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慧旅游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发展智慧旅游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主导者”的责任与重任
根据国外已有经验,在旅游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充当的角色有两种倾向——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发展智慧旅游方面彻底让位给市场,由市场积蓄力量自然发展。同时,这些国家更多的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深层次关系、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等为关注重点,探索智慧旅游给旅游业带来的整体利益。
而以新加坡、韩国为首的东亚国家,则采取政府主导方式推出智慧旅游整体战略,这些国家往往基于政府推动经济的思路,因地制宜,推出各自不同的智慧旅游发展战略,并利用政府整合资源的优势,实现了集成服务系统。
中国选择的是后者的思路,政府充当了主导者的角色。这一思路的优势在于政府作为主导者能整合各种资源优势、协调各方关系,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但对政府的挑战是,作为主导者必须提出最佳的智慧旅游整体战略——也就是说,顶层设计既要高瞻远瞩,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又要因地制宜,符合客观实际,充分考虑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各要素的现实境况,使战略实施的每一步都具有可操作性。
然而,智慧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涵盖多业态、多技术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复杂多样,涉及方方面面;智慧旅游的建设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总体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过程监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指导性的规范,以避免重复建设与走弯路,形成各种资源的浪费;在智慧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集成、共享关系;最为关键的是,这一切没有经验可依。
在构架智慧旅游整体战略时,制定主导智慧旅游的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时,要顶层设计与低层建设同步进行,要点面结合、条块结合、内外结合、上下结合同时兼顾,在设计国家层面上的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构架等指导性纲领的同时,也要加快企业层面的标准化、精细化、程序化、数字化、信息化等的基础建设。并充分利用智慧旅游建设成果,将其转化成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和管理(如旅游统计、游客满意度调查、游客流量预报等)的能力。
地方政府的作用
在智慧旅游的发展建设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无可替代。
“智慧旅游”的建设和发展一般都涉及三个层面:应用层——旅游信息发布、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旅游指挥调度服务平台;数据层——智慧旅游往往是以大数据的能力为依托;基础层——硬件、系统软

件、基础数据库、网络、视频监控等等。
地方政府在发展“智慧旅游”之前,首先要将这三个层面的环节通盘考虑,才可能做得全面、科学、系统。不同的地区需要与当地的旅游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国家政策层面给出的大的框架指导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判断项目的可行性,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终演绎出一个定制的、个性化的地方旅游业发展路径。盲目跟风与浅层次、低端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同时,地方政府在发展“智慧旅游”之前,就要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明确的、合理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地方良好的“智慧旅游”体系建立的基石。
在发展、建设“智慧旅游”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城市旅游主管部门首先要明确自身正在面向世界打造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加以支持和引导。眼下,“光网城市”、“光进铜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为了建设包括“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在内的智慧系统做必要的基础准备。就像一些专业人士形容的那样,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只有这些基础网络建设达标了,智慧系统才算是有了“躯干和四肢”,然后加上“新一代数据中心”这个“大脑”,智慧系统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才有可能正常运转。要想发展、建设完备的“智慧旅游”系统,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绝不能忽视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下大力气做好基础工作。在此过程中,要主动创新发展模式,使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其次,地方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还要做好协调发展工作,加快建设旅游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系统,整合工商、税务、交通、气象、公安、卫生等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机构建设基于LBS的游客全程信息服务系统,整合当地景点、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天气、语言、汇率等与旅游相关的信息资源,为游客提供从出发到返程的全程信息服务。
再次,要注意引导更多的智慧旅游服务厂商投入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比如云服务厂商、软硬件信息化企业、运营商等,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把门户网站、传媒企业等传统行业引入到“智慧旅游”的建设中。同时,注重地方产业链的培养,借发展“智慧旅游”之机,寻求地方经济的整体崛起。为此,地方政府在组织智慧旅游建设时,既要考虑国内一流的智慧旅游服务商,也要考虑本地旅游信息化厂商的培育,通过智慧旅游建设来带动本地信息化企业的发展,并借助本地化服务来实现智慧旅游的持续运营。
针对“智慧旅游”的具体建设,有专业人士提出了地

