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宣传单

冠心病宣传单
冠心病宣传单

冠心病

临床症状:

1、因急走、爬坡、上楼、负重、寒冷、饱餐、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而发生心绞痛,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发生。

2、疼痛在胸骨后中部或上1/3处,可放射到左肩、左上臂疼痛,但也可在胸骨下部、上腹部、左侧胸部、左颈、下颌等部位疼痛。

3、疼痛为一种压迫感、沉重感、紧束感、灼烧感等。

4、疼痛发作大都持续2~3分钟,最长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5、情绪激动诱发者,随着心平气和之后可以消退

6、体力活动诱发心绞痛者,在运动停止后常在短时间内缓解。硝酸甘油舌下含化通常可在3分钟内,使心绞痛发作停止。否则,应怀疑心肌梗塞。

中医治疗:

①阴寒凝结:辛温散寒,温振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乌头赤石脂丸。

②瘀阻脉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一般活血化瘀久治效差者,可加入全蝎、地龙、蜈蚣、水蛭、虻虫等虫类药,以搜除经络瘀阻。

③痰热壅塞:清热化痰,宣通脉络,黄连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若痰热挟瘀,可加入桃仁、琥珀、失笑散之类。

④心气不足:补益心气,养心通脉,生脉散合保元汤加减。可用生脉注射液静滴。

⑥心肾阳微: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或镇一气汤(附子、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当归、牛膝)或参附龙牡汤。

预防

1 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4 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6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7 预防冠心病应积极降压。下列病人达标血压应为130/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Framingham危险评分≥10%。无以上情况达标血压为140/90mmHg。有心肌缺血表现病人,血压应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岁者舒张压(DBP)低于60mmHg要小心降压。老年高血压病人脉压大者,收缩压(SBP)下降时,DBP也会降得很低(<60mmHg)。要密切注意心肌缺血症状。很老的老年人(>80岁者),降压治疗能减少脑卒中危险,但是否能减少CAD,还不肯定。

冠心病患者的三杯安全水

第一杯水:睡前半小时喝的凉开水;由于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多发于午夜2时左右

第二杯水:深夜醒来时饮下,尤其是在出汗多的夏季

第三杯水:清晨醒后喝,这杯水非常重要。早晨生理性血压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患者睡了一夜,排尿、皮肤蒸发及呼吸等水分流失,血液粘稠度于是增高,易成血栓。

永荣镇卫生院宣

冠心病教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动脉硬化: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并且有脂质积聚;在受累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体循环系统大型弹力型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最多见。 病因 一、年龄、性别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快。女性发病率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二、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三、高血压 60%~70%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 四、吸烟 五、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病理解剖和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时从内膜开始相继出现脂质点和条纹、粥样和纤维粥样斑块、复合病变三类变化。 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将其细分为6型 Ⅰ型脂质点。动脉内膜出现小黄点,为小范围的巨噬细胞含脂滴形成泡沫细胞积聚。 Ⅱ型脂质条纹。动脉内膜见黄色条纹,为巨噬细胞成层并含脂滴,内膜有平滑肌细胞也 含脂滴,有T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外间隙也有少量脂滴。脂质成分主要为胆固醇酯,也有胆 固醇和磷脂。其中在Ⅱa型出现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多,进展快;Ⅱb型内膜薄,平滑肌细胞少,进展慢。 Ⅲ型斑块前期。细胞外出现较多脂滴,在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之间形成脂核,但尚未形成脂质池。 Ⅳ型粥样斑块。脂质积聚多,形成脂质池,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

变形。 V型纤维粥样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呈白色斑块突入动脉腔内引起管腔狭窄。又分Va型、Vb型(斑块内含脂质更多,成层分布)和Vc型则所含胶原纤维更多。 Ⅵ型复合病变。为严重病变。由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粥样斑块可因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所谓粥样溃疡。 病理生理: 受累动脉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其管腔连渐变窄甚至完全闭塞,也可扩张而形成动脉瘤。动脉壁功能受损。视受累的动脉和侧立循环建立情况的不同,可引起整个循环系统或个别器官的功能紊乱: 在侧支循环不能代偿的情况下使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产生缺血、纤维化或坏死。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肌纤维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或脑萎缩;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或肾脏萎缩;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间歇性跛行或下肢坏疽等。 分期和分类: 按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类别。 本病发展过程可分为4期,但临床上各期并非严格按序出现,各期还可交替或同时出现。 无症状期或称隐匿期 缺血期由于血管狭窄而产生器官缺血的症状。 坏死期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壁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 纤维化期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纤维化萎缩而引起症状。 临床表现: 主要是有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病象。 1、一般表现可能出现脑力与体力衰竭 2、主动脉粥样硬化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4、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和晕厥等症状。 5、肾动脉粥样硬化 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2010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管理中国共识

