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各体比较

书法各体比较
书法各体比较

书法各体比较

(2010-06-21 19:37:46)

转载▼

标签:

杂谈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汉字出现了五种不同的体式,即篆、隶、行、草、楷。草书的出现主要是以艺术欣赏为目的,没有很大的实用性,而篆、隶、行、楷四种字体都有实用的功能,在特定的时代都履行着文字交流思想和记事的职责。篆书是秦代及其之前的实用文字体式;汉代隶书代表着隶书的成熟,它的的确确是实用的文字,但书法艺术的审美思想开始从中萌芽;而汉代草书的出现真正标志着书法艺术开始从实用文字中脱离出来,变成一种门类独立的造型欣赏艺术。行、楷和草书几乎都是在汉代相近的时间内出现的,可以说,行、楷书是伴随着书法艺术思想的觉醒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行书高度成熟的时代——晋代、楷书高度成熟的时代——唐代,汉字既作为实用文字使用,又当艺术来造型作为审美欣赏,直至今日,我们在电脑里保存着行、楷书的体式加以使用,又在书法展厅里悬挂着行、楷书的体式作为欣赏。千百年来,人们在书写汉字时除了追求字形正确之外还极力追求它的美感。

篆书属于古文字,现在已经不再通用,隶、楷、行书是目前常用的文字体式,以实用为主要目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毛笔书写技能训练理所当然会选择隶、行、楷等书体加以学习。长期以来,绝大数高等师范院校的毛笔书法教学则习惯性地选择楷书为范本。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比较研究,我认为毛笔行楷因为其本身有很大的实用性和强烈的艺术性,易于大学生入门,并对硬笔学习起到直接促进作用,它不失为高等师范院校书法教学的理想书体。

所谓行楷,是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综合了楷书和行书笔画和结构的特征,笔画大多保持楷书的完整清晰,但又渗进行书的牵丝映带,结构有楷书的平稳又融入行书的欹侧,端庄而不板滞,如元代赵孟顿《三门记》、隋朝智永《千字文》、唐褚遂良《阳符经》等等。

一、行楷书是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合适使用的书体

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合格师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课堂板书、批改学生作业、书写海报等等的时候,为了准确表达、提高书写效率,对书写的要求既要字迹清楚、结构严谨,又要书写快捷。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行楷这种书体是最理想的。

(一)行楷书体容易辨认,方便中小学生识读

在篆、隶、行、草、楷五种体中,除了书法行家之外,篆书和草书是普通人特别是中小学生所不能辨认的,中小学生从小认字识字都从楷书开始的,因此对楷书笔画和结构非常熟悉,相比之下,他们对隶书的波折笔画、以横、竖代点、结构扁平等等特征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行楷字体其实基本保持着楷书结构的比例特点,只是一些笔画随着笔顺的展开而局部产生前后牵丝连接、一些笔画简省,但整体上的形态模样与楷书没有多大的出入,学生完全可以准确辨认。选择行楷书作为中小学教师教学用字,不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使授。

(二)行楷字体写得快,可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书写效率

在书法字体中,如果论书写速度快慢的话,要属草书最快,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实用的字体,篆、隶、楷三种字体一笔一画独立,书写速度相对较慢。行楷严格来说是包括在行书的范畴里,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行楷是带有楷书特点较多的一种行书。因为行楷笔画很多有连贯、呼应、省略等特征,书写起来比篆、隶、楷书要快捷得多,所以它能提高教师的书写效率。

总之,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书写的书体首先要求让学生看得懂,然后要求书写速度快捷,符合这一要求的首先行楷这种书体。

二、毛笔行楷更适合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入门

在书法学习中,入门书体往往选择隶书和楷书的较多,选择隶书入门,主要优势是隶书笔画相对简单,隶书笔画以横、竖、圆转为基本笔法,比楷书笔画要少得多,比如以横或竖代点、严格上没有钩画等等,结构以扁平为主,这些特征容易让初学者掌握。但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没有写过隶书,他们的书写习惯与隶书书体相距甚远,在学以致用为目标的高等师范书法教学中,选择隶书作为范本训练,效果并不很理想。而选择楷书作为入门书体,主要是因为楷书结构工整平直,容易辨识,笔画独立完整又丰富多样,能让人学到多种笔法,因此书法教学千百年来都青睐于楷书体式,把它作为书法初学者必然选择的入门书体。但是,如果不分年龄大小、文化水平的高低,是否学过汉字,一概而论书法学习必须从楷书入手,必须先学楷书后学其他书体,那将是片面的。我在教学中感觉到,以实用为目的高等师范院校书法教学,选择行楷作为入门范本更为容易让学生上手。

(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都有一定的楷书基础,而毛笔行楷和楷书笔画、结构差别不大,学行楷不存在基础问题

有人说楷书如人站立,行书如人跑步,学习书法要从楷书学起,如果从行书学起,就好象一个小孩还不会走路就去学跑步一样,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很多人认为我没有拿过毛笔,当然没有书法基础也即没有楷书基础,必须要从楷书学起,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这种想法是来自于一个不会写汉字的外国人,那倒是正确的,但中国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都会写汉字、都熟悉楷书形体,就算他们的楷书写得不好,但对笔顺、笔画、结构还是有不少的掌握,这种实用的汉字书写当然算是一定程度的书法基础,因此,书法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利用学生本身已有的这种基础来加以训练。

行楷结构大多和楷书一样端正,只是有时增加一些欹侧之势,笔画运行也基本保持楷书的形态,只是部分渗进一些连贯呼应的牵丝等等。因此从行楷入门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书法学习并不存在基础问题。

(二)毛笔行楷笔法来自于笔顺的自然连带呼应,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日常书写中都有过这种手法的体验

