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降压变电所变压器保护设计

110KV降压变电所变压器保护设计
110KV降压变电所变压器保护设计

前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变压器则是变电所的核心灵魂式设备,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设计便成了构成电力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继电保护可以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者给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的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故障保护、故障切除、故障报警,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本次设计为110kV降压变电所变压器的继电保护的初步设计,大致可分为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和设计图纸三部分。所设计的内容力求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本文是在沈阳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系郭永树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郭老师治学严谨、知识广博、善于捕捉新事物、新的研究方向。在毕业设计期间郭老师在设计的选题和设计思路上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郭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热情待人的处事方式、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此,我对恩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本文从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继电保护配置等几方面对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进行了阐述,并绘制了电气主接线图。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 1 -

第1章概述

1.1变压器的故障分析与保护设置

1.1.1 变压器的故障分析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供电元件,为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系统正常运行,就必须视其容量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可以分油箱内部和油箱外部故障两种。油箱内部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绕损等,对变压器来讲,这些故障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将引起绝缘物质的剧烈气化,从而可能引起爆炸,因此,这些故障应该尽快加以切除。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绝缘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由于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中性点过电压;由于负荷超过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以及由于漏油等原因引起的油面降低。

1.1.2 变压器的保护设置

此外,对大容量变压器,由于其额定工作时的磁通密度接近于铁芯的饱和磁通密度,因此,在过电压或低频率等异常运行方式下,还会发生变压器的过励磁故障。针对电力变压器的上述故障类型及不正常运行状态,应对变压器装设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1)组的相间短路和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单相短路;

(2)绕组的匝间短路;

(3)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

(4)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

(5)过负荷;

(6)过励磁;

(7)油面下降;

(8)变压器温度及油箱压力升高和冷却系统故障。

1.1.

2.1电力变压器应装设的保护装置

(1)线圈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接地短路、绕组的匝间短路,应装设瞬时动作作于跳闸的保护装置。

(2)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直接接地电力网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中性点过电压,应装设带时限动作于跳闸的保护装置。

(3)变压器过负荷、油面降低、变压器温度升高和冷却系统故障时,应装设信号装置

- 2 -

1.1.

2.2 对变压器保护装置的要求

(1)对变压器内部故障和油面降低采用瓦斯保护,油面降低和轻瓦斯时,应动作与信号;重瓦斯则动作与跳闸,断开变压器各测的断路器。

(2)对变压器引出线、套管及内部故障,采用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段保护。故障时,断开变压器各侧的断路器。

(3)对变压器外部的相间短路,一般采用过电流保护,如过电流保护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可装设复合电压或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均装设在主电源侧。

根据实际情况本设计对变压器采用纵联差动保护、过负荷保护和瓦斯保护三种保护形式。

1.1.

2.3 保护装置选择(见表1-1)

变压器保护装置选择

1.2 电力变压器的主保护

(1) 0.8M 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和0.4M 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带负荷调压的油浸式变压器的调压装置,亦应装设瓦斯保护。

(2) 6.3M VA以下厂用工作变压器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以及10M VA以下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当后备保护时限大于0.5s时,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3) 对6.3M VA及以上的厂用工作变压器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10M VA及以上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以下简称纵差保护)。

(4) 对高压侧电压为330kV及以上的变压器,可装设双重纵差保护。

(5) 纵差保护应能躲过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产生的不平衡电流,应在变压器过励磁时不误动。差动保护的范围应包括变压器绕组、套管及其引出线。

(6) 对ll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变压器,应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上装设反应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保护。对于只有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的变电所,当变压器为分级绝缘时,零序保护动作时应首先切除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如果故障未消失再切除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以防止中性点不接地运行变压器出现危害的过电压。

(7) 对高压侧电压为500kV或容量在240M 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频率降低和电压升高引起的变压器工作磁密过高,应装设过励磁保护。保护由两段组成,低定值段动作于信号,高定值段动作于跳闸。

- 3 -

(8) 对变压器温度及油箱内压力升高和冷却系统故障,应按电力变压器标准要求,装设

作用于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装置。

1.3 电力变压器的后备保护

为防止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及作为变压器主保护的后备保护,变压器配置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保护动作后,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规程规定:

(1)过电流保护宜用于降压变压器;

(2)当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不够时,可采用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主要用于升压变压器或容量较大的降压变压器;

(3)复合电压(包括负序电压及线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宜用于升压变压器、系统联络变压器和过电流保护不符合灵敏度要求的降压变压器;

(4)负序电流和单项式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可用于63MVA及以上升压变压器;

(5)按以上两条装设保护不能满足灵敏性要求和选择性要求时,可采用阻抗保护。即变压器的相间短路后备保护首先考虑采用过电流保护,当过电流保护满足不了灵敏度要求时,可选用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若仍满足不了灵敏度的要求。则可选择阻抗保护。

外部相间短路保护应装于变压器下列各侧,各项保护的接线,宜考虑能反映电流互感器与断路器之间的故障:

(1) 双绕组变压器,后备保护应装在主电源侧,根据主接线情况,保护可带一段或两段时限,以较短的时限缩小故障影响范围,跳母联或分段断路器;较长的时限断开变压器各侧的断路器。

(2) 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后备保护要分别装在主电源侧和主负荷侧。主电源侧的保护带两段时限,以较短的时限断开未装保护侧的断路器,主负荷

侧的保护动作于本侧断路器。当上述方式不符合灵敏性要求时,可在各侧装设后备保护。各侧保护应根据选择性的要求考虑加装方向元件。

(3) 0.4M 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设置过负荷保护,其动作时间应大于电动机的自启动时间,-般动作于信号。

(4)对低压侧有分支,并接至分开运行母线段的降压变压器,除在电源侧装设保护处,还应在每个支路装设保护。

(5)对发电机变压器组,在变压器低压侧,不应另设保护,而利用发电机反应外部短路的后备保护。在厂用分支线上,应装设单独的保护,并使发电机的后备保护带两段时限,以便在外部短路时,仍能保证厂用负荷的供电。

(6)500kv系统联络变压器高、中压侧均应装设阻抗保护。保护可带两段时限,以较短的时限用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较长的时限用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多绕组变压器的外部相间短路保护,根据其型式及接线的不同,可按下述原则进行简化:

- 4 -

(1)220kv及以下三相多绕组变压器,除主电源侧外,其他各侧保护可仅作本侧相邻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后备保护。

(2)保护对母线的各类故障应符合灵敏性要求。保护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时,可适当降低对保护灵敏系数分得要求。

1.4 继电保护的原理性介绍

(1) 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及其原理。

所谓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是指由变压器的一次和二次电流的数值和相位进行比较而构成的保护。纵联差动保护装置,一般用来保护变压器线圈及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的单相接地短路。对于变压器线圈的匝间短路等内部故障,通常只作后备保护。

纵联差动保护装置由变压器两侧的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器等组成,两个电流互感器串联形成环路,电流继电器并接在环路上。因此,流经继电器的电流等于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之差。在正常情况下或保护范围外发生故障时,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同,因此流经继电器的差电流为零,但如果在保护区内发生短路故障,流经继电器的差电流不再为零,因此继电器将动作,使断路器跳闸,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变压器纵差保护是按照循环电流原理构成的变压器纵差保护的原理要求变压器在正常运行和纵差保护区(纵差保护区为电流互感器TA1、TA2之间的范围)外故障时,流入差动继电器中的电流为零,保证纵差保护不动作。但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同,因此,为了保证纵差保护的正确工作,就须适当选择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使得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两个电流相等。