2010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管理中国共识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包括明确诊断的无心绞痛症状冠心病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需要满足以下标准:近60天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诱因或缓解方式没有变化;无近期心肌损伤的证据。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指有明确的心肌梗死病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及冠状动脉造影或无创检查证实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有确切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有关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的内容,请参见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1]。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管理包括危险评估和二级预防的内容,二级预防的首要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从而延长寿命;第二个目标是减轻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对于所有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应建立合理的慢性病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要求各地卫生系统、保健机构、医院和完整的保健实施系统通力合作;通过电话、网络、门诊等多个途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交互的网络管理平台,纳入所有管辖患者。管理的内容包括冠心病康复的各个方面:定期评估和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教育、运动等生活方式调节及精神神经因素调节等)、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判断何时需要进行pci和cabg等。通过这样的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再次住院率,控制或延缓冠心病进展,减少冠心病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控制心肌缺血/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共识将就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管理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如生活方式的改善、危险因素的控制、运动康复、心肌缺血/心绞痛症状控制及精神心理康复等方面的内容作重点介绍。 1 稳定性冠心病的危险评估 稳定性冠心病的危险评估应根据临床评估、左心室功能、负荷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1 临床评估 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可为预后提供重要信息;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诱发心绞痛发作的活动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是主要的预后因子。有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者预后不良。心电图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左室肥厚、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分支阻滞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增高。 1.2 负荷试验 根据运动时间、st段压低程度和运动中出现心绞痛的程度可以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duke活动平板评分=运动时间(min)-5×st段下降 (mm)-(4×心绞痛

心绞痛教案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掌握心绞痛病人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2.熟悉心绞痛病人的护理诊断。 3.了解诊断心绞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操作技能目标:能熟练操作心电图机及进行心电监护仪。(三)情感目标:通过实训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重点 1.冠心病的临床分型;心绞痛病人的身体状况; 2.心绞痛发作时的处理;心绞痛的健康指导。 (二)学习难点 心绞痛病人的身体状况;心绞痛发作时的处理及健康指导。 三、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具体环节采用了多媒体演示、学生贴卡片活动、小组讨论。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机、教学课件、项目卡片。 五、授课类型 新课

六、课时 4 课时 七、教学时间安排 导课 5 分钟新课讲授 60 分钟 能力训练 18 分钟课堂小结 4 分钟拓展练习 3 分钟 八、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教学内容表现手段设计意图 导课观察思考 复习旧课,简要回顾上堂课 讲授的内容;案例引入本次课内 容; 提问总结; 案例分析; 通过复习强 化已学内容,通 过展示案例启发 提问,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引 出本次课内容。 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通过引入的案例,提出本次 课的主要内容。 课件案例展示。通过设置情 景,提出任务, 进一步激发学生 兴趣。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定义 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 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 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 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 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 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 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 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从事体 力活动少、遗传因素、A型性格 者等。 二、分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病 猝死 课件展示各项 教学内容,结合对 比、案例等教学方 法讲授。 通过教师讲授, 让学生们系统学 习心绞痛的相关 理论知识,这一 环节旨在让学生 达到知识目标。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号:SATCM-2019-XX(XXX) 编制说明 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王阶孙建宁何丽云 毛静远朱明军刘中勇刘红旭林谦 黄力衷敬柏李军姚魁武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九月

