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探讨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探讨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探讨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探讨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的标准体系。只有建立起绿色的建筑设计与施工体系才能够实现社会能源的优化配置,减

少建筑施工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把握住社会生态效益。

因此,展开对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相关分析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各行业都普遍关

注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文章展开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特点入手,分析在现有

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手段下的绿色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展开绿色建

筑设计与施工应用的现状和问题的探究,实现对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措施的优化

创新,旨在能够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实用化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应用;探讨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城市人口也在急剧增加。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在建筑施工和使用中,资源消耗过多,对环境的破坏

也很严重,因此如何减少能源的使用,尽可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十分脆弱

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绿色建筑就是利用建筑的综合设计方法,将整个建筑融为一体。在建筑

设计中,考虑了建筑物的大小、方向、结构和形状等等众多的因素。本文深入分

析了绿色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绿色建筑的主要特征分析

1.1维持自然和谐的主要特征

不能破坏自然的稳定性,这是绿色建筑最基础的要求。由于人类始终处于自

然环境这个大范围当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维持自然的和谐状态。当绿色建筑

无法避免破坏自然环境时,要通过多使用一些天然的可再生资源来最大可能的减

少对自然的破坏,如白天的建筑用电可以用太阳能从而达到有效利用资源,不破

坏自然的作用。

1.2健康安全的本质特征

绿色建筑做为保证人们生活环境的健康与安全的基本保障,其设计过程中,

施工阶段环保技术的使用次数需要大幅度提高。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要保

证环保技术与施工材料的先进性,做到节约能源和优化设计,还要在建筑施工期

间减少扬尘和污染,最终提供给居住者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绿色建筑在设

计时要优先考虑使用对人体危害最小的施工材料,并且把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情况

与后期材料维护相结合,在整个绿色建筑过程中做到节能环保。

1.3新能源的有效应用特征

我国绿色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节能高效和环保,使用新能源的过程中提

升其使用效率,与自然达到和谐共处。因为设计绿色建筑就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

达到节能减染,实现有效实用,因此我国在开发绿色建筑过程中要将节能环保和

高效实用的理念贯彻在建筑的各个环节中。

2绿色建筑设计的作用

2.1可有效利用绿色能源,达到节能目的

在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绿色节能的关键是依靠新的节能材料,高效

的节能方法和可回收的资源来实现节能的目标。当代建筑工人需要掌握绿色能源

和节能建筑技术,比如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水能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运

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技术 1、定义 从采用技术的层面考虑,绿色建筑技术包涵: ①软技术:即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利用设计专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热岛、建筑热工、风场、日照、采光、通风等方面进行精细设计。 ②硬技术:采用高性能的围护结构部件、节能的冷热源系统、高效的暖通空调设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例如:太阳能集热器、沼气、地下蓄能(地下风道、地下水直接利用);海水供能、污水废热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光导管、风能发电机等。 绿色/节能建筑应该采用:产出投入比高的技术,而不是盲目采用昂贵技术,应重视软技术而不是偏重硬技术,深入、充分的

方案论证,精心仔细的设计是保证,否则再昂贵的设备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是聋子的耳朵,软技术比硬技术的成本低得多,但作用却是决定性的。应因地制宜采用适宜技术,而不应该盲目追求新奇。“先进”体现在适宜和高效,不是“高新”。很多优秀的传统民居就是因地制宜的节能/绿色建筑的典型,如土窑洞、徽居。 对于关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问题,如果需要低品位能源,应该直接利用太阳能。生活热水:太阳能热水器(平板热水器、真空管热水器);采暖:直接利用太阳热(保证日照、太阳房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应保证高品位能源的需要。,10m2最大输出功率1。2kW,能瞬时带动1。5匹空调,价格约6~8万元。建议用途:室(如楼梯间、地下车库)照明、路灯;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水景与绿地浇灌水泵(不需要蓄电池,是最好的选择)。 2、绿色建筑设计 (1)改变传统设计流程 事实证明,这种接力棒式的设计流程弊病极大;国外调研表明:建筑能耗特性的30%以上决定于建筑设计阶段(剑桥)。(1)设计方法设计理念 模拟建筑师的主观 技术工程 师的反复深入过程 构想总体设计细节设计建筑