(2) 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是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要保护元件,对变压器匝间和层间短路、铁芯故障、套管内部故障、绕组内部断线及绝缘劣化和油面下降等故障均能灵敏动作。当油浸式变压器的内部发生故障时,由于电弧将使绝缘材料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其强烈程度随故障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瓦斯保护就是利用反应气体状态的瓦斯继电器(又称气体继电器)来保护变压器内部故障的。

在瓦斯保护继电器内,上部是一个密封的浮筒,下部是一块金属档板,两者都装有密封的水银接点。浮筒和档板可以围绕各自的轴旋转。在正常运行时,继电器内充满油,浮筒浸在油内,处于上浮位置,水银接点断开;档板则由于本身重量而下垂,其水银接点也是断开的。当变压器内部发生轻微故障时,气体产生的速度较缓慢,气体上升至储油柜途中首先积存于瓦斯继电器的上部空间,使油面下降,浮筒随之下降而使水银接点闭合,接通延时信号,这就是所谓的“轻瓦斯”;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则产生强烈的瓦斯气体,油箱内压力瞬时突增,产生很大的油流向油枕方向冲击,因油流冲击档板,档板克服弹簧的阻力,带动磁铁向干簧触点方

- 5 -

向移动,使水银触点闭合,接通跳闸回路,使断路器跳闸,这就是所谓的“重瓦斯”。重瓦斯动作,立即切断与变压器连接的所有电源,从而避免事故扩大,起到保护变压器的作用。

瓦斯继电器有浮筒式、档板式、开口杯式等不同型号。目前大多采用QJ-80型继电器,其信号回路接上开口杯,跳闸回路接下档板。所谓瓦斯保护信号动作,即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继电器内上开口杯的信号回路接点闭合,光字牌灯亮。

(3) 零序过电流保护。

当变电所有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只允许一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可装设零序电流保护,而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不能投入零序电流保护。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变压器接地保护不能辨认接地故障发生在哪一台变压器。若接地故障发生在不接地的变压器,接地保护动作,切除接地的变压器后,接地故障并未消除,且变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接地点会产生较大的电弧电流,使系统过电压。

同时系统零序电压加大,不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电压升高,其零序过电压可能使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损坏。为此,变压器的零序保护动作时,首先应切除非接地的变压器。若故障依然存在,经一个时限阶段Δt后,再切除接地变压器,每台变压器都装有同样的零序电流保护,它是由电流元件和电压元件两部分组成。正常时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很小,零序电流继电器及零序电压继电器皆不动作,不会发出跳闸脉冲。发生接地故障时,出现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当它们大于起动值后,零序电流继电器及零序电压继电器皆动作。电流继电器起动后,常开触点闭合,起动时间继电器KT1。时间继电器的瞬动触点闭合,给小母线A接通正电源,将正电源送至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不接地的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的零序电流继电器不会动作,常闭触点闭合。小母线A的正电源经零序电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零序电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起动有较短延时的时间继电器KT

经较短时限首先切除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若

2

接地故障消失,零序电流消失,则接地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的零序电流继电器返回,保护复归。。若接地故障没有消失,接地点在接地变压器处,零序电流继电器不返回,时间继电器KT

一直在起动状态,经过较长的延时KT1跳开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

1

(4)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

复合电压闭锁,即由接于相间电压上的低电压继电器(只接一相)和接于负序电压上的负序电压继电器组成的电压闭锁元件。负序电压元件反应不对称短路,灵敏度不受变压器接线方式的影响,低电压继电器则主要反应三相短路时的母线残压。因此,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只需装设于变压器一侧,接线较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简单。

- 6 -

第2章电力变压器主接线设计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和用户组成。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为满足生产需要,变电站中安装有各种电气设备,并依照相应的技术要求连接起来。把变压器、断路器等按预期生产流程连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用规定的设备文字和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地表示电气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的单线接线图,称为主接线电路图。

2.1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主接线代表了变电站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接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它表明了变压器、线路和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及可能的运行方式,从而完成变电、输配电的任务。它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由于电能生产的特点是发电、变电、输电和用电是在同一时刻完成的,所以主接线设计的好坏,也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主接线的正确、合理设计,必须综合处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经过技术、经济论证比较后方可确定。

2.2设计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概括的说应包括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方面。

(1)可靠性

安全可靠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保证供电可靠是电气主接线最基本的要求。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同样形式的主接线对某些发电厂和变电站来说是可靠的,而对另外一些发电厂和变电站则不一定能满足可靠性要求。所以,在分析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时,要考虑发电厂和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户的负荷性质和类别、设备制造水平及运行经验等诸多因素。

(2)灵活性

电气主接线应能适应各种运行状态,并能灵活的进行运行方式的转换。主接线的灵活性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①调度灵活,操作简便:应能灵活的投入(或切除)某些变压器或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能满足系统在事故、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

②检修安全:应能方便的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影

- 7 -

响电力网的正常运行及对用户的供电。

③扩建方便:应能容易的从初期过渡到最终接线,使在扩建过渡时,在不影响连续供电或停电时间最短的情况下,投入新装变压器或线路而不互相干扰,且一次和二次设备等所需的改造最少。

(3)经济性

在设计主接线时,主要矛盾往往发生在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通常设计应在满足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经济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投资省:主接线应简单清晰,以节约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投资;要使控制、保护方式不过于复杂,以利于运行并节约二次设备和电缆投资;要适当限制短路电流,以选择价格合理的电器设备;在终端或分支变电站中,应推广采用直降式(110/6~10kV)变压器,以质量可靠的简易电器代替高压断路器。

②占地面积小:电气主接线设计要为配电装置的布置创造条件,以便节约用地和节省构架、导线、绝缘子及安装费用。在运输条件许可的地方,都应采用三相变压器。

③电能损耗少:在变电站中,正常运行时,电能损耗主要来自变压器。应经济合理的选择主变压器的型式、容量和台数,尽量避免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耗

2.3主接线的设计步骤

电气主接线的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分析原始资料

①本工程情况

包括变电站类型,设计规划容量(近期,远景),主变台数及容量,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及可能的运行方式等。

②电力系统情况

包括电力系统近期及远景发展规划(5~10年),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地理位置和容量位置)和作用,本期工程和远景与电力系统连接方式以及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等。

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过电压水平、保护配置等有关,直接影响电网的绝缘水平、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主变压器的运行安全以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等。我国一般对35kV及以下电压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又称小电流接地系统;对110kV 及以上高压系统,皆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

③负荷情况

包括负荷的性质及其地理位置、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及输送容量等。电力负荷的原始资料是设计主接线的基础数据,电力负荷预测工作是电力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规划的基础。对电力负荷的预测不仅应有短期负荷预测,还应有中长期负荷预测,对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成果的质量,一个优良的设计,应能经受当前及较长远时间(5~10年)的检验。

- 8 -

④环境条件

包括当地的气温、湿度、覆冰、污秽、风向、水文、地质、海拔高度及地震等

因素,对主接线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配电装置的实施均有影响。特别是我国土地辽阔,各地气象、地理条件相差甚大,应予以重视。

