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唐河龙山40MW风电场工程升压站35KV集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章)

2015年月日

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目录

1.适用范围 0

2.目的 0

3.编写依据 0

4.工程概况 (1)

5.组织措施: (2)

6.安全措施 (2)

7.本工程设计要求 (7)

8.组立塔施工规定 (9)

9.塔材运输 (9)

10.施工方案选择 (10)

11. 技术措施 (18)

12.质量保证措施 (20)

1.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天润唐河龙山40MW风电场--升压站35KV集电线路工程。

2.目的

通过本施工方案规定的工艺方法和操作程序,使杆塔工程施工满足设计和工程的安全、质量要求,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编写依据

3.1天润唐河龙山40MW风电场--升压站35KV集电线路设计资料;

3.2龙山风电场35KV施工图纸会审纪要;

3.3龙山风电场35线路工程施工设计;

3.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2—2004)

3.5《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

3.6《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

3.7《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手册》(立塔工程部分);

3.8《66KV及以下电力线路工程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4.工程概况

本工程天润唐河龙山40MW风电场--升压站35kV集电线路工程,本期风电场共新建16台风力发电机组, 集电线路分为两回, 每回架空依次经过8台机组箱变附近(每回包括一条主线一条T接线). 最终以电缆进入升压站。线路亘长10.8KM单回。

导线为LGJ-185/30.钢芯铝绞线。地线为单地线,其中一根为16芯ADSS光缆,另一根地线为1*7(GJ-35)型镀锌钢绞线。

本线路工程的杆塔工程量为:铁塔组立51基,总重167635.5吨,其型号数量见下表:

5.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张海峰

现场工作负责人:刘建设

现场安全员:刘敬民、涂贞武

立塔施工一组组长:吉孝富

安全员:蒋信云

高空作业:彭高峰黄正彬江小华胡洪春绞磨:许后泉

地勤:赖华高

立塔施工二组组长:付天平

安全员: 夏华立

高空作业:李文友包月光张傍云

绞磨:王建政

地勤:易绍国

6.安全措施

6.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6.1.1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员的主要职责 6.1.1.1项目经理:

工程施工的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制订本工程安全目标、管理方针,对工程安全生产及安全体系建立、健全负全面领导责任;负责审定、批准安全生产重要活动及重大举措。主管安全监督部门并支持安监人员认真履行安全职责。

贯彻国家、省局等上级安全生产的法规、法令,贯彻业主、监理工程师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

6.1.1.2 技术安监组安全负责人:

负责工程施工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并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情况;负责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对贯彻落实业主、监理部门、项目经理的安全指令进行监督、检查,对生产中的人员、机具的安全状态进行控制和监督。组织安全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负责安全制度制订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编写。 6.1.1.3现场安全员

对本队所辖施工任务和人员、机具等安全负全面责任,贯彻落实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的安全指令和上级安全文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主持安全活动和安全检查,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和安全总结工作。协助组长实施安全管理工作。 6.2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6.2.1建立并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及网络。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为安全技术负责人,由各部门领导,班队第一安全责任人及安全员组成本工程安全保证体系,按照施工合同,《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等制订本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度,做到层层抓安全,人人管安全,安全责任风险全员承担,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6.2.2施工前,应遵照业主制定的安全管理办法,制订安全管理细则,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

6.2.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所有施工人员在进场前后必须参加《安规》考试合格;特殊工种施工人员还必须进行特殊工种培训,持证上岗。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者,将进行处罚,并由上级安监部门科组织重新学习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工作。

6.2.4安全施工检查制度:

查领导、查管理、查隐患、查事故处理,发生问题,填写《安全施工问题通知书》,送当事单位限期处理并反馈;规定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班组每周进行一次、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

6.2.5安全例会:

项目部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总结上周安全工作,布置计划下周安全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并作好记录。

6.2.6安全奖惩制度:

根据规定,公司、项目部以年度计,对发生安全事故单位进行处罚,对安全状况良好的单位进行奖励。以月计,对施工人员个人进行奖惩。对习惯性违章者,按《习惯性违章处罚条例》进行处罚。对发生重大事故责任者,按规定处以严重惩处。

