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复合麻醉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复合麻醉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复合麻醉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复合麻醉护理体会

静脉复合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较好、并发症少。近年来由

于镇静镇痛药物的出现,使静脉复合麻醉手术的应用更广泛。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术

后护理,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为患儿的早日康复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2012年,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手术的患儿136例,年龄在5个月~2

岁24例,3~6岁共46例,7岁~12岁66例。手术种类为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先天性

隐睾、急腹症、巨结肠、幽门狭窄、淋巴结核等。

1.2 麻醉方法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氯胺酮采用肌注或静注,异丙酚全部采用泵入。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对于手术和麻醉,患儿非常紧张和害怕,家长则担心麻醉药物会影响孩子的

智力,不配合甚至拒绝术前准备。对此我们手术前一天,来到病室向患儿及家属如实告知手

术麻醉的有关程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已获得他们的信任,减少家长的担心,消除患儿的恐

惧和焦虑。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术前访视是减轻患儿和家长焦虑

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2.1.2 做好详细术前评估术前评估重点是患儿年龄、身高、体重、营养状况、重要脏器的功能、有无呼吸道感染、有无发热、了解药物过敏史及变态反应史、有无手术麻醉史。

2.1.3 指导禁食、禁水时间为避免麻醉手术中胃反流和误吸,无论手术大小,术前都必须严

格禁食、禁水。婴幼儿或儿童在手术前6小时禁牛奶、哺乳或固体食物。对1岁以下哭闹不

止的婴儿,可于手术前在护士的监督下进2小勺糖水。对于某些病人,如饱食的患儿,常有

呕吐、误吸及窒息的危险,急性肠梗阻的患儿,由于肠管扩张、腹内压增加胃排空时间延迟,所以更严格的限制饮食是必要的。

2.1.4 遵医嘱准确术前用药氯胺酮麻醉后可引起明显的唾液和支气管粘液分泌物增加,特别

是渗出性肥胖的婴幼儿,极易造成麻醉诱导期呼吸道梗阻。因此常规手术前30分钟阿托品0.02mg/kg/im,必须强调时间的准确性。对于急症的患儿,手术前10分钟阿托品0.1~0.2mg/

次/iv,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证麻醉诱导的平稳。

2.2 术后观察及护理

2.2.1 做好应急准备准备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准备好各类抢救物品、急救药品。如:

血压计、听诊器、电动吸引器、氧气、人工通气道。对重症及急诊手术的患儿应准备多功能

监护仪、呼吸机,对各种器械要接通电源,备用。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安的患儿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常规吸氧,

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喉痉挛等情况,避免误吸,造成呼吸

道梗阻。如患儿突然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困难、躁动不安、脉搏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应

迅速查找原因,同时立即托起下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加大氧流量面罩吸氧等紧急处理后,马上通知医生。

2.2.3 严密监测病人的意识、呼吸及末梢循环情况,根据病情需要定时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因为婴幼儿血氧饱和度下降速度很快,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特别重要。静脉复合麻醉最严重