方政府需要把握的六个关键点:基于城市自身资源禀赋合理定位建设目标;有效进行智慧旅游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保证智慧旅游建设与实施的连续性、弹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之成为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采用最佳的部署策略,选取最优的建设方案与路径;解决建设资金筹措与投资效益问题以及解决建设后的运维与运营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机制,以及引入测试、监理等保障手段,确保智慧旅游全生命周期高效运行与安全可控。
其中,在建设“智慧旅游”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它同“智慧城市”的关系,这一点尤为重要,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地方政府要发挥引导、协调、对接的作用,使两者之间能尽可能地实现各种要素共享。同时,在营销和宣传领域,也可以采取一种十分“智慧”的做法——借助旅游本身固有的“文化传播”特质和“智慧旅游”信息化传播的高效率来做好“智慧城市”的宣传。
实现“产业支撑价值”
“产业支撑价值”是发展“智慧旅游”的重要价值之一,也就是说,智慧旅游不仅拥有产业融合、产业对接、产业跨越的功能,而且成熟的“智慧旅游”体系最终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中,不仅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产业的这些环节,还包括新型的智慧旅游规划、设计公司,智慧旅游软件及硬件服务提供者、运营商,用于旅游方面物联网的传感器设备和技术的服务商,包括酒店智能门禁系统、景区容量感应系统、手机加载RFID芯片等技术服务企业,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和云计算应用服务提供者,旅游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者,景区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商,下一代通信网络服务商,高性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的提供商,GPS导航技术、大数据服务提供者,虚拟技术提供商等等。
由于“智慧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规划、系统建设与运营过程,要建立可靠运营、优质服务、有效监管的智慧旅游体系,“智慧旅游”的整体规划尤其重要,这就要求相应的规划、设计公司面对这个崭新的领域尽快地转型升级,在智慧旅游领域做前沿性的思考,操盘的“智慧旅游”整体规划也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在人才吸纳与组合上不断创新。
“智慧旅游”是一个多领域交叉的前沿学科,相关业界的新技术研发与模式创新在不断上演。目前,已有一批企业在研制用于旅游方面物联网的传感器设备和技术,包括酒店智能门禁系统、景区容量感应系统、手机加载RFID芯片等技术;也有个别企业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中小酒店的管理平台;一些高

校也参与进来,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并谓之云旅游……而社交化媒体也异常活跃起来,有数据显示,国内OTA市场78%的流量基本上来自于社交化媒体的导入,或者是推荐。迫使传统线下的旅行社或者景区不得不去关注这些社交化媒体。
类似的现象所带来的冲击会像海潮一样,一浪高过一浪,对于相关领域的所有企业而言,要不断地看清自身的机会,不停地修正发展的方向。
注重“游客需求和体验”
“注重游客的需求,注重游客的体验”是“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也是“智慧旅游”最终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当下许多政府和企业在建设智慧旅游时把旅游者排除在外,忽视旅游者的需求,完全是从技术到技术的循环,这不是真正的“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其实践的切入点和核心价值都是“游客互动体验”。也就是说,要站在游客的需求角度来提供服务,为游客提供更细致、贴心的服务,让游客的游览过程更加便捷,提升游客的游览品质,顺应旅游者散客化、个性化和旅游常态化的发展,提高旅游者游前、游中、游后的整体满意度,使旅游真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有一个现实的难题挡在“智慧旅游”发展的面前——资金难题。
由于“智慧旅游”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资金,而一些地区或景区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智慧旅游”建设,使得智慧旅游的推进变得十分艰难。目前业界提出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三种:政府提供一些资金上的帮助;相关服务企业先为景区进行智慧旅游建设,景区再分期付款;企业为景区免费提供的导览、导游等智慧旅游系统中插入广告之类的信息,以此来实现盈利,双方互惠互利。
也有人建议,对于经济效益大于投资成本的智慧旅游项目,可以完全由企业来投资完成;经济效益与投资基本持平的项目,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经济效益小,但社会价值较大,并能给本地旅游带来较大增长的项目,可以考虑由政府独自投资。
“注重游客的需求,注重游客的体验”是“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也是“智慧旅游”最终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当下许多政府和企业在建设智慧旅游时把旅游者排除在外,忽视旅游者的需求,完全是从技术到技术的循环,这不是真正的“智慧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