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病历

普外科病历
普外科病历

普外科

[病例摘要]

,女性,50岁。

主诉:进油腻食物后右上腹疼痛两天,加重12小时。

现病史:两天前因进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有恶心。自服抗生素后无明显好转,12小时前右上腹疼痛逐渐加重,呈绞痛并向右肩及背部放散,同时出现寒战、发热,体温38。5,故急诊来院。病后无咳嗽、咯痰,大小便如常。

既往史:既往经常有“心口痛”病史,未经诊治。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家庭其他成员无特殊疾病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98次/分,血压120/75,呼吸20次/分急性痛苦病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叩诊无异常,听诊无干湿啰音。心率98次/分,心界不大,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见外科情况。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氏征阴性。

外科情况: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右上腹部压痛,可触及境界下清的包块,墨菲氏征阳性。肝脾触及,肝区轻度叩痛,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无振水音。肠鸣音无异常。肛门指诊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18。0X10`9。腹部B超检查:肝脏正常大小,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总管直径0。9。胆囊明显增大,137。52,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可见1。5的

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

腹部X线检查:未见膈下游离气体,无液气面。

初步诊断:急性胆囊炎

[诊断依据]

右上腹突发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右肩背部放散痛。寒战、发热,体温38。5。

右上腹触到肿大胆囊,墨菲氏征阳性。

B超显示胆囊明显增大13X7。52,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可见1。5强回声光团,其后可见声影。

[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其特点为有多年上腹疼痛病史,发病有季节性。

一般穿孔前有上腹痛加重病史,并突然呈刀割样疼痛。

体检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膜刺激征较重,X透视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混浊性液体。

2.急性胰腺炎多有胆道疾病史或暴饮暴食病史,上腹疼痛剧烈并向腰背部放散。腹部体检可有上腹压痛、肌紧张。B超检查可有胰腺形态的变化。血、尿淀粉酶升高,腹穿液淀粉酶测定也有助于诊断。

[进一步检查]

1.血、尿淀粉酶。

2.。

[治疗原则]

抗炎治疗同时急诊行胆囊切除术。

胆石症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38岁。

主诉:突发上腹部疼痛2天,发热、黄疸1天。

现病史:2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性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阵发必珈剧,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散,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曾在当地医院静点“消炎药”(用药不详),未见明显好转。一天前出现寒战、发热,体温达39。左右,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如桔汁状,故来我院诊治。

既往史:既往有右上腹疼痛发作史。

个人史:有烟酒嗜好。

家庭史:家庭成员无类似疾病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急性痛苦病容,表情淡漠,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双肺叩诊无异常,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96次/分,各瓣膜区无杂音。腹部见外科情况。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氏征阴性。

外科情况:腹平坦,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阳性。右上腹可触及肿大之胆囊,触礁痛明显。肝区叩痛阳性,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

辅助检查:

1.血常规:18。5X10`9,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占15%,78。(参考值3~20),58(参考值0~7),20(参考值3~13)。

2.腹部B超肝脏增大,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2。0,胆总管未端可见

2个强回声光团,直径分别为2。3及2。0,后方伴声影。胆囊增大10X6。3.腹部X线透视右侧膈肌明显增高,无隔下游离气体,未见液气面。

初步诊断:胆总管结石

[诊断依据]

突发上腹剧痛2天,寒战、发热、皮肤巩膜黄染1天。

体检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胆囊增大。

化验白细胞增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增高。

B超示胆总管扩张,胆总管末端探及结石回声。

[鉴别诊断]

1.壶腹周围癌病人可有明显黄疸和隐痛,但一般皮肤巩膜黄染在先,而且是进行性加重,疼痛一般是右上腹胀痛不适,无胆绞痛和寒战、高热。B超和检查可发现胰头部占位或胆总管末端占位,有助于诊断。

2.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其特点为有多年上腹疼痛病史,发病有季节性。一般穿孔前有上腹痛加重病史,并突然刀割样疼痛。体检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膜刺激征较重。X线透视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混浊性液体。

3.急性胰腺炎多有胆道疾病史或暴饮暴食病史,上腹疼痛剧烈并向腰背部放散。腹部体检可有上腹压痛、肌紧张。B超检查可有胰腺形态变化。血、尿淀粉酶升高,腹穿液淀粉酶测定也有助于诊断。

[进一步检查]

1.血、尿淀粉酶、尿常规。

2.腹部平片。

3.腹部。

[治疗原则]

抗炎症治疗同时急诊手术。

思考题:

1.三联征是什么?