⑤设备制造情况

这往往是设计能否成立的重要前提,为使所设计的主接线具有可行性,必须对各主要电气设备的性能、制造能力和供货情况、价格等资料汇集并分析比较,保证设计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与选择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电源和出线回路数、电压等级、变压器台数、容量以及母线结构等不同的考虑,可拟定出若干个主接线方案(本期和远期)。依据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从技术上论证并淘汰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方案,最终保留2~3个技术上相当,又都能满足任务书要求的方案,再进行经济比较,结合最新技术,最终确定出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最终方案。

(3)短路电流计算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对选定的电气主接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并选择合理的电气设备。

(4)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对最终确定的主接线,按工程要求,绘制工程图

2.4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

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就是主要电气设备常用的几种连接方式,它以电源和出线为主体。由于各个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出线回路数和电源数不同,且每回馈线所传输的容量也不一样,因而为便于电能的汇集和分配,在进出线较多时(一般超过4回),采用母线作为中间环节,可使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而与有母线的接线相比,无汇流母线的接线使用电气设备较少,配电装置占地面积较小,通常用于进出线回路少,不再扩建和发展的发电厂或变电站。

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可概况的分为单母线接线和双母线接线两大类;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主要有桥形接线、角形接线和单元接线。

某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如图所示。已知:两台变压器均为三绕组、油浸、强迫风冷、分级绝缘结构,其参数均为:S=31.5MV A

电压:110±4×2.5%/38.5±2×2.5%/11KV

接线:YN,Y0,d11(Y0/Y/Δ-11-12)

短路电压:U g.z%=10.5%

U g.d%=17%

U z.d%=6%

- 9 -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侧的中性点只一台接地,若只一台运行,则运行的这台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其余参数见图所示

变电所主接线

- 10 -

第3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3.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设计中,短路电流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为了比较各种接线方案,或确定某一接线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等,均需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

(2)在选择电气设备时,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时又力求节约资金,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短路电流计算。例如:计算某一时刻的短路电流有效值,用以校验开关设备的开断能力和确定电抗器的电抗值;计算短路后较长时间短路电流有效值,用以校验设备的热稳定;计算短路电流冲击值,用以校验设备动稳定。

(3)在设计屋外高压配电装置时,需按短路条件校验软导线的相间和相对地的安全距离。

(4)在选择继电保护方式和进行整定计算时,需以各种短路时的短路电流为依据。

(5)接地装置的设计,也需用短路电流。

3.2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验算导体和电器时所用的短路电流,一般有以下规定:

(1)计算的基本情况

①电力系统中所有电源都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②同步电机都具有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包括强行励磁);

③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

④所有电源的电动势相位角相同;

⑤正常工作时,三相系统对称运行;

⑥应考虑对短路电流值有影响的所有元件,但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电阻。对异步电动机的作用,仅在确定短路电流冲击值和最大全电流有效值时才予以考虑。

(2)接线方式

计算短路电流时所用的接线方式,应是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即最大运行方式),而不能用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方式。

(3)计算容量

应按本工程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一般考虑本工程建成后5~10年

(4)短路种类

一般按三相短路计算。若发电机出口的两相短路,或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以及

自耦变压器等回路中的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情况严重时,则应按严重情况

- 11 -

进行校验。

(5)短路计算点

在正常接线方式时,通过电器设备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地点,称为短路计算点。

对于带电抗器的6~10kV出线与厂用分支回路,在选择母线至母线隔离开关之间的引线、套管时,短路计算点应该取在电抗器前。选择其余的导体和电器时,短路计算点一般取在电抗器后。

3.3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

在工程设计中,短路电流的计算通常采用实用计算曲线法。其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绘制等值网络。

①选取基准功率和基准电压;

②发电机电抗用,略去网络各元件的电阻、输电线路的电容和变压器的励磁支路;

③无限大功率电源的内电抗等于零;

④略去负荷。

(2)进行网络变换。

按网络变换的原则,将网络中的电源合并成若干组,例如,共有组,每组用一个等值发电机代表。无限大功率电源(如果有的话)另成一组。求出各等值发电机对短路点的转移电抗以及无限大功率电源对短路点的转移电抗。

(3)将前面求出的转移电抗按各相应的等值发电机的容量进行归算,便得到各等值发电机对短路点的计算电抗。

式中,为第台等值发电机的额定容量,即由它所代表的那部分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之和。

(4) 分别根据适当的计算曲线找出指定时刻各等值发电机提供的短路周期电流标幺值。

(5)网络中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周期是不衰减的,并由下式确定

(6)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名值。

第台等值发电机提供的短路电流为

无限大功率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为

短路点周期电流的有名值为

式中,应取短路处电压级的平均额定电压;为归算到短路处电压级的第台等值发电机的额定电流;为对应于所选基准功率在短路处电压级的基准电流。

(7)计算短路容量和短路电流冲击值。

(8)绘制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3.4 本站短路电流计算(取基准容量为S j=100MV A)

3.4.1电抗参数见图(线路单位阻抗为0.4Ω/km)

3.4.2短路电流计算

- 12 -

(a)正序等效电抗;(b)零序等效电抗

由主接线分析可知,变压器的主保护为:一台变压器单运行为保护的计算方式;变压器后背保护作线路的远后备时,要检验d3和d4两点的灵敏度。因此,除需要计算出d1和d2两点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外,还需要计算出d3和d4两点的最小短路电流。分别计算如下:

取基准电压为U j=115KV

则:基准电流为I j=S d/3U d=100MV A/3×115KV=502A

基准电抗X d=U d/3I d=U d2/S d=1152/100×103=0.13

则电力系统中各主要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电力变压器的电抗标幺值X T*=X T/X d=U k%×S d/100×S N则

①高压与中压绕组间短路电压:

U g-z=U g-z%×S d/100×S N=10.5×100MV A/100×31.5MV A=0.33;

②高压与低压绕组间的短路电压:

- 13 -

U g-d=U g-d%×S d//100×S N=17×100MV A/100×31.5MV A=0.54;

③中压与低压绕组间的短路电压:

U z-d=U z-d%×S d/100×S N=6×100MV A/100×31.5MV A=0.19;

高压绕组电抗X B1.g=X B2.g=X g=(U g-z+U g-d-U z-d)/2=(0.33+0.54-0.19)/2=0.34;

中压绕组电抗X B1.z=X B2.z=X z=(U g-z+U z-d-U g-d)/2=(0.33+0.19-0.54)/2=-0.01;

低压绕组电抗X B1.d=X B2.d=X d=(U g-d+U z-d-U g-z)/2=(0.54+0.19-0.33)/2=0.2;

(2)电力线路的电抗标幺值X WL*=X WL/X d=X0×L×(S d/U d2)

X L1=X L2=0.4×15×[100MV A/(10.5KV)2]=0.045;

X L3=X L4=0.4×35×[100MV A/(10.5KV)2]=0.106;

(3)d1的短路电流

d1点的短路总电抗最小标幺值X∑(d1)min*=X xt.min+X B1.g+X B1.d=0.11+0.34+0.2=0.65;

I d1.max(3)=I d/X∑(d1)*=502/0.65=772(A);

d1点的短路总电抗最大标幺值X∑(d2)max*=X xt.max+X B1.g+X B1.d=0.2+0.34+0.2=0.74;

I d1.min(2)=(I d×0.866)/= X∑(d2)min*=(502×0.866)/0.74=587(A);