小儿麻醉的护理配合体会

小儿麻醉的护理配合体会 随着医学的高速发展,小儿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需手术的患儿日趋增多,新的“手术风险”不断产生。良好的麻醉不但可消除患儿痛感、保持安静,利于手术顺利操作,还可降低术中应激反应,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是一个工作整体,在手术过程中要相互密切配合,以提高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使患儿早日康复。现将小儿麻醉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一般护理 1.1 由于患儿对就医持有本能的害怕、恐惧,拒绝接受治疗操作。因此,进入手术间前,可让亲属在等候厅陪护协助安抚患儿情绪,必要时准备玩具,减轻患儿焦虑和哭闹,减少胃肠胀气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加。 1.2 一般情况下,术前禁食2岁以上为8 h、1~2岁为6 h、6个月左右为4 h;由于婴幼儿耐受饥饿的能力差,患儿择期手术宜安排在第一台为宜。 1.3 提前准备好麻醉后体位所需物品,长条形软垫一个置于患儿肩背部、约束带4条固定四肢腕踝部、固定好静脉穿刺部位。 1.4 手术铺巾前,室温宜相对调高(尤其是冬天),防止受凉;控制滴速;备好吸引器、氧气、气管插管等急救物品。 1.5 连续监测氧分压、呼吸、心率变化,>2岁则应监测无创血压,严密观察患儿辅助呼吸参与的强弱及呼吸节律,皮肤、指甲、口唇色泽,如患儿氧分压下降或呼吸抑制(口唇发绀),应立即托起下颌,面罩吸氧2~3 min,一般情况下症状可缓解;如患儿有痰鸣音,呼吸短促,口中有涎液流出时,应予吸痰,吸痰不超过10 s,动作轻柔,边吸边向上旋转。 2 全麻恢复期护理 2.1 苏醒前期,患儿意识尚未恢复,出现幻觉、呼吸不规则、躁动、哭闹,四肢不随意运动,往往容易发生窒息和意外。因此,应注意观察患儿意识,年长儿尤应注意其神志变化;加强床旁看护和制动,防止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躁动也可由于尿储留、疼痛引起,应观察膀胱充盈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同时,患儿躁动时可能将被子踢开,应随时盖好,注意保暖。 2.2 及时处理并发症①呼吸不规则,多由于全射麻醉后分泌物积聚于咽喉及呼吸道、麻醉本身对呼吸抑制以及口腔手术后出血、舌根后坠等引起。应立即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口腔手术的患者取肩部垫高头偏向一侧仰卧位;呼吸有鼾声屏气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托住下颌,双手将下颌向前向上托起至听到呼吸音通畅为止,若效果不佳,可用舌钳拉出舌头或置通气导管。②喉头水肿,可由于插管时动作粗暴或管径较粗、插管时间过长引起。积极协助医生用药处理。③呕吐:常见原因为麻醉后反应。麻醉清醒或刚清醒时,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分泌物,防止分泌物误吸造成窒息、肺不张或吸入性肺炎。 3 用药护理 3.1 小儿施行手术和麻醉多不能合作,常选择氯胺酮作为基础麻醉药。患儿进入手术间前,应准确测量体重,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氯胺酮作用快、维持时间短,麻醉诱导后应尽早开始手术,节省手术过程时间,减少氯胺酮用量。 3.2 氯胺酮用药后分泌物明显增加,当麻醉浅、手术刺激、缺氧等情况时,均可诱发喉痉挛。因此,术中应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应予吸痰,保证呼吸道通畅,备好气管插管及抢救药物。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精选、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提高对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案针对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150例确诊肺炎患儿,通过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等治疗,加强病情监测等对症治疗等措施,在常规小儿肺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吸氧等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出入院宣教质量,以提高患儿依从性及家长的信任,进而提高疗效。结果150例肺炎患儿在合理治疗机良好的护理干预下均完全康复出院,无不良并发症发生,且无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结论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病情,以提高患儿肺炎治愈率,利于预后,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肺炎是由病毒、细菌或肺炎支原体等单独或协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冬春季节和气候骤变时节[1],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严重的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是导致我国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若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2]。患儿入院后,除给予各种对症治疗外,小儿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同样重要。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而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完全可以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并减少其相关并发症[3],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现对我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150例小儿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50例,男98例,女52例;年龄3岁±1.9岁;病程5-10天,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半发热;X片可见

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 1.2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病情给予解热、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稳等。同时依据不同病原菌选用适合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通过正确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同时给予细致综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治疗中积极加强病情监测,150例小儿肺炎患儿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无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2护理干预措施 2.1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18 ~22℃,湿度为55% ~60%。防止病房干燥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适宜的温湿度可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可明显减轻患儿呼吸的症状[4]。让患儿多休息,尽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因为适度的休息,可以减少机体的氧耗量,避免肺过度工作,保护患儿肺功能。同时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适当活动,以增加肺通气,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各种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病室保持安静,有利于患儿保证睡眠,促进机体的恢复。如病房条件许可,最好要将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同病原体感染的肺炎(如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及支原体感染等)患儿分别安置在不同的病室,防止交叉感染。病房每日双氧水喷雾消毒2次,保证室内空气清洁[5]。 2.2心理护理 患儿多伴有“打针疼,吃药苦”心理,因此对待患儿态度要亲切和蔼,耐心与其沟通,取得患儿的信任,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患儿安抚工作,给予安慰及鼓励,减少其恐惧心理,增加患儿治疗信心。多与家长交流,同时向患儿家

小儿麻醉围手术期的护理

小儿麻醉围手术期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9-14T09:26:00.6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强猛[导读] 患儿年龄小,不懂事,再加上手术时间长,体位的摆放很重要。 强猛(河北省保定市解放军二五二医院麻醉科河北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2-073-02 小儿氯胺酮、七氟醚麻醉是小儿短小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麻醉中精心的护理对小儿术中的安全及术后的身体和心理的恢复很重要。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氯胺酮麻醉的患儿虽意识消失,但仍保持吞咽反射,由于患儿神志不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极易诱发呼吸道梗阻,故应保持良好的体位。应采取平卧、肩下垫一小软枕,头偏向一侧体位,如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特别是对手术时间长、用药量大的患儿,术中应及时吸痰并吸氧,面罩给氧为最佳。 2 摆正手术体位 患儿年龄小,不懂事,再加上手术时间长,体位的摆放很重要。摆好手术体位时,既要暴露手术部位,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还要注意循环系统的功能。平卧位时患儿肩下垫一软枕,既保持呼吸道通畅,又防止舌后坠。氯胺酮麻醉术中出现肢体肌肉的不自主动作,不论何种体位都要使患儿舒适,避免受到伤害。骨隆突、关节处用软垫垫好,四肢用绷带固定,以免术中乱动,影响手术进行。 3 基础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全麻患儿术前均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可抑制下丘脑功能,抑制皮肤黏膜腺体分泌,使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散热减少。另一方面,氯胺酮可使肌肉张力增高,产热增加,故术中应监测患儿体温,在体温超过38℃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使患儿体温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呼吸道管理: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术中应随时提醒手术人员忌用自己的手或器械压迫患儿腹部影响呼吸。腹部手术操作,动作应轻柔,确保腹式正常呼吸。肌肉注射氯胺酮意识消失后,建立静脉通道。氯胺酮对心血管有兴奋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因此,往往掩盖休克的早期症状,故术中应持续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4 注意术中输血、输液速度 由于小儿水代谢比成人快,不易耐受脱水,因此术中掌握正确的输血、输液速度对麻醉苏醒非常重要。输液量应计算术前禁饮禁食散失液量、机体正常维持量、手术麻醉失液量。护士应在术中精确计算输液滴数,避免输液过慢引起患儿脱水,过快导致心肺负担加重,甚至肺水肿。 5 避免发生围手术期受伤 麻醉苏醒前由于患儿易发生躁动,有可能发生坠床而受到伤害,因此应用约束带固定患儿四肢。约束带应松紧适宜,防止造成末梢循环障碍。氯胺酮可使大脑边缘兴奋,苏醒期还易出现谵妄、喊叫、幻觉、眼球震颤等症状,切忌在患儿未彻底清醒前拍打或呼喊患儿,应保持安静,减少刺激,使症状逐渐消失。 6 术后清醒回病房的注意事项 氯胺酮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呼吸抑制、舌后坠,因此在手术结束后,需常规吸氧,可用可调式面罩吸氧。如果患儿出现舌后坠现象,可以将患儿头稍微后仰,拉直气道,也可放口咽通气道。运送途中需携带小儿呼吸气囊,便于途中吸氧,必要时携带手提式血氧监护仪。注意观察患儿口唇颜色,肢体颜色及血氧饱和度,以保证运送途中的安全。