行楷的笔画和结构大部分保持着楷书的形态,但它的外观常常能给人以“动”的感觉,这种动感来自于快速提按运动在点画之间留下的牵丝连带和呼应,牵丝的前后映带完全是汉字笔顺展开中自然生成的。可以说,一个会写楷书的人,当他因时间匆匆潦草书写时,原本楷书中动作复杂的藏锋、停顿的折笔、清晰的长画将会相应地趋向于改变为动作简单的露锋、流畅的转笔、模糊的短笔,原本楷书各个独立的笔画则会有可能变成缠绵连接或以勾、挑、牵丝的形式来产生呼应,原本楷书四平八稳的结构则有可能变成动荡倾斜,所有变化的结果则与行楷的特点相吻合。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从小习字都以楷书为主,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大家书写作业都是一笔一画地写楷书,随着年龄增长升上高年级,作业量大了,书写速度不得不加快了,字迹自然就会潦草了。这种以楷书为基础的潦草书写其实就是行书、草书的原始来源,潦草、简省的程度不同生成的书体则不同。潦草、简省的成分少时则成行楷,多时则成为行草或草书。因此说,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对行楷书体的书写是有一定的经验或体会的,从行楷入门去进行书法训练不会过于力不从心。

(三)毛笔行楷的笔法很多动作比较简单,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易于学习

书法的训练以笔法为最基本,在各种书体中,楷书的笔法最为丰富和完备,如果要强调书法基本功,要在书法艺术上走向更高境界的话,从楷书入手最为可取。著名的颜体、柳体、欧体等唐楷法度严谨,成为后人追逐的楷模。可是正因为法度森严,难度自然不小,很多人感到高不可攀,要写出一手漂亮的唐楷,并不是一年半截的事。而行楷的笔画因为书写速度加快,很多楷书的笔法动作明显省略掉了,书写起来较容易得多,具体表现为:

在笔画起收时,楷书通常逆锋起笔、回锋收笔,以藏锋为主,而行楷常常可以顺锋起笔和收笔,用露锋代替藏锋,露锋的难度显然要比藏锋要简单得多。在笔画中间运行时,楷书力求笔笔中锋,令力量含蓄,而行楷常常可以伴以侧锋使用,力量外露,中锋运笔要求笔锋严守笔画中心,这是书法训练中的最高目标,不是短时间训练就能轻易达到的。在笔画连接处,楷书以折为主,折锋时提顿交错,非细心调理笔锋不可,而行楷书可以用转锋的方法代替折锋,一转而过。因此,从笔法动作难度上看,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习行楷书是易于入门的。

三、毛笔行楷学习直接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钢笔、粉笔字训练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书写技能训练要求把“三笔字”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练好。由于“三笔字”各自的书写工具不同,笔法上有一定的差距,很多院校的“三笔字”教学往往是毛笔训练的书体与钢笔字、粉笔字训练的书体共性不大,比如毛笔字练隶书,钢笔、粉笔字练楷书。这样会使毛笔与硬笔训练互不相干,分散了书写训练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选择毛笔、钢笔、粉笔字范本时,要尽可能让各种笔类的字有更多一致的地方,使“三笔字”训练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要把钢笔、粉笔字的笔画写出美感来,必须要追求笔画的提按顿挫,一滑而过没有任何方向变化、提按变化、速度变化的钢笔、粉笔笔画是没有丝毫的艺术美感的。真正的提按顿挫动作在“三笔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毛笔字,钢笔、粉笔字的笔法动作通常是模仿毛笔字写出来的,钢笔、粉笔字的笔法事实上与毛笔行楷的笔法最为相似,与楷书笔法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钢笔、粉笔字大多笔画的起笔为向右下方按成点,然后行笔,这种用笔技法是毛笔行楷的起笔所常用的,毛笔楷书特别是唐楷如颜、柳、欧各体笔画的起笔则需逆锋起笔,再向右下顿,最后才行笔,这与钢笔、粉笔的起笔就明显不同。钢笔、粉笔笔画的回锋收笔技法为行至画末稍驻笔即提笔离纸,毛笔行楷也多用此法,但毛笔楷书的回锋收笔则很复杂,要提笔再顿笔然后回锋离纸。毛笔行楷中钩画的书写方法为行至钩脚驻笔即提笔出钩,这与钢笔、粉笔的钩相同,但在中国古代四大楷书的颜、柳体中,它们的钩就非常特别,行至钩脚后还要提笔退回再出钩。因此说,毛笔行楷的笔法与钢笔、粉笔字的笔法基本一致,练好毛笔行楷对钢笔、粉笔字的训练起到了促进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书法鉴赏论文《丧乱帖》

王羲之<<丧乱帖>>鉴赏 作者简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写作背景:永和十二年燕太原王慕容恪与段龛于广固交战,在临沂都乡南仁里的王羲之先墓再次遭毁坏,“虽即修复”,而王羲之“自己却不能奔驰前往一吊先人”,遂写作信札,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原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 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 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 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 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 首顿首。 大意:羲之顿首:时局动乱不堪,先祖的坟墓再次遭到不幸、受到残害,追忆之思之甚、哀号伤心之极,都痛彻心肝,面对悲痛如何是好!虽经立即修复,但无机会飞奔驰往一吊先人,悲哀之情愈来愈深,如何是好!面对信纸泣不成声、悲不成言。王羲之顿首顿首。 文化支撑: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该帖为抒发作者悲痛之情的作品,故挥洒淋漓,流贯不羁。与《兰亭序》的流畅不同,《丧乱帖》中字迹潦草,时有滞顿的痕迹,由此可以看到作者书写这副作品时的悲愤与郁闷之情。

