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形象

华人形象
华人形象

*本文原发表在《东方丛刊》,2002年,第二期。

早期美国华裔文学写作与‘华人形象’之间的互文关系

卫景宜

[摘要] 美国华裔写作在客观上与美国文化网络所营造的“华人形象”形成了一种对立、持续的互文关系。早期美国华裔写作受制于当时的政治文化氛围及受众现实,作者表达的余地有限。本文通过分析早期华裔英语文学代表性作品:“水仙花”笔下的华人故事; 黄玉雪的《五闺女》; 林语堂的《唐人街》和朱路易的《饮碗茶》, 说明身处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作家在表述华人和中国文化时采取各自不同的方式,但他们的写作都在主流霸权话语控制的英语世界展示了关于华人的“另种”言说,在不同的层面和程度上为华人进行“辩白”。事实上,华裔作家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及华人生活其本身就是一种“反话语”行为;如何应对主流霸权话语是华裔严肃写作无法回避的现实。

[关键词] 美国华裔早期写作“华人形象”的另种言说反话语

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的导言中对东方主义话语的生成做了精辟的描述:作为西方统治东方权力符号的东方主义是被西方人创造出来的一整套理论和实践,它经过人们的世代投资而成为一个关于东方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网络并由此进入西方人的意识之中。[1]同样,被美国主流霸权文化历经百年建构并通过美国文化网络所传播和演绎的“华人形象”(stereotypes)构成了美国公众对华人的主要认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华人族群成员看待自己及本族文化的态度。美国主流文化借助权力和机构优势掌握了“表述华人”的话语权,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亚裔/华裔民权运动的发展带动了华裔文学的兴起,美国文化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成批参与主流对话的华裔文本,“表述华人”的话语权才开始发生转移。事实上,美国华裔英语表述的困境不只限于话语权的长期“失却”,而且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华裔写作在客观上与美国文化网络所营造的“华人形象”形成了一种对立,持续性的互文关系。华裔作家不得不面对来自两个方面的牵掣:读者市场与族群意识,他们的写作往往在良知,诱惑和困扰的抗衡中进行,华裔作家即便完全讲述个人的故事也无法摆脱表现华人族群的象征意义。在此,詹姆逊关于第三世界文本都应当作民族寓言来阅读的著名断言用来概括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特性倒是十分贴切。[2]如何应对主流霸权话语实质上构成华裔写作的内在驱动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兴起的当代美国华裔英语文学体现了族裔意识的觉醒,直面华人所受的种族压抑,抨击美国主流文化塑造的“华人形象”,重新书写华人的历史与文化。然而,早期的美国华裔英语文学是个什么状态?它是怎样应对主流霸权话语的?本文将对此提出笔者的看法。

美国华裔文学界对华裔早期文本的研究开始于八、九十年代。与当时欧美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提倡重新挖掘早期女性作家及作品相呼应,美国华裔文学界对早期华裔女作家及作品做了追溯性的研究,林英敏在她的专著《两个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研究》(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1990)首

次较为全面地评介了汤亭亭之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美国学者怀特-帕克斯(Annette White-Parks)对“水仙花”(Sui Sin Far/Edith Eaton)作了专门的研究:《水仙花/E.M.伊顿:文学传记》(Sui Sin Far/Edith Maude Eaton:A Literary Biography,1995)。为数不多的早期华裔男性作家的作品也受到关注,其中朱路易(Louis Chu)的小说《饮碗茶》(Eat a Bowl of Tea,1961)成为批评界广泛讨论的经典作品。但在早期华裔作家中,只有上述两名作家获得批评界一致性的肯定和推崇,其他作家及文本则成为争议的对象,例如,美国华裔学者兼作家陈耀光、赵健秀、徐忠雄(和另一名日裔学者)为《三种美国文学》(Three American Literatures,1980)一书撰写的“华裔与日裔美国文学简介”中将容闳的自传《西学东渐记》看作是“早期黄种人鼓吹白人优越论的杰出样板”;[3]林语堂和黎锦扬是“美国化的中国作家”,他们站在白人的立场,其作品只是“对华人情感的矫饰而非表达”;[4]黄玉雪和刘裔昌的自传描写“同化,适应和文化互渗的成功”实际上是“自我鄙视和自我毁灭”的表现,[5]“是对华人固定形象的强化。”[6]美国华裔女性学者的虽然态度较为和缓,但基本上也持否定态度。[7]笔者认为,早期华裔文本所处的时代不同,华裔写作受制于当时的政治文化氛围;受制于出版商及读者接受的现实,作者能够自由表达的余地有限,不应对他们的写作过分苛求。事实上,面对美国主流文化庞大的霸权话语,美国华裔作家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及华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反话语”的写作。以下我将通过具体分析美国早期华裔英语代表作家及其文本来说明这一观点。

早期华裔英语文学大致可划分为三大板块: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始发阶段(两本最早的自传及华裔混血女作家“水仙花”的短篇小说);二战时期对华人生活和中国的描写(两本华人移民后代自传的发表及林语堂等一批“贵族”背景的移民作家对中国文化与战时中国的描写;五、六十年代大批描写美国华人生活的小说的出现。[8]我从上述各阶段选取“水仙花”笔下的华人故事,黄玉雪的《五闺女》,林语堂的《唐人街》和朱路易的《饮碗茶》作为分析的文本。

“水仙花”(1865-1914,即Edith Maude Eaton的中国笔名)是北美最早发表英语虚构文学作品的华裔作家(White-Parks,1)。这位中西混血作家出生在英国,父亲在法国学过美术,后经手家族的丝绸生意;母亲是广州人,从小接受教会教育并在英国读书;父母在上海相识结婚返回英国,后因生意破败,全家移民北美,定居加拿大蒙特利尔贫民区。“水仙花”是家中众多孩子里的老大,家境贫困及母亲是中国人等缘故使她从小对自己的出身敏感并对华人所受的歧视深感同情和不平。[9]她最初的工作是报社的速记员,后来开始在一些美国报纸上发表“幽默文章”和短篇小说及杂文,1896年她以“水仙花”的笔名发表了她最早的华人故事并公开了自己的中国血统,她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作家,这也许与她对唐人街的同情态度有关。她的写作包括报刊杂文,一本自传(1909)和一本短篇小说集《春香夫人》(Mrs. Spring Fragrance,1912),[10]这个集子收录了她十多年来发表在美国主要杂志上的华人故事,主要描写华人的“婚姻,家庭和两代人的冲突”,[11]与当时其他西部作家的华人故事相比,她的写作具有“感性的人物刻画,反讽的技巧以及关注政治主题”的特点,[12]她对华人移民的理解显然是“在行”的,这不仅表现在她对唐人街六大公司及华人生活的客观描述,还体现在她中对中国古典文学故事套路,例如“大团圆”[13]和中国风俗细节的了解。[14]她常用白人读者所熟悉的“主流话语题材”讲述另一种不同的故事,[15]例如《中国人的械斗》(A Chinese Feud,1896)这个题目听起来像是属于丑化唐人街的故事,但却讲述了一个唐人街的“罗密欧与朱莉叶”,因父辈分属“三邑”和“四邑”

两个结有宿怨的宗族派系,热恋的男女主人公被无情拆散。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将当时有关唐人街邪恶与犯罪的话语“隐秘”地转换成了早已被莎士比亚探讨过的一个人类共性的问题。她的另一个短篇小说《在自由的土地上》(In the Land of the Free,1909)讲述华人夫妇与美国移民官员争夺孩子的故事,[16]华人商人的妻子回中国生小孩,返回美国时被移民官扣押,因为小孩没有允许入境的证明,孩子被移民官送到教会育婴院呆了十个月,华人夫妇为夺回自己的孩子变卖了财产和首饰。在这里,歌颂美国的标题与不人道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反讽。在“水仙花”的故事里,华人是富有正常情感的主人公,而白人则变成“外人”和“他者”;[17]主流社会所标榜的“原则”与真实之间的距离被她巧妙地加以映照;

