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专题22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专题22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专题22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生产存在的地域特征;(2)能够说出水田农业、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等七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归纳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说明成因,进一步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

2、方法与过程

(1)利用素材引导学生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特点,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和案例分析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归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团队协作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农业生产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2)领会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感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认识科技进步对农业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生产特点及其成因。

难点:利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各农业地域类型,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点。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展示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景观图

教师:从刚才的图片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什么原因呢?

归纳:因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什么是农业地域类型呢?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地域内形成的具有不同部门结构和特点的农业生产类型。教师:我们生活在上海,每天的主食是米饭。为什么我们以米饭为主食呢?这当然跟我们上海的农业生产类型有关,那我们上海是属于什么农业地域类型呢?

归纳:水田农业

教师:除了我们上海,还有哪些地方也分布着水田农业?

读图: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

归纳:水田农业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教师:为什么这些地方会分布着水田农业?

归纳:这与当地的气候有关。

教师:当地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读图:世界气候类型图

归纳:这些地方以季风气候为主,还有热带雨林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的生长。所以水田农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提问:由于纬度位置差异,热量条件不同,因此从水稻种植区的北部到南部,一年分别可以种植几季水稻?

学生讨论。

归纳:从北部一年种植一季水稻逐渐向南部种植双季水稻和三季稻。热量条件起了重要的作用。

提问:水稻在生长季节需要大量的水,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因此水稻适宜在何种地形区种植?

学生思考。

读图归纳:在中国地形图上,东部季风区内多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里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地区,在丘陵地区种植水稻,必须修建梯田和充足的灌溉水源。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说出水稻生产的大致过程及与劳动力的关系。

学生思考。

读图:世界人口分布图、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考虑为什么亚洲的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以及种植水稻与人口的关系。

学生思考。

归纳:因为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我们把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从而进行精耕细作的经营管理方式称为劳动集约化。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密集,劳动力多,是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亚洲的主要水田农业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因此,在这里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水稻在这些地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史,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归纳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提问:亚洲的水田农业是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归纳:

1、小农经营方式,生产规模小。

亚洲的水稻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人家耕地很少。我国南方每户耕地的水稻天一般都少于1公顷。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低。

农民在田地上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是,由于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做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禽、家畜的饲料用粮。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很有限。

3、机械化水平和科学技术很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着自己的劳动能够完成农业活动,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在投入资金购买农业机械,因此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很低,在亚洲,除了日本在稻田机械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外,亚洲其他国家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

农民种植水稻主要凭经验。因此农民对种植水稻的科技投入很低,因此,要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为此,亚洲一些国家的政府都在大力推广新科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更新了3~5次,每次增产幅度达10%以上。最近,袁隆平院士研究无性杂交水稻取得成功,使水稻生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在我国农业的新增产值中,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占30%以上,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值已达到60%以上。

4、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集约化程度高。

总之,我国的水稻生产还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条件必将得到改善,我国水稻生产的潜力也会大大提高。

教师:刚才我们从地图中了解到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季风气候区,那么在我国季风气候区是否都分布着水田农业?

读图: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

归纳:不是的,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南才是水田农业的集中分布区。

教师:那么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北又是什么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呢?

读图:世界年降水量图,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国小麦分布图

归纳:这些地方年降水量比水田农业地区少,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但在250mm以上,人口分布比较稀疏,人口密度低,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教师:这些地方比较缺水,以小麦、玉米、高梁、棉花、花生等较为耐旱的农作物的种植为主。由于人口密度低,采用传统耕作方式,所以生产水平很低。在非洲的一些国家,粮食生产还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我们称这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为传统旱作农业。

归纳:

教师:上述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都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250毫米的地区。那么在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地区,又分布着怎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这些地区可以种植庄稼吗?

归纳:这些地区都是干旱、半干旱气候,在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地区,一般不能种植庄稼,应该以畜牧业为主。

教师:那么,畜牧业地区主要有哪些牲畜呢?

归纳:在不同的地区分布着不同的牲畜,除了牛羊,还有马、骆驼、牦牛等。

教师:你能否告诉我,为什么各地分布的牲畜不同呢?