(4)d2的短路电流

d2点的短路总电抗最小标幺值X∑(d2)min*= X xt.min+X B1.g+X B1.z=0.11+0.34-0.01=0.44 I d2.max(3)=I d/X∑(d2)*=502/0.44=1140(A);

d2点的短路总电抗最大标幺值X∑(d2)max*= X xt.max+X B1.g+X B1.z=0.2+0.34-0.01=0.53 I d2.min(2)=(I d×0.866)/= X∑(d2)min*=(502×0.866)/0.53=820(A);

- 14 -

(5)d3的短路电流

d3点短路电抗标幺值X∑(d3)*=X xt.max+X B1.g+ X B1.z+X L3=0.2+0.34-0.01+0.106=0.636 I d3.min(2)=(I d×0.866)/= X∑(d3)*=(502×0.866)/0.636=683.54(A);

(6)d4的短路电流

d4点短路电抗标幺值X∑(d4)*=X xt.max+ X B1.g+X B1.d+X L1=0.2+0.34+0.2+0.045=0.785 I d4.min(2)=(I d×0.866)/= X∑(d4)*=(502×0.866)/0.785=553.8(A)

- 15 -

第4章继电保护的整定和计算

4.1纵差保护的整定计算

(1)额定参数的计算(见表4-1)。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110KV侧差动臂中的电流为最大,故选110KV侧为计算的基本侧。

(2) 确定制动线圈的接入方式。制动线圈接入38.5KV侧。因为,该侧的外部发生故障时,穿越变压器的短路电流最大。

(3) 计算差动保护的一次动作电流。

①按躲过11KV侧外部故障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因为38.5KV侧接有制动线圈,故不必考虑相应不平衡电流),故动作电流的计算值为:

I dz?js=K k(K tx×f2+ΔU110+Δf zd)I di?max(3)

=1.3(1×0.1+0.1+0.05) ×772=250.9(A)

②按躲过变压器励磁涌流计算:

I dz?js=K k I e=1.5×165=248(A)

③按躲过LH二次回路断线计算:

- 16 -

I dz?js=K k·I e=1.3×165=214.5(A)

选取计算电流I dz=250.9A

(4)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和差动线圈匝数计算:

I dz?j?jb?js=(3×250.9)/60=7.243(A)

W cd?js=60/7.243=8.28(匝)

选取W cd=8匝

则:继电器的实际动作电流为:

I dz?j?jb?z=60/8=7.5(A)

(5)其它各侧工作线圈和平衡线圈的匝数计算:W ph?js(11)=(I e?2(110)-I e2(11))W cd?z/ I e2(11)

=(4.75-4.12) ×8/4.12=1.22(匝)

W ph?js(38.5)=(I e?2(110)-I e2(38.5))W cd?z/ I e2(38.5)

=(4.75-4.1) ×8/4.1=1.27(匝)

选取:W ph(11)=W ph38.5)=1(匝)

则:W q?z(11)= W q?z(38.5)=8+1=9(匝)

(6)整定匝数与计算匝数不等引起的相对误差:

Δf zd(11)= (W ph?js(11)- W ph?z(11))/( W ph?js(11)+ W cd?z)

=(1.22-1)/(1.22+8)=0.024<0.05;

Δf zd(38.5)= (W ph?js(38.5)- W ph?z(38.5))/( W ph?js(38.5)+ W cd?z) =(1.27-1)/(1.27+8)=0.029<0.05

- 17 -

即实际误差均小于估算误差,满足要求。

(7)制动系数和制动线圈匝数的计算。由于系单侧电源,故制动系数计算为:K zd=K k(K tx f i+ΔU(110)+ ΔU(38.5)+ Δf(38.5))

=1.3(1×0.1+0.1+0.1+0.05+0.029)=0.363

制动线圈的匝数计算值为:

W zd?js=K zd W qz/h=(0.363×9)/0.9=3.63(匝)

选取W zd?z=4匝。

(8)校验灵敏度。对11KV侧,工作安匝为:

AW q=(587×3×8)/60=135.2(安匝)

对38.5KV侧制动安匝为:

AW zd=I fh?2(38.5)W zd?z+I zd?2 W zd?z

=(300×3×4)/200+0=10.38(安匝)

由继电器特性曲线查得

当AW q=135安匝,AW zd=10.38安匝时

动作安匝为:AW dz=66安匝

则:K lm=135.2/66=2.05,满足要求。

4.2 110KV侧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电流元件的动作电流:

I dz?bh=K k I e/K h=(1.3×165)/0.85=252.35(A)

- 18 -

I dz?j=252.35/60=4.2(A)

(2)电压元件的动作电流:

U dz?j=(0.6~0.7) U e?2=10V

(3)负序电压元件的动作电流:

U z?dz=(0.06~0.12) U e?2=70V

(4)检验灵敏度。电流元件:K lm=582/252.35=2.306>1.5,作11KV线路后备:

K lm=553.8/252.35=2.19>1.3满足要求;电压元件:电压元件装在11KV侧,故仅需校验作为线路的后备即可:

K lm=(70×11000/100)/(15×0.4×553.8×110/11)=2.32>1.3

满足要求;在此需指出:若110KV侧仅采用单纯过流保护,则

I dz=(1.3×2) ×165/0.85=504.7(A) 则:K lm=553.8/504.7=1.097<1.3满足不了要求。由此可看出,采用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的优点

4.3 38.5KV侧方向电流保护

功率方向元件的动作方向,为自变压器指向35KV母线方向。其电流元件的动作电流为:

I dz?j=K k·K zq I e/(K h·n L)=1.3×1.3×473/(0.85×200)=4.7(A)

K lm=(817×110/38.5)/(4.72×00)=2.48>1.5

K lm(38.5线路)=(681.29×110/38.5)/(4.7×200)=2.07>1.3

4.4 110KV侧零序过电流保护

由主接线图可知,该变电所为终端变电所,接地保护不需要与下级配合,故零序过电流保护的动作值按躲过最大不平衡电流计算。

I dz?j=K k K tx f i I d?max/n L

- 19 -

=1.5×0.5×0.1×1136/60=1.42(A)

电压元件的动作电压为:

U dz?j=(0.05~0.1)3U0e/n y?H0=20V

K lm=3E/(2Z1+Z0)/(1.42×60)=122.9>>1.5满足要求。

动作时限的整定:以0.5s跳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以1s跳中性点接地

的变压器。

4.5变压器瓦斯保护的整定

瓦斯保护是油浸式变压器的主保护之一。当变压器壳内故障产生轻微气体或油面下降时,轻瓦斯保护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变压器壳内故障产生大量气体时重瓦斯保护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带负荷调压的油浸式变压器的调压装置,也应装设瓦斯保护。轻瓦斯动作于信号,重瓦斯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轻瓦斯按气体容量整定

