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成果 常见质量问题汇总表

控制测量成果常见质量问题汇总表

序号项目名称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电站工程区1:1000、库

区1:5000地形图测量及

工程区、库区断面测量

1)GPS约束平差起算数据只有一个点及一个方向,不符合GB/T18314-2001中6.3.2.10条“总点数不得少于三点”

的要求,也不符合SL197-97中2.2.56条“当网中仅有一个已知平面控制点时,应增设方位角一个及精密电磁波测

距边1(或1条以上)条”的规定。

2)计算成果资料17个同步环中有13个存在闭合差超限现象。

3)33条重复基线测量,有11条重复基线较差超限。

2 ** 1:1000地形图测量(控

制测量)成果

1)GPS原始观测数据大部分观测时段长度(≤45min)与项目设计书的第3.4.2要求不一致 (45-65min) 。

2)水准测量部分测站视距超限。与规范及设计书的4.2.4条要求(≤100m)不一致;其中:DB22~DB37中的第

66测站前视距为101.8m,SDB56~DB99中第17测站后、前视距分别为111.5m和112.0m;第25测站后、前视距

分别为115.4m和114.8m。

3 2**项目地震勘测GPS控

制测量

1)使用一个已知点做起算进行约束平差,与《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5171-2003中第6.1.2.1条不符,与该项目

设计不符,被检验的北京54坐标系成果与我站重新计算结果差值较大,最大坐标分量值超过0.7m,致使成果精度

可靠性差。

2)起算点兼容性检查不完全,分析结果不准确,导致使用错误。

4 **高速公路平面高程控制

测量及航测制图

1)该项目要求生产二、三两个等级的控制网。平差计算时,首先利用经检核可用的Ⅱ等三角点作为起算点,约束

平差得到所有控制点的坐标成果,然后选取一个二等点作为固定点,以该点与另一二等点的坐标反算方向为固定方

向(一点一方向),再次进行整网平差计算,得到二等点的最终坐标成果。该方法有同级发展的嫌疑。

2)平差报告中无一点一方向约束平差相对边长中误差的统计,难以进行数学精度的评定。

5

6 **市GPS综合服务系统

建设

1)6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的静态观测数据共有两个时段,小于三个,且第二个时段观测时间远小于23.5小时。

2)部分环闭合差精度超限(按B级精度),共有3个(总共598个)。

3)数据解算检查项不足。成果解算报告内容简单,未对观测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未对同步环的Nrms值进

行统计;未对基线结果进行X2检验,未对异步环闭合差进行统计和精度分析;GPS网解算未对相邻点基线各方向

测量精度进行统计。

7 **机场跑道轴线点检测工

1)GPS外业观测时共使用了六台仪器,其中接收机编号为0330、0369、0402的三台仪器没有仪器检定证书,铟

钢水准标尺无有效的检定证书。与《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的6.5.3.1及《国家一、二

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的6.2.2不符。

2)没有i角检测等观测期间的仪器检查资料。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的6.2.4不

符。

3)根据设计,检测起算点使用二等水准测量进行检测,联测的5个GPS点高程(P50、P102.5、P110、P155、P170)

却未规定水准测量等级,在技术报告中表明其为二等水准测量,但根据观测记录(记录记为二等)及路线图,实际

为在二等水准下发展的支线(即Z1-P50、Z5-P102.5、Z6-P110、Z9-P155、Z9-P170,Z1、Z5、Z6、Z9、Z9为二

等水准路线上的点),达不到二等水准精度。

8 **网球中心沉降观测

1)观测时以1个基准点起算,但观测前未将该基准点与其他基准点联测做稳定性检核。不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97第2.0.4第2条的要求。

2)无各期次观测报告,未及时每期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未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度、相关曲线图等,仅有最后整个项目的总结报告。不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97第2.0.3第3条和合同要求。3)项目使用的铟瓦线尺未检定,并且水准仪的i角检验未按规范进行,仅有测前1次(2007.9.11)和中间1次(2008.2.8)检校,其它检验项目也缺,如仪器、标尺圆水准器的检视等。不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97第1.0.3条、第3.3.2条的要求。

4)水准测量方法错误。根据设计及总结,应组成闭合环线往返进行观测,但依据手薄,观测不是连续往测或返测并组环,而是每2个沉降观测点之间同时进行往返测(仪器做了高度调整),并且前视未依次序变为后视,而是以1个前视(或后视)固定不动观测多个后视(或前视),如19-G1(新)、19-20、19-21、19-24,与规范严重不符。5)无任何外业概算、平差计算资料,但根据观测结果和手薄比较计算,其直接使用高差值,未做任何外业验算与改正,如环闭合差验算及改正、尺长改正等,观测均为1站上点,未做标尺零点差改正,对每期的观测结果也未做精度统计与评价,无法判断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的精度等级。不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97第3.3节要求。

9 **县城镇土地调查及数据

库建设控制成果

1)在对成果进行验算时发现其约束平差中的“YJWW(杨家湾)”已知点录入错误,△X= 0.030 ,△Y=0.540。

2)对两个已知起算点的兼容性进行检查时发现两者的较差比对值较大,最大较差为0.21m,限差为0.05m,无法

进行约束平差计算。

3)通过验算对提交原成果进行比对时,发现点号与坐标整体不对应。

4)25个四等水准点参与高程拟合计算,其中最大拟合差值为11.8cm,CJJ-99《城市测量规范》的3.1.5中“各等

水准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20mm限差”

10 *河段纵断面测量

本项目平面控制首级控制按GPS D级网要求布设,在此基础上联测了5等导线;高程首级控制按照四等三角高程导线布设。在三角高程测量成果检验中发现如下问题:

1)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超限。

2)CG01至“江上-1-0871”为支导线形式,不符合“四等三角高程导线应起闭于国家二等水准点上”,也不符合SL 197-97中3.2.17条“三、四、五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路线应起讫于高一级的水准点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点”的要求。

3)Z87-CG28段、Z92-Z93段共计25段对向高差较差超限。

11 *水准测量成果本项目共进行了6个期次的观测,第5期次、第6期次观测使用仪器不在检定有效期内。但检验时抽样详查的批次为第2期次,该期次使用仪器在检定有效期内。

12 *机场跑道中点、端点

(1954北京坐标系)经纬

度测量

项目共使用5台GPS,其中只有3台有仪器检定证书。

13 *高速公路平面高程控制

测量及航测制图二、三等

GPS测量成果

椭球参数用错,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实际平差采用WGS84椭球参数。

14 *电站修复施工测量控制

第一测次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超限(中误差±1.15mm,限差±1mm)

15 *江道图测量(第一期)