目录 一、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任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任务参加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南指导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方法学专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疾病领域专家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主要起草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系统评价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秘书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工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起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利益冲突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确定临床问题和临床问题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证据收集与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指南推荐意见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指导委员会修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指南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形成指南草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征求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审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内容的确认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内容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主要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义临床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治冠心病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 题:防治冠心病 教学目的:如何预防冠心病 教学重点:心脏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 教学难点:冠心病的心脏康复计划 教 具:多媒体(或讲义材料) 课 型:新课 授课形式:大课堂面授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正常的心脏 当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堵塞大于50%时,供应心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就会对心脏这一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我们称为冠心病,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 2、揭示课题 防治冠心病 3、内容 冠心病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字对冠心病的分类如下: (1)原发性心脏骤停(2)心绞痛 (最常见) (3)心肌梗塞 (4)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 (5)心律失常 心绞痛发生的特点 第一是疼痛的部位和时间。典型心绞痛疼痛的部位在胸部正中胸骨后,疼痛可以放射到左手臂、背部、下颌、颈部及上腹部/胃部。疼痛有紧缩感和压迫感。患者胸前区的疼痛或不适可持续3~5分钟,但很少超过15分钟。疼痛多在清晨发生。

第二是多伴有一至多项诱发因素,如运动或情绪激动等。 第三是心绞痛的缓解方式。当诱因解除,如马上停止活动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心绞痛的常见诱因 冷空气刺激 ;大量吸烟;情绪激动。生气、悲伤或高兴。 以上几点往往由于合并有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供血不足所致。 过度体力活动或运动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如快走、上坡、爬楼梯等。 饱餐后。 心绞痛发作的处理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地休息、停止活动。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3–0.6mg,因此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药物。 应到附近医院就诊,吸氧、尽快作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是否需要紧急处理或转到有条件的医院。 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 合理调整饮食。少食多餐,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品、戒烟。 适当的性生活。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前两个月内应避免性活动。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则应推迟和节制性活动。 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患者及其家人应接受必要的心肺复苏技能指导。 恢复工作。可考虑2~3个月后恢复工作。如梗死面积较大,合并严重并发症,心功能欠佳者,可根据病情1年后再考虑工作问题。 冠心病的心脏康复计划 心肌梗死早期的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个月后和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的康复运动以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游泳等。康复后期为增加患者的

冠心病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题:冠心病健康讲座 教学目的:了解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冠心病预防:改变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注意体重、定期运动、减 轻生活压力、戒烟限酒 教学难点:冠心病治疗:冠心病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教具:多媒体(或讲义材料) 课型:新课 授课形式:大课堂面授 课时:2.5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心脏病越来越普遍,在过去二十年间,因心脏病 致死的人数跃升两倍有多。在各类心脏病中,冠心病的死亡人数远超其他心脏病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未送抵医院已死亡、三分之一:入院后死亡、三分之一:出院。 2、揭示课题冠心病健康 3、内容什么是冠心病?心脏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泵,通过复杂的动脉及静脉网 将血液输送到所有重要的器官。心脏、动脉和静脉处于良好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输送血液去心脏的动脉称作“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即称为“冠心病”。 基本知识:心脏解剖;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改变/控制的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酗酒、吸烟、精神紧张压力大、饮食口味重;不能改变的因素:遗传、性别、年龄) 控制危险因素的临床益处:降低总死亡率、降低引发的心脏事件、减少血管重建术、减少住院、改善生活质量 冠心病临床表现:心绞痛心前区或胸骨后有闷痛、压榨或窒息感,疼痛可放射到左肩或左上肢小指端,含硝酸甘油3~5分钟后迅速缓解 心肌梗塞心前区疼痛症状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胃肠道症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体征: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 诊断冠心病常需要做哪些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

冠心病教案教学提纲

冠心病教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动脉硬化: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并且有脂质积聚;在受累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体循环系统大型弹力型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最多见。 病因 一、年龄、性别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快。女性发病率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二、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三、高血压 60%~70%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 四、吸烟 五、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病理解剖和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时从内膜开始相继出现脂质点和条纹、粥样和纤维粥样斑块、复合病变三类变化。 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将其细分为6型 Ⅰ型脂质点。动脉内膜出现小黄点,为小范围的巨噬细胞含脂滴形成泡沫细胞积聚。 Ⅱ型脂质条纹。动脉内膜见黄色条纹,为巨噬细胞成层并含脂滴,内膜有平滑肌细胞也 含脂滴,有T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外间隙也有少量脂滴。脂质成分主要为胆固醇酯,也有胆 固醇和磷脂。其中在Ⅱa型出现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多,进展快;Ⅱb型内膜薄,平滑肌细胞少,进展慢。 Ⅲ型斑块前期。细胞外出现较多脂滴,在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之间形成脂核,但尚未形成脂质池。

