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练习题

辐射防护练习题
辐射防护练习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填写在括号内。

1、一个人受到的总的辐照就是(C)

A:内照射的量减去外照射的量B:外照射的量减去内照射的量

C:外照射的量加上内照射的量

2、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周期一般为()天,最长不应超过()天。( A )

A:30,90 B:60,90 C:90,90 D:60,120

3、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A )年。

A:2 B:3 C:4 D:1

4、吸收剂量的SI单位就是( B )

A、伦琴(R)

B、戈瑞(Gy)

C、拉得(rad)

D、希沃特(Sv)

5、在相同吸收剂量的情况下,对人体伤害最大的射线种类就是( C )

A、X射线

B、γ射线

C、中子射线

D、β射线

6、GB18871-2002标准规定: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年有效剂量不应超过(D )

A、5rem

B、15mSv

C、50mSv

D、1mSv

7、辐射防护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就是( D )

A、辐射实践的正当化

B、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C、个人剂量限制

D、以上都应予以同时考虑

8、Ir192射线通过水泥墙后,照射率衰减到200mR/h,为使照射率衰减到10mR/h以下,至少还应覆盖多厚的铅板?(半价层厚度为0、12cm)( D )

A、10、4mm

B、2、6mm

C、20、8mm

D、6、2mm

9、离源200mm处的照射率为100mR/h,照射率为2mR/h辐射区边界标记离源的距离约为( )

A、0、7m

B、1、4m

C、2、8m

D、1m

10、射线的生物效应,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D )

A、射线的性质与能量

B、射线的照射量

C、肌体的吸收剂量

D、以上都就是

11、热释光剂量计用于(B )

A、工作场所辐射监测

B、个人剂量监测

C、内照射监测

D、A与B

12、下列有关照射量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C )

A、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的物理量

B、当量计量的剂量单位

C、只适用于X射线与γ射线

D、以上都就是

13、辐射损伤随机效应的特点就是( A )

A、效应的发生率与剂量无关

B、剂量越大效应越严重

C、只要限制剂量便可以限制效应发生

D、B与C

14、辐射损伤确定性效应的特点就是(D )

A、效应的发生率与剂量无关

B、剂量越大效应越严重

C、只要限制剂量便可以限制效应发生

D、B与C

15、GB18771-2002关于应急照射的叙述,哪一条就是错误的( D )

A、应急照射事先必须周密计划;

B、计划执行前必须履行相应的批准程序;

C、应急照射的剂量水平应在标准范围内;

D、经受应急照射后的人员不应再从事放射工作。

16、外照射防护的三个基本要素就是( D )

A 、 时间防护

B 、 距离防护

C 、 屏蔽防护

D 、 以上都就是

17、1896年,法国科学家( B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成为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核变化的情况,通常人们把这一重大发现瞧成就是核物理的开端。

A.卢瑟福

B.贝克勒尔

C.汤姆逊

D.居里夫人

18、原子质量单位u 等于( B )

A.12C 的1/16

B.12C 的1/12

C.16O 的1/12

D.16O 的1/16

19、下列哪一组核素就是同位素:( D )

A.H 21与He 32

B.Ar 4018与K 4019

C.Co m 60与Co 60

D.U 235

92与U 23892

20、半衰期T 1/2与衰变常数λ的关系就是:(C )

A.T 1/2=ln3/λ

B.T 1/2=ln4/λ

C.T 1/2=ln2/λ

D.T 1/2=ln5/λ

21、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力最弱(C )

A.γ光子

B.β粒子

C.α粒子

D.中子

22、γ光子把全部能量转移给某个束缚电子,使之发射出去,而光子本身消失的过程叫做(C )

A.电子对效应

B.康普顿效应

C.光电效应

D.穆斯堡尔效应

23、下面哪一种不就是β衰变的类型?( B )

A.β-衰变

B.韧致辐射

C.β+衰变

D.轨道电子俘获

24、下列元素中哪一种对快中子的慢化能力最强:(B )

A.氧

B.氢

C.氮

D.碳

25、高速电子轰击靶物质时,靶原子的内层电子被电离而离开原子,外层电子进入内层轨道填

补空位,多余的能量以辐射的形式释放,这种辐射光具有特定的能量,叫做:(C )

A.β射线

B.内转换电子

C.特征X 射线

D.韧致辐射

26、可通过T(d,n)4He 反应来产生( B )中子,这一能量的中子应用很广。

A.2、5MeV

B.14MeV

C.10MeV

D.5MeV

27、可用于烟雾报警器、容易对人体造成内照射的放射源就是(C )

A.γ放射源

B.β放射源

C.α放射源

D.中子源

28、可用作各种核仪表,如料位计,核子称,密度计等的放射源就是( A )

A.γ放射源

B.β放射源

C.α放射源

D.中子源

29、在放射源治疗中,进行近距离表浅治疗一般使用(B )