1)在首级控制约束平差中固定点坐标与技术报告中相差较大。

2)国家二等水准点岷074在技术总结中标注已破坏,但在控制网平差时仍作为已知使用,且高程值(357.756m)与技术总结中高程值(357.736m)不符。

3)国家二等水准点岷048在技术总结中标注为完好,但在控制网平差中却未作为已知点使用,且平差后高程为330.165m,与技术报告中330.129m相差36mm,超过附合路线闭合差限差(35mm)。

4)四等水准各测段使用的起算点数据(三等水准点)均与三等水准点“控制成果表”中对应点坐标值不符,其最大差为7mm。

16 *高速公路平面及高程控

制测量

1)使用的工程坐标系选择符合设计“中央子午线:东经105o00′;投影高程面:400米”要求。但经计算测区内

投影长度变形值最大为3.2cm/km,不符合设计“工程坐标系的选择根据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高程面等因

素综合确定,有效控制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小于2.5cm/km,桥隧等大型构造物投影长度变形值小于1cm/km”要求。

2)存在MF27-A1测站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超限。限差为3.9mm,实际较差为9.7mm。

17 *综合楼垂直位移观测

基准网复测时未按设计要求进行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观测,与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表4.4.1-2中规定和设计要求均不符。

18 *高速公路控制测量

1)镜站高读数只读到分米,不符合规范要求。

2)原始记录中水平角、天顶距读数存在修改秒值的现象(如测站D40、D46、G11、D08、D10、D14)。

3)原始记录中仪器高修改mm(如测站D01、D28);

4)原始记录中存在连环涂改、就字改字的现象(如测站D28、D02、D40)。

5)原始记录中距离读数修改mm(如测站GP03)。

6)斜距观测读数次数不符合设计要求,计划设计书中要求斜距观测两个测回(每测回照准一次,读数四次不符合),观测记录中每测回只有两次读数。

7)经核算,计算报告成果表“平距高程计算表”中高差值计算方法错误,计算公式中得“+ 仪器高 - 镜站高”部分错用为“- 仪器高 + 镜站高”,且均未进行大气折光差改正。

19 *市地籍数据库建设项目提交的成果表中有10个点坐标与平差报告中对应点不一致,X最大差149.698m,Y最大差153.411m

20 *楼沉降观测委托检验

1)在所抽样本(第15期)沉降观测原始数据中测站2的前后视线长度超限,不符合设计及依据的技术标准JGJ/T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各测站视线长度小于50米的要求,前后视线长度分别为52.860米、51.947米。

2)在所抽样本(第15期)沉降观测原始数据中,测站8的前后视距差为-5.3m,测站6、7、15、16、17、18前后视距累积差均超过3.0m ,其中最大为测站18:-3.912m。不符合技术标准JGJ/T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二级”水准观测精度要求(前后视距差≤2.0m,前后视距累积差≤3.0m)要求,也不符合技术报告中所列标准

JGJ/T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相关要求。

以上两类问题在其它期沉降观测的成果中也存在。

21 *500kV线路工程

1)GPS E级控制网纸版平差报告中未明确说明平差过程中所用椭球的具体参数,在对该项目电子数据光盘检查核算中发现,GPS E级控制网进行1980西安坐标系平差时所用的椭球参数中长半轴为:6378640.000m,与规范中的6378140.000m不符,相差500m。

2)该项目提供的GPS-E级控制网1980年西安坐标系成果表中I02高程值为495.15m,I07高程值为530.01m,与GPS测量平差报告中的平差结果I02高程值495.566m、I07高程值530.140m不一致。

22 *炼油项目厂外排污管线

工程测量

控制网的布设严重不合理,已知点仅分布于带状网的一端,且在平差时仅约束一点一方向,不符合SL 197-97《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2.2.5.6条要求。

23 *水电站工程外部变形监

测校测

1)该项目设计中水平监测网(包括大坝监测网和泄洪洞监测网)为一等边角专用网,但在泄洪洞监测网平差计算

中采用了大坝监测网中控制点的平差成果作为起算数据,存在同级发展。

2)在大坝独立坐标系下平差中采用的方向观测值与原始记录不符,如序号7其方向观测值与原始记录差值为2″,

观测值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共有11处(最大值为2″),采用原始观测值错误。

3)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测站中上下半测回角值的差以及同一角度各测回互差均存在超限观测,如测站TL12上第

1测回和第11测回中TL07与0方向夹角之差为8.65″,测回互差限差为4″,测站限差超限。与GB/T 17942—2000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表6中相关规定不符。

4)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99000,限差为1/200000;测角中误差为0.85″,限差为0.7″。与GB/T 17942—

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表2、表3中相关规定不符。

24 *水库枢纽工程施工控制

网复测

1)个别测站观测方法错误,如III05测站水平角观测时未进行归零观测。

2)对方提供的测角中误差为0.12″,经检验员重新计算的水平角测角中误差为1.26″,限差为±1.0″,与设计书

和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表2.2.6中规定不符,属数学精度超限。

3)部分测站观测的一测回中2C较差、同方向值各测回互差、边长往返测较差均存在超限现象。

4)控制点成果采用错误。控制点成果采用自由平差(无约束平差)的坐标成果作为此次复测的最终成果与上一次

的成果进行比较。

25 *高速公路平面及高程控

制测量

1)四等三角高程测量中,共有4个观测值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超限。

2)四等三角高程观测中有54条边长超过规范规定的≤600m,最大约为1300m。

3)平面坐标成果中工程坐标的计算中高程参考面选择投影高程面为500m,中央子午线为107°10′,经计算其

变形值为2.2cm/km,满足2.5cm/km的一般要求,但由于本次高速路全线隧道在3000m以上,6000m以下的有两个,

3000m以下,1000m以上的有8个,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大型构造物投影长度变形值1.0cm/km,所以不满足该

项要求。

26 *高速公路平面及高程控

制测量

使用的工程坐标系选择符合设计“中央子午线:东经105o00′;投影高程面:400米”要求,但不符合设计“工

程坐标系的选择根据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高程面等因素综合确定,有效控制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小于

2.5cm/km,桥隧等大型构造物投影长度变形值小于1cm/km”要求。投影抵偿面取400m,未能消除将参考椭球面上

的边长投影到高斯投影面上的变形值。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为3.2cm/km。

27 *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变形

监测基准网复测

1)水平角观测中,存在5处半侧回归零差不符合技术要求(4.0″)。

2)水平角观测方法不符合设计及规范(GB/T 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中6.4.2)要求,仅进行了一次照

准目标读数。

28 *市地籍地形测量及数据

库建设

约束平差起算数据使用不正确。约束平差使用的起算点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成果要求的坐标系(投

影抵偿面取300m)不一致。造成成果X方向偏差160m左右,Y方向坐标方向偏差2m左右。

29 *城区地籍调查和数据库

建设工程

生产单位认为高程控制无法采用多个已知点进行拟合。采用‘I广绵1’进行单点拟合,求取各四等点的高程,待

国家对I广绵1’的高程数据重新确认后,对该区高程数据再作相应调整。经野外作业组布设的多条一级导线的三

角高程附合检查,高程附合精度良好。

检验部门认为不可取,且该项目要求成果精度为四等,生产方却采用一级导线的三角高程附合检查的方法是低精度检查高精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30 *县地籍地形测绘、地籍管

