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1.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有α、β和γ三种,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的衰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能同时放出α、β、γ射线

B. 可能同时只放出α、β射线

C. 可能同时只放出α、γ射线

D. 可能只放出γ射线

2.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一端固定在水平轴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可

视为质点).小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能通过最高点,g

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可能小于√gL

B.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不可能为零

C.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D.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3.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动能的增量相同

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 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守恒

D. 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动能越大

4.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从第3s这一时刻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 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5.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在竖直面内下落,ab边以速度v进

入下方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线框进入磁场时,ab边两端的电势

差U ab为()

A. BLv

BLv

B. 3

4

BLv

C. 1

4

BLv

D. ?1

4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7.0分)

6.宇宙空间有一种由三颗星体A,B,C组成的三星体系:它们分别位于等边三

角形ABC的三个顶点上,绕一个固定且共同的圆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

如图中实线所示,其轨道半径r A

这三颗星体()

A. 线速度大小关系是v A

B. 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 A>a B>a C

C. 所受万有引力合力的大小关系是F A>F B>F C

D. 质量大小关系是m A

7.如图所示,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则关于电子在两板间

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板间距越大,加速的时间越长

B. 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度就越大,则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度就越大

C. 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度与板间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有关

D. 电子的加速度和末速度都与板间距离无关

8.图甲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0,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为100:1,远距离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0Ω.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输入功率为750kw.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用户端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 用户端电压为250V

C. 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0A

D. 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180kW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需要用力才能压缩气体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 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是一定的

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可能减小

D. 微粒越大,撞击微粒的液体分子数量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E. 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10.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此时刻沿?y轴方向运动,经过0.1s第一次到

达平衡位置,波速为5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Q点的振幅比P点的振幅大

C. P点的横坐标为x=2.5m

t(cm)

D. Q点(横坐标为x=7.5m的点)的振动方程为y=5cos5π

3

E. x=3.5m处的质点与P点振动的位移始终相反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11.某同学用一个满偏电流为10mA、内阻为30Ω的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和一节电动势为1.5V的

干电池组装成一个欧姆表.

(1)该同学按图(一)正确连接好电路.甲、乙两表笔中,甲表笔应是________(选填“红”或

“黑”)表笔.

(2)测量电阻前,他先进行欧姆调零:将甲、乙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指到

________处.

(3)欧姆调零后,他将甲、乙两表笔分别接图(二)中的a、b两点,指针指在电流表刻度的4mA处,

则电阻R x=________Ω.

(4)若误将甲、乙两表笔分别接在了如图(二)中的a、c两点,则R x的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

大”或“偏小”).

12.图甲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实验台上,将光电

门固定在斜面体的底端O点,将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d依次为5cm、10cm、15cm、20cm、25cm、3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小球的直径D=___________cm.

(2)该实验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小球质量;小球通过光电门经历的时

间为Δt,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填字母),不考虑误差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该结果___________(选填“<”“>”或“=”)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3)为了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依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6

d/×10?2m 5.0010.0015.0020.0025.0030.00

v/(m·s?1)0.690.98 1.201.391.551.70

v2/(m·s?1)20.480.97 1.43 1.92 2.41 2.86

√v/(m?s?1)1/20.830.99 1.10 1.18 1.24 1.30

从表格中数据分析能够得到关于“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 A=2kg的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B=1kg的小物块B以

某一初速度v0从A的左端向右运动,当A向右运动的路程为L=0.5m时,B的速度为v B=4m/s,此时A的右端与固定竖直挡板相距x.已知木板A足够长(保证B始终不从A上掉下来),A与挡板碰撞无机械能损失,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取10m/s2

(1)求B的初速度值v0;

(2)当x满足什么条件时,A与竖直挡板只能发生一次碰撞?

14.如图所示,在第一、四象限有垂直于纸面向里和向外的磁场区域Ⅰ和Ⅱ,OM是两磁场区域的

交界线,两区域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B=0.1T,OM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α。在第二、三象限存在着沿x轴正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1×104V/m。一带正电的粒子,质量m=

1.6×10?24kg、电荷量q=1.6×10?15C,由x轴上某点A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从O点进

入Ⅱ区域磁场(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

(1)若OA距离l1=0.2m,求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大小R1?

(2)要使经电场加速后,从O点进入磁场的所有带电粒子仅在第一象限区域内运动,设计两磁场

区域大小时,角α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3)若α=30°,OM上有一点P(图中未画出),距O点距离l2=0.3πm。上述带正电的粒子从x

轴上某一位置C由静止释放,以速度v运动到O点后能够通过P点,v等于多大时,该粒子由C 运动到P点总时间最短,并求此最短时间?

15.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粗细均匀两端封闭的细玻璃管ABCDEF竖直放置。AB段和CD段装有

空气,BC段和DE段为水银,EF段是真空,各段长度相同,即AB=BC=CD=DE=EF,管内AB段空气的压强为p,环境温度为T。

(1)若要使DE段水银能碰到管顶F,则环境温度至少需要升高到多少?

(2)若保持环境温度T不变,将管子在竖直面内缓慢地旋转180°使F点在最下面,求此时管内两

段空气柱的压强以及最低点F处的压强。

16.如图,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B=60°.一束

平行于AC边的光线自AB边的P点射入三棱镜,在AC边发生反射后

从BC边的M点射出,若光线在P点的入射角和在M点的折射角相等,

(i)求三棱镜的折射率;

(ii)在三棱镜的AC边是否有光线透出,写出分析过程。(不考虑多次反射)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原子核的衰变,本题关键是明确原子核衰变的特征、种类、快慢,熟悉三种射线的特征,基础问题。

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三种射线α、β、γ,关键是知道α和β衰变不会同时发生,γ射线不会单独产生。

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三种射线α、β、γ,但并非同时放出,α衰变放出α射线,同时伴随γ射线;β衰变可以放出β射线,同时伴随γ射线产生;α、β衰变不会同时发生,γ射线不会单独产生,故C 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解:A、小球在最高点时,杆对球可以表现为支持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 v2

L

则得v<√gL,故A正确。

B、当小球速度为√gL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杆的作用力为零,故B错误。

CD、杆子在最高点可以表现为拉力,此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 v2

,则知v越大,F越大,

L

即随小球速度的增大,杆的拉力增大。

,则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也可以表现为支持力,当表现为支持力时,有mg?F=m v2

L

知v越大,F越小,即随小球速度的增大,杆的支持力减小,故C、D错误。

故选:A。

小球通过最高点临界的速度为0.杆子在最高点可以表现为拉力,也可以表现为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杆子对小球的弹力随速度变化的关系.