[18]面对丑化华人的主流话语,她是当时“唯一书写真实而非偏见的作家”;[19]她对华人的人性化描写为美国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华人的形象。尽管她的写作试图挑战主流话语,但她拥有的读者十分有限(《春香夫人》出版时只印了2,500本,[20]客观上并未能与主流话语“分庭抗礼”。作为作家的“水仙花”远没有她在实际生活中那样旗帜鲜明,锋芒毕露,她甚至不惜影响自己的婚姻而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当时美国法律规定华人不能与白人结婚。她曾为不愿隐瞒身份而多次拒绝一名白人求婚者)。她在自传中写道“我的生命起始在父亲那边,但可能终止在母亲这边”。[21]她去世的前一年还写文章为华人鸣不平,[22]她对华人的帮助与支持赢得了北美华人的尊敬,在她的墓前有一块华人为她立的墓碑,上面写着“义不忘华”四个汉字。

二战时期,中国成为美国的盟国,珍珠港事件使美国华人一夜之间从倍受歧视的“吃老鼠的异教徒”变成了具有“平静”、“和善”、“开朗”、和“自如”性格的“朋友”。[23]“美国民众热衷区分日本敌人和中国盟友的需求形成有利于美国华人写作的政治气候,整个四十年代出现了一大批名副其实的华裔作品”。

[24]事实上,美国土生华人的写作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黄玉雪发表于1945年的自传《五闺女》应该是第一位在美国出生的中国移民后代的英语作品。[25]这本书在当时虽然比较成功,但今天的美国华裔文学界对它的评价并不看好,普遍认为它是按照通行的自传模式进行写作,以局内人的身份描写唐人街和华人的日常生活以迎合白人的猎奇心态,[26]讲述了华人版的“美国梦”。[27]总之这本书似乎缺乏华裔作家的族裔立场,没有写出华人的困境与反抗。美国华裔学者李磊伟(David Leiwei Li)1992年在一篇论华裔文学之形成的文章中指出,该书的原稿在出版时被删节多达三分之二及作者本人对此默许的事实说明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出版业对少数族写作的操纵以及少数族作者对霸权文化标准的接受。[28]李磊伟在此点出了早期美国华裔写作的两大被动因素。但若考虑作者所处的年代以及她写书时年仅24岁的人生阅历,我们似乎不应过分指责。实质上,书中除了在数处对白人朋友的帮助及主流文化价值的特意强调;对唐人街及华人生活细节的展示性渲染之外,读者也同时感受到作者笔下华人社区人际关系的和谐;[29]华人的诚实;[30]勤劳,节俭;[31]好客;[32]重视教育;[33]互助的美德。[34]作者告诉人们“六大公司”是负责掌管华人生意和个人纠纷宗族会组织,玉雪的父亲义务担任其中一个会的组织工作,经常到加州各地分会收集募款用以互助;[35]并且描述了华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尊重:父亲教玉雪写毛笔字;[36]外祖母给玉雪讲中国故事,[37]引导她成为自立与成功的人;[38]母亲耐心地教小弟中国传统歌谣。[39]作者在书中表示她想通过写书让人们了解“华人取得的成就”,让那些报有偏见的洋人不再说三道四。[40]1990年作者在该书的再版引言中说,“在当时尚无华裔女性写作出版的情况下,我写这本书是为了让美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

化”。[41]尽管作者的初衷与结果并不完全相符,但该书毕竟是美国土生华人的第一批作品,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此外作者在表述华人方面的写作策略其实十分符合她所处的时代氛围;中国成为盟友,华人被重新认识,展示华人的美好与中国文化的优越,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成为华裔英语写作顺应市场需求的主要倾向。林语堂(1895-1976)写于1947的小说《唐人街》也具有相同特征。

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界,林语堂是个尴尬人物。他在纽约住了30年,发表了30多部英语著作和译作,用林英敏的话:“林语堂博士(是)三、四十年代在美国最有名和多产的中国作家”,[42]但他的写作主要是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或从中国文化的眼光评价西方文化,他被西方人称作“真正的世界公民”。[43]《唐人街》是他唯一描写美国华人生活的文本,所以美国华裔文学界对林语堂的研究大多只涉及这本书。对林语堂这位学贯中西,一生致力中西文化的互补与融合的文化大家,他的小说与现实的关联只是文本的一个层面,《唐人街》虽然写纽约华人社区,但华人的现实或历史仅作为他文化表述的外在形式,作者的目的是宣扬他所崇尚的道家文化和基督教精神。小说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纽约唐人街冯老二一家人成功创业的故事。冯老二和大儿子开洗衣店勤苦节俭,老大与“小意大利”区的意大利姑娘结婚;二儿子善周旋,在白人世界做保险业务,娶了歌女为妻。抗战爆发冯家积极捐款,后来经营餐馆,成为唐人街受人注目和尊敬的人家。小说从叙述者小汤姆(13岁才同母亲和妹妹从广东新会来到纽约的三儿子)的视角描述美国的物质文明[44]与体制自由,[45]通过小汤姆对大哥,二哥处世为人的观察和他在学校的遭遇展示了中西文化差异[46]以及“以柔克刚”的道家哲学的伟大与适用。[47]《唐人街》是中国“大同世界”社会理想在美国版图上的翻版。在社会的层面,作者通过此书向西方读者展现了勤劳,平和,聪明,善良的华人形象。唐人街的精神领袖“老杜格”被描绘成东方智慧的化身,小汤姆则是结合中西优良品质的一代新人,他勤思好学,崇拜和热爱中国文化,钻研科学机械,将成为华人的希望。林语堂对华人所受的磨难并非没有意识,他批评美国移民法“好像专门为防止中国人到美国而制定的”,[48]但他采取淡化和忘却[49]或融合与认同的应对方式(华人和意大利人通婚;市长给冯家混血长孙起名“马可波罗”)。在某种意义上,小说通过讲述道家原则借以释怀华人在美国受侮的心理重负,获得“阿Q”式的精神解脱。同时,作者笔下华人忍辱负重,精神胜利的哲理演绎也是对美国社会种族偏见现实的喻讽。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华裔文学进入自在的发展阶段,华裔作品不但数量增多,形式上从自传或回忆录转向以虚构文学为主(参见注释[8]),并且在内容上也开始由关注中国变成关注美国。朱路易的小说《饮碗茶》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50]朱路易(1915-70)生于广东台山,九岁随家移民到美国新泽西,在那儿读了大学(主攻英语和社会学)并获纽约大学硕士学位。[51]二战服役时到过昆明,四十年代末返回中国娶亲,后在纽约市政府福利局工作,成为某一社区中心主任;他曾担任纽约唐人街“熟友(Soo Yuen)亲善堂”执行秘书并主持唐人街电台“中国节庆”的节目。[52]朱路易的个人经历与《饮碗茶》所展现的特殊魅力之间有着重要联系,但凡没有亲身参与唐人街生活与社区事务、没有娶中国新娘为妻和对解放前夕的中国有所了解的华人作家都不可能写出这样人物鲜活、语言传神(采用大量广东方言、谚语、口头禅的直译)、充满新旧冲突,昏暗却极富生命力的唐人街生活画卷。用美国华裔学者兼作家陈耀光的话说,“朱的作品以华人的语言和情感准确而生动地刻画了美国华人的生活

及其时代风貌,这也许是对美国非基督教华裔社群绝无仅有的真实表现”。[53]《饮碗茶》描述的是四十年代末美国唐人街由单身汉为主体的社群在向家庭化转型时社区生活及人们思想方式的激变,[54]故事开始于两位老友(妻子均在中国)儿女的联姻,王华岐(Wang Wah Gay)的儿子宾来(Ben Loy)回中国娶了李光(Lee Gong)的女儿美爱(Mei Oi)。漂亮新娘的到来引起唐人街男性单身汉们欲望,继而发生奸情,打破了唐人街原有的平衡。宾来不仅性无能,性格上也天生软弱,处处受制于父亲,缺乏自信,他的尴尬标示了唐人街男性单身社群被置于非人性处境的悲剧。梅爱和光棍阿松(Ah Song)的奸情败露后,王华岐丢不起面子,拿刀割了阿松的耳朵躲到外地,后经“平安堂”领袖王卓庭(Wang Chuck Ting,王华岐的结拜兄长)在唐人街堂会和纽约警察局的精心斡旋,最后以参与者各方全部离开纽约唐人街平息事件。宾来夫妻俩带着私生子移居旧金山建立了真正独立,健康的现代家庭生活,旧社群的土崩瓦解意味着华裔新生活的开始。朱路易所描述的唐人街是个经济自足,社会文化停滞,充满白人妓女和赌博,游离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族群孤岛。这个唐人街的形象暴露了美国政府的无动于衷,丢失了他们的脸面,使“白人读者感到不安”。