V dz=250cm3

重瓦斯按气油流的流速整定

V

=1.1m/s(对导油管直径为Φ=80mm)

dz

- 20 -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一、变电站的作用 1.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 电力系统是由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电力系统中的这些互联元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元件,它们对电能进行生产(发电机)、变换(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输送和分配(电力传输线、配电网),消费(负荷);另一类是控制元件,它们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调速器以及继电器等。 2.电力系统供电要求 (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供电的中断将使生产停顿,生活混乱,甚至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形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电力系统本身的损失。因此,电力系统运行首先足可靠、持续供电的要求。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波形质量这三个方面,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均以偏移是否超过给定的数来衡量,例如给定的允许电压偏移为额定电压的正负5%,给定的允许频率偏移为正负0.2—0.5%HZ 等,波形质量则以畸变率是否超过给定值来衡量。 (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电能生产的规模很大,消耗的一次能源在国民经济一次能源总消耗占的比重约为1/3 ,而且在电能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绝对值也相当可观。因此,降低每生产一度电能损耗的能源和降低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又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变电站与系统互联的情况 1.待建变电站基本资料 (1)待建变电站位于城郊,站址四周地势平坦,站址附近有三级公路,交通方便。 (2)该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110KV,35KV,10KV三个电压等级。110KV是本变电站的电源电压,35KV,10KV是二次电压。 (3)该变电站通过双回110KV线路与100公里外的系统相连,系统容量为1250MVA,系统最小电抗(即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为0.2(以系统容量为基准),系统最大电抗(即系统的最小运行方式)为0.3。

某厂35KV总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

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

35kV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 原始资料 1:工厂生产任务、规模及其产品规格 本厂主要承担全国冶金工业系统矿山、冶炼和轧钢设备的配件生产,即以生产铸造、锻 压和轧钢设备的配件生产,即以生产铸造、锻压、铆焊、毛坯为主体,年生产规模为铸钢件 10000t.铸铁件3000t,锻件1000t,铆焊件2500t. 2:工厂各车间负荷情况及车间变电所的容量如表2所示 各车间380V 负荷计算表 序 车间名称 设备容量 K d cos Φ tan Φ 计算负荷 车间 变压器台数 号 kw P30 Q30 S30 I30 变电所 及容量 kw kvar kVA A 代号 1 铸钢车间 N0.1车变 2?____ 铸铁车间 2 砂 库 N0.2车变 2?____ 小计(K ∑=0.9) 铆焊车间 3 1# 水泵房 N0.3车变 1?___ 小计(K ∑=0.9) 空压站 机修车间 4 锻造车间 N0.4车变 1?___ 木型车间 制材场 综合场 小计(K ∑=0.5) 锅炉房 2#水泵房 5 仓库(1、2) N0.5车变 1?___ 污水提升站 5 小计(K ∑=0.5) 35kV 供电系统图

各车间10KV负荷计算表 序车间名称高压设设备容量K d cosΦ tanΦ计算负荷 号备名称kw P30 Q30 S30 I30 kw kvar kVA A 1 铸钢车间电弧炉 2 铸铁车间工频炉 3 空压站空压机 小计 区域变电站35KV母线短路数据 系统运行方式系统短路数据系统运行方式系统短路数据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S max 。 K )3(=630MV A 系统最小运行方式S min 。 K )2(=300MV A 3:供用电协议 1)工厂电源从供电部门某110/35KV变电站以双回架空线路引入本厂,其中一路为工作电源,另一路作为备用电源,两个电源不并列运行,变电站距厂东侧10km。 2)系统的短路数据如表3所示,其供电系统如图4所示。 3)供电部门对工厂提出的技术要求:(1)区域变电站35KV馈电线路定时限过流保护装置的整定时间top=2s,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保护的动作时间不得大于1.5s.(2) 工厂在总降压变电所35kv电源侧进行电能计量(3)工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1)供电贴费和每月电费制 供电贴费为800元/kvA,每月电费按两部电费制,基本电费为30元/KV A,动力电费为0.4元/kw.h,照明电费为0.6元/kw.h 2)工作负荷性质 本厂为三班制,年最大有功利用小时为5000h,属二级负荷 3)工厂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年最高气温38_C,年平均气温23C,年最低气温-8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3C,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6C,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25C,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覆冰厚度5 mm年平均暴日数20d (2)地址水文资料 平均海拔50m 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3~5m. 提示:最高年平均温度用于选变压器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用于选室外裸导线及母线 最热月平均温度用于选室内导线和母线一年中连续三次的最热日昼平均温度选空气中电缆 土壤中0。7~1。0深度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选地下电缆最热月平均水温选半导体元件等 年雷电小时数和雷电日数设置防雷装置土壤冻结深度设置地下装置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答案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三)设计依据 1.工厂总平面图 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50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8h。该厂筹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 3.供电电源情况: 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附图1-4)。该干线的导线品牌号为LGJ-185,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2.0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厂约10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W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2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100km,电缆线路长度为25km。

表1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 4.气象条件: 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8℃,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年最热月地下0.8m处的平均温度为25℃。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向风,年暴日数为20。 5.地质水文条件: 本厂所在的地区平均海拔500m。地层以砂粘土(土质)为主;地下水位为4m。 6.电费制度: 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本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交电费。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20元/KVA,动力电费为0.3元/kwh,照明(含家电)电费为0.5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5.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地向供电部门交供电贴费:6~10KV为800元/KV A。 (四)设计任务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下列工作量: 1、设计说明书1份,需包括: 1)封面及目录 2)前言及确定了赋值参数的设计任务书 3)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4)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完整版)BY市11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级专业班级 题目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题目BY市11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一、设计内容 设计一110kV降压变电所,该所位于BY市边缘,供给城市和近郊工业、农业及生活用电。 电压等级: 110kV:近期2回,远景发展2回; 10kV:近期13回,远景发展2回。 电力系统接线简图、负荷资料及所址条件见附件。 二、设计任务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负荷分析计算与主变压器选择; 3.电气主接线设计; 4.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 三、设计成品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2.电气主接线图1张。 1 变电站总体分析 市变电站位于市边缘,供给城市和近郊工业、农业及生活用电,是新建地区变电所。变电站做为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是联系发电厂与负荷的重要环节。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关于本变电站的一次设计,为了是变电站的一次设计能够很好的接入电力系统,使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下面对本变电站做初步分析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1.变电站类型:110KV地方降压变电站 2.电压等级:110/10KV 3.线路回数:110KV:2回,备用2回; 10KV:13回,备用2回; 4.地理条件:平均海拔100m,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有充足水源,属轻地震区。年最高气温+42℃,年最低气温-18℃,年平均温度+16℃,最热月平均最高 温度+32℃。最大风速35m/s,主导风向西北,覆冰厚度10mm 。 5.负荷情况:主要是一、二级负荷,市内负荷主要为市区生活用电、棉纺厂、印染厂

等工业用电;郊区负荷主要为郊区变电站及其他工业用电。 6.系统情况:根据任务书中电力系统简图可以看到,本变电站位于两个电源中间,有 两个发电厂提供电能,进而经过该变电站降压后用于工业、农业等负荷用电,需要一定的可靠性。 2 负荷分析及主变压器的选择 2.1 负荷计算的目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确定得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器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电器和导线选得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消耗浪费,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电缆处子过早老化甚至烧毁,造成重大损失,由此可见正确确定计算负荷重要性。 2.2负荷分析 10KV 侧: 近期负荷:P 近=(2+2+1+1+2+3+2+1.5+1.5+1.5)MW=17.5MW 远期负荷: P 远=(3+3+1.5+1.5+3+4.5+3.5+2+2+2+2+2)=30MW ∑=n i Pi 1 =17.5MW+30MW=47.5MW 综合最大计算负荷计算公式: S js =Kt*1 cos n i i i P φ=∑ *(1+α%) (注:Kt:同时系数,取85%; α%:线损,取5%) S js 近=Kt*max 1 cos n i i i P ?=∑ 近 *(1+α%) =Kt*( 2211232 1.5 1.5 1.5 0.80.80.80.780.750.780.80.80.750.8 +++++++++ ) *(1+α%) =0.85*17.755*(1+0.05)=15.85MVA