审美特征:此帖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前二行有王羲之素有的雄强、浓郁之美,后六行是另一种惨淡之美,可看出其情感的变化。字体由行入草,随着情绪,草字愈来愈多,最后两行已不见行书,全部是草书。但观其此帖,却显得和谐统一,有自然渠成之感。恰如庾肩吾所言:“或横牵竖掣,或浓点轻拂,或将放而更流,或因挑而还置,敏思藏于胸中,巧态发于毫铦。……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凝神化之所为。” 技法:此帖下笔迅疾利落,用笔挺劲,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帖开篇时,作者心情较为沉稳,结字在行楷之间,前两行笔意收敛,以开行第三个字“顿”字最为明显。当“丧乱之极”过后,结字开始失衡。行至“痛贯心肝”的时候,心情悲痛且试图控制,行气由急促到激荡。从“奈何奈何”之处起,作者的情绪已无法控制,一任自流而“不知何言了”,结字更加流动闲散。

楷书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楷书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导读:楷书四大家,是对中国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1、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祭侄文稿》《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

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楷书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1.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2.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3.鲁迅及其代表作品 4.狗年楷书对联 5.狗年楷书春联 6.楷书春联横批 7.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代表作 8.当代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汇总

各种书法字体毛笔的选择

各种书法字体毛笔的选择 一、楷书用笔 楷书是为规范草书的漫无准则和减省汉隶的波磔而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成,其结体呈平稳方正、典雅端庄,用笔归之于“永字八法”,即点、横、竖、撇、捺、挑、钩和转折,十分强调用笔的笔力、笔势和笔意,讲究相互之间的长短结合、曲直并举、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 楷书一般来说是静态的书体,运笔速度较缓慢,注重笔压的加力,因此必须选用笔锋尖齐,笔腰较强健的毛笔,所以以狼毫和羊毫制成的兼毫笔为主。兼毫笔之笔锋柔畅,笔腰有力富弹性,在于点划、转折方面,容易收放。纯羊毫毛笔笔性较柔,除特别嘉好者,甚少人用来写楷书,欲用纯羊毫毛笔写楷书,必须功力足,运笔认真,才能达成效果。 临摹各家字体亦需选笔,写柳体字,最好用狼毫毛笔,其次用兼毫毛笔,欧体字用笔亦以狼毫毛笔、兼毫毛笔较适宜,若选用笔锋笔颈部位较细直的更易发挥字韵。颜体字大都藏锋圆浑、厚重,以兼毫笔较宜表现,如使用狼毫笔则必须选笔锋、笔项较丰盈饱满者,只要轻按即可,若以细直的笔锋毛笔写颜体,必须加重用力,在落笔、转折、收笔之间,有深厚根基者方能达成,否则写出的字往往枯涩单调,无法显露颜体之美。

二、行书用笔 有人以为行书是从楷书中衍生而来。其实不然。行书和章草都是在正楷创立之前就已发明了,是与楷书并行不悖的书法。行书的结体介于楷草之间,近楷者则称“行楷”,近草者则称“行草”。行书用笔比楷书活泼,而又没有草书的放纵,运笔生动灵活而富有生气。 行书的运笔速度较快,有缓急的变化,笔划的抑扬变化较多,笔顺也稍改变,而笔划由一笔进入另一笔时,往往以线连贯,仅具脉络,而不清楚分界线。为了把握住字体的气韵、高雅,除书家的用心外,选用的毛笔以狼毫、兼毫毛笔较适宜,以便较易把握顿、挫、停、收、放。如使用兼毫毛笔,则以混合狼毛及其它加健物所制者,亦相当好用,但所表达风味不同,文字的优美较柔畅、圆润。纯羊毫毛笔在书写行书时,往往不易控制,非有深厚功力者很少尝试,若深知笔性,运笔速度快,喜好多项变化,增加浮沉或抑扬者,以纯羊毫毛笔来写行书可谓顺畅流利,另有一番风味。 三、草书用笔 草书可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而行草因间于行书与今草之间,故一般又附于今草之中。 章草是从汉隶演化而来,其结体较为简约,运笔既有草书的笔画,又有隶书的笔意,其主要特征是上下独立而不连

楷书结构口诀(最全记录)

楷书结构口诀 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田白回向) 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喜吾娄安) 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会合金命)下部 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天父文支) 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主王生正) 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易母力乃) 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丕互立并) 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页自因固) 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木米朱未) 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染粟架桑) 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乙已包乞) 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13、划少本单薄,粗壮不减容。(卜了月土) 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兼煎兴羔) 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冷次洪海)上点 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亦赤然点)方向 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17、马齿最难写,斜中要有正。(马鸟焉为)上部 为基点,下部对正中。 18、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伊侈使便)左右 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19、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川升卯邦)为使 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20、天覆天要大,覆盖宜于严。(审官富宫)万象 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21、地载地要广,托住万宝藏。(至皇孟盖)疏密 要适宜,轴线在中央。 22、两字并其一,左高右要低。(斯部红即)左部 占要位,右部让分厘。 23、左右合一起,右部为主体。(读蝶塘)右部高 左部,右占广天地。 24、竖多分长短,不是争高低。(册再用甫)全为 字形美,参差而不齐。 25、横多宜匀布,长短有距离。(三羊量书)重者 不可多,字形美无比。 26、划少形又小,笔粗壮其力。(口弓日夕)虽小 不见小,然稀不似稀。

