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传播过程实证研究及效果评估

微博传播过程实证研究及效果评估
微博传播过程实证研究及效果评估

微博传播过程实证研究及效果评估

南京大学王晓亮、王婷婷、杨宣华

摘要: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交流及传播的平台,是一种互联网社交服务。本文围绕微博传播过程,通过抽样,内容分析,甚至问卷调查方法对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量描述,非参数检验,相关性检验,聚类分析等),并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较活跃传播主体样本进行分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类别进行定量的传播效果评估。研究发现:(1)对微博用户对自发话题和转发议题的文本内容使用较多;(2)对于社会的一些热点,公益,公共新闻,粉丝们会更多地去参与转发,而对于博主原创的内容,粉丝们会更多的去交流即回复;(3)用户(主要指人)发微博内容属性是随机的,而对于那些有针对性机构,所发内容呈现一定聚集性。(4)微博中名人效应依然明显,传播效果和诸多因素有关,按聚类分析分出类中,按照本文定量评估方法D(小s,蔡永康,何炅)传播效果最好。最后基于这些研究提出些微博发展和建1

设展望。

关键字:微博;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效果评估

一、引言

1.微博概况

作为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媒介工具,微博以其片碎化内容,及时性,跨平台特征风靡全球。2006年3月,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大围脖服务。在最初阶段,这项服务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后来Twitter被Alexa网页流量统计评定为最受欢迎的50个网络应用之一,成为比较流行的社交网站。国外Twitter的“大红大紫”,令国内有些人终于坐不住了,校内,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纷纷起来。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2009年诞生的新浪微博,由于具有大量公众人物用户这一优势,自推出之日起借助名人效应,轻松突破百万用户量。据东方早报3月25日的消息称,新浪微博已成为目前中国用户数最大的微博产品。所以本文就选取国内新浪微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2.文献综述

我们对国内学术期刊中关于微博客的文献查找。选取维普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3c1316660.html,/),截止2011年6月29日,得结果来自《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39篇,来自《仓储式在线出版平台》39409篇。

查看历史,截止2010年4月时,只有77篇研究“微博”的论文,可见伴随着微博的爆发性发展,国内对其研究也同步进行着。添加关键字“新浪”我们得到来自《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16篇,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微博效果的评估,搜索关键“微博效果”紧得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篇,分别是《微博营销效果评估的两个支点》,《媒体融合时代下微博的传播效果》,而这两篇文章的评估方法主要还是在定性上进行研究。实际上微博评估体系目前尚不成熟,效累评估模式目前的争议也还比较大,目前人们初步较认可的评估手段主要从微博本身价值评估和微博传播活动两个方面进行考核。而定性分析中由人民大学李齐写的《微博客传播效果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人民网,2010),通过对影响传播效果的各个因素分析,构造出一种效果评估体系。本文将在这些文献参考的基础上运用一些统计方法,从量的角度出发分析数据,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得出

传播效果的具体值。

现在微博传播方式也多种,主要是工具的多样,wap网站,手机短信,手机微博客户端等,甚至听周围人转述也是一种传播方式。这里我们并没有把传播方式纳入到效果评估的因素中,实际上传播方式也影响着传播效果,但是影响的主要是宏观效果,而本文研究是微观方面的,所以不将传播方式考虑进去。

二、内容分析

微博的内容由于传播主体的独立性和个性而丰富多彩,运用传播学理论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按照以下两个标准分类:1.是博主自己原创还是转述。2.涉及的领域是公共领域,即公众议题,还是只是私人领域的小话题。

按照这样两个标准我们分成四类:

1.自发话题:即自己原创的私人一些事情,如生活见闻,心情,私人愿望

等。

2.转发话题:不是原创,通过转述别人的一些私人话题,如转发私人图片,

评论某个人的博客,分享的一些小段子名言等。

3.自发议题:博主自己写的对社会的事情,热点的点评感想,或者对一些

公益事业的宣传,一些行为的倡导。

4.转发议题:转述别人的公共话题,转发新闻,或转发别人对公共事件的

点评等。

不同的内容反映不同人的动机和需求,这和不同人的职业,兴趣,生活习惯相关,而不同的内容引起的转发数和回复数必然也有差异,这和粉丝的兴趣有关。现在我们研究一般微博用户议论内容的形式,以新浪微博为例通过微博广场随便看看一栏,我们知道每时每刻大家讨论的话题,现在我们抽取6月25日10:00,17:00,21:00时刻前100条微博内容形式进行观察,共300个样本。得到如下结果:

从图中看出微博用户自发话题较多,说明很多人喜欢通过微博对自己的生活感想或者自己的平常事用微博表达出来,64%的人都是原创微博,出自用户自己。而37%的用户参与公共的议题,这也说明有不少人通过微博对自己周围或者社会热点事件议论,关注这些事情。

事实上,本次抽样只抽取6月25日的数据,样本相对较少,因此具体数据的说服力不强,但对用户的讨论聚集范围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了直观地研究各类微博的传播效果,对其进行评估,我们研究内容属性和回复量和转发量的关系,为此我们选取样本需要做到控制变量,对此进行有目的的抽样,必须微博的内容要尽量丰富,而且用户的粉丝数尽量不要相差太多,对此我们选择粉丝数在600万——700万的名人,并且来自不同的领域:何炅(知名主持人,粉丝670万),李开复(著名企业家,粉丝590万),黄健翔(体育评论员,粉丝600万),李冰冰(著名演员,粉丝)。

对他们6月份的微博进行抽样,得到310个样本,导入excel中用spss进行统计量描述,对内容类别用数字标号:自发话题=1,自发议题=2,转发话题=3,转发议题=4,1,2,3,4类分别得到描述结果如下:

统计量1

转发回复

N 有效79 79

缺失0 0

均值1652.89 1291.06

中值711.00 711.00

众数293a98a

标准差2370.407 1742.508

偏度 2.948 2.615

偏度的标准误.271 .271

峰度10.095 6.900

峰度的标准误.535 .535

极大值13622 8602

a. 存在多个众数。显示最小值

统计量2

转发回复

N 有效57 57

缺失0 0

均值2176.58 1125.68

中值1531.00 770.00

众数3214 620

标准差2574.018 1460.923

偏度 3.530 4.162

偏度的标准误.316 .316

峰度14.576 21.048

峰度的标准误.623 .623

极大值15010 9569

统计量3

转发回复

N 有效94 94 缺失0 0 均值1630.67 612.99 中值970.00 453.00 众数3222a456 标准差1678.204 519.584 偏度 1.534 1.757 偏度的标准误.249 .249 峰度 1.889 2.741 峰度的标准误.493 .493 极大值7308 2459 a. 存在多个众数。显示最小值

统计量4

转发回复

N 有效74 74 缺失0 0 均值1895.74 741.07 中值1065.50 586.00 众数890 96a 标准差1703.922 722.650 偏度 1.607 3.350 偏度的标准误.279 .279 峰度 3.179 14.389 峰度的标准误.552 .552 极大值8761 4536 a. 存在多个众数。显示最小值

整理得到如下表:

回复数

我们选择了四个变量指标,实际上我们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众数的意义不大,甚至对我们的结果会有误导作用。结果显示,不同内容类型无论转发数还是

说以数据的波动很大,而众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特征值,但是因为数据值大而且波动也大,出现相同数值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众数会有多个数,而结果显示确实有很多众数,所以用众数作为评判指标不好。于是我们只选择均值,中位数,极大值。平均值表示各类型转发(回复)量的平均水平;中位数表示各类型中转发(回复)量在最中间的数值,而极大值则表示最受关注的微博对应的转发(回复)数。为了更直观看数据关系,我们处理结果如下:

转发量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个指标的变化趋于一致,而且我们看出类型2和类型4的转发量明显高于类型1和类型2,而1,3类型有个共同的就是都是议题,无论是自发的还是转发的,对于议题即社会的一些热点,公益,公共新闻,粉丝们更多地去参与转发,并且自发的议题转发量高于转发别人发出的议题,这也很容易解释,对于转发别的用户的议题,本身已经是属于次级传播,对于该议题的原始用户本身就有一定的转发量,所以对其进行再转发就要少一些了。由此我们推出对于社会一些公共新闻,热点,公益等议题其转发程度很高,粉丝们更多地参与这些内容的转发,因此议题的的传播潜力和传播寿命更长,影响力更广。而话题无论原创还是转发,其传播力都比较有限。 回复数

上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三个指标变化基本一致,而且类型1和类型2的回复量明显高于3和4,也就是说粉丝更多地会参与到博主原创微博的交流中来,因为回复更多的是对微博评论或者自己的感想,就好比与博主进行交流,因此博主自己原创的微博有更多的回复。转发的话题则回复最少,结合前面转发量我们可以看到转发话题的转发量都是最少的,此类微博潜力小,不容易引起粉丝的交流。此外我们从极大值曲线看出,无论转发量还是回复量,都在比较高的水平,可见在微博转播过程中关注热度最高的还是社会热点、焦点,公共新闻等公众议题。

我们知道,转发数和回复量不是独立的,因为有部分粉丝不仅转发而且也回复,为了对此研究我们仍然用上述样本,在不同内容属性下对转发量和回复量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结果:

从上表我们看出,对于博主(主要指人物)原创的微博,转发数和回复量相关性比较高,而非原创的微博则相关性低,说明对于博主原创微博,既转发也回复的粉丝相对而言比例要高一些。

三、传播主体研究

据悉,截至4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4亿,预计年底前超过2亿用户,在社交网络里已经处于较领先的地位,并且任然以较快速度增长这。如此多的用户我们更多的还是研究其活跃度互动。对此我们可以将用户归类如下图:

对于非活跃用户,他们尽管注册了账号,但是并不怎么使用,对于他们的研

究就无意义,我们研究对象主要在活跃的用户。我们将活跃用户分成主关注者(这类用户主要通过关注自己感兴趣人或者机构企业来了解信息,他们自己发微博数则很少。),主被关注者(他们主要发微博,他们拥有大量的粉丝,通过微博进行互动交流。)以及二者的交互部分。主被关注者大部分为各行业名人,企业,机构等。

现我们用统计的一些分析方法对活跃用户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看看那些博主的微博引起热议,在微博广场上,我们能查找到每日每周甚至每月的热门转发和热门评论的微博,我们对发这些微博的用户进行统计,选择六月转发量和评论量前五十的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名人效应”,即名人发布的微博文本会比普通用户产生更强的传播效果,对此以前新浪微博赢取众多用户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打“名人牌”,邀请各领域的名人在新浪开通微博,通过示范效应吸引粉丝们“蜂拥而至”。但是随着微博的火热进行,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其中,名人效应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纯粹了,很多媒体机构,企业机构也开通微博并且拥有不少的人气,从转发一行我们看到很多媒体机构微博拥有很好的传播效果,而且很多草根微博也开始在微博中流行,(草根微博是随着微博的流行人们创建一种博体,例如冷笑话精选,搞笑排行榜,经典语录等,他们拥有一大批粉丝,他们发的微博有一定的一致性,如冷笑话精选发行很多冷笑话,这种微博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对于评论则有所不同,名人效应依然明显。

对此我们研究博主研究范围还是集中在被大量人关注的一些名人机构上,研究思路如下:

1.分层抽样

所谓分层抽样,是先按照对观察指标影响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类别,称之为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合起来构成样本。分层的原则是层间差别越大越好,层内差别越小越好。

根据上述研究,我们主要从名人,媒体政府机构,草根微博网中进行抽样,决定抽25~30个样本进行研究,为了研究每个样本的传播效果,转发量引起的传播效果更好,于是我们将其权重设为0.6,评论设为0.4,则在机构中抽样数为:25x(0.6x11+0.4x3)/50=3.9,于是抽取4个样本,同理在草根微博网中抽取5个,在名人中抽取17个,对此我们在名人top榜前50,草根榜前10,以及媒体机构榜前10中随机抽取17,5,4个样本,统计的其5月15日至6月15日的微博,选择指标为:1.各内容类型频数,2.微博总数,3.转发

量(取平均值,去掉最高两个和最低的两个再取的平均值),4.回复量(与3类似)5.粉丝数。

通过抽样数据初步整理得到表格(附表1)。

2.数据分析

(1)用run test检验用户发微博内容属性的随机性和用k-s检验不同样本的差异性

Run test 即游程检验,是一种利用游程数来判断样本随机性的统计检验方法,所谓游程,是指在样本单位的抽取序列中某一类型的单位被另一类型单位前后隔开所形成的连续串。

游程检验的基本原理:对“样本是随机的”这一假设进行检验,在一个既定大小的的样本中游程总数标志着是否为随机样本,如果样本游程总数偏少,则表示样本中带有主观倾向性的因素;如果游程过大,则是系统短周期波动影响观察结果。所以游程过大过小都表示不是随机序列。

K-S检验: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是否来自同一分布的一种检验方法。

现在我们利用手上数据作出假设:

H:用户发微博内容属性是随机的显著水平?=0.05

取一个统计的样本,如李冰冰得到其发微博前70的内容属性序列:4311343444133433232244413142223113431334213342113343334113414 41324421

以均值作为割点,用spss游程检验得结果如下:

游程检验

形式

检验值a 2.70

案例 < 检验值26

案例 >= 检验值44

案例总数70

Runs 数33

Z -.177

渐近显著性(双侧) .860

a. 均值

结果显示以均值作为游程割点,小于均值26个,大于有44个,共33个游程,

P=1-0.860=0.140>?=0.05,所以接受假设,内容属性是随机的。

注意并非所有用户的微博内容属性都是随机的,对于一些特殊机构,他们发的微博具有很强的倾向性,例如我们都爱讲冷笑话,检验结果如下:

游程检验

1

检验值a 1.40

案例 < 检验值78

案例 >= 检验值20

案例总数98

Runs 数33

Z .051

渐近显著性(双侧) .959

a. 均值

P=1-0.959=0.041

事实上对于人物来说,每个人由于兴趣爱好职业的不同,发微博属性必然会受到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发的属性也会因此而多样,具有随机性,并且不同人差异有大有小,这些都和诸多因素如职业性别兴趣等影响有关。比如我们抽取何炅和李冰冰两个独立样本进行分析,判断所发微博属性是否来自同一个总体:假设H:两个样本微博内容属性服从同一分布(无显著差异)

用K-S检验运行结果如下:

检验统计量a

3

最极端差别绝对值.175

正.000

负-.175

Kolmogorov-Smirnov Z .434

渐近显著性(双侧) .992

a. 分组变量: 4

P=1-0.992=0.008<0.05拒绝假设,说明两个样本具有明显的差异。由于何炅是男主持人,而李冰冰则是女演员,职业相差大,工作环境不同,并且爱好兴趣也不同,所以得出明显差异也与实际相符。

(2)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

(2.1)聚类分析的概念: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在社

会、经济及自然现象的研究中,存在着大量分类研究的问题。例如,为了

研究不同地区农民家庭不同收入的分布规律,需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农民

家庭、不同收入进行分类。尽管传统的分类方法起源很早,但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手段对复杂对象进行定量分类的方法还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过去人们主要

靠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定性分类处理,致使许多分类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

不能很好地提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差别与联系,特别是对于多因素、多

指标的分类问题。为了克服定性分类的不足,有必要引入数学方法,形成

了数值分类法。

数值分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知研究对象的分类情况,需将某些

未知个体正确地归属于其中某一类,是一种有师分类;二是研究对象不存

在事前分类的情况,而将数据进行结构性分类,是一种无师分类。对于前

者,属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的内容;而后者则属于聚类分析的

内容。聚类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对象间的相关程度进行类别的聚合。在进

行聚类分析之前,这些类别是隐蔽的,能分为多少种类别事先也是不知道

的。聚类分析的原则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中的个差

异很大。

更据聚类的对象不同我们将聚类分析分成2类:

1、样品聚类

样品聚类又称为Q 型聚类,就是对样本单位的观测量进行聚类,是根

据被观测的对象的各种特征,即反映被观测对象的特征的各变量值进行分

类。不同的分析目的选用不同的指标(变量)作为分类的依据。

2、变量聚类

变量聚类又称为R 型聚类。反映同一事物特点的变量有很多,我们往

往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选择部分变量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由于人类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难以找出彼此独立的有代表性的变量,

而影响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例如,在回归分析中由于自变量的共

线性导致偏回归系数不能真正反映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等。因此往往先

要进行变量聚类,找出彼此独立且有代表性的自变量,而又不丢失大部分

信息。

聚类分析一般步骤:

为了克服原始数据由于计量单位的不同对聚类分析结果产生不合理的

影响。在聚类分析过程中,首先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变换处理。

于是数据矩阵:

??