A.γ放射源

B.β放射源

C.α放射源

D.中子源

30、世界范围内的天然辐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A )

A.2、4mSv

B.3mSv

C.5mSv

D.1mSv

31、世界人口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中,居于首位的就是(B )

A.大气层核实验

B.医疗照射

C.地下核试验

D.核能生产

32、下列人体组织与器官中哪一种的辐射敏感性最低:( C )

A.心脏

B.淋巴组织

C.肌肉组织

D.骨髓

33、下列放射性核素,哪一组就是原生放射性核素:( B )

A.3H 与14C

B.228Ra 与228Th

C.32P 与33P

D.22Na 与32Si

34、当发生电子对效应时,入射光子的能量至少要大于( A )

A.1、02MeV

B.1、5MeV

C.2MeV

D.14MeV

35、对于相同厚度的下列物质,那种对1Mev 能量的γ射线屏蔽效果好:(D)

A.水 B 、 水泥 C 、 铁 D 、 铅

36、在相同能量的下列射线中,哪种射线的穿透力最强?(C)

A.α射线 B 、 β射线 C 、 γ射线 D 、 质子

37、辐射致癌属于哪种效应:(D)

A.急性 B 、 遗传 C 、 确定性 D 、 随机性

38、剂量率与点源距离的关系:(D)

A.正比 B 、反比 C 、 平方正比 D 、平方反比

39、人体内每天因食物摄入的放射性物质,那种最多:(C)

A.I 131 B 、 I 133 C 、 K 40 D 、 K 41

40、在医学上X 射线可用于透射的机制就是(D)

A.穿透能力强

B.电离能力强

C.射线能量大

D.不同组织的吸收不同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填写在括号内。

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 ABC )

A.时间

B.距离

C.屏蔽

D.防护

2、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ABCDE )

A.年满18周岁

B.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C.遵守放射防护法规与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D.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E.放射防护与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3、电离辐射主要有:( ABCD )

A.X 射线

B.γ射线

C.α、β射线

D.中子

E.红外线、紫外线、微波、激光

4、辐射防护的三原则就是:( ABC )

A.实践的正当性

B.防护水平的最优化

C.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

D.距离、屏蔽、时间

5、直接电离辐射包括:( ABCD )

A.电子

B.质子

C.α粒子

D.重离子

E.γ射线

F.中子

6、间接电离辐射包括:( ABC )

A.X 射线

B.γ射线

C.中子

D.α粒子

E.电子

7、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 ABCD )

A.外照射

B.内照射

C.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

D.复合照射

8、关于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描述正确的就是:( ABCD )

A.连续5年内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20mSv

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超过50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150mSv

D.四肢(手与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500mSv

9、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值描述正确的就是:( ABCD )

A.年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

B.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a,某一单一年份的年有限剂量可提高到5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15mSv

放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910 放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放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管理,保障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放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 1、我科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和佩戴统一的《射线监测仪》上岗。未经培训,或未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人员不得上岗。 2、开机前检查机房情况、无异常后方可开机。严格执行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全科机器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3、放射工作人员在为病人检查、治疗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暴光条件。要求放射防护最优化,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使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合理的并可达到的最低水平。 4、对病人进行放射检查治疗时,特别是对儿童、孕妇患者进行放射检查和治疗时,应事先告知放射线可能产生的危害,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后进行放射检查和治疗,并在检查和治疗中对性腺、甲状腺等重要器官及胎儿进行保护。

2019辐射防护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辐射防护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课程名称:辐射防护基础班级:__________ 姓名:学号_____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半衰期: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减弱一半所需时 间。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同位素。

3.松散污染:指该污染用擦拭、清洗等方法可以转移或去除的污染。 4.感生放射性:稳定的核素吸收一个中子后转变成放射性核素也就是活化产物, 活化产物衰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 5.半厚度:r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弱到原来强度的1/2 n。 二、填空题(1×33=33分) 1.填写下列辐射物理量对照表 辐射物理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放射性活度 SI单位焦耳·千克-1(J·kg-1)焦耳·千克-1(J·kg-1)秒-1 SI单位专名戈瑞希弗贝可 定义式 D = d E /d m H=DQN A=dN/dt 2.外照射防护一般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 _源强防护四种方法。 3.根据国标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我国将核电厂厂区划分为非限制区、监督区和控制区三个区域。 4.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物质原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___核衰变的数目___。 5.放射性核素经过2个半衰期后,其量将减少至原来数目的____4_____分之一。 6.工作场所中的放射性物质可通过____食入_____、___吸入______和__伤口进入_______三种途径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7.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______确定性效应_____的发生,并把__随机性____ 的发生率限制到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 8.工作场所辐射监测包括____外照射____、____表面污染______、____空气污染___。 9.根据国家辐射防护标准,辐射工作人员5年累积有效剂量应不超过__100___mSv,