麻醉常识—小儿麻醉

麻醉常识—小儿麻醉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麻醉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吗 很多家长担心麻醉或麻醉药物会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其实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根据目前国内、外资料显示:没有证据证明,当前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及方法对儿童的健康、智力有害。 笨和聪明均与脑有关,脑细胞的活动必须有充足的氧气与糖原,如果有呼吸、循环障碍就会造成脑细胞缺氧,倘若脑细胞停止供氧5-8分钟,就会严重影响脑细胞的代谢,影响脑功能,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要回答麻醉会不会影响小儿智力,首先要分析麻醉后会不会有脑缺氧小儿常用的麻醉方法有4种: (1)基础麻醉,指术前先用镇静药,然后用局麻或神经丛阻滞麻醉。 (2)部位麻醉,包括局训麻醉、腰麻、神经丛阻滞麻醉。这两种麻醉只阻碍神经纤维或神经干的传导,起到局部麻醉作用,麻醉过程中神志是清楚的。因此智力不受影响。 (3)全身麻醉,所谓全麻是吸入了麻醉药或静脉内注入麻醉药后,抑制大脑皮质,使小儿暂时失去知觉,在无痛觉安睡的情况下保证各种手术的完成。全身麻醉过程中,病儿的呼吸由机器控制,供氧得到保证,一切生命指标如血压、心跳均在正常范围,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不会引起脑缺氧。在全身麻醉过程中,虽然小儿

失去意识,但麻醉过后,小儿逐渐清醒,一切恢复正常,如同睡了一觉醒来,对小儿智力也没有影响。 (4)低温麻醉,一般用于小儿心血管手术。此麻醉需阻断循环,并使体温下降,小儿的呼吸、循环,并使体温下降,小儿的呼吸、循环用人工心肺机代替,使代谢保持最低水平。曾对这些小儿手术前、后做智能测试对比,发现动手术前、后的智商并无明显区别。接受麻醉后手术的小儿,记忆力正常,学习成绩并不下降,所以家长对麻醉的顾虑是不必要的。 在此提醒家长切不可将术后恢复期患儿反应迟钝,误认为是麻醉药物对智力的影响。因为,小儿代谢率低,排泄功能差,加之术中贮存于脂肪、肌肉等组织的麻醉药物在术后向血液中“二次分布”,患儿血液中仍残留一定麻醉剂,表现出术后恢复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该现象是麻醉药物正常代谢过程,勿需多虑。 可能有人说:“某某孩子是因为手术麻醉而变傻的。”对这种情况要作具体分析。刚才说了,人的脑细胞活动是和氧气紧密相关的,在麻醉或手术中,往往由于病人呕吐,舌后坠堵塞呼吸道,喉痉挛导致窒息等都会突然发生脑缺氧。术中心跳骤停、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也会发生脑缺氧,不及时抢救,就会引起不良后果。这些都是麻醉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使用麻醉药物引起的。饱食后的患儿容易因呕吐误吸而发生呼吸道堵塞,引起脑缺氧,患儿术前4-6小时应绝对停食禁水。当然,麻醉药作为一种药