2.本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第28节急腹症

消化道穿孔

[病例摘要]

,男,40岁。

主诉:间断发作性上腹疼痛8年余,近一周加重,突发性上腹刀割样痛6小时。现病史:8年前经常出现上腹隐痛不适,以饱食后加重,每年的春秋季好发,曾诊断为胃溃疡,服用胃药疼痛可缓解。6小时前饱食后突感上腹部剧痛,呈持续性刀割样,向右肩及背部放散,恶心未呕,上腹部疼痛自上转移至右下腹,很快感到全腹痛,现自觉发烧,发病后未排大小便。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嗜酒每日1~2两。

家族史:其父患胃溃疡病史10年,家族其他成员无特殊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11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60。急性痛苦病容,面色苍白,被动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听诊无异常。心界叩诊不大,心率11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听到杂音。腹部见外科情况。四

肢无畸形。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征阴性。

外科情况:腹胀,腹式呼吸减弱,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压痛以上腹部为著,腹部呈板状硬。肝脾未触及,肝浊音界未叩出,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无振水音,听诊肠鸣音消失。

辅助检查:

1.血常规15。0X10`9,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占20%,血淀粉酶128温氏单位。

2.腹部B超示腹部可见液性暗区。

3.右下腹穿刺抽得黄色混浊液体约5。

初步诊断:胃溃疡急性穿孔

感染性休克

[诊断依据]

间断发作性上腹疼痛8年余,近一周加重,突发性上腹刀割样疼痛6小时。体温37。5,脉搏112次/分,血压90/60。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压痛以上腹部为著,全腹呈板状硬。肝浊音业余时间消失,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白细胞增高。腹部B超可见液性暗区,腹穿抽出黄色混浊液体5。

[鉴别诊断]

1.急性胰腺炎相似之处为突发性上腹剧烈疼痛,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细数,伴有呕吐。但急性胰腺炎疼痛偏于左上腹,早期腹膜刺激体征一般不明显。发病前有暴饮暴食史,检查时没有气腹征,且血淀粉酶测定超过256温氏单位。

2.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穿孔是内容物可沿升结肠旁沟流到右下腹,引起

右下腹疼痛和压痛,可与阑尾炎相混淆,但急性阑尾炎一般没有溃疡穿孔那么严重,起病时逐渐加重,不伴休克体征,也无气腹征。

[进一步检查]

1.腹部X线检查肺下游离气体。

2.血尿淀粉酶。

[治疗原则]

立即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前积极抗休克对症治疗。

思考题:

1.手术治疗应采取何种术式?

2.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

急性胰腺炎

[病例摘要]

,男,28岁。

主诉:饮酒后上腹部疼痛5小时。

现病史:5小时前于聚餐大量饮酒后,感到上腹部偏左不适,既而出现疼痛,呈刀割样,放散至左肩背部,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胆汁样物,无咖啡样液。共呕吐2次,呕吐后腹痛不缓解,并感腹痛逐渐扩散至全腹,逐渐出现腹胀,发热,无寒战,无手足麻木感,因而来院就诊。发病后,有少量排气、排便,腹胀加剧后排气、排便停止,尿少而黄。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个人史:有饮酒嗜好,每日2~3两,吸烟每日20支左右。

家族史:家族其他成员无特殊病史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9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20/80。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抬入病房,被动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四肢无畸形,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征阴性。

外科情况:腹胀明显,未见胃肠型。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阳性,肝区无叩痛,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听诊肠鸣音减弱消失。

辅助检查:

1.血常规12X10`9。

2.腹部X线检查见小肠及旨肠均积气,并可见数个小液气平面。

3.腹部B超检查肝胆未见异常,胰腺弥漫性肿大,呈弱回声,边缘轮廓不规则、不清。腹部可探及液性暗区。

4.检查示胰腺弥漫性肿大,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胰周脂肪间隙消失,胰周积液。

5.腹穿液外观呈血性混浊,且可见脂肪小滴,腹穿液淀粉酶测定为512温氏单位。

初步诊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诊断依据]

大量饮酒后5小时感到上腹部偏左不适,继而出现刀割样疼痛。

全腹胀,压痛、反跳痛阳性,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增高12X10`9,腹部B超检查:胰腺增大,边缘回声不清,腹部可探及液性暗区。

腹部检查:胰腺弥漫性肿大,胰周脂肪间隙消失。腹部穿刺抽出血性混浊液,淀粉酶测定为512温氏单位。

[鉴别诊断]

1.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这几种疾病均有寒战、高热,征阳性、胆囊肿大之表现。

2.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溃疡前几天史,腹肌呈板状硬,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膈下游离气体。

3.急性肠梗阻阵发性腹痛,听诊有气过水音和金属音,肠腔有气液面、闭袢影像等。

4.急性肾绞痛阵发性绞痛,腰部为重。向下腹、腹股沟和阴部放射。腹肌软。且伴有血尿、尿频、尿痛。

5.急性胃肠炎有饮食不洁史。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泻,腹肌软。

无明显触痛,肠鸣音亢进或正常。

6.冠心病发作胸闷、胸痛,向颈部和左上臂放射。腹部无体征。心电图异常表现。

[进一步检查]

1.血、尿淀粉酶。

2.心电图。

3.立位腹平片。

[治疗原则]

1.手术疗法清除坏死组织,灌洗引流。

2.术后消炎、对症治疗及抗胰酶治疗。

思考题:

1.本病的病理类型临床如何判定?

2.急性胰腺炎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

[病例摘要]

,男,32岁。

主诉:腹部阵发性绞痛1天,持续性疼痛4小时。

现病史:1天前无任何诱因出现腹部阵发性绞痛,位置不固定,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肠内容物,混有胆汁,无粪臭味。伴有轻度腹胀,有少量排气、排便。曾在当地医院就诊,X 线检查见腹腔肠管轻度积气,未见液气面,故给予抗炎、解痉、止痛治疗。4小时前病人腹痛呈持续性加重,呕吐频繁,呕吐物混有暗红色血性液体,且伴有明显口渴、头晕、心悸症状。肛门排气排便停止。既往史:10年前因腹外伤行脾切除术。

个人史:出生于当地。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家族成员无特殊病史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10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90/60。急性痛苦病容,表情淡漠,尚能正确回答提问。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双侧胸部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见外科情况。四肢无畸形,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征阴性。

外科情况:腹膨隆,右中腹部可见肠型,全腹压痛,并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减弱,直肠指诊未发现异常。

辅助检查:

1.血常规15X10`9

2.尿常规1~2个。血130,血—90,3—16,血淀粉酶64温氏单位。3.腹部X线可见腹腔内有多个液气面,呈阶梯状,液面直径最大约5厘米。4.腹部B超显示肠间可见液性暗区。

初步诊断: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

[诊断依据]

既往腹部手术病史10年,腹部阵发性绞痛1天,持续性疼痛4小时伴排气排便停止。腹膨隆,右中腹部可见肠型,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弱。

化验检查15X10`9,血130,血—90,3—16。

X线透视可见多个液气面。

[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人多数有较长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穿孔前溃疡症状加重。最主要的症状是突发性腹痛,非常强烈,

呈刀割样,从上腹部很快波及全腹,体检全腹板状硬,一般腹部

无包块,腹穿可抽出胃内容物或混浊样胃肠液。腹部X线透视

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可协助诊断。

2.急性胰腺炎常有胆道系统病史或暴饮暴食病史,主要症状是腹痛较为剧烈,以上腹部为主,向腰背部放射。腹膜刺激征明显。化

验检查早期血淀粉酶升高,24小时后可有尿淀粉酶的升高。B

超检查和腹穿液淀粉酶测定有助于鉴别诊断。

3.急性胆囊炎多由于胆囊管因结石梗阻所致,出现上腹部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并出现恶心,呕

吐等消化道症状。检查右上腹有压痛和肌紧张,征阳性,部分病

人有上腹触及肿大之胆囊而误认为是肿块。一般病人无明显腹膜

刺激征,可依据B超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进一步检查]

1.腹穿抽出血性液体。

2.钡剂灌肠。

[治疗原则]

胃肠减压、抗炎、抗休克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思考题:

1.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何经验教训?