[55]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书中对华人之间“侠客”般的友情和义气的描写一扫主流话语中华人形象的自私和猥琐。遗憾的是这本书在六十年代初出版时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朱路易的写作完全抛弃主流话语“唐人街文学”的叙述传统,以独立的华人意识书写华人自己的情感与生活的真实。这与《五闺女》和《唐人街》里对唐人街和华人的表述十分不同,在后两本书中,中国文化成为表述华人的重要途径:《五闺女》里的中国文化体现在华人的日常生活与家庭和邻里的人际关系中;《唐人街》里的中国文化则是唐人街的人与物诠释下的道家哲学。而“水仙花”的《春香夫人》则是以感性的华人故事反驳白人作家笔下的“华人形象”。虽然上述四位作家身处不同的历史文化氛围并因个人阅历等因素的影响而在表述华人及其文化时所采取的方式不同,但他们的作品都在主流霸权话语控制的英语世界展示了关于华人的另一种言说,在不同的层面和程度上为华人所遭受的污蔑与排斥进行辩白。

如果说六十年代前的华裔作家的作品是以“辩白”的隐性方式反驳主流霸权话语,那么到了七十年代这种对抗则变成了公开的“质疑”。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民权运动,反越战,“嬉皮士”等社会事件引发反传统,反主流的思想潮流。人们开始挑战美国的统一性,意识到“美国文化包含许多不同的次文化”以及“大熔炉”神话压制文化差异的残酷面。[56]被主流文化的“大叙述”掩盖和忽略的亚文化诉说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美国华裔英语文学可谓应运而发,占据了天时与地利。当代华裔英语文学的开路先锋,社会批评家和作家赵键秀在七十年代初发表了他的两个剧本《鸡舍里的中国佬》(1972)和《龙年》(1972),表达了华裔青年对种族歧视的愤怒及重建华裔文化传统的精神需求。

[57]一九七六年,汤亭亭发表了自传体小说《女勇士》,获得该年度“全美书评家奖”非小说类最佳图书奖。《女勇士》的成功开启了华裔文学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的大门,华裔作家终于在美国文坛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注释

——————

[1] 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6-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 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

学批评》,234-23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4][5][6][55] Jeffery Paul Chan,Frank Chin,Lawson Fusao Inada,and Shawn H. Wong.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American and Japanese-American Literature”,Three American Literatures, p.200/ p.199/ p.209/ p.217/ p.212,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80.

[7]相关的讨论参阅黄秀玲(参见注释[26] Wong 1993:pp63-68); 林英敏(Amy L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Eds. A.C.V. Brown Rueff and Jerry W. Ward. Jr.,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90, pp56,117, 118。

[8] 根据林英敏的统计(见Ling,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355-8),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的

华裔英语写作主要以小说为主。在所发表的约二十本小说中,描写美国华人生活及社区的小说占据多数。其中较受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者关注的有:朱路易的《饮碗茶》(1961),庄华(Chuang Hua)的《逾越》(Crossing,1968),李金兰(Virginia Lee)的《泰明建的小屋》(The House That Tai Ming Built,1963),以及黎锦扬的《花鼓歌》(1957)等。

[9][19] Chin, Frank. “Come All Ye Asian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Real and the Fake” in The Big AIIEEEEE –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Eds. by Jeffery Paul Chan, Frank Chin, Lawson Fusaolnada and Shawn Wong, New York: A Meridian Book, 1991,pp113- 115.

[10] 自传书名:Leaves from the Mental Portfolio of an Eurasian(1909)。

[11][12][14][15][16][17][18][20][21][22] White-Parks,Annette. 1995. Sui Sin Far/Edith Maude Eaton:A Literary

Biography,Urba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149/ p.87/ p.89/ p.116/ p.180/ p.116/ p.153/ p.197/ p.49/ p.48.

[13] Wu,William F. 1982. The Yellow Peril—Chinese Americans in American Fiction 1850—1940 , Archon Books,

p.54.

[23]] Takaki,Ronald. Strangers from a Different Shore,New York:Penguin Books, 1989.

[24][27][42] Ling,Amy. 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New York:Pergamon Press Inc.,

1990 pp.57-58/ p.214/ p.62.

[25] 黄玉雪自传的出版时间有不同说法,林英敏提供的时间是1945(见Ling,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ture

History,356);根据陈耀光(Jeffery Paul Chan)的说法:该书的写作时间是在二战时期,出版时间是1950年,但某些章节1947年就已发表(见Jeffery Paul Chan,et al , 1991:202)

[26] Wong,Sau-Ling C. .1993. Read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From Necessity to Extravagance,

Princeston:Princeston University Press, p.65/ p.64.

[28] Li,David Leiwei,“The Formation of Frank Chin and Formations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in Asian

American Comparative and Global Perspectives,Eds. Shirley Hune,Hyung-chan Kim, Stephen S. Fugita, Amy Ling,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1992, p.214.

[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Wong, Jade Snow. Fifth Chinese Daughter. 1945.London:

Hurst &Blackett Ltd., 1952, p.66/ p.16/ p.62/ pp.207-208/ pp.26-28,43/ p.57/ pp.129-131/ pp.26-27/ p.39/ pp.42-43/ p.217/ p.244.

[41] 转引自(Whte-Parks,p.6)。

[43] Kim , Elaine.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Temple:

Temple University, 1982.p.28.

[44][45][46][47][48][49] 林语堂:《林语堂小说集—《唐人街》,1948,页32-34,26/ 92-93,67-69,238-240,

10,5,上海书店,1989。

[50] Zhu, Louis. 1961. Eat A Bowl of Tea, Secaucus:Carol Publishing Group , 1995.

[51] 根据1995年Carol Publishing Group 版的Eat A Bowl of Tea的封底“作者介绍”提供的信息,朱路易

在大学期间主攻英语和社会学。

[52][53] Chan, Jeffery Paul. 1979. “Introduction to the 1979 Edition”for Eat A Bowl of Tea, Secaucus:Carol

Publishing Group , 1995, p.4.

[54] 历时60年的排华法案于1943年撤消,战时新娘法案于1945年通过,华人有可能成为美国公民,也

有可能让家属来美国团聚。根据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资料,1947年约有9000名中国妇女到美国;1945至1947年到美国的全部中国移民中,80% 是妇女(见周敏著,鲍蔼斌译,叶振猷校,《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1992,北京:商务出版社,1995。)

[56] 乔伊斯·阿普比尔,林恩·亨特和玛格丽特·雅各布著,刘北成,薛绚译,《历史的真相》,1994,北

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页55-56。

[11] 赵健秀最早的作品写于1962年(Food for All His Dead,短篇小说),除了七十年代的两个剧本(这两

个剧本分别在美国大学校园进行巡回演出并成为第一部在纽约排演的亚裔戏剧,他还写了许多杂文和短篇故事,九十年代他发表了两部长篇小说《唐老亚》(Donald Duk,1991)和《甘嘎丁高速公路》(Gunga Din Highway,1994)。有关赵健秀在华裔文学地位的评论请参见李磊伟的文章《赵健秀与美国华裔文学的形成》(David Leiwei Li,1992)。