?

???

?

???????np n n p p X X X X X X X X X ......

2

1

2222111211 其中n 是样本容量,p 是自变量,ij X 表是第i 个样本在j 变量下取值。

所谓数据变换,就是将原始数据矩阵中的每个元素,按照某种特定的运算,把它

变为一个新值,而且数值的变化不依赖于原始数据集合中其它数据的新值。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的方法主要有把数值变换为Z score (标准化变换)、变换到0~1 范围内(规格化变换)、变换到-1~+1范围内、变换到最大值为1、变换到均值为1 或标准差为1 等等, 这里主要介绍前面两种方法。

1.标准化变换

标准化变换把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分数变换方法。其变换换

式为:

(i=1,2,…,p )

其中:表示标准化数据,表示j 的均值,表示j 的标准差即:

用矩阵表示,则有:

不难看出,经过标准化变换后的数据矩阵式的每列数据的平均值为0,方差为1。使用标准化变换处理后,消除了数据计量单位不同的影响,便于数据的直接比较。因此标准化变换方法在实际中应用最多。 2.规格化变换

规格化变换又称为极差正规比变换。它是从数据矩阵中的每一个变量中找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出极差(Range)。然后以每一个原始数

据减去该变量中的最小值,再除以极差,即得规格化数据。设原始数据矩阵仍为,规格化数据为'X ij,则规格化数据的计算公式如下:

经过规格化变换后,将每列的最大数据变为1,最小数据变为0,其余数据取值在0~1 之间。规格化变换后的数据也消除了计量单位的影响。上面两种变换方法都是通过变量进行变换处理,也可以通过样品进行变换处理,例如标准化变换公式中的均值和标准差采用样品的均值和标准差而不是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是通过变量进行变换。

定距(Interval)、定比(Ratio)变量的聚类统计量

定距、定比变量的聚类统计量可以分为两类:距离和相似系数。距离通常用于样品聚类分析,而相似系数用于变量聚类分析,由于本次是对样本聚类,相似系数便不再介绍。

距离(Distance)

距离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但常用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欧氏距离、明《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 应考斯基距离、绝对值距离、切比雪夫距离等等。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是聚类分析中用得最广泛的距离。如果仍根据式

(15-120)的变换数据矩阵计算第i 行和第k 行的欧氏距离,则有欧氏距离公式

为:

将所有行之间的欧氏距离都算出,同样可以得到一个n× n的欧氏距离矩阵:

其中表示式中第i 行和第j 行的欧氏距离。由欧氏距离的计算可知,距离是把每个单位看成是p 维(p 是变量的个数)空间的一

个点,在p 维坐标系中计算的点与点之间的某种距离。有了距离,则可以根据点

与点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即将距离较近的点归为一类,而将距离较远的点归为不同的类,这便是聚类分析的标准。

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第i 个样品与第k 个样品之间的欧氏距离为

即两样品之间的距离是每个变量值之差的平方和之平方根。

欧氏距离平方(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是欧氏距离的平方,即样品之间的距离是每个变量值之差的平方和。

切比雪夫距离(Chebychev)

,即任意一个变量值之差的最大绝对值。

明考斯基距离(Minkowski)是欧氏距离的扩展,每个变量值之差的q 次方值的绝对值之和的q 次方根。

聚类方法:

确定了样品统计量后,就要对样品(或变量)进行分类。样品聚类和变量聚类的方法很多,本次仅阐述样品聚类中的系统聚类法。

系统聚类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聚类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每个样品各自看成一类,选择距离最小的两类合并成一新类,然后计算该新类与其他类之间的距离,再将距离最小的两类进行合并,如此继续,这样每次合并后都减少一类,直到所有的样品都聚为一类为止。

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有多种计算方法,如既可以计算两类单位之间的最近距离以表示两类之间的距离大小,也可以计算两类单位之间的最远距离以表示两类之间的距离大小等。正因为类与类之间距离的不同计算,就产生了系统聚类的不同方法。系统聚类法常用的方法有组间连接法,组内连接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重心法Ward 法(离差平方和法)等,这里主要介绍组间连接法和组内连接法。1、组间连接法(between-groupslinkage)

合并两类的结果使所有的两两样品之间的平均距离最小。样品对的两个单位别属于不同的类。(SPSS 默认方法)

2、组内连接法(within-groupslinkage)

合并后的类中的所有样品之间的平均距离最小。两类间的距离即是合并的类中所有可能的样品对之间的距离平方。

(2.2)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

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用Z score法标准化,得到(附表2)。

spss得到结果:

最后进行归类,用组间连接的聚类方法得到数状图:

鉴于上述树状图我们将样本分成五类,即:

我们从树状图中看到,第二类占据着绝大部分样本,实际上为了分的更细,

(3)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类别进行传播效果评估

基于上述类别我们需要对每一类地传播效果进行评估,我们看到,某些类别样本偏少,为了使研究更具有准确性,我们将类二再次分成了三类(根据树谱图),将样本较多的两类拿出来,在和五类中第一类一起进行传播效果评估。

依据之前的统计样本,对每一类地相应指标算出其平均值,得到表:

(3.1)分层分析法概念原理简介:

分层分析法(简称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 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一些因素,并按照支配关系形成层次结构,然后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决策方案的重要性。 运用AHP 解决问题,大体可以分成四个步骤:

第一·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递阶层次结构

这是层次分析法中最重要的一步,将某一个复杂的问题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组形成不同层次,同一层次的元素对下一个层次的起支配作用,同时它也受到上一层地元素支配,便形成递阶层次,例如图例。 第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根据判断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 并据此构造成对判断矩阵A ; A=(ij a )n n ?具有如下性质:

(1)ij a 0 (2)1=?ji ij a a (3)ii a =1

两两比较判别的标度一般用1-9的标度方法:

第三·计算权重

权重用W 来表示,其满足AW=max λW,计算权重和法较多,我们这里介绍“和法”计算权重:

1.A 的元素按列归一化:ij a = ∑=n

k kj

ij

a

a 1

(i,j=1,2,3...n )

2.将归一化元素各列相加:i W =∑=n

j ij a 1

(i,j=1,2...n )

3.将所得到向量归一化得排序权向量:i W =∑=n

i i

i W W 1

4.max λ=∑

=n

i i

i

i nW AW 1)( 其中i i AW )(表示i AW 的第i 个元素。 第四·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决策判断。

设k-1层上1-k n 个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1-k W =()1(1-k W ,

)1(2-k W )1(1--k n k W )第k 层k n 个元素对于上一层第j 个元素的权重)(k j p =()

(,)(,2)(,1,k j n k j k j k p p p )