辐射防护试题A

一.填空 1.辐射防护学中使用的吸收剂量用( Gy )单位表示。 2.内照射与外照射的人体吸收剂量均采用( sv )单位制表示。 3.当量剂量用于(人体器官吸收剂量)的测量。 4.当量剂量的国际计算单位是( sv )。 代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代表(合理使用低剂量) 7.辐射防护的三原则分别是(实践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 化)(个人剂量限制) 8. 针对外照射的防护三原则分别是(时间)(距离)(屏 蔽)。 9. 主射线朝向墙壁的防护标准是( 2mm ) 。 10. 职业照射的规定是,在任意单个年份内有效剂量不得超过(50) mSv。 11. 公众年安全接受的辐射剂量允许值是( 1msv )。 12. 激光照射对人体所产生的有害作用属(非电离)辐射。 13.铅防护服与铅手套主要防护的是辐射中的(散射线)与(泄 漏射线)而不是(原发射线)。 14.组织权重因子用于测量人体的(当量吸收剂量)剂量。 线照射剂量单位是( R )。 16.本底照射剂量值一般在()之间。

17.人体受照敏感度最高的三种组织依次分别是1...血液..... 2...淋 巴... 3.....骨髓.....。 18.内照射人体辐射吸收的主要途径是分别通过1..口...... 2...呼吸..... 3......皮肤伤口.....。 19.辐射防护的目标主要针对的是(随机)效应。 20.人类接受来至本底照射的最大剂量部分主要是自然界的 (氡)。 线照射强度与(照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2.波长单位用()符号代表。 23.散射线与原发射线相比更易被人体吸收是(散射线)。 24.防护围脖主要用于人体(甲状腺)的防护。 25.透视累计时间设定和报警装置的两个主要使用目的分别是(曝光时间)(曝光计量)。 26.女性放射线从业者怀孕期间的安全允许剂量为( 1mGy )。 27.胚胎的致畸敏感期是受精后的( 3---8周)。 28.孕妇的高剂量医疗辐射主要指1....DSA.... 2........ 介入 3...放疗........。 29.诱发胚胎畸形的辐射阈值为( 100msv-----200msv )。 30.铝制滤过板在辐射防护中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软射线)。 31.淘汰胸部常规透视的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1...辐射剂量大... 2...影像质量差..... 3.......无影像记录....

辐射防护屏蔽分项施工方案.

西安工会医院放射机房射线防护 装饰工程 辐射防护屏蔽设施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防护基本原则 (1) 三、防护门窗安装施工方案 (1) 四、防护涂料施工方案 (7) 五、防护产品的配置说明及详细参数 (9)

辐射防护屏蔽设施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西安工会医院放射机房射线防护装饰工程,位于一层及三层,其中一层包括CT检查室(一间)、X光机房(二间)及其它辅房控制区域;三层包括牙片室(一间)及其它辅房控制区域。 二、防护基本原则: 对于符合正当化的放射工作实践,以防护最优化为原则,使各类人员的受照当量剂量不仅低于规定的限值,而且控制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辐射水平。 三、防护门窗安装施工方案 (1)工程施工说明 Ⅰ. 安装施工前应先到施工现场了解现场状况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例如:电源必需送到位,地面是否平整,一切符合施工条件方可开始施工。 Ⅱ. 测量门洞尺寸,与甲方商量制作要求,然后按要求制作施工图纸,交甲方认可。 Ⅲ. 按图纸制作框架、门扇(其中包括骨架、不锈钢、玻璃等)甲方制作除外。 Ⅳ. 等一切前期工程完成后即可进行安装施工。 (2)开始安装门机 Ⅰ. 墙壁安装前必须将墙面整平,以免不平造成轨道弯曲与产生噪音。导轨安装面平整度应小于1.5MM墙体安装可用膨胀螺丝将导

轨打孔固定,间隔为35~45CM之间。 Ⅱ. 槽钢与角铁架安装时直接用平头螺丝固定,间隔可与上相同,垂直1~2个。 Ⅲ. 安装轨道前,先用透明水管充满水之(管中不可有)测定导轨两端及中间水平度,地面以最高点为准。 Ⅳ. 将导轨螺丝孔打好,再将导轨两端各暂时用一支螺丝固定在墙面或钢结构上,再次校正水平后确认准确再增加固定。 注意:导轨以门体上升一般以25MM为准确。(根据机型而定)Ⅴ. 传感器应先装外面一点,一般装在门洞正中央之上方,高度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接线先参考说明书。 Ⅵ. 安装电动部件前先将导轨清理干净,再将马达、电盘、尾轮、变压器分别装在轨道固定槽内,把它移到适当位置,安装定位凝聚固定螺丝。 (3)安装门扇 Ⅰ. 将活动门体,当门体装上后测量活动门体与固定门体之间上下是否相等,大约在7mm~10mm之间等准确后再装上止摆器,然后将门推至与固定门对齐再上好皮带与止动板。 Ⅱ. 调整检查。以上步骤全部完成,自动门安装作业就大致完工,如未达到理想,可再依需要调整。 (4)安装测试 控制器可依需要调整,但调整时要注意机器非常灵敏,轻轻按下即可(具体调整依照电盘上的说明)如果测试一切正常,封上机箱外

