8、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或责任报告人发现霍乱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以及病原携带者,应于()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9、甲肝病毒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或()造成传播。 10、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为()、()、 ()和(),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有()和(),传染源为()和()。 11、伤寒以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病后可获得持久的(),2%的病人可再次患病。 12、伤寒六大主证:()、()、()、 ()、()和(),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13、目前在国内病毒性腹泻中检出的主要病原体是()。 14、“三管一灭”指()、()、()、()。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典型霍乱大便的特点为:()

A、血水样便 B、米泔水样便 C、脓血便 D、果酱样便 2、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A、距离腹痛和腹泻 B、腹泻伴里急后重 C、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发热伴腹泻 3、中毒性菌痢的特点:() A、好发于成年人 B、急性发作,高热,并有感染性休克症状 C、毒血症严重 D、有严重的脱水机水电解质紊乱 4、医疗机构发现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后,应在下列多长时间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 A、城镇农村均于2小时内 B、城镇于4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 C、城镇于4小时内,农村于8小时内 D、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 5、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是:() A、腹泻患者 B、菌痢病人 C、带菌者 D、菌痢病人和带菌者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0分) 1、霍乱按照乙类传染病上报。() 2、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冬春季。() 3、肠道传染病疫点、疫区处理应坚持“早、小、严、实”的原则。() 4、感染性腹泻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见。() 5、人群多霍乱病原体不存在普遍易感性。() 四、简单题。(第1题10分,第2题9分,共19分) 1、菌痢的治疗原则? 2、什么是霍乱?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一、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1、范围 本标准规定除了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腹泻(diarrhea) 每日排便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等。 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 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本标准则仅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3、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高峰,发病高峰季节常随地区和病原体的不同而异;细菌性腹泻一般夏秋季节多发,而病毒感染性腹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等则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带者、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学药品暴露史及症状性、器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食(水)源性感染常为集体发病

并有共进可疑食物(水)史;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在婴儿群体中引起暴发流行。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参见附录A。 临床表现 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等,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参见附录A。 实验室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 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多见于沙门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细菌和某些病毒所致的腹泻。 稀便、水样便,镜检可有少量货无红、白细胞,多见于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气单胞菌等所致的腹泻。 病原检查 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详见附录B) 注: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病原检测时,应遵照相关规定执行。