,则设k

环保组织基于微博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环保组织基于微博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越来越进入公 众的视野。环保组织在环境问题的扩散及环保意识的传播上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尤其在微博等新媒体日益发展的时代,环保组织的传播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 权利和表达路径。本文以世界自然基金组织关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微博传播为例,探讨成功的传播案例,以期为环保组织的微博传播策略提供建议。 关键词:环保组织;微博;形式;情感;渠道 一、微博对环境议题传播的意义 1、提供话题讨论的空间 由于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微博为网络公共事件的发酵提供平台,使舆论 的形成更为容易。环保组织借力微博为环保事业发声,为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搭 建了虚拟的讨论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传播的过程更直接,传播的范围更广泛, 传播的反馈更便捷,不仅将环境话语置于更大的讨论空间,而且能通过意义的建 构强化集体认同,有利于推动议题形成广泛的舆论影响,甚至吸引更多的公民参 与到环保行动中。 2、构建环保身份的认同 微博碎片化、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能有效地将松散的人际关系联系起来,形 成广泛的社会网络。尤其是针对一些热门话题,动辄吸引成千上万的受众参与, 最终形成有代表性的集中意见。环保组织通过微博进行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 将对环保议题感兴趣的支持者和旁观者组成为一个阵营的过程,并且在不断的劝 服中扩充这个阵营。而在该议题下的所有参与者,都对议题的态度保持了一致认同,从而也就建构了一种对于环保阵营的身份认同。 3、将环保行为纳入公众认知框架 环境议题由于受到地域和传播渠道的限制,通常只能吸引与环境事件有着直 接利益关系的人参与,如“厦门PX事件”主要是厦门本地的市民在参与抗争。微博平台可以将环保认知纳入社会认知体系,把环境问题运作为人人有责的认知框架。一方面,微博传播面广。经由微博发起的环境行动,更有可能变成全民关注甚至 全民参与的行动。另一方面,微博的公开性使参与者的言行与态度变化均处于公 开的状态,而且诸多意见领袖的参与,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有利于降低社 会漠视的现象。 二、环保组织当前的微博传播现状 1、环保组织微博传播的主要内容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微博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越来越多的环保 组织通过官方微博开展绿色环境议题的传播动员。当前,基于微博平台的环境传 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对热点环境问题的密切关注。微博是一个即 时传播的平台,许多突发性事件都最早由微博爆出。环保组织对环境问题时刻保 持着关注,微博为它们第一时间的发声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支撑;第二,相关环保 活动的策划。脱离了大众媒体的限制,微博的行动动员显得更加直接和纯粹,其 受众的广泛性更扩大了传播的影响力;第三,环保知识的教育普及。环保组织拥 有一批专业化的组织成员,它的首要义务就是帮助公众了解环境议题,建构环保 意识。不少环保组织都利用微博普及环保知识,期丰富的表现形式更有利于知识 的扩散,能有效地设置公众的认知议题。

新浪微博推广技巧

新浪微博推广技巧 一、活跃有朝力 你用心想一下就知道了,生活中那些比较活跃有活力的人身边的好友是不是比较多点,人缘是不是也要比整天沉默不语的人要好很多呢?玩微博也是一样的,想要自己有个很好的人际圈子,别人喜欢你,你就不能每天沉默不语,要多发言,多抢沙发,让别人不能忽视你的存在,每天都让他们可以看到你在动,你在他们的身边围绕着呢?这样日久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关注起你来了,因为你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二、幽默风趣 刚才说到要发言,然而并不是你什么都说,乱发的,每天发一些垃圾信息,而是要发你粉丝感兴趣的东西才行,要让他们喜欢你发的广播,而不是看到你发的内容他们就心烦意乱,想把你屏蔽。因此,在你发广播的时候就要多注意发一些幽默风趣能够带给人喜悦的内容来,让人看了就忍不住的想笑,轻松而愉快,相信没有人会拒绝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吧?做好这点,你又成功了一步。

三、互动交流 如果你每天都是一个劲在的取悦你的粉丝,发他们喜欢的内容,讨好他们时间长了相信你也会烦的吧,是不是很想你发的广播能够引起朋友们的兴趣,和他们互动起来呢?自己发了一条广播是不是想马上看看自己粉丝的反应呢?他们会说什么呢?其实这很简单的,只需要别在发广播的时候你可以给以回复或是评论转发就可以了,他们在看到你内容时是这样做的,你也不能不理了,就放那了,要时时的和他们交流,互相转播评论才行的,互动交流才是王道,没人会喜欢自己老是主动,而却一直得不到任何回应的。 四、人脉传播 如果你能利用好你自己目前所拥有的资源,而把这些资源都利用起来的话,那么你的新浪微博应该也会有不少的人气了。平时可以给你的QQ好友发消息,让他关注你的微博,然后请他帮你转发给他的朋友,也可发在QQ群里的每个好友,也能给友好发邮件,告诉他们你的微博地址,让他们没事的时候多加关注。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力量绝对是你增加人气的捷径。 微薄营销; 一、微博营销是刚刚推出的一个网络营销方式,因为随着微博的火热,既催生了有关的营销方式,就是微博营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新浪,网易等等注册一个微博,然后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每天的更新的内容就可以跟大家交流,或者有大家所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就可

微博运营推广方案

微博运营推广方案

微博运营推广方案 一、微博现状及发展趋势 1、微博概述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允许用户用过通过其他客户端,以简短的文本进行更新和发布消息随着发展,这些消息可以被很多方式传送,也可以发布多媒体,如图片、影音和出版物字数通常限制在104字以内,与博客上面对对面的表演不同,微型博客上是背对脸的Follow5(跟随我),就好比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的背后看着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 原创性微博网站现在的及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内容,哪怕你就在事发现场。 2、微博特性 微博虽然火热,但是风格与Twitter完全不同。国人不爱隐私爱热闹,微博与其说是朋友圈,不如说是粉丝厂。正好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微博又变成网民集体娱乐广场和讨伐的战场,知识分子启蒙的公共课堂。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微博客更能表达出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而博客则更偏重于梳理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所感。 ①便捷性。 微博有140个字符的长度限制,对于西文,以英文为例,一个英文单词加上空格平均也要五六个字符,而中文以双字词为主流,这样每条Twitter能够传达的信息量,就只有一条中文微博的1/3左右。 ②创新交互性。 与博客的交互方式不同,微博实际上是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当你关注一个子集感兴趣的人时,两三天就会形成习惯地关注,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是的微博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 ③原创性。 微博网站的即时通信功能非常强大,通过QQ和MSN就可以直接发布,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以及时更新微博的内容,哪怕你就在事发现场。 如一些大的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如果你当时在场,利用各种手段在微博上发布,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所有媒体。 3、微博使用 人们如何寻找彼此的同类——吸引粉丝的最有效途径 ①基础设置:头像,用户名,个人名言,个人资料,空间背景等。 ②隐私控制:仅自己可见、仅我关注的用户可见、全站可见。