华人谈移民美国生活

华人谈移民美国生活:一针见血 2013-03-16 17:01 凤凰网 【导读】你在过去十几年不曾买过300块钱以上的衣服或鞋子吗?面对国内高物价,高房价,富者不仁,工薪阶层痛苦生活,请看一名华侨的自白,揭示真实的美国工薪生活。 首先美国家庭极少有什么灰色收入(不靠工资收入的是那些百分之一,在华尔街工作的人和大公司最顶层的头头),工资是绝大多数人的唯一收入,并且所有收入都要交税。95%的人没有退休金(那5%是政府部门和极少数的公司,而且干个30年,能拿到50%的退休金不错了)。十年后正式养老金要到67岁才能拿,公共医疗保险到65岁才有(如果之前还有工作的话,不然就先加入五千万无任何医疗保险的大军熬到65岁)。没有什么公积金,付房贷要从自己税后的收入中出。汽车在美国是必需的交通工具,不是什么奢侈品。最后一点在美国谈论收入都是指税前收入。如果你认为我说我的笔记本电脑用了八年很矫情,以下事实请不要惊讶。到美国十五年,我给自己买过或穿过的衣服或鞋子,只有一件/双超过50美元,那是2006年买的一件皮衣。唯一的西服是出国前买的,一年四季是衬衣或带领的薄毛衣,冬天冷时那件皮衣作外套(之前是从国内带来的羽绒服)。一年四季穿的是从国内带来的布鞋,每年穿坏三四双。有两双皮鞋和一个靴子,其他场合穿。不要以为我是个受虐狂或铁公鸡。偶尔买件几百美元的衣服还是可以承受,一是觉得没有必要,现有的够用。二是我老婆肯定会唠叨大半年,那我还不得发疯?我这辈子买过最贵的一件衣服是出国前给老婆买的一件皮衣,如果现在我要给我老婆买件200美元以上的衣服,她肯定会跟我急。 收入篇($165,000) 从最近几年平均看,我和我老婆(一个非营利机构的职员),总收入16万5,根据最近的统计在美国的家庭收入中排在最高的6.5%(在2006年是前5%,最近几年富人越富了),即每15个家庭只有一个,收入看起来不少了。2010年美国家庭税前的中位数收入为4万9445美元(即一半的家庭在49445以下,另一半在之上),剔除通胀因素后比2000年的数据相比减少了7%。这十年是美国失去的十年,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了。从单个人收入来看,美国全国25岁以上有全职工作的人中位数是3万9336。收入10万以上的人只占6%。从美国全国来看收入消费比可能不合适,因为大华盛顿都市圈虽比不上纽约,波士顿和洛杉矶,但消费比全国水平要高得多。大华盛顿都市圈有人口558万,就业人口230万,中位数收入是4万6960。各种管理人员17万2070,中位数收入是11万6440。IT行业人口17万2700(不包括管理人员),中位数收入9万0090。IT管理层共有1万3410人,中位数收入13万2920。总的来说我们相对市场工资水平严重偏低,主要是处在传统媒体和非营利机构(一个全国性质的医疗协会)。 大华盛顿都市圈一直是美国中上产的天堂,在美国前二十富裕的市县(按中位数家庭收入算)中占据半壁江山,美国第一的公立高中就在此,我所在的郡县大多数高中都在美国前二百名。 其他收入可以忽略不计,我没有有些人的魄力,所以有的人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而我只是个打工仔。我想炒点股,没有本钱,想开个网店,没有精力和商业眼光,也想周末摆个地摊,没有执照。 纳税篇($40,673,占24%) 纳税主要是三部分:联邦收入税,州收入税和社会保险/医疗税,有的地方象纽约市还有纽约市税。象房产税和汽车持有税也是大头,但这里没有算在其中(房产税算在住房开销,汽车持有税算在出行/交通里)。总共纳税4万0673,占总收入的24%,最大的一部分。 联邦收入税很复杂,就不一一介绍。2011年的税率是(以夫妻家庭报税为例):1万6700以下是10%,1万6700到6万7900是15%,6万7900到13万7050是25%,13万7050到20万8850是28%,最高的是35%。 征收联邦收入税用的收入不是所有收入,而是所谓的应征收入。第一步减去现在不付,将来再付联邦税的,主要是401K计划(补充养老金)。第二步减去人头,每个家庭成员3700,象我三口之家去掉一万。 第三步是减免,有两种可选,一是标准减免(三分之二的人选择此项),夫妻家庭是1万1600,第二种选择是多项减免,贷款利息,捐献,州税和地方税(象房产税等)等都可以加起来。两者只能选一。 由于现在贷款利率极低加上短期贷款,贷款利息不多,选第二项不到2万,但还是可以多省点。对于中低收入的人还有一些退税,象大学学费,小孩人头退税等,因为我们的收入超出此范围,退税为零。最后我们的联邦收入税大约相当于总收入的12%(总共1万9800)。 州收入税基本与联邦税类似,就不再重复,我们的州收入税大约5%(共8千250)社会保险/医疗税,这跟国内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一码事(说起来国内完全向美国学的,不过公司交的是和个人一样多的,而国内公司缴纳的部分有点高得离谱,养老保险是20%,医疗保险是10%,企业负担太重)。 所有工资收入都得扣税(社会保险有个上限但95%的人达不到),税率是7.65%,共计1万2623。个人不需要缴纳失业保险,没有住房公积金。 总的来说,尽管还存在很多漏洞,很多超高收入者通过各种手段避税,但是美国的个人收入税收制度比中国先

华人移民海外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全球家园 华人移民海外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很多人都在抱怨,中国越来越多的富人、精英卷款移民他国,对经济造成极大损失。到底为什么这些富豪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去移民海外,背井离乡;源源不断地向外移民到底会对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财富的不安全感和子女教育成主因 海外投资,有房产投资、金融产品投资等,举例海外房产投资,许多国家将房产投资结合国家移民,解决投资与移民的需求,韩国投资移民,采用的方式是投资房产获得移民身份,即投资50万美金购买政府指定房产即可获得移民身份。 而韩国政府指定的房产,主要是在中国近距离1小时的东方夏威夷且拥有世界顶级国际教育的优美岛,永久产权且具有高回报率房产。 此外,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为45%,是国际上最高的个税率之一,不仅高于中国香港、新加坡,也高于美国、加拿大等最受中国富人青睐的移民国。 此外,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重视子女教育,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过于死板僵化,重考试唯分数,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 美英等国一流私立寄宿学校与高等学府的教育模式,对中国的富人阶层具有强大吸引力。 让子女享有真正一流的教育,是中国有钱父母移民的一个重要动机。 高精尖人才并未流失 观察者网作者认为,中国真正尖端的人才很少会选择移民。 作为稀缺人才,他们在国内的待遇也会相当不错;相反,若移民他国,由于语言文化不通很难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不一定能获得像国内一样理想的职位。 在大部分西方国家内,无论是军、政、科哪一领域,涉及国家机密的核心职位不会开放给出身中国的移民。 换言之,尖端人才移民国外也只能做到本行业的中低层,无法走上巅峰。 缺少了经济、事业成就的吸引力,高端人才不太可能愿意移民西方世界,为西方国家奉献自己的学识。 要强调的是,尖端人才并不等于高学历的人,而是在国内高精尖产业领域内能够找得到理想职位的人。 就算有博士文凭,却因种种原因找不到理想工作,因此移民他国求发展,实质上是被中国人才市场挑剩下的人,能不能算“高端人才流失”有待商榷。

如何获得美国国籍(绿卡)