2.本病人其他合并症有哪些?其病理基础是什么?

3.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包括哪些?

急性小肠扭转

[病例摘要]

,男,30岁。

主诉:突发性上腹疼痛5小时入院。

现病史:5小时前于饱食后参加排球比赛时突感脐周剧痛,为持续性阵发性加重,牵涉至腰背部,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性液。无发热。病后未排气、排便。

既往史:既往健康,无手术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及胃病史。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家族成员无特殊病史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5。急性痛苦美容,大汗淋漓,被动蜷曲卧位,意识清晰。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侧胸部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听诊无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见外科情况。四肢无畸形,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征阴性。

外科情况:腹部膨隆,脐左上方隐约可见一包块。全腹压痛,脐左上方触及一包块,界限不清,压痛明显并有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肝浊音界存在,肠鸣音减弱。直肠指诊未发现异常。

辅助检查:

1.血常规12。5X10`9,血红蛋白120,血淀粉酶64温氏单位。

2.腹部透视可见突出孤立肠袢,多个大液气平面。未见膈下游离气体。

初步诊断:急性小肠扭转

[诊断依据]

青壮年,有饱食后剧烈运动病史,突发脐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

体检病人被动蜷曲侧卧位,脐左上方触及一包块,压痛明显,全腹压痛及肌紧张。腹部透视可见多个大液气平面和突出孤立的肠袢。

[鉴别诊断]

见肠粘连。

[进一步检查]

1.腹部B超。

2.钡剂灌肠。

[治疗原则]

胃肠减压、抗炎及支持治疗,同时立即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扭转复位或行肠切除术)。

思考题:

1.本病人为何需行急诊手术?

2.不同部位的肠扭转各有何特点?

[病例摘要]

李,女,23岁,工人。

主诉:因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伴发热36小时急诊入院。

现病史:36小时前因进食不洁食物而出现腹痛,开始为上腹及脐周疼痛,为持续性钝痛,自行口服胃乐新后腹痛未缓解,继之出现发热(体温未测),腹痛剧烈时伴恶心并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今晨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且为持续性。发病后病人无咳嗽、咯痰。有少量排气,排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症状。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病史。无外伤史、手术史。

个人史:未到过外地。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家族成员无特殊病史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5。发育良好,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查体合作。急性痛苦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五官无异常,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大。胸廓形态正常,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见外科情况。肛门

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征阴性。

外科情况: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反跳痛。

辅助检查:

1.血常规15X10`9,血红蛋白12。5。

2.尿常规淡黄色,尿糖(—),蛋白(—)。

3.X 线检查腹部透视未见膈下游离气体。

初步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诊断依据]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6小时伴发烧。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反跳痛。化验检查15X10`9,尿常规正常。

[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穿孔溢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很似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痛。病人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检查时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觉疼痛和压痛,腹壁板状强直和肠鸣音消失等腹膜刺激症状也较明显。

如诊断困难,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加以鉴别。

2.妇产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特别要注意。宫外孕常有急性失血症状和腹腔内出血的体征,有停经史;检查时有宫颈举痛、附件肿块,阴道后穹窿穿刺有血等。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的临床表现与宫外孕相似,但病情较轻。

卵巢囊肿扭转有明显腹痛和腹部肿块。急性输卵管炎和急性盆腔炎,常有脓性白带和盆腔的对称性压痛,阴道后穹窿穿刺可获脓液,涂片检查可见革兰氏阴性球菌。

3.右侧输尿管结石腹痛多在右下腹,单多层交通,并向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尿中查到多量红细胞。X线摄片在输尿管走行部位呈结石阴影。

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急性阑尾炎常需与之鉴别,病人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腹部压痛部位偏内侧,范围不太固定,并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5.其他右侧肺炎、胸膜炎时可刺激第10、11、和12肋间神经,出现反射右下腹痛,急性胃肠炎时,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重。胆道系统感染性疾病,易与高位阑尾炎相混淆,但有明显绞痛、高热,甚至出现黄疸。

此外,回肓部肿瘤、结核和慢性炎性肠病、美克尔憩室炎等,亦需进行临床鉴别。

[进一步检查]

1.腹部B超。

2.便常规。

[治疗原则]

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思考题:

1.阑尾炎的病理类型有几种?