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外业观测使用的仪器不在检定的有效期内,外业观测共使用四台Hiper+ GPS接收机,作业时间为2006年11月至

2007年6月,所使用的仪器有效期为2007年7月31日至2008年7月30日,采用了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与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中6.5.3.1规定不符;

31 *矿区1:2000、1:10000地

形图测量

1)重复设站率不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规范要求为1.6、设计要求为2),20个点仅有29个观测数据。

2)无外业观测记录(外业观测时直接将有关记录录入仪器,未形成记录)。

3)起算点仅有2点,缺少检核,且离控制网较远(14-20km),不满足对相邻点间距离(2-5km)的要求。

4)总共53个同步环,有15个闭合差超限。

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1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严格贯彻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所有工程质量验收达到合格,争取达到优良标准。 2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2.1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2.2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2.3对工程项目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2.4严格要求承包单位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 2.5坚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在工程上使用。 2.6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不予签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3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3.1质量控制应以事前控制(预防)为主。 3.2应按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效果。

3.3应采用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 3.4应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监理。 3.5严格执行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3.6应建议撤换承包单位不称职的人员及不合格分包单位 4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4.1事前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单位为正式施工进行各项准备、创造开工条件的阶段。施工阶段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往往是由于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不充分而引起的。因此,项目监理部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将十分关注施工准备阶段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项目监理部将通过抓住工程开工审查关,采集施工现场各种准备情况的信息,及时发现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实施预防。 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监理部采取预控方法进行监理,具体控制要点及手段主要有: 1)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每个施工承包单位都应有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并设施工员、质检员和资料员、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施工工序的自检验收制度。 2)对施工队伍及人员控制

工程质量问题处理程序及方法要点

工程质量问题发生后,一般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如图31-62所示。 图31-62 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程序 1.当发现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或事故后,应停止有质量问题部位和其有关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需要时,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同时,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2.进行质量问题调研,主要目的是要明确问题的范围、问题程度、性质、影响和原因,为问题的分析处理提供依据。调查力求全面、准确、客观。 3.在问题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原因分析,正确判断问题原因。事故原因分析是确定事故处理措施方案的基础。正确的处理来源于对问题原因的正确判断。只有对调查提供的充分的调查资料、数据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后,才能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找出造成事故的真正原因。 4.研究制订事故处理方案。事故处理方案的制订以事故原因分析为基础。如果某些事故一时认识不清,而且事故一时不致产生严重的恶化,可以继续进行调查、观测,以便掌握更充分的资料数据,做进一步分析,找出原因,以利制订方案。 制定的事故处理方案,应体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等原则。如果一致认为质量缺陷不需专门的处理,必须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

5.按确定的处理方案对质量事故进行处理。发生的质量事故不论是否由于施工承包单位方面的责任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的处理通常都是由施工承包单位负责实施。如果不是施工单位方面的责任原因,则处理通常都是由施工承包单位负责实施。如果不是施工单位方面的责任原因,则处理质量事故所需的费用或延误的工期,应给予施工单位补偿。 6.在质量问题处理完毕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和验收,由监理工程师写出“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提交业主或建设单位,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图

文件编号:HJ-CX-025 版本:A1 发布日期:2016年8月8日 0 目的 为了规生产,检验,维修以及仓储环节质量问题的反馈、处理和跟踪流程,使质量问 题得到高效的处理,并使纠正和预防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1 适用围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焊接,装配,调测,老化,检验,维修,储存、理货等过程。 2 适用角色 质量工程师、研发软件工程师、研发硬件工程师、研发结构件工程师、生产工艺工程师、 维修员。 3 定义 3.1 生产质量问题:产品在焊接,装配,调测,老化,检验,维修,储存,理货,运输等生产的过程中, 因操作、物料、工艺、设备、装备、设计、技术文件等原因,造成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或存在质量隐患的现象。 3.2 质量问题级别: 3.2.1 轻微问题: 属于轻微的零星问题,不需要做进一步的纠正/预防措施,只需要直接给出临时处理措施就 可以 关闭了。 3.2.2 一般问题: (1)一般设计、工艺、操作、物料等问题,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处理,不会对生产发货和 客户使用造 成影响的; (2)其它影响等同于上述情况的问题。 3.2.3 重要问题: (1)产品存在质量隐患,并可能导致产品影响在客户处的使用,对公司品牌和声誉造成一 定的负面影响; “产品影响在客户处的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般功能完全失效或不能正常工作; ●产品管理、维护功能不能正常执行; ●必须的附件缺少(如少电源线、电缆线、安装螺钉,对接端子等)

象。 4.0 问题的分类和分流: 4.1问题分类: 人员操作性问题:与产品设计生产相关的人的原因,生产操作人员、检验员、工艺员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等情况。 机器、设备(工装)问题:在产品生产中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工具、设备磨损等。 物料问题:加工用的原材料的质量情况。 方法问题: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它包括:工艺指导书,图纸,技术更改文件,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工作方式,流程程序等。 环境问题: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工作环境。 其它问题:包括物流、运输等相关问题,或还没有定位的问题; 4.2问题分流: 问题处理人接收到问题反馈人反馈的质量问题单后,对问题进行确认处理,确认问题成立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按以下方式进行分流: 5 流程图

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汇总

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汇总 看中建三局质检人员在土建施工中总结的114条常见质量问题,盟友们参考对照,看一看自己的工程中是不是也存在这些问题? 钢筋工程 1、梁、墙主筋锚固、搭接不规范 2、剪力墙错位搭接设置不合理 3、柱筋收头及箍筋随意割断 4、梁底跳扣绑扎或不绑扎 5、直螺纹连接丝扣不规范 6、各类焊接搭边长度不够 7、高梆梁腰筋偏位、绑扎不牢固

8、弯起钢筋不定位、不加固 9、多排钢筋定位不合理、错位 10、箍筋未按图纸设置加密 11、梁柱节点漏箍筋或间距不匀 12、箍筋加工尺寸不规范 13、不按方案密度放置“马凳筋” 14、各类构件钢筋保护层缺偏差大 15、浇筑过程钢筋成品保护无措施 16、楼梯钢筋不按图集要求设置 17、同一受力区存在不同连接形式 18、接头百分率超过规定

19、竖向构件起步箍筋位置偏差 20、钢筋原材焊接试件强度不达标 21、外挑板钢筋加工安装不规范 22、后浇带施工缝钢筋处理不规范模板工程 1、模板垂直度、平整度不达标 2、梁柱墙节点部位安装不规整 3、模板拼缝不严密、缝隙大 4、模板上随意打孔不封堵 5、模板安装前不刷脱模剂 6、剪力墙、柱木枋稀疏加固不当