如何获得美国国籍(绿卡) 出国多久才算定居?我国才承认华侨身份? 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经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住2年,2年内累计时间不少于18个月。其中包括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的,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合法居留资格的,而且这5年累计居住不少于30月,我国都视为华侨。 首先申请绿卡 美国的绿卡正式称谓是“Permanent Resident Card(永久居留卡)”,也叫I-551,上面记录了持卡人的照片、指纹、姓名等资料,可以通过申请获得,申请人通常需要在美国有固定工作或配偶子女在美国定居。申请成功将给申请人发放绿卡,持卡人需要按期更新卡片。 不同身份的人申请美国绿卡方式是不同的。 1、从学生身份到获得绿卡 对于大多数赴美留学的人员,为了获得绿卡,一般的做法是在美求学结束后,先寻求一份工作,以雇主出面将F-1学生身份转为H-1B受雇身份,再经过雇主向劳工部申请劳工证。待劳工证批准后,再以第二类职业优先移民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请。移民申请批准后,再申请绿卡。 以其某一专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表明,他申请移民美国符合美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卫生保健方面的利益。个别具有特殊能力的人士可以通过"国家利益豁免"的方式,不必向劳工部申请劳工证。 部分持F-1学生签证的人士,无论他现在是在作助教工作或是作博士后研究,可以以此方式申请移 民。 2、J 类签证的申请绿卡 凡持J-1签证的赴美访问学者,在美国完成了预定的学习研究计划后,必须回到自己的国家居住及工作两年后,才可以在美国申请永久居留身份,这在一定程序上限制了该类人士取得永久居留权的途径。 但该类人士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申请移民: (1)"特别杰出的人士"可以通过第一优先类人士,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请; (2)具有特殊才能或高学历的人士,可以通过"国家利益豁免"的途径,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请; (3)向移民局申请免除返国居住两年的限制。 当然,也可以回国住满两年以后,再以移民身份进入美国。 3、L 类签证申请绿卡 在美持有L-1签证人士,可按职业移民中的第一优先类,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请,不需要向劳工部申请劳工卡,移民手续和程序简单,所需时间也要快得多。 L-1签证是属于外国公司在美国所设分公司或其他类型公司的经理人员或行政主管,一般只要这家美国分公司连续经营一年以上就可为公司里的L-1签证人员,包括为外国母公司的经理人员申请绿卡。母子公司的关系不需要预先存在一段时间,如一家美国公司已营业了一年,现在被一家中国公司全部收购或部分

海外华人生活现状

海外华人生活现状调查和浅析 黄皮肤,黑眼睛,这是对炎黄子孙最简单的描述。中华民族承载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那些海外的华人便像是那历史承载中的一颗颗遗珠,散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海华人群体的形成 纵观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据说,周武王灭商后,箕子拒不降周朝,带着他的封国的民众徙居朝鲜。至今在平壤郊外还有箕子陵、箕子井田等古迹。 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伐越,一些越国人逃亡到了越南。 同时在《史记》记载,秦始皇为求不死之药,派遣徐福等数千人入海东渡求仙人仙药。据传这些人漂洋过海到了日本。现在日本仍有徐福墓和徐福村。到了汉朝,航海技术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中国到南洋和印度洋的航路,不少中国商人到了东南亚、南亚地区,有些商人留居当地经商。 唐代——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外交流更是十分发达,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人纷纷来到大唐帝国。同样,也有许多唐朝人或东迁到朝鲜、日本,或沿丝绸之路到西亚一带,或南下到了东南亚诸国交好关系,进行商贸活动,有许多人留居于当地。从唐代开始,侨居国外的中国人被海外称为“唐人”,中国人在海外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并沿袭至今。 宋代,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航海和造船技术的提高,朝廷鼓励商人出海经商,使得南部中国人出海贸易成为一种时尚,中国商船频频往来于南中国海、印度洋、波斯湾等地。不少商人,包括一些文人、罪犯、水手等“过海入蕃”,经年累月不归,称为“住蕃”。 鸦片战争的爆发,洞开了长期闭锁的国门,中国人海外移民也进入一个大的发展阶段。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分布范围最广、产生影响最深的海外移民时期,形成了华人华侨遍布全世界、集中在东南亚的基本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只有零星的移民。“文革”期间,基本上处于禁止移民阶段。1979年以后,随着我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开放,中国人移民海外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掀起了建国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移民高潮。其中,留学是移民的主要手段之一。【1】 二.现在海外华人的主要分布和数量 据中国社科院保守估计,目前世界上中国海外移民总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000万,其

助力教育公平 做全球华人的在线教育

助力教育公平做全球华人的在线教育 《中国教育信息化》:针对目前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贵公司采取了哪些举措?有哪些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林伟:网龙公司(HK00777)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游戏,移动互联网等核心主营业务,目前致力于成为“一家用科技创新驱动教育,用教育理念打造未来”的集团化公司。近年,网龙公司成立了华渔教育,作为进入教育行业的全资子公司;网龙公司还和富士康及嘉御基金合资成立了101教育公司,专门开发学生PAD项目“101同学派”,重点切入K12教育市场。网龙公司希望成为移动互联网教育业务的主要参与者,凭借多年以来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及能力,使在线学习比传统课室学习模式更有趣、更积极和更有效。 2014年9月,网龙公司和人民教育出版有限公司关于联合申请课题合作达成协议,共同承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学习资源数字出版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研究”。网龙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终端(电子书包)应用示范部分的研究工作,而网龙公司旗下产品101同学派,也将作为产业化示范的终端,服务于整个教育行业。

2014年11月底,网龙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承办了“2014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工作会议暨海峡智慧教育高峰论坛”,经到会专家委员投票一致通过,网龙正式加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标识着网龙成为中国教育行业信息技术标准的核心参与者之一。 2014年网龙加入“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标准专题组”,正式成为专题组成员之一。而在此次大会上,网龙积极参与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标准的制定和建设工作,和国内专家及同行一起研究提高国内教育信息化起点和水平的方法。 作为“全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成员之一,本次大会期间,网龙成功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承办了“全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第十次全体工作会议”,同时积极参与全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标准制定工作。 我们目前的解决方案和建设思路,完全响应了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号召。其中班班通、人人通、资源平台是我们建设的重点,比如:电子书包就是人人通和资源平台最好的载体,人人通是一个概念,希望能提供老师和学生一人一空间的理念,电子书包就是最有效、最合适的展现方式,它可以让教师上课更容易,分享更便捷;它可以让学生打通课前、

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

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 【摘要】:本研究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985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课题成果之一。在文化适应所导致的诸多后果中,异文化压力已经被证明是影响文化适应中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较少受到学术关注。本研究关注个体水平上,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变量的关系模式。根据跨文化心理学家J.Berry的文化融入与心理适应理论,以及与心身、行为变化程度相关联的文化适应模式,结合个体差异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建构了中美文化情境下、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模型各个部分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一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目前最新的、首个全美范围内对亚裔美国人家庭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拉美裔和亚裔美国人研究(NLAAS,theNationalLatinoandAsianAmericanStudy)中抽取出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介效应和结构方程模型,并从种族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二通过质的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考察了13名美国华人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异文化压力体验,以及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式在美国华人移民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从理论上探讨了美国华人移民的的异文化压力源

及应对策略。研究三基于前两个研究的结果进行心理咨询实践,探讨了异文化压力症候群的心理干预技术及预防对策,并检验了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水平在美国亚裔种族移民中最高,心理健康水平在亚裔种族移民中最低;异文化压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它能有效地预测华人移民的心理健康,且与移民的健康和危险状况有着很大的联系;异文化压力是影响其它相关因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变量;英语熟练度、婚姻状况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在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预测异文化压力的风险因素男女各异,人际应对变量社会地位作为中介变量可以有效缓冲异文化压力;在心理健康的诸多预测变量中,移民时的年龄在预测美国华人移民的心理健康时体现出了复杂性和特殊性;研究还得出了美国华人移民六种决定性的异文化压力源,常采取问题集中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应对或缓解异文化压力,维护心理健康;此外,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模型对跨文化心理咨询实践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研究反映出了中美文化情境下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填补了国内在文化适应领域华人移民心理健康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本研究结果可能对中国和美国政府部门中与移民相关的研究或政策的制定、维护华人移民和即将赴美国学习/工作/生活的华人的心理健康、促进我国多民族社会的文化适应等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关键词】:美国华人移民异文化压力心理健康异文化压力源应对策略亚裔美国人跨文化心理学