2.腰大肌、闭孔肌试验及结肠充气试验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普外科完整病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蓝山县中心医院 病历记录 姓名:彭至富第(1 )页住院号:1102264 入院记录(一) 姓名:彭至富出生地:湖南蓝山 性别:男民族:汉族 年龄:65岁职业:农民 婚姻:已婚住址:总市 入院时间:2011年8月8日10:30 记录日期:2011年8月8日11:40 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家属入院方式:车送入院主诉:发作性右上腹疼痛12年,寒战、高热伴皮肤黄染1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上腹疼痛,为阵发性的 绞痛,疼痛可呈右肩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尤以进食油腻后易发生。曾于当地 医院(具体不详)就诊,经B超检查为“胆囊结石”,予以相关对症排石处理(具 体诊疗计划和用药情况不详)后,症状好转。近半年来腹痛发作频繁,伴寒战, 发热(自测体温最高可大39.3°C)及可疑黄疸。一直于家中自服抗生素(具体 药名不详)处理,症状似有所减缓。昨日夜间上腹部疼痛再次发作,同时伴寒战、 高热,晨起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自觉难忍,遂平车急诊入院。急查,BP82/60mmhg, 血常规:HB156g/L、WBC29.8X109/L.直接胆红素25.0μmol/L,疑诊为“感染性 休克”收入我科进一步治疗。自起病以来,无意识障碍等不适,食纳精神差,大 小便一般。 既往史:否认心脏、肝肾疾患史,无“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 病病史,无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药食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慢性咳嗽,咯血史,无呼吸困难,发绀史,无肺结核接触史。 循环系统:无心悸,胸闷,胸痛史,无浮肿,昏厥史。消化系统:无反酸 嗳气,无慢性腹痛腹泻,余见现病史。 泌尿生殖系统:无尿频,尿急,尿痛史,无腰背酸胀史。造血系统:无头 昏,乏力史,无皮下出血,鼻炄史,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史。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无烦渴,多饮,多食,多尿史,无食欲异常史。

神经外科完整病例

神经外科完整病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完整病历 姓名:李少华性别:女 年龄:47岁籍贯:湖南省衡阳县 职业:务农民族:汉族 婚姻:已婚住址:湖南省衡阳县三湖镇永安村乐志组 住院号:499369 科室:神经外科 床号:37床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入院时间:2011年 07月19日03时30分 记录时间:2011年 07月19日21时30分 主诉:因硬物击伤头部9小时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家属诉患者07月18日晚6时左右被硬物击伤头部,当时患者感头痛,无昏迷,无呕吐及抽搐,头皮有裂伤并活动性出血,急送衡阳县人民医院诊治,给予清创缝合、破伤风等对症治疗,术后给予抗炎止血等治疗,行头颅CT示右侧颞顶硬膜外血肿,为求进一步治疗,逐来我院急诊科,以“脑血肿”转入我科。患者起病以来,持续头痛,无呕吐。 既往史:体质一般,高血压病史2年余,在家一直服药(具体不详),慢性支气管炎及胃病史近10年,否认“肝炎”等病史,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查询: 呼吸系统:稍有咳嗽、咳痰,有胸闷、无胸痛、盗汗及咯血。 循环系统:无胸前区疼痛,有头昏、头痛,无晕厥史。 消化系统:有反酸、嗳气,既往有腹痛病史,无腹泻、呕吐、黑便史。 泌尿系统:无苍白、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及腰痛史。 血液系统:无头晕、眼花、耳鸣、鼻出血、牙龈出血、黄疸、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史。