1.细菌感染性腹泻

细菌感染性腹泻 细菌感染性腹泻在广义上是指由各种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见肠道传染病,本文是指除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以外的细菌感染性腹泻,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该病发病呈全球性,一般为散发,可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轻重不一,多为自限性,但少数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病因及发病机制 常见细菌有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大肠埃希菌、弯曲菌、耶尔森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艰难梭菌等,因本书其他章节对其中多种细菌有详述,故本节仅介绍几种近年来较受重视的病原菌。 1.大肠埃希菌属于埃希菌属,肠杆菌科,短杆状革兰阴性菌,无芽胞,大多有鞭毛,运动活跃。在15~46℃均能生长,最适宜温度为37℃,在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冰箱中可长期生存。对酸有较强抵抗力,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敏感,75℃以上1分钟死亡。该菌是国际公认的卫生监测指示菌,在现代遗传工程中也被用作主要的工程菌。与人类腹泻有关的大肠埃希菌包括: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肠侵袭性型大肠埃希菌、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近年来造成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暴发流行的出血性结肠炎主要为EHEC O157:H7所致,该菌显著的特点是能产生志贺样毒素,此毒素对非洲绿猴肾异倍体细胞(Vero细胞)有毒性,故又称为VT毒素(verotoxin),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 2.耶尔森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无芽胞,兼性厌氧,在-30~42℃均可生存。可产生热稳定性肠毒素,121℃经30分钟不被破坏,对酸、碱稳定。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经常可以从人类、动物、土壤、水及各种食品中分离出,煮沸、干燥及常规消毒剂可杀灭。 3.变形杆菌属肠杆菌科,革兰阴性菌,多形性,无芽胞和荚膜,有周鞭毛,运动活跃,最适温度为37℃,能产生肠毒素。该菌对外界适应力强,营养要求低,生长繁殖较迅速,存在于人及各种野生动物肠内,也存在于粪肥、土壤及水中,在鱼、蟹及肉类中变形杆菌污染率较高。 4.艰难梭菌为革兰阳性杆菌,专性厌氧,有芽胞。能产生肠毒素,包括A和B两种毒素,对酶作用有抵抗力,酶作用24小时后仍保留全部活性,B毒素较A毒素细胞毒性强。艰难梭菌原为人、畜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在婴儿时带菌率尤高。 5.类志贺邻单胞菌革兰阴性菌,单独或成双存在,可呈短链或长丝状,兼性厌氧,有动力,无芽胞和荚膜。与志贺菌有一些共同的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但毒力比志贺菌低得多。不耐高盐,存在于淡水、温血及冷血动物体内。 6.亲水气单胞菌 革兰阴性杆菌,单鞭毛,无荚膜和芽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河水、海水、供水系统中均可检测到本菌。能产生溶血素、肠毒素和细胞毒素以及杀白细胞素、上皮细胞黏附因子、细胞原缩因子等毒力因子,还可产生多种胞外酶。 发病机制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文章编号:!""#$%&’(()""*)"’$"%&’$")【综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周雪艳 (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临海%!&""")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0-.1$23301.2-455.266742,++8)是由于因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副作用,约有%"9! #"9的病人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停止后的)个月发生过腹泻[!]。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引起腹泻,特别是抗厌氧菌类药物,氨苄西林,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类和克林霉素等是引起腹泻的常见药物。++8发生的频率及其严重性,除与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有关外,与肠道感染的病原体和宿主的免疫抵抗力亦有关[)]。 !++8的机制 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克粪便含有!"!!个细菌,种类达#""种之多,称为正常菌群。这些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对稳定肠道的正常功能,有效地排出外源性微生物的侵袭至关重要。由于抗生素的大量或不适当的使用,扰乱了肠道的生态平衡而引起腹泻。 !:!大肠糖类代谢的异常肠内正常微生物不仅能合成多种维生素,而且还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正常人每天约有&"克糖类到达肠腔,虽然大肠本身不能吸收糖类,但大肠中的细菌能够分解糖类。广谱抗生素使用后不仅可以使肠道内正常菌群减少,而且还导致细菌对糖类代谢降低致使吸收不良,肠腔中的有机酸、阳离子和糖类的聚集而导致渗透性腹泻和大肠功能的紊乱。