书法鉴赏论文

[摘要] 董其昌把追求内心清静、恬淡、超尘脱俗的理想倾注于笔端、流露于纸上,作品中淡淡的墨痕和富有韵味的旋律包含着无穷的意味,意境朦胧而深邃。晚明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是董其昌冲淡旷远、自然天真的书法艺术风格形成的摇篮。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操、文化修养和人生追求融进书法艺术之中,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其作品表现出高超的笔墨技巧,并呈现出禅的气象,达到了清幽、空旷、淡远的境界。 关键字:书法风格;艺术;禅悟;文化氛围 董其昌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卒于明崇祯九年(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董其昌生活在社会转型、时代变迁的晚明时期,特别是明嘉靖、万历年间宦官擅权、奸臣当道导致了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的动荡使哲学思想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因其内容日趋繁琐僵化而失去了人们的信仰,代之而起的是尊崇主体精神的王阳明心学的兴起及王艮、李贽进步思想的传播。 董其昌的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转学虞世南,又弃唐学晋。当他在大收藏家项子京家见到米芾、怀素的真迹后,立即从米芾的率意,怀素的流畅中悟出用笔的法门,悟出章法的奥秘,再加上禅佛的影响,使他的书法充满古淡、散远的书卷气息。董其昌能熟练地控制长锋羊毫,用笔轻松若不经意,线条细长、婉转、流畅。然而由于缺乏顺涩、提按、疾缓的变化,尽管做到了散逸、虚飘和圆熟,却难免模式单一和笔力浮滑。软性的特征在董其昌书法中表现得如此突出,与他的个人性格和审美追求十分吻合。 以软性美为特征的董其昌书法风范,在“天崩地解”的明亡前夕,竟能成席卷天下之势,客观上反映了士大夫阶级对现实危机的无奈和回避。从这个角度看,董其昌书风具有时代性,折射出所谓的“世纪末心态”。因此,身处清朝末年的政治革新派康有为对董其昌书法批评甚多,说他“局束如辕下驹,蹇怯如三日新妇。” 董其昌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他以禅论书,对书法的用笔、用墨、结构章法和意境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把质朴无华、平淡自然作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风格。 (1)虚和取韵风神超逸 董其昌书法用笔最突出的特点为“虚灵”。在此方面,他有独到的论述:“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虚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意韵。为了达到虚和取韵,他十分强调书者主宰笔的能动性。他说:“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7]542 他的作品中没有偃笔和拙滞之笔,转折处均提笔暗转,如作品《楷书周子通书轴》用笔以劲力取势、以虚和取韵,使其作品风神超逸。 (2)秀润闲雅潇洒流畅 董其昌非常重视用墨技巧,他将墨分为五种不同的浓淡层次用于书法艺术创作之中。他认为“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肥,肥则大恶道矣”。董其昌书法作品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精于用墨,如《草书杜律诗册》用笔苍润兼施,通篇在墨色浓淡枯润的变化中呈现出音乐般的节奏和旋律。他还喜用枯淡之墨作书,如《草

1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 书四大名家

1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昊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颜柳: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三谢: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著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崔杜:指东汉崔援、杜操(又改杜度),为徒师关系,皆善章草。钟张:指东汉张芝、三国魏种繇。张氏创今草,被推为“草圣”,钟氏代表作如《宣示表》,《贺捷表》等。--------------------------------------------------------------------------------------------- 颜体字,大气磅礴,但是也有人说颜体字像个农夫挑个担子半站着,不太雅观。但每个种字都各有优缺点。可以学下颜体,要不外就学王羲之的字,这也是一个有争论的人,有人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说他雄强的一面,也有人说他的字娟秀,妩媚。本是一俗人,不敢以自己的观点看书法大家的字,但还是觉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得更好。要不就学李北海(李邕),不过北海的字是行书,还有何绍基的行书,献之的行草书。楷书我比较看重唐驼,要不看看他的楷书。要是觉得这些都不好的话,想走大气点的字,那么就 2 学魏碑吧,张猛龙,龙门四品,……魏碑写的好的,康有为-------------------------------------------------------------------------------------------- 王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柳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

书法口诀

毛笔书法口诀 书法入门篇 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 学书贵有恒,练书须用心。 心正则笔正,笔决记心中。 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有垂还欲收,勾划忌平庸。 左垂宜竖露,右直利悬针。 捺似金刀势,撇如犀角形。 横行锋务敛,结构气欲清。 毫发不松懈,布局巧用心。 疏密必相间,迟速便能通。 轻重相扶持,正偏顾盼情。 浓淡相映易,向背必适中。 虚实必兼顾,起伏延绵陈。 纵横穿插势,吞让有分寸。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尊。 神形能兼备,飘逸潇洒容。 日日不歇笔,不懈功竟成。 楷书口诀 楷书称正楷起笔多藏锋 学书必先行行笔用中锋 笔画形态稳回锋要自然 字字得端正结构讲造型 结构搭配匀多临古人帖 章法要讲究用笔讲技巧 笔笔得到位楷书要写好 清朗必整齐重在用腕上 行书口诀 行楷书写要流畅主笔沉着是关键快写简化是特征连笔轻细不可粗 伸缩性大变体多用笔最好是长锋 执笔用笔如草书使墨必须调湿润 执笔必须悬起肘全篇排头是标准 灵活多变才自如一气呵成要贯通 隶书口诀 方劲古拙如龟如鳖 蚕头雁尾笔必三折 雁不双飞蚕无二色 点画俯仰左挑右磔 重浊轻清斩钉截铁

魏碑口诀 魄力雄强精神飞动 气象浑穆兴趣酣足 笔法跳跃骨血润达 点画峻厚结构天成 意态飘逸血肉丰美 草书要决 草书行行如春蚓字字造型似秋蛇 全章一起要贯通有气有神是精品 狂草要决 狂草如激电湍流字字如惊蛇出洞 点线变化多姿美疏密虚实心有数 气势磅礴态万千结构布白心畅意 草诀百韵歌 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宝盖无左畔,走之阙东边。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 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联。詹侯熙照识,绳蜡达连看。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盖。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禾手乎年似,廊庙与绿缘。即脚犹如恐,医初尚类坚。全皇同自异,容客更纷然。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萧鼠头先辨,寅宾腹里推。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

