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3.天平平衡问题

考点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3.天平平衡问题
考点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3.天平平衡问题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3.天平平衡及图像问题

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各注入相同质量相同

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带,待反应停止后,天

平指针的可能指向是()

①分度盘的左边②分度盘的中间③分度盘的右边.

A、仅①

B、仅②

C、①②

D、②③

2、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若同时分别向左盘烧杯中加入金属甲,向右盘烧杯中加入与甲相同质量的金属乙,天平的指针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则甲、乙两种金属可能是()

A、Al、Mg

B、Mg、Fe

C、Fe、Mg

D、Fe、Zn

3、把A、B两块质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充分反应后铁片都有剩余,则天平指针()

A、偏向盐酸一边

B、偏向硫酸一边

C、无法判断

D、天平平衡

4、在天平两边各放置一个盛有同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至平衡,在左边烧杯中放入3.60克铝粉,为了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应放入镁粉的质量为()

A、3.49克

B、3.60克

C、3.70克

D、3.81克

5、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金属A、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

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经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如图所示关系.分析图象得

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

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A=B

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B

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剩余

6、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已知:A、B在生成

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A比B稳定

B、相对原子质量:A>B

C、金属A、B均消耗完时,A消耗的时间比B长

D、金属A、B均消耗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

7、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

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

B、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C、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

D、若将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都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则甲置换出铜的质量一定比乙多

8、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已知:A,B在生成

物中均显+2价),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得到

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金属活动性A>B;②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A>B;

③两份盐酸可能同时反应完;④与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A>B.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

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

B、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01?武汉)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各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带,待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可能指向是()

①分度盘的左边②分度盘的中间③分度盘的右边.

A、仅①

B、仅②

C、①②

D、②③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烧杯内质量的增加量考虑,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跑出去的气体质量就是增加值,如果两边增加量相等,则天平平衡,如果不相等,天平将偏向增加量大的一边.

解答:解:如果硫酸是足量的,则需要比较等质量的锌和镁产生氢气的多少,根据:金属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设金属的质量都是1g,则锌为1g×,镁为:1g×,所以镁产生

的氢气多所以加入镁的一边增重的少,所以偏向左边;还有一种情况是金属都有剩余,生成氢气的质量按照硫酸算,又因为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以产生氢气质量相同,所以左右两边增重质量相同,天平不偏,即指到分度盘中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比较出烧杯中质量的增加量,根据增加量的大小,判断天平的偏向情况,增加量要根据:加入的质量﹣跑出去的质量来算.

2、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若同时分别向左盘烧杯中加入金属甲,向右盘烧杯中加入与甲相同质量的金属乙,天平的指针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则甲、乙两种金属可能是()

A、Al、Mg

B、Mg、Fe

C、Fe、Mg

D、Fe、Zn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两烧杯中都有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先向左偏转,可判断金属乙反应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速率大于金属甲;后向右偏转,说明等质量金属甲完全反应放出氢气质量大于金属乙.

解答:解:根据质量相等的金属甲和金属乙加入完全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所出现的现象: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先向左偏转,可判断金属乙反应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速率大于金属甲即金属乙的活动性比甲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铝>锌>铁,可推断B错误;

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可判断等质量金属甲完全反应放出氢气质量大于金属乙,根据等质量金属完全反

应放出放出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可知四种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

序铝>镁>铁>锌,则符合这一要求是A、D;

故选A、D.

点评:根据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放出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熟练掌握四种金属完全

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镁>铝>铁>锌,对解答此类问题会有很大帮助.

3、把A、B两块质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充分反应后铁片都有剩余,则天平指针()

A、偏向盐酸一边

B、偏向硫酸一边

C、无法判断

D、天平平衡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铁与盐酸以及铁与硫酸反应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天平是否平衡取决于生成氢气的质量.

解答:解:设盐酸的质量是100g,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73 2

100g x

=

x≈2.7g

设硫酸的质量为100g,生成的氢气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

98 2

100g y

=

y≈2.0g

硫酸产生的氢气比盐酸少,故硫酸这边的质量大于盐酸一边的质量,天平指针偏向硫酸一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4、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50 g19.6%的稀硫酸的烧杯,调整天平平衡后,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天平仍平衡的是()

A、10g Fe和10g Zn

B、2.7g Al和2.4g Mg

C、10g CaCO3和5.6g CaO

D、8g NaOH和9.8g Cu(OH)2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天平要平衡,不仅要考虑所加的物质的质量,还要考虑减少的质量,最后烧杯中所剩余物质的质量必须相等.解答:解:A、50克19.6%的稀硫酸与5.6克的铁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克的氢气,与6.5克的锌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0.2克的氢气,两边都加了10克的金属,都减少了0.2克的氢气,所以天平平衡.

B、50克19.6%的稀硫酸与1.8克的铝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克的氢气,与2.4克的镁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克的氢气,两边都减少了0.2克的氢气,但是所加金属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天平不平衡.

C、50克19.6%的稀硫酸与10克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克的二氧化碳,烧杯内实际增加的质量是5.6克,而另一边增加了5.6克的氧化钙,所以天平平衡.

D、硫酸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反应都没有气体生成,两边所加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天平不平衡.

故选AC

点评:做本道题时要考虑烧杯内所增加的实际质量,判断A、B两选项时要看清楚金属与酸是不是恰好完全反应,要根据它们实际参加反应的质量进行计算.

5、在天平两边各放置一个盛有同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至平衡,在左边烧杯中放入3.60克铝粉,为了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应放入镁粉的质量为()

A、3.49克

B、3.60克

C、3.70克

D、3.81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先计算左边放入3.60g铝粉,会生成多少克氢气,应是0.4克,说明左边增加了3.6﹣0.4=3.2克,要想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也要增加3.2克.再计算右边放多少镁粉才能增加3.2克即可.