小儿肺炎的护理心得

小儿肺炎的护理心得 发表时间:2011-11-03T15:18:40.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曹艳华[导读] 咳痰为大量脓性绿色痰为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黏稠血性痰,易造成气道黏液梗阻,为肺炎杆菌性肺炎。 曹艳华(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5023)【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4-0344-03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 目前对肺炎的临床诊断分类,主要还是结合病理形态,病原体和病程。 一、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肺炎。尤多见于婴幼儿,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华南地区反而夏天发病较多。 (一)病因 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于肺炎球菌所致,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则少见。 病毒所致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 (二)临床表现 起病可急可缓,发病前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数日。早期发热多在38~39℃,高达40℃左右,热型为弛张热和不规则发热。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肺部体征不明显。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咳嗽及咽部痰声,呼吸时呻吟,呼吸浅表、增快,每分钟达40~80次。常见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周或指甲发绀明显,三凹症现象。胸部体征早期不明显,数日后,可闻细小湿啰音或捻发音,哭闹和深呼吸时才能听到。病灶融合扩大时,可闻到管状呼吸音,叩诊浊音。 重症病儿表现有其他系的症状及体征: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腹胀、腹痛等。循环系症状,常出现心音低钝,脉搏加速,每分钟140~180次。肝脏短时间内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征象。神经系统症状,常有烦躁不安或嗜睡。晚期可出现惊厥及各种神经症状。X线检查,病因不同,X线表现的变化,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其特点。 (三)护理 (1)呼吸道隔离。按病原体、病程及病情轻重分室居住,腺病毒、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肺炎与危重病儿分放抢救室内,要求医护人员和家属戴口罩进病室,避免在原肺炎基础上继发感染。 (2)病室环境应清洁、整齐、舒适,每日通风3次,室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 (3)发热、气促均应卧床休息,咳喘病儿取半卧位,病情稳定后适当活动。 (4)饮食应选用半流食,婴儿可选用乳类,呛咳病儿可选用糕干粉牛奶,用小孔奶头喂奶,每吸吮3~4次,拔出奶头让病儿休息片刻。每日总液量、热量、输液速度同腺病毒肺炎。 (5)口腔清洁。婴幼儿奶后饮水,学龄儿童早、晚漱口,重症病儿要作口腔护理。 (6)对症护理。①退热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方法,也可用中药。②烦躁:烦、喘、憋时,按医嘱给适量镇静剂,必要时可给氧气吸入或冷空气疗法。③腹胀:抬高床头,作肛管排气。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儿的精神、神态、面色、脉率、呼吸、缺氧等变化,还应观察咳喘的性质。痰的颜色、量、气味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与医师联系,及早治疗。 二、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主要致病菌是肺炎球菌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大叶肺炎,属原发性;小叶或支气管肺炎则多是继发性,可继发于病毒肺炎。葡萄球菌在小儿属多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近年来白葡萄球菌败血症及肺炎在小婴儿有增多趋势。 (一)大叶肺炎 1.病因病灶局限在一个肺叶或一节段而不致扩散。大多数发病>3岁,婴儿时期偶见发生。病原体绝大多数为肺炎球菌,少数为其他细菌和病毒。 2.病理变化病理以肺泡炎为主,一般局限于一个肺叶或其大部分,右上叶或左下叶最为多见。肺最初充血2~3d肺泡内含纤维素渗出物,大量红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以及很多肺炎球菌充满肺泡,称红色肝变期。4~5d肺泡内充满网状纤维素,红细胞渐消失,肺叶由红变为灰色,又称灰色肝变期。 3.临床表现起病急,突然高热40~41℃,全身疲乏,烦躁不安,头痛。呼吸急促,鼻扇,面色潮红或发绀,咳嗽不重,无痰。重症可有惊厥,澹妄及昏迷等,大儿童可出现口唇疱疹。胸部体征: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低,3~>5d出现大量啰音。晚期病例出现胸膜摩擦音。X线有均匀而致密的大片阴影。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可>2万,偶达5万~7万,尿检查可见微量蛋白尿。心电图急性期表现窦性心律不齐,甚至心肌受损的图像。 5.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胸部体征,X线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咳嗽和胸部体征不显。 6.护理 (1)病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环境清洁、安静。 (2)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伴胸痛可患侧躺卧,体温恢复正常后可以下床活动,注意气候骤变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较多。 (3)饮食。选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半流食,恢复期改用软饭。 (4)注意观察用退热药后因出汗多,体温骤降而发生虚脱情况。及时用温毛巾擦去汗液,更换内衣。 (5)早期发现并发症肺脓肿或脓胸的发生,观察病情、病程关系,呼吸次数,缺氧表现,痰液性质及量,胸痛的部位及变化等;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治疗。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对患有支气管肺炎的小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基础护理与加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性。结果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2%,观察组为94%,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对象均存在咳嗽、发热等明显支气管肺炎症状,经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异常,在血清肺炎支气管抗体诊断下结果显示为阳性。 1.2 一般方法 1.2.1 加强沟通由于小龄患者对疾病治疗、吃药、注射等操作会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须首先与患儿沟通,告知其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同时与患儿家长积极交流,了解患儿喜好与过敏、病史情况[3] 。在与患儿交谈时应态度亲和、面带微笑,可从患儿喜欢的动画片、卡通人物着手,逐渐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之后鼓励其积极面对各项治疗操作,提升治疗依从性,消除紧张及不安的情绪。 1.2.2 不良反应护理由于支气管肺炎需在临床用药上使用的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这两种药物都可能造成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例如引发呕吐、恶心、腹泻、腹痛等不适感[4] 。因此护理中首先应告知患儿及家属胃肠道反应情况,并在输液时注意避免空腹状态下进行。输液过程中需加强对患儿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观察,注意稳定其输

