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共1课时
数与代数 小学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评论(0)1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整理和复习,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初步学会知识的整理。评论(0)2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学生已经涉及了十进制计数法、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因数和倍数等主要概念,但有些学生对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易混,通过本课系统的回顾,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进一步让学生联想到这些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沟通各数之间的关系,加强知识的联系与整合,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评论(0)3重点难点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评论(0)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P72情境图,激起学生的兴趣,在阅读文字资料,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再提问:这些都是什么数?每个数有什么含义?
【设计意图】对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巩固。利用生活中的数,感受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非常重要,初步感知数的意义以及内在联系。)
2.同学们汇报生活中用这些数的例子,并说说每个数的具体含义。(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3.请你给这些数进行分类。(同桌合作进行)
4.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数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评论(0)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梳理知识
1.小组合作,进行数的整理
整理提示:
①.根据数的特点找到数之间的联系,并用树形图的形式进行整理。
②.先小组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分工合作,汇报时要说清整理的理由。
③.如果不能够面面俱到,可以选取一部分数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整理知识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并在合作过程中复习知识,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学生的整理还可能不够完善,这是允许的,要在回报过程中进行指导与完善。
2.汇报整理:
①.汇报,说说自己的理由。
②.边回顾整理过程,边完善知识整理的步骤。评论(0)活动3【讲授】基本概念
①.正数、0、负数、小数、分数都可以用数轴清楚地表示出来,课件出示例题:
数轴上的点都以0为对称点是相互对应的。没有最大的整数也没有最小的整数,也就是说整数个数是无限的,正数和负数中都存在着整数、分数、小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不同领域的数的联系。
②.小数和整数是十进制计数。而分数是计数单位。
数位顺序

表: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先把表格补充完整。
请你在表中写出30.3和3.3这两个数,根据数位顺序表说出“3”的不同含义。
同样是“3”,为什么含义不同?整数与小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③.因数和倍数。根据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说明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④.分数和百分数
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1)联系:都能表示率,百分数所表示的含义是百分之几,是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分数和百分数可以互相转化。
(2)区别:①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②分数既可以表示率,也可以表示量,但百分数只可以表示率;③分数可以约成最简分数,可是百分数不能进行约分。④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而百分数的分子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⑤.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变化。评论(0)活动4【练习】当堂练习
1、大屏练习题
2、练习十四5题、6题、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