解决本题的关键搞清小球向心力的来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以及知道杆子可以表现为拉力,也可以表现为支持力.

3.答案:C

解析:解: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等的时间内竖直方向的位移越来越大,因此重力做功越来越多,相等的时间内动能的增量越来越大,故A错误;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也可能守恒,如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故B错误;

C、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化,因此机械能不守恒,故C正确;

D、由卫星的速度公式v=√GM

分析可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

r

动能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有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分析动能的增量关系.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对照守恒条件,分析机械能守恒是否守恒.根据卫星的速度公式v=√GM

分析卫星动

r

能的变化.

本题是概念型的问题,关键要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和卫星的速度公式,通过举例法分析这种抽象的问题.

4.答案:A

解析:解:A、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A的斜率大于B的,故A的速度要快;且A从3s 开始运动,运动方向都沿x轴的正方向,故A正确;

B、由图可知,B从5m处开始运动,而A从0m处开始运动,故二者开始位置不同,故B错误;

C、A的位移为10m,而B的位移为5m,故5s内物体的位移不同,故C错误;

D、因5s的位移不同,故5s内的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由图可知两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图象的斜率可知速度大小.

研究图象时,首先要明确图象的横纵坐标,再根据点线面的含义确定运动的性质;很多同学可能想当然的当成了v?t图象进行了处理,结果可想而知.

5.答案:B

解析: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到ab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到ab边的两端的电势差。

本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注意ab两端的电势差为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

,ab边两端的电势差U ab=I·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BLV,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BLv

4R

BLv,故B正确,ACD错误。

3R=3

4

故选B。

6.答案:AC

解析:解:A、三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相等的,由v=ωr,结合r A

B、由a=ω2r,结合r A

D、以A为研究对象,则受力如图:

由于向心力指向圆心,由矢量关系可知,B对A的引力大于C对A的引力,结合万有引力定律的表,可知B的质量大于C的质量。

达式:F=Gm1m2

r2

同理若以C为研究对象,可得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即质量大小关系是m A>m B>m C,故D错误;

C、由于m A>m B>m C,结合万有引力定律F=Gm1m2

,可知A与B之间的引力大于A与C之间的

r2

引力,又大于B与C之间的引力,由题可知,A、B、C受到的两个万有引力之间的夹角都是相等的,根据两个分力的角度一定时,两个力的大小越大,合力越大可知F A>F B>F C,故C正确。

故选:AC。

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周期T相等,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判断线速度的大小关系。

写出向心加速度表达式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由万有引力定律,分别求出单个的力,然后求出合力,分析质量关系。

此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借助于三星模型考查万有引力定律,解答的过程中向右画出它们的受力的图象,在结合图象中矢量关系,然后和万有引力定律即可正确解答。

7.答案:AC

解析:解:A、电子的加速度为a=qU

md ,由d=1

2

at2得,t=√2d

a

=d√2m

qU

∝d,故两板间距越大,加

速的时间越长。故A正确。

B、根据动能定理得:qU=1

2mv2,则得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度v=√2qU

m

,与两板间的距离无关,

与加速电压有关。故B错误,C正确。

D、电子的加速度为a=qU

md

,与两板间的距离有关。故D错误。

故选:AC。

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列式分析;根据E=U

d

和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电子的加速度。电子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电子的运动的时间。判断电子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从而可以判断电子的加速度的大小。

根据电子的运动的规律,列出方程来分析电子的加速度、运动的时间和速度分别与哪些物理量有关,根据关系式判断即可。

8.答案:AC

解析:解:A、由图乙知交流电的周期0.02s,所以频率为50Hz,A正确;

B、由图乙知升压变压器输入端电压有效值为250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副线圈电压为25000V,

所以输电线中的电流为:I=P

U =750×103

25000

=30A,输电线损失的电压为:△U=IR=30×100=

3000V,降压变压器输入端电压为22000V,所以用户端电压为220V,B错误,C正确;

D、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P=△UI=90kW,D错误;

故选:AC。

根据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结合匝数比求出输出电压,从而得出输送电流,根据输电线的电阻得出损失的功率,根据电压损失得出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计算用户得到的电压.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1、输送功率与输送电压、电流的关系;2、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与匝数

比的关系;3、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降压变压器输入电压、电压损失的关系;4、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功率损失、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关系.

9.答案:BCE

解析:解:

A、气体分子距离较大,分子力很弱,要用力才能压缩空气,那是气体压强作用的效果,故A错误;

B、饱和气压由液体的种类和温度决定,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是一定的,故B正确;

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W+Q,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热,同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故C正确;

D、微粒越大,撞击微粒的液体分子数量越多,运动状态不易改变,布朗运动不明显,故D错误;

E、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较大,表现为引力,故E正确;

故选:BCE。

压缩气体需要力是气体压强作用的结果;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较大,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作用;饱和气压:在一定的温度下,饱和气的分子数密度一定,饱和气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饱和气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内能的变化情况;

颗粒越大,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液体表面表现为引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表现为引力

此题考查了气体压强、布朗运动、饱和气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等知识点,都比较简单,只要多看书,加强记忆即可作答。

10.答案:ACD

解析:解:A、质点P此时刻沿?y轴方向运动,振动比左侧邻近的波峰振动早,所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正确;

B、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的振幅相同,故B错误。

C、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0.1s内向左传播的距离为x=vt=5×0.1m=0.5m,由波形平移法知图中x=3m处的状态传到P点,所以P点的横坐标为x=2.5m。故C正确。

D、由v=λ

T 、ω=2π

T

得ω=2πv

λ

=5π

3

rad/s,题图中Q点的振动方程y=Acosωt=5cos5π

3

t(cm),

故D正确。

E、x=3.5m处的质点与P点相差小于半个波长,所以振动的位移不是始终相反,故E错误。

故选:ACD。

根据P点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介质中各个质点的振幅都相同。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分析P点的坐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由图读出波长,并读出振幅,求出周期,写出Q点的振动方程。