归纳:这与降水量多少有关系。

教师:是的,各地放牧的牲畜类型与当地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牛、绵羊、马、山羊、骆驼的顺序大致反映了降水量由多到少的变化。

读图:年降水量图,推测一下这些地区的生产方式。

学生:发展的是游牧畜牧业。

教师:由于这些地区干旱,牧民们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牧草生长的情况,驱赶牲畜,逐水草而流动。通过放牧牲畜以适应降水不足的干旱地区的一种自给性农业,就称为游牧畜牧业。读图:世界农业地域类型,找出游牧畜牧业主要分布的地区。

归纳:在世界上用于游牧畜牧业的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非、西亚、中亚及非洲南部的一些地区,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部分畜牧业也属于这种类型。

教师:除了这些地区的游牧畜牧业,世界上还有另一种畜牧业。

读图:牧场畜牧业的图片

教师:这种畜牧业称之为牧场畜牧业,这种畜牧业主要分布的地区。

读图:世界牧场畜牧业分布图

归纳: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

教师:为什么这些国家可以发展牧场畜牧业呢?牧场畜牧业有什么特点?牧场畜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P67,新西兰的畜牧业。读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

归纳:

区位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

特点:实行围栏放牧、经营规模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我们把这种畜牧业称为牧场畜牧业。

思考:牧场畜牧业和游牧畜牧业,有什么不同?

归纳:牧场畜牧业实行围栏放牧,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游牧畜牧业,规模较小,“靠天养畜”。

教师: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有着大面积的草场,能否采用新西兰牧场畜牧业的生产模式?教师: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牧场畜牧业的生产模式。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水田农业传统旱作农业、游牧畜牧业、牧场畜牧业。

教师:一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不仅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也深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分析讨论。

展示有关地中海型农业资料。

图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中海型农业,分布、特点、形成原因。

学生选取代表,总结发言,其他组如有问题,鼓励提出。

教师归纳总结:

地中海型农业:

分布:南欧、西亚、北非等地中海沿岸,及面北美洲西海岸的地中海气候区。

特点: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主要农产品:种植的小麦、大麦等冬季作物为主的各物、蔬菜和各种抗旱耐热的经济作物,如油橄榄、无花果、葡萄和柑橘等。

展示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的资料和图片。

西欧农作物小麦、玉米、牧草、饲料规模大

北美牛、羊现代化

澳大利亚牲畜猪程度高

生产谷物家庭生产

我国农耕区

饲养家禽规模较小

展示:热带种植园农业的资料、图片,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图、世界气候类型图,请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分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部分热带地区。我国的海南省、、广东的雷州半岛和云南省南部。

特点:以大种植园式农场为主,商品化程度高。

原因:这些地区往往专业生产一种或几种热带作物,农作物品种很少,甚至是单一的,这种经济结构,我们称之为“单一经济”,是宗主国为把其殖民地变为原料供应地而极力推行的一种经济模式,强迫殖民地国家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供应出口的经济作物,使得这些农产品或为其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直到今天,热带种植园农业地区的许多国家的经济仍与西方

大国经济紧密相连,深受其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这些地区的商品化与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地区的商品化有本质上的不同。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大家应该认识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应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同时,大家也能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家都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家早就提出了科技兴农的口号,下面我们来看个案例。

案例分析:美国的小麦生产和我国东北小麦生产的异同,我国小麦种植区要提高生产水平,实现现代化还要做哪些工作?

展示:学习资料,两地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等分布图,人口、工业和科技等文字资料,完成美国小麦生产区位和我国东北小麦生产区位因素表。

美国的小麦生产

(1)分布: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我国东北地区的小麦生产

(1)分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归纳:

共同之处:1、地形以平原为主

2、气候夏季多雨,气温较高

3、水源充足

4、土壤深厚肥沃

5、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主要面向市场

不同之处:1、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地广人稀

2、我国东北大面积可垦荒地

可借鉴之处:1、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机械化程度,储存、加工、运输的领先技术等)