解答:解:设3.60克铝粉可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2Al+6HCl═2AlCl3+3H2↑

54 6

3.60g x

∴54:6=3.60g:x,

解之得:x=0.4g;

由此可知,天平左边增重3.60g﹣0.4g=3.2g;要想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也要增加3.2克.

Mg+2HCl═MgCl2+H2↑

24 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当放入镁24克,可以产生2克氢气,实际增加22克,

设需加入镁的质量为y,

∴24:22=y:3.2g,

解之得:y=3.49g.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6、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金属A、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经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如图所示关系.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

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A=B

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B

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剩余

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

分析:通过图象可知金属A、B与酸反应的速率和生成氢气的质量,由此可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并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推出金属和酸的用量问题.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最终金属A和金属B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A不可选;

B、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和生成的氢气质量是相等的,金属A、B的质量的质量未知,反应后溶液质量无法确定,故B可选;

C、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快,所以金属的活动性:A>B,故C不可选;

D、酸完全反应,金属应该足量,所以两种金属可能有剩余,故D不可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根据图象和题意分析出直接信息,还需要根据计算得出用量问题.

7、(2009?乐山)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放也氢气的快慢和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判断变化过程中天平指针会如何变化.解答:解:天平的指针总是偏向质量大的一方;在两边的金属都没反应完时,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锌与稀盐酸

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大于铁,因此,此段时间内,加铁一边因放出氢气的速度慢而质量大,天平指针偏向加铁一边即偏向图中的右边;当金属锌完全反应后,图中天平左边的质量不再减小,而铁继续与稀盐酸反应,最终放出氢气

的多少将决定天平指针的偏转,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金属质量,可判断两

种金属都完全反应后,铁与盐酸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等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所以,天平左边加锌的一端因放出氢气质量少而质量大于加铁的右边,天平指针最终将偏向加锌的左边;

综上所述,天平指针就先右偏后向左;

故选D

点评: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快慢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而放出氢气的多少与金属的相对质量有关.

8、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A比B稳定

B、、相对原子质量:A>B

C、、金属A、B均消耗完时,A消耗的时间比B长

D、、金属A、B均消耗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

分析: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结合产生氢气的关系图判断两种金属活动性;

根据一定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结合两种金属的化合价及

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判断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解答:解: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两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B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A,可判断两种金属中B的活动性较强,A较弱,金属A比B稳定,故正确;

B、两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根据一定质量的质量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

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A>B;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B>A;故错误;

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等质量的金属B最先完全反应,A消耗的时间比B长,故正确;

D、金属A、B均消耗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是A>B,不是A<B,故错误.

故选AC.

点评:对于活泼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9、(2010?青岛)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

B、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C、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

D、若将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都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则甲置换出铜的质量一定比乙多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金属和酸溶液反应的图象可以得出:①得到的氢气的多少②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应过程需要的时间越短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解答:解:A、从图象中不难看出,金属乙的反应需要的时间短,说明金属乙的反应速率快,即金属乙的金属活动性强,金属乙比甲活泼,故A错误;

B、铁与锌相比,铁的金属性比锌弱但相同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铁生成的氢气比锌多,符合图象;故对

C、反应前总量相等的情况下由于甲放出的氢气多,则溶液的质量少;故对

D、金属完全反应的情况下,甲比乙能置换出较多的氢气,可推得甲比乙能置换出较多的铜;故对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了金属和酸溶液的反应的图象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

10、相同质量的铁、锌、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曲线①②③④对应的金属是()

A、铝、镁、锌、铁

B、铁、锌、镁、铝

C、铝、镁、铁、锌

D、锌、镁、铁、铝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要从产生氢气的多少和反应速度的快慢来考虑本题,还需结合等质量的铁、锌、镁、铝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考虑.

解答:解:根据计算知道了等质量的铁、锌、镁、铝与足量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多少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所以从横坐标向上做垂线,在上面的说明是制取氢气多的,所以①是铝,②是镁,③是铁,④是锌.

故选C.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在曲线中在上面的是产生氢气多的,先到达最高点的是反应速度快的即活泼的.

11、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金属活动性A>B;②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A>B;

③两份盐酸可能同时反应完;④与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A>B.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运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分析比较金属活动性大小、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盐酸是否同时完全反应及金属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大小关系.

金属活动性大小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进行比较,相同时间内,放出氢气量多的反应速度快,金属活动性强;

金属的相对原子根据一定量金属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量计算出来;

通过金属质量与金属活动性,综合分析盐酸是否同时完全反应.

解答:解:由关系图可知,相同质量完全反应,金属A先反应完成(反应时间少),此现象说明金属A的活动性比

金属B强;A、B两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量,金属A大于金属B.

判断方法一(排除法):由金属A的活动性比金属B强的判断,得出结论①正确,由此可排除B、D选项的正确性;比较选项A、C会发现,只要判断结论②和④的正确性即可做出最终选择.而根据与酸完全反应放出氢气量金属A大于金属B的判断,可得出结论④正确.因此,最终应选择C为正确答案.

判断方法二(逐项分析):结论②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根据金属质量与生成氢气的关系式:一定质量金属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是相等的、两种金属的化合价都

为+2价也相等,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金属A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金属B,则金属A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金属B的相对原子质量.结论②错误;

结论③两份盐酸是否可能同时反应完,由金属的活动性A>B可推断,金属A的反应速度较快,假设两份盐酸都被反应完,也只能是与金属A反应的盐酸先反应完.结论③错误.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答案应为C.

故选C.

点评: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时间﹣氢气质量”关系图,可推断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等.12、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

B、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C、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D、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消耗镁的质量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出:①产生氢气的量一样多,从而可以判断出金属其中有一种剩余,同时判断出消耗酸和金属的质量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A、根据图象不难看出,产生氢气的量一样多,故A正确;

B、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得到的氢气一样多,说明参与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一定不一样多,因此至少有一种金属剩余,故B正确;

C、由于得到的氢气一样多,根据元素的质量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溶质中氢元素的质量一定相等,又因这两种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从而说明参与反应的两种酸的质量一定不一样多,故C错误;

D、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因此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参加反应的金属铁的质量要大一些,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有关的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将15 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1 g氢气.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A、Fe、Cu

B、Al、Fe

C、Al、Zn

D、Fe、C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这道题中,Zn、Al、Fe都是可以反应的,C、Cu都是不反应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正确选择.