各种字体的书法鉴赏

各种字体的书法鉴赏 书法鉴赏——隶书 隶书相传为秦朝程邈所创。程邈为县狱吏,因得罪秦始皇,被关押于云阳狱中。其时政务多端,文书日繁,小篆不便于速写。程邈身为狱吏,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便在狱中创造了隶书。这种隶书特点是扁阔取势,结构简单,笔画平直,有了波磔,与小篆相比,书写方便,易于辨认。秦始皇看后大喜,不但赦免其罪,还提升其为御史。这种字因是徒隶所创,又首先在徒隶中使用,所以称之为隶书。其实,据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先,就有隶书萌芽。程邈只是做了一番整理工作。但历史一般认为程邈是隶书的创造者。可惜他没有书迹留下来。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西汉,鼎盛时期在东汉后期。 在隶书著名书法家中,程邈之后,最负重名的要算东汉末蔡邕。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赋,工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清代陈思说他“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美尽妙,独步古今”。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奉诏写定“六经”文字,书丹上石,刊刻于洛阳太学门外,世称这些刻石为《熹平石经》。石经用当时标准隶体书写,结体平整端庄,浑厚凝重,深受时人喜爱。当其建立之始,乘车来观览、摹写者日余千人,填塞街衢,足见其声誉之高。他的女儿蔡琰也是中国历史上博才多学的第一个有书法作品传世的女书家。其他如萧何、曹喜、师宜官、梁鹄等也是写隶书高手,可惜他们的书迹没有流传下来。 隶书书法,除民间流存下来的帛书、竹简外,汉代刻石,保存也较为集中。不过,西汉刻石,较为罕见,而且不少石刻仍是古隶,如《五风二年》刻石,《菜子侯》刻石,都略带篆书笔意。隶书成熟以后,在东汉碑刻中大放异彩。现存东汉刻石,以桓、灵之际为多,后世所谓“汉碑”,主要就是指这个时期的碑刻。为了便于介绍,把风格比较接近的归类如下: 清秀飘逸者:这类风格的为数最多,这主要因为字体纯熟首先要表现出一种秀丽俊俏。我们可以举《曹全碑》、《张景碑》为例。尤其《曹全碑》更为著名,此碑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原石现陈列于西安碑林。 端方工整者:这类风格以严整健稳见长,但从中透露着自然朴茂之质。我们举《衡方碑》、《封龙山颂》为例。《衡方碑》立于建宁元年,在山东汶上县。《封龙山颂》立于廷熹七年,是河北元氏县著名五碑之一。全碑隶书15行,每行26字。

书法鉴赏论文之草书.doc

中国草书 草书不是最早的字体,相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晚出现的字体。文字本来是用来记载事件和表达意思的工具,能够被人们明白是它的首要任务,所以一开始文字出现的时候,它是工工整整的。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工工整整的字没办法适应当时的生活节奏,所以人们加快了写字的速度,这样一来文字就不再死板生硬,就有了灵动的气息。再后来,爱好书法的人们对写字有了更多的追求,他们不满足仅仅让文字用来记录和表述,他们要给每个字注入生命的灵气,让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用草书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这些字不再只是背负它本来的使命,而是拥有了生命,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像在做着表情告诉我们书写者当时的心情。草书,把书法艺术推向最高点。 书体演变本来没有截然的划分。所以今草起于何时,也是说法不一。不过,提到草书,就不能不提汉末书法家张芝。东汉大书法家张芝,是我国最早的一位今草大师,有“草圣”之称。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书圣王羲之中年就师承张芝,推崇张芝,自认为草书不如张芝。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的,张芝的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东晋是我国书法史上的极盛时期,各种书法都同时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成为规范后世的楷模,草书也不例外。 在东晋,草字体的自身不断演变。书写工具也得到了改进,笔墨纸砚的制作更加完善,日趋精良,种类繁多,这为东晋书法家充分发挥艺术才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思想方面,随着儒家思想的衰退,老庄哲学和佛学乘时而起,老庄思想突破了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这也为草书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崇尚自然,寻求情感寄托的书法家们将草书作为个人情感的宣泄方式,并将它推向书法艺术的高峰。 东晋的书法要是少了书圣王羲之的贡献一定会逊色很多。 王羲之在草书方面的建树,是新兴的今草。后人肯定的、崇拜的,就是他增损古法、裁成一体、变古制今的今草。王羲之的今草书,是在扬弃张芝章草书的过程中生成的。与张芝的章草相比,王羲之的今草使转灵动,点画放纵,笔势流畅遒逸。虽然王羲之笔势的连属飞移多体现在一字之内,但其所呈现的,是神采上的贯通,而非形式上的连属,即是唐太宗所谓的…状若断而还连?。这样,章草书体字字独立的形态与今草书体流畅纵逸的笔势,这看似不协调的两端,在王羲之的今草书中得到了融汇贯通,别出新貌。 王羲之的今草书,在用笔和结构的变化上,都达到了极致。用笔以方折为主,斩钉截铁,干净简捷,从容不迫。…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唐孙过庭《书谱》)。点画的…形?与…势?,有偃有仰,有正有斜,或长或短,或方或圆,近乎绝技,自然天成。 《十七帖》是王羲之今草书的代表作品。《十七帖》是称情疾书的尺牍。尺牍既是一种文体,又是一种形式,是魏晋以来文人书法的主要载体。北齐颜之推说:…真草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颜氏家训杂艺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灿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观,而想见其为人也!?(《集古录跋尾》)《十七帖》正是这样一种堪称法帖的尺牍。通篇不假修饰,结构在疾书的情状下随势生发,随机变化。技法与才情,理性与感性,自然地融为一体。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在书法史上号称小圣。他既学王羲之,也学张芝,创制了“一笔书”,所谓“一笔书”是指“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也就是一种上下相连的草书,