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

医用X线射线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 1、医用X线诊断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X射线防护知识,认真配合临床医生做好X 射线检查的正当化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检查,合理使用X射线诊断。 2、选择使用合适的检查设备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受检者的防护),认真选择各种操作参数,力求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所需的最低剂量;搞好质量控制,避免重复照射。 3、除了临床必须的透视检查外,应尽量采用摄影检查;采用普通荧光屏透视的工作人员在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和小照射野进行工作。 4、摄影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与之相适应的照射野,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应在屏蔽室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 5、进行X射线的检查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者的辐射敏感器官(例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等)采取适当的屏蔽保护。 6、施行X射线的检查时应注意候诊者的防护。摄影中除正在接受检查者外,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透视时拟同时进入机房候诊的受检者要适当安置,并有相应屏蔽防护措施。 7、只有在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进行检查不现实或医学上不可接受的情况下,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包括距离和屏蔽防护等)后,才可使用移动或携带式X 射线机施行检查。携带式X射线机不宜用于常规透视。 8、在X射线检查时,对儿童等特殊检查者可采取相应固定的体位。对有正当理由需要检查的孕妇应注意尽可能保护胚胎或胎儿。当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9、在放射诊断临床教学中,对学员必须进行射线防护知识教育,并注意他们的防护;对示教病例严禁随意增加曝光时间。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培训试卷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课程名称: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学号_____ 一、选择题(1×17=17分) 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B A)20mSv B) B)2.4mSv C)C) 5mSv 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B A)核电厂 B)医疗照射 C) 氡子体 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B A)β射线 B)γ射线 C)n射线 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A A)α>β>γ B)γ>β>α C)γ>α>β 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 B)内照射 C) A+B 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B 部位。 A)右胸 B)左胸 C)头部 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B 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 B)不可压缩 C)待去污物品

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B A)4Bq/cm B)0.4Bq/cm C)40Bq/cm 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C A)外照射剂量 B)内照射剂量 C)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 10.在 B 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222 证》。 A)任何 B)反应堆运行 C)停堆 11.气衣主要用于:B A)高外照射区域作业 B)严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区域作业 C)放射性积水区域作业 12.在控制区内,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包括:B A)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B)外照射防护、内污染防护、体表污染防护 C)外照射防护、空气污染防护、表面污染防护 13.下列不宜采用直接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A A)环境γ本底高 B)固定表面污染 C)松散表面污染 14.下列不宜采用擦拭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B A)环境γ本底高 B)固定表面污染 C) 松散表面污染15-16可能为多项选择题 15、下列哪些机体变化属于确定性效应:(a b c e) a. 皮肤损伤 b. 造血器官损伤 c. 中枢神经损伤 d. 癌症 e. 免疫系统受损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试题.doc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试题 辐射对人类的身体伤害是很大的,如何进行辐射安全与防护呢,进行一定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是有必要的。下文是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试题,欢迎阅读!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单项选择题 1.对放射性同位素的转移实行( C ) A.审批制度 B.许可证制度 C.备案制度 D.登记制度 2.国务院第449号令是:( A ) A.《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 B.《对辐照装置运营单位的安全要求》; C.《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D.《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格式和内容》。 3. 申请进口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报( A )审批。 A.国务院环保部门 B.省级环保部门 C.市级环保部门 D.县级环保部门 4.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有效期为C 年。

A.2年 B.4年 C.5年 D.6年 5.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按照辐射事故等级属于( E ) A. 特别重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 D. 恶性事故 E. 一般事故D. 微小事故 6.《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适用于下列( D )活动。 A.放射性物品的运输 B.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 C.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制造 D.以上都是 7.以下除( C )外,其余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由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A. 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 B. 使用Ⅱ类放射源的 C. 生产Ⅱ类放射源的 D. 销售Ⅱ类放射源的 8.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在自受理转让放射性同位素的申请之日起( C )内完成审查, 符合条件的予以办理。 A.10个工作日 B.15个工作日