完整病历(二)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无多饮、多尿、多汗、怕热史,智力、性格、皮 肤、性欲无明显改变。 神经系统:无意识障碍、记忆力改变、视力障碍、抽搐、瘫痪、精神异 常等病史。 关节及运动系统:无关节疼痛、无局部红肿及运动障碍。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烟酒等 不良嗜好,否认重大精神创伤史。 月经史:12岁 3-4天/28-31天 2011年7月12日,既往月经规律,经 量正常,白带正常。 婚育史:适龄结婚,G2P2,均顺产,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特殊传染病史,家族中无特殊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 T 36.8 ℃ P 86次/分 R 19次/分 BP 110/70 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检查合作。 皮肤:温度正常,湿润、弹性正常,无黄染,无出血点、蜘蛛痣及皮疹。 淋巴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部:头颅五官大小形态正常,可见绷带环行包扎头,敷料干燥,右侧顶结节见约6.0cm皮肤裂伤(已在外院清创缝合),余无压痛及肿 块,头发色黑,有光泽,分布均匀。 眼:眉毛无脱落,无倒睫,眼睑无下垂、水肿及内外翻,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 在。 耳:外耳道无流脓,听力正常,乳突无压痛。

普外科护理病历报告

护理病历报告 一病情介绍 1. 基本情况 患者:性别:女年龄:64 岁入院时间:2012 年5月12日,8时19 分入住普外科入院诊断:结肠癌伴慢性胃炎、高血压三级极高危组婚姻状况:已婚职业:无既往史:既往高血压30 年,最高200/110mmHg. 间断服“复方降压片”“吉加”降压治疗,右股骨头发育不良多年,间断服用“节节乐”止痛治疗 5 年,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个人史:生于天津,久居本地,否认烟酒等不良嗜好。 月经史:14 岁4-5 天/30 天54 岁,否认痛经及经量增多史。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史心理社会状况:与家人关系亲密融洽,与邻里关系和睦,无宗教信仰 2. 入院原因及简要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 3 月感冒给与对症治疗后出现餐后剑突下及脐周疼痛、腹胀,不伴恶心、呕吐、呕血,无腹痛、腹泻、便秘、黑便、大便带血等,伴纳差、乏力、消瘦, 3 月内体重下降近10 斤,给与局部按摩后可好转,给与中药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胃镜显示:食管隆起性病变(粘膜下?),慢性胃炎伴隆起糜烂,血常规示:Hgb67g/L, 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二查体情况转入时查体:体温:36.5 °C 脉搏:58 次/分呼吸18 次/分血压160/80mmHg 一般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贫血貌,神智清楚,查体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皮下出血点及瘀斑。无肝掌及蜘蛛痣。头颅外形正常,双侧结膜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胸廓外形正常,呼吸运动双侧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率齐,心率58 次/分,各瓣

普外科完整病例

病历记录 第( )页 入 院 记 录(一) 住址:腰陂镇东南村 主诉:发作性右上腹疼痛 12年,寒战、高热伴皮肤黄染 1 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 12 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上腹疼痛,为阵发性的 绞痛,疼痛可呈右肩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尤以进食油腻后易发生。曾于当 地医院(具体不详)就诊,经B 超检查为“胆囊结石”,予以相关对症排石处 理(具体诊疗计划和用药情况不详 ) 后,症状好转。近半年来腹痛发作频繁,伴 寒战,发热(自测体温最高可大39.3 ° C )及可疑黄疸。一直于家中自服抗生 素(具体药名不详)处理,症状似有所减缓。昨日夜间上腹部疼痛再次发作, 同时伴寒战、高热,晨起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自觉难忍,遂平车急诊入院。急 查,BP82/60mmhg 血常规:HB156g/L WBC29.8X109/L 直接胆红素 25.0卩mol/L,疑诊为“感染性休克”收入我科进一步治疗。自起病以来,无意 识障碍等不适,食纳精神差,大小便一般。 既往史:否认心脏、肝肾疾患史,无“结核”、“肝炎”、“伤寒”等传 染病病史,无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药食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 详。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慢性咳嗽,咯血史,无呼吸困难,发绀史,无肺结核接触史。 循环系统:无心悸,胸闷,胸痛史,无浮肿,昏厥史。 消化系统:无反酸 嗳气,无慢性腹痛腹泻,余见现病史。 泌尿生殖系统:无尿频,尿急,尿痛史,无腰背酸胀史。 造血系统:无头 昏,乏力史,无皮下出血,鼻炄史,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史。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无烦渴,多饮,多食,多尿史,无食欲异常史。 神经系统:无头痛,昏厥,瘫痪史,无抽搐,痉挛史 姓名:彭富忠 出生地:湖南茶陵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年龄: 55岁 职业:农民 10:30 入院时间: 2011年 3月 8日 记录日期: 2011年 3月 8日 11:40 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家属 入院方式:车送入院 姓名:彭富忠 住院号:1102264 婚姻:已婚