110kv总降压变电站设计

目錄 摘要 (3) 概述 (4) 第一章電氣主接線 (6) 1.1110kv電氣主接線 (7) 1.235kv電氣主接線 (8) 1.310kv電氣主接線 (10) 1.4站用變接線 (12) 第二章負荷計算及變壓器選擇 (13) 2.1 負荷計算 (13) 2.2 主變台數、容量和型式的確定 (14) 2.3 站用變台數、容量和型式的確定 (16) 第三章最大持續工作電流及短路電流的計算 (17) 3.1 各回路最大持續工作電流 (17) 3.2 短路電流計算點的確定和短路電流計算結果 (18) 第四章主要電氣設備選擇 (19) 4.1 高壓斷路器的選擇 (21) 4.2 隔離開關的選擇 (22) 4.3 母線的選擇 (23) 4.4 絕緣子和穿牆套管的選擇 (24) 4.5 電流互感器的選擇 (24) 4.6電壓互感器的選擇 (26)

4.7各主要電氣設備選擇結果一覽表 (29) 附錄I 設計計算書 (30) 附錄II 電氣主接線圖 (37) 10kv配電裝置配電圖 (39) 致謝 (40) 參考文獻 (41)

摘要 本文首先根據任務書上所給系統與線路及所有負荷的參數,分析負荷發展趨勢。從負荷增長方面闡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後通過對擬建變電站的概括以及出線方向來考慮,並通過對負荷資料的分析,安全,經濟及可靠性方面考慮,確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電的主接線,然後又通過負荷計算及供電範圍確定了主變壓器台數,容量及型號,同時也確定了站用變壓器的容量及型號,最後,根據最大持續工作電流及短路計算的計算結果,對高壓熔斷器,隔離開關,母線,絕緣子和穿牆套管,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進行了選型,從而完成了110kV電氣一次部分的設計。 關鍵字:變電站變壓器接線

某电机修造厂全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某电机修造厂全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一、生产任务及车间组成 1.本厂产品及生产规模 本厂主要承担全国冶金工业系统矿山、冶炼和轧钢设备的配件生产,即以生产铸造、锻造、铆焊、毛坯件为主体,生产规模为:铸钢件1万吨、铸铁件3千吨、锻件1千吨、铆焊件2千5百吨。 2.本厂车间组成 (1)铸钢车间;(2)铸铁车间;(3)锻造车间;(4)铆焊车间;(5)木型圈车间及木型库;(6)机修车间;(7)砂库;(8)制材场;(9)空压站;(10)锅炉房;(11)综合楼;(12)水塔;(13)水泵房及污水提升站等。 二、设计依据 1.厂区平面布置图(略) 2.全厂各车间负荷计算表如下:各车间380伏负荷

3.供用电协议 工厂与电业部门所签订的供用电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1)工厂电源从电业部门某220/35千伏变电所,用35千伏双回架空线路引入本厂,其中一个为工作电源,一个作为备用电源,该变电所距离工厂东侧4.5km处,单位长度电抗值为0.4Ω/km。 (2)供电系统短路技术数据如下: 区域变电所35kV母线短路数据如下: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S dmax=200MVA;系统最小运行方式:S dmin=175MVA (3)电部门对本厂提出的技术要求 ①区域变电所35kV配出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整定时间为2秒,工厂总降不应大于1.5秒。 ②该厂的总平均功率因数值应在0.9以上。 ③在企业总降压变电所高压侧进行计量。

三、设计范围与任务 1.负荷计算 全厂总降变电所负荷计算,是在车间负荷计算基础上进行的,考虑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从而求出全厂总降变电所高压侧计算负荷及总功率因数。列出负荷计算表,表达设计成果。 2.总降变电所位置和各个变压器台数以及容量的选择 考虑电源进线方向,综合考虑设置各个变电所的有关因素,结合全厂计算负荷以及扩建备用的需要,确定主变台数容量。 3.厂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结线设计 根据变电所配电回路数,负荷要求可靠性级别的计算负荷值,确定高低压侧的接线形式。 4.厂区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厂内负荷情况,从技术、经济合理性确定厂区配电电压。择优选择配电网布置方案,按选定配电系统作线路结构与敷设方式设计。 5.工厂供配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工厂用电,通常为电网末端负荷,其容量远远小于电网容量,均按无限容量系统供电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6.改善功率因数装置设计 COS,通过查表和计算求出达到供电部门要根据负荷计算要求本厂的高压配电所的 求的数值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由产品样本选出需补偿电容器的规格和数量,并选用合适的电容器柜。 7.变电所高低压侧设备选择 参照短路电流计算数据和各回路计算负荷以及相应的额定制,选择各种电器设备、开关柜等。用主结线图、设备材料表等表达设计成果。 8.继电保护及二次结线设计 内容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监视及测量仪表、控制和信号装置及备自投,用二次回路原理图或展开图及元件材料表来表达设计成果。 9.变电所防雷、接地装置设计 参考本地气象、地质资料设计防雷装置,并进行接地装置设计计算。 10.总降变电所变、配电装置总体布置设计 综合前述设计计算成果,参照有关规程,进行室内、室外变配电装置的总体布置和施工设计。 11.车间(机加车间)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车间环境,用电设备容量、分布情况等进行设计,确定车间变电所所用变台数、容量。 四、本厂的负荷性质 本厂为三班工作制,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为6000小时。属于二级负荷。 五、工厂的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1)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30℃; (2)土壤中0.7~1米深处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0℃; (3)土壤冻结深度为1.10米; (4)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 (5)年雷暴日数为31天。

课程设计(变电所)(1)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1) 一、题目220KV区域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系统枢纽变电所,与水火两大电力系统联系 2、地理位置: 本变电所建于机械化工区,直接以110KV线路供地区工业用户负荷为主。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8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最高气温十38o C 最低气温-300C 年平均温度十100C 最大风速20m/s 覆冰厚度5mm 地震裂度<6级 土壤电阻率<500Ω.m 雷电日30 周围环境较清洁、化工厂对本所影响不大 冻土深度1.5m 主导风向夏南,冬西北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4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110KV侧共12回架空出线,最大综合负荷

10KV 侧装设TT —30-6型同期调相机两台 5.系统情况 设计学生: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 完成设计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2) 一、题目22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本所除与水、火两系统相联外并以110及10KV电压向地方负荷供电2.地理位置: 新建于与矿区火电厂相近地区,并供电给新兴工业城市用电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6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 最高气温十400C 最低气温—250C 年平均温度十150C 最大风速_20m/s_ 覆冰厚度10mm 地震裂度_6级 土壤电阻率>1000Ω·m 雷电日___40__ 周围环境_空气清洁_建在沿海城市地区,注意台风影响 冻土深度1·0m 主导风向夏东南风、冬西北风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3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55600

1 引言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首先是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其次是要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再者就是优质,电力系统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还有就是要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目前,我国一般大、中型城市的市中心地区每平方公里的负荷密度平均已达左右,有些城市市中心局部地区的负荷密度甚至高达上万千瓦,乃至几万千瓦,且有继续增长的势头。因此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供电电压:如以进城,用配电。以解决大型城市配电距离长,配电功率大的问题,这在我国城市已经有先例。简化配电的层次:如按的电压等级供电。逐步淘汰等级:因为过细的电压分级不利于电气设备制造和运行业的发展。提高设备配套能力,只是由于我国在设备上还不能全面配套而尚未推广。广泛使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离线和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做到保护、运行、管理的自