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制度

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Purpose 为认真贯彻《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开展企业辐射管理工作,完善体制,防止和减少辐射事故,保障员工健康,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Scope 适用于全公司。城东厂区、滁州公司、宿迁公司应根据属地政策,参照本制度制订各自的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制度。 3 定义Definition 3.1 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3.2 辐射作业人员,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3.3 辐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 异常照射。 4 安全Safe 无 5 职责Responsibility 5.1 公司辐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5.1.1 公司安全环保处为辐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辐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调。 5.1.2 贯彻国家、省、市有关辐射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文件等要求,推进公司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5.1.3 负责江阴厂区辐射项目环评的申报及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办工作,并指导外地厂区的工作。 5.1.4 负责公司辐射安全相关管理制度的起草、编写、修订、完善。 5.1.5 定期组织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有权责令改正。 5.1.6 与外部业务单位工作联络,传达及布置政府部门下发的工作要求。 5.1.7 负责联系有资质单位对射线装置进行工作场所环境质量检测。 5.1.8 实施辐射作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5.1.9 负责重大辐射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5.2 各实体中心、各厂负责人职责 5.2.1 全面负责本中心/厂辐射安全工作。

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原则

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原则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既要保护工作人员个人、他们的后代和全体人类,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产生辐射或伴随着辐射的正当的实践活动。所以,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即非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使之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原则 为了达到辐射防护目的,辐射防护必须遵循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三项基本原则。辐射防护三原则是针对受控辐射源(即辐射实践)的辐射照射情况而言的。原则上说,它们并不完全适用于非受控辐射源(即干预,如核事故时的情况)的辐射照射的情况。因为在干预的情况下,人们已不可能通过对辐射源施加控制来限制人们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1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要经过充分论证,权衡利弊。只有当该项实践所带来的利益大于为其所付出的代价时,才能认为该项辐射实践是正当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利益包括社会的总利益,不仅仅是某些团体或个人得到的好处。同样,代价也是指由于引进该项实践后的所有消极方面的总和,它包括经济代价,健康危害、环境影响,同时还包括心理影响和社会问题等。由于利益和代价在群体中的分布往

往不相一致,付出代价的一方并不一定就是直接获得利益的一方。所以,这种广泛的利害权衡过程只有在保证每一个个体所受的危害不超过可 以接受的水平这一条件下才是合理的。在判断辐射实践正当与否时,一般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的因素,辐射防护仅是其中应考虑的一个方面。 2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辐射防护最优化在实际的辐射防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施某项辐射实践的过程中,可能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在对这几个方案进行选择时,应当运用最优化程序,将一切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ALARA)。因此,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也称ALARA原则。在考虑辐射防护时,并不是要求剂量当量越低越好,而是通过利益/代价分析,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的因素之后使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3个人剂量限值 实践正当性和防护最优化都是按照一个实践或群体的利害来考虑的,实践带来的利益和危害在群体中的分布通常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虽然辐射实践满足了正当性要求,辐射防护亦做到了最优化,但还不一定能对每个个人提供足够的防护。因此,对于给定的某项辐射实践,不论代价与利益的分析结果如何,必须用个人剂量限值对照射加以限

辐射防护试题

辐射防护 7.1 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 描述X 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所谓 “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 7.1.1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1、照射量 (1)照射量的定义和单位 照射量是用来表征χ射线或γ射线对空气电离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定义:所谓照射量是指χ射线或γ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所有电次级电子(负电子或正电子),当它们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其定义为dQ 除以dm 的所得 的商,即: dm dQ P = 式中dQ ——当光子产生的全部电子被阻止于空气中时,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dm ——体积球的空气质量 用图表示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其质量为0.001293克,这些次级电子是光子从0.001293克空气中打出来的,它们在0.001293克空气中的里面和外面都形成离子,所有这些离子都计算在内,而在0.001293克外产生的次级电子发射形成的离子则不计算在内。 照射量(Ρ)的SI 单位为库仑/千克,用称号1 -CKg 表示,沿用的专用单位为伦 琴,用字母R 表示。1伦的照射量相当于在标准的状况下(即0℃,1大气压)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产生1静电位(或2.083×109对离子)的照射量叫1伦琴。 1静电单位=3.33×10-10库伦 13 cm 干燥空气质量为0.001293克=1.293×10-6千克 1伦=6 1010 293.11033.3--??=2.58×10-4库伦/千克 一个正(负)离子所带的电量为4.8×10-10静电单位,1伦是在干燥空气中产生1静电单位的电量,所以产生的电子对数为1/4.8×10-10=2.083×109对离子。照射量只适用于χ、γ射线对空气的效应,而只适用于能量大约在几千伏到3MV 之间。 (2)照射量率的定义和单位 照射量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的照射量也就是dp 除以dt 所得的商即:dt dp P = 照射量率( P )的SI 单位为库伦/千克时,用符号11--h CKg 或伦/时(1-Rh )、