书法口诀全集

书法口诀全集 <="" span="">一、赞书法艺术好 书法历史很悠久条件充足多游览传统艺术不可丢观古迹来看大川书法艺术魅力大多看匾额和招牌美化环境全靠它欣赏碑帖和书笺又养心来又养身勤访书家多切磋陶冶情操能延寿交流学习和心得经常参观书画展书法浓厚信心足听看讲座和表演成功道路等着你 二、什么叫笔墨性情 书法布白讲技巧 笔性墨情很重要 皆以其人情为本 喜怒哀乐造诣深 喜气和气而字舒 怒则气粗而字险

哀者气郁而字敛 乐者气平而字丽 情有轻重字险丽 深浅变化在用笔 运笔使墨看造型 笔性墨情掌握好 个性艺术自然成 三、学书九必知 动笔以前要注意初学应该临楷书明确书法和目的第六学习写隶书第一阅读书法书临摹应学乙璜碑基础文章是根基第七楷隶过了关第二选帖要对路行书要学兰亭序描红临摹多练习第八要学章草书第三临摹奠好基选帖最好齐相杜* 创作作品才有趣第九开始学草书第四结构要记准智旭王颜选一帖

来龙去脉要自知以上各帖都临通第五行笔下工夫自创一体留人间 四、怎样选毛笔 书法之工具笔锋分三种 首先是毛笔长锋中短锋 工欲善其事选笔按体用 必先利其器大致分三类 毛笔种类多大中小三种 听我给你说还有特号笔 鬃毛紫狼笔园尖齐健直 羊毫猪鼠鬃这是好毛笔 兔毫和鸡毫新笔开始用 胎毛能制笔先将温水浸 兽毛有硬软用后洗干净 软度不一般倒挂笔架上 硬毫刚性强用笔要养笔 软毫柔性大谨防开水汤

五、写字的姿势与方法 凡是学书法主笔要分清用具必齐备先经描和摹写字要入境基础是灵魂姿势坐端正大小要均匀两腿自然开布局要谨慎两臂自然平独体谨放大腰背要挺直合体放恰当两脚要踏稳繁简有区别身离案两寸不可乱混用头部稍前曲宗法再变化左手按住纸精心勤研讨右手来执笔历代书法帖笔杆要握紧首选一两样发挥五指力反复奠好基执笔要稳健先熟后融通点画要精到省墨节纸张结构要合理注意讲卫生笔画要匀称实践出真知

书法的五种书体

书法的五种书体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如《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入《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无额。四面刻,均为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

行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楷书四大家

楷书四大家 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初欧阳询(欧体)、盛唐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唐朝欧阳询(欧体):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唐朝颜真卿(颜体):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

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元朝赵孟頫(赵体):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欧阳询 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长沙),唐朝著名书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所以人们称他为“欧阳率更”。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欧阳询早年学习王羲之的书体,传说他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

书法鉴赏论文

书法鉴赏论文 数千年间,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都把书法作为社会文化的制高点予以把握,把书法作为社会文化标准化传播的最重要工具,当做国民素质教育和凝聚知识分子的可靠途径,是构建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看成巩固大国统一的基础文化工程,他们深知书法中承载着固国教民之道,这就是“书艺载道”的本义。 在一代代杰出政治家心中,国脉不可休止,书脉便不可断绝,这就是书法在政治家心中的地位。正是如此,我国书法才能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 西汉到东汉,大约四个世纪,隶书是主导型书体,楷书也就是在这个隶书文化时代孕育成长。 《辞海》对楷书定义: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故名“楷书”。从总体上看,楷书比隶书更加横平竖直,折角明快,撇捺利落,书法也更显灵便快捷,能够较好结合实用性和艺术性,终于成为书法精英与民间日用者共同推崇的主流书体之一。 三国时期,书法精英们还没有普遍关注楷书时,大群基层的简牍写手,碑刻书匠应经在以实用精神来摸索着创造楷书。 1996年文物队在湖南省长沙市走马楼一带发现大量简牍,一共获得简牍总数约14万余片,上面写有两百余万个文字。长沙走马楼简牍大约写于三国时的吴国嘉禾年间,年代略晚于钟繇的创作期。吴简书写者大多为社会下层,小吏及普通百姓,书写的规矩意识不强,手法天然,自由舒展,与汉魏碑刻书法的严谨端庄有很大不同。 总体上说,吴简文字以隶书和楷书风格为主,呈现出隶书向楷书迈进的历史趋势。东汉东牌楼汉简已有楷书,且五体具备,吴简书体显示了丰富的多样性,显示了书法演进过渡期里各种书体重叠并存的特点。书体多元并存的大量吴简与其他史料证明,汉字的书体演进与嬗变不是单线延伸的链条,不是简单更替的此起彼亡,而是复线的共时性多维发展。这种模