浅谈微博对传播的影响

浅谈微博对传播的影响 一、什么是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又被称为“微博客”或“微网志”,它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并公开发布的简短微型的文本。最早起源于美国,在中国被翻译为微型博客,有新浪微博、搜狐微博以及腾讯微博等,以新浪微博最盛。它是基于互联网web2.0和web3.0技术的一种网络应用和手机应用,通过虚拟的社会网络关系,以迅捷的广播式传播方式以及短小的140个字符以内的传播内容达到实时传播、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等传播目的。“相比传统博客而言,微博在延续自媒体性质的同时更加入了社会网络关系媒体的性质,所以是自媒体与社会网络关系媒体相结合的产物”。[1]微博具有开放性强、更新速度快、使用方便、内容短小精悍的特点,使信息传播进入即时传播发展的新阶段。 二、微博兴起、发展的动因 微博事实上得益于发展成熟的互联网,互联网使得媒体机构信息得以广泛传播,信息时效性也得到保障,同时它对受众的文化要求低,对传播者本身要求也很低。博客,尤其是微博传播对传播者的要求大大地降低了,“建立博客,无需网络技术知识,只要有表达欲望,会打字,就可以开设博客,几乎属于零门槛,这就让让众多潜藏在我们周围的人们打开了自己的网上书写乐园,开启了个人书写的新时代。相比以前的门户网站新闻媒体传播,博客传播无需任何认可,无需太过高深的技术,就可自由的按照自我意愿发表文章”[2],博主的自我意识得以不受任何阻碍地向外传播,也使传播过程中全民参与得以实现。另外,手机对微博的信息传播具有催化作用,微博的兴起同时也使得手机用户增多、3G技术的推行和移动资费的下调,这就实现了通讯媒介与广播媒介的融合。 微博能够实现用户自我生产内容,同时实现了网络和手机的短信连接以及与其他社会媒体的超级链接,是首个将互联网与手机等多种新媒体真正相结合使用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从传播方式上来讲,微博传播利用的是在网络中建立的虚拟社区关系进行人际传播从而延伸至大众传播。从传播内容上来讲,微博区别于传统博客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内容字数的限制,要求用户所发信息不能超过140个字符。这就降低了传播者的门槛。从传播效果上来讲,微博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互联网技术史上的革命,更是进一步影响了人们之间传播沟通的方式,影响传统大众传播方式,带来了新闻报道的重塑、舆论形成的重组等等各方面的变革。 “微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1.微博使用简单方便,传输性效率较高; 2.微博的使用形式与热点内容相互作用促成微博的高速增长;3.微博不仅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体,通过关注与被关注,用户从某种程度上能将现实社会关系移植到微博上,相比于SNS的双向认证机制,微博采用的是单向的关注和被关注关系,这种形态使得微博上用户既能建立起以现实生活中亲朋好友为基础的强关系,同时也有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共同行业等因素建立起来的弱关系。”[3] 三、微博如何进行传播

微博传播的特征和规律分析

微博传播的特征和规律分析 摘要:自2006年Twitter诞生以来,微博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发展。中国也逐渐形成了一批出色的微博网站,如新浪、腾讯、网易等。至此,人们进入了一个微博时代,网络舆论传播也因此进入了微博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传播形式,微博不仅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在公共舆论方面也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微博在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已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载体,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正逐渐改变网络舆论载体格局。 关键词: 正文:微博即微型博客(即时博客),是web2.0时代新兴起的一种集成化、开放化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它打通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界限,让用户通过手机、IM软件(MSN、QQ、skype、gtalk)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即时向外发布140字以内的文本。 2011年3月2日,新浪公布的2010年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中称:“新浪微博用户基础在2010年扩大了25倍多,现在微博的注册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国内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4亿,按这个数字计算,全国约至少有20%的互联网用户在使用新浪微博。 微博的传播特性 1.操作简易,收发方式多样 微博注册简单,网民只需填写电子邮件地址,设置登陆密码即可成为微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微博实行低门槛制:寥寥数语、发发感慨、情绪宣泄、灵感突现即使没有受过严格中文训练的人,只要会发短信,用户就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只言片语的形式发送到个人微博上。简单的记录方式降低了对用户的文字功底要求,也节约了时间成本,契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2.原创性强,叙事风格独特 微博的简易操作和低门槛进入制,吸引了众多的草根民众。简易的信息操作机制和随性的记录方式,催生了用户的个人表达欲。个体化、私语话的叙事风格在微博中较为凸显,大量原创性的内容爆发性地生产出来。一些源于普通民众的语句经过微博的传播后,被网民称为“经典”,丰富了百姓生活。如“经典语录”告诉我们:“人生朋友分三种:一辈子的、一杯子的、一被子的。得意时,朋友们认识了你;落难时,你重新认识了朋友。”“当全世界都要我放弃的时候,我还是期待有人轻语一声:“再试一次。” 3.即时传播,占据信息发布制高点 2008年11月印度孟买的恐怖袭击事件、2009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都由Twitter首发。在国内,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当天下午2点35分33秒Twitter上出现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比彭博社、路透社等的通讯社电稿都要快; 2011年高铁事件“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

浅析微博营销利弊及策略分析

XX大学XX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微博营销利弊及策略分析 系部名称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应用形式越来越为人们所知,并迅速兴起和流行。微博不仅增添人际传播的新模式,还开辟了信息传播新网络媒介。对企业而言,微博正逐渐成为网络营销新阵地。微博营销是刚刚推出的网络营销方式,因为随着微博的火热,既催生了有关营销方式,就是微博营销。微博营销以微博作为营销的平台,每一个听众都是潜在营销对象,每个企业都可以在新浪和网易等等注册一个微博,然后利用更新自己微型博客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每天更新的内容就可以跟大家交流,或者大家所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就可以达到营销目的,这种方式就是新兴推出的微博营销。因此,对微博分析探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积极意义。所以呢,本文首先对微博的概念、特点、行业分析、发展前途进行回顾,之后对微博营销涵义、分类、特点、作用、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微博营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归纳出微博主要营销策略措施。 关键词:微博;微博营销;转发量;信息反馈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o as a new network application form for people place more and more familiar with, rapidly and popular.The bo not only added a new mod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ut opened up a new networ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dium. Speaking of the enterprise, bo is becoming the new network marketing positions. The Po marketing is just launched network marketing methods, because as the Po's hot, already gave birth to relevant ways of marketing, was the Po marketing. The Po marketing with small bo as marketing platform, every listener are potential target marketing, each enterprise can be in sina, netease and so on registered micro bo, then use update their tiny blog wrote to spread enterprise, product information, set up good enterprise image and product image. The daily updated content can communicate with you, and have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topic, so it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rketing, which is launch of the new micro Po marketing. so, to the micro bo paper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and positive significance. So this passage first on the Po's concept,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analys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re reviewed, and then to micro Po marketing the meaning,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whole process analysis, find out Po marketing existence question, in view of existing problems summarized the main marketing strategy of micro bo measures. Key words:Weibo;The microblogging marketing;Forward;Information feedback

新浪微博粉丝通推广效果分析

新浪微博粉丝通推广效果分析 新浪微博“粉丝通”是基于微博的企业营销推广产品,它会根据用户属性和社交关系将信息精准的投放给目标人群,同时“粉丝通”也具有普通微博的全部功能,如转发、评论、收藏等,这些天我注册并使用了一下微博“粉丝通”,并对其推广数据进行了一番分析。 粉丝通的收费规则有两种,一种按CPM收费,最低出价为1000人次/5元,一种是按CPE 收费,最低出价1人次/0.5元。根据客服的建议,广告推广只选择了按CPM方式的广告投放,一共投放了两个广告计划。 第一个广告计划是针对兴趣投放的广告,投放微博用户为全部用户,然后在“社交兴趣图谱”里选择指定的兴趣人群来投放,投放了7天,出价为千次15元。平均数据为:平均千次展示成本为13.07元,单次互动成本为18.42元,微博内链接点击平均价格为37.5元。 第二个广告计划是针对行业微博大号的粉丝投放的,“社交兴趣图谱”里选择全部,投放了两天,出价为千次15元。平均数据为:平均千次展示成本为11.66元,单次互动成本为4. 51元,微博内链接点击平均价格为6.41元。

从投放效果看,针对行业微博大号粉丝的投放效果明显好于针对社交兴趣投放的效果,可见新浪微博对于用户的真实社交兴趣把握还并不太准确。不过,即使针对行业微博大号的粉丝投放,其微博内链接点击成本价格也较高。 根据千次展示成本,也可以估算一下普通一条微博推广的费用,如果按照12元的价格计算,一条微博如果展示了5万次,那么按照粉丝通的计算价格应该为600元推广费用。 一条推广微博是否有效果,一般由如下三方面组成:粉丝的质量、微博的到达率、微博的质量,粉丝通解决了前两项,但微博的创意却是由企业来提供,只有高质量的微博才能够吸引到别人,如果微博质量不高的话,使用CPM方式投放广告就不太划算。 如果无法撰写出高质量的微博创意,那么可以尝试用用按照互动次数投放广告,预计按照CPE方式投放对于低交互微博可能会更合算一些。

