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毕业论文

泰山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毕业论文
泰山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毕业论文

泰山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 概述 (1)

1.1目的与任务 (1)

1.2 测区概况 (1)

1.3 项目组织结构 (2)

1.4 测量基准选择 (3)

1.5 地籍调查工作程序 (5)

2 权属调查 (6)

2.1 准备工作 (6)

2.2.地籍编号 (8)

2.3 土地分类 (11)

2.4权属调查实施 (11)

2.5 权属调查资料整理 (21)

3 控制测量 (23)

3.1 控制测量容与基本要求 (23)

3.2 测绘资料的分析与利用 (23)

3.3 E级GPS控制测量 (24)

3.4 一级GPS测量 (30)

3.5 高程控制测量 (32)

3.6 图根控制要求 (33)

4 乡镇地籍测量 (37)

4.1 地籍测量精度要求 (37)

4.2 地籍测量的基本要求 (38)

4.3 地籍图的编绘的基本要求 (43)

4.4 地籍图上地籍要素的表示方法 (44)

4.5 地籍图的地籍要素分色规定 (44)

4.6 宗地图编绘 (45)

4.7 地籍挂图的编制 (46)

5 面积量算与汇总 (47)

5.1 面积量算容 (47)

5.2 面积量算方法及精度要求 (47)

5.3 面积汇总 (47)

5.4 宗地面积的复核及填写 (47)

6 成果检查 (49)

6.1 三级检查 (49)

6.2 数据检查容 (51)

6.3 数据检查方式 (53)

6.4 外业数据检查质量报告 (54)

7 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55)

7.1 质量保证方案 (55)

7.2 检查工作的实施 (55)

7.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6)

8 成果数据整理上交 (58)

8.1 调查测量成果数据整理 (58)

8.2 调查测量成果资料上交 (59)

参考文献 (62)

致谢63

附录64

1 概述

1.1目的与任务

按照土地总登记模式,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建立泰山区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成果,在完成土地登记工作的同时,同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1.2 测区概况

1.2.1 地理概况

市泰山区位于省中部,是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旅游中心,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北邻泉城,南接孔子故里曲阜,处于“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中间。泰山区总面积336.86平方公里,辖财源、岱庙、泰前、上高、徐家楼5个街道,省庄、邱家店2个镇,共126个行政村、68个社区,总人口63.37万人。

泰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西南部为低山丘陵,东南部为平原。

泰山区的山脉主要有泰山、蒿里山等。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为省第一高峰。

泰山区河流主要有汶河、芝田河、柴草河、奈河、泮河等,均为季节性河流。

泰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2℃。多年平均降水量803.7毫米。

1)土地资源

泰山区土地总面积为33687公顷,其中,山地8836公顷,丘陵3318公顷,平原19591公顷,水域1941公顷。

2)矿产资源

已查明的矿种有11种,主要有泰山花岗石、辉绿岩、蛭石、滑石、河砂、砖瓦粘土、石灰石、矿泉水、地热、油页岩、金等,总储量200亿吨。

3)水资源

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957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8000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的重复部分,多年水资源总量为12066万立方米。河流有天津河、芝田河、冯庄河、梳洗河、渿河、泮河,均源于泰山山谷。河道总长150公里。流域面积290平方公里。

本次测区以泰山区所辖的5个街道两个乡镇构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1.2.2 工作容

1)首级控制网;在市地区布设的C级GPS控制网和四等水准网的基础上,加密布设E级GPS控制网(每乡镇1个控制网)、一级GPS控制网和等外水准网。

2)权属调查工作;对每宗地实地进行权属调查,确定宗地的座落、权属、面积、界址、用途及他项权利。

3)地籍测量工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测量采用省CORS网,运用RTK 采集界址点原始数据,全野外数字采集地籍要素点坐标绘制1:500地籍图。

1.3 项目组织结构

为了协调、处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地籍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确保各工序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的要求。

图1-1 项目组织结构图

选派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并对地籍测绘调配4个GPS 测量组、1个图根测量组、1个水准测量组、4个调查组与6个地籍测量组,并预留4个配合检查的人员配合技术负责、外业负责认真做好检查工作,并且能保证生产人员的调配与补充,共计30余人。

拟投入华测X300 GPS 接收机4台(套)、2″级全站仪1台(套)、S3型水准仪1台(套)、5″级全站仪共6台(套)、计算机10台、打印机2台、HP 绘图仪1台,其它测量器材若干。

1.4 测量基准选择

便于土地管理整体性统一,泰山区7个乡镇(街道)选择与城区相同的坐标系统,地理坐标为北纬36度05分—36度20分,东经117度03分—117度13分,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位于3°带的第39带(中央子午线为117°),地势北高南低。其投影长度变形值为:

km cm S H Ym /08.110)6.1500123.0(52=??-=-δ,不大于《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规定的投影长度变形不得大于2.5cm/km 的原则。因此7个乡镇采用3°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为117°,平面坐标采用

1980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5 地籍调查工作程序地籍调查的基本工作程序如图所示。

图1-2 基本工作程序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