7、模板安装尺寸大、混凝土亏方 8、超长梁、板不起拱 9、大面积楼板标高未严格复核 10、锯末不清理、散落柱墙根部 11、电梯井管井部位无特殊加固 12、吊模支设不带线、不顺直 13、竖向模板底部封堵不严密 14、模板拆除无正式强度报告 15、竖向构件拆除过早 16、下沉板边框木枋不定型 17、高大构件螺杆使用密度不够

18、层间接茬部位无特殊加固措施 19、报废模板依旧重复使用 20、异形弧形构件模板安装偏差大混凝土工程 1、竖向结构烂根、漏浆 2、层间结构错茬、胀模 3、梁柱墙节点实体尺寸不规整 4、门窗洞口偏位、不方正 5、外挑板开裂、不收面 6、各类预留洞口偏位、变形大 7、楼梯踏步施工缝留置不规范

高质量控制要求措施

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措施 1.1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按照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要求,我们一定以良好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实现对用户的承诺,把优质的产品奉献给用户和社会,为此特制定本工程项目质量方针和目标。 1.1.1质量方针 精心管理,持续改进,创精品工程,保顾客满意。 1.1.2质量目标 积极响应招标要求,保证并力争超越要求的质量目标。 1.总体质量目标 符合规范、本质安全、运行稳定的合格工程。 2.核心质量目标主要包括: 1)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物资采购、施工、投料试车和运行阶段,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确保质量管理活动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 3)工程质量控制覆盖率100%;质量问题整改率100%;质量验收合格率100%。 3.具体的质量目标主要包括: 1)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2)焊接一次合格率98%; 3)焊缝、法兰等密封无泄漏; 4)大机组试车和装置联动试车、投料试车一次成功; 1.1.3质量目标分解

1.2质量保证体系 精彩文档

精彩文档

1.2.2质量责任部门 项目工程质量部为主要责任部门。 项目经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管理工程施工,负责项目与公司、业主、监理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的连结工作。 项目副经理: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协助项目经理工作。 项目总工:对工程施工过程技术、质量全面负责,加强过程质量控制,领导项目技术和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与施工所在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工作。 工程技术部:制订施工技术方案和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工艺方案,负责实施指导和检查;制订不合格品的纠正、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 工程质量部:负责施工人员上岗资格管理及组织培训,全面协调现场施工质量与工期、安全的矛盾,负责成品保护、机工具管理及材料质量控制。 采购运输部:负责物资供应、物资供应商的协调及保证物资采购质量。 商务合约部: 负责工程预决算、施工合同及用户需求信息的管理。 综合管理部:负责施工人员的调配、施工机械的对外协调管理,施工人员工资的发放及用户的服务管理。 主管工程师:负责制订施工项目的具体质量标准及技术保证措施,指导施工。 施工队(组):加强队(组)质量管理,做好质量自检;施工作业人员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工艺规定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 公司技术质监部、工程管理部、经营部、督导小组等对本工程进行工作检查、指导及监督。 1.3质量控制措施 1.3.1质量预控及检测 1.质量预控及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项目部从收到施工图开始,经图纸会审、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指导书、工序质量监督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竣工验收直至竣工后服务,每一步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专人检查,层层把关,严格管理。同时接受业主、监理单位的监督及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 2.施工过程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管理制度,上道工序

公司产品售后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1.0 目的 解决用户在使用本公司产品时出现的质量问题,对出厂产品的质量技术服务提供系统支持,达到用户满意。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售前、售中和售后的质量服务过程。 3.0 职责 3.1销售部负责对质量信息的收集、识别、整理分析、处理、反馈、报告。 3.2工程部负责对质量问题的技术分析、制定并监督纠正和预防措施落实、负责对相关人员 进行技术培训。 3.3总经办负责监督相关部门处理进度、内部或外部责任界定、协调各部门工作。 3.4生产单位负责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 4.0 程序 4.1销售部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收集、识别、整理后根据问题的类型、数量、严重程度等 进行初步分析并答复客户,批量问题或不能解决问题按要求填写相关报告。 4.1.1因用户使用操作不当或用户对产品不了解产生的市场质量反馈由销售部负责解释或 联系相关工程技术咨询解释,要求24小时内必须给用户答复。 4.1.2因产品缺陷造成的用户投诉或返修,由销售人员接洽返修,由生产单位或工程部负 责具体返修事宜,个别产品缺陷问题必须在24小时内跟用户再次联系,在48小时内给用户答复。 4.1.3销售部必须记录用户反馈信息并制定相应质量信息报表;因同种机理导致不良品比例 超过3‰或严重质量问题(如打火、烧机等)必须填写《市场质量异常反馈单》;如客户有要求可填写《质量异常分析改进8D报告》;因同种机理导致不良品超过1%或长期存在引起客户多次投诉或极严重问题(危害人身安全问题)必须填写《质量专题报告》; 各项表格及报告应主送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或部门。从用户投诉开始到报告发出最多不得超过72小时。 4.1.4造成费用损失的要填写《质量事故费用转移单》并发相关部门。 4.1.5对相关部门回复情况进行再次确认并回复客户。

住宅常见质量问题汇总

中南住宅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中南住宅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总则:针对中南现有工程中一些常见问题作一总结,以引起重视并方便分公司确定审查图纸之审查要点,杜绝设计常见错、漏、碰、缺等问题出现,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中南住宅品质。 ⑴、总平面设计 一、标高: 1.道路标高坡向与雨水进水口位置不符 ――道路面层标高设计时应向雨水进水口方向找坡(0.5-1 %),并在施工时多 加注意。 2.园路井盖高低不平和有缺损 ――园路、窨井要统一标高,使园路和窨井混凝土同时浇筑。 二、流线设计: 住宅出入口未设置人车分流专用通道,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当住户大堂与流量大 的商业服务空间临近时,问题尤其突出。 三、间距: 1.建筑平面锯齿错位过大影响采光。 2.搭建的售楼处与住宅间距太近影响采光。 四、绿化: 1. 种植树种过高影响采光。 2. 前期环境部分设计时应考虑设计灌溉点,绿化设计选用的某些植物生长期短,物业为便于管理往往进行普遍更换。 五、物业管理、垃圾收放点等附属用房设置: 1.未设置管理用房或太隐蔽。 2.总图中未考虑垃圾收放点、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垃圾站附近应考虑上下水,以便清理。 3.箱式变电在总图中要综合考虑,不要影响景观。 六、摩托车、自行车存放: 1.总图中未考虑摩托车、自行车存放。 2.出于安全问题,停自行车处不能设在地下车库,应单独考虑。 3.摩托车、自行车存放数量未针对居住对象统筹考虑,中低档次小区摩托车、自行车车库(棚)面积太小不够使用。 七、儿童游戏场: 儿童游戏场设计时未考虑不安全因素:

1.儿童游戏场内的城堡及周边有坚硬的石头,小孩容易受伤。 2.秋千设置不合理,没有考虑活动空间,儿童容易撞到硬物。 八、道路: 1.小区内道路设计要一次到位,后加时易引起客户纠纷; 2.园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搬家车辆能够进出。 3.园区内的道路应设马路牙,否则草坪高于路面时,雨天泥水易流到马路。 4. 混凝土割缝不及时,造成道路裂缝――应根据温度、气候变化及时调整割缝时间。 5. 停车位下沉――应加强现场管理,开槽埋管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夯实; 6.小区园路出现横向裂缝――园路施工应每隔4-6m留伸缩缝。 7.道路混凝土半角偶出现裂缝;窨井周边混凝土出现裂缝――应加设防裂钢筋 和角偶钢筋。 8.混凝土路面起砂、剥落――混凝土抹面时应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撒水泥; 对已出现的裂缝可采用1:2水泥砂浆修补。 9.机动车道上的排水沟沟盖板未选用带胶边的铸铁产品而采用的水泥盖板,汽车开过后噪音大,并且易碎裂。 九、总平面设计其它问题: 1.化粪池、下水道位置距建筑主体太近,维修开挖时导致建筑沉降,维护成本 高,设计时应考虑足够的间距; 2.部分管线埋深过浅。 ⑵、单元户型设计 一、厨房: 1.厨房未设排烟道:厨房油烟直接排入采光井或生活阳台,空气的作用造成油 烟乱串,使洗衣机及晾晒的衣物受到污染,且油烟从窗户进入室内,影响居住环境。 2.设有洗衣机位的厨房未设地漏,无法排水。 3.厨房详图的布置未重点核对,厨柜、吊柜、洗菜池、炉灶、抽油烟机、排烟 道、冰箱、地漏等的位置布置不合理,橱柜布置未遵循洗、切、炒的流线且与电气、给排水、煤气专业的图纸不一致。 4.厨房电器插座位置设计不当,且未考虑微波炉、消毒柜的位置。 5.北方地区部分厨房未设采暖或散热片位置不当或散热片位置与电器插座位置 相矛盾,影响使用。 6.烟道产品不过关,住户间互相串味;部分项目烟道为单风道设计,烟道本身尺 寸过小,而止逆阀深入井道尺寸过大,排烟净空很小,造成排烟不畅;烟道的倒烟现象,应从烟道种类(单烟道、双烟道)、烟道止逆阀的选择、烟道尺寸给予考虑。 7.煤气等管线设计不合理;中高档项目未设计管道井。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汇总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汇编 一、道路工程 1、路基 (1)路基填筑前未按设计要求清表。 (2)路基填土中含淤泥、腐殖土等有机质。 (3)路基填土的塑性指数不符合设计要求,含水量过大。 (4)路基填土未分层回填、分层厚度过大。 (5)路基石方分层厚度过大、碾压遍数不够或按试验段测定的质量控制参数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6)路基石方上边坡部稳定,有松石、险石。 (7)填方没有区分不同土质而选用适宜的压实机具。 (8)路床表面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9)干砌预制混凝土制品,有松动、浮塞等现象。 (10)砌筑边沟的勾缝出现局部脱落、漏勾等现象。 (11)土工合成材料的锚固长度小,达不到设计要求。 (12)现场填土土质与标干试验所用土质不同,压实度试验数据没有代表性。 (13)部分抛石挤淤的石料未风化片石。 (14)排水沟的断面尺寸、坡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5)路肩线不直顺,路肩表面部平整、有裂缝及阻水现象。 (16)路基边坡、排水沟边坡有贴破现象。 (17)强夯夯点的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击点位置部符合设计要求。 (18)软基处理用砂的质量和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 (19)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方法、锚固长度等不符合设计要求。 (20)真空预压的沙砾厚度和渗透系数未进行检测或检测结果部符合设计要求。 (21)路床未进行弯沉值检测。 (22)未进行压实度检测,或检测频率部符合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2、基层 (1)砂石及碎石基层有浮石、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2)石灰的有机钙、镁含量达不到材料组成设计时送检石灰的钙镁含量,而现场未据实调整。 (3)石灰土中含有粒径超过50mm的土块,石灰粉煤灰碎石中有粒径超过30mm的粉煤灰团块。 (4)砂石、碎石、石灰土、水泥稳定土粒料等基层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不符合设计要求,混合料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未按设计要求的强度进行配合比试验。 (5)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石等基层的胶结材料剂量达不到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要求。 (6)石灰土、水泥稳定粒料等基层未按规范规定留置无侧限抗压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7)基层混合料拌合不均匀、色泽不一致,对卸料过程产生的明显离析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8)砂石、碎石含泥量超标。 (9)砂砾的级配及破碎率不符合设计要求。 (10)沥青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基层、级配砂砾基层等未进行弯沉值检测,或检测结果

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文件编号:HJ-CX-025版本:A1发布日期:2016年8月8日 0目的 为了规范生产,检验,维修以及仓储环节质量问题的反馈、处理和跟踪流程,使质量问题得到 高效的处理,并使纠正和预防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1适用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焊接,装配,调测,老化,检验,维修,储存、理货等过程。 2适用角色 质量工程师、研发软件工程师、研发硬件工程师、研发结构件工程师、生产工艺工程师、维修 员。 3定义 生产质量问题:产品在焊接,装配,调测,老化,检验,维修,储存,理货,运输等生产的过程中, 因操作、物料、工艺、设备、装备、设计、技术文件等原因,造成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或存在质量隐患的现象。 质量问题级别: 轻微问题: 属于轻微的零星问题,不需要做进一步的纠正/预防措施,只需要直接给出临时处理措施就可 以 关闭了。 一般问题: (1)一般设计、工艺、操作、物料等问题,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处理,不会对生产发货和客 户使用造 成影响的; (2)其它影响等同于上述情况的问题。 重要问题: (1)产品存在质量隐患,并可能导致产品影响在客户处的使用,对公司品牌和声誉造成一定 的负面影响; “产品影响在客户处的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般功能完全失效或不能正常工作; 产品管理、维护功能不能正常执行; 必须的附件缺少(如少电源线、电缆线、安装螺钉,对接端子等) 象。 问题的分类和分流: 问题分类: 人员操作性问题:与产品设计生产相关的人的原因,生产操作人员、检验员、工艺员身体 状况、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等情况。 机器、设备(工装)问题:在产品生产中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工具、设备磨损等。