基于生态环保理念的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

基于生态环保理念的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 摘要:绿色、节能、环保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而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绿色建筑 同样是建筑行业的发展热点。将绿色理念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实现建筑结构设 计方案的优化,这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与特点,分析了绿色建筑结构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如何对绿色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供相关研究或建筑 实践工作进行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结构;设计 引言:近年来,我党和相关政府部门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环保 发展模式,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类型, 在其中发展绿色结构设计模式也是刻不容缓的,其不仅能降低建筑设计和施工过 程中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同时也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举两得。 一、生态环保理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材料的要求非常高,也正是如此,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结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大量的钢筋 混凝土,在无形中增加了结构设计成本,并且大量的使用钢筋混凝土也会对环境 造成危害。所以通过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一方面可以合理的控制钢筋混凝土材料的 使用,在满足结构建造需求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混凝土使用对于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结构设计优化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合理选择建 筑材料和能源,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结构设计,同时对于能源、土地、原材料 的使用和以及循环再利用需要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来 进行,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 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目标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与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的目标在总体上基本相同,主要包 括两点:①目标评估;②目标设计,这两种目标又涉及到不同的内容。①在环 境目标上,为了能使目标更加符合现代化理念,设计人员应该使用清洁高效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减少对不可 再生资源的使用。虽然在绿色建筑结构的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是不可避 免的,但是对于这种干扰应该做好有效的控制,以此来保证绿色建筑结构设计能 够促进人们居住的环境与生态自然环境相结合。②在经济目标中,从整个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结束到交付及后期使用的过程中,都应该建立在满足经济目标的基础上,避免其经济需求与环境之间产生矛盾冲突。③社会目标,绿色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可以为人们带来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让居住其中 的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不仅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还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所要达到的社会目标。 三、绿色建筑结构的设计分析 3.1择优选用建筑形体 结构造型宜简单,应符合建筑功能及技术要求,结构构造合理,避免形体标 新立异造成的结构不合理、空间浪费或构造过于复杂引起的建造材料大量浪费或 后期运营费用过高;不宜采用纯装饰性构件,控制造型要素中没有功能要求的装