2、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3、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三维目标: 1.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 本观念。 教学重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 教学难点: 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有关世界地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过程: [读图]读教材第42页图3.1和图3.2,分析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为什么不同?并思考什么是“区位”。 一、区位的含义 学生讨论: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两地的农业景观不同,主要是它们所处的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同所造成的。这也说明两者的区位不同。 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图3.3)。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呢?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指导学生读图]根据教材第42页图3.3,思考以下问题: 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②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素外,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除以上因素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自身的资金情况,当地的科技情况等等对农民自身决策都是有影响的。 教师评价: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就是这六点。 1、气候2、地形3、土壤4、市场5、交通运输6、政策 [教学反馈]根据刚讲的农业区位因素完成第43页“活动题”。 学生讨论回答:略 【合作探究】 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 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全国适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

微专题(十三) 农业区位条件 (2017·山东潍坊模拟)1960年独立初期到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近年来,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石油产地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灌溉便利B.科技水平高 C.能源充足D.热量丰富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兴起 B.花生加工能力低 C.花生种植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差 D.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兴起 3.20世纪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减少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草原退化D.水土流失 答案 1.D 2.A 3.C 解析第1题,可可为热带经济作物,尼日利亚南部纬度低、热量丰富,适于可可种植。第2题,材料“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可以看出,花生衰落受石油工业影响。第3题,花生种植业主要在北纬12°左右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大力发展花生种植,必然破坏原有草原植被,造成草原退化。 (2017·山东潍坊二模模拟)雨育农业是指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下图示意伊拉克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分布区及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5题。

4.与灌溉农业区相比,该雨育农业区( ) A.地形平坦,平原广布 B.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C.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严重 D.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5.改善该雨育农业区发展条件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发展集蓄水工程、集蓄雨水 B.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C.修建温室大棚,减少水分蒸发 D.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答案 4.C 5.A 解析第4题,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平原地区,降水较少。第5题,雨育农业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所以应发展蓄水工程,集蓄冬季雨水,加强夏季灌溉。 (2017·山东淄博打靶模拟)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

南京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2讲农业地域类型(I)卷

南京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2讲农业地域类型(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38分) 1. (4分) (2019高二下·柳州期末)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分别属于() A . 大西洋亚洲 B . 太平洋亚洲 C . 印度洋非洲 D . 大西洋非洲 (2) 7月,对图示地区气候状况影响最大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 . 西风带 B . 东南信风带 C . 赤道低气压带 D . 副热带高气压带 (3)根据板块学说理论,图中③海域的变化趋势是() A . 逐步扩张

B . 逐渐收缩 C . 向北漂移 D . 向东漂移 (4)图中标注的几个国家大量出口的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 . 蔗糖 B . 红薯 C . 橄榄油 D . 长绒棉 2. (4分)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①耕地面积广阔②水热充足③土壤肥沃④劳动力丰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4分)近期我国某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使农田成了城里人眼里的香饽饽,医生、律师、公务员,都竞相捋起裤管袖子下田割回稻谷挖个番薯。结合下图,完成小题。

(1) 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 A . 为城市提供粮食及副食品 B . 丰富城市景观并发展旅游业 C . 缓解城市污染及热岛效应 D . 为农业培育粮食、蔬菜良种 (2) 新建八卦农田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充足的客源市场②国家的优惠政策③特色的农业模式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4. (4分) (2017高一下·乾安期末)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21讲《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复习讲义练习附答案

第21讲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程内容]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并 分析其农业区位因素。 [思维导图] 1.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亚洲季风气候区。 (2)作物:以水稻为主,种植历史悠久。 (3)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 (4)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 ?? ? ??气候: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和降水充足, 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地形:平原、丘陵地形,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②社会经济因素 ?? ? ??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经验丰富 2.季风水田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拓展延伸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 (1)河谷农业 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因其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区。 (2)绿洲农业 又称绿洲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新疆内陆盆地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山麓地带以及冲积扇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绿洲农业多呈岛弧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于荒漠地区。 (3)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是在天然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水利工程设施发展起来的农业,主要分布于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等地区,通过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实现稳产高产,有时还可以培育土壤肥力和冲刷盐碱,因此,灌溉农业是一种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农业。 (4)坝子农业 坝子农业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人们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景观图) 活动: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度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1)据图3.7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图3.8)。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