售后质量问题处理规定

售后质量问题处理规定 1目的因本公司产品质量问题造成顾客抱怨的处理流程和方法,确保满足顾客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三包服务范围内的零部件和整个电炉。 3 职责3.1 营销部负责零部件和整个电炉的售后服务工作,负责处理三包范围内的顾客退货或索赔事宜。 3.2品质管理中心对售后服务或顾客退货的产品进行鉴定。 4 规定4.1营销部售后服务人员接到顾客质量信息反馈后,及时答复顾客初步处理意见,同时以“质量信息单”的形式将信息反馈给品质管理中心,品质管理中心尽快将处理意见反馈给营销部。 4.2顾客反馈重大质量问题时,营销部立即将信息传递给品质管理中心和技术研发部,两单位尽快指定专人会同营销部售后服务人员到现场处理问题(或电话处理)。 4.3营销部对售后服务或顾客退回的零部件和整个电炉进行初步分析、分档,对认为是本公司产品质量问题且在三包服务范围内的不合格品,由售后服务人员保存,并在零件(或整炉)上粘贴“退换零件信息单”,放置在财务部仓库的隔离区,同时填写“售后服务三包材料退

换鉴定单”报品质管理中心。 4.4品质管理中心负责在财务部仓库对售后服务或顾客退回的零部件和整个电炉进行鉴定,并在“售后服务三包材料退换鉴定单”中签署鉴定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有关责任部门,若不合格件为自制件,则反馈给生产部门和营销部,若 不合格件为外购件,则反馈给采购部和营销部。 4.5品质管理中心需将不合格品领出营销部仓库进行鉴定时,由营销部负责将不合格品运至鉴定地点,并办理交接手续。若需到最终顾客处进行鉴定的,由营销部售后服务人员会同品质管理中心有关人员一同前往处理。 4.6经品质管理中心鉴定属产品自身质量问题的不合格品,营销部售后服务人员凭“售后服务三包材料退换鉴定单”和不合格品向财务部仓库换取合格品。 4.7退换回财务部仓库的不合格品若是外购件,则作为“料废”产品处理,由采购部凭“售后服务三包材料退换鉴定单”通知供方在一个月内解决,按实际数量提供合格产品到市场部仓库调换。 4.8对因本公司产品质量或生产操作问题引起顾客索赔的,营销部负责与顾客协调处理。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第七章 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 依据本工程实际公开,建立如下图示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项目内部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同时接受业主、监理单位、公司上级质检部门及大连市、瓦房店市质检站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 业主和地方 质检部门

1、项目经理职责: (1)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负责,保证项目质量达到创优目标 (2)建立和完善项目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充分发挥参与项目建设人员的积极性。 (3)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监督实施 (4)组织编制项目职工培训计划 2、项目总工程师职责 (1)项目总工程师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对项目施工质量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2)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3)制订本工程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计划,审核关键工

序和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或专题施工方案。 (4)指导,协调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职责。 3、质检工程师职责 (1)参与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具体实施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2)对每道施工工序都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检验,控制不合格品的产业;负责本项目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整改。(3)依据专业工程师编制的过程检验计划,编制施工关键工序标识卡。一式两份,班组、质检员各执一份。根据工序标识卡对各施工工序进行检查控制。 (4)严格执行“质量否决权”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限期整改。 4、各专业质量工程师职责 (1)是专业质量管理目标的责任人和落实人 (2)参与施工职责设计和质量计划的编制,编置专业施工方案 (3)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卡,负责技术复核工作。 (4)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督促施工班组做好自检和质检员做好专检工作 (5)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积累和汇总工作

控制测量成果 常见质量问题汇总表

控制测量成果常见质量问题汇总表 序号项目名称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电站工程区1:1000、库 区1:5000地形图测量及 工程区、库区断面测量 1)GPS约束平差起算数据只有一个点及一个方向,不符合GB/T18314-2001中6.3.2.10条“总点数不得少于三点” 的要求,也不符合SL197-97中2.2.56条“当网中仅有一个已知平面控制点时,应增设方位角一个及精密电磁波测 距边1(或1条以上)条”的规定。 2)计算成果资料17个同步环中有13个存在闭合差超限现象。 3)33条重复基线测量,有11条重复基线较差超限。 2 ** 1:1000地形图测量(控 制测量)成果 1)GPS原始观测数据大部分观测时段长度(≤45min)与项目设计书的第3.4.2要求不一致 (45-65min) 。 2)水准测量部分测站视距超限。与规范及设计书的4.2.4条要求(≤100m)不一致;其中:DB22~DB37中的第 66测站前视距为101.8m,SDB56~DB99中第17测站后、前视距分别为111.5m和112.0m;第25测站后、前视距 分别为115.4m和114.8m。 3 2**项目地震勘测GPS控 制测量 1)使用一个已知点做起算进行约束平差,与《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5171-2003中第6.1.2.1条不符,与该项目 设计不符,被检验的北京54坐标系成果与我站重新计算结果差值较大,最大坐标分量值超过0.7m,致使成果精度 可靠性差。 2)起算点兼容性检查不完全,分析结果不准确,导致使用错误。 4 **高速公路平面高程控制 测量及航测制图 1)该项目要求生产二、三两个等级的控制网。平差计算时,首先利用经检核可用的Ⅱ等三角点作为起算点,约束 平差得到所有控制点的坐标成果,然后选取一个二等点作为固定点,以该点与另一二等点的坐标反算方向为固定方 向(一点一方向),再次进行整网平差计算,得到二等点的最终坐标成果。该方法有同级发展的嫌疑。 2)平差报告中无一点一方向约束平差相对边长中误差的统计,难以进行数学精度的评定。 5 6 **市GPS综合服务系统 建设 1)6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的静态观测数据共有两个时段,小于三个,且第二个时段观测时间远小于23.5小时。 2)部分环闭合差精度超限(按B级精度),共有3个(总共598个)。 3)数据解算检查项不足。成果解算报告内容简单,未对观测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未对同步环的Nrms值进 行统计;未对基线结果进行X2检验,未对异步环闭合差进行统计和精度分析;GPS网解算未对相邻点基线各方向 测量精度进行统计。

质量问题事故处理(含流程图)

质量问题事故处理(含流程图) 一、目的 分析事故原因,落实处理措施,消除质量缺陷和隐患,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三、定义和术语 质量问题:质量较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在20 万以下。一般质量事故:质量低劣或达不到质量标准,需要加固修补,直接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在20-300 万之间的事故。 根据《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分为4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根据直接经济损失或工程结构损毁情况(自然灾害所致除外),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和一般质量事故四个等级;直接经济损失在一般质量事故以下的为质量问题。 (一)特别重大质量事故,是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二)重大质量事故,是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或者特大桥主体结构垮塌、特长隧道结构坍塌,或者大型水运工程主体结构垮塌、报废的事故。 (三)较大质量事故,是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或者高速公路项目中桥或大桥主体结构垮塌、中隧道或长隧道结构坍塌、路基(行车道宽度)整体滑移,或者中型水运工程主体结构垮塌、报废的事故。 (四)一般质量事故,是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或者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公路项目中桥或大桥主体结构垮塌、中隧道或长隧道结构坍塌,或者小型水运工程主体结构垮塌、报废的事故。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四、工程质量事故常见的成因 1、违背建设程序; 2、违反法规行为; 3、地质勘探失误; 4、设计差错; 5、施工与管理不到位; 6、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 7、自然环境因素; 8、使用不当。 五、程序概要