液期间情绪,避免由于不耐受或恐惧影响到输液安全性。可根据患儿 的耐受程度及年龄调节滴注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5 滴左右即可。 1.2.3 加强观察由于患者年龄偏小,因此在支气管肺炎基础上还有可能出现其它疾病危险。因此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尿量偏少、腹部疼痛、肢体浮肿、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慌心悸、口唇发干等不适感,同时对其生命体征予以严密监护。当发现异常时,需立即上报主治医生并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平稳期需观察其是否存在出血倾向,例如皮肤、牙龈、口腔、排尿等。若患者存在严重水肿或呼吸困难情况,可通过体位的变化减轻肺部负荷,也可给予利尿剂帮助体内多余水份排出。 1.2.4 饮食护理患儿住院期间应保持清淡的饮食,并加强营养的摄入。可制作鸡蛋羹、南瓜羹、红枣粥、山药粥等令患儿服用,同时加强新鲜蔬菜的摄入,例如菠菜。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大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应合理搭配饮食,尽量少吃多餐。除此之外,还应做好 患儿的口腔护理,可及时用盐水将口腔彻 底清洁,避免口腔中滋生炎症。 1.2.5 呼吸道管理 由于患儿年龄偏小,因此在咳痰能力上存在一定缺陷。护理人员可通过拍背、体位变化使患儿正确地将痰液咳出[5] 定期将患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除,也可采用雾化吸入方式,帮助将呼吸道中的痰液与分泌物排出,并且避免痰液回流。 1.3 统计学分析

小儿外科手术的麻醉及注意事项

小儿外科手术的麻醉及注意事项 学号:1205100224 姓名: 宋菁玲 专业:临床医学层次:专升本 教学点名称:陕西省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张掖工作站 【摘要】小儿与成人在解剖、生理,药理及心理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年龄愈小,差异越明显,至年龄达到10-12岁时,才逐渐接近成人。熟悉小儿与成人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方能确保小儿麻醉的安全。对小儿手术应根据手术种类、部位、范围和方法,小儿的年龄,简单病史与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与某些特殊检查,呼吸、循环,以及ASA分级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对患儿做出全面评估,拟定麻醉方案,进行有计划的麻醉,才能保证麻醉按计划实施,确保患儿麻醉安全。 【关键词】小儿外科手术麻醉注意事项 随着麻醉技术的快速发展,麻醉已能安全,常规的应用于婴幼儿、新生儿的各种手术,因小儿头大、颈短、鼻腔及气管狭窄、舌体肥大等,致使围术期小儿麻醉相关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成人,随着更安全麻醉药物的应用,先进监护设备的使用,儿科专科麻醉医师的培养,麻醉相关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临床上麻醉不良事件仍不能完全避免。因此,通过患儿入院的病史、体格检查、各项常规化验检查与必要的各种特殊检查,制定 ASA分级等,对患儿做出全面评估,制定麻醉计划,早期识别危险因素,优化麻醉方案,降低风险,使麻醉按计划实施,可减少小儿麻醉相关死亡率。 【麻醉术前访视与术前准备】 1. 术前访视 手术前应进行访视,对患儿及家属进行详细解释,以减少患儿的心理恐惧。强烈而持久的恐惧心情,会使交感--肾上腺系统功能耗竭,增加麻醉与手术危险性。患儿恐惧与焦虑不安主要来自环境的突然改变与医护人员施行的疼痛性操作。麻醉医师应帮助患儿调整强加于他的环境条件,并能分担他的困难,在不能与其进行对话的情况下,应设法用肢体语言与患儿沟通,消除其恐惧、焦虑心情,达到取得患儿信任,也使患儿父母能全力配合麻醉。对学龄前儿童,要进行语言安慰,以增加患儿安全感。对学龄儿童,应对其解释麻醉与手术的必要性,并说明麻醉与手术会带来一些不适