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思考:为什么千烟洲要采取这样的农业布局模式呢? 小结:因此,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考虑的主导因素往往不同,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 创设情境三: 在洞庭湖平原上种植了多 年水稻的你,发现你的邻居, 在这十几年把耕地改了几次: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 卉棚”,是哪些因素影响的? 作 物花卉 蔬 菜 稻米甘蔗 市场价 格(元 /kg) 5 3 2 1 生产成 本(元 /kg) 2.5 2 0.8 0.4 运费率 (元 /kg/km ) 0.5 0.3 0.01 0.01 单位面 积产量 20 15 4 10 影响农 业区位选择 的因素不是 一成不变的, 尤其是社会 经济因素。 学生 自由发言, 总结规律: 由社会经 济因素变 化导致的 变迁。 充分 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和获取知 识的主动 性;培养学 生分析图 表,对比归 纳的能力; 理论联系 实际。

农业及其区位因素专题复习

农业及其区位因素专题复习 福建连城二中陈立新 一、近两年高考试题的情况分析 2006年试题:北京36题:图示区域农业和工业区位分析;天津39题:天津市农业区位(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有利自然条件);重庆39题:农业区位(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 2007年试题:全国文综1第9~10题“农业的区位因素、人类的改造;农业”;全国文综2“6~7 题示意图中的退耕还林、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的选择;37.气候、农业问题”;山东(课改卷)31“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的区域图”。 二、农业及其区位因素知识要点 农业及其区位因素知识要点如下。 世界和中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差异的区位因素;我国主要商品粮、商品棉及商品糖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特征差异的区位因素;发展中国家三种不同类型的农业特征产生的区位因素;发达国家三种不同类型农业现代化化特征及其产生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如地形、城市、河流对农业生产地区差异产生的影响。 三、农业及其区位因素知识的复习途径 近年来各类高考地理试题都注重对农业及其区位知识的考查。在复习中可结合区域地理来进行:例1,在复习北方地区的的农业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1.由于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疏松,夏季雨量充沛、夏秋季光照充足、生长期长,为此农业可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宜种植耐旱、早熟的冬小麦,喜温、耐旱的花生和喜温好光、生长期长的棉花。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2.东北平原地势坦荡、土壤肥沃,分布着广泛的“黑土”。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农业可一年一熟,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粮食商品率高,被称为“北大仓”。3.北方是我国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主要出产苹果、葡萄、梨、桃、杏、柿、枣、粟、核桃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的苹果产量大,陕西、山西等省的苹果产量也很大,昔日黄沙漫漫的黄河故道已改造成为全国最长的果园带。例2,在复习中结合区域平面图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地区差异产生的影响;通过区域图来熟悉和掌握各大区域的农业产品分布和区位条件;3.通过图表和数据以及区域图来分析世界主要农产品的贸易和区位特点等。

四川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22讲 农业地域类型

四川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2讲农业地域类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38分) 1. (4分) (2019高二上·伊春期末) 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 .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 . 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 D . 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2. (4分)关于乳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都属于畜牧业,所以影响其区位选择的共同性因素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饲料 B . 乳畜业是密集的、商品化的大规模经营的农业地域类型 C . 乳畜业的区位选择一般是邻近消费区,分布在大城市的近郊区 D . 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周围业发展了乳畜业 3. (4分) (2018高一下·无锡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商品谷物农业

C . 大牧场放牧业 D . 乳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气候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4. (4分) (2016高三上·怀仁期中) 下图示意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四种代表性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结构及商品率情况。读图,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洲二中高红梅 【教学目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变化;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景观图认识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理解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对图3、3的阅读与讨论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3)通过“活动”与“案例”分析探究,熟悉并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方法与农业地域形成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4)通过体验高考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 (3)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思维与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与应用,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2)、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具体的案例 2、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农业区位理论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教材为平台,以新理念为指导,依照新课标,活用教材,利用乡土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运用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启发式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探究与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以探究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正确的价值观为目的,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业区位高考题集锦