Ⅳ型粥样斑块。脂质积聚多,形成脂质池,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变形。 V型纤维粥样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呈白色斑块突入动脉腔内引起管腔狭窄。又分Va型、Vb型(斑块内含脂质更多,成层分布)和Vc型则所含胶原纤维更多。 Ⅵ型复合病变。为严重病变。由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粥样斑块可因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所谓粥样溃疡。 病理生理: 受累动脉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其管腔连渐变窄甚至完全闭塞,也可扩张而形成动脉瘤。动脉壁功能受损。视受累的动脉和侧立循环建立情况的不同,可引起整个循环系统或个别器官的功能紊乱:在侧支循环不能代偿的情况下使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产生缺血、纤维化或坏死。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肌纤维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或脑萎缩;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或肾脏萎缩;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间歇性跛行或下肢坏疽等。 分期和分类: 按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类别。 本病发展过程可分为4期,但临床上各期并非严格按序出现,各期还可交替或同时出现。 无症状期或称隐匿期 缺血期由于血管狭窄而产生器官缺血的症状。 坏死期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壁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 纤维化期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纤维化萎缩而引起症状。 临床表现: 主要是有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病象。 1、一般表现可能出现脑力与体力衰竭 2、主动脉粥样硬化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4、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和晕厥等症状。

老年科冠心病护理教案

老年科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讲授新课】 (举例冠心病的高发病率并强调重 要性) 结合图片启发讲授概念 举例启发讲授病因,发病机制 启发讲授并指出内护中重点讲 授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由病例引出心绞痛的特点及分 型 启发举例讲授 提问护理诊断启发举例讲授护 理措施,讨论归纳健康指导内 容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冠心病 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性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涵盖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到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脏性猝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常起病突然,可无先兆症状;危险性大,具有致命风险;若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可挽救大量

患者的生命。 一.病因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五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年龄,高体重 1.年龄冠心病和年龄关系密切。 2.性别冠心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约为2~5:1,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生。3.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重要的预测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较高。 4.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较血压正常人高3~4倍,与高血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5.长期吸烟 6.糖尿病有糖尿病病人比无糖尿病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倍。冠心病是成年糖尿病病人首要的死因。 7.肥胖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8.职业体力劳动少,精神紧张的职业。 9.饮食高脂、高热量、高盐饮食、饮酒等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0.遗传因素由于遗传因素所致代谢缺陷,可导致高脂血症、肥胖和高血压等,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促发冠心病。 11.其他 A型性格,血尿酸增高以及某些内分泌病也为常见的易患因素。血小板和凝血机制改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发病机制