小儿麻醉诱导的护理体会

小儿麻醉诱导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确保患儿安全进入手术间,能更好地配合麻醉工作。方法患儿进入手术间前先用咪唑安定(0.05mg一0.1mg/kg)IV进行镇静,待患儿入睡后,再 送入手术间。结果镇静后患儿SPO2维持95%以上,呼吸平顺,躁动及哭闹明显 减少。结论在家长陪同下患儿进行镇静后再送人手术间,确保术前各项工作能 有效地进行,能减少患儿恐惧感,同时能减轻家长的焦虑与情绪。 【关键词】诱导镇静护理 小儿手术在手术期间多选用全身麻醉以达到手术之要求,为确保患儿在进入 手术间前的诱导麻醉过程达到安全、有效,密切配合麻醉医生做好麻醉诱导期间 的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传统方法患儿进入手术室后未作麻醉诱导送入手术间,术后随访一小部分伴患儿有手术恐惧感,因此,为减少上述症状,我院自2006 年开始,对进入手术室的患儿采用选镇静入睡后[1],再送人手术间的方法,术后 随访患儿无手术恐惧感,方法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11年5月,我院行小儿腹腔镜下内环口结扎术260例,患 儿年龄1-4岁,体重:8-16kg,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接上SPO2监护仪后,直 接由护士将患儿送入手术间;B组:患儿在家长陪同下,在麻醉准备间静脉注射 咪唑安定(0.05mg-0.1mg/kg),接上SPO2监护仪后,观察患儿入睡后,再由护 士及麻醉师将患儿送入手术间。其中A组100例,B组160例;手术时间、年龄、体重无统计学差异。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术前1天访视患儿,带上适合其年龄性别的玩具,能帮助尽 快消除陌生感,拉近与患儿及家属的距离。向家长及小儿介绍有关手术及麻醉的 情况及注意事项,使家长了解小儿在手术准备间的镇静过程。同时要了解清楚小 儿的既往史及各项术前准备是否充分。 1.2.2物品准备:SPO2监护仪,小儿呼吸囊,平车床,棉被;室间准备:吸 引机、吸引管、麻醉机、约束带,室内温度22-26℃,湿度55-60%。 1.2.3入室时护理: A组:护士用约束带将患儿固定好及做好保暖措施,直接由护士送人手术间。 B组:患儿静注咪唑安定后未能完全入睡,护士需用手按压患儿下肢进行固定,上防护栏,做好保暖措施。患儿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保持输液通畅。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入手术间前SPO2值及呼吸的比较 SPO2值(%)呼吸(次/m) A组(100例) 95%-100% 20-28 B组(160例) 95%-100% 19-26 表2入手术间前情绪变化的比较 躁动(人数)哭闹(人数) A组(100例) 50 60 B组(160例) 7 4

小儿麻醉流程

小儿麻醉流程 一, 小儿年龄范围:出生→12岁 二, 气管内全麻适应症:危重小儿,头、颈、胸部手术以及腹部大手术,俯卧位,侧卧位手术或估计手术中呼吸道难以管理的手术。 三, 要点:1,询问术前禁食时间和是否有呼吸道感染: 固体食物牛奶糖水果汁 <6个月4h 2h 6—36个月 6h 3h >36个月 8h 3h 2,查对术前必用药:阿托品 0.02mg/kg im 或海俄辛0.01mg/kg im 3,麻醉静脉诱导:(未开放静脉通路的小儿可行基础麻醉后入室:氯胺酮4-8mg/kg im) 咪唑安定0.1-0.2mg/kg iv或丙泊酚1-2mg/kg iv 芬太尼0.005mg/kg iv 或氯胺酮1-2mg/kg iv 维库溴胺0.1mg/kg iv 或阿屈库胺0.6-1mg/kg iv 4,麻醉维持: 可根据麻醉深度以丙泊酚+芬太尼+肌松剂单次或持续维持. 5,气管导管选择:导管内径=年龄(岁)/4+4.0 (需备多大一号和小一号两根导管) 6,插管深度: 经口途径=年龄(岁)/2+10cm 经鼻途径比经口长2cm 7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容量模式8-12ml/kg O之间 压力模式15-20cmH 2 呼吸频率: 16-40次/分可根据ETCO2调整 I:E=1:2或1:1.5 四,小儿骶麻适应症: 适用于腹部以下的手术. 用药: 1%利多卡因1ml/kg用于骶管腔总量不超过20ml 五,小儿腰麻适应症: 适用于下腹部以下的手术.穿刺点L3-4或L4-5 用药: 下腹部手术0.15mg/cm椎长下肢会阴部手术 0.12mg/cm椎长 椎长即颈7棘突至骶裂孔距离 六,臂丛神经阻滞适应症: 上肢手术. 用药: 1%利多卡因8-12ml/kg肌间沟或腋路给药