水土保持质量控制措施

水土保持质量控制措施 1. 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确保本工程达到合同工程标准,单位工程达到现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做到各项工程合格,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本工程质量等级:合格工程; 综合评价 单位工程为合格工程,观感质量得分率75%以上,技术资料齐全。落实工程合格的措施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工程质量领导小组,按照总体规范要求,编制质量实施细节。施工中按实施细则进行操作。 每项工程现场条件、气候条件不具备不允许开工,技术不成熟不允许开工,材料和机具不充足不允许开工。没有批复开工报告不允许开工。 赋予现场施工队按设计图施工,按施工规范施工和按程序施工不走样的权利。发现未按设计或质量不符合验收标准的无条件返工。 经常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监理活动,使施工人员人人懂得施工程序,掌握技术标准、验收标准。 对质检员、施工员、试验员、测量员进行业务再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对质量的控制和监督作用。 对操作层注重操作技术的教育和学习,对质量好、管理好的工点,组织现场观摩学习;对质量差的工点,组织现场亮相、找差距,促使质量进一步提高。 按照标准,分解操作细则,统一作好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实施,确保每道工序处于受控状态。项目部应根据质量标准和质量计划要求,建立质量保证制度,使质量控制工作落在实处。主要质量保证制度如下: 质量责任制;技术交底制度;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挂牌制度;过程三检制度;质量否决制度;质量文件记录制度;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核定制度;培训上岗制度;不合格控制制度;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图纸会审制度等。 2. 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附后。

产品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1.目的: 为了统一和规范产品质量问题反馈渠道及处理方式,保证产品质量问题得到闭环处理。 2. 范围: 适用于来自客顾客的产品质量问题投诉以及生产过程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 3. 质量问题处理组织机构 3.1质量领导小组成员: 3.2质量问题处理小组成员: 4. 职责: 4.1质量领导小组职责 4.1.1负责质量方案和执行计划的监督考核; 4.1.2负责因客观原因造成解决方案和执行计划不能实施情况的协调及发生责任纠纷的仲裁; 4.1.3负责A类问题解决方案的评审和批准; 4.1.4负责组织A类质量问题改进后产品的最终确认(包括产品及过程确认)。 4.1.5负责制定(QC小组奖励标准和验收标准及QC成果评价) 4.2商务部职责: 4.2.1负责顾客处产品质量问题信息的收集、反馈和责任及缺陷形式确认, 装要求反馈给大豪公司品保部、项目部和生产部,(更改后的条款) 4.2.3负责改进产品送样计划和产品切换的储备计划的的编制。 4.3品保部职责: 4.3.1对外部的质量问题品保部依据商务部确立的责任和缺陷形式,负责组织责任部门(研发/项目/商务)对A 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在48小时内制定顾客问题解决方案(纠正),负责立项的统计(记录在质量/生产例会清单上)并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在质量/生产例会上公示考核结果; 4.3.2负责B1类问题的失效原因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及执行计划并组织实施和跟踪验证; 4.3.3对B1类质量问题(如顾客有要求时)负责制定纠正措施或8D报告,并负责改进样品的确认、样品提交及 顾客试装结果的跟踪,提交跟踪验证验证结果报告, 4.3.4品保部参与A类质量问题改进产品样品的确认及工装/模具/检具的验证, 4.3.5负责组织A类质量问题更改后产品PPAP文件的提交, 4.3.6品保部负责涉及到程序、制度和记录的更改。 4.3.7负责对B1类改进产品样品和小批试制品的生产的指导 4.4项目部职责: 4.4.1.对A类已立项的产品项目经理组织责任部门制定失效分析报告和产品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及执行计划,并组织实施、跟踪计划的执行情况,向品保部提交跟踪验证报告。 4.4.2对A类质量问题负责编制 8D报告,并负责改进样品的确认及工装/模具的验证、样品提交及顾客试装结果

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土建方面: 1.顶棚、墙面裂缝 原因分析:分两类,第一类是砼墙面抹灰裂缝、空鼓;第二类是剪力墙与填充墙之间的裂缝,主要是因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出现裂缝。 控制措施:第一类砼墙面抹灰前应对砼墙面进行界面处理,如采用成品界面剂或压力喷浆,以便砂浆与砼墙面能很好的粘结;另外应严格控制抹灰层的厚度,如厚度过厚时应分层、分次抹灰且应有一定的技术间歇。第二类的预防措施:在剪力墙与填充墙之间增加钢丝网片,可有效地避免裂缝,并在抹灰前一天对填充墙墙面进行浇水湿润,以避免因砂浆干缩裂缝,另外在砌筑时,砖墙顶部的斜砖应在墙体稳定后再行砌筑,同时应对斜砖与梁底、砼墙面接触面用砂浆填充密实。 2.地面裂缝: 原因分析:新花园采暖方式为地辐热,为对地热管进行保护,采取细石砼保护垫层;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地面较容易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在墙四周加设泡沫板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有效地控制地面的裂缝;在浇筑砼的过程中,对垫层厚度,砼的配合比、砂、石骨料等进行严格地控制。 3. 厨、卫管道井及吊顶裂缝 原因分析:7号楼厨卫管道井、吊顶裂缝主要原因是设计所用包管道井、吊顶的龙骨为木龙骨,而木龙骨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变形,以至裂缝产生。 控制措施:在图纸会审时,应建议设计单位更换材料,如:管道井采用砖砌筑,或将木龙骨更换为轻钢龙骨(金属龙骨注意防腐处理)等。 4.厨房、卫生间渗漏水 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是吊洞时,未分次、分层浇捣密实、以及管道根部、墙角、墙根部、与烟道接触部位的细部处理不到位。 控制措施:着重对分层、分次浇筑和粉刷预留洞,管道根部、墙角等部位的砼和水泥砂浆进行控制,并按照规范要求,对上述特殊部位作成圆弧状或八字角;在施工前对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操作人员上岗证书进行审查,以及防水材料、施工顺序进行检查和验收。 5.结构楼板裂缝 原因分析:商品混凝土的塔落度大;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养护不到位。