浅析美籍华人生存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b9157948.html, 浅析美籍华人生存现状 作者:冯长郭 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7年第02期 作为社会的一员,身份对于每个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人都想找到准确的自我和位置。华人作为美国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中处于主流文化的边缘。由于中美国种族与性别的歧视,美籍华人群体被迫保持沉默,并很难发出他们的声音。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美籍华人在美国所处的现状。 【关键词】美籍华人;美国;现状;种族 多年来,中国人在美国似乎将受到欢迎。为1882年排华法案,先是加州为1882年排华法案,向华裔公民道歉,东西两岸的华裔社区群情鼓舞,纷纷认为这是华裔在美国社会地位上取得的历史性进步,甚至整个亚裔社区都与有荣焉。随后,在中期选举中,全美共有22位亚裔国会议员候选人参与最后的角逐,打破历史纪录,其中许多都是华裔候选人。情况并非上文所述那么乐观吗?答案肯定是不那么乐观。 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区域之间差异极大,中国国家的移民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乃至生活态度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在美国这个庞杂的群体中,华裔最为弱势。日韩裔来自美国盟国,阿拉伯裔美国人敬而远之,印巴裔和美国人言语相通,中亚裔则赴美人数太少加上也是穆斯林所以美国人也不会招惹。东南亚国家移民相对复杂,其中越南裔柬埔寨裔大多数是当年越战的难民,美国对其有负罪感,新马泰印尼裔地位则接近日韩裔,菲律宾裔是美国前殖民地人民,缅甸裔也主要以逃离军政府的难民为主。结果这么一筛选下来,华裔自然成了亚裔群体中最不受重视的一群人,因此才会在美国电视剧和电视节目上经常出现歧视侮辱华裔的言语。而更糟的是,华裔不仅和亚裔群体走不到一块,内部也诸多分歧。华裔有来自大陆的同胞,也有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台胞,还有不少香港澳门的移民,而东南亚移民中也有相当多的人祖籍是潮汕福建地区。政治上,他们和各自的行政机构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受到各种互相矛盾乃至敌视的教育的影响,华裔社区内部就一直有着多地侨团互相竞争的传统。同一个省的侨民却会有分别隶属中国领事馆和“台湾经文处”的两个同乡会,此前加州历史最悠久的侨团因为改挂五星红旗更是引来不少争议。虽然大家都在异国他乡,明面上的斗争当然不会如在国内那边激烈,但私底下互相鄙视拆台的行为屡见不鲜。 除了政治原因,文化原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最显著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南北文化冲突。历史上,广东福建移民历史悠久,唐人街曾经遍布粤菜馆,而如今随着华裔移民构成多元化,长江流域中原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移民也明显增加,大家不仅把自己家乡美食带到了美国,也把国内的地域歧视传统带到美国,什么上海男人怕老婆北方人邋遢广东人什么都吃的老段子换了一个新背景继续在华裔社区到处传播。在国内大家都生活在一起,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而在美国大家处不好了就可以搬得远远的,结果导致华裔社区很难凝聚起力量。

著名华人亲子教育专家

幼儿教育 著名华人亲子教育专家,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复旦大学MBA。陆老师长期致力于亲子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从事亲子教育二十多年,擅长将丰富的中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一系列实用的教育方法、技巧糅合进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案例中,娓娓道来,既具有发人深省的穿透力,又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力! 陆老师的亲子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中国亲子教育领域引起强烈反响,深受广大家长欢迎,拥有无数粉丝。 陆老师同时还应美国旧金山华人协会邀请,为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授课,同样受到一致赞誉!陆老师的亲子教育课程被广大家长奉为“育子宝典”、“家教圣经”。 陆老师开设的“青少年领袖训练营”、“ 快乐妈妈训练营“ 、女人智慧学院” 多年来已先后帮助数以万计的家庭重建快乐、和谐和幸福!陆老师同时还是中国教育电视台、央视国际《名家名师》《现代女性》《青年学苑》《前沿讲座》《说文解字》《职业指南》等多家电视台及栏目的首席亲子教育专家! 李老师,青少年情商启智训练第一人,多个电视栏目特邀嘉宾,青少年感恩教育专家,青年创业指导师,青少年领袖训练营主讲老师。李老师的感恩讲座让千万人受益,让他们重新思考人生,更深刻地理解生活,让他们学会了勇于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怀抱一颗感恩之心,去努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让生命之路行进得更扎实,更稳固。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DVD组合装讲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总共是8张DVD光碟,每张光碟45分钟,一共近6.5小时,是惠萍金牌亲子教育课程的精华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父母应该怎样影响孩子长大? ? 12岁之前在饭桌上跟孩子谈话内容决定孩子未来! ? 洞悉孩子说“不”的背后,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觉察力! ? 有哪些“词汇”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提? ? 如何说话孩子才会听? 二、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 如何引导孩子扩大舒适圈,拥有超强交际能力,自在表现自己! ? 如何提高孩子对负面事件的心理适应力? ? 如何从日常小事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孝敬心、感恩心?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 孩子做事拖拉、爱找借口、半途而废怎么办? ? 如何让孩子远离挑剔、抱怨、自私、培养孩子健康阳光心态? ? 如何从日常生活小事培养孩子克服6大人格障碍? ? 21天如何培养孩子远离恶习,养成好习惯? 四、家长应该如何指导孩子学习? ? 您知道有哪五大因素在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吗? ? 您知道您的孩子属于哪种学习类型吗?认识孩子才能教对孩子! ? 如何解决孩子偏科、粗心、不爱阅读等问题,让孩子爱上学习?

最适合中国人买房移民国家 看这个排名表就明白了

论坛导航 -> 财经社区-> 狐说经济 -> 财经大杂烩 阅读:4310 回复: 1最适合中国人买房移民国家看这个排名表就明白了 我要得瑟 等级:狐侠客送礼物发消息 楼主华人最适合国家排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使得国民个人财富获得极大的增长,同时催生了第三次移民潮,而这次的主体则是新兴的中产阶级。根据2013年《福布斯》中文版联合宜信财富发布的《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之间的中产阶级群体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考虑或已经移民,同时四分之三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女出国留学。 第一名:瑞典 了使自身财产得到更好的保障和经营环境,投资移民已成为现在的主要移民方式。考虑到移民主体多为70后的现实,国外的医疗、社会保障水平已成为目的地考虑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子女能获得高质量的受教育机会以及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是另一个推动目前移民潮的原因。 第二名:澳大利亚 同时国外护照的高免签率,无论对商务出行、居家旅游还是出国探亲来说都有着不小的诱惑力。正是因为存在着以上一系列强烈的需求,所以虽然近年来许多国家提高了移民的门槛,但各国接收的来自中国的移民数量并没有出现持续巨幅波动的趋势。 第三名:德国 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曾经占到全球华人华侨总数的85% -90%,但因为包括投资移民在内的新移民大量前往发达国家,截止到2008年为止,这一比率已降低到73%。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中,分布也发生着变化。不再单单只局限于美加澳,一些中欧、北欧的非传统移民国家也开始成为人们的目的地。 第四名:新西兰 源于如此巨大的移民需求,现在国内拥有出入境资质的移民中介机构已经千余家。可以想象,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个人财富的积累,移民潮还会继续,同时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比如物产丰富的南美和非洲,成为大量华人移民的目的地。 第五名:加拿大 顺应这一社会趋势,继2011年之后,《福布斯》中文版再次推出“全球十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华侨华人的大量产生和国际影响的扩大,有关华侨华人历史和现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和政界的重视。 那么海外华侨华人有着怎样的生存状况呢?他们在外国中的政治经济等方 面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地方,通过了解他们在海外的现状,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延续我们的中华民族,因为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他们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比如国内战乱、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移居或者说偷渡到国外,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因此,早期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大都是靠为别人做苦力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比较少有国内的达官显贵跑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若是有,那也许是叛逃或者遭追捕的吧。早期的他们在海外的经济条件差,地位水平低下,所以,当他们在海外遭受暴力时,他们往往手无寸铁之力,只能任由摆布。于是,他们当中会有很多人死于暴力或者贫困,能继续生存下来的,都是些能力比较突出的人。几十年前的印尼中,就会存在有许多的暴力对待华侨华人的事件,因为当时华侨华人在印尼是处于弱势团体中的。比如1947年发生在苏门达腊巨港的事件。1947年,苏门答腊巨港荷军于元旦发动攻势,攻击扼守市区的印尼军,前后五日,双方伤亡极少,而华侨聚居的街道却变成了火海,商店住宅包括领事馆都被炸平。印尼军民乘机纵火抢劫,华侨被炮弹击死者101人,被暴徒杀害者80人,死因不明者75人,受伤114人,财产损失较万隆更为严重。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也趋于稳定,各种展力排华事件也越来越少。不过还是避免不了时不时的排华事件。比如1998年在印尼发生的严重暴力排华事件。由于当时出现全球经济危机,印尼经济状况也很差,印尼本地民众生活日趋艰难,于是他们就把发泄的矛头对准了华侨华人,认为华侨华人占据了他们的很大一部分财富,他们要把华侨华人赶尽杀绝,起初骚乱发生在雅加达,5000多所建筑物被抢劫、焚烧,遭强暴的妇女达85人(其中大部分是华人妇女),后来骚乱蔓延到全国各地。由于当时的我国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我国国家也联合国际社会,向当时的印尼政府施压。在施压的同时,我国也积极展开各种回国避难的华侨华人,团结一心积极面对当前的灾难。 我国的华侨华人虽然在国外会时不时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他们很多都会坚强地活下去,并有一大部分人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比如扬振宁先生,是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学术界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还有骆家辉,出生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他是美国民主党党员,在1997年至2005年间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是第一个担任美国州长的华裔美国人,1996年11月5日,骆家辉以百分之五十八的比数获选为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的华裔州长,也是第一位能在美洲大陆主政的亚裔州长,2011年3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提名美籍华人、商务部长骆家辉担任驻华大使。能在别人的篱笆下幸福安康地生活着就不易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及四次浪潮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及四次浪潮 08级世界历史学号:080210257丁万晓 摘要: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历史,根据其历史和规模,可分为四次大潮。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海外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地。中国大规模移民东南亚始于17世纪,盛于20世纪上半叶历三波移民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移民不断。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及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中国人重启移民东南亚热潮。虽然推动不同时期的移民潮各有其不同的国内外因素,但就四次大规模移民潮而言,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发展和合作都是主要动力之一。随着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关系保持良好,前往东南亚的移民仍将继续。 关键词:中国东南亚移民经济原因 一:中国移民东南亚的原因 生存与发展,一直都是整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问题。对生存环境改善的强烈渴望,就几乎成为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本能。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大批迁移到外地或外国定居的人,叫做移民。大凡较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发生,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第一,产生移民的地区是生活资料匮乏、谋生条件窘迫,或因政治变动造成寻求新的生存空间的压力与意愿,如土地的超负荷人口载量、战乱造成的经济残破、政治迫害等。第二,必须存在得以移居的新的生存空间,即有能力吸收移民的地区,如东南亚。第三,尚需使人民迁徙得以实现的条件,如海外移民所需要的运输手段,对新的生存空间的认识等。 1.经济原因 一般百姓移居海外,大都是迫于生活无着,处于饥寒交迫之下,不得已而被当做“苦力”、“猪仔”之类卖到异国他乡。 我国古代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土地超负荷人口载量,古代的政府,横征暴敛,造成