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式

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式 发表时间:2016-08-20T10:07:42.270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15期作者:张祥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张祥 江西同济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起源及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思维基础、重要因子、基本原则以及核心问题,并对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方式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加快,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因此,现阶段加强对生态城市下绿色建筑设计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绿色建筑设计 近年来我国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号召,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现阶段在经济的发展中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建筑业已经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要想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转变设计理念和方法,促进绿色建筑更加科学合理。生态城市理念下,绿色建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活动空间的,与自然相和谐的建筑形式,是“人”、“建筑”、“环境”的有机统一。 绿色建筑设计的思维基础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绿色建筑设计的思维基础认为整体是由各部分的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但组成部分的属性或行为不能代表整体的属性或行为。第二,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自组织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切宇宙空间物质,包含复杂、多样的演化过程。第三,强调生态系统的动态性,系统是依存于环境而存在的,系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动态的平衡。第四,强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中的生物种类丰富,而且,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生态环境就越适宜人类生存,因此,人类应该保护生态的多样性。第五,强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要素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 2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式 2.1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建筑的设计规划也必须确保自然环境不被破坏,让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共生、协调发展。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要熟知建筑物所在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情况、水文地质土壤情况、日照时间、风力和风向等相关因素,并做好实地考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工作,将其充分应用在现实设计中,确保建筑物的施工不会影响这些因素,并保证这些因素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功能发挥。因此,对建筑物进行科学的面积确定、因地制宜的设计建筑类型,及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都会有效缓解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总而言之,只有全方位的考虑建筑绿化、将能源能耗量降到最低,才能让设计出的生态建筑更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也能将环境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2.2减少建筑物能耗,应用新能源 要想保证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就必须考虑高效无污染,即如何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必须要以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基准,对建筑方案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其局部、朝向、体型的选择的恰当。建筑物的能耗多是因墙、门窗等的维护结构的热传导引起的,所以在设计中,要想有效控制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应尽量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应用热传导系数低的材料来降低其传热性能。 在现实中,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为有效保护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消耗程度,在建筑设计中首先将减少能耗为目标,然后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其中,当前应用范围比较广的太阳能的利用实际上还包含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不同类型。其中被动式利用包括两方面,一是确保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性;二是确保所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布置都较为合理,并对其内部空间和外形做巧妙处理,使其在不同季节各发挥不同功能,冬季解决采暖问题,夏季解决制冷问题。而主动式则是利用当前较为普遍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太阳能供电系统等相关技术,通过太阳能的电池来发电,这已经成为生态建筑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也最为理想的一种供能系统。 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一是,建筑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选择产地较近的材料,限制建材运输半径。二是,采用以低能耗、低资源、低污染为代价生产的高性能传统建筑材料,如使用现代工艺生产的高质量水泥;能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包括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能耗)的建材制品,如保温隔热性能好、同时具有轻质、高强、防水、隔声等功能的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具有优异材料性能和更高使用效率,从而降低材料消耗的新型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和轻质高强混凝土等;具有改善建筑生态环境和保健功能的绿色材料,如抗菌、除臭、调湿、调温、不散发有害气体、可以屏蔽有害射线的多功能陶瓷、玻璃、新型涂料等。二是,能大量利用废弃建筑物或者工业废弃物的绿色材料,如净化污水、钢筋型钢的回收、木材的降解,工业中的煤矸石、粉煤灰、磷渣都可以作为水泥的原料。三是,推广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结构体系,且注重结构施工与装修施工一体化,一次完成,减少材料的浪费。 2.4注重环境绿化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只有将绿化工作做好,才能保证局部微气候的良好状态。要做好环境绿化工作,在设计中应这样做:第一,建筑群落旁边最好不用渗透性不好的硬质铺地,生态铺地渗透性好,是最佳选择,此外,还要注意多种植绿化效果好的乔木,也可进行大面积的草坪铺修。第二,加强对建筑物立面(即屋面、墙面和阳台)的绿化,墙面绿化一般通过种植绿色滕状植物来实现,作用是用来降低外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探讨 姚佳丽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探讨姚佳丽 摘要:我国人口基数非常的庞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为了深化我国的 可持续发展道路,各个行政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绿色 建筑,为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社会效益做出贡献。本文对绿色建筑物设 计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绿色建筑物的设计技术,旨在为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建设度土地面积的需求越来越大,但 是我国城镇人口的基数庞大,能源的需求量和建筑面积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是城镇 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 下开始注重绿色建筑,且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实践也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 具体体现。文章对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的进行了阐述,探讨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 技术选择方法。 一、概述 1.1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实施资源、环境、社会综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国际公认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取向。建筑节能设计与我国现行的建筑节 能标准、部分地区的施工节能要点审查紧密联系,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域气候 差异和建筑特点制定出相适应的政策,注重于接轨国际,运用最先进的绿色建筑 设计理念。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介绍了建筑能耗的组成部分和节能的基本方法,重点强调了有关节能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依据、要点和技术。说明了建筑 设计中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建筑的效益加以评估,并且对不同地域环境下 的居民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建筑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和成功范例。 1.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一是健康舒适原则。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绿色建筑能够满足人对舒适 居住环境的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能够让居住者 感受到人性化的一面。良好的通风环境与采光环境与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息息 相关,因此绿色建筑应当坚持健康舒适的原则。二是简单高效原则。绿色建筑呈 现出一定的绿色环保理念,采取可再生的高效的环保资源,将太阳光照与自然风 力等环保能源转化为建筑内的能源,可以有效得降低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环境 污染问题。绿色建筑要与时俱进,将现代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其中,加强建筑的智能化设计。三是整体美观性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促进建筑本 身与周围环境的统一与和谐,达到房屋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处;保护好周边 的人文景观与历史文脉,使建筑位置与所处区域的地形相匹配。