客户质量问题投诉处理流程

Q G/H T XXXXX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HT06. 07 客户质量问题投诉处理流程 A0版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XXXXX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XXXXX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客户质量问题投诉处理流程(A0) QG/ 1、目的 本流程规定了河南华通化工有限公司客户投诉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XXXXX有限公司所有的客户投诉质量问题的处理。 3、职责 市场营销部负责客户投诉质量问题的反馈,并对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确认。 技术质量部针对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会同生产安全部及问题相关部门进行分析、确认提出处理方法或措施;推动落实处理方法或措施并跟踪、关注对质量问题所采取措施的落实、改进情况,直至问题解决关闭。 4、程序 问题反馈 市场营销部如果接到客户的质量问题投诉,立即通知技术质量部与生产安全部; 问题处理

市场营销部从客户处接到质量问题反馈后,如有必要应及时组织技术质量部、生产安全部前往用户进行投诉调查,问题分析、确认; 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确认时如果非我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则由客户自行处理;如果是我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市场营销部填写《用户投诉记录表》提交给技术质量部进行处理; 技术质量部接到反馈通知后,应根据情况及时处理,如有需要应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及责任人; 技术质量部组织生产安全部及相关责任部门人员就该问题协商沟通、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并填写《用户意见回执单》对问题进行处理。 如果由技术质量部填写的《用户意见回执单》中,处理意见是将产品退货,则由销售部门填写《退、换货申请表》,按表中相对责任人签字完毕后,将产品退货。并且由财务部、技术质量部、市场营销部分别存档。 问题跟进 技术质量部负责跟进提出的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加以落实,并推动相关部门进行改进,对该问题进行持续跟踪或关注,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文件编号:HJ-CX-025 版本:A1 发布日期:2016年8月8日 0 目的 为了规范生产,检验,维修以及仓储环节质 量问题的反馈、处理和跟踪流程,使质量问题得 到高效的处理,并使纠正和预防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1 适用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焊接,装配,调测,老化,检验,维修,储存、理货等过程。 2 适用角色 质量工程师、研发软件工程师、研发硬件工程师、 研发结构件工程师、生产工艺工程师、维修员。 3 定义 3.1 生产质量问题:产品在焊接,装配,调测,老化,检验维修,储存,理货,运输等生产的过程中, 因操作、物料、工艺、设备、装备、设计、技术文件等原因,造成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或存在质量隐患的现象。

3.2 质量问题级别: 3.2.1 轻微问题: 属于轻微的零星问题,不需要做进一步的纠正/预防措施,只需要直接给出临时处理措施就可以关闭了。 3.2.2 一般问题: (1)一般设计、工艺、操作、物料等问题,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处理,不会对生产发货和客户使用造 成影响的; (2)其它影响等同于上述情况的问题。 3.2.3 重要问题: (1)产品存在质量隐患,并可能导致产品影响在客户处的使用,对公司品牌和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产品影响在客户处的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般功能完全失效或不能正常工作;

●产品管理、维护功能不能正常执行; ●必须的附件缺少(如少电源线、电缆线、安 装螺钉,对接端子等) 象。 4.0 问题的分类和分流: 4.1问题分类: 人员操作性问题:与产品设计生产相关的人的原因,生产操作人员、检验员、工艺员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等情况。 机器、设备(工装)问题:在产品生产中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工具、设备磨损等。 物料问题:加工用的原材料的质量情况。 方法问题: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它包括:工艺指导书,图纸,技术更改文件,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工作方式,流程程序等。 环境问题: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工作环境。

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1.墙面抹灰层空鼓、脱落、开裂,外墙渗水。 主要原因分析: 操作原因:基层处理不好,分层抹灰厚度过大,外墙面砖勾缝质量差。 控制措施: 严格基层检验控制程序,实行抹灰前基层报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抹灰。如砼墙 必须凿毛、刮素灰。 制订操作工艺标准,加强操作工艺监督,以控制分层抹灰厚度符合要求。 对外墙抹灰或面砖勾缝,加强过程巡检及拆架前联检,符合要求后方可拆除外脚手 架。检查一定要细,要分面检查平整度、垂直度及是否有裂缝(纹)等,对检查结 果填表各方签字。 技术原因:抹灰层过厚未进行技术处理;不同基体交接处未按要求做技术处理。 控制措施: 监理会同施工方查找设计及实际中抹灰层厚度超过35mm的及不同基本交接处部位 (如柱与墙、梁与墙、门口过梁端部等部位),对具体做法下达技术联系单,统一 做法。 加强过程监督,如抹灰前检查不同基体交接处处理情况如何,实际抹灰是否存在厚 度过大的部位等。 进度原因:因进度压力,墙体砌筑未有足够时间完成收缩即开始抹灰。 控制措施:检查气体完成时间,要求砌筑完成时间超过15天(最好1个月)后方可抹灰2.墙体透寒,常发生在山墙、顶层局部标高变化处、窗膀等部位。 主要原因分析: 设计原因:由于设计热工计算有问题,局部设计疏忽或选材问题。 控制措施: 对外墙保温设计进行复核,尤其是对常见的山墙部位透寒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措 施。 复核设计中是否存在局部保温厚度不足的,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选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外墙采用外保温效果较好;夹芯墙保温由于施工工艺原 因,存在局部热桥。 材料原因:材料保温性能不满足设计要求。 控制措施:严格使用设计要求的保温材料,要在设计中体现材料的热工指标。材料选用时,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1 各部门职责 1.1销售部 1)客户投诉质量问题的反馈。 1.2售后服务部 1)客户投诉质量问题的反馈,本公司售后服务部工作暂由技术部兼任; 2)对客户投诉质量问题的初步分析、确认; 3)跟踪、关注质量问题的持续改进结果,并将对外的《售后客诉处理表》给客户确认; 1.3质量部 1)对客户投诉质量问题发起《售后客诉处理表》,会同技术部门及问题相关部门进行分析、确认提出处理方法或措施; 2)并推动落实处理方法或措施; 3)跟踪、关注对质量问题所采取措施的落实、改进情况,直至问题关闭。 2质量问题处理流程内容 2.1问题反馈 客户出现质量问题后,通过以下两种渠道对问题进行反馈: 1)销售部跟单人员如果接到客户的质量问题投诉,通知质量部; 2)客户直接反馈到售后服务部。 2.2问题处理 1)售后服务工程师在从客户或质量部接到质量问题的反馈后,如有必要应及时到客户的加工厂或客户公司进行问题的分析、确认。 2)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确认: ?如果非我公司产品问题,则由客户自行处理; ?如果是我公司产品问题,发起《售后客诉处理表》将该问题提交给相关的质量工程师进行处理。 3)质量工程师接到通知后,应根据情况及时处理如有必要需到客户的加工厂或客户的公司对问题进行处理; 4)与相关人员就该问题协商沟通提出解决办法或措施,并填写《售后客诉处理表》。 2.3 问题跟进 1)质量工程师根据提出的解决办法或措施,加以落实,并推动相关部门进行改进; 2)对该问题进行持续跟踪或关注,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3)售后服务工程师将对外的《售后客诉处理表》交个客户确认,签字,并持续关注改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