6.2.7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

建立安全风险机制,实现安全风险承担,发生安全事故的,没收抵押金并加倍处罚。

6.2.8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行车安全教育。遵守交通法规,勤于检查车辆各种性能,谨慎驾驶。对发生事故的按损失的40%处以个人罚款。

6.2.9工作票制度:

对一般施工项目,每班组每天填写安全记录,对危险作业项目,每班组、每施工点、每道工序必须填写。根据现场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措施。

6.3 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6.3.1开工前,项目部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在施工前后对施工人员作全面身体检查,尤其是高空作业人员,在整个施工期间,配备必须的药品及设备等。

6.3.2进场的所有工器具、设备都必须经过试验、检修和维护、保养。重点检查抱杆、拉线、牵引重要工器具;对张力架线的导引绳、牵引绳都必须全部经试验合格。

6.3.3各工序和特殊作业以及重要跨越施工作业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经项目总工批准,报监理部门。施工前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时严格按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施

工,保障施工安全。

6.3.4加强班组建设和管理,班组实行安全日活动制度和站班会制度。每周每班不少于3小时的安全学习和活动时间;安全日做到有内容、有目的、有记录;工作负责人应会同安全员每天对施工作业场所等作一次全面检查。每天开工前工后班会上,施工危险点,讲解当天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和要求,检查施工人员装备情况。

6.3.5加强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将民工、临时工纳入项目管理范围,必须参加技术交底、安全学习和考试,参加安全日活动和班会。

6.3.6成立消防、治安领导小组,加强消防、治安管理工作。

6.3.7对易燃易爆物要设专人登记、看守,按规定定期检查。材料站设专人24小时看守、检查。

6.3.8按规定在施工现场、材料站、生活区等地配置合格的消防器材和悬挂警告牌。在施工现场实行挂胸牌制度;并在现场施工牌上写上主要的安全措施,插上彩旗、标语,增加安全气氛。

6.3.9做好工器具设备、安全用品和用具的检查试验工作,并做好记录,保存试验资料。导引绳、牵引绳必须全部经拉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3.10配合好业主、监理部组织对工程施工的安全检查,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人力等条件。安全检查真正起到使安全管理规范、消除事故隐患的作用。

6.3.11严格遵守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把安全施工合同的要求纳入施工安全目标,贯彻落实到每个角落和每一个施工人员。

6.3.12建立各种安全管理台帐,保存各种安全文件和资料,收集安全规范、规程。项目部、班组一级都必须各自建立台帐。

6.3.1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双保险安全带,对个人安全更有保证。

6.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分析安全薄弱环节,拟将采取以下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见工程施工安全薄弱环节及安全技术措施:

6.5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安全过程控制图 6.5.1杆塔组立工程安全施工控制图

7.本工程设计要求7.1. 塔腿编号:

7.2组立塔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值重新校核转角塔、耐张塔的基础顶面预偏值。

7.3铁塔组立之前接地装置必须埋设完毕,组立完第一自然段后,接地线必须与塔腿可靠接地。

7.4防盗螺栓安装高度为:横担以下至地面;所有铁塔横担以下至地面均需装设防盗脚钉。脚钉末端有弯钩时,弯钩一律朝上。全塔螺栓均需采取防松扣紧螺母。

7.5本工程脚钉安装位置:

7.5.1直线塔脚钉一律装设于D腿;

7.5.2耐张转角塔:塔身部(下横担以下部分)装于内侧D腿;头部(下横担以上部分)安装在线路转角外侧小号方向主材上;双回路塔转角小于60°装设于D和B腿;转角大于或等于60°安装在转角内侧的B(左转)或D(右转)腿方向主材上。

7.6铁塔螺栓及脚钉其扭紧力矩应不小于设计部门规定值,如下表所示:

7.7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7.7.1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往外,垂直方向由下往上。

7.7.2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往外;中间由左向右;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7.8螺栓连接构件应遵守以下规定:

7.8.1螺杆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

7.8.2螺母拧紧以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小于2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导地线挂线板处的螺栓需采用双帽,组装时需注意。

