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至今中国重要经济事件

解放至今中国重要经济事件
解放至今中国重要经济事件

解放以来中国重要经济事件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

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

翻了身,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即三大改造。具体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实现“一化三改”,其实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这就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1958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一再发展,国家实

行高征购政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加上从当年起,我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中国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大庆油田建成;

●1961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调整国民经济

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强调全国必须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适当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速度,中央相继制定了农业六十条、手工业三十五条、商业四十条、工业七十条、科学十四条、高教六十条、文艺十条等条例、意见,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和部署,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此后,可以利用外资引

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

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扩大中国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1993年,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

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这被称为“汪辜会谈”;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力量,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对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

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

●2001-05年,“十五”期间,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中国外有风云变幻的

国际环境,内有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受美、日等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经济一路下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股市低迷,汇市不稳。从2001年的“9·11”事件,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不断,再加上海啸、油价上涨、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等天灾人祸,给本已疲软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到2003年,中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年的反通缩,开始进入了新的经济增长期。

然而,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当年严重的旱涝灾害,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市场销售增幅明显回落、旅游业受到严重打击、交通运输量明显下降、出口订单减少、农产品销售受阻;

●2002年,“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

革;

●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废止

农业税条例,使解决“三农”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

经济出现全球性衰退,虽然中国政府及时做出调整,但仍受到波及,其中中小企业受影响较重,失业率上升。

读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1)

读《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感想 当今世界时局错综复杂,国内外各种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彼此交织影响,趋势走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际形势,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俄乌两国交恶,中东冲突频发,中日钓鱼岛纠纷;放眼国内,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增速进入新常态,新的形势将如何影响政治经济走向,又会对港口生产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著名趋势研究学者时寒冰出版了其最新作品《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对其进行了分析预测。 时寒冰对当下以及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所借助的“趋势研究”,说到底也就四个字“找出规律”,简单、实际。这也是古往今来真正有效预测的不二法门。古人云:“履霜而知坚冰至”,说的其实就是依靠发现和掌握规律来推算未来。只是道理虽简单,真要运用到人类社会与经济领域却是难上加难,因为牵涉因素实在太多,难以窥尽全貌,自然无法得出精确的判断。因此,优秀的趋势研究者,需要有多重的视野:纵向上熟知历史发展,以大局观把握整体走势;横向上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加以综合分析,不致盲人摸象,以偏概全。而时寒冰在本书中便是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论述的。他首先带领读者以客观角度重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所走过历程,厘清中国经济现状的前因后果;随后以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密切关系和彼此纠缠为背景,以经济为主线,辅以金融、政治、地缘、历史、军事、能源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分析经济表象背后的大国角逐和全球博弈。其视角兼具宏大与深入,令人叹为观止。

时寒冰的这本《现实篇》大部分都是对过去和现状的分析概括,而尚未真正展开“预测”。不过这可不意味着本书内容只是枯燥的铺垫。他的论述数据详实、观点尖锐,毫不讳言的阐述着国家发展之中错误决策所带来的隐忧。书中对中国经济重心在2003年前后从实体制造业向虚拟房地产业转移的趋势更是进行了十分尖锐的批判。这对于至今仍沉醉在“支柱产业”的繁荣之中的各级政府,以及忙于“炒房”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也正是有了对历史的客观认识,我们才能把握当前纷繁芜杂的现实。 本书对现实的分析,围绕中美两国展开。这自然是因为中美是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且两者之间的“恐怖平衡”更是世界经济现状中最显著的特点,对此不可不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就不重要,书中对于中东局势、俄乌争端、中日矛盾等地缘政治冲突,也有详尽论述。其实书中叙及的金融及政治事件,并非什么机密,我们从每日新闻中也可获得相关信息。然而普通人眼中彼此分割,如同碎片的新闻事件,在作者这样的趋势研究者眼中,却是联系密切的线索,是战略大棋局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落子。其间透出的,是观察者把握全局、高屋建瓴的过人视角,更是其看破表象,洞察内里的犀利眼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在进行论述时,既以扎实的资料和全面的数据体现了经济学分析的严谨一面;又能做到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流畅通晓,令并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的普通人也能读懂。作者没有在书中直接把分析的答案告诉读者,而是让读者和他一起经历推演,并通过自己的判断得出结论,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其结论的信服力。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公元前21世纪,启继承父亲禹的皇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汤建立商朝,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国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 楚汉之争:刘邦与项羽四年之战 丝绸之路:汉武帝两次差使张骞出使西域 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时期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称帝:690 文成公主进藏:嫁给松赞干布(吐蕃) 陈桥兵变:北宋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定都东京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 红军起义:朱元璋(’明太祖)应天称帝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为了巩固清朝统治 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南京就职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洋军阀统治: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召开建立中国共产党1922年中国二大召开 抗日战争:“七七事变”标志全面爆发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45.8.15 裕仁天皇发布《终战诏书》 1946. 内战爆发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 外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文艺复兴:14世纪意大利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 美国独立战争与建国:杰斐逊《独立宣言》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并建立联邦政府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人民-----巴士底狱 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谋杀事件德国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德国袭击波兰德国投降标志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投降标志大战结束 联合国的建立美国旧金山《联合国宪章》