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011-07-19 13:22:08) 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区环境,关心、爱护病儿,亲切地与病儿及家长接触以消除焦虑、疑虑与恐俱心理,利用适当的时机简要说明各种检查的过程,以取得配合。 3.病室环境清洁、舒适、空气新鲜,保持适宜温湿度,一般新生儿要求室温22℃一24`C,相对湿度55%一65%;婴幼儿室温20℃一22℃,相对湿度55%一65%;儿童室温18℃一200C,相对湿度50%一b0% o 4.病区内备有急救设施,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氧气、开口器、吸引器.、气管插管、输液器、输血器、各种无菌包及急救药品等。 5.培养病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保暖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6.对危重病儿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妥善固定各种管道并保持畅通。 7.告知家属防止病儿跌伤,注意安全。 8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作好病儿及家长思想工作,消除其顾虑,减少恐惧,取得配合。 (2)全面了解病儿健康状况,包括完整的病历,全面的体检和必要的化验。 (3)注意保暖,严防低温致硬肿症、肺炎发生。 (4)保证睡眠,改善营养,以免削弱抗感染的能力和影响术后恢复。 (5)皮肤准备:术前i日清洗手术区皮肤、理发、剪指(趾)甲、更换清洁内衣。 (6)胃肠道的准备: ①胃肠道手术,术前1一2日改进流质饮食。一般手术,术前8一12h禁食,术前4-6h禁水,以防麻醉或术中呕吐,引起误吸和污染。 ②一般手术,2岁以下病儿术前晚用等渗温盐水灌肠,2岁以上病儿用肥皂水灌肠。结肠、直肠手术,术前晚及手术日晨用等渗盐水灌肠,术前2一3天口服肠道杀菌剂。 (7)做好交叉配血型准备,对贫血病儿术前可少量多次输血。 (8)做药物过敏试验,并观察记录,若有.过敏及时报告医生,更换药物,并做醒目过敏标记。 (9)观察病儿的体温,如超过37 9C,及时通知医生。 (10)术前30min按医嘱给予麻醉前驱药。 (11)消化道手术病儿术日晨留置胃管并妥善固定。 (12)进手术室前核对姓名、床号、腕带标识,排尽尿液。盆腔手术或估计手术时间长者,应插好导尿管。 (13)做好术后床单位准备,备齐所需的各种用物,如心电监护、吸引器、减压装置及无菌引流袋等,必要时准备气管切开包和急救用品。 9.术后护理: (1)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病儿,轻稳搬动,了解手术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观察皮肤对刺激的反应,肢体的活动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未醒前病儿应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3)给予低流量吸氧。 (4)严密观察神志、血氧饱和度、末梢循环及生命体征变化,早期发现窒息、休克、感染等合并症。 (5)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脱,敷料湿透应及时更换。 (6)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堵塞、受压、扭曲;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7)保持输液管通畅,根据病儿年龄及病情调节输液速度。 (8)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防止发生口腔炎、压疮发生。 (9)保暖新生儿可放人暖箱内,婴幼儿可用热水袋,勿将热水袋直接与皮肤接触以防烫伤。 (10)非腹部手术,不引起全身反应的小手术,术后4一6h可给正常饮食;全麻清醒后,恶心呕吐消失的非腹部手术,可先给流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食;腹部手术或留置胃肠减压者,禁食、静脉补液,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食。 (11)休息与活动:病情许可,应早期离床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适当休息。新生儿及不能行走的婴幼)L应由家长协助翻身、拍背、活动肢体,以减少肺部合并症。 (12)健康教育: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探讨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回顾本院2008年收治的221例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过程及注意事项。发现小儿肺炎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因此,对肺炎患儿一定要细心护理,密切观察,同时应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才能降低小儿肺炎死亡率。 标签:肺炎;患儿;护理;健康指导 肺炎系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1]。此病是儿科常见疾病中能威胁生命的疾病之一。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左右小于5岁儿童死于肺炎,占小于5岁儿童总死亡率的28%;我国每年小于5岁儿童因肺炎死亡者约35万,占全世界儿童肺炎死亡数的10%。因此,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小儿肺炎的死亡率,是21世纪世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纲要规定的重要任务。所以,在治疗小儿肺炎过程中,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本科2008年收治的221例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2008年收治小儿肺炎患者221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24 d。其中1岁以内83例,1~5岁102例,6~12岁36例,由此可见,小儿肺炎是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典型病例:患儿11个月,住院号为2008948,患儿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气喘、纳差5 d,经当地卫生所治疗无效且病情加重而住进本院儿科治疗,入院时咳嗽、气喘,呈张口点头样呼吸,双侧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精神萎靡不振,呈嗜睡状。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布满较广泛干湿啰音,心率140/min,诊断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保护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流量为2 L/min,改善肺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首先治疗心力衰竭,积极控制肺部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1 d后患儿病情逐步好转,直至病愈出院。 2护理措施 2.1改善呼吸功能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环境舒适,病室应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22℃,湿度保持在50%~60%。 2.2纠正缺氧 对体质特别弱或幼小患儿可在吃奶前后给予20~30 min的吸氧,流量为