企业微博推广方案

微博营销市场分析 微博的定位是快速宣传企业新闻、产品、文化等的互动交流平台,是企业对外信息发布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微博的目标是获得足够多的跟随者也就是粉丝,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传播企业的服务和企业文化。 截止2011年2月底,国内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2亿,其中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 经突破1亿,新浪品牌微博账户超过5000家。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2010 年9 月发布的《新浪: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第一次通过系统地调研,分析微博在中国的发展状 况,对近几年来累计活跃微博注册账户数以及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进行了预测 (见表1),DCCI指出,实际数值可能会比这个预计数值大,预计2013年前后该领域步 入市场成熟期。 表1中国互联网微博用户规模预测 「^二^一年份2011 年2011年底2012年底2013年底 人数 微博活跃注册账户数1亿 1.5亿 2.8亿 4.6亿 微博独立用户数1亿 1.68 亿 2.53 亿 数据来源:DCCI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DATA CENTER OF THE CHINA INTERNET )。 微博营销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都是潜在消费者。而瑾坊服饰作为重庆地区专业服饰代理商,主要消费群体应该集中在重庆本地,因此微博无论在建设与推广过程中都应以重庆地区用户为主。 微博营销推广模式 内容建设 微博的内容维护相对简单,主要包含发布和交流两部门内容。和企业博客不同,企业微 博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例如发布门槛低(只有140个字)、实时性强、个性色彩浓厚、交 互便捷等等,企业利用微博营销必须注意微博的这些特色,才能形成良好的营销传播模式。 1、发布信息,单向地把企业的内容(如企业博客的文章、新品发布、企业新闻等)告知给自己的跟随者,以达到扩大宣传范围、提高知名度的效果。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都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更新。

微博传播特点

微博的特点分析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 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是一种互动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传播速度甚至比媒体还要快。这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是最近新兴起的一个web2.0表现,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你可以通过你的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你的微博客发布消息。微博客的另一个特点是“微”,通常消息的发布是片段式的,像Twitter这样的微博客平台,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而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这样,就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也没有博客的要求那么高,只需要反映自己的心情,不需要长篇大论,更新起来也方便,与博客相比,字数也有所限制;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信息。 微博除了集成化和开放化2大特点外,还具有便捷性,原创性和背对脸3种重要的特点。便捷性即指博客的出现,已经将互联网上的社会化媒体推进了一大步,公众人物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网上形象。然而,博客上的形象仍然是化妆后的表演,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这样大的工作量对于博客作者成为很重的负担。“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客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这种简单便捷的方式,让人群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网络。 原创性即微博网站利用现在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哪怕你就在事发现场。类例于一些大的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如果有微博客在场,利用各种手段在微博客上发表出来,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所有媒体。 背对脸,其实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就好比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背后看着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当你follow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时,两三天就会上瘾。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使得微型博客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 下面,就让我们从几个事例来分析微博的特点。 新浪网是国内第一家引进微博的网站,在2009年8月份率先推出新浪微博后,腾讯、搜狐、人民网、网易等都跟进推出了微博。微博的信息发布和传播,不再依赖于传统专业媒体,个人可以成为信息发布传播的主角。早在博客时代,一些博主就开始在自己的博客上独立发布一些社会热点和重要信息。但是,就时效性和影响力来讲,还是落后于更加先进的微博客。微博在简短的140字容量内,逐渐形成一种“新新闻文体”。如果说论坛发帖回复有纵向特征,那么微博就呈现一种横向特征,更能体现一种新闻“转”和“传”的特点。微博对新闻信息的传递和转发,在语言使用上出现了个性化、生活化、零碎、全景的特点,新闻进入微博渠道后,新闻语言显得原汁原味,更贴近了社会实际生活,更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新浪网的微博上,草根与明星间的交流和关注情况,充分的体现了微博的开放化和集

微博传播路径分析图

微博传播路径分析图 作者: | 来源:艾瑞网 发布于:2011-07-25 微博的功能在于可扩大媒体传播力度、相同话题的群体、以关系为核心的群发布,而媒体的盈利模式在于广告推送,是被动接受,恰恰微薄传播方式是 主动获取所以在信息接收层面来说,微博的软营销与微博的产品诉求是冲突的。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通过奖励的转发评论等)带来的粉丝,是被动加入的,而非主动加入。因为对于企业所提供信息而言,并没有给粉丝明确的 需求。其实企业通过微博在线上获取的用户,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户转化率问题。 而转化率的关键在于通过长时间的转发从而真正寻找到合适恰当的用户,这需 要较长的时间与较大的精力和财力的投入。 企业建立微博的路径: 第一,企业投入一定的成本,或通过线上活动,或通过线下推广,获得大规模粉丝关注(当然通过这样的手段所获得的粉丝的忠实度需要思考)。 第二,通过发布大量可读性的信息,吸引大量用户对其话题的讨论、转发。 从而引发更多的关注与粉丝。这要求博主找到与自身企业与公众之间好的话题 切入点,同时企业要花费大量精力与成本对内容持续长期的经营。事实证明,企业结合自身行业,对该行业的分析论述更容易找到最终的客户群体,并能引 发较长尾的Follow。 思考: 默默的为微博平台提供有价值可读的信息,一旦内容失去可读性,粉丝群将大量流失。之前的工作将前功尽废。 企业微博传播路径图:

释义: 行业知识(行业分析、价格指数): 跟随者:客户、准客户 转化率:随Follow的级别的增加跟随者数量减少但是客户的精度也随之提高。 营销: 1、活动: 跟随者:非客户、准客户、客户

转化率:前期建立的粉丝较多,但精准性差,Follow的级别多,精度不高。 活动的一级传播是针对原有企业粉丝,所以一级传播精准度较高之后级别更高。 2、硬广 跟随者:无跟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从信息的传播上来看,当年社区的泛娱乐化传播和今日的微博非常相似,而这些社区也在苦苦思索盈利模式,营销传播模式,其根源并非在于泛娱乐化平台,而在于这些以群、圈、关系、兴趣点为核心的社区是否能够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单纯的信息传播,恐怕很难成为垄断级产品。 所以微博是猫扑、天涯是博客还是qq,就要看能否改变泛娱乐化的信息传播模式,提出更具实用价值的功能,才是微博的杀手级别的应用。微博值得思考当年的腾讯qq是怎样通过对用户生活的微渗透,从娱乐化工具逐渐转变为实用性工具的。

新浪微博推广的效果分析

网络营销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新浪微博推广的效果分析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 班级: 成绩:

目录 一、微博微博推广、网络推广,其关系是怎样的 (1) 二、常用微博推广方法及技巧 (1) 三、怎样进行微博推广 (1) (一)注册微博技巧 (2) (二)微博推广技巧 (2) 四、微博推广总体成效分析 (4) 五、总结 (4) 参考文献 (4)