各种字体特点及作用

各种字体特点及作用

各种字体特点及作用 方正琥珀简: 字型圆润饱满,新颖活泼,结构错落有序,粗而不重,胖而不臃,适用于书、报、杂志和各类印刷品的标题及装饰用字。 方正胖头鱼简: “胖头鱼”体丰圆柔润,结体端庄,骨络分明,即风格独特,又符合字体构形规律,适合排各类标题及广告设计。方正黄草简: 商品详细信息 虽然是一款草书风格的字体,但尽量保持字体原形,对笔划适当减少,做到易写易识,且融简、繁写法于一体,匠心独具。可用于文章标题、 广告制作、装饰装帧等。 方正报宋简: 笔划纤细,字体清秀工整,结构均匀,印刷效果清晰明快,适用于报 纸、杂志的正文。 方正粗倩简: 精致、华贵、大气、端庄,笔形富于变化,浪漫而又温馨。宜作排版 文章标题,以及一切广告用字。 方正古隶简: 字体神采俊俏,雄浑中流露天真稚拙,典雅中蕴含时代风采,静中寓

字体名称字体特点适用范围 汉仪书宋一正宗老宋体,风格典雅、工整、严 肃、大方 书刊、 报版正 文 汉仪报宋与书宋特点相似,但笔画较细 报刊正 文用 字,阅 读效果 好 汉仪中宋比较粗大,其风格典雅、工整、严 肃、大方 小标题 汉仪长宋字形清秀、古朴,与书宋体特点相 似,但字身是长形 书籍目 录、古 典书、 诗词 汉仪书宋二是新宋体,比其它宋体横线稍粗 些,竖线细些 正文 汉仪笔画较细,结构严谨,字身紧凑,辞海等

字典宋撇捺舒展,潇洒美观,用在很小的 字号时仍具有清晰、明快的阅读 效果 各种工 具书 汉仪大宋风格典雅工整、严肃大方、字形方 正、粗壮有力 书籍报 刊标题 汉仪行楷 介于行书的活泼与楷书的端正之 间的书法体,造型秀美适意,笔画 流畅,点画呼应,舒缓自如,读来 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具有较强 的动势美感 广告、 标题、 名片、 书籍、 灯箱 汉仪大黑朴素大方、笔画单纯、结构严谨、 引人注目,具有浑厚凝重的气度, 是印刷界中较为稳重、醒目的标题 字,实用性很强 报刊大 标题 汉仪中黑朴素大方、笔画单纯、结构严谨, 引人注目、实用性强 正文、 注释、 小标题 汉仪长美黑将黑体与宋体的优点结合而成的 美术字 标题、 灯箱广 告、标

中国书法口诀:楷书口诀

中国书法口诀:楷书口诀 下面是由整理的中国书法口诀:楷书口诀,欢迎阅读。中国书法口诀:楷书口诀 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田白回向) 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五古直质) 上斜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 (喜吾娄安) 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会合金命) 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天父文支) 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主王生正) 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 (易母力乃) 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丕互立并) 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页自因固) 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木米朱未)

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染粟架桑) 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乙已包乞) 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13、划少本单薄,粗壮不减容。(卜了月土) 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 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兼煎兴羔) 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冷次洪海) 上点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亦赤然点) 方向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17、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伊侈使便) 左右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18、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川升卯邦) 为使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19、天覆天要大,覆盖宜于严。(审官富宫) 万象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20、地载地要广,托住万宝藏。(至皇孟盖) 疏密要适宜,轴线在中央。 21、两字并其一,左高右要低。(斯部红即)

北宋书法四大家简介

北宋书法四大家简介 导读:本文北宋书法四大家简介,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你知道北宋书法四大家是哪四位呢?下面是的为大家整理的“北宋书法四大家简介”,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阅读!内容请关注! 北宋书法四大家简介“宋四家”指的是北宋时期蔡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四位书法家(简称“苏黄米蔡”);也有人认为是指苏轼、黄庭坚、蔡京和米芾四位书法家。 蔡襄(公元1012-1067)北宋初书法家。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天圣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惠。与苏东坡、欧阳修等友善。人品刚正,为当时所歌颂;书法绝妙,苏东坡誉为“我朝第一”。他的书法早年得力于初唐的虞世南,晚年能学颜真卿,能传颜体的神韵。沈括《梦溪笔谭》说他:“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欧阳修说他:“蔡君谟之书,八分、散隶、正楷、行狎、大小草众体皆精。”流传的书法作品有《万安桥记》、《扈从帖》、《思咏帖》、《入春帖》等,书法理论有《论书》、《评书》、《自论飞白书》等。又为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蔡襄担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曾创制小团茶,闻名当时,所作《茶录》一书,是继唐朝陆羽《茶经》之后的一部论茶好经典。《宋史》卷三百二十有传。

苏轼(公元1037-1101)北宋书画家、诗人、词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与欧阳修领导古诗文运动,与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政治道路很坎坷,几遭升贬,官至翰林学士、宰相。他精通书画、诗词、歌赋、文章。他的书法学习二王、颜真卿、徐浩、李北海。他的字,点画肥重(董其昌讥为墨猪),天真烂漫,笔力雄健,结字宽绰,书法为宋四家之首。流传的作品有《黄州寒食诗》、《天际乌云帖》、《祭黄几道文》、《赤壁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太白仙诗》等。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北宋书法家、诗人。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江西修水)人,官至吏部员外郎。出身于学深文博的世家,父为诗人,当时名流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是他的远亲。他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同为“苏门四学士”,后因诗文、书法出众,又与苏东坡志同道合,世称“苏黄”。他的诗开一代流派,后世称为江西诗派;书法学周越、《瘗鹤铭》、怀素、柳公权、杨凝式。流传的作品,行书以《苏东坡黄州寒食诗跋》、《诸上座帖》、《松风阁诗卷》、《诗送四十九侄》为最著名,草书有《廉颇蔺相如列传》。 蔡京(公元1047-1126)书法家。字符长,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熙宁三年(1070)登进士及第,曾为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五度为相,后因北伐之由,靖康之祸,被劾为“六贼“之首,放逐岭甫,死于潭州(今长沙)东明寺。《宋史》列入奸臣列传。与米芾友善,蔡襄是他的伯父。蔡京书法初学蔡襄、徐浩、欧阳询,后