本题根据比较质点振动先后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根据周期表示质点的振动方程,要学会应用波形平移法分析此类问题。

11.答案:解:(1)由图示可知,甲表笔与欧姆表内置电源负极相连,甲表笔是红表笔。

(2)测量电阻前,他先进行欧姆调零:将甲、乙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指到最大刻度处,即10mA处;

(3)欧姆表内阻为:R内=E

I g = 1.5

10×10?3

=150Ω,

指针指在电流表刻度的4mA处,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4×10?3= 1.5

150+R X

解得电阻为:R x=225Ω。

(4)若误将甲、乙两表笔分别接在了图中的a、c两点,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电池串联,

相当于欧姆表内置电源电动势E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大,

欧姆表指针向右偏转,欧姆表示数变小,R x的测量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1)红;(2)10mA;(3)225;(4)偏小。

解析:欧姆表黑表笔与内置电源正极相连,红表笔与内阻电源负极相连;

用欧姆表测电阻前要进行欧姆调零,使指针指在电流表最大刻度处,即欧姆表的零刻度处;

欧姆表的工作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根据题意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欧姆表的结构与欧姆表的工作原理,知道欧姆表结构与工作原理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基础知识即可解题,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12.答案:(1)0.5625

(2)不需要;D

Δt

;<

(3)合外力做功与小球通过光电门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解析:

该实验不同于课本中的实验,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设法理解实验的原理,然后再根据实验的原理进行解答。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利用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由此可以求出小铁球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判断求解。

(1)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5.5mm,可动刻度为12.5×0.01mm=0.125mm,则读数为5.5+0.125= 5.625mm=0.5625cm;

mv2,质量会被约掉,故不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由平(2)根据动能定理mgdsinθ?μmgdcosθ=1

2

均速度表示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故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Δt

得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等于这个过程中中间时刻速度,所以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小于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3)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得,物体的位移d与物体的速度、以及速度的平方根都不存在正比例的关系,与速度的平方接近正比例关系,所以可选择v2为坐标系的纵坐标,将表格中的数据在d?v2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如图:

从图象得到的直接结论是d与v2成正比;从而间接得到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规律是合外力做功与v2成正比。

;<;(3)合外力做功与小球通过光电门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答案为(1)0.5625;(2)不需要;D

Δt

13.答案:解:(1)假设B的速度从v0减为v B=4m/s时,A一直加速到v A,以A为研究对象,

m A v A2①

由动能定理μm B gL=1

2

代入数据解得:v A=1m/s

在A向右运动路程L=0.5m的过程中,A、B系统动量守恒

m B v0=m A v A+m B v B②

联立①②解得v0=6m/s

(2)设A、B与挡板碰前瞬间的速度分别为v A1、v B1,由动量守恒定律:

m B v0=m A v A1+m B v B1③

以A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

μm B g(L+x)=1

2

m A v A12④

由于A与挡板碰撞无机械能损失,故A与挡板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A1,碰后系统总动量不再向右时,A与竖直挡板只能发生一次碰撞,即

m A v A1≥m B v B1⑤

由③⑤得:m B v0≤2m A v A1⑥

解得v A1≥m B v0

2m A =1×6

2×2

=1.5m/s⑦

由④⑦联立解得x≥0.625m

答:

(1)B的初速度值v0为6m/s.

(2)当x≥0.625m时,A与竖直挡板只能发生一次碰撞.

解析:(1)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求出路程为L时的速度,分析A此时处于加速还是匀速状态,再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列式,求出B的初速度.

(2)A与竖直挡板只能发生一次碰撞,碰撞后,A的动量应大于或等于B的动量.对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和对A,由动能定理列式,结合条件可求x的范围.

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本题第(2)小题是本题的难点,知道A与挡板碰撞一次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14.答案:解:(1)设粒子到O点时速度大小为v1,从P到O点过程中有:Eql1=1

2

mv12?0

代入数据解得:v1=2×106m/s

在磁场中对粒子有:qv1B=m v12

R1

代入数据解得:R1=0.02m

(2)设粒子进入磁场后,在Ⅰ和Ⅱ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设为r,当α取最大值时,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sin2β=r

2r

,代入数据解得:β=15°

又因为:α+β=90°,代入数据解得:α=75°

要使从O点进入磁场的带电粒子仅在y轴右侧区域运动,α不能超过75°。

(3)设粒子运动至O点速度大小为v,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1,加速度大小为a,对粒子有:Eq= ma,代入数据解得:a=1013m/s2

又v=at1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那么对粒子有:qvB=m v2

r

,解得:r=mv qB

又T=2πm

qB

,代入数据解得:T=2π×10?8s

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θ=90°?α

粒子每次在任意磁场中运动圆弧的圆心角均为60°,弦长△l=r。

假设粒子在磁场中刚好运动到P点时间为t2,则有:t2=l2

△l ?60°360°

T

粒子运动到P点时间为t,则有:t=v

a +l2T

6△l

,代入数据解得:t=v

10

+π2

10v

当v

1013=π2

10v

时,即v=π×106m/s,t min=2π×10?7s

此时,将v=π×106m/s代入r=mv qB,解得:r=△l=π×10?2m

代入数据解得:l2

△l

=30,假设成立,故粒子成功至P点最短时间为2π×10?7s

解析: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解题的关键是会根据运动的情况结合几何关系进行分析解题,这个过程也是较为复杂的,所以务必需要分段分析。

(1)根据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得出进入磁场的速度,结合qv 1B =m v 12

R 计算出半径;

(2)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粒子在第一象限运动的临界情况,结合几何关系求解即可;

(3)根据粒子的运动情况,结合几何关系分析运动到P 点的时间,从数学关系分析出运动的最短时间。

15.答案:解:(1)设初状态每段的长度为h ,CD 段空气柱末状态的长度为?CD ,

根据等压变化,对CD 段空气柱有:?S

T =?CD S T 1

对AB 段空气柱有:?S

T =3?S??CD S

T 1

得T 1=1.5T ;