解答:解:设要产生1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x,铁的质量为y,铝的质量为z,

Zn+2HCl═ZnCl2+H2↑

65﹣﹣﹣﹣﹣﹣﹣﹣﹣﹣﹣﹣﹣2

x﹣﹣﹣﹣﹣﹣﹣﹣﹣﹣﹣﹣﹣﹣1g

∴65:2=x:1g;

解之得:x=32.5g,

Fe+2HCl═FeCl2+H2↑

56﹣﹣﹣﹣﹣﹣﹣﹣﹣﹣﹣﹣﹣2

y﹣﹣﹣﹣﹣﹣﹣﹣﹣﹣﹣﹣﹣﹣1g

∴56:2=y:1g,

解之得:y=28g;

2Al+6HCl═2AlCl3+3H2↑

54﹣﹣﹣﹣﹣﹣﹣﹣﹣﹣﹣﹣﹣﹣﹣6

z﹣﹣﹣﹣﹣﹣﹣﹣﹣﹣﹣﹣﹣﹣﹣﹣1g

∴54:6=z:1g,

解之得:z=9g;

由以上计算可知,

A、铁为28g>15g,铜不反应,不可能;

B、铝为9g<15g,铁为28克>15克,可能;

C、铝为9g<15g,锌为32.5克>15克,可能;

D、铁为28g>15g,碳不反应,不可能.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4、在某金属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两种.取5.6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 氢气,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是()

A、Zn和Mg

B、Mg和Al

C、Cu和Zn

D、Zn和Al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一定量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金属质量,可计算产生0.2g氢

气消耗铁的质量恰好为5.6g,所以其余两种杂质金属产生同样多氢气时消耗金属质量一种大于5.6g,一种小于5.6g.解答:解:得到0.2g氢气需要消耗金属铁的质量m,×m=0.2g,则m=5.6g,所以铁样品中另两种金属为:产生0.2g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一种大于5.6g,另一种小于5.6g;

根据一定量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金属质量,可计算得知,产生0.2g氢

气,消耗铝、镁的质量为1.8克、2.4克,都小于5.6g而消耗锌的质量为6.5克,大于5.6g,铜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说明消耗铜的质量大于5.6g;因此可判断样品中的两种金属杂质为金属铝、镁中的一种和金属锌、铜中一种;故选BC.

点评:相同质量的金属镁、铝、锌、铁完成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铝>镁>铁>锌.

菁优网版权所有

仅限于学习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加热(空气中)2Cu+O2CuO 2铜常温(潮湿空气)铜和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 (OH)CO 生成一种绿色物质322不与氧气反应无明显现象高温金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结论 注意:铝、锌虽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因此,铝、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越左边的金属与酸反应速率越快,铜和以后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金属+酸盐+H↑(注意化合价和配平)2MgSO+H↑MgCl+H↑2HClMg+Mg+HSO4422222AlCl2Al+6HCl+ 3H)Al(SO+↑3H↑2Al+3HSO42432232

ZnCl2HClZn+(实验室制取氢气)↑H+ZnSO +H↑Zn+HSO 424222FeCl +H↑(铁锅有利身体健康)(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HCl+Fe →+2)22FeSOFe +H↑(注意FeSO化合价变化:H+0→+2)2424注意: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回答这几点:金属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金属+盐新金属+新盐+FeSOFe+CuSO(铁表面被红色物质 覆盖,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44(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不能用铁制器皿盛放波尔多液,湿法炼铜的原理 Cu+2AgNO2Ag+Cu(NO) (铜表面被银白色物质覆盖,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233 2Ag+Fe(NO)Fe+2AgNO (铁粉除去硝酸银的污染,同时回收银)(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233现象的分析:固体有什么变化,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四、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A +BCB +AC ZnSO+H↑初中常见的置换反应:(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如Zn+HSO4242(2)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如Fe+CuSOCu+FeSO 4 42CuO2Cu+COC+↑CuCuO+HO H (3)氢气、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如+222五、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 到弱 应用: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即左边),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即越靠近左边,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阳离子越稳定;越靠近右边,金属单质越稳定,对应阳离子越活泼。)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氢以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注意:(1)浓硫酸、硝酸除外,因为它们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 (2)铁和酸反应化合价变化:由0价→+2价。 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理解为弱肉强食,弱的占位置(离子或化合物的位置)占不稳,被强的赶走;强的占位置占得稳,弱的不能将它赶走!】 注意:(1)K、Ca、Na除外,因为它们太活泼,先和水反应。如2Na+2HO2NaOH+H↑ 22(2)变价金属Fe、Cu、Hg发生这种置换反应,化合价变化:由0价→+2价。 金属化学性质的中考考点知识: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方法:弱肉强食,能反应的是强的把弱的赶走,与酸反应越剧烈,说明活动性越强;不能反应的是弱的赶不走强的。 例: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Z表面有银析出,而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Z、Y. 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 C、Z>X>Y D、Y>Z >X 分析:X、Y与酸反应得出X>H>Y,Y、Z与硝酸银反应得出Y>Ag>Z,在金属活动表中画出