辐射屏蔽设计

辐射防护的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外照射,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内照射。 外照射的基本防护原则是,缩短照射时间、加大人员与辐射源的距离和进行适当的屏蔽。内照射防护最根本的方法是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机会。例如制定合理的卫生管理制度,通风,密闭存放和操作,个人防护等等。 第一节 X 或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与X 、射线相关的辐射源有:X 射线机、加速器X 射线源和放射性核素。X 射线机的工作电压通常低于400kV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 射线一般为2~30MeV 。放射性核素产生的X 或射线一般在几keV 到几MeV 之间。 1.1 X 或辐射源的剂量计算 1、 X 射线机 X 射线机的发射率常数X 定义为:当管电流为1mA 时,距离阳极靶1m 处,由初级射线束 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其单位是mGym 2mA -1min -1。 发射率常数X 与X 射线管类型、管电压及其电压波形、靶的材料和形状、以及过滤片的 材料和厚度等因素有关。准确的发射率常数应通过实验测量得出。准确度要求不高时,也可查手册中的发射率常数曲线来近似估计。 空气比释动能率.K a 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20)/(r r I K X a δ= (2.1)

式中,r 0=1m;I是管电流,单位是mA; . K a 的单位是mGymin-1。 例1:为某患者做X射线拍片,设X射线管钨靶离患者,曝光时间。已知管电压为90kV、管电流50mA,出口处过滤片为2mm铝。试估算患者表面所在处的吸收剂量(忽略人身的散射影响)。 解:查得该条件下,发射率常数 X 为 mGym2mA-1min-1,由公式(2.1)计算 . K a 为693 mGymin-1, 空气比释动能为 mGy。吸收剂量值近似等于空气比释动能值,为 mGy。 2、加速器X射线源 由加速器输出的电子束产生的X射线源的发射率,同电子能量、束流强度、靶物质的 原子序数以及靶的厚度等因素有关,并随出射角度而异。 一般,当电子能量低于1MeV时,最大发射率方向倾向于与电子束入射方向垂直;随着电子能量增高,最大发射率方向越来越偏向入射电子束方向。 加速器X射线的发射率常数 a 定义为,将X射线源看成点源,单位束流(1mA)在标准距离1m处所形成的吸收剂量指数率,其单位是Gym2mA-1min-1。当电子束入射到低Z厚靶材 料上时,向垂直方向和向前方向出射的X射线的发射率常数 a ',可以利用对于高Z厚靶的a 值乘以表中给出的修正因子给予粗略地估计。 表近似估计低Z靶或结构材料的X射线发射率所用的修正因子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完整版)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 辐射(放射)科 安全防护管理 安全防护制度 放射岗位职责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医务科 二0一五年十月

目录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2)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2) 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2) 人员培训制度 (3) 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3)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辐射监测方案 (4) 学习培训制度及记录 (5) 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6) 辐射(放射)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制度 (6)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7)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7) 辐射(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8) 登记室管理制度 (8)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9) 借片管理制度 (9) 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9) 暗室管理制度 (10) CT室管理制度 (10)

DSA室管理制度 (10) 综合读片制度 (11)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 (11) 放射介入手术随访制度 (11) X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1) 导管(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12) 进修,实习医生管理制度 (12) 登记室岗位职责 (13) 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 (13) 暗室岗位职责 (13) CT室岗位职责 (14) DSA室岗位职责 (14) 辐射(放射)科岗位职责和各级人员职责 (15) 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 (19)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及省环保厅、市环保局相关文件精神的规定,切实加强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的监督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辐射危害,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决定调整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杨斌 副组长:周长平程福舟 成员:王延忠王蕾纪振华金星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日常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 3、辐射安全及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拟定辐射防护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2)做好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防护设施的供应与管理以及辐射防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工作。 (3)组织实施本院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做到一人一档。 (4)定期对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进行督查,检查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情况,指导做好个人以及患者的辐射防护,确保不发生辐射安全事故。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射线装置,做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放射事故,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各类X线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课程名称: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学号_____ 一、选择题库(1×17=17分)

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B 。 A)20mSv B)2.4mSv C)5mSv 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B 。 A)核电厂 B)医疗照射 C)氡子体 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 B 。 A)β射线 B)γ射线

C)n射线 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 A 。 A)α>β>γ B)γ>β>α C)γ>α>β 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 B)内照射 C)A+B 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B 部位。 A)右胸 B)左胸

C)头部 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 B 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 B)不可压缩 C)待去污物品 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 B 。 A)4Bq/cm2 B)0.4Bq/cm2 C)40Bq/cm2 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 C 。 A)外照射剂量 B)内照射剂量 C)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

10.在 B 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证》。 A)任何 B)反应堆运行 C)停堆 11.气衣主要用于 B 。 A)高外照射区域作业 B)严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区域作业 C)放射性积水区域作业 12.在控制区内,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包括: B 。 A)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B)外照射防护、内污染防护、体表污染防护 C)外照射防护、空气污染防护、表面污染防护 13.下列不宜采用直接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 A :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试题