7.8.3须加垫片者,每端不宜超过2个垫片。

7.8.4铁塔同一节点处的螺栓长度须一致不可长短不一,螺栓帽的倒角侧需朝外。

7.9 塔脚保护帽:塔脚保护帽施工待架线施工完后再浇灌。

8.组立塔施工规定

8.1基础经中间检查验收合格(包括施工记录签证填写完毕);

8.2混凝土应达到以下强度:分解立塔为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为设计强度的100%。

8.3组立塔施工前应认真按设计图纸检查基础根开、同组地脚螺栓小根开、顶面高差(转角

塔预高值及高低腿基础高差值)等,并做好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对未达到养护期或有其它质量问题的,在问题未处理好之前不得组立塔。

8.4 做好组立塔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以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掌握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避免盲目施工、野蛮施工。

8.5必须组织施工人员对工器具进行全面认真地检查,确认配套工器具、设备全部完好合格才能使用。

8.6 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

8.7平整相应的组装场地,对影响组装和吊装的障碍物要预先采取措施处理。

9.塔材运输

9.1塔材及工器具小运

9.1.1根据铁塔施工图检查到位的铁塔型号是否与设计相符,确认无误后方可小运。

9.1.2塔材及工器具小运由技工负责指挥,技工必须熟悉铁塔型号、有关的铁塔结构图以及小运的道路情况;运输前必须对民工交待安全注意事项。

9.2运输安全注意事项:

9.2.1运输用的工器具应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

9.2.2一人肩抬多件塔材时,塔材应绑扎成捆并牢靠。

9.2.3人力运输的道路应事先清除障碍物,转弯处应加宽.

9.2.4长重构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明确一人指挥,步调一致、同起同落。

9.2.5两人抬运长重构件,应同肩抬运,做到同起同落。

9.2.6途中休息应选择道路较宽处,将构件置于路边,不得妨碍他人通过。

9.2.7雨后抬运物件,应有防滑措施。

9.2.8运至杆号的塔材及工器具,必须及时派人看守,防止被盗。

9.3清点塔料、现场布置

9.3.1 运至桩位的塔材,按照施工顺序分类、排列,对照铁塔图纸核对清点,发现缺材应及时通知材料部门补件,关键部位缺材时,不得立塔。

9.3.2对运至桩位的塔材构件弯曲不应超过该构件长度的2‰。且最大弯曲变形量不得超过5mm,若弯曲变形量超过以上规定,而未超过规范要求,必须进行冷矫正,矫正后不得出现裂纹。

9.3.3 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塔材应予以更换。如发现有轻微的生锈,应除锈后涂漆刷富锌漆。

9.3.4 根据组立塔方法做好现场布置施工准备。

10.施工方案选择

10.1 根据本工程铁塔结构特点及地形特点,决定采用以下工艺组立铁塔:

10.1.1采用内悬浮外落地拉线铝合金抱杆(规格为□500×□500×21m)分解组立铁塔,每吊起吊重量控制在800Kg以内。

10.1.2采用近年现场较常用的无拉线小钢管抱杆(规格为Φ200×12m)。φ200×9m钢管小抱杆壁厚6mm,单根重量176kg,当抱杆腰箍固定在距根部2m处,抱杆倾斜不超过10°时,最大起吊重量允许400kg,两根抱杆联合平衡起吊重量允许800kg。组立铁塔采用φ200×12m小抱杆分别立于四根主材内侧,抱杆及吊塔件时均以固定在主材角钢上的上、下两道腰箍控制。抱杆顶端挂一只2t小滑车,穿一根φ13×150m起吊钢丝绳,起吊钢丝绳以人工绞磨控制。

10.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施工措施

10.2.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1)抱杆规格:□500* □500mm 。

(2)抱杆伸出最上层腰箍距离:≤12000mm 。

(3)最大允许起吊负荷:≤0.5T (系指吊件净重,当抱杆单侧吊装时,抱杆可倾斜500mm )。 10.2.3抱杆使用允许工况:a 、抱杆拉线、控制绳对地夹角小于45°,承托绳对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0°,起吊滑轮组对垂直方向的夹角不大于15°。b 、承托绳的长度,承托绳对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0°。 10.2.4现场总体平面布置