轻症仅有腹泻,肠黏膜的变化不明显,称为++8;重症腹泻伴有全身症状,肠道出现特征性病理改变,如灶性肠假膜形成,称为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结肠炎(;34<$ 50=4=/62,0<310>.-.3)[*,’,&]。 !:)胆汁酸代谢的异常在小肠中未被吸收完全的初级胆酸可以在大肠内被细菌分解去羟基后变成次级胆酸。双羟基胆酸如初级胆酸的鹅氧胆酸及次级胆酸的脱氧胆酸为强烈的大肠分泌刺激物。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A/克湿便),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常继发分泌性腹泻[*,#]。 !:%抗生素的直接作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 )++8的常见病原体 ):!艰难梭菌的感染艰难梭菌(!"#$%&’(’)*+(’,,’-".)由于对氧甚为敏感,很难分离培养而得名。因该菌能引起人的假膜性结肠炎,是造成++8发生的肠道主要病原体,也是目前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正常的肠道菌群能有效地抑制艰难梭菌的繁殖,而抗生素能改变肠道菌群和氨基酸的量,导致肠道感染艰难梭菌。艰难梭菌的致病菌株能产生)种毒素:一种是肠毒素,即毒素+;另一种是细胞毒素,即毒素B。毒素+通过改变细胞内的肌动蛋白而直接作用于结肠细胞,黏膜固有层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神经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也有助于结肠黏膜损伤及毒素+介导的炎症反应。毒素B可使肠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出现细胞内染色质浓缩。艰难梭菌与索氏梭菌有交叉抗原,能被其毒素中和,直接损伤肠壁细胞,造成假膜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并伴有全身中毒性症状。与艰难梭菌相关的临床疾病还包括无症状感染,无结肠炎的腹泻,并发或非并发结肠炎的非假膜性结肠炎[%,*]。 【收稿日期】)""*$")$)#):)非艰难梭菌的感染产气荚膜梭菌(!"#$%&’(’)*/.&0 ,&’*1.2$$)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及人和动物的肠中。医院内的非食物中毒的产气荚膜梭菌肠道感染多见于经抗生素治疗的老年患者。B066.4>>0等报道!!例++8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产气荚膜梭菌及其毒素,其中有!"例患者在腹泻发生的前%周接受过抗生素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起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结肠炎,C180,2>5曾报道!"例抗生素治疗后的腹泻患者,在粪便中检测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D+),但未能检测出艰难梭菌及其毒素[*]。其中E例患者接受过杆菌肽和万古霉素治疗后,有F例患者粪便中的C;D+被清除,腹泻也随之缓解。 念珠菌可以引起++8,典型症状有腹痛,肠痉挛和直肠刺激症状,其主要机制是抑制乳糖酶而导致对乳糖的不耐受性。据报道,)*例艰难梭菌阴性的++8患者,有&例患者的粪便中念珠菌的增殖量大于!"#?@A/=>,当中断抗生素治疗后,念珠菌的量下降到!"*?@A/G,后经制霉素治疗好转并痊愈[*,#]。 %++8的诊断 正确的诊断出引起++8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非常重要,首要的是鉴别艰难梭菌感染还是非艰难梭菌的感染。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8也称之为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5.H H.1.>4$23301.2-455.266742,?8+8),常见临床表现为血中白细胞数增加,低白蛋白血症,大便中有白细胞,组织学检查可发现结肠内有假膜等特征。虽然腹部3线照片、?I和内窥镜检查对诊断艰难梭菌的感染有帮助,但无特异性且不敏感[F]。 单独粪便培养不足以诊断?8+8,因为巧合的携带或该艰难梭菌没有致病性而出现假阳性结果。一直以来组织培养实验仍然是诊断?8+8的“金标准”,但一般实验室不具备组织培养的条件,而且不能在)*!*F7报告结果。目前许多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毒素+或毒素B,有很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不如组织培养,粪便中的毒素+或毒素B的浓度必须在!""!!"""J G时,此试验才呈阳性反应,因此有!"9!)"9的假阴性。不同的实验室K L+检测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因此K L+阴性并不能排出?8+8的可能性。80,$ ,?0,,06等报道,从!%%例腹泻病人收集)""份粪便标本,采用快速免疫法测定细胞毒素,结果表明,艰难梭菌的感染%#人,占)&9,同时与培养法比较,特异性为E E9,敏感性为E F9[F!!"]。 由于粪便中的酶对毒素有很强的破坏性,采取的粪便标本须及时送达实验室并立即检测,必要时置于冰冻保存,但能降低毒素的效价。 患者有严重腹泻并伴有念珠菌的存在,当粪便中的念珠菌数量!!"#?@A/=>时,可以诊断为念珠菌相关性腹泻。 患者有严重腹泻,但艰难梭菌毒素试验为阴性,又无念珠菌的过度增长时,应考虑其他细菌的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菌和克雷伯菌等。 结肠镜检对艰难梭菌阴性的严重++8病人有帮助,有些典型病变如假膜性结肠炎,节段性出血性结肠炎和其他溃疡性结肠炎等可以在镜下发现。 下表是艰难梭菌感染与非艰难梭菌感染引起++8的主要特征性差异[!]。 ’ & %?7.,434M0<6,2>0HC.160410>0G N,8414=/46)""*,O0>:!’P0:’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