四是同步化设计 原则。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能够降低资源的浪费,设计者应将在低碳节能的设计理 念运用到一系列的设计过程中,实现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的统一。 二、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概述 2.1建筑物的选址与走向 在规划建筑物之前,建筑的选址相当重要。居民住所考虑到交通、地势、采光、通风、防寒等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因此在选址时 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将房屋建设在迎风区和干冷潮湿地区,将地址选在相 对封闭的区域,冷空气不易到达,容易形成优化气候的良好空间,可以抵御一部 分的严寒,减小保暖工作的成本投入。其次,房屋的走向也很重要,东西走向或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探讨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探讨 摘要:所谓“绿色建筑”就是一种象征着节能、环保、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出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它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理想建筑。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怎样抓住建设的机遇,建造出更多节能并且能够改善人居环境的绿色建筑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绿色探讨;建筑设计 abstract: the so-called “ green building “ is a symbol of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 efficient living environment, ecological scientific guiding principle of architectural practice, to create artificial and natural coordination, benign loop, the organic un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environment, it is to satisfy the human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ideal of building. in the advocacy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re energy saving and can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green build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 green;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研究 陈谦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研究陈谦 发表时间:2019-07-01T10:44:27.02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0期作者:陈谦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今绿色节能理念深入人心,为了能够推动绿色城市建设进程,我们必须要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视程度。 陈谦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今绿色节能理念深入人心,为了能够推动绿色城市建设进程,我们必须要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视程度。文章主要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意义以及应用的原则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实际应用详细探究。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意义 绿色建筑理念起源于西方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早期高速的经济发展之后逐步的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平稳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与能源的节约,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绿色建筑理念在提出后很快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国内大力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相互促进下,绿色建筑理念这一概念也就被越来越多的人给予重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就简单而言是指:在建筑物的有限使用周期内,建筑物能在打限度的实现能源的节约,主要包括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材料资源,能源资源。通过建筑物资源的节约,实现建筑物对环境的保护与减少浪费。从而为人们提供实用,健康,安全的生活空间,最终建设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物。因此,绿色建筑旨在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理念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系统和谐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发展主要是从对环境的保护出发,主要是指绿色建筑物产生排放的废弃物尽可能的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污染物主要包括光污染或是噪声污染。在应用绿色建筑理念进行建筑的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利用天然安全的材料,这里主要是指不用有害物质的胶、漆料,以减少建筑物对人体的损害;另外在考虑到建筑物的一些功能上,尽可能的利用建筑物本身或采用一些恰当合理方式来实现其建筑物功能的天然化,例如可以采用地热或是太阳能手段实现供水和供热系统,以减少因集中供暖或是电力的消耗而产生的能源消耗。 2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之中应用的原则 2.1节能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所应用的很多建材都属于不可再生材料,若按照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只一味追求建筑设计的最终效果,而对这些建材不加节制地使用,则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建筑成本。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则与之不同,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更加追求建筑的节能性,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中都遵循节能原则,将一切可利用可再生材料代替的部分,都应用可再生材料来进行建设,尽可能地减少对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以及对于部分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充分进行循环利用,合理优化材料的分配与使用,从而大大降低建筑能耗,节约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的社会效益。 2.2环保原则 “绿色”与“环保”向来是不分家的,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也必须要遵循环保原则。具体来说,在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尤其是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尽量选择对自然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较小的材料种类,那些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要坚决抵制。这不但是为了自然环境考虑,更是为了住户的健康考虑,因为有毒有害的建材所直接影响的是住户的身体健康,其次才是长年累月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2.3安全舒适性 建筑的设计最终目的还是为人们提供工作、娱乐、休息的场所,那么就必然要具备较好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没有哪一个人会选择一个住着不安全的建筑物,所以,当设计者在进行图纸设计和建筑物位置选择的时候要把安全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即所设计的建筑物周围不能够发生洪涝等灾害,同时建筑物周围侧吵子辐射的处理,确保所建建筑物的安全性。设计是伴随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在人们的生活中,要结合人类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避免对人类有害的建筑材料的使用。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要寻求和环境的平衡,只有成为统一的整体,才能确保自然与人工和谐共生。将绿色理念渗透到建筑设计中,必须结合建筑物的科学性与适用性,这样才能为人类创设舒适、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空间。 2.4健康理念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绿色建筑作为当今建筑行业重要发展趋势,而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每个行业发展都要结合人本思想。在绿色建筑设计当中,保证人类健康也是重要目标之一,不仅要降低资源、能源的使用量,还需要减少有害材料使用量,例如不易降解物质、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材料等,这样才可以尽可能保证人体健康。此外,保证施工材料质量达标,如果材料质量无法达到标准,则无法实现建筑工程,更无从提及绿色建筑,还会提高建筑使用中的安全隐患。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当中,质量、健康、环保、节能都是核心内容。 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应用策略 3.1合理规划绿色建筑总体布局 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来说,无论是对于能源消耗的重视程度,还是内部空间的科学设计,都需要予以总体布局的合理规划。通过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能,并将能源消耗降至最低,从而达到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尤其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更加注重融合实用性与环保性,使之舒适度也有所增强,以促进绿色环保、实现能源节约为目的,建筑设计师必须在有限的建筑结构内部空间进行总体情况的完全了解与掌握,即使是对于建筑空间的长宽比例等细节性问题,也要充分仔细的推敲考虑;同时还应注意把握建筑空间特点,从而展开建筑总体规划设计。因此,在具体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位置来进行绿色项目的规划设计。与此同时,还应针对扩大空间使用面积予以全面考虑,使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得以保持建筑最长久的寿命周期。 3.2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大力宣扬节约能耗、节约资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大资源的重复使用概率。所以在建筑施工设计中,可以把节能环保理念曾加到建筑设计当中。建筑设计的中心原则主要是重复使用资源,这样不但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大大的提高建筑使用年限,同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及策略