(2)设CD 段空气柱末状态的长度为?CD ′,压强为p CD , 根据玻意耳定律,对CD 段空气柱有 p

2?S =p CD ?CD ′S , 对AB 段空气柱有 p?S =(p CD ?p

2)(3???CD ′)S ,

得p CD =3+√66

p ;p AB =

√6

6

p ;p F =6+√66p 。

答:(1)若要使DE 段水银能碰到管顶F ,则环境温度至少需要升高到1.5T ; (2)此时管内CD 段空气柱的压强为

3+√66

p ,AB 段空气柱的压强为√

6

6p ,最低点F 处的压强为

6+√66

p 。

解析:本题采用隔离法分别研究两部分气体,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列出关系式,这是几部分气体问题的解题关键。

(1)环境温度升高,CD 、BA 两段气体都等压膨胀,分别对CD 段、BA 段气体运用盖?吕萨克定律列方程,并结合后来两部分气体长度之和等于EF +CD +BA ;

(2)保持环境温度T 不变,缓慢地旋转管子,两段气体均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分别对两段气体列方程,并抓住初态时,CD 段压强为BA 段压强的一半,末态两部分气体总长度为EF +CD +BA 。

16.答案:解:(i)光线在AB面上的入射角为60°.因为光线在P点的入射角和在M点的折射角相等。知光线在AB面上的折射角等于光线在BC面上的入射角。根据几何关系知,光线在AB面上的折射角为30°。

根据n=sin60°

sin30°

,解得n=√3。

(ii)光线在AC面上的入射角为60°。

sinC=1

n

=

√3

3

因为sin60°>sinC,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无光线透出。

答:(i)三棱镜的折射率为√3.(ii)三棱镜的AC边无光线透出。

解析:(1)作出光路图,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光线在P点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的大小。

(2)根据折射定律求出临界角的大小,判断光线在AC边有无发生全反射。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对数学几何能力的要求较高,平时需加强训练。

高三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综述 试题突出了对中学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对中学物理教 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试卷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能体现对考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查。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较大的难度。但从题中看仍然是重庆卷模式,没有全国卷的味道,考 试内容太多,让很多老师复习进度就被打乱了!本次一诊题目能力立意很好,但电学实验那 个计算内阻数字设计不科学,很好的一个分压式命题,让多少学生在运算中望而却步,出题 人没有注意到这是理科综合考试,不是考数字运算。这套物理试题过多地保留了重庆高考题 创新的影子,试卷中有好几道题提法上欠准确,不严谨,与全国卷重情景,重过程,注重多 对象、多过程的分析来考查学生能力不相符。全套题,为了体现所谓的“知识迁移能力”、“物理来源于生活”,堆砌了大量的假情境,让学生无所适从,偏、怪、冷。如计算题的第 一题24题,完全是个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特殊的问题,复习到了,学生回答很容易,没复习到,学生很难作答,既不能体现考查基本的物理思维、方法,又不能考查能力与技巧。纯是偏题,信度较差,总分12分的题县平均分仅为2.1分。再如16题与21题,考试知识 载体相似度太高,21题没有体现出压轴选择题的技巧性,有为考而考的嫌疑,并且创设的情 境“载流超导线圈”提法怪异学生难以理解,重力加速度突然增大有失物理实际,而且B选 项的作用力指向不明确,让学生费解,题目本身难以理解超越了物理、数学模型的构建。反 之16题较好,考查学生两次建模能力。本试卷同一物理模型多次重复出现,三次考察了斜 面模型。选修模块3-3、3-4、3-5难度差异太大,3-5过程过多,且对半衰期要求过高。 总分15分的题县平均分仅为3.4分。选做题3-5的选择题的五个选项考点太单一,计算题 的过程太复杂,计算量大了。总的来说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是一份考能力的试卷,但难 度太大,信度较差。 二、卷面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对基本规律掌握不准确,基本技能不能够灵活运用。选择题 失分较多;总分48分的选择题题县平均分为29.1分。 2.对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实验题得分率低;总分15分的题县平均分仅为7.8分。 3.答题过程中不能认真读题,审题不清; 4.答题过程表述不规范,卷面书写混乱; 5.数学计算能力差,不能完成物理题中的数学计算。计算题25题总分20分,县平均分 仅为2.5分。

高三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试卷分析 测试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动能B.动量 C.电场强度D.磁感应强度 2.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 = 10N,则下列哪组力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 A.F1=10N F2=10N B.F1=20N F2=20N C.F1=2 N F2=6N D.F1=20N F2=30N 3.某正弦式交流电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电流的最大值为10A B.电流的有效值为10A C.该交流电的周期为0.03s D.该交流电的频率为0.02Hz 4.两个电量相同的带电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只受磁场力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若它们的运动周期相等,则它们的质量相等 B.若它们的运动周期相等,则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 C.若它们的轨迹半径相等,则它们的质量相等 D.若它们的轨迹半径相等,则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 5.如图所示,a、b为静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点沿 直线运动到 b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的电场强度大 B.b点的电势比a点的电势高 C.试探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a点的电势能大 D.试探电荷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 6.在一竖直砖墙前让一个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轨迹距离砖墙很近。现用照相机对下落的石子进行拍摄。某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AB为小石子在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迹。已知每层砖(包括砖缝)的平均厚度约为 6 cm,A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约1.8m。估算照相机这次拍摄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2.0×10-1s B.2.0×10-2s C.2.0×10-3s D.2.0×10-4s 7.一列简谐横波以10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 = 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质点的振动 图象为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年高考建议.doc

高三物理组赵良奎 一、近三年全国Ι卷考题考点分析 题号2016 年考点与题型分析2017 年考点与题型分析2018 年考点与题型分析 14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车启动问题 15 质谱仪应用平抛运动的基本应用弹簧弹力分析 16 变压器问题分析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运动静电力的叠加 17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核能的计算电感感应的电荷计算 18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感应电流产生的判断动能定理的应用 19 动态平衡问题磁场的理解及安培定则楞次定律 20 电场性质的理解电场中的功能关系万有引力及双星问题 21 速度图象理解和应用受力分析及动态平衡问题静电场中力能的综合应用 22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弹簧劲度系数 23 含电容器的电器设计描述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阻的温度特性 24 电磁感应中连接体的平衡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动量和机械能的综合 问题 25 应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处带电体在电场中多过程直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理弹簧问题线运动 33 热力学定律和气体实验定布朗运动、分子热运动、理想气体状态分析 律应用分体实验定律应用 34 机械波、光的折射与全反波的干涉、折射定律与折折射率与机械波 射射率 35光电效应、动量定理 注: 2017 年和 2018 年将《选修3-5 》作为必考模块,没有35 题。 二、 2018 全国Ι卷物理命题特点 1.命题难度有所下降 今年整体的难度都比往年有所下降,选择题计算题变小,考察也以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