教案举例冠心病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护理心理学 院部系 护理系 教研室 教师姓名 ** 职称 大学生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务处 说明 一、教案基本内容 1、首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题目、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媒体与教具。 2、续页: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各讲述部分的具体时间安排等。 3、尾页:包括课堂设问、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 二、教案书写要求 1、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 2、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3、突出重点,明确难点。 4、图表规范、简洁。 5、书写工整,层次清楚,项目齐全,详略得当。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护理心理学 授课题目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教师姓名 ** 职称 学生 所属 院部系 护理系 教研室 护理学教研室 教学层次 本科生 学时 3 授课对象 涉外护理的学生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主要内容: 1冠心病的概念 2冠心病的症状 3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冠心病的定义 2、掌握冠心病的人格特点、心理特点 3、掌握冠心病的心理护理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冠心病人的人格特点、心理特点 难点:对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媒体与教具: PPT、电脑 第 1 页总4 页(首页)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教学目的】 1、了解冠心病的定义 2、掌握冠心病的人格特点、心理特点 3、掌握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教学内容】 1、冠心病的概念 冠心病的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2、冠心病的症状 原发性心脏骤停 心肌绞痛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3、冠心病的特点(心理特点、人格特点) 人格特点:(1)冠心病人多好胜、竞争心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 (2)性格外向、锋芒毕露、说话急速有力、易急躁易怒、不能容忍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不知道休息和照料自己,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整天处于“紧张状态”。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doc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撰写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虹沈潞华高润霖戚文航霍勇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长生马虹马爱群方全方圻张运沈卫峰沈潞华陈在嘉陈纪林 林曙光范维琥柯元南胡大一赵水平徐成斌诸骏仁郭静萱顾复生高润霖 戚文航黄岚黄峻黄从新黄德嘉傅向华曾定尹葛均波韩雅玲霍勇(一)——诊断和危险分层评价 我国首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日前发布。该指南制定目的是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在一般情况下适于大多数患者的慢性心绞痛诊疗策略,消除目前临床上的一些误区,规范相关的诊疗和预防。本报摘选指南主要内容并连载刊登。 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心绞痛发作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者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对胸痛患者,应根据其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疼痛特点估计冠心病可能性,并依据其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无创检查和有创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及危险分层评价。 病史及体格检查 医师需详细了解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等特征,同时还应了解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心绞痛严重度分级参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体格检查常无明显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或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闻双肺底啰音。体检还需注意肥胖(体重指数及腰围)情况,以助了解有无代谢综合征。 基本实验室检查

(完整版)(完整版)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作者:欧洲心脏病学会 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新一版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面对具体患者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考虑到了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特定诊治手段的危险/效益比。该指南不但对欧洲国家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心绞痛临床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仅就其主要内容做一简介,以飨读者。 一、定义与病理生理学 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为胸部、下颌部、肩背部或上臂部的不适感,常因劳力或情绪压力而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最常见病因是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阈值在每天甚至同一天都有所不同,症状的变异性取决于关键狭窄部位的血管收缩程度(动态狭窄)和/或远端血管状况。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如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二、流行病学 心绞痛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而难以评价不同研究中患病率及发病率的差异。一项欧洲研究发现,45~54岁

女性的心绞痛患病率为0.1%~1%,而65~74岁女性的患病率则猛增至10%~15%;同样年龄组的男性患病率分别为2%~5%和10%~20%。据此估计,大多数欧洲国家每百万人中约有2~4万心绞痛患者。在40岁以上西方人群中,无并发症的心绞痛年发病率约为0.5%,但存在地区差异。疾病进展和急性事件的发生并不一定与冠脉造影所显示的病变狭窄程度相关。 三、诊断与临床评估 1. 诊断 所有稳定型心绞痛疑似病例都需要接受迅速、恰当的心脏方面的检查,以得到正确诊断和预后评估。医生应首先进行无创性检查,包括运动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或心肌灌注扫描。这些检查可以评价轻、中度症状患者的病情,并有助于危险分层。 进行运动试验评价时应考虑到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性、所达到的运动负荷、临床症状特点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如果无法评价运动心电图结果,或运动试验尚不能确诊,则需要做其他检查。心肌灌注显像及负荷超声心动图在显示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部位方面有特殊 的价值。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助于评价心室功能。在有创性检查中,冠脉造影可以确定冠脉有无狭窄,其目的是为了确诊,确定治疗方向及评估预后。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冠脉造影所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0.1%~0.2%。

心肌梗死教案

《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掌握心肌梗死病人的概念、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2.熟悉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评价。 3.了解诊断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操作技能目标:能熟练操作心电图机及心电监护仪,熟练为病人氧疗。 (三)情感目标:通过实训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重点 1.心肌梗死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和用药护理; 2.心肌梗死的健康指导。 (二)学习难点 心绞痛病人的身体状况;心绞痛发作时的处理及健康指导。 三、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具体环节采用了多媒体演示、学生贴卡片活动、小组讨论。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机、教学课件、项目卡片。 五、授课类型 新课