初中化学天平平衡问题

天平平衡问题 初中化学常接触的天平平衡问题多是把活泼金属(或碳酸盐)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与天平平衡问题联系在一起。概括起来大致分两种情况:一是天平两边所加入的金属(或碳酸盐)质量相等、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也相等;二是天平两边所加入的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等,但金属(或碳酸盐)的质量不相等。下面就这两种情况进行总结 一、天平两边所加入的金属(或碳酸盐)质量相等、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也相等此种情况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盘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 由此可见,此种情况天平平衡的条件是金属(或碳酸盐)足量,酸完全反应。在此需要说明一点,金属(或碳酸盐)足量不一定两种物质均有剩余,即等质量的酸完全反应,消耗量多的金属(或碳酸盐)也可以是恰好完全反应,而消耗量少的金属(或碳酸盐)肯定有剩余。 1、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9.8%的稀硫酸,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分别向两盘中加入等质量的锌和镁,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加入的锌和镁的质量可能是() A、Zn:2g 、Mg:2g B、Zn:3g、Mg:3g C、Zn:6.5g、Mg:6.5g D、Zn:7g、Mg:7g 2、在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置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两边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锌和镁,反应完毕,若保持天平平衡,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两烧杯中酸均耗尽 B、锌、镁均耗尽 C、镁耗尽,锌有剩余 D、锌耗尽,镁有剩余 3、在已经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下列实验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2012年) A.天平指针开始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B.只有铁粉有剩余 C.天平指针最终偏向放锌粉的烧杯一边D.只有锌粉有剩余 4、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向甲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恰好完全反应。再向乙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金属X,充分反应后,两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相等,则X可能是() A.MgB.AlC.CuD.Zn 二、天平两边所加入的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等,金属(或碳酸盐)的质量不等此种情况天平平衡的条件是:(1)酸足量,(2)左盘金属(或碳酸盐)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右盘金属(或碳酸盐)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即“差等”。

一年级奥数天平平衡 -

第15讲天平平衡 【专题导引】 小朋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简单的推理题,例如: 这就是最简单的推理题.学会推理,我们的思路会越来越开阔,头脑会越来越灵活 根据已经知道的一些图形条件和一些等式,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就是“逻辑推理” 【典型例题】 【1】下面三个天平都不平衡,你能动脑筋,想办法使它们平衡吗? 解答:(1)拿走左边12克小球(2)右边放一个6克小球(3)左边放一个6克小球 【试一试】你能使下面两个天平都平衡吗?

解答:(1)左边放一个3克小球(2)右边拿走6克小球【B2】观察下面两幅图,比较一个梨和一个草莓哪个重? 解答:梨重 【试一试】观察下面两幅图,比较一个梨和一个草莓哪个重? 解答:梨重 【B3】看图分析,每个乒乓球重多少克? 解答:98-92=6(克),每个重3克. 【试一试】一只羽毛球重()克.

解答:99-85=14(克),每个重7克. 【A1】1只西瓜+1只菠萝=8千克 1只西瓜+1串香蕉=9千克 1只菠萝+1串香蕉=5千克 1只西瓜=()千克 1只菠萝=()千克 1串香蕉=()千克 解答:6、2、3 【试一试】1只鸡+1只鸭=7千克 1只鸡+1只鹅=8千克 1只鸭+1只鹅=9千克 1只鸡=()千克 1只鸭=()千克 1只鹅=()千克 解答:3、4、5 【A2】找出下式中各种图形代表的数. 1.△+○=9,△=○+○,那么△=(),○=() 2.○+○+○+○=△+□,□=△+△,如果○=3, 那么△=(),□=(). 解答:1. 6、3 2. 4、8 【试一试】 1.□+□+□=9,○+□=15,○=(). 解答:12 2. △+△+△=□+□,□+□=○+○+○,如果○=6, 那么,△+○+□=(). 解答:21

初中化学中的天平平衡问题讲义及练习题

化学中的天平平衡问题讲义 天平平衡问题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也是总复习中的一个难点,这类问题由于前提条件 不同,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学生往往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感到比较困难。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天平平衡的条件——左盘和右盘物质的质量相等。 初中化学阶段常接触的天平平衡问题多是把活泼金属(或碳酸盐)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与天平平衡 问题联系在一起。概括起来大致分两种情况:一是天平两边所加入的金属(或碳酸盐)质量相等、酸的 质量和质量分数也相等;二是天平两边所加入的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等,但金属(或碳酸盐)的质量 不相等。下面就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一、天平两边的金属质量(或碳酸盐)、酸的质量、质量分数均相等 对于这种情况,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盘生成的气体质量相等,则天平平衡,否则失去平衡。 1.等质量的不同金属(或碳酸盐)和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酸反应 例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分别倒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后,分别向两边的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完毕后,天平指针是否偏转?若偏转,偏向哪一方? 解析:此题中天平指针是否偏转,取决于左右盘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否相等。本题中给出的酸足量,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取决于金属的质量。我们根据方程式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等质量的金属和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Al、Mg、Fe、Zn(初中常用的几种金属)。即题目中天平左右盘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不相等,天平将失去平衡,指针偏向生成氢气较少的锌的一边。 2.足量且质量相等的金属(或碳酸盐)和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酸反应 在例1中,若金属是足量的,那么生成氢气的质量就应该根据酸进行计算。我们不难看出,此时天 平两边生成氢气的质量是相等的,那么天平也就平衡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归纳出下面的规律: 足量的物质计算标准(耗尽量)生成气体的质量天平指针 酸金属(或碳酸盐)不等偏(天平不平衡)金属(或碳酸盐)酸相等不偏(天平平衡)对于这种类型的天平平衡题,关键是看清哪个量是足量,进而确定天平的状态。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天平的状态,确定什么物质无剩余,什么物质可能有剩余,什么物质肯定有剩余。在此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金属(或碳酸盐)足量不一定两种物质均剩余,也就是说生成等质量的气体时,消耗量较多的 金属(或碳酸盐)也可以是恰好完全反应,而消耗量较少的金属肯定有剩余。 例2.在天平左右盘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后,向两边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锌和镁,反应完毕后,天平让保持平衡,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两烧杯中酸均耗尽B.锌、镁均耗尽 C.镁耗尽、而锌有剩余D.锌耗尽、而镁有剩余 解析:解此题抓住天平平衡这个条件,天平平衡→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计算标准是酸(耗尽)→金属足量(两种金属至少剩一种,生成等质量氢气的消耗量少的镁肯定有剩余),所以锌、镁均消耗尽不可能,镁消耗尽而锌有剩余也不可能,此题正确答案为B、C。 学生练习:

小学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天平平衡问题》习题.docx

小学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天平平衡问题》习题 一、基础过关 1.想一想,一个菠萝等于几个苹果的质量。 ( 1) 1个菠萝 =3 根香蕉 2 个苹果 =3 根香蕉 1个菠萝 =()苹果 ( 2) 1个西瓜 =2 棵白菜 1 棵白菜 =3 个茄子 1个西瓜 =()茄子 2. ◎ +▲ =11◎ - ▲ =3◎ =()▲ =() 二、综合训练 1.1 个菠萝的重量等于 2 个梨的重量, 1 个菠萝的重量还等于 3 只香蕉或 1 个梨、 1 个桃、 1 只香蕉的重量和,问一个菠萝重量等于几个桃的重量? 2.1 千克橘子有8 个, 1 千克苹果比 1 千克橘子少 2 个。妈妈买来 3 千克橘子和 2 千克苹果,两种水果各多少个? 三、拓展应用 1.用数字 3、 7、 9 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数字不重复使用) [ 来源 ^#:%中教 &@网 ] 2.填一填。△+△+△+☆+ ☆= 14

☆+☆+△+△+△+△+△=18 △=()☆=() 3.算一算,填一填。 [ 中 %&国教 * 育^出版 ~网] ( 1) 2 个苹果= 3 个桃子2个梨=5桃子 一个苹果+一个梨=()个桃子 ( 2)一匹马换 2 只羊一只羊换 4 只兔子 2 只羊换()只兔子一匹马换()兔子[ 来源 :& 中* 教 %#网~] 2 匹马换()只兔子 4. 解决问题。 一壶水可以将 2 个暖瓶倒满,一个暖瓶可以倒出 4 杯,那么一壶水可以倒出几杯?

答案 一、基础过关 1.想一想,一个菠萝等于几个苹果的质量。 (1) 2(2)6 2. ◎ =7▲=4 二、综合训练 1. 1 个菠萝等于 6 个桃的重量。 (分析:因为 1 个菠萝 =2 个梨 =3 个香蕉 =1 个梨 +1 个桃 +1 个香蕉,所以 1 个梨 =1 个桃 +1 个香蕉;而 1 个梨 =1 个半香蕉; 1 个桃 =半个香蕉,所以一个菠萝=3 个香蕉=6 个桃。) 2. 橘子: 8× 3=24 个苹果:( 8-2 )× 2=12 个 三、拓展应用 1.用数字 3、 7、 9 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数字不重复使用) 6 个379 39 7 973 937 793739 2.填一填。 △=2☆ =4 3.算一算,填一填。 (1) 4 (2) 8 8 16 4. 8

初中化学天平平衡问题的计算专题辅导

初中化学天平平衡问题的计算 天平平衡问题是初中化学中考常考题型,这类问题由于前提条件不同,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学生往往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感到比较困难。天平平衡问题的计算一般是在平衡的天平两边的反应容器内加入不同的反应物,通过计算,根据左盘净增加物质质量和右盘净增加物质的质量是否相等,来判断天平是否平衡。解题步骤如下: (1)判断左、右两盘中哪种物质完全反应。 (2)根据完全反应的量求生成的气体质量。 (3)分别求出左盘净增加物质质量左M 和右盘净增加物质的质量右M 。 (4)比较:若右左M M =则天平平衡;若右左M M >,则天平指针偏左;若右左M M <,则天平指针偏右。 此类题概括起来大致分两种情况——下面就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一、天平两边的金属(或碳酸盐)质量、酸的质量及酸的质量分数均相等 这种情况,天平平衡条件是左右两盘生成的气体质量若相等,则天平平衡,否则失去平衡。 1.等质量的不同金属(或碳酸盐)和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酸反应。 例1 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分别倒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后,分别向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完毕后,天平指针是否偏转?若偏转,偏向哪一方? 解析:此题中天平指针是否偏转,取决于左右盘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否相等。题中给出酸是足量的,所以金属完全反应,用金属的质量去求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方程式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等质量的金属和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Al 、Mg 、Fe 、Zn (初中常用的几种金属)。即题目中天平左右盘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不相等,天平将失去平衡,指针偏向生成氢气较少的一边。 答:偏转;天平指针偏向锌的一边。 2.足量且质量相等的金属(或碳酸盐)和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酸反应 若金属(或碳酸盐)质量是足量的,那么生成氢气的质量就应该根据完全反应的酸质量进行计算。我们不难看出,此时天平两边生成氢气的质量是相等的,那么天平也就平衡了。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天平的状态,确定什么物质无剩余,什么物质可能有剩余,什么物质肯定有剩余.在此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金属(或碳酸盐)足量不一定两种物质均剩余,也就是说生成等质量的气体时,消耗量较多的金属(或碳酸盐)也可以是恰好完全反应,而消耗量较少的金属(或碳酸盐)肯定有剩余。 例2 在天平左右两盘分别盛放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后,向两边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锌和镁,反应完毕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两烧杯中酸均耗尽 B. 锌、镁均耗尽 C. 镁耗尽、而锌有剩余 D. 锌耗尽、而镁有剩余 解析:此题应抓住天平平衡这个条件,天平平衡→生成氢气质量相等:①计算标准量是酸(完全反应);②金属足量(两种金属至少剩一种,生成等质量氢气的消耗量少的镁肯定有剩余)。所以锌、镁均消耗尽不可能;镁消耗尽而锌有剩余也不可能。此题正确答案为B 、