应用为主,实验题并没有出现表达式运算,考察以读取图表信息为主;计算题运算也少,且不会涉及太繁琐的数学分析。 2.考察知识点的灵活度上升 今年的选择题虽然难度不高,但对于知识点应用的灵活度有所提升,比如第18、 20、21题,考察情况都是平时熟悉的,但是条件有些差别,导致整个问题的分析与平时不尽相 同,如果考生没有冷静分析,很容易就陷入思维定势;除此,今年的题目都倾向于两个对象之间 的比较,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而不再像以住的单物体多过程分析。 3.继续加强与数学分析的结合。 今年的考题继续加强了数学分析,从第一道选择题就开始渗透了数学的函数关系式分 析,一直到后面的相似三角形,几何关系等,数学分析的普及面比以前都要广,这也是近几 个全国卷的一大特点。 三、 2019 全国Ι卷物理备考建议 1.一轮复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技巧,初步建立模块间的知识体系; 2.二轮复习:纵深理解和感受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养成基本题型的分析思路,并延伸到相类似的模型;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3.三轮复习:查漏补缺,拓宽解题思路,熟练解题方法,强化数学与物理的结合,掌握应试 技巧。 2018/11/9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物理组王宁 一、知识点的考查 (1)选择题 14题考查动能定理,功能关系15题动量定理及估算16题天体的运动及估算17题光电效应的理解18题楞次定律及右手定则19题V-T 图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20题磁场矢量的运算及对称的思想右手螺旋定则21题静电场中的电势差,电势能,电场力做功及场强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思想物理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2)实验题 22题实验电表的改装,23题读数,原理分析,数据处理 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计算题24题知识点动量定理,功能关系,牛顿定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5题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4)选修3-3(1)分子势能,分子动能和内能(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二、对物理试题的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适中,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

(3)考生答题情况以及反映出的问题 基础不扎实,对概念和规律理解不深入, 没有良好物理学习和思维习惯;审题能力,计算能力较差 三、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 1.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 例如:弹簧拉着小球,让小球下落,学生盲目的认为只要有重力做功,小球就机械能守恒。不会分析系统内力做功和系统的外力做功。2.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能运用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即理想化,要求我们在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抓住重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从而使问题简化。如: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受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但由于重力远小于洛伦兹力,应该忽略不计。但有的同学却考虑重力,使问题复杂,因此造成失分。 3.没有画出必要的分析图 在解答物理题时,画出必要的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不仅是规范化解答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题设条件直观形象,有利于问题的解答。如:有的考生在解答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时,没有正确画出电子的运动轨迹,因而找不到关于轨道半径的几何关系。有的考生画不出正确的受力图,在随后的平衡方程就出错了。4.审题不清,盲目解题 解题的首要环节在于对题目所包含的信息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确定解答方向,形成解题思路和建立解题步骤,阅读题目后,对整个题目的概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关键的字句要仔细阅读掘隐含条件。在物理情景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做题。平时练习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的复现物理过程与物理图景的目的。 例如利用V-T 图像分析追及问题,要还原实际追及过程,画出相对位置草图帮助分析物理情景。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博罗中学:周其达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卷物理部分,以《2018年物理考试大纲》为命题指导思想,严格遵循考纲,注重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中规中矩,没出现偏题怪题,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考查,特别是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联系实际生活的理念。今年试题涉及字符3132个(去年3145个),阅图量20个(去年19个),与2017年全国卷(Ⅰ卷)相比,阅读量与阅图量基本不变。今年试题突出对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必考部分只考察“力学”部分与“电磁学”部分,其中“力学”与“电磁学”各占6道;分值上“力学”部分占41分,“电磁学”部分占54分,去年考查的选修3-5近代物理知识今年没有出现。试卷的整体难度适中,选择题难度较去年难,主要是运算量增加,灵活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估计得分会下降。但实验题考查比较基础,像23题只要有耐心细心地描点连线,基本就可以拿下这10分。计算难度有一定程度降低,题目阅读量不大,表达的意思明朗,运算量比去年减少较多,对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综合运用能力和物理学科素养要求较高。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卷物理双向细目表

一.内容覆盖面广 “Ⅱ”级要求内容分值必考部分88分,为必考总分值的92.6%;全卷98分,为全卷总分的89%;覆盖率高 试题内容涉及“考试大纲”能力要求“Ⅱ”的有15个部分的内容,其中3个在选考部分: 14题:动能大小公式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5题:牛顿第二定律 16题:点电荷的电场(结合平衡问题) 17题: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8题:机械能及功能关系 19题:电磁感应(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楞次定律) 20题: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21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24题:竖直上抛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5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