关于中国超越读书笔记

关于中国超越读书笔记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令海外友人为之动容。但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等诸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让我们困惑。如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超越?这些都是见诸报端、引起网络热议的话题,也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国模式与中国超越 张维为教授在《中国超越》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是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井;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938年-2001年)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年代重要事件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 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 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 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 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的历史进入 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 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 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 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 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 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 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推动了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 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由奕 担任总理大臣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建成北洋水师 1872年(1)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30名幼童赴美留学 (2)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近代中国第一家缫丝厂) (3)《申报》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1881年中国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 1894年7月25日(1)甲午中日海战 (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4月(1)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 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中国历史大事件

中国历史大事件 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东晋灭吴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以宜家为例浅谈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意义及影响

以宜家为例浅谈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意义及影响一、此次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在我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充分利用了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进一步地了解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于4月8日,我们进行了有关“宜家发展状况与我国对外开放”课题的社会实践。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位于沈阳铁西区的宜家家居购物商场进行社会实践。从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世人见证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国资本纷纷瞄准中国市场,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了宜家发展状况与我国对外开放之间的联系,深刻的理解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活力和便利,更加明了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用积极地心态去拥护与支持对外开放。这是我们的责任。 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的的意义: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为了顺应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此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广泛的进行了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资金、信息、和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现在的

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第二、根据经济体制创新的需要,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第三、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开放型经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出口贸易战略。实行均衡开放政策,保障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第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质量的提高.加快推进我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尽早实现从外贸企业的审核制度向登记制度的转轨,让国内具有实力的企业尽早进入国际市场。适应贸易自由化的要求,与此同时,进一步放宽外汇管制,逐步开放外汇市场,把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当代世界经济体系。 三、宜家家居的发展过程 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在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时,宜家努力创造以客户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致力于环保及社会责任问题。目前宜家家居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40个商场,其中有8家在中国大陆,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南京、沈阳和大连。宜家的采购模式是全球化的采购模式,它在全球设立了16个采购贸易区域,其中有3个在中国大陆,分别为:华南区,华中区和华北区。 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 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4年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与民用有关的工业。广东南海商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创立。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 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接着又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参与变法。 9月,那拉氏(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0年夏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不久,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宋教仁等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5年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中国历年GDP数据分析

中国历年GDP数据分析 1.调查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和目标 项目名称:中国历年GDP数据分析 项目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中国历年GDP数据,来了解中国在这些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1.2 项目时间 开始时间:2010年6月14日 结束时间:2010年6月14日 2. 调查数据