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及策略 发表时间:2019-09-10T11:37:53.29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卷12期作者:郝良年[导读]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重要发展趋势,围绕着绿色建筑的有效构建,必然需要切实从前期设计环节入手进行重点优化,充分提升绿色建筑设计水平, 摘要: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重要发展趋势,围绕着绿色建筑的有效构建,必然需要切实从前期设计环节入手进行重点优化,充分提升绿色建筑设计水平,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不可忽略的力量。但是,建筑业一直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的产业,调查研究表明,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的一半以上的物质原料被用在了建筑及其相关项目的建设上,而且在建筑的施工中耗费了大约百分之五十的全球能源,建筑垃圾在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数中占据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本文主要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及其具体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要素;策略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也在不段发展,绿色发展已经成为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内容之一,不断发展的房建工程中自然也离不开绿色施工技术的加入和发展。绿色施工技术的真正意义就是通过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上的保护环境,让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因此更应当大力推进绿色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只有将绿色施工技术摆在创新建筑发展的位置上,才能促进房建工程的不断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中,以建筑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利用先进科学的技术设备,为居民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活条件。绿色环保设计在考虑到环保性基础上充分地展现了人性化,在建筑内部设计上以科学合理的秩序及其设计特征注重其安全性,充分体现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绿色建筑的设计也是人们环保和技能意识增强的产物,具有一定开发和执行上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在设计和规划中需要较全面地考虑,保持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最终促使整个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2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 2.1 节能原则 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所应用的很多建材都属于不可再生材料,若按照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只一味追求建筑设计的最终效果,而对这些建材不加节制地使用,则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建筑成本。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则与之不同,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更加追求建筑的节能性,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中都遵循节能原则,将一切可利用可再生材料代替的部分,都应用可再生材料来进行建设,尽可能地减少对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以及对于部分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充分进行循环利用,合理优化材料的分配与使用,从而大大降低建筑能耗,节约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的社会效益。 2.2 自然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在节能减排,所应用的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无污染的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是高层建筑的设计初衷,所以要科学合理地规划选址、节能、结构、能耗等问题。绿色建筑所要实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要实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要想将绿色建筑设计与高层建筑设计的完美契合就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选材、材料的加工处理、废弃物再生处理的流程中始终都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贯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就要求必须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建筑主要从产生和使用两个基本方面来评估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量资源的消耗、全球变暖、酸雨、有毒物质、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 2.3 绿色建筑节约用地设计 在绿色建筑推广以后,节约用地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点。在城市化建设中,由于城市人口的剧增,对城市建筑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因而为了缓解城市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容量,提高城市的建筑容积率,让土地得到最有利的规划。为使人们在居住的城市享有满意的生活环境,在节约用地的同时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绿化的范围,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措施 3.1 积极研发水资源重复循环利用技术 在人均水资源占有上,我国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而水资源不可再生,因此,在现代绿色建筑设计中,要积极研发水资源重复循环利用的技术。现代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做好雨水收集,中水回收利用等环保系统,水资源的再利用,要充分考虑水量和水质问题,并且要合理规划空间分布,促进废水的就地再生和就地利用。 3.2 优化体系,完善规章制度