科目: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考试用时: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错选不得分) 1. 以下哪个标记是为“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的标识:( ) A. B. C. D. 2. 原子核半径尺度为:( ) A. 10-15 m B. 10-12 m C. 10-10 m D. 10-6 m 3. β衰变一共有多少种模式:(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4. 在下列给出的屏蔽材料中,屏蔽γ射线宜选用以下哪种:( ) A. 聚乙烯塑料 B. 混凝土 C. 有机玻璃 D. 铝合金 5. 原子核所带电性为:( ) A. 电中性 B. 负电 C. 不带电 D. 正电 6. 以下不属于γ射线与物质作用机制的有:( ) 姓名:_ _ _______ 单位/部门:_ __________ 岗位:___ __ ___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线 - - - - - - - - 内 - - - - - - - - 不 - - - - - - - - 得 ____ 岗位:___ __ ___ -- - 内 - -- - - -- - 不 - - - - - - - -得

A. 光电效应 B. 碰撞散射 C. 康普顿散射 D. 电子对效应 7.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 A. 居里 B. 毫克镭当量 C. 贝克勒尔 D. 伦琴 8. 下列数字中,有可能是组织权重因子W T 的是:( ) A. B. C. 20 D. 9. 有效剂量的单位是:( ) A. 戈瑞 B. 伦琴 C. 希伏 D. 拉德 10. 以下哪一个是放射性货包的标识:( ) 下列属于职业照射的情况是:( ) A. 客机飞行员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B. 乘坐头等舱的商务精英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C. 核电厂职员工体检时所受的照射 D. 普通公众所受的来自土壤、建筑物的放射性照射 12.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 姓名:_ _ _______ 单位/部门:_ _ _________ 岗位:___ __ ___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 线 - - - - - - - - 内 - - - -- - - - 不- - - - - - - - 得

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9275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样本

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医用X线诊断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X射线防护知识,认真配合临床医生做好X 射线检查的正当化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检查,合理使用X射线诊断。 2、选择使用合适的检查设备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受检者的防护),认真选择各种操作参数,力求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所需的最低剂量;搞好质量控制,避免重复照射。 3、除了临床必须的透视检查外,应尽量采用摄影检查;采用普通荧光屏透视的工作人员在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

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和小照射野进行工作。 4、摄影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与之相适应的照射野,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应在屏蔽室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 5、进行X射线的检查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者的辐射敏感器官(例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等)采取适当的屏蔽保护。 6、施行X射线的检查时应注意候诊者的防护。摄影中除正在接受检查者外,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透视时拟同时进入机房候诊的受检者要适当安置,并有相应屏蔽防护措施。 7、只有在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进行检查不现实或医学上不可接受的情况下,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

辐射防护知识讲座 ?第一部分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一、放射防护目的 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把随机性效应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并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保障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和公众以及他们的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办法: 1、为了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把剂量当量限值定在足够低的水平上,以保证工作者在终生全部时间内受到的照射也不会达到产生有害效应的阈值。 2、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合理的可以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二、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1、实践的正当化 ?是指从事任何与放射性有关的活动,都要有正当理由。采取任何可能接受辐射剂量的行动,都要经过事先论证,进行正当化分析。 2、辐射防护最优化 ?在考虑辐射防护时,并不是要求受照剂量越低越好,而是通过利益/代价分析,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的因素之后使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3. 个人剂量限制 个人剂量限制是指在具备实践正当化和防护最优化的条件下,人员接受的剂量不能超过一定量值。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128-2002 ?监测目的:对明显受到照射的器官或组织所接受的平均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作出估算,进而限制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并且证明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监测原则: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的个人,都应接受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 ?a) 对于任何在控制区工作,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且可能受到显著职业外照射的工作人员,或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mSv/a

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b) 对于在监督区工作或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预计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在1mSv/a─ 5mSv/a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应尽可能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c) 对于职业外照射年剂量水平可能始终低于法规或标准相应规定值的工作人员,可不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个人计量计佩带要求及监测周期 ?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剂量计一般在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 ?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如放射科),通常应佩带在围裙里面。 ?当受照剂量可能相当大时(如介入放射学操作),则还需在围裙外面衣领上另外佩带一个剂量计,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 ?只有当受照剂量很小且个人监测仅是为了获得剂量上限估计值时,剂量计才可佩带在围裙外面胸前位置。 ?对于短期工作和临时进入放射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和检修人员等),应佩带直读式个人剂量计,并按规定记录和保存他们的剂量资料。 ?常规监测周期 ?一般为30日,也可视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但最长不得超过90天。 三、外照射防护 ?外照射系指来自体外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 ?能够引起外照射的电离辐射源主要包括:①放射性核素,其中包括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中子源等。②X射线机。③粒子加速器。④核裂变反应堆。 (一)外照射防护目的和出发点 ?目的:保护特定人(群)不受过分的直接或潜在的外照射危害。 ?出发点:从防护目的的实现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付出方面综合进行考虑。 (二)外照射防护基本原则 ?保证完满达到电离辐射源的应用目的,又使人员受到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即 ALARA 原则。 ?1、最优化:在应用辐射源带来的利益和进行防护所付出的代价之