3. 调查分析 从数字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变化: 1)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较之1977年,有很大幅度增长。增幅大大高于GDP,这可以理解为一些工作从过去的混乱,开始步入正轨的一个表现。不过值得关注的是: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例高达31.24%,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可以把这理解为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特点 2)1979-1982年,连续四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9.96%,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73%,CPI平均值3.8%。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不仅远低于GDP增长,也低于CPI增长,实际负增长。显示当时的财政政策,是黄老之术,让人民休养生息,培养民力。而对于通过改革而释放出来的个体经济活力和财富,政府没有进行任何征收;对于同步逐渐恢复的国有企业和经济,税收的负担也实际上下降。 3)1983-1985年,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9.31%,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8.32%,CPI平均值4.87%。国家财政收入和GDP增长,大致保持相当。显示当时财政开始从活力恢复的国民经济中抽钱,可能是为了来应对当时政府启动城市改革所需资金。 4)1986-1988年,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8.62%,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5.56%,CPI平均值10.60%。又回到了1978-1982年的状况,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远远低于GDP增长,甚至没有跑过物价水平,为实质负增长。显示再度回到黄老道路,藏富于民。 5)1988、1989两年,连续两年出现严重通胀,1989年GDP实际上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亦然。 6)1990-1992,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6.49%,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9 .35%,CPI平均值3.47%。经济增长从89年的衰退中走出,开始加快;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也同步上升,但增长幅度仍大幅低于GDP增长。 7)1993-1995年,连续3年,借1992年1月小/平南巡的东风,中国经济迅速升温。出现连续3年的2位百分数的CPI上涨,CPI上涨年平均值高达16.30%。名义货币计算,GDP增长平均速度达到30.03%,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21.49%,经济全面过热。但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仍大幅度低于GDP增长超过8个百分点。 8)1996-2007年,连续12年,在CPI保持低位、11年中有6年为实际下降的情况下,CPI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80%的前提下,国家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速高达19.27%。远远高于GDP平均增速13.02%。 在1820-1952年期间世界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中国由于技术落后、内乱和外国列强入侵,人均GDP反而从600美元下降到538美元,中国占世界GDP的份额从1/3下降到1/20. 中国在1952-1978年期间实行了新的国家治理模式,经济增长明显加速,GDP增长率3倍;不过人均收入只增长了80%,年增长率只有2.3%,慢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屡屡发生的政治运动和种种体制缺陷导致了生产率下降。而1978年以来的30年改革时期中国经历了高速增长。在世界GDP的份额从5%增长到15%。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增长接近3%,人均收入增长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中国在改革期间的经济表现相当卓越。分析人士总结8条原因:1)农业改革先行;2)保持了国家完整统一;3)海外华人的投资;4)起点低的后发优势;5)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参考重点: 计量经济学的一般建模过程 第一章课后题(1.4.6)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计量经济学方法揭不经济活动屮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Z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4.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1)设定理论模型,包括选择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变虽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屮待估参数的数值范I节I; (2)收集样木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⑶估计模型参数;⑷检验模型, 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烈预测检验。 6.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的预测检验。在经济意义检验屮,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人小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和符合;在统计检验屮,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界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模型的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木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木观测值以外的范1节|。 第二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参考重点: 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概念、联系以及区别? (5)回归分析是讨论被解释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具体依存关系的分析方法;相关 分析是讨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分析方法。二者的区别在于:研究的目的不同,相关 分析着重探讨变量间的关联程度,而回归分析却要进一步探寻变量间具体依赖关系,即希 望根据解释变量的固定值去估计和预测被解释变量的平均值;对变量的处理不同,相关分 析对称地处理相互联系的变量,而回归分析必须明确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二者的联系 在于:回归分 析建立在相关分析基础之上,当相互有关联的变量进一步有因果关系时,可进一步进行回归 分析。相关分析中线性相关系数的平方等于回归分析中的拟合优度。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必修一)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近代史开端) 1841年三元里抗英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1年金田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1853年洪秀全定都天京(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中英、中法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 1878年基本收复新疆 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3年中法战争开始 1884年清朝设立新疆行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905年同盟会成立(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清宣统皇帝退位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签订《凡尔赛条约》 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共的成立)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南昌起义 汉口会议 秋收起义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4年万里长征开始 1935年遵义会议 华北事变 一二九爱国运动

中国城市格局的终极解读,一语道破天机(水木然)