了农村生产日益凋敝。特别是清朝后期,白银的大量外流,加上鸦片战争,给了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铁路的修建,蒸汽机和电气设备的使用和工业的创办,中国古代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也随着瓦解,同时可以安插比较稠密人口的那一切陈旧的社会制度,也开始崩溃。处在我国这种形式下的我国农村,破产加速,地权日益集中,各种繁重的地税和敲诈勒索,使广大农民一无所有。同时,生产落后,工业未兴,国内也无法容纳浩大的农业劳动力,因此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飘扬过海,出国谋生。 此外,旧中国经常发生灾荒和战乱,同时,旧制度也不能解决农民的生机问题。 2.政治原因 这里的政治原因不是指华人的侨居国,而是指中国方面,我们可以从由于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所造成的海外移民来进行论述。例,明清两朝交替之际,有许多明代遗民不服清政府的统治,纷纷逃往海外;或者在台湾举兵相抗,失败后逃往南洋各国。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时清廷海通之禁,沿海居民迁徙者万家,皆陆续赴台湾受一为氓,或由台湾乘海外贸易之船,转赴南洋各岛。”①此外,宋末元初和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华人移居东南亚。 19世纪70 年代以后,日、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海疆和边疆,加深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化,民族遭受了空前未有的灾难,人民的生存环境经一部恶化,贫苦人民被迫离乡出海。 3.侨居国经济上的需要 侨居国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而本国的劳动力不足或劳动技能不够,需要大量的华工。例如,拉者二世执政沙捞越时期,允许华工入境,并制定优惠政策来吸引华人入境,例如,颁布《土地法令》和《鼓励种植条例》 二:华人移居东南亚的四次高潮 1.第一次移民高潮(17世纪初—19世纪中叶)

美国移民创建华人移民历史

美国移民创建华人移民历史 这篇关于美国移民创建华人移民历史,是笔者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国移民创建企业美国华人移民历史。到中国旅游,本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尤其带着儿子,让他们从小能够切身体会一下中国的风土人情,到各个历史景点感受一下中国的文化传承,真是胜过书本上一万个对长城,故宫,兵马佣介绍的文字与图片。 只是,有所得也必有所失。在让儿子去感受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会让他们目睹着当今中国社会各式各样的丑行,弄得儿子常常向我提一些令我尴尬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譬如,为什么街上的气车从来不让行人?为什么到处都那么脏,大家随便往地上扔东西?为什么人们那么粗鲁没有礼貌?为什么又脏又臭的厕所门口总会有人收钱?为什么人们讲话那么大声好象在吵架?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不分场合在哪里都抽烟?为什么每到一个地方总有那么多的人扑过来非要卖东西给你而且缠着不走?其实答案不是没有,只是我不想说,因为我不愿意让他们在心中种下太多对中国负面的印象,尽管我知道我的努力

最终可能仍会是徒劳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带他们往中国跑了,目的是趁他们年纪还小,还能够对我们的安排没有提出异议时,让他们尽早地习惯中国的状况。因为我们看到周围很多的朋友,等到孩子十几岁了,认为懂事了,有理解能力,能够吸收一路的所见所闻了,于是带着去中国,满怀期望地想让孩子去感受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去了解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根,而结果却往往是趁兴而去,扫兴而归。最典型的效果就是,回来后孩子们做总结一般地对父母说:那就是你们出生长大的地方啊!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失望与不屑,并拒绝以后再去。这个时候,弄得做父母的一只手伸了起来,不知道是应该抽孩子的嘴巴,还是往自己脸上煽。美国移民美国移民费用美国移民条件 中国这几十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全世界都有目共睹。譬如说上海,几个月不去,就会展现出一片崭新的市容。记得95年去上海,当空中小姐宣布我们已经飞临上海的天空时,我从飞机上向下望去,看到的只是一片漆黑。当我的兄弟接上我,穿过无灯的黑暗,驱车行驶在上海市区那坑坑凹凹高低不平,恨不得能把肠子都颠腾出来的的街道上时,夜色之中,我看到的上海完全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建筑工地,道路两旁以至绵延到天边的全是高耸入云的脚手架印在空中的影子;几年后再去上海,夜幕之下,我发现它已经

2005华人教育学术研讨会计画书

2005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計畫書 2005 Sino Education Conference 壹、緣起 一、華人區域的發展與教育改革 教育是個人與社會發展的動力,更是維持社會正義的重要基石。面臨全球化時代之挑戰,國家與區域之競爭力,攸關人民之福祉與發展,而教育之發展與建設,更為促進人民福祉與發展之重要基礎,如何透過教育政策之制定與教育改革之推動,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以保障人民在全球化時代之福祉,促進區域共榮,乃為重要課題。 隨著國際情勢的轉變,可以預測亞洲地區的崛起乃為大勢所趨,而華人更將在未來世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以近年華人地區無不戮力從事各級教育的改革,企盼教育發揮引導的功效,加速華人社群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這些教育改革的作法與成效如何?是否足以引導華人社群邁向未來世界的挑戰?又會使華人世界付出那些文化的、政治的、經濟的代價?值得關注。 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華人社群向來重視教育,也有與西方迥然迴異的教育觀,例如跨文化的研究便指出美國的教育重視能力模式(ability model),華人的教育重視努力模式(effort model),致使兩種教育體系在教學重點與學生評量重點上相當不同,教育的產出自然也有所不同。既然教育改革與教育政策難免受到文化的影響,那麼華人世界教育觀的根源、內涵與理性基礎為何?其對華人文化、經濟與社會發展又造成那些影響?在華人社群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這些教育觀受到那些衝擊與修正?面對不同文化與教育改革脈絡的影響,又應如何因應調整?這些問題都頗值探討。 教育改革雖為轉型與發展所需,但並非一蹴可幾,在改革的過程中也往往帶來新的問題,傳統文化與現有社會結構經常限制了改革的步伐與幅度,修正了改革的方向,教育改革的作法如果忽略傳統文化或社會結構存在事實,往往流於空