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卷分析和评价

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题评价及质量分析 高三物理组 一.试题评价 (一)试卷结构 本次检测命题范围涵盖高中物理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必考题占95分,选考题占15分,试卷共17小题、其中必考15小题、选考2小题,满分110分。(二)命题指导思想 试卷以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依据物理学科新课程《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结合高三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知识考查注重基础、注重常规、能力上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三)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试题涉及的基础知识有:物理学史、受力分析、静电场、动量守恒、变压器、卫星运行规律、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振动与波、光的折射、功能关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每个题目都有其考查的能力点。 2.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试题重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机械能、电场、电流、磁场等主干知识,考查了较多的知识点,其中必考题中力学占53%,电磁学占47%。 3.注重常见物理模型、常用物理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试题涉及的物理模型有:木块木板模型、匀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圆边界等。 4、选择题、实验题、选考题难度设置均较为基础、贴切高三一轮复习学生的特征,整套试题区分度来看不是很好。第9、10、13题是整个试卷的亮点、第9、10题侧重能力考查,第2、3、13题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试题的不足之处在于压轴题15题没有难度,学生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即可相对比较容易得出满分。 二.答卷中暴露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如1题、5题;基本物理学史记错、理解不到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没有形成,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掌握住,这是不少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电学实验中不会进行电路分析,本次考察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要通过图像的截距求电流和电阻,很多学生找不到关系,无法求出答案。14题中学生表现出逻辑混乱,找不到几何角度关系等问题。在选考3-3中,选择题考查固体、液体的知识,学生对晶体、非晶体的区别,及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排列的知识点有些含糊不清,导致误选AD情况比较多,解答题考查气体的状态变化等压变化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压变化过程 ?=+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为负值,求得学生基本没有问题,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U W Q Q U W =?(24),很多同学出现减去24J得了376J的错误,对热力学第-=400--J=424 J 一定律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到位。 2.常规方法掌握不熟练。如:第8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在木板木块中的应用,第14题的圆边界模型。 3.审题能力存在问题。如:13题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将匀速与匀减速过程都当做匀速过程来处理,把匀加速过程的加速度直接运用到匀减速过程中去。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三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徐勇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总体难度趋于平稳,与2018年基本持平,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稳中有变,具体分析如下: 14题:本题作为物理部分第一题,考点为楞次定律与能量的关系,较为简单,学生不太容易把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联系起来,但答案的设置使学生较容易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15题:本题考查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关系,模型为同一个中心天体,只需要学生记得最基本的公式即可选出正确答案,相比往年对圆周运动的考查难度有所降低。 16题考查力的平衡,但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在于往年都考查力的动态平衡,今年考查的知识简单的静态平衡,难度不大。 17题:本题考查有阻力作用下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动能和高度的关系,相关信息已E K-h图的形式给出,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能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并把式子化为E K-h关系式,从而找出斜率的含义,需要学生掌握动能定理并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18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涉及周期公式和半径公式,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找出对应几何关系。总体难度适中。 19题: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的双棒问题,情景设置较为简单,学生要选出答案不太难,但要真正找出v-t关系难度不小。 20题:本题考查有拉力作用下的版块模型,相关信息用f-t图,v-t

图给出,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从图像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21题:本题考查空间中的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问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空间中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电势变化,并具有较好的空间空间想象能力,难度较大,与往年该考点难度差不多。22题:力学试验题以自由落体运动为考查背景,难度不大,但第二问的设置为开放性的答案,要求学生确实理解实验,并能准确表达,单独就比简单的选择增大了。 23题: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相关知识,用到中值电阻。多用电表近几年多次出现在全国卷的高考试验题中,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4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和功能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25题:25题是对动力学与能量,动量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结合了动量的考查,作为物理部分的压轴题,难度合理。 选修3-3第一小题:本题考查油膜法测分子直径。该考点在高考改革后首次出现,且考查的方式由原来的5选3变成开放性的填空题,难度增加,让人比较意外。 选修3-3第二小题: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题目比较常规,难度不大。 总之,19年高考部分考点考查难度加大,也有部分考点考查难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分析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罗基鸣 海口实验中学漆长庆 2010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海南卷)依据《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海南省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以及海南省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试卷为单科独立试卷。 一、试卷结构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 试卷各题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2.题型及分值结构 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试卷的题型与分值与2009年相同,没有变化。

各种题型题量、分值图表 102030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实验题 计算题模块选做题 题量、所占分值 试卷的题型及分值结构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 3.内容分值结构 注:其中的数据为粗略统计. 从内容分值结构中可以看出:试卷在必修一模块中内容分量占的较重。特别是涉及牛顿定律的内容分值占到25之多。在必考的四个模块中所占比例较大。 二、试题基本特点 从上面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特点: 1.关注对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 试卷中涉及的必考内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圆周运动”、“静电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洛仑兹力”、“电势、电势能”、“楞次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选考内容中的“动量守恒定律”、“气体实验定律”等等。这些知识点均为“说明”中基本内容,同时也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属于基础性要求,几乎年年必考。如:试题3是一道选择题,通过一系列的选项设计,将对“速度的矢量性”、“力与平衡”、“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等概念尽收其中;题15考查了“共点力的平”、“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洛仑兹力”等多个知识点。 2.重视能力的全面考查 考试大纲中强调考核的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等在试卷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其中关于理解能力的考查贯穿始终,它是各种能力得以发挥的基础。如:试题1中“直流发电机”到“直流电动机”的“偶然”转变,需要对两者基本原

年高考理综全国ii试卷分析及2020备考建议

2019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物理试题分析 尧中物理教研组:潘敏科 .20 2019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物理试题整体看,命题内容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了力、电、磁等主干知识,加强了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迁移、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图像问题考查量明显增多,体现了以考查学生五种能力为主的命题思路,试题科学、灵活、无偏题怪题。和2018年试题相比,整体难度有所降低。具体来看,今年物理学科的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 一、试题知识覆盖面广,注重知识体体系的主干内容 试卷中,必考部分:力学(占49分)、电学(占46分)为主,选修3—5中对原子核中的质量亏损(占6分),选考部分:选修3—3部分主要考查气体实验定律(或:选考3—4部分主要考查机械振动图像,干涉法测波长)(占15分),总分110分。其中,选择题为:4道力学试题(24分)、3道电磁学试题(18分)、1道原子核试题(6分),和2018年的试题分布基本相同,力学试题难度有所增加。实验题为1道力学(5分)和1道电学(电路分析)试题(10分),其中电学实验考查二极管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补尝

来调整动态电路等,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计算题为1道电学(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试题(12)和1道力学试题,其中,第25题的力学试题涉及到做物理关系图像及多过程计算,并含有变加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计算,使刹车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分析难度增加,难度有所增加。选考题3-3把5选3改为3个填空,而且是通过P—V图分析气体的状态,并对微观状态进行分析,难度也略有增加;计算题为气体定律应用,是将两部分气体通过大小活塞联系在一起,分析的难度也有所增加;选考3-4为机械波图像和干涉法测波长,难度和2018年基本一致。试卷整体难度高于2018年的试题。 二、把握物体学科的特点,强化关键能力,体现核心素质 2019年高考物理着重考查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数理结合等关键能力,比如,第19题以滑雪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曲线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该题通过v—t图来描述滑雪运动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考查考生对v—t图的理解,由此分析判断其运动状态。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给情境利用所学知识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比如第14、18、19、21、23、25题,选修3—3的33题的第⑴小题(或选修3—4的34第⑴小题)题,共计59分都涉及到用函数图象描述物理变化规律,考查了作图和处理图像信息的的能力;第23题,通过对二极管的温