小学二年级奥数《第9讲 天平平衡》试题

第9讲天平平衡 【专题简析】 小朋友们一定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即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进行等量代换时,要选择容易求出结果的两个等式来比较,使同一个等式中的未知量或符号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 【例题1】 1只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1只羊的重量=5只兔的重量。 问:1只猪的重量=()只兔的重量。 思路导航:由一只羊的重量=5只兔的重量,可知:2只羊的重量=10只兔的重量,而1只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所以1只猪的重量=10只兔的重量。 解:10. 练习1 1.1壶水的重量=2瓶水的重量,1瓶水的重量=4杯水的重量。 那么,1壶水的重量=()杯水的重量? 2. 1只白兔重6千克 1只公鸡重()千克 3.小熊种了3个南瓜,他想和小兔换萝卜。小兔说:“2个南瓜可以换6棵青菜,

6克 4克7克 10克3克1棵青菜可以换4根萝卜。”小朋友,请你算一算,小熊用他的3个南瓜可以换到小兔的几根萝卜? 【例题2】 你能动脑筋,想办法使天平平衡吗? 思路导航:因为左边重10+3+7=20(克),右边重4+6=10(克),左边比右边多20-10=10(克),所以要使左右平衡必须从左边拿出10克,或拿出3克、7克,也可以在右边再添上10克,也能使天平平衡。 解:左边减10克,或右边加10克. 练习2 想一想,左边的砝码保持不变,怎样使天平平衡? 1.

9克 3克4克6克 7克 2. 4克9克 8克7克6克 5克 3. 1克5克 5克7克 7克 【例题3】 300克 200克 150克

有关天平平衡问题

关天平平衡问题 1.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两烧杯中盛有等质量、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盐酸,使两边保持平衡。此时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1.2gCaO,若要使两边再次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CaCO3的质量 A.11.2g B.17.6g C.20g D.22.4g 2.天平两边各放同溶质的质量分数、同质量、足量的盐酸,在左边烧杯中放3.6g铝粉,为了使天平保持平衡,右边烧杯应放锌粉的质量是 A.3.6g B.3.92g C.3.49g D.3.3g 3.在天平两边各放置一个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至平衡,在左边烧杯中放入3.60g铝粉,为了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应放入镁粉的质量为 A、3.49g B、3.60g C、3.70g D、3.81g 4.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足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后,往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恰好完全反应,且天平仍保持平衡,则铜、铝合金中铜和铝的质量比为 A. 1:1 B. 1:2 C. 1:3 D. 2:1 5.在天平的两盘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中各盛100g9.8%的硫酸溶液,向两个烧杯中同时放入哪组金属,反应终止时天平仍保持平衡 (A)锌、铁各7g (B)锌、铁各5g (C)锌、铁各4g ( D)锌、铁各3g 6.托盘天平两端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中各盛有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一种,反应终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的是 A. Fe、Zn各3g B. Cu、Fe各4g C. Fe、Zn各7g D. Zn、ZnO各5g 7.天平两边各放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8g,向天平两边溶液中加入哪组金属,天平仍保持平衡 A.1gMg、1gZn B.3gMg、3gZn C.5gMg、5gZn D.7gMg、7gZn 8.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足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保持平衡后,向天平左端烧杯中加入6.50g锌,欲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应向右端烧杯中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0g B.5.68g C.6.50g D.7.09g 9.在已调好零点的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放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向左边烧杯中加入m克锌粒,向右边烧杯中加入与锌质量相同的铝粉,充分反应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反应物中()一定有剩余,()一定没有剩余,()可能有剩余。 (2)如果天平两边失去平衡,则一定是()边的托盘下沉。 10.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铝。待充分反应后,镁有剩余,则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天平保持平衡B.铝刚好完全反应 C.天平指针偏向放镁的一边D.天平指针偏向放铝的一边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 属 条件现象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镁常温下(空气 中) 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白色 固体。 2Mg+O 2 2MgO 点燃时(空气 中)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 色固体。 2Mg+O 2 点燃 2MgO 铝常温下(空气 中) 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 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Al+ 3O 2 2Al 2 O 3点燃(氧气 中)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 色固体。 4Al+ 3O 2 点燃 2Al 2 O 3 铁常温(干燥空 气) 无明显现象。很难与O 2 反应。 常温(潮湿空 气) 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生 成比较疏松的暗红色物质——铁 锈。 铁锈主要成分 Fe 2 O 3 xH 2 O 点燃(氧气 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体, 放出大量的热。 3Fe+2O 2 点燃 Fe 3 O 4 铜常温(干燥空 气) 无明显现象。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加热(空气 中)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2Cu+O 2 2CuO 常温(潮湿空 气) 铜和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 反应 生成一种绿色物质 碱式碳酸铜(俗称 铜绿): Cu 2 (OH) 2 CO 3 金高温无明显现象不与氧气反应 结 论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注意:铝、锌虽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因此,铝、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初中化学天平问题复习题

天平问题专项训练 1.(天津市中考题)将盛有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铝,待反应停止后,根据天平的平衡状况判断: (1)若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反应物中一定无剩余的是;一定有剩余的是。(2)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的一方。 2.在天平左右盘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后,向两边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锌和镁,反应完毕后,天平让保持平衡,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A.两烧杯中酸均耗尽B.锌、镁均耗尽 C.镁耗尽、而锌有剩余D.锌耗尽、而镁有剩余 3.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在烧杯中分别注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稀硫酸,若向右盘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铁,恰好完全反应,为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左盘中投入与铁质量相等的纯净金属可能是()A.Mg B.Zn C.Cu D.Al 4. 在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g 9.8%的稀硫酸,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分别向两盘中投入锌和镁使酸完全反应,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投入锌和镁的质量可能为()A.Zn: 2 g、Mg: 2 g B.Zn: 3 g、Mg: 3 g C.Zn: 6.5 g、Mg: 6.5 g D.Zn: 7 g、Mg: 7 g 5.在天平的两盘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中各盛100克7.3%的稀盐酸,向两个烧杯中同时放入哪组金属,反应终止时天平仍保持平衡( ) (A)锌、铁各7克(B)锌、铁各5克(C)锌、铁各4克(D)锌、铁各3克 6.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后,往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恰好完全反应,且天平仍保持平衡,则铜、铝合金中铜和铝的质量比为() A. 1:1 B. 1:2 C. 1:3 D. 2:1 7. 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两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足量的盐酸,使两边保持平衡。此时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1.2克CaO,若要使两边再次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CaCO3的质量是() A.11.2克 B.17.6克 C.20克 D.22.4克 8.某同学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称好后发现砝码和药品位置放倒(其他都正确),称得的读数为9.2g,不足1g的用砝码,此时NaCI的实际质量为() A 9.2g B9g C 8.8g D 无法确定 9. 在天平两边各放置一个盛有相同浓度的等体积的足量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至平衡,在左边烧杯中放入 3.60g铝粉,为了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应放入镁粉的质量为()A、3.49g B、3.60g C、3.70g D、3.81g