简述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简述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所谓智能建筑,是指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的通讯设备,如计算机、电话、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中心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同时能与住宅外部世界联系,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从而给住户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方便适应当今高科技发展要求的人性化建筑。智能建筑的出现与发展,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它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迅速崛起,智能建筑的出现及迅速发展,引起建筑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造了许多智能建筑,具有相当超前性和智慧性。 智能建筑的内涵是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是高新技术,即计算机技术,并包含有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智能建筑能使住户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安全高效,同时采用技术手段优化和保证设备运行,也能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智能建筑的特点是首先要确保安全与健康,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设计必须具有智能功能与通信手段,创造智能建筑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建筑的选址、体形系数、平面功能、自然通风和采光等对建筑能耗有很大影响,在设计时都必须加以考虑。 绿色建筑则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 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的建筑的绿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立体绿化,而是指一种理念,即指建筑对环境的无害化,其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与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建筑,它的室内布局应是十分合理,并尽量减少合成材料的使用,充分利用阳光,为居住者营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由此可见,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关系是绿色建筑首先是强调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其一定是绿色的、生态的建筑,而智能建筑强调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二者都强调节约能源与资源,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绿色建筑离不开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又促进和带动了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对智能建筑的需求是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智能控制与信息管理得不到解决,不能有效地实现各类设备系统的智能控制并进行建筑物建设,绿色建筑的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是以绿色建筑智能化为基础的,在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必须采集环境、建筑物等各领域的信息,为绿色建筑的控制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绿色建筑的控制多种多样,能利用太阳能提供光和热量,实现低能耗;绿色建筑的管理涉及环境生态、能源、资源、建筑