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合理设计试卷结构,突出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情境设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试题与体育运动、生产劳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以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基础性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更加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引导学生夯实学习发展的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如:全国I卷第15题考查库仑定律和带电小球在静电场中的受力分析,全国II卷第20题考查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全国III卷第14题考查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这些试题都是定性判断的选择题,引导学生加强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各套试卷中的计算题也注重基础、强调主干,淡化解题技巧,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如全国III卷第25题考查2个物体多次碰撞和多阶段运动,要求学生加强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运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2、发挥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对体育和劳动精神的引导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较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发挥物理学科特点,设计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相联系的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和劳动,引导学生增强体育健康意识、树立劳动观念。 试题通过结合运动情境,考查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运动中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如:全国II卷第19题以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运动的相关物理概念与图像中数学元素对应关系的理解;全国I卷第18题以篮球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试题加强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现象,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如:全国I卷第33(2)题以材料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热等静压设备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相应的气体变化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并应用气体定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原理;全国III卷第16题以日常生活中卡车运输物体的常见现象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共点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情境化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除有意识地加强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之外,增加紧密联系科学技术进步和日常生活实践的试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如:全国I卷第16题以我国正在研制的“长征九号”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动量定理计算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重型运载火箭研发方面的进展;全国II卷第14题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为素材,要求学生分析探测器在“奔月”过程中所受万有引力的变化图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国II卷第25题以汽车刹车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为背景,要求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4、突出图像的呈现方式,考查信息加工能力

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1、选择题的特点 选择题共八道,属常规题,共八道题,从形式上,14—17五道单选,18—21三道多选,单选和多选明确分开考查;明显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四道单选四道多选,多选题比以往多了一道,难度相对增大一些;从内容分布上,四道力学四道电学,今年与2014不同的是,力学和电磁学选择题混合出现,力学和电磁学均匀分布,单选和多选各两道,并且顺序都是前面两电、最后两力。 力学主要涉及的知识主要有:力的平衡、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机车启动、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变速运动的规律、v-t图像、圆周运动。电学主要涉及的知识主要有:电容器、电场力、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右手定则、安培定则、电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变压器和二极管。 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体现了物理必修部分和选修3-1、3-2的主干知识,我认为选择题整体的难度中等偏上,16题情景很新颖,利用卫星轨道调整考查了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同时用到了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17题是对用运动的v-t图像分析机车启动的考查;14题是利用电容器创设情境,考查了电场力的大小及其方向、力的平衡以及牛顿运动定律;15题考查了导体棒转动切割磁感线,电动势、电势高低以及感应电流大小、方向的判定;18题考查了指南针,安培定则的应用,此比较简单,但是好多学生却出现了很大失误,按照思维定势把该题误当作单选题了;19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洛仑磁力提供向心力,该题难度适中;20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该题有部分学生找不到相关关系列不出关系式;21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难度较大。所以,总体来看,2015年高考物理选择题有常规题,个别题很新颖,灵活度较大,难度中等偏上,体现了学科知识综合性。

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全南中学李红伟 一、近三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一)、各块知识所占比例: 分析: 1、各套试卷中力、电两部分内容的试题分值合计为102分,占物理总分的85%。 2、各套试卷中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分别有一道选择题出现,各6分,占物理总分的5%。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二)、选择题内容分析: 分析: 1、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选择题考查重点,联系实际问题是选择题考查热点,对物理时事、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考查是选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择题考查亮点。 2、选择题各部分内容的考核重点是: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结合),万有引力定律(与圆周运动结合),振动和波; 电学: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场及磁场中的运动; 热学:气体状态变化,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分子运动论; 光学:光的折射,全反射,光速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光电效应等; 原子物理:氢原子的能级,能量跃迁、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等。 3、各套试卷在热、光、原、振动与波、万有引力定律内容中各设置了一道选择题,振动与波的考查经常与图象联系。(万有引力定律内容有两套试卷在选择题中没出现是因为在计算题中考查) 4、各套试卷多选题为3-4题;多选题在振动和波、热学、原子物理内容中出现频率较多,但选项都为2个,六套试卷中末出现3个或4个选项正确的试题。 (三)、实验题内容分析: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注: 09年以前实验题是一个大题两个小题, 09年改为两大题,因此07年、8年题号有所变动。 分析: 1、实验题第一题注重考察实验基本素质,第二题注重考察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实验题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体现了“源于教材、异于教材”的命题特点。 3、实验题的重点在电学,电学实验题重点在“恒定电流”。 4、09年全国理综I第23题是一道探究性、开放性力学实验试题,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说明对实验的迁移能力、设计能力的考察不一定只能在电学实验中完成。 (四)、计算题内容分析: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天津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1年天津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 .光电效应实验 B .伦琴射线的发现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分析:考查学生对这四个实验的了解掌握情况。 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 受到的摩擦力 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能力。 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25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 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 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分析:此题应用函数的关系式将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联立起来。 4.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 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1所示。产生的 交变电动势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 A .t =0.005s 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B .t =0.01s 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C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 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100HZ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规律。 5.板间距为d 的平等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1U ,板间场强为1E 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 ,板间距变为12 d ,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2U ,板间场强为2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121,U U E E == B .21212,4U U E E == C .2121,2U U E E == D .21212,2U U E E == 分析:学生对电极板间电压和电场强度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6.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设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为0x ?>,若?x 甲> ?x 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光能发生偏振现象,乙光则不能发生 B .真空中甲光的波长一定大于乙光的波长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高考备考建议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高考备考建议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高考备考建议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高考备考建议 一、近三年全国卷考题考点分析 题号考点与题型分析考点与题型分析考点与题型分析 14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车启动问题 15质谱仪应用平抛运动的基本应用弹簧弹力分析 16变压器问题分析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运动静电力的叠加 17万有引力定律应用核能的计算电感感应的电荷计算 18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感应电流产生的判断动能定理的应用 19动态平衡问题磁场的理解及安培定则楞次定律 20电场性质的理解电场中的功能关系万有引力及双星问题 21速度图象理解和应用受力分析及动态平衡问题静电场中力能的综合应用 2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弹簧劲度系数 23含电容器的电器设计描述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阻的温度特性 24电磁感应中连接体的平衡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动量和机械能的综合 25应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处理带电体在电场中多过程直线运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弹簧问题 33热力学定律和气体实验定律应用布朗运动分子热运动分体实验理想气体状态分析 定律应用 34机械波、光的折射与全反射波的干涉、折射定律与折射率折射率与机械波