金属有关天平平衡问题

专题二有关天平的问题 1. 托盘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各放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再向左烧杯中放入镁,右烧杯中放入铝,且镁铝质量相等,充分反应后,天平指针() A.偏左 B.偏右 C. 不骗 D.无法判断 2. 在天平两托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等的盐酸,天平平衡后分别向量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锌和镁,待金属完全消失后,天平的指针将() A.偏向镁的一边 B. 仍停留在原位置不动 C.偏向锌的一边 D.左右不停地摆动 3. 托盘天平左右两托盘上各放一个小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分别加入5mL同种稀盐酸,再往左边烧杯中加入5g锌片,右边烧杯中加入5g铁粉,充分反应后,锌和铁均有剩余。下列对天平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 B. 仍然平衡 C.左边下沉 D.右边下沉 4. 把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充分反应后若天平平衡,则() A. 铁片、锌片一定都有剩余 B. 铁片有剩余,锌片可能有剩余 C. 两烧杯中的盐酸一定都完全反应 D. 与铁片反应的盐酸完全反应,与锌片反应的盐酸有剩余 5. 在天平两托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等的盐酸,天平平衡后分别向两边烧杯中个加入等质量的铝和镁,待充分反应后,镁有剩余,则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天平保持平衡 B. 铝也有剩余 C. 天平指针偏向放镁的一边 D. 天平指针偏向放铝的一边 6. 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下列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天平指针偏向放锌一边 B.只有锌剩余 C. 天平指针偏向放铁一边 D. 只有铁粉剩余 7. 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可能有剩余的金属是。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的一边。 8. 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

二年级奥数之天平平衡含答案

6克 4克7克 10克3克天平平衡 【例题1】 1只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1只羊的重量=5只兔的重量。 问:1只猪的重量=( )只兔的重量。 思路导航:由一只羊的重量=5只兔的重量,可知:2只羊的重量=10只兔的重量,而1只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所以1只猪的重量=10只兔的重量。 解:10. 练习1 1.1壶水的重量=2瓶水的重量,1瓶水的重量=4杯水的重量。 那么,1壶水的重量=( )杯水的重量? 2. 1只白兔重6千克 1只公鸡重( )千克 3.小熊种了3个南瓜,他想和小兔换萝卜。小兔说:“2个南瓜可以换6棵青菜,1棵青菜可以换4根萝卜。”小朋友,请你算一算,小熊用他的3个南瓜可以换到小兔的几根萝卜? 【例题2】 你能动脑筋,想办法使天平平衡吗?

思路导航:因为左边重10+3+7=20(克),右边重4+6=10(克),左边比右边多20-10=10(克),所以要使左右平衡必须从左边拿出10克,或拿出3克、7克,也可以在右边再添上10克,也能使天平平衡。 解:左边减10克,或右边加10克. 练习2 想一想,左边的砝码保持不变,怎样使天平平衡? 1. 9克 3克4克6克 7克 2. 4克9克 8克7克6克 5克 3. 1克5克 5克7克 7克 【例题3】 300克

200克 150克 =()克=()克=()克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梨+香蕉=200克,而且苹果+梨+香蕉=300克,显然,苹果的重量是300-200=100(克);再看苹果+香蕉=150克,所以香蕉的重量是150-100=50克;最后看梨+香蕉=200克,可以推算出梨的重量是200-50=150克 解:=(100)克=(150)克=(50)克 答:第50盏彩灯是黄色的,红色的彩灯一共有9盏 练习3 1.一只梨重多少克? 140克190克 2. 40克

2020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年级下册8单元重点考点专训-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附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章重点考点专训-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1.下列说法体现了“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A.铁易生锈B.铁在纯氧中能燃烧 C.铁能与盐酸反应D.铁能导热 2.【2019·山西模拟】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下列事实不能解释金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A.自然界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真金不怕火炼” C.黄金质地比较软 D.黄金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锈蚀 3.【中考·玉林】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铜能导电 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 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4.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开始进行实验。 (1)实验1: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铜丝变为黑色(CuO),观察到细铜丝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将铜丝团浸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当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时小心地松手,发现稳定后的砝码比起始位置高,写出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溪】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

(1)A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________接触。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如果通过实验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试剂组是________(填字母)。 A.Mn FeSO4溶液 B.Mn Fe MgSO4溶液 C.Mn Fe ZnSO4溶液 7.课外小组的同学从某工厂收集到一些混有少量小铁片的细小铜片。 (1)为了除去混合物中的铁,同学们设计出三种方法: 方法一:用磁铁。该方法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方法。 方法二:用稀硫酸。该方法还可以制得的气体是________。 方法三:用硫酸铜溶液。请写出该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2)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操作最简便。 (3)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发现“方法三”不能在短时间内将铁除尽,请回答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8·安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9.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

