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推进方案

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推进方案
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推进方案

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推进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市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根据《X市X年加快重点产业发展推进机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既包括煤炭、电力、水泥等传统产业,也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还包括煤基新材料、新型建材等产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建设形成了X区、X精细化工园区,建成运行现代煤化工装置7套、清洁能源装置2套、精细化工装置4套。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47.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8亿元,增长9.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6%。基本形成了煤—电—建材、煤—精细化工—化工材料、煤—油—煤油融合3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目前,受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和省外低价煤冲击等因素影响,我市煤炭行业生产经营持续困难,亏损严重。X年,全市完成煤炭产量571万吨,同比下降4.8%;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累计亏损19.8亿元,同比增亏6.11亿元。煤化工行业遭受全球市场疲软冲击,主要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价格大幅下跌,同时面临资金、技术、环境等多方压力。

二、总体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型升级、提升发展为目标,以发展煤油融合、煤化一体为主攻方向,拉长煤基新能源新材料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积极发展风电、光电产业,努力建设清洁能源和新材料基地。

三、工作目标

X年,全市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0亿元,增长3.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5.5%。

四、重点工作

(一)产业提升发展工程。持续强化产业支撑,坚持煤油融合、煤化一体发展,拉长煤基新能源新材料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加快培育链条健全、高端高效的现代产业集群。

1.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发挥X能源、X三聚环保、X化纤等现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向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发展,着力推动产业链向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销售、服务延伸,价值链向提高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方向转变,积极打造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2.发挥基金杠杆撬动作用。抓住国家、省出台支持项目建设优惠政策有利时机,分级申报各项建设资金。按照国家政策,结合现有招商成果,谋划包装一批投资大且对产业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龙头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债券资金,充分利用国开行、农发行债券基金撬动作用,促使整装大项目落地;利用省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作为引导基金,适时设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发挥其投资

撬动作用,加快我市清洁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循环化改造力度,提高产业发展层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局)3.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引擎,积极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和科技项目孵化项目,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在现有的300吨/年乙二醇中试装置、3000吨/年丁二酸酐装置、15.8万吨/年悬浮床加氢装置的基础上争取扩大示范。持续深化与X化工大学、X学院、X能源规划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使醇醚燃料、高硫煤综合利用、对苯二甲酰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中试项目开工建设,并争取更多的新技术、关键技术在我市进行孵化或成果转化。加强与中科院X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与交流,力争在X区设立分院。(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4.强化综合配套功能,提高专业园区平台承载能力。坚持水、电、路、汽、消防同步规划、地上地下同步建设,形成集中供水、集中污水处理、集中供蒸汽、集中供工业原料气、道路管网循环畅通等“四集中、一循环”的基础配套能力。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示范园区、试点园区、经济技术X区、X区等,同时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等,促使园区由规模扩张向量、质转变,由要素高强度投入为主向投资、创新双驱动转变,由单纯依靠优惠政策向依靠优质综合服务转变,全面提升园区平台承载能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X区管委、X区政府)

(二)产业开放招商工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省重大战略布局,健全机制、提升平台,借助外力,强化包装,坚持不懈提升招商质量和水平。

1.制定产业图谱。谋划编制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招商路线图和招商手册,明确招商方向、主攻区域、重点企业和工作措施,实现招商新突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2.落实完善驻地招商机制。每个县区招商负责同志及专业招商人员要确保驻地跟踪项目常态化,要重点研究当地功能区规划、产业发展的趋势、产业转移规律以及重点企业对外投资意向,建立跟踪项目信息库,及时了解项目动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3.充分利用招商载体,精准招商。发挥比较优势,借助中国X 民俗文化节、X中国(X)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平台,充分调动商会、协会、企业的积极性,开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活动。同时,利用专业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强及我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等具有现实吸引力的条件和政策吸引客商,加快引进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4.强化项目谋划包装,开展组团式、产业链招商。坚持煤油融合、能源和新材料一体化建设思路,围绕三聚环保清洁能源产业园、X能源精细化工材料产业园、X精细化工产业园等基地,积极谋划龙头项目,开展组团式、产业链招商,通过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达到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保设施共享化,

聚集上下游产品,降低配套成本,吸引企业入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X区管委、X区政府、X区政府)

5.推动重点项目签约落地。着力推进总投资250.5亿元的18个开放招商重点项目,力争落地项目12个、总投资175.5亿元,力争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75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X区管委、X区政府、X县政府、X县政府、X区政府、X区管委、X区管委)(三)持续加快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总投资437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X年完成投资79亿元。

1.继续坚持项目建设领导分包机制。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推进组成员都要分包具体项目,负责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标率。(责任单位:市发改委,X区管委、X区政府、X县政府、X县政府、X区政府、X区管委、X 区管委)

2.续建项目抓投产。采取倒排工期、现场督导、观摩点评等举措,强力推进总投资93.1亿元的10个续建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7.1亿元,其中X省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X吨丁二酸酐与2 万吨精细化工残废液资源综合利用、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二硫化碳、X省X有限公司环保建材和X市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橡胶硫化促进剂(债券项目)等4个项目竣工投产;X化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橡胶促进剂、X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X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等3个项目部分车间或生产线投产;X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锦纶66工业丝(债券项目)、X市恒力橡塑

公司年产10万吨橡胶助剂和X光伏发电有限公司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站等3个项目主体完工。(责任单位:市发改委,X区管委、X区政府、X县政府、X区管委)

3.新建项目抓进度。加快联审联批,督促企业落实项目建设资金,重点推进350万吨/年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X工业气体岛及综合利用项目、X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20兆瓦光电项目、X集团X镇X园项目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力争5个项目主体完工。(责任单位:市发改委,X区管委、X区政府、X县政府、X县政府)(四)持续深化企业帮扶。把握企业发展状况,坚持分类指导、提高实效,精准服务企业发展。

1.找准问题、精准施策。抓好市定12家重点服务企业,各县区要对重点服务企业全面摸排,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排查出“问题清单”,盯紧不放、一办到底,建立帮扶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和办理时限,做到件件有回音。达到稳定“增长点”、控制“下拉点”、减少“出血点”、化解“拖累点”要求。(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X区管委、X县政府、X县政府、X区政府)

2.搭建平台、对接服务。开展银企对接,推动金融机构服务项目、服务企业;开展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相互协作、互利共赢;开展用工对接,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开展智力对接,聘请管理专家,举行专家“大巡诊”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3.政策支持、降本增效。进一步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建设债券、省先进制造业引导基金、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金、财政中小企业还贷周转金等各级、各种财政支持资金,缓解企业融资难、资金周转难问题,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局)4.持续帮扶、转型升级。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系,畅通沟通渠道,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跟踪服务,持续帮扶;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引导企业拓宽思路,放眼长远,积极调结构、强主业、促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升级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五)关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市场化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五、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市、县区联动工作机制,市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市政府金融办等部门要与X区、X区等加强工作协调,统筹产业整体规划布局,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重点解决资源、土地、供电、资金等问题,特别是煤化工企业厂区周围居民搬迁、环保审批手续等问题。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对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转型升级项目给予专项补助,具体办法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会同市财政局、发改委研究制定。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抢占高端产业发展先机。有关部门要和产业集聚区对接,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集群培育等专项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