墨尔本有30万华人移民 多数住在这5个华人区

墨尔本有30万华人移民多数住在这5个华人区 墨尔本是华人最喜欢居住的澳大利亚城市,据统计,全澳一共有42.76万名新移民出生于中国,其中,大约有11.28万人住在墨尔本华人区,占比高达26.37%。 住在这里的理由很简单,几位在墨尔本生活多年的华人说:“墨尔本比较安静,没有悉尼那么喧嚣,华人区的生活非常方便,国内有的商品,这里都有,新移民住在这里一点都不会觉得陌生,很快就可以适应。” 现在,墨尔本400多万人口中,华人华侨的总人数在30万人以上,走在墨尔本的街头,到处都能看到熟悉的面孔,特别是在这5个华人区。 Boxhill:墨尔本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区

Boxhill是老牌华人区,华人开的餐馆和小商铺鳞次栉比,吃饭、买东西太方便,不仅华人喜欢来,不少老外平时也喜欢来这里逛街。 这里的商机比较多,除了中餐馆和超市外,还有不少华人开设的移民中介、留学中介、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新移民初来乍到,外语零基础也没有问题,买房置业、租房、求职、读书、订票、报税、出去旅游都能找到专业的华人中介。 缺点是离墨尔本市中心确实有点远,坐公交,倒地铁去市区,在车上睡一觉都可以。 Glen Waverley:墨尔本的“小上海”

Glen Waverley(格兰威夫利),是墨尔本第二大华人区,在墨尔本东南区,面积不大,17平方公里左右。 人口超过5万人,本土出生的澳洲人占大多数,也同时有不少海外的移民,其中以亚洲人居多。Glen Waverley的华人也有很多,占总人口的4%,此外,不少从斯里兰卡、英国和马来西亚来澳洲的移民也在这里定居。 住在这里的华人大多数都比较富裕,特别是这几年从国内来的新移民喜欢在这里生活,当地13%的居民在家中使用普通话。 Clayton:学术氛围浓厚 Clayton是莫纳什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墨尔本东南区,许多学生和研究人员喜欢扎堆在这里,年轻人比较多,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比其他华人区要浓厚一些,也有很多已经成家立业的夫妻以及家庭也喜欢住在这里。 Clayton Evelyn一条街都是华人,由于这里的越南华侨比较多,这里也被不少墨尔本当地人认为是越南区。 Caufeild:传统高端富人区

美国华人新移民研究

美国华人新移民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华人新移民的人口变化、政治侨团、经济以及文化适应的分析,旨在全面剖析美国华人新移民的变化和现况,进而阐述了中国移民对美国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华人移居到社区的形成,进而出现了政治侨团,华人新移民在美国经济站稳脚和文化适应,作者阐述着美国华人新移民的变化。 关键字:美国华人新移民唐人街侨团经济文化适应 (一) 战后的华人新移民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和澳洲等地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北美洲。这个地区原来的华人并不多,二战后,由于大量华人新移民的涌入,使该地区的华人人口在战后四十多间猛然地增长起来,其中又以美国华人的数量增长得最快。1940年,美国华人总共有77504人,1950年增至117629人,1960年再增至237292, 1970年剧增到435062人,1980年又跃增到806027人,现在则已达125万人①。战后40年间,华人人口增加了12倍之多,几乎每十年就翻一番。在之前西方各国都有排华法律,二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1943年,出于共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总统罗斯福率先废除了排华法律,把严闭了数十年的国门重新向中国移民打开,每年允许105名华人进入美国。以后,移民对象逐渐扩大,名额也逐年增多。1956年,美国颁布新的移民法,使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每年可向美国移民2万多,以后又增加到大陆和台湾各2万名,香港5千名。接着,各国也纷纷效仿促使大量的华人向这些国家进行移民。不仅如此,向美国这种疆域辽阔。人口稀少的国家,还对外来移民采取欢迎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具有学历和技能的技术移民,以及那些拥有资本,可在移居国进行投资的商业移民更是欢迎。美国等国家企望通过吸收外来移民来改变劳动力不足,资金缺乏的状况,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美国华人新移民是相对于华人老移民而言的。中国大陆关于华人新移民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移居国外的我国公民”②或“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大陆移居国外者”。③上述定义对中国大陆而言是符合事实的,因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这段时间,中国大陆的国际移民活动基本上停止了。1978年以后,中国出现了大批公派留学生、自费留学生以及其他合法、非法的海外移民。。中国台湾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派出大批留学生,许多留学生学成以后滞留在所在国,成为新移民。推此外,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华人移民与之前的华人移民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华人移民主要以劳工为主,而在此之后的华人移民则以留学、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为主,且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与当代国际移民的流向相一致。因此,庄国土把“华人新移民”界定为“20世纪后期跨国移居的华人(指种族、文化意义上的华人,英文对EthnicChinese)”。④同理,美国的华人新移民是指20世纪 50年代开始移居美国的华人移民,分别来自中国的大 、台湾、香港、澳门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二)华人新移民促使美国华人社区扩大 唐人街是华人集中居住的社区。就现在分布于美国各地的唐人街而言,旧金山和纽约的唐人街规模最大,而旧金山唐人街的历史比纽约唐人街的历史更早,早期和现在的许多侨团总部都设在旧金山;就华人而言,纽约唐人街总数已超过了旧金山。早期华人来美国,大多在天使岛登陆。 从华人祖籍来看,不同的地区的唐人街分布着不同的祖籍的华人。就像是广东人一般就居住在旧金山唐人街。而随着福州来的新移民的涌入,在曼哈顿唐人街随处能听到亲切的中国福州话的。台湾人却大部分居住于法拉盛华华人社区,温州人则是选择了布鲁克林第八

东南亚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读后感

The Chinese Overseas From Earthbound China to the Quest for Autonomy ——东南亚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读书笔记 Chapter 1 p1-p20 Seaward Sweep: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China Sweeping south and pulling back 作者简介:王赓武,CBE(1930年-)为研究现代中国史、国族主义、海外华人、华人移民的权威历史学家及教育家。做为海外华人研究的主要奠基开拓者,王赓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具有影响力。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王赓武认为中国天下观念更有包容性,中国版图的问题、主权的问题非常复杂,为避免狭隘民族的概念及政策的问题,主张古代中国向来有的天下观,与民族国家的概念是矛盾的,但可以和理想的国家之间互相照顾、互相支持秩序结合。王赓武祖籍河北正定,其祖父为官而南迁江苏泰州,后迁上海,其父则到南洋教中文。1930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泗水,旋即随双亲迁居马来西亚。1955年获硕士学位。195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起先后任马来亚大学历史系讲师、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68年任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洲国立大学远东历史系主任与太平洋研究院院长。曾任澳洲人文科学院院长、亚洲历史学家国际协会主席、澳中理事会主席、香港演艺发展局主席等职。并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南洋学报》主编多年。王赓武在1986年至1995年期间担任香港大学校长。其前任者为黄丽松教授,继任者为郑耀宗教授。1994年荣获日本国福冈亚洲文化奖。目前台湾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于2007年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史以来第三位任命为大学教授的学者。 在本书的一开始,作者罗列了一些史实证明中国与东南亚在很久以前便有了经贸往来联系,比如三国时期与东南亚的吴王朝的初期交往,唐代时期与南洋诸国的外交联系增强,宋朝时期向东南亚移民人数增多……与此产生对比的是:在近代时期以及现代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国家的往来并没有曾经那样密切,甚至有的国家一度与中国保持一种敌对的状态。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之下,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不利用早期和东南亚诸国较好的关系发展下去,导致了近现代时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呢?在作者看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海外的中国人最终定居于东南亚的原因。 作者用了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中国人不同于欧洲人“靠海生活”的生活方式,——“Earthbound”,即“安土重迁”。“安土重迁”是一种情结,表达的是习惯于深居内陆而不愿靠近海边的生活方式。这与西方早期“依海而生”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在西方人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