探讨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探讨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发表时间:2016-11-09T11:22:40.53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3期作者:姚锦辉 [导读]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对绿色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促进我国在建筑设计上逐步转向绿色建筑。 珠海艺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对绿色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促进我国在建筑设计上逐步转向绿色建筑。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重要性;要点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较快,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中消耗的能源业越来越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能源消耗问题。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要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并且重视就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新型节能材料、节能技术、新型设备的应用,保证绿色城市的建立,确保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设计可以积极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获得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帮助,还可以充分提高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造价成本,节约能源,实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绿色建筑设计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在建设过程中依靠运用节能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来实现建筑功能,绿色建筑设计最注重的就是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率,节约能源,而且还可以科学地降低工程成本造价,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利润;绿色建筑在设计时设计师会以人性化的角度综合考虑不同的情况,确保绿色建筑设计能够尽量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创建出更加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办公和生活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有效满足提高人们绿色生活环境的不同需求,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 二、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1、节能与能源利用 为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设计者应重视利用建筑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建筑物的朝向和楼距的考虑,尽量利用可再生的风能和光能,通过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控制减少空调和人工照明的使用率;充分运用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对墙体、屋面、窗户、阳台门、外门,以及不采暖楼梯间的隔断和户门等进行节能施工及使用节能材料;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光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以及通过先进技术获取自然环境(如污水、浅层地下水、土壤等)的能量。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环境和原生态系统的保护,有益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或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空调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采用节水节能型设备。规划设计好雨水的径流途径,包括地面雨水和建筑屋面雨水,如小区中公共活动场地、人行道和露天停车位可采用透水铺装材料,以利于雨水渗入;在降水量大的地方,还可规划设计雨水收集、处理、储存、回用等设施,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设置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和雨水调节池,可与绿地或住宅水景设计相结合,对所收集的雨水进行单独人工处理或进入住宅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室外绿化、景观用水、公共建筑空调冷却用水也可送至各用户水器具中以供使用。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采用性能高、材耗低、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体系;在建筑材料选择时尽量选择可再生、可回用和可循环的建材,建筑节能主要包括外墙保温、屋面保温、楼梯间及地下室顶棚保温、节能门窗、空心加气块等材料,例如:保温新型节能材料主要有硅酸盐保温材料(泡沫玻璃)、硅酸盐保温材料(泡沫玻璃)、胶粉聚苯颗粒、钢丝网采水泥泡沫板(舒乐板)、钢丝网采水泥泡沫板(舒乐板)、硬泡聚氨酯现场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板、自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采用工业化生产的成品,减少现场作业,例如: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放射性比较高的工业废渣的混合材料,这样就会加大水泥的放射性,污染环境。随着水泥中掺入工业废渣混合料的用量增加,水泥的放射性就会逐渐增强;减少施工废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5、合理利用资源 太阳能作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加强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通过绿色建筑设计手段使建筑自身应用太阳能采光、供暖同时维持建筑的能耗,或者凭借一定的设备来储热、发电以满足用户的巨居住需要。除此之外,风力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没有煤电、油电与核电所伴随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除了利用自然通风减少空调使用率,还可以利用风能进行风力发电和风力致热等,开发可再生能源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充分结合起来;同时,建筑是能源及材料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资源日益减少,保持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耗、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大力度进行回收利用旧建筑材料,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物质投入和废弃物及污染物的产出,这是绿色建筑体系比较重要的内在机制。可将建筑拆除过程当中的建筑材料,例如:2007年3月,在地处奥运场馆周边的首钢老山小区环境改造方案中,为实现小区环境改善和节约工程资金的目标,施工中,他们将小区路面换下来的九格砖收集起来再利用作为该小区内拦墙的砌筑材料,从而,降低了工程施工购买红砖的费用。废旧的建筑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到新建筑中。 6、采用节能新技术 节能技术是指根据用能情况,能源类型分析能耗现状,找出能源浪费的节能空间,然后依此采取对应的措施减少能源浪费,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建筑物生命周期内减少资源消耗并提高其利用率,最终建立有利于人们居住的绿色健康的环境。因此,不断地开发新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在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