农业区位专题训练(高考题集锦) 一、选择题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1~3题。 ①.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②.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③.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2012海南)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3~4题。 1、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①品种退化②产量过大③品质较差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A.提高产量 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 D.扩大销售渠道 (2012海南)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6~18题。 3、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4、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5、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 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在我国边境县中,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接壤国家数量最多。据此回答3-4题。 6.关于该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B.接壤国家有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C.因接壤国家多,使其成为边境贸易最发达的县 D.接壤国家均为内陆国,县内河流均为内流河 7.该县县城街道两旁的绿地在种植花草时铺设了塑料薄膜,主要目的是 A.防治病虫害B.改善热量C.增加水分D.改良土壤 8.下列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是()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市场 9.法国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新疆都以出产葡萄著名,下列因素哪个与此关系最密切()A.夏季炎热干燥 B.灌溉水源充足 C.河谷地形 D.传统的种植经验10.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市场 1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下列的()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12.西藏地区最具特色的农作物是()A.长绒棉 B.青稞 C.花生 D.大豆 13.近年来,塑料大棚蔬菜地在我国北方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湖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22讲 农业地域类型

湖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2讲农业地域类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38分) 1. (4分) (2017高二下·三明期末)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不同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A . 商品谷物农业 B . 季风水田农业 C . 大牧场放牧业 D . 乳畜业 (2)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 光照 B . 市场 C . 交通 D . 降水 2. (4分) (2019高一下·赤峰月考) 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美国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A . 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小 B . 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 C . 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 D . 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2)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 .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 . 增施有机肥,以提高玉米产量 C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营养价值 D . 延长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3. (4分) (2018高一下·长安期末) 下图是亚洲水稻分布区,回答下列各题。

(1)有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A . 雨热同期,地势平坦 B . 冬雨夏干,灌溉便利 C . 土壤肥沃,沿江沿海 D . 精耕细作,科技领先 (2)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A . 居民以米饭为主食 B . 单位面积产量高 C . 水利工程设施完善 D . 劳动力资源丰富 (3)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 . 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 C . 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 . 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4. (4分) (2019高二上·南充期中) 读1992和2012年澳大利亚五大类家庭农场数量统计表(单位:个),完成下列各题。 (1)与1992年相比,2012年该国五大类家庭农场数量变化反映出农业生产() A . 生产效率有所降低 B . 种植业产值低于牧业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本节第一次接触到区位的概念,理解区位的概念,是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将有利于高中人文地理部分工业区位等内容的学习。教材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具体案例,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二)学情分析: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素养。生活在小城镇以及乡村,对农业生产不仅限于耳闻目睹,而且有一定知识储备。 (三)教学思路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区位理论是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理论之一。农业区位选择是区位理论的开篇。通过对区位理论的探究,借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客观的地理思维。 二、教学思路。 为了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从以下环节做起: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家乡农业生产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首先使学生对农业区位有前期的感性认识,为其后的理论分析作出铺垫。 2、运用学生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加以推理,将感性的现象转化为理论,同时结合本地区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的可变化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将分析所得的理论转换反馈于实际案例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

高,区位理论思想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能力目标:结合本地区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培养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五、教学难点: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课时:1课时(40分钟) 九、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时间分配:3分钟。其中歌曲2分钟) 播放MTV,阳春组歌之甜甜的马水桔(部分)。 【教师】歌曲赞美了我们家乡的哪种特色水果? 【学生】马水桔。 【教师】我们家乡阳春在2003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马水桔之乡”。请大家回忆初