辐射防护练习题

辐射防护练习题 一、单选判断题 1放射性物质无法通过完好的皮肤进入人体内部。X 2被放射性物质表面污染的物品,不但存在外照射 的风险,还存在内照射的风险。O 3辐射防护就是要限制非随机效应的发生,尽量降 低随机效应发生的概率。O 4天然辐射源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辐射、陆地上 的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O 5只要实施了辐射防护最优化,就可使每个工作人 员受照剂量都减小X 6无论来自体外的辐射还是由于放射性物质进入体 内引起的电离辐射和人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导 致生物效应。O 6放射性是放射性核素所具有的特性,它不受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化学变化、磁场等)的影响。O 7由于γ和中子可以穿透人体,所以它们在造成人体外照射的同时,也会造成内照射。X 8一种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一个特征常数,不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O 9个人剂量限值是辐射防护的目标值。X 10半值层HVT定义为光子射线强度减弱一半时所需防护介质的厚度。O 11对放射性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制为50mSv。O 12内照射比外照射危险,因此应对内照射优先进行防护。X 13在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前必须向省级卫生部门申请许可,并向同级公安部门登记。X 14放射工作许可登记,每一年至两年进行一次核查。0 15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和把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机率限制在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O 16辐射源在人体内对人体形成的照射叫做内照射。O 17凡是接受过辐射照射的人,其后代都会发生遗传 效应。X 18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限值仅包括职业照射的 剂量,而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的剂 量。O 19只要采取了辐射防护措施,就可以完全避免辐射 对人的危害。X 20为了降低工作执行人员的剂量,而使现场准备人 员的剂量过多的增加,从而造成集体剂量的增

第二部分_辐射屏蔽设计

第二部分 辐射防护的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外照射,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内照射。 外照射的基本防护原则是,缩短照射时间、加大人员与辐射源的距离和进行适当的屏蔽。内照射防护最根本的方法是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机会。例如制定合理的卫生管理制度,通风,密闭存放和操作,个人防护等等。 第一节 X 或γ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与X 、γ射线相关的辐射源有:X 射线机、加速器X 射线源和放射性核素。X 射线机的工作电压通常低于400kV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 射线一般为2~30MeV 。放射性核素产生的X 或γ射线一般在几keV 到几MeV 之间。 1.1 X 或γ辐射源的剂量计算 1、 X 射线机 X 射线机的发射率常数δX 定义为:当管电流为1mA 时,距离阳极靶1m 处,由初级射线束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其单位是mGy ?m 2?mA -1?min -1。 发射率常数δX 与X 射线管类型、管电压及其电压波形、靶的材料和形状、以及过滤片的材料和厚度等因素有关。准确的发射率常数应通过实验测量得出。准确度要求不高时,也可查手册中的发射率常数曲线来近似估计。 空气比释动能率. K a 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式中,r 0=1m ;I 是管电流,单位是mA ;.K a 的单位是mGy ?min -1。 例1:为某患者做X 射线拍片,设X 射线管钨靶离患者0.75m ,曝光时间0.6s 。已知管电压为90kV 、管电流50mA ,出口处过滤片为2mm 铝。试估算患者表面所在处的吸收剂量(忽略人身的散射影响)。 解:查得该条件下,发射率常数δX 为7.8 mGy ?m 2?mA -1?min -1,由公式(2.1)计算. K a 为693 mGy ?min -1,空气比释动能为6.93 mGy 。吸收剂量值近似等于空气比释动能值,为6.93 mGy 。 2、 加速器X 射线源 由加速器输出的电子束产生的X 射线源的发射率,同电子能量、束流强度、靶物质的原子序数以及靶的厚度等因素有关,并随出射角度而异。 一般,当电子能量低于1MeV 时,最大发射率方向倾向于与电子束入射方向垂直;随着电子能量增高,最大发射率方向越来越偏向入射电子束方向。 加速器X 射线的发射率常数δa 定义为,将X 射线源看成点源,单位束流(1mA )在标准距离1m 处所形成的吸收剂量指数率,其单位是Gy ?m 2?mA -1?min -1。当电子束入射到低Z 厚靶材料上时,向垂直方向和向前方向出射的X 射线的发射率常数δa ',可以利用对于高Z 厚靶的δa 值乘以表2.1中给出的修正因子给予粗略地估计。 20 )/(r r I K X a δ= (2.1)

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645 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医用X线诊断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X射线防护知识,认真配合临床医生做好X 射线检查的正当化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检查,合理使用X射线诊断。 2、选择使用合适的检查设备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受检者的防护),认真选择各种操作参数,力求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所需的最低剂量;搞好质量控制,避免重复照射。 3、除了临床必须的透视检查外,应尽量采用摄影检查;采用普通荧光屏透视的工作人员在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和小照射野进行工作。 4、摄影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与之相适应的照射野,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应在屏蔽室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 5、进行X射线的检查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者的辐射敏感器官(例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等)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