220KV降压变电所的设计文献综述

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220KV降压变电所的设计 专业: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220KV降压变电所的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用电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正常的供配电要求,各地都在兴建一系列的供配电装置。本文针对220kV降压变电所的特点,阐述了220kV降压变电所的设计思路、设计步骤,并进行了相关的计算和校验。文中介绍的220kV降压变电所的设计方法、思路及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作为相关设计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降压变电所;设计方法;供配电 Design of the 220 KV step-down substation Abstract:With the fast growth of the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use the important factor that the electricity also becomes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heck and supervision in our country。Everyplace all be building a series of use to go together with to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device。This text aims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20 KV step-down substation, Elaborate design way of thinking, design step of the 220 KV step-down substation and carry on the related calculation ,check it 。The text introduce the design method, way of thinking and new technique of the 220 KV step-down substation can be the theories of related design instruction。 Key words: the step-down substation ; method of design ; supply and install electric 1 前言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用电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都在兴建一系列的用配电装置。变电所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的根本任务,是在国家发展计划的统筹规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最少的支出(含投资和运行成本)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与人民生活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这里所指的“充足”,从国民经济的总体来说,是要求变电所的供电能力必须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与其相适应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增长的需要,并留有适当的备用。变电所由发、送、变、配等不同环节以及相应的通信、安全自动、继电保护和调度自动化等系统组成,它的形成和发展,又经历规划、设计、建设和生产运行等不同阶段。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按照专业划分和任务分工,在有关的专业系统和各个有关阶段,都要制订相应的专业技术规程和一些技术规定。但现代变电所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又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在各个专业系统之间和各个环节之间,既相互制约又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支持和互为补充。为了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密切结合我国的实际条件,从电力系统的全局着眼,瞻前顾后,需要设计出一系列的符合我国各个地区的用以供电的变电所,用以协调各专业系统和各阶段有关的各项工作,以求取得最佳技术经济的综合效益。 本次所设计的课题是某220kV降压变电所的设计,该变电所是一个地区性重要的降压变电所,它主要担任220kV及110kV两电压等级功率交换,把接受功率全部送往110kV 侧线路。因此此次220kV降压变电所的设计具有220kV、110kV、及10kV三个电压等级,220kV侧以接受功率为主,10kV主要用于所用电以及无功补偿。本次所设计的变电所是枢纽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影响整个地区以级下一级变电所的供电。

某化工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 (1) 第二章接入系统设计 (2) 第三章车间供电系统设计 (19) 第四章工厂总降压变的选择 (30) 第五章所用变的选择 (33) 第六章主接线设计 (33) 第七章短路电流计算 (39) 第八章电气设备选择 (46) 第九章继电保护装置 (54) 附图1 工厂变电所设计计算电器主接线图 (56) 结束语 (57) 参考书目 (58)

第一章 原始资料 二、原始资料 Ⅰ.工厂负荷数据:工厂多数车间为2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4600小时。工厂负荷统计资料见表1(本表数据为设计方案分配表第九组数据)。设计需要考虑工厂5年发展规划负荷(工厂负荷年增长率按2%)。 表1:某化纤厂负荷情况表 某化纤厂负荷情况表 序号 车间设备名称 安装容量( ) kw 1 纺练车间 纺丝机 200 筒绞机 30 烘干机 85 脱水机 12 通风机 180 淋洗机 6 变频机 840 传送机 40 2 原液车间照明 1040 3 酸站照明 260 4 锅炉房照明 320 5 排毒车间照明 160 6 其他车间照明 240 Ⅱ.供电电源请况:按与供电局协议,本人可由16公里处的城北变电所 ()110/38.5/11kV ,90MVA 变压器供电,供电电压可任选。另外,与本厂相距5 公里处的其他工厂可以引入10kV 电缆做备用电源,但容量只能满足本厂负荷的20%(重要负荷),平时不准投入,只在本厂主要电源故障或检修时投入。 Ⅲ.电源的短路容量(城北变电所):35kV 母线的出线断路器断流容量为 400MVA ;10kV 母线的出线断路器断流容量为350MVA 。 Ⅳ.电费制度:按两部制电费计算。变压安装容量每1kVA 为15元/月,动力电费为元/.kv h ,照明电费为元/.kv h 。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参考模板

山东理工大学供配电实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1.11.1

一、设计题目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纸。 三、设计依据 1)工厂负荷情况: 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时数为40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4h。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于二级负荷外,其余为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图所示。 2)供电电源情况: 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考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型号为LGJ-95,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m,干线首端距本厂8km,该干线首端所装高压断路器的断流容量为500MV 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其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 1.5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或低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达150km,电缆线路总长度25km。 3)气象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15℃,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2℃,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气温为21℃。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12。

35KV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

某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工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姓名 学号 6 指导老师赵志英

目录 一. 概述 1.1. 电力系统概况 1.2. 全厂供电负荷情况 二. 供电方式的选择 2.1. 供电电压选择 2.2. 主变容量及型号选择 三. 总降压变电所的设计 3.1. 电气主接线 3.2. 短路电流计算 3.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3.4. 所用电源及操作电源 3.5. 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设计 3.5.1. 主变压器保护 3.5.2. 35kv线路保护 3.5.3. 10kv线路 四. 车间变电所设计 五. 厂区10kv配电系统设计 六. 附图:1.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设备选校表 2.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3. 高压开关柜订货图 4. 主变压器控制回路接线图 5. 主变压器保护回路接线图 6. 10kv线路控制、保护回路接线图

一、概述 1.1 电力系统概况 本厂主要通过一条长为5公里的架空电力线路与110kvA变电站连接。A变电站装设有两台SFSLZ1-31500/110的三圈变压器,A 变电站110kv母线短路容量为1918MVA。另外本厂还从B变电站接有一回长为7公里的架空线路作为备用电源。且根据系统要求,只有在工作电源也即本厂至A变电站供电线路停电时才允许备用电源供电。 1.2 全厂用电负荷情况 根据提供的资料,全厂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为6630KW,10kv 侧计算负荷为有功4522KW,无功1405KW。负荷类型1~7车间为I类负荷,8~9车间为II类或III类负荷。停电时间超过两分钟将造成产品报废,停电时间超过30分钟将造成主要设备池、炉损坏,全厂停电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全厂为三班工作制,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5600小时。 二、供电方式的选择 2.1 供电电压的选择 选择最佳的供电电压等级对于工厂节约电费开支,降低经营成本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基础资料,供电部门要求功率因数以35kv供电时为0.9,以10kv供电时为0.95。同时以35kv和10kv供电时电度电价分别为0.40元/kwh及0.41元/kwh。根据供电部门提供的资料,我们对该厂分别采用10kv及35kv供电时每年所需支出的电费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 设计题目: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目录 摘要------------------------------------------------------------------ 2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 1.1变电所规模 ------------------------------------------------------ 2 1.2变电所与电力系统连接情况----------------------------------------- 2 1.3负荷情况 -------------------------------------------------------- 2 1.4最小运行方式 ---------------------------------------------------- 3 1.5环境条件 -------------------------------------------------------- 3 2.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3 2.1运行的可靠 ------------------------------------------------------ 3 2.2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 3 2.3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3 2.4经济上合理 ------------------------------------------------------ 4 3.主接线设计---------------------------------------------------------- 4 3.1 110kv侧 -------------------------------------------------------- 4 3.1.1方案一 ------------------------------------------------------ 4 3.1.2方案二 ------------------------------------------------------ 4 3.2 35kv侧(6回出线)---------------------------------------------- 5 3.3 10kv侧(10回出线)--------------------------------------------- 6 4.主变压器的选择----------------------------------------------------- 6 4.1 相数的确定------------------------------------------------------ 6 4.2绕组数的确定 ---------------------------------------------------- 7 4.3绕组接线组别的确定 ---------------------------------------------- 7 5.主接线图------------------------------------------------------------ 8 参考文献--------------------------------------------------------- 9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二次课程设计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110KV 降压变电所电气一、二次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声明:本作品用以交差之用无实