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

附件 湖北省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附录B(施工图用)使用说明 1.在使用此模板时,设计人员仅需填写“达标简述”、“相关证明达标文件名称或编号”及“是否满足”等三方面的信息。可参照《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附录B填写。图审机构应审查各专业设计说明并在“审查是否满足”中逐条给出审查结果。 2.施工图阶段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分专业编写。此模板可作为某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也可作为某专业设计说明中绿色建筑设计章节,具体有设计人员确定。如果将此模板作为设计说明中的绿色建筑章节,模板的编号格式需调整的与设计说明条款编号格式相一致。 3.策划方案表中的“地标”指《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国标”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总平面设计) 一、设计依据 —1 —

—2 —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 2.《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 —3 —

二、设计目标 满足《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关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且达到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三、设计满足标准要求简述 设计满足标准要求的说明见下表 —4 —

四、设计自评 本项目满足《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中第七章适用于本项目的一般项要求,同时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得分达到分,在“节材与材 —5 —

料资源利用”方面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得分达到分,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得分达到分,在“提高与创新”方面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得分达到分,满足星级要求。 —6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 发表时间:2019-07-25T10:43:53.42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作者:叶子庄龙珊 [导读] 怎样在建筑设计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切实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就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展开探讨。 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95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能耗越来越大,其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的上升,每一年新建和改建的建筑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恶化。怎样在建筑设计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切实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就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展开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层次分析法;权重;方案优选 引言 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重要性的认识,绿色建筑不断的吸纳自然学科及社会学科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使得绿色建筑像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然而由于国内对绿色建筑研究较晚,目前对其内涵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绿色建筑进行正确定位,以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 1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整体性原则。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由多个评价指标组成的完整系统,在建立行之有效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时,必须综合考虑其在前期策划,中期建造以及后期使用的各阶段所体现的价值和达到的效果,对是否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评价,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只有把握整体性原则,才能更加客观的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做出正确的判断。(2)简明适用原则。在利用多层次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每一个因素对绿色建筑物评价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每个因素都进行分析会有很大的工作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最终评价目的选取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简化评价体系。这样一方面减少工作量,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2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模型建立 (一)构造判断矩阵。运用已构建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模型,按照每个层次的因子都以相邻上一层次各因子为基本准则,根据两两比较的判断原理,通过吸收众多业内知名专家的意见,对各方面、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依次进行比对打分,构造出判断矩阵A。(二)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为了使最终评价结果在最大程度上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有必要对所构造的判断矩阵A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公式为CR=CI/RI,其中CI为一致性检验指标,CI=(λmax-m)/(n-1)。其中,n表示判断矩阵的阶数,RI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具体取值详见表1。一般当CR<0.1时,则表示A可接受;若不可接受,则要对判断矩阵进程修正直至满足条件。 表1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取值 (四)建立模糊数学模型。由于上述确定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指标有些是难以被量化的,因此选用模糊数学模型来解决此类问题。详细计算步骤如下:(1)建立因子集U。首先令U={u1,u2,…,um},进而将每个因子细分为基础性要素,即U1={u11,u12,…,u1n},U2={u21,u22,…,u2n}…,Um={um1,um2,…,umn},m是评价因子的个数,n是每个评价因子的分类指标的数量。(2)建立U的多因子权重集A。选用AHP法根据重要性原则给各因子赋权,定义其权重分别为A1,A2,…,An,其中Ai>0,且∑ni=1Ai=1,则权重集为(A1,A2,…,An)。(3)建立U的评语集。通过聘请多名业内学者专家对绿色建筑设计性能按优、良、合格、不合格这4个等级分别进行评价打分,打分的范围在0~1区间内,总和为1,对打分后的每项指标取平均值得到最后的分数进而建立U的评语集。(4)对U中各因子进行评估,建立模糊评价矩阵R,R=(Rij)mn中Rij是专家对评价指标评分值。(5)对U进行评价,由Q=AR得出最终评价结论。 3层次总排序 相对于目标层而言,准则层Bi所包含的指标Cj,其层次总排序的权重值计算公式为:WCj×WBiW?(2)层次总排序结果: C=0.0167,C2=0.0471,C3=0.0089,C4=0.0275,C5=0.0060,C6=0.0158,C7=0.0182,C8=0.0100,C9=0.0055,C10=0.0025,C11=0.0062,C12=0.0154,C13=0.0439,C14=0.0979,C15=0.0206,C16=0.2109,C17=0.0309,C18=0.1543;C19=0.1223,C20=0.0250,C21=0.0725,C22=0.0419。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是施工与运营管理中的设备智能化指标,所占相对总指标的权重为0.2109,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施工与运营管理中设备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室温恒定设备,可以根据室温的变化自动控制开关,让室温维持在一个舒适的温度。排在第二位的是提高与创新中的节能环保创新设计,所占相对总指标的权重为0.1543,绿色建筑就是以节能环保的特点而被人们所认可,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必须鼓励节能环保创新设计。排在第三位的是室内环境质量中的空气品质,所占相对总指标的权重为0.122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产生的不良后果则是生存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日渐严重,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应以提供优质的空气质量为前提,让人们愉快、放心的呼吸。以上便是排在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中权重前三也是权重值大于0.1的重要指标。 4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体系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一是要保证建筑本身的成本、功能以及质量达到要求;二是要保证评价体系能够评价整个绿色建筑物施工过程。以绿色建筑物的节能设计为例子,首先明确设计方案的总目标———节能,并确定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从规划设计、节能技术、水资源利用技术和资源材料四方面进行评价;其次,确定影响此四大方面评分的基本因素,对于规划设计,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达到绿化环境的要求、合理设置地下综合功能室、合理利用废弃场地;关于节能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计算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设计围护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