书法口诀

运笔规律:居上,竖钩要短势微弯,上端稍重些,钩被省略,(小字作头时,中间的竖钩改为竖)左右两点与竖钩距离适当,要对称呼应。 组字规律:小字下面展开,小字的两点略近;小字下面没展开,小字的两点略远。如:尖、尘、少、肖、劣、尚、省、雀等。 2 《口诀》:“小字作底——要出钩。” 运笔规律:竖钩要直、竖要粗壮、要短、左点昂、右点略低,出钩要有力度。 组字规律:小字大小取决于上面的部件:上面的部件多、横向宽、要小,竖要短,左右两点宜近;上面的部件小,横向窄,小要大,竖要长,左右两点宜远。 如:索、景、东、示、京、尔、票、等。 3 《口诀》:“两点悬空——短横斜。”(斗字旁) 运笔规律:两点要协调,上点稍靠右,下点微靠左,两点四不靠,短横要斜,竖用悬针,悬针写得要直而挺拔。 组字规律:居右竖要长,竖起笔略高于左部,与左部靠的紧凑。 如:料、斟、斛、斡、科、蝌、鈄、斜等。 4 《口诀》:“横画要长——撇捺收”、“大字作底——横偏左。” 运笔规律:大字作底,横要长,要偏左,撇要短,捺为长点(捺角低,撇角高)。 组字规律:底横要长,要把上面的部件全都托起来。大字作底以短撇和反捺居多,少数的字,上部部件小,形窄,下部的撇捺可以展开,但大字底的横要短。 如:类、奕、契、奥、奚、夭、天、奖等。 5 《口诀》:“右点占缝——示字旁。” 运笔规律:上点对下竖、横折撇上仰,斜撇忌过弯,竖用垂露,右点占其缝,在撇和竖画的交接处。 组字规律:右边的部件短,没有向下延伸,竖长;右部出现撇捺、竖弯钩时与左竖等长;右边部件长向下延伸,示字旁竖短。 如:祥、福、祠、禅、视、祝、社、礼、神等。 6 《口诀》:“衣字作旁——两点小。” 运笔规律:写法同示字旁,另加一短撇,短撇和下点要小,要卧在接缝中,下笔易轻、两笔宜小、相应短,注意协调。 组字规律:同示字旁。 如:衫、初、补、被、衲、袪、衿、袜、袖等。 7 《口诀》:“草字作头——分三份。” 运笔规律:横画忌粗,左边的斜竖,应小于和低于右边的撇,横画上部露出的部分适当长,下部相应短,一斜竖一短撇将横基本上分成三等份。 组字规律:下部展开,草字头的横要短;下部没展开,草字头的横要长。一定要弄懂“艹”和下面组字的辨正关系。 如:艺、草、茶、药、苔、花、英、苑、菜等。

练书法的的口诀

一、书法最好 书法历史很悠久条件充足多游览传统艺术不可丢观古迹来看大川书法艺术魅力大多看匾额和招牌美化环境全靠它欣赏碑帖和书笺又养心来又养身勤访书家多切磋陶冶情操能延寿交流学习和心得经常参观书画展书法浓厚信心足听看讲座和表演成功道路等着你 二、笔墨性情 书法布白讲技巧 皆以其人情为本 喜怒哀乐造诣深 喜气和气而字舒 怒则气粗而字险 哀者气郁而字敛 乐者气平而字丽 情有轻重字险丽 深浅变化在用笔 运笔使墨看造型 笔性墨情掌握好 个性艺术自然成 三、学书九知 动笔以前要注意初学应该临楷书明确书法和目的第六学习写隶书第一阅读书法书临摹应学乙瑛碑基础文章是根基第七楷隶过了关第二选帖要对路行书要学兰亭序描红临摹多练习第八要学章草书第三临摹奠好基选帖最好齐相杜创作作品才有趣第九开始学草书第四结构要记准智旭王颜选一帖来龙去脉要自知以上各帖都临通第五行笔下工夫自创一体留人间 四、如何选毛笔 书法之工具笔锋分三种 首先是毛笔长锋中短锋

工欲善其事选笔按体用必先利其器大致分三类毛笔种类多大中小三种听我给你说还有特号笔鬃毛紫狼笔圆尖齐健直羊毫猪鼠鬃这是好毛笔兔毫和鸡毫新笔开始用胎毛能制笔先将温水浸兽毛有硬软用后洗干净软度不一般倒挂笔架上硬毫刚性强用笔要养笔软毫柔性大谨防开水汤 五、写字的姿势与方法凡是学书法主笔要分清用具必齐备先经描和摹写字要入境基础是灵魂姿势坐端正大小要均匀两腿自然开布局要谨慎两臂自然平独体谨放大腰背要挺直合体放恰当两脚要踏稳繁简有区别身离案两寸不可乱混用头部稍前曲宗法再变化左手按住纸精心勤研讨右手来执笔历代书法帖笔杆要握紧首选一两样发挥五指力反复奠好基执笔要稳健先熟后融通点画要精到省墨节纸张结构要合理注意讲卫生笔画要匀称实践出真知笔顺要记准功到自然成六、书法贯气 贯气是学问全身血气通古人很少传书前十分钟究竟咋用气力气自然增听我慢慢谈有气即有力说难也不难然后再动笔操作很简单作书肩和臂 两足自然开由臂到腕上与肩自然平由腕而到指身体要平直由指达笔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