际理论意义不确保准确性与实践性 2012 年10 月10 日 、八 前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场所。 110KV 变电站属于高压网络,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直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根据主接线的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选择各个电压等级的接线方式来选择。根据主变容量选择适合的变压器,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形式的选择是很重要,它对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技术经济影响大。 本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包括了:(1 )总体方案的确定(2)短路电流的计算(3 )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与系统接线方案选择(4 )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5)防雷与接地保护等内容。

最后,本设计根据典型的110kV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根据厂、所继 电保护、自动装置、励磁装置、同期装置及测量表计的要求各电压等级的额定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流进行设备选择,而后进行校验

第1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 .1 短路的基本知识 所谓短路,就是供电系统中一相或多相载流导体接地或相互接触并产生超出规定值的大电流。 短路电流的大小也是比较主接线方案,分析运行方式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系统短路时还会出现电压降低,靠近短路点处尤为严重,这将直接危害用户供电的安全性及可靠

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

目录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1) 一、绪论 (1) 二、工厂供电的设计 (2) 2.1工厂供电的意义及要求 (2) 2.2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4) 2.3设计的具体容 (4) 2.4工厂原始资料 (4) 三、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6) 3.3工厂的电力负荷 (6) 3.2 车间计算负荷的确定 (6) 3.3 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7) 3.4 无功功率补偿及其计算 (9) 四、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10) 五、短路电流计算 (11) 5.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1) 5.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11) 5.3 该厂供电系统电路及短路等效电路 (12) 5.4 短路计算 (14) 5.5 短路计算结果 (20) 六、总降压变电所35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1) 七、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23) 7.1 总降压变电所35kV变压器的保护 (23) 7.2 35kV电力线路保护 (25) 八、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27) 8.1 变电所防雷保护与防雷装置的选择 (27) 8.2 接地装置的设计计算 (27) 心得体会 (28) 参考文献 (29)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 一、绪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随着中国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与用户直接关联的供电系统尤为重要。作为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及其性能的先进性是决定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本设计根据该冶金机械厂的相关资料和实际情况,对该厂的总降压变电所系统进行设计。本设计首先根据工厂提供的资料对工厂的负荷情况进行了计算,根据负荷情况对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进行了选择。该厂电源由某变电所以35kV 双回路架空线引出,本设计选择在该厂设立总降压变电所先将电压降为厂区供电电压10kV,在由各车间变电所降为负荷所需电压。为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总降压变电所采用单母线分段式接线方式,厂区供电系统采用放射式接线方式。通过计算,本设计对各变电所的主要电气设备、电缆和母线进行了选择和校验,对一次侧主要设备进行了继电保护整定。

推荐-220kv区域性降压变电所初步设计 2 精品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设计 1.1 变压器的选择 变电站变压器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由任务书知本所变电站采用两台型号完全相同的变压器,变压器容量为120MV A。 (2)型式选择:330k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在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时,应选用三相变压器;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或低压侧无负荷,但在变电所内需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3)调压方式的选择:对于大型枢纽变电所,为保证系统的电压质量,一般都选择有载调压方式。 (4)容量比:由任务书可知容量比为50 100 : 100 : (5)变压器的某个电压级若作为电源,为保证向线路末端供电的电压质量,该侧的电压按照110%额定电压选择;若某电压等级是电网的末端,该侧的额定电压按照电网额定电压选择;变压器低压侧按照105%额定电压选择。 因此,本设计可选用两台SFPSZ7-120000/220变压器,具体参数如下: 表 1.1 主变压器参数 1.2 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 1.2.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与选择原则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它反映各设备的作用、连接方式和回路间的相互关系。变电所的主接线应满足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回路数、设备和节约投资等要求,且便于扩建。概括地说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方面。 (1)可靠性 安全可靠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任务,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是指能够长期、连续、正常地向用户供电的能力。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同样形式的主接线对某些发电厂或变电站来说是可靠的,而对另一些发电厂或变电站则不一定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所以,在分析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时,要考虑发电厂和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户的负荷性质和类别、设备制造水平及运行经验等诸多因素。此外,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不可片面地追求更高的可靠性而忽视对灵活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2)灵活性 ①操作的方便性。电气主接线应该在满足可靠性的条件下,接线简单,操作方便,尽可能的使操作的步骤少,以便运行人员掌握,不致在操作过程中出错。 ②调度时的方便性。电气主接线在正常运行时,能根据调度的要求,方便的改变运行状态,并且在发生事故时,能尽快的切除故障,使停电时间最短,影响范围最小,不致过多地影响对用户的供电和破坏系统的稳定运行。 (3)经济性 方案的经济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投资省。主接线力求简单,以节省一次设备的使用数量,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简化配置,优化控制电缆的走向,以节省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的长度;采取措施,限制短路电流,得以采用价廉的轻型设备,节省投资。 ②占地面积小。主接线的选型和布置方式,直接影响到整个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 ③电能损耗小,在变电所中,电能损耗主要来自变压器,因此要经济合理的选择变压器的类型,容量,数量和电压等级。 此外,在选择主接线时还要考虑到具有扩建的可能性。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最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系别电力工程系 专业班级电气08K5班 学生姓名严丽 指导教师胡永强 二〇一二年六月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国家提出了加快城网和农网建设及改造、拉动内需的发展计划,城网110kV变电站的建设迅猛发展。如何设计城网110kV变电站,是成网建设、改造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与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中间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本次设计建设一座110kV降压变电站。首先,根据主接线的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选择各个电压等级的接线方式,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进行比较。选取灵活的最优接线方式。 其次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根据各短路点计算出各点短路稳态电流和短路冲击电流,从三项短路计算中得到当短路发生在各电压等级的工作母线时,其短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值。 最后,根据各电压等级的额定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流进行设备选择,然后进行校验。关键词: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设备选择;校验 I

1 原始数据 1、变电站类型:110kV降压变电所 2、电压等级:110/10kV 3、负荷情况: 最大25MW,最小16MW,T max = 5000小时,cosφ= 0.85 负荷性质:工业生产用电 4、出线情况:(1) 110kV侧:2回(架空线)LGJ—185/28km;(2) 10kV侧:12回(电缆)。 5、系统情况:(1) 系统经双回线给钢厂供电; (2) 系统110kV母线短路电流标幺值为33(SB=100MV A) 6、环境条件:(1)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25℃,年平均温度20℃; (2)土壤电阻率ρ<400 欧米; (3)当地雷暴日40日/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