六、课时 4 课时 七、教学时间安排 导课 5 分钟新课讲授 60 分钟 能力训练 18 分钟课堂小结 4 分钟拓展练习 3 分钟 八、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教学内容表现手段设计意图 导课观察思考 复习旧课,简要回顾上堂课 讲授的内容;案例引入本次课内 容; 提问总结; 案例分析; 通过复习强 化已学内容,通 过展示案例启发 提问,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引 出本次课内容。 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通过引入的案例,提出本次 课的主要内容。 课件案例展示。通过设置情 景,提出任务, 进一步激发学生 兴趣。 二、心肌梗死 一、概述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 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 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 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导致心肌坏 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 烈疼痛、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 行性改变,甚至发生心律失常、 休克及心力衰竭等。是冠心病的 严重类型。最基本的病因是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冠心病危险因素 及心绞痛发作史。 有无休克、脱水、出血、外科 手术及严重心律失常等。 有无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 课件展示各项 教学内容,结合对 比、案例等教学方 法讲授。 通过教师讲授, 让学生们系统学 习心肌梗死的相 关理论知识,这 一环节旨在让学 生达到知识目 标。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临床路径 一、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8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持续时间较长,且性质无明显变化。 2.心电图表现:胸痛时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 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 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2.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

药物。 3.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高危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1)PCI:有下列情况时,可于2小时内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对于没有严重合并疾病、冠状动脉病变适合PCI者,实施PCI治疗:①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静息或小运动量时仍有反复的心绞痛或缺血发作;②心肌标志物升高(TNT 或TNI);③新出现的ST段明显压低;④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新出现或恶化的二尖瓣返流;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⑥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上述指征的中高危患者可于入院后12-48小时内进行早期有创治疗。 (2)CABG:对于左主干病变、3支血管病变或累及前降支的2支血管病变,且伴有左室功能不全或糖尿病者首选。 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强化药物治疗后仍有心肌缺血复发,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5.保守治疗:对于低危患者,可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负荷试验检查,择期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 6.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编码。(ICD-10:I20.806) 2.除外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炎等疾病。

冠心病病历模板教案资料

主诉: 间断心前区疼痛3天 现病史: 3小时前患者于活动时,出现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性疼痛,持续5分钟,无放射,无大汗淋漓,含服速效救心丸后有所好转,后有间断发作,伴心慌,于休息后或含服药物后症状有所减轻,活动后加重,无恶心及呕吐,无大汗淋漓,无发热及盗汗,无晕厥,无咳嗽及咳痰,无视物旋转,为求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冠心病”收住入院,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睡眠差,大小便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 有冠心病史10年余,双侧关节炎病史8年,结肠炎病史5年,无糖尿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及献血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于系统回顾未见异常。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水疫源地接触史,无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婚配,爱人已故,夫妻关系和睦,无近亲结婚史,育2儿3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1哥2弟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遗传及传染病史。 中医望闻切诊:双目有神,颜面暗红,言语流利,听力下降,无龟背鸡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 体格检查 T:36.5℃ P:80次/分 R:18次/分 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扶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神清,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色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 对光反射灵敏,眼震(-),

眼球无突出,双眼球运动自如。耳鼻无畸形,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压痛,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呼吸运动度一致,触诊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叩诊两肺均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无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A2>P2,心尖部可闻及sm3/6级吹风样杂音。腹平坦,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下腹部稍压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两季肋部及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分,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疼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心电图(2014-03-14):1、窦性心律 2、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3、心肌损伤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胸痹气阴两虚症 西医诊断:冠心病 2014-03-14-10:00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人,丧偶,务农,汉族,以“间断心前区疼痛3天“为主诉,于今日1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braunwald分级