35光电效应、动量定理 注:和将《选修3-5》作为必考模块,没有35题。 二、全国卷物理命题特点 1.命题难度有所下降 今年整体的难度都比往年有所下降,选择题计算题变小,考察也以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应用为主,实验题并没有出现表达式运算,考察以读取图表信息为主;计算题运算也少,且不会涉及太繁琐的数学分析。 2.考察知识点的灵活度上升 今年的选择题虽然难度不高,但对于知识点应用的灵活度有所提升,比如第18、20、21题,考察情况都是平时熟悉的,但是条件有些差别,导致整个问题的分析与平时不尽相同,如果考生没有冷静分析,很容易就陷入思维定势;除此,今年的题目都倾向于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而不再像以住的单物体多过程分析。 3.继续加强与数学分析的结合。 今年的考题继续加强了数学分析,从第一道选择题就开始渗透了数学的函数关系式分析,一直到后面的相似三角形,几何关系等,数学分析的普及面比以前都要广,这也是近几个全国卷的一大特点。 三、全国1卷物理备考建议 1.一轮复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技巧,初步建立模块间的知识体系; 2.二轮复习:纵深理解和感受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养成基本题型的分析思路,并延伸到相类似的模型;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3.三轮复习:查漏补缺,拓宽解题思路,熟练解题方法,强化数学与物理的结合,掌握应试技巧。

高三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长安区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1、题型分析:本套试题包括8道选择题、2道实验题、2道计算题、1道选做题。题型全面,题目设计灵活性强。比较贴合这次高考考纲变化,把3-5中设计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点放在11题,做重点考核。在实验题中也对这部分知识做出强调,我认为这样的考核对高三一轮复习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2、试题难度分析:本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线,包括一些学生易于理解,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常识,难易适中。出题者教材把握较好。符合课标要求。 3、试题质量评价:本试题符合课标要求,重点突出,知识点考查全面,质量较高。 二、卷面作答分析: 学生对基础方程掌握较好,大多数学生均能够准确书写方程式,但是学生对大题的文字说明很是缺失,导致方程中出现的一些下角标说明不足。在实验中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看来是试卷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学生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关于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中一些关键的实验操作,大概是因为学生的复习进度导致学生对第9题的作答不太理想。另外有些同学因为字迹书写不够工整出现看不清,回答不完整有失分现象。例如下图

三、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学生在大题书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平时的作答训练不够,所以学生在作答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 2.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没有经历过亲手验证,所以在实验的作答过程中针对实验的要求不能用准确有效的文字说明。 3. 复习的进度没有赶上这些试卷中出现的知识点,所以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感觉力不从心。 四、改进教学措施 通过这次考试,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教育学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的学习。无论是讲课、学生复习、教师提问都要做到一丝不苟。 2、记忆理解相结合。上课,不能只要求学生死背,重要的是理解,理解了也就会背了,答非所问的情况也能得到改变。 3、注重学生的表述。教师的提问不能光是口头提问,更要让学生书

最近三年浙江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0-2012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席海峰 一、试卷综述: 1.总体评价 近三年的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知识点分布比较稳定,难度中等。命题规范科学,题型稳中有变;部分试题立意新颖,有一定的开放性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突出对实验、分析综合和数学能力的考查。试题有较合适的难度与区分度,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 一、稳中求变,助推课改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全卷注重对科学方法、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核,同时试题的设计和设问方面有所创新,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和试题设问的梯度设置,使大多数学生容易入手,较好地把握了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二、着眼基础,利于教学 试题注重对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力学、电磁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0%左右。试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核。试题强调解题通用方法的运用,减少了复杂计算,注重思维过程,为学生分析物理过程留出时间,有利于减少教学中的低效、无效操练,减轻学生负担。 三、注重实践,见物思理 试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对实验、实践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突出考查学生实验操作的体验、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数据处理能

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源于生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情景的设计,让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属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物理模型,同时突出考查了运用图象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体现了物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2.历年难题总结 二、整体分析 1.试卷结构与分值(3年来没有变化) 2.卷面知识点分析

2020年全国卷物理试卷分析

2016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题型与数量 二.考察的内容及分布 ()ma r f m =22π整体难度中等以上,计算量较简单、但坑较多。 三、试卷整体分析

1、试卷的整体难度中等偏上,符合全国卷一贯的风格,知识点分布较为均匀,较往年试卷相比类型较像,但题型重合度不高。比较侧重于考察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整体试卷对学生的数字数据计算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相比于2017年试卷难度较大。 (一)刘建廷讲解试卷选择题和填空题 14.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12R R 、和3 R 的阻值分别是31ΩΩ、 和4Ω,○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法一: 当S 断开时,电路如右图所示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原线圈两端电压11U U IR =- 得 13U U I =- ① 根据变压器原副边电压关系: 11 22U n U n = ② 副线圈中的电流: 222235 U U I R R ==+ ③ 联立①②③得: 2 1235n U I n I ??-= ??? ④ 当S 闭合时,电路如右图所示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原线圈两端电压114U U I R '=-? 得 112U U I '=- ⑤ 根据变压器原副边电压关系: 11 22 U n U n ='' ⑥ 副线圈中的电流得: 22221 U U I R ='''= ⑦ 联立⑤⑥⑦得 2 12124n U I n I ??-= ??? ⑧ 联立④⑧解得 1 2 3n n = 解法二: 设开关S 断开前后,变压器的等效电阻为R 和R ',由于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同, S 闭合前:2223()()I I R R R n ?=?+,得23 2 R R R n += 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