专题22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专题22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生产存在的地域特征;(2)能够说出水田农业、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等七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归纳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说明成因,进一步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 2、方法与过程 (1)利用素材引导学生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特点,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和案例分析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归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团队协作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农业生产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2)领会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感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认识科技进步对农业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生产特点及其成因。 难点:利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各农业地域类型,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点。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展示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景观图 教师:从刚才的图片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什么原因呢? 归纳:因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什么是农业地域类型呢?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地域内形成的具有不同部门结构和特点的农业生产类型。教师:我们生活在上海,每天的主食是米饭。为什么我们以米饭为主食呢?这当然跟我们上海的农业生产类型有关,那我们上海是属于什么农业地域类型呢? 归纳:水田农业 教师:除了我们上海,还有哪些地方也分布着水田农业? 读图: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 归纳:水田农业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教师:为什么这些地方会分布着水田农业? 归纳:这与当地的气候有关。 教师:当地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读图:世界气候类型图 归纳:这些地方以季风气候为主,还有热带雨林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的生长。所以水田农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提问:由于纬度位置差异,热量条件不同,因此从水稻种植区的北部到南部,一年分别可以种植几季水稻? 学生讨论。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农业区位的含义。(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农业地域的形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分析案例及读图能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合理进行农业选择。(2)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2)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二、教材分析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人教版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第一节,是农业生产知识的开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区位分析的意识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区位分析综合性强,依托于丰富的地理背景知识,涉及多学科内容,是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运用区位分析理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实际问题,应用价值很高。同时区位分析问题的命题素材非常丰富,往容易出能有效考查出学生识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稍复杂一点能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描述与阐述问题等多种能力,难一些则能考查出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地理知识,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将知识进行迁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地理素养,容易达到一定的信度和较高的区分度,同时又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新课改理念。 三、学情分析 新授课阶段,学生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等识记性知识关注较多,缺乏从整体上对某一地区农业区位进行综合分析的意识与习惯,应用区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本校学生大多住在城郊结合地带,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运用所学原理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五、教学方法与教具 读图法、问题探究法与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2019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二讲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专题跟踪训练11(含答案)

专题跟踪训练(十一) 第二讲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2018·高三全国(新课标区)金优试卷模拟(四))茶叶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大于800 mm、空气湿度为80%~90%,土壤pH约为5.6,气温在18 ℃~25 ℃之间的地区,茶叶鲜叶需要人工采摘。下图为我国茶叶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1~2题。 1.与江北茶区相比,江南茶区茶叶品质较好的原因是( ) ①气温日较差大②纬度高,生长缓慢③空气湿度大④酸性土壤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江南茶区属于暖湿气候,以酸性土壤为主,有利于茶叶生长,故B正确。 [答案] B 2.近年来我国茶叶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A.种植面积扩大 B.农药化肥成本增加 C.运输成本增加 D.劳动力价格上升 [解析] 种植面积扩大可能导致茶叶价格下降,故A不正确;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大,成本上升,但茶叶产量上升且茶品质下降,茶叶价格可能下降,故B不正确;茶叶运输量小,对价格影响小,故C不正确;由题干可以看出,劳动力价格对茶叶价格影响较大,故D正确。 [答案] D (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5月模拟)内蒙古包头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施“北菜南薯”战略。固阳县是主要种植区。通过高垄侧播技术,固阳县实现了马铃薯每亩增产2000多斤。读图回答3~4题。

3.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 ) A.垄更高,更有利于马铃薯充分吸收热量 B.侧播可使每株结的马铃薯量增多 C.侧播可增加马铃薯的种植密度 D.垄高后,会使马铃薯根系不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减弱 [解析] 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增加了马铃薯的种植密度从而增产,但材料没有显示单株增产,C对B错;马铃薯性喜温凉,A错;该方式对马铃薯根系及吸水能力的影响不大,甚至因覆膜可以增进吸水能力。 [答案] C 4.增产更要增效,固阳县在高垄侧播的基础上,通过选用黑白膜,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关于黑白膜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垄顶覆盖黑膜,阻断光照,抑制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 B.垄侧覆盖白膜,可以保墒保水,不影响光照,促进农作物生长 C.垄顶覆盖黑膜,可以降低地温,增强地力 D.黑膜能避免滴灌带受阳光照射而灼烧损坏 [解析] 黑膜吸热能力强,垄顶覆盖黑膜,可以提高地温,增强地力,选C。 [答案] C 光合作用是光生物化学反应,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若再增大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植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代表植物光合作用对于弱光和强光的利用能力,可作为研究植物需光特性的两个重要指标。读甲、乙两图,完成5~7题。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位的含义和农业地域的概念。 2.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示意图、地理图片、生活实例分析归纳结论的技能。 2.运用所学原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合理评价农业区位选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 【重点】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难点】 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 【教学方法】 导学法、讨论法。 【教具】 自制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什么是农业?你知道南京街上卖的甘蔗来自哪儿?南京为什么不种甘蔗?(学生讨论回答。)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由于生物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农业又是发展历史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农业地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究竟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的形成,本节我们共同探讨。 (二)教授新课 1.提问:观察、对比图3.1和图3.2,思考两地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提示:从两地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思考。)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点拨。 2.再观察我国“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畜牧业”两幅图,请说明农业区位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绝对区位(即不同农业生产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相对区位(即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3.提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通过课件动画展示。 4.教师提供“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相关图片、资料等,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1)农业区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你知道为什么《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吗?(气候)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大米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这儿居民的主食,你知道水稻喜欢什么样的气候吗?(引导学生读下列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训练气温和降水统计图的读图分析能力。) 学生回答: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它生长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教师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查找有关的地名,平时注意多积累,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拓展思考: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看,我国南方和北方相比哪里更合适种植水稻,为什么? 主要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 农作物的需水量 (2)地形、土壤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读图3.7,让学生分析我国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的丘陵地区为什么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坡耕地上的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横坡垄作,即垄的方向和坡向垂直;一种是顺坡垄作,即垄的方向和坡向平行。下图示意两种种植方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的坡耕地大多采用横坡垄作,其主要原因() A.可充分利用坡度,提高排水效果 B.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品质量 C.便于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D.可减轻水土流失,便于保水保肥 (2)下列国家的坡耕地最适合顺坡垄作是() A.英国 B.印度 C.日本 D.马来西亚 2.人们通常利用海运和空运向驻留在南极的科学家提供食物。如今,科学家已能通过南极温室(见下图)自己种植蔬菜。南极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由自控系统自动控制温度、湿度、灌溉泵和营养液。根据目前设计,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等产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普通温室相比,南极温室() A.结构轻便 B.能源消耗少 C.环境污染小 D.密闭性强 (2)与海运调入的蔬菜相比,南极温室种植的蔬菜()