中国城市格局的终极解读,语道破天机!水木然) 本文选自《时代之巅》已经出版转载请著名出处和微信 口「I 号!每天都会在网上看到各种城市排名:GDP 排名、房价排名、 各种指数排名等等,都是用一堆数据下结论,基本都是泛泛 之辈的夸夸其谈,或者人云亦云,毫无可读性。中国依然处 于发展大浪潮当中,城市格局是由经济结构变迁决定的,而且变化日益微妙,如果不能从深层次上分析这个问题,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数字”表面。今天我们就剥去一层层外皮,将 真相呈现的一览无余! 1、省会独大”现象 首先,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事实:在中国,凡是沿海的经济发达省份,都会有一个“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要比“省会”城市高。自南向北依此为:广东的深圳VS 广州、福建的厦门VS 福州、江苏的苏州VS 南京、山东的青岛VS 济南、辽宁的大连VS 沈阳。 也就是说,这些省份都有一个“经济中心”和一个“政治中心”,这叫“政商分家”。只有“政治”和“商业”分家了,经济才能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第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果,沿海省份经济硕果累累。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凡是经济欠发达的内地省份,本省经

济就会出现“省会独大”的经济现象,比如:湖北的武汉、湖南的长沙、四川的成都、安徽的合肥、陕西的西安、山西的太原、新疆的乌鲁木齐、云南的昆明等等。这叫“政商不分”, 政治”和“商业”纠结在一起,这些地方的经济往往是依靠“行政”手段堆砌起来的。 这就是“内地”跟“沿海”的区别,经济结构不一样。“省会一家独大”和“两个城市遥相呼应”相比,很明显后者更具协调性、分工性,当然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倾斜导致的。 而我更想说的是:对于制定政策的领导而言,为什么那么多内地的省级领导依然看不到这个问题呢?比如安徽,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全省之力建设一个“合肥”。 凡是去过合肥的人都知道,论及外表它算是富丽堂皇了。但是一个省会的富丽堂皇跟该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没有任何关系!更何况,合肥本地人均收入其实很低,也不能跟其外表成正比。 究其本质,是地方领导们太喜欢、太在乎自己的家园了,因为他们都是住在“省城”里的。他们难道不明白:要想使一个省的经济水平得到发展,必须“政商分开”,政治的归政治,商业的归商业。选择一个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跟省会遥相呼应,这叫分工明确、定位精准,这样既出政绩,老百姓生活 又能提高。切记:乱炖是做不出好菜的! 安徽如此,四川、湖北、湖南、陕西、山西都是如此!OK,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高中实用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天京事变; 1858年:中英、中俄、中美、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中英、中俄、中法《北京条约》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标志着洋务运动开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设新疆行省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中日甲午战争结束;5月,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义和团运动开始 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1月,清政府开始“新政”;9月,清政府被迫和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1911年:6月,四川保路运动开始;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准备称帝;一战爆发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2月,袁世凯宣布称帝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袁世凯死;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5月4日, 五四运动爆发;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920年秋: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确定党的最高纲领是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正式形成;5月,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7月1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 1926年:7月,北伐开始;9月1日,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 1927年: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在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 1928年:井冈山会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8月,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12月12日,西安事变”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2018历史考研:为你奉上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4. 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5.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 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 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 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 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和文化教育等事业。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农林水利部门的投资占7.6%,运输邮电部门的投资占19.2%,银行贸易部门的投资占3%,文化教育部门的投资为7.2%。在五年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加上企业和地方自筹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投资总额达到588.4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92亿元,相当于1952年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一五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8%,农业增长4.5%;轻工业增长12.9%,重工业增长25.4%。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1%提高到1957年的56.7%。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45%。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100年。 1958至1960年是中国“大跃进”时期。“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力图在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开辟一个新的局面。然而,实践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而且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如钢从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农业方面普遍提高20-50%,如粮从5000亿斤提高到7000亿斤。从此后,第二个五年计划转入了“大跃进”的轨道。 三年“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影响以后两年经济的发展。1958-1962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下降0.4%,农业净产值年平均下降5.9%,轻工业年均下降2%,国民收入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时间(整理后)

中国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东晋灭吴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隋(581年到618)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