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戚翔张惠军 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在小儿腹部外科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气腹引发的生理改变及不利影响比成年人严重。因此,麻醉的处理也存在一定难度。现将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气腹的影响 1. 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CO 2气腹的建立,使腹内压增高,CO 2 向血流弥散,易引起高碳酸血症。而且,腹 内压的增高,使膈肌上移,功能残气量(FRC)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呼吸道阻力增加 从而使气道内压升高,膈肌运动受限,肺内气体分布不均,通气/灌注(v/Q)比值失调,最终导致缺氧和CO 2 潴留,尤以合并小气道和肺泡萎陷时为甚。另外,膈肌的移位可使气管导管偏深或插入一侧主支气管,而发生意外的单肺通气;加之婴儿呼吸道短、细,咽喉反射不敏感,中枢对缺氧的耐受性差;尤其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功能余气量小,闭合气量较高,呼吸储备差,故更易发生缺氧。研究 表明,年龄越小,气腹对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 CO 2 )的影响越明显。这可能是 由于潮气量较小,而全麻下的机械无效腔增大,肺泡通气量降低,使CO 2 更易蓄积。因此,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关键是对呼吸的管理。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其次,要使用高浓度氧及较大的潮气量。必要时采用改良T形管控制呼吸,使机械无效腔减少,增加新鲜气流量。 2. 气腹对循环的影响 气腹对循环的影响主要源于CO 2 气腹和高碳酸血症。腹内压的骤然上升,使胸膜腔内压变为正压,引起回心血量减少。而心血管的代偿反应使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及毛细血管楔压显著升高,同时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上升,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而心脏后负荷小儿的增加,又可引起心室功能曲线右偏,体循环阻力增加,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导致心排血量减少。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对心脏容量和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腹内压的升高会影响心室的前后负荷,但心脏的收缩功能维持不变。Huetteman等研究发现,15~63个月的小儿腹腔镜手术腹内压在12 mmHg时,会引起室间隔运动显著减少,而左心室前壁和后壁运动不受影响。有人通过超声心动检查发现,气腹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收缩期末纵向侧壁压力显著升高有关。Baroncini等建议,在麻醉期间,应使新生儿的腹内压不超过6 mmHg,而较大儿童的腹内压不超过12 mmHg。如果腹内压为15 mmHg或更高时,有发生低心排.出量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左心室收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概述 新生儿肺炎(pneumonia of newborn)是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称晚发型肺炎,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少数是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的。 主要分为吸入性肺炎及感染性肺炎两大类,可以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并存,新生儿肺炎一般指感染性肺炎。于宫内、分娩过程中感染的称为宫内感染性肺炎,于出生后感染的称为生后感染性肺炎,或称新生儿早发型肺炎(出生7 天内发生的肺炎)和晚发型肺炎(出生7 天后发生的肺炎)。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 万~200 万新生儿死于新生儿肺炎。 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急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3.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感染、环境温度变化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有关 护理评估 1.患儿性别.年龄,出生体重 2.医疗费用问题 3.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 4 身体评估包括孕周娩出方式孕期病史 5.患儿一般症状肌张力呼吸心率体温原始反射皮肤黏膜血压等 6 社会心理状态住院费用家属对患儿生命预后担心 持续评估 1. 生命体征 2血压血糖出入量体重增长情况 3肺部听诊情况痰液情况 4 药物使用情况 5生化检查情况 6 有无并发症 7.患病期间患儿能获得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8.住院期间家长能表达出焦虑失望感积极求医主动配合治疗 9有无皮肤完整性受损

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5-10-30T16:59:58.5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作者:陈利伶 [导读] 衡阳市中心医院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陈利伶 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0例。对照组患儿术后麻醉复苏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对比,并对比苏醒后小儿躁动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P<0.05,SpO2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观察与护理 小儿行手术治疗时一般采取全身麻醉,但是这种麻醉方式容易使患儿因术后疼痛和创伤而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麻醉过程中维持机体平稳,降低应激反应,是麻醉科急需解决的问题[1]。为了探讨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有效护理方法,本文选取行全麻手术患儿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颇为明显,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共计50例,其中男孩24例,女孩26例;年龄3岁-8岁,平均年龄(6.25±1.36)岁;体重12kg-30kg,平均体重(21.45±4.56)kg;患儿母亲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0例、大专15例、高中18例、初中7例。观察组患儿共计50例,其中男孩25例,女孩25例;年龄2岁-9岁,平均年龄(6.33±1.41)岁;体重11kg-32kg,平均体重(21.58±4.63)kg;患儿母亲文化程度包括本科9例、大专16例、高中17例、初中8例。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母亲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帮助患儿完成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术中配合麻醉师摆放体位,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复苏期严密观察患儿体征,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需增加巡视病房的频次,对患儿的血压、心率值和呼吸频率等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在出现异常时可即刻联系主治医师处理。(2)呼吸系统护理。气管插管患儿需要被保持气管通畅,防止出现滑脱,并及时清理分泌物,确保氧气供给。无气管插管患儿应将头偏向一侧,稍微后仰,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避免出现误吸。(3)安全护理。术后在麻醉苏醒期帮助患儿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因舌后坠和分泌物过多引起窒息,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嘱患儿家长注意看护,防止因躁动、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自伤等意外事件[2]。(4)体温监测。麻醉苏醒期注意将室温控制在25-28摄氏度,避免患儿着凉,可给予棉被保暖。对于术后体温升高患儿,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发生高热惊厥和酸中毒。(5)循环系统检测。加强对患儿心音检测,如出现心率减缓,可能是迷走神经亢进或严重缺氧,需要在明确原因后及时给予纠正[3-4]。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对比,并对比苏醒后小儿躁动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家长满意度调查表为我院自行设计,其内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在护理人员不在现场情况下由患儿家长采用不记名方式自行完成填写[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两组对比数据进行处理,计数数据比较行卡方检验,并采用率表示;计量数据比较行t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将P<0.05确定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P<0.05,SpO2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一。

临床医学论文 130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临床医学论文 130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130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和发热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1~14岁,平均(7.5±3.5)岁。所有患儿均因咳嗽、气促发热就诊。肺部?音患儿86例。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10)×109/L 19例,>10×109/L 111例。经X线胸片检查,123例患儿显示双肺可见肺纹理增粗或有不同程度的斑片状阴影。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130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65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2.1.1 保持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畅通常规护理过程中应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呼吸护理干预,呼吸道的护理是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护理人员必须保证患儿呼吸道处于畅通的状态。护理人员对患儿应该勤拍背、勤吸痰、勤定时或不定时进行雾化吸入。小儿肺炎患儿出现呼吸衰竭时可以使用人工呼吸机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