A.农药残留多 B.生产成本低 C.营养价值高 D.品种丰富多样 (3)目前,南极温室的主要任务是生产青菜,主要考虑的是青菜() A.对温度要求低 B.对光照要求低 C.需求量大 D.生长周期短 3.“徒河黑猪肉”产自山东省济阳县徒骇河流域,是山东及全国知名品牌。黑猪生长一年以上,森林牧场自由放养,吃纯粮大枣享自然落果。啤酒发酵饲料、中药防控、运动减肥、康乐运输、宰前排毒、低温保鲜等技术荣获多项国家专利。徒河黑猪肉以济南、北京、上海为核心城市进行专卖并辐射全国,每斤售价接近百元。为让普通百姓吃得起徒河黑猪肉,消费者可以“付费认养”,通过电子眼随时监控黑猪的生长和屠宰,猪肉制品归消费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徒河黑猪肉”的核心竞争优势是() A.销售价格低 B.味美营养高 C.储存保鲜久 D.专卖城市多 (2)“徒河黑猪肉”专卖店最适宜布局在() A.中心商务区 B.农产品批发市场 C.居民区附近 D.高速公路站口 (3)“付费认养”方式大大降低了黑猪肉价格,主要原因是() A.减少了销售环节 B.扩大了销售市场 C.缩短了出栏周期 D.改善了生产环境 4.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的规模化农业经营新模式,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新业态。“循环式”托管是农业托管生产模式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循环式”托管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采取托管模式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20 农业区位 练习作业

微专题20 农业区位 练习作业 (2020·山东青岛模拟)芒果为阳性物种,对气温适应性广,但生殖生长对气象条件要求比较严格。芒果一般在11~12月花芽分化,12月~次年2月开花,开花期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开花授粉。湿度适宜度指数更能反映芒果单产的丰歉情况,开花期间天气干燥对芒果丰产较为有利。下图示意昌江芒果开花期气象适宜度。据此完成1、2题。 1.昌江芒果开花期内,最为干燥的时间是() A.12月中旬B.1月中旬 C.2月下旬D.3月下旬 2.昌江新品种芒果开花期在12月中旬及以前,或2月中旬及以后,可以大概率避开() A.低温天气B.温暖天气 C.干燥天气D.潮湿天气 (2020·海南模拟)原产于新疆的哈密瓜,如今在海南已采用大棚种植方式开始了规模化生产。2020年初,海南哈密瓜大面积滞销,当地政府通过出资补助收购商,加大电商营销力度等方式,使滞销问题得以缓解。据此完成3、4题。3.海南采用大棚种植方式,生产哈密瓜的主要目的是() A.保温B.防风雨 C.保水D.增大温差 4.此次海南哈密瓜滞销得以缓解,关键在于当地政府() A.解决了土地供应B.提高了产品品质