微博推广的效果分析 一、微博微博推广、网络推广,其关系是怎样的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里,你既可以作为观众,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或者是图片、视频,实现即时分享。但微博的社交性质并不强,只是一种最佳的信息发布平台。而微博推广,就是以微博为媒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以裂变的方式传播出去,它是社会媒体优化(被称为Social media optimization,简称SMO)的一种,亦是网络推广的一种有效方式。现在微博推广的主流微博有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等,其中新浪微博是使用和关注人群最多的,它的推广被越来越多的站长们所重视,已经成为热门的网络推广行为。 二、常用微博推广方法及技巧 话题,根据你的目标听众设定话题,就是要在微博设立初期制定内容策略,就像一本杂志的主编设定杂志内容策略是类似的。微博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分享内容。 标签,设好标签可以帮你查找相同爱好的人,志同道合的人才会成为你忠实的粉丝。 善用大众热门话题,及关注热点。每小时热门话题排行以及每日热门话题排行都是很有用的,因为这些话题适合微博的每个人,并且善加策划进我们的营销内容,可以增加被用户搜索到的机率。 制定有规律的更新频率,每日发6-20条,一个小时都能发1-2条,频率和节奏把握不好,会让粉丝流失。 互动交流,写微博,发微博,相互评论与转播,增加粉丝间的互动,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巩固粉丝间的稳定性。 规划好发帖时间。微博有几个高峰,上班、午休、下午4点后晚上8点,要抓住这些高峰人群时间发帖,才可能产生高阅读率和高转发率。 广加好友,新浪微博可以发邮件给好友,邀请他们开通新浪微博,结合微博推广第一条,可以说明,微博,朋友多是王道! 同步博客微博,只需要博客地址就能同步别人博客的文章,户主社区没有帐号审核之类的。 完善资料,加入微博后先完善资料,修改头像,让大家感觉到你的真实,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你。 三、怎样进行微博推广 挑选一个好的微博平台,建立一个微博账号。一个好的平台,有足够的人气,能够找到潜在的关注群体,有利于培养潜在客户。

微博传播分析

@互联网数据分析大师微博传播效果分析

微博传播本质: 在国内,微博客自诞生只有3年,但其应用已经发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个人自我表达、人际交流的工具,还日渐发展成为政府、企业、组织用于信息发布、公关营销的手段。 从这个层面看,无论是个人、政府,还是组织、企业,都可以通过微博客实现自己的某些传播意图,或营造理想的自我形象,或形成与民众畅达的沟通机制,或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对于任何一种媒介形式,不同的传播主体依赖不同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手段,而不同传播路径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微博客,以及其传播效果,对于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微博客进行有效、高效的传播显得尤为必要。 微博客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是相对于传播行为过程而言。本文是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应首先从传播学概念上规定与之对应的传播行为。本文将其称之为“微博传播”,下文我们说传播效果,实指“微博传播”的传播效果(或微博客的传播效果)。 一微博传播及其效果构成 所谓“微博传播”,简而言之,即在微博客中的传播活动,亦可看作微博客用户的信息交换和分享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因此,本文也分别从这两个维度对“微博传播”进行简单分析。 (一)过程维度 从过程性上看,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结构,由一定环节和要素构成的动态、序列过程。这里,我们不妨引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略作分析。由于“微博传播”也是网络传播的一种,网络传播的一大特点是传受一体性,因此,这里我们把“微博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收受者合称为传播主体。见表3: (二)系统维度 从系统性上看,我们“把传播看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 微博客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基础上的产物,从登录方式上,即

微博营销及其策略分析

微博营销及其策略分析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微博作为其技术发展的产物,逐渐取代了博客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平台。并在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催生了微博营销这一新兴营销模式,具有信息传播快、互动性强、成本低廉等众多优势。然而,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风险,微博作为营销的一种手段,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如何让个人或企业有效合理的利用其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对其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则是我想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微博 1.微博的含义 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稍等等,但如若没有特别说明,微博就是指新浪微博,微博是中国的twitter。 近几年一直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微博市场已逐渐饱和如图1所示。2012年到2014年访问量都在逐年增加。其发布信息快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快的便捷性、由于数字限制得以体现的原创性以及广泛化、个体化、平民化、私语化等众多特点更是为微博聚集大量的忠诚“粉丝”

二、微博营销 1、微博营销的涵义 随着微博的火热,随即催生了与之有关的营销方式,就是微博营销。微博营销是指通过微博平台进行的包括品牌推广、活动策划、个人形象包装、产品宣传等等一系列的营销活动为商家、个人等创造价值而执行的一种营销方式,也是指商家或个人通过微博平台发现并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的商业行为方式。微博营销涉及的范围包括认证、有效粉丝、话题、名博、开放平台、整体运营等。 2、微博营销的特点 ①成本上——微博广告的发布门槛低,成本远小于广告,效果却不差。 ②覆盖上——微博信息支持各种平台,传播效果好,转发非常方便,速度快,覆盖广,利用名人效应能够使事件的传播量呈几何级放大。 ③手段使用上---从技术上,微博营销可以同时可以方便的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展现形式。从人性化角度上,企业品牌的微博本身就可以将自己拟人化,更具亲和力。 ④开放性——什么话题都可以在微博上进行讨论,言论自由,无拘无束。 ⑤传播速度快——微博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传播迅速。 ⑥便捷性——微博只需要编写好简短的文案,即可迅速发布,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⑦互动性强——关注和互粉,能与粉丝即时沟通,及时获得用户反馈。 图2 微博营销的特点

环保组织基于微博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侯智臻

环保组织基于微博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侯智臻 发表时间:2018-11-02T17:25:06.01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作者:侯智臻 [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越来越进入公众的视野。环保组织在环境问题的扩散及环保意识的传播上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尤其在微博等新媒体日益发展的时代,环保组织的传播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利和表达路径。本文以世界自然基金组织关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微博传播为例,探讨成功的传播案例,以期为环保组织的微博传播策略提供建议。关键词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119)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越来越进入公众的视野。环保组织在环境问题的扩散及环保意识的传播上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尤其在微博等新媒体日益发展的时代,环保组织的传播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利和表达路径。本文以世界自然基金组织关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微博传播为例,探讨成功的传播案例,以期为环保组织的微博传播策略提供建议。 关键词:环保组织;微博;形式;情感;渠道 一、微博对环境议题传播的意义 1、提供话题讨论的空间 由于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微博为网络公共事件的发酵提供平台,使舆论的形成更为容易。环保组织借力微博为环保事业发声,为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搭建了虚拟的讨论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传播的过程更直接,传播的范围更广泛,传播的反馈更便捷,不仅将环境话语置于更大的讨论空间,而且能通过意义的建构强化集体认同,有利于推动议题形成广泛的舆论影响,甚至吸引更多的公民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2、构建环保身份的认同 微博碎片化、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能有效地将松散的人际关系联系起来,形成广泛的社会网络。尤其是针对一些热门话题,动辄吸引成千上万的受众参与,最终形成有代表性的集中意见。环保组织通过微博进行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对环保议题感兴趣的支持者和旁观者组成为一个阵营的过程,并且在不断的劝服中扩充这个阵营。而在该议题下的所有参与者,都对议题的态度保持了一致认同,从而也就建构了一种对于环保阵营的身份认同。 3、将环保行为纳入公众认知框架 环境议题由于受到地域和传播渠道的限制,通常只能吸引与环境事件有着直接利益关系的人参与,如“厦门PX事件”主要是厦门本地的市民在参与抗争。微博平台可以将环保认知纳入社会认知体系,把环境问题运作为人人有责的认知框架。一方面,微博传播面广。经由微博发起的环境行动,更有可能变成全民关注甚至全民参与的行动。另一方面,微博的公开性使参与者的言行与态度变化均处于公开的状态,而且诸多意见领袖的参与,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有利于降低社会漠视的现象。 二、环保组织当前的微博传播现状 1、环保组织微博传播的主要内容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微博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越来越多的环保组织通过官方微博开展绿色环境议题的传播动员。当前,基于微博平台的环境传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对热点环境问题的密切关注。微博是一个即时传播的平台,许多突发性事件都最早由微博爆出。环保组织对环境问题时刻保持着关注,微博为它们第一时间的发声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支撑;第二,相关环保活动的策划。脱离了大众媒体的限制,微博的行动动员显得更加直接和纯粹,其受众的广泛性更扩大了传播的影响力;第三,环保知识的教育普及。环保组织拥有一批专业化的组织成员,它的首要义务就是帮助公众了解环境议题,建构环保意识。不少环保组织都利用微博普及环保知识,期丰富的表现形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扩散,能有效地设置公众的认知议题。 2、环保组织微博传播的主要方式 (1)视听觉感官的调动 居伊·得波在《景观社会》中曾指出,现代人生活在一种由影像作用的“景观社会”中。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依赖影像来感知和理解世界,影像同文字一样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话语建构和传播能力。微博是一种聚合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的工具。环保组织利用微博的传播特色进行动员,不仅可以通过影像调动视听觉的多方感官,还可以借助影像进行环境问题的事实表述,达到更真实有效的传播体验。 (2)多渠道路径的介入 微博是一个广泛而开放的平台,其传播路径不只局限于自身。首先,微博中存在着意见领袖,它们比普通用户具备更强大的传播能力,是追随者心中价值的化身。不少环保组织都利用专业环保人士、知名演员等的影响力来扩大自己的传播范围;其次,环保组织作为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其资金和势力是十分有限的。很多环保组织都在搭载企业、主流媒体等官方微博的便车,与它们进行合作推广,并加强微博平台的交流互动。 (3)情感性语言的使用 环保运动动员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解决“你我他”的认同问题。微博的实时互动性和语言的亲民性使得环保组织在处理身份认同上更游刃有余。一方面,很多环保组织使用“我们”的表达方式,将微博上的所有受众都纳入到与环境问题有着利益相关性的当事人行列中,试图建构“我们”的社会认知,让公众意识到环境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环保组织在表述环境问题时,会通过“守护家园”等具备充沛感情色彩的词汇来唤醒公众,引起社会共鸣。 三、WWF“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传播策略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环保活动。自2009年落地中国,WWF便通过微博平台大力宣传“地球一小时”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参与,是环保活动借助微博传播的成功案例。 1、主题文本的编撰 文字是一种集意义、修辞、符号于一体的传播形式。对于微博传播而言,文本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尤其是活动主题名称的文本表