金属的化学性质___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 和详细)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 属 条件现象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镁常温下(空气 中) 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白色 固体。 2Mg+ O22MgO 点燃时(空气 中)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 色固体。 2Mg+ O2点燃2MgO 铝常温下(空气 中) 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 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Al+ 3O22Al2O3点燃(氧气 中)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 色固体。 4Al+ 3O2点燃2Al2O3 铁常温(干燥空 气) 无明显现象。很难与O2反应。 常温(潮湿空 气) 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生 成比较疏松的暗红色物质——铁 锈。 铁锈主要成分 Fe2O3xH2O 点燃(氧气 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体, 放出大量的热。 3Fe+ 2O2点燃Fe3O4 铜常温(干燥空 气) 无明显现象。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加热(空气 中)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2Cu+ O22CuO 常温(潮湿空 气) 铜和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 反应 生成一种绿色物质 碱式碳酸铜(俗称 铜绿): Cu2(OH)2CO3 金高温无明显现象不与氧气反应结 论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注意:铝、锌虽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 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因此,铝、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 应,放出氢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越左边的金属与酸反应速率越快,铜和以后的 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H 2↑(注意化合价和配平) Mg+2HCl MgCl2+H2↑ Mg+H2SO4MgSO4+H2↑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 ZnCl2+H2↑ 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氢气) Fe+2HCl FeCl2+H2↑(铁锅有利身体健康)(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 Fe+H2SO4FeSO4+H2↑(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 注意: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回答这几点:金属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颜色 变化。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 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Fe+CuSO4Cu+FeSO4(铁表面被红色物质覆盖,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不能用铁制器皿盛放波尔多液,湿法炼铜的原理 Cu+2AgNO32Ag+Cu(NO3)2 (铜表面被银白色物质覆盖,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 色) Fe+2AgNO32Ag+Fe(NO3)2 (铁粉除去硝酸银的污染,同时回收银)(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 现象的分析:固体有什么变化,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四、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考点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3.天平平衡问题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3.天平平衡及图像问题 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各注入相同质量相同 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带,待反应停止后,天 平指针的可能指向是() ①分度盘的左边②分度盘的中间③分度盘的右边. A、仅① B、仅② C、①② D、②③ 2、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若同时分别向左盘烧杯中加入金属甲,向右盘烧杯中加入与甲相同质量的金属乙,天平的指针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则甲、乙两种金属可能是() A、Al、Mg B、Mg、Fe C、Fe、Mg D、Fe、Zn 3、把A、B两块质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充分反应后铁片都有剩余,则天平指针() A、偏向盐酸一边 B、偏向硫酸一边 C、无法判断 D、天平平衡 4、在天平两边各放置一个盛有同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至平衡,在左边烧杯中放入3.60克铝粉,为了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应放入镁粉的质量为() A、3.49克 B、3.60克 C、3.70克 D、3.81克 5、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金属A、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 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经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如图所示关系.分析图象得 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 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A=B 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B 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剩余 6、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已知:A、B在生成 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A比B稳定 B、相对原子质量:A>B C、金属A、B均消耗完时,A消耗的时间比B长 D、金属A、B均消耗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 7、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 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 B、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C、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 D、若将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都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则甲置换出铜的质量一定比乙多 8、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已知:A,B在生成 物中均显+2价),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得到 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金属活动性A>B;②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A>B; ③两份盐酸可能同时反应完;④与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A>B.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 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 B、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天平平衡

考点十二:天平平衡 技巧点拨:托盘天平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占有重要位置,以此为目的设计一些选择题来考察学生是否达到应知会用的标准及如何用平衡的观点来分析天平的化学反应,着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天平平衡问题是初中化学中考常考题型,这类问题由于前提条件不同,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比较困难。天平平衡问题的计算一般是在平衡的天平两边的反应容器内加入不同的反应物,通过计算,根据左盘净增加物质质量和右盘净增加物质的质量是否相等,来判断天平是否平衡。 【点拨】天平题的类型有多种,蛋关键是要抓住增重量。所谓增重量是加入物质的比质量减去放出气体的质量。若天平在反应前后都平衡,则两端的增重量相同;若反应后不平,则天平偏向增重量大的一方。 【知识储备】主要是气体量的计算:以氢气为主 一、中考集锦 1、(2002)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金属X粉末,同时在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与X等质量的金属Y粉末。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先偏向左边,当两种金属完全溶解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则X、Y是下列组合中的 2(2003)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铁等质量的铝,待充分反应后,不可能 ...出现的现象是 A.天平仍然平衡 B.天平指针偏向铁一方 C.天平指针偏向铝一方 D.铁和铝均有剩余 3(2004) (1分)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1只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且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特性及其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2.掌握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掌握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3.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1.几种常见的金属 (1)常见的重要金属:铁铝铜锌钛锡金银等。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如:①金属光泽;②良好导电性、导热性;③良好的延性、展性;④韧性好、能弯曲。 2.常见金属的特性 (1)颜色:大多为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2)状态:常温下大多为固体,汞为液体; (3)密度差别很大:金为19.3g/cm3,铝为2.7 g/cm3; (4)导电性差异很大:银为100,铅仅为7.9; (5)熔点差别大:钨为3410℃,锡仅为232℃; (6)硬度差别大:铬为9,铅仅为1.5。 3.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4.合金知识 (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混合物,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2)生铁(含碳量为2%~4.3%)和钢(含碳量为0.03%~2%)都是铁合金。因含碳量不同合金的性能不同,含碳量越大,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 (3)黄铜、青铜、焊锡、硬铝、18K黄金、18K白金、钛合金等也是常见的合金。 (4)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合金的各成分的性能不同。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要点诠释】 1.金属的用途要从不同金属的各自不同的性质以及价格、资源、美观、便利、回收等各方面考虑。如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因为铜的密度比银的密度小,价格比银低很多,资源比银丰富得多。 2.合金的硬度、强度、抗腐蚀性等一般都好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要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化学性质》三)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要点诠释】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金属可以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与酸反应的速率就越大。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 要点三、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 H2↑ Fe+CuSO4=FeSO4+Cu Cu+2AgNO3=2Ag+Cu(NO3)2 【要点诠释】 1.置换反应可以表示为:A+BC=A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