C.打通了产销链条D.降低了运输费用 (2020·北京西城模拟)2020年3月26日,四川省青川县“白叶一号”白茶进入实验采收阶段。自2018年起,浙江省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选择向青川县捐赠茶苗540万株,建成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后期加工、销售由浙江省茶叶集团负责。读图,完成5、6题。 5.青川县种植茶叶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势平坦开阔B.气温年较差大 C.春季降水丰沛D.土壤呈微酸性 6.为让“扶贫茶”真正成为“致富茶”,安吉县的工作重点是() A.改良茶叶品种B.落实销售渠道 C.持续提供资金D.提高机械化水平 (2020·山东潍坊模拟)地处东非高原的肯尼亚是世界最大的红茶出口国,其茶树种植历史始于20世纪初,由英国殖民者从国外引入。早期种植规模较小,直至新的耐旱品种引种后,茶叶的商业化种植规模迅速扩大。肯尼亚现有约500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多数茶叶的采摘都是由人工完成,采摘后立即送往工厂。茶树种植区和茶叶加工区分布一致,加工后的红茶通过东部沿海城市蒙巴萨销往世界各地。据此完成7、8题。 7.影响肯尼亚早期红茶种植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 C.交通D.市场 8.肯尼亚茶树种植区和茶叶加工区分布一致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营销成本B.节省运输费用 C.提高茶叶品质D.减少工资投入

第二十一讲农业地域类型练习

(2017宁夏六盘山期末)东北冷凉区既是我国重要的玉米集中产区,也是我国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随着玉 米、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其他农作物的面积不断减少。该区域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用品种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象。据此完成第1~3题。 1.东北冷凉区种植玉米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土壤贫瘠 B.气候干旱、降水少 C?日照时数少,光照不足 D.无霜期短,热量不足 2.东北冷凉区调减玉米的重点区域是() A.辽宁辽河流域 B.吉林松花江流域 C.黑龙江北部地区 D.内蒙古南部地区 3.东北冷凉区调减玉米播种面积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化 B.劳动力不足 C.市场需求饱和 D.国际优质玉米的竞争 答案:1.D 2.C 3.C 解析:第1题,我国东北地区是肥沃的黑土,A项错;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属湿润、半湿润地区,B项错;东北地区纬度高,夏季昼长较长,日照时间长,C项错;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无霜期短,热量不足,是其种植玉米的不利条 件,D项正确。第2题,四个地区相比,黑龙江北部地区纬度最高,热量条件最差,因此是调减玉米的重点区域,C项正确。第3题,农业生产区位因素中,市场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C项正确。 (2017宁夏银川一中二模)下图为云南哈尼梯田主要粮食作物投入、产出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第4~5题。 ■农药和化肥成属羁 人力戒木 O韬力如 口想收人 ■挣收人 4.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5.哈尼梯田玉米种植面积远大于红米种植面积,其原因最可能是() A.经济效益高 B.市场需求量大 C.人力成本低 D.水利工程量小 答案:4.A 5.C 解析:第4题,云南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适合水稻生长,且表格信息显示水稻种植收益相对较高,因此其农业地域类型为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程教案)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本节第一次接触到区位的概念,理解区位的概念,是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将有利于高中人文地理部分工业区位等内容的学习。教材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具体案例,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二)学情分析: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素养。生活在小城镇以及乡村,对农业生产不仅限于耳闻目睹,而且有一定知识储备。 (三)教学思路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区位理论是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理论之一。农业区位选择是区位理论的开篇。通过对区位理论的探究,借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客观的地理思维。 二、教学思路。 为了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从以下环节做起: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家乡农业生产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首先使学生对农业区位有前期的感性认识,为其后的理论分析作出铺垫。

2、运用学生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加以推理,将感性的现象转化为理论,同时结合本地区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的可变化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将分析所得的理论转换反馈于实际案例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区位理论思想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能力目标:结合本地区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培养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五、教学难点: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