图二:施工工艺流程图

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的现场布置示意图

10.2.5地锚选择

在地质条件允许情况下如普土、坚土可以用2个,5T地钻做主牵引地锚,用1个3T地钻配合使用作拉线地锚。

10.2.6劳动组织(见下表)

10.2.7铝合金抱杆内悬浮立塔工具配套表(单基)

φ200×13m钢管小抱杆组立塔施工工艺流程:

10.3.1组立塔腿

将四个底座抬起装到基础上,上好地脚螺栓。先不要紧固,以利于塔腿段封面。用白棕绳扎好主材起立反方向及左右控制绳,用人字抱杆将塔腿主材起立就位后,将所有与塔座相连接的螺栓全部装上紧固。

10.3.2地面组装

组装前先要熟悉图纸,认清图号,看清材料编号,并注意图上有关特殊说明及注意事项。根据抱杆的提升高度及允许荷载合理确定吊片组装的高度及重量

根据地形条件以及吊片起吊方向的位置进行组装布置,吊片的组装应组装于塔位左右或前后侧,不可过远或过近。

构件组装有困难,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少量螺孔位置不对,需扩孔时,扩孔部份不应超过3mm,当扩孔需超过3mm时,应先堵焊,再重新打孔,并应进行防锈处理,严禁用气割扩孔或烧孔。

杆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紧密,交叉构件在交叉留有空隙者,应装设相应厚度的垫圈。

地面组装时,对于跨度较大的吊件及薄弱的塔片应用圆木、双钩等补强。

部分辅助塔件,可附带在主材上,但绑扎或穿螺栓(出牙),一定要牢固,位置必须合适,

严防跌落。

部分受地形条件限制,需竖起来组装时,应用大绳打好临时拉线,防止塔片倾倒伤人。

组装时,脚钉位置,螺栓穿向等应符合设计图纸及工艺要求。

10.3.3抱杆提升

在上腰箍附近挂一只2t开口滑车,将抱杆本身的起吊钢丝绳穿过该滑车后拉到抱杆根部并绑扎好,启动人工绞磨,使抱杆在两只腰箍的控制下提升至所需高度。

10.3.4起吊塔片(段):

(1)塔材在地面组装成片后,如图一所示以两根抱杆均衡起吊。若组片重量超过800kg 时,应先吊装单根主材、然后利用事先挂在被吊主材上端的小滑车及φ13钢丝绳吊装正、侧面塔材。塔件吊离地面0.8米时,应停止牵引检查各部位的情况(绞磨锚桩、起吊牵引绳、抱杆弯曲、抱杆根部等),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情况严重的应将塔片段放下。

(2)本工程铁塔塔身段可按《铁塔组立工艺规程》(QJ/FSD26.22-96)中有关规定采用Φ200×12m抱杆组立。本工程铁塔的各杆段根开较大,主材较重,且各杆段较长。主材较重时只能采取单件起吊,只有当组片重量不大于500公斤时,才可整片吊装。

(3)干字型或鼓型、伞型塔吊装地线支架与导线横担。

①如图二将四根抱杆分别升至所需高度,并固定好,以侧面两根抱杆共同吊装地线支架(整体)。提升支架至水平面主材下端与塔身边板连接处可装一个螺栓上,两根主材各装一个螺栓后,慢慢放松起吊绳,使支架以装好的螺栓为转动支点慢慢放平至安装位置。

②地线支架装好,可在地线挂点悬挂一个滑车组整体吊装横担,横担绑四根起吊绳,水平提升,待提升至安装高度时,利用一根钢丝绳将横担拉至塔身即可安装横担。

10.3.5抱杆拆除:

利用起吊绳通过挂在横担上滑车松下,松下时应在抱杆根部绑根大绳控制,在抱杆松下过程始终有人控制,防止抱杆与塔身碰撞。

10.3.6 劳动组织(见下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