Classification of unstable angina according to braunwald不稳定型心绞痛braunwald分级 I. Severity分级 Class 1. New onset of severe or accelerated angina.严重的初发心绞痛或恶化型心绞痛 Class II. Angina at rest,subacute(>48 h from presentation)亚急性静息型心绞痛(48小时内无发作) Class III. Angina at rest,acute(≤48h from presentation)急性静息心绞痛(小于48小时内发作) II. Clinical circumstances 临床环境 A Secondary unstable angina 继发不稳定型心绞痛 B Primary unstable angina原发不稳定型心绞痛 C postinfarction unstable angina(≤2 wk after infarction)心梗后心绞痛(心梗后2周)III. Intensity of treatment治疗情况、 1. Absence of therapy未治疗 2. Standard therapy标准治疗 3.Maximal therapy,including intravenous nitroglycerine包括静脉硝酸酯的最全面的治疗。 IV .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心电图改变 1. ST-T abnormalities ST-T 显示异常 2. ST-T abnormalities absent ST-T 未显示异常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教案讲课讲稿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收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及防治资料,并能够分析发病原因,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吸烟、喝酒、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分别对心脏的影响。 【教学重点】 尝试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从调查熟悉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入手,并通过课上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及分别测普通人和运动者的心率两个实验,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了不良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血管的弊与利,从而唤醒人们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血压计、幻灯片、投影仪、大屏幕、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新发病的脑中风患者和75万冠心病患者,由此导致的家庭、医疗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心脏和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心脏和血管,使它健康地工作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四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学生活动:进行课本P41探究调查活动,调查自己的家人、亲属和邻居等熟悉人群,了解他们患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致病原因时什么?高血压能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学生回答:据调查,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还有很多人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残。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血脂症、心肌炎、房室瓣关闭不严、脑溢血等。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长期精神紧张、爱吃高脂肪的食物,嗜烟,嗜酒,缺少体育运动等都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kpa,就可列入高血压。我国自1979年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 kpa,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7 kpa。 继发性高血压:可能由许多种疾病引起,如肾小球发炎、肾盂肾炎、肺肿瘤等疾病,均可能出现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血压发生发展规律的变化引起的高血压。例如大动脉硬化时的高血压,由于大动脉弹性差,主要表现为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差)增大;小动脉硬化时的高血压,由于外周阻力大,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从而脉压减小。 青少年的血压在安静的状态下,如果收缩压超过18.7 kpa,舒张压超过10.7 kpa,就属于高血压。除其他疾病和遗传因素外,青春期高血压常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的暂时失调所致。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功能增强;尤其是血管系统的发育落后于心脏的发育。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心脏容积约增加了11倍,而主动脉的口径只增加了两倍,从而容易产生暂时性高血压。其特点是收缩压高,而舒张压正常,没有明显的头晕等症状。 青少年发生高血压,应去医院查明原因。如果是原发性高血压,不要有精神负担,只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动物性脂肪),遵守作息制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日益完善,内分泌功能逐渐稳定,血压就能自然地恢复正常。

心脏外科教案

第次课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程名称外科学年级专业、层次临床医学本科授课教师职称课型(大、小)大学时3 授课题目(章、节)外科学(第8版)第29、30章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陈孝平. 统编外科学教材. 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P300-320, 心脏血管外科学,现代心血管病学 目的与要求: 了解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 了解风心病的病史特点及手术指征、人工心瓣的基本知识; 了解冠心病的手术指征及CA旁路手术的基本知识; 了解体外循环基本知识; 自学:PS、COA、VSA、CCP;CT; 常见CHD、RHD的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70分钟);风心病MS、MI、AS、AI、人工心瓣(30分钟);冠心病及CA旁路手术(10分钟);体外循环(5分钟)。 临床思维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 自学:根据教学中的临床思维方式,归纳总结自学疾病; 只讲授重点。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 风心病MS、MI、AS、AI的病史特点及手术指征、人工心瓣的基本知识; 冠心病的手术指征及CA旁路手术的基本知识; 体外循环基本知识。 利用拍摄临床的教学资料制作电子课件,理论结合实践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经 过基础知识(解剖、病理生理)以及超声、影像、内科、儿科等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在内容多、学时短,3个学时内突出先心病、风心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为重点进行讲解。要巩固掌握的学习知识,还必须在临床见习和实 习中提高。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病因病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的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本指南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GB/T16751.1—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GB/T16751.2—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 (Eleventh Revision) (2018, WHO) [ICD-11] “2012 ACCF/AHA/ACP/AATS/PCNA/SCAI/STS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2012,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3 ESC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2013, European Heart Journal)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诊断标准》(2018,中医杂志)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2018,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心绞痛 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常见表现。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 3.2 胸痹(心痛) 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3.3 心血瘀阻证 血行不畅,瘀血阻滞心脉,以胸闷心悸,心痛如刺,痛引肩背内臂,唇舌紫暗,脉细涩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