微博营销成功案例分析定稿版

微博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Weimedia--微营销分析 完美“优雅女”营销案例分析 weimedia微媒体平台是华人基业公司旗下核心业务之一,是中国最专业的微博营销平台,是国内最早深入研究微博营销广告技术平台的公司。北京华人基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总部设立于北京,长期服务于国内300多家知名企业,旗下拥有4大核心自主技术广告平台,定位于互联网全程效果整合营销专业服务,拥有大批互联网营销、管理、技术等专业人才、优质媒体资源和自主核心技术平台。 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案例非常多,在较为浮躁的中国互联网环境下,一个好的创意是网络营销活动中最主要的灵魂。去年的“贾君鹏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也用事实说明了事件营销的效果和所产生的推动力,往往比其他营销方法要好的多。今天我就具体以最近发生的一起事件营销“后宫优雅事件”为例,来分析一下在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微博事件营销的过程和方法。 事件营销策划 事件营销就是通过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来转弯抹角的做广告,达到广告的效果。比如某公司要推广某一款网络游戏,使用知名度高的明星代言往往需要较高的费用,推广时候的广告费也不菲,而如果通过事件营销的方式打造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网络红人来代言这个网络游戏,不仅仅可以节省大量费用,还以低廉的成本进行了网络推广营销。

营销策划人可谓用心良苦,从去年12月就开始计划利用互联网来打造这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络红人”—“后宫优雅”。这个案例的营销平台选择的是“新浪微博”,这是一个2009年后半年开始逐渐热闹起来的社会化网络平台,注册用户约有几十万,有不少“名人”入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注册的微博用户背后的身份往往无从知晓,于是做好几方面准备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事件营销。 事先的准备工作包括,寻找一个虚拟的“网络美女”,并预备几十张左右的自拍照片,然后寻找一个写作团队,能够持续地写出有趣的段子。准备好这一切后,就可以开微博帐号进行炒作。微博前期的炒作主要以“美女”、“炫富”、“明星八卦”为着重点,总而言之就是“找骂贴”。典型的症状包括,自称来自“新加坡”,“后宫三千,独我优雅”。号称有私人飞机,认识很多明星,和阿娇去日本泡温泉,被范冰冰专门因为安慰过,经常行来于夏威夷、香港等地,投资几千万给电影《阿凡达》,并与许多大牌娱乐圈艺人私交甚好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微博的写作团队具有较高的文案写作水准,在初期炒作阶段,发表的段子非常诙谐幽默,颇具有娱乐效果,可读性很高,使得不少新浪微博的名人都转发其段子,在12月中旬时,“后宫优雅”具有了约四千左右的粉丝数。 平媒介入 12月下旬,平面媒体、报刊杂志开始报道和炒作“优雅女”,使得“后宫优雅”的知名度急剧上升,并在2009年12月29日达到了一个小高峰,用户关注度增长惊人,搜索量也开始猛增,也开始有网友对其进行人肉搜索,“后宫优雅”的微博在29日粉丝数

微博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Weimedia--微营销分析 完美“优雅女”营销案例分析 weimedia微媒体平台是华人基业公司旗下核心业务之一,是中国最专业的微博营销平台,是国内最早深入研究微博营销广告技术平台的公司。北京华人基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总部设立于北京,长期服务于国内300多家知名企业,旗下拥有4大核心自主技术广告平台,定位于互联网全程效果整合营销专业服务,拥有大批互联网营销、管理、技术等专业人才、优质媒体资源和自主核心技术平台。 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案例非常多,在较为浮躁的中国互联网环境下,一个好的创意是网络营销活动中最主要的灵魂。去年的“贾君鹏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也用事实说明了事件营销的效果和所产生的推动力,往往比其他营销方法要好的多。今天我就具体以最近发生的一起事件营销“后宫优雅事件”为例,来分析一下在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微博事件营销的过程和方法。 事件营销策划 事件营销就是通过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来转弯抹角的做广告,达到广告的效果。比如某公司要推广某一款网络游戏,使用知名度高的明星代言往往需要较高的费用,推广时候的广告费也不菲,而如果通过事件营销的方式打造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网络红人来代言这个网络游戏,不仅仅可以节省大量费用,还以低廉的成本进行了网络推广营销。 营销策划人可谓用心良苦,从去年12月就开始计划利用互联网来打造这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络红人”—“后宫优雅”。这个案例的营销平台选择的是“新浪微博”,这是一个2009年后半年开始逐渐热闹起来的社会化网络平台,注册用户约有几十万,有不少“名人”

入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注册的微博用户背后的身份往往无从知晓,于是做好几方面准备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事件营销。 事先的准备工作包括,寻找一个虚拟的“网络美女”,并预备几十张左右的自拍照片,然后寻找一个写作团队,能够持续地写出有趣的段子。准备好这一切后,就可以开微博帐号进行炒作。微博前期的炒作主要以“美女”、“炫富”、“明星八卦”为着重点,总而言之就是“找骂贴”。典型的症状包括,自称来自“新加坡”,“后宫三千,独我优雅”。号称有私人飞机,认识很多明星,和阿娇去日本泡温泉,被范冰冰专门因为安慰过,经常行来于夏威夷、香港等地,投资几千万给电影《阿凡达》,并与许多大牌娱乐圈艺人私交甚好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微博的写作团队具有较高的文案写作水准,在初期炒作阶段,发表的段子非常诙谐幽默,颇具有娱乐效果,可读性很高,使得不少新浪微博的名人都转发其段子,在12月中旬时,“后宫优雅”具有了约四千左右的粉丝数。 平媒介入 12月下旬,平面媒体、报刊杂志开始报道和炒作“优雅女”,使得“后宫优雅”的知名度急剧上升,并在2009年12月29日达到了一个小高峰,用户关注度增长惊人,搜索量也开始猛增,也开始有网友对其进行人肉搜索,“后宫优雅”的微博在29日粉丝数增长到八千多。经过人肉搜索,网友发现“优雅女”的身份真实性存在很大疑问,有人称其照片为盗用他人照片,而“优雅女”则发帖称自己的相册被盗了。 围观吹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