普通外科病历全解

第十五节普通外科病历 -----------普通外科病历、手术记录及麻醉记录书写要求 (一)普通外科病历书写要求 1.病史详见一般病历内容及书写要求,但在体格检查后部应加“外科情况”一项。如外科情况在腹部,则在腹部检查后面注明“见外科情况”。外科情况的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实在。如描记创口应记明部位、范围、大小、深浅、色泽、分泌物性状、肉芽组织、上皮及周围皮肤情形;描记肿块应记明部位、大小、形状、硬度、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为肿瘤,注意有无转移及引流淋巴结肿大等;描记腹膜炎时应记明视、触、叩、听、直肠指诊等各种物理检查所见,必要时绘图说明。须行紧急手术者,术前应详细病程记录,术后补写病历。 2.检验血、尿常规检查须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症应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发热或病程中有特殊变化者,应随进检查。并按需要术前作出血时间、血凝时间及血型鉴定等。如有可疑,应作梅毒、艾滋病血清学检查。粪便于入院后检查1次,需要时间再复查。 脏器功能的测定及特殊检查等按需要进行。 创口分泌物、脓肿及囊肿穿刺液等,需要时送细菌涂片与培养(包括普通培养与厌氧培养)、抗菌药物敏感测定和涂片细胞学检查。 (二)手术记录书系写要求 1.手术记录凡行手术的病例均应书写手术记录。手术记录应由手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应经手术者复核签名),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手术日期、手术前及手术后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助手及洗手护士姓名、麻醉方法、麻醉者姓名、手术经过等。对手术经过,应系统、详细地记载,如患者的体位、皮肤消毒、无菌巾(单)铺盖,切口部位,方向、长度、组织分层解剖,病变部位所见及其处理方法(必要时可绘图说明),切口缝合方法、缝线种类,引流物位置、数量,创口包扎方法,术中及毕业时患者情况,以及敷料、器械的清点,术中用药、输液、输血等治疗,麻醉效果等,均应逐项记录。病理标本应描述眼观所见情况,并注明已否送往病理检查。 2.手术后记录包括手术的主要情况、手术后病情的变化及主要处理措施。 (三)麻醉记录书写要求 1.凡施麻醉均须填写麻醉记录单。 2.麻醉记录单须由麻醉者于麻醉前按规定逐条填写,以便核对患者和掌握整个手术麻

普外大病历2012

普外大病历2010-06-09 19:11 -----------普通外科病历、手术记录及麻醉记录书写要求 (一)普通外科病历书写要求 1.病史详见一般病历内容及书写要求,但在体格检查后部应加“外科情况”一项。如外科情况在腹部,则在腹部检查后面注明“见外科情况”。外科情况的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实在。如描记创口应记明部位、范围、大小、深浅、色泽、分泌物性状、肉芽组织、上皮及周围皮肤情形;描记肿块应记明部位、大小、形状、硬度、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为肿瘤,注意有无转移及引流淋巴结肿大等;描记腹膜炎时应记明视、触、叩、听、直肠指诊等各种物理检查所见,必要时绘图说明。须行紧急手术者,术前应详细病程记录,术后补写病历。 2.检验血、尿常规检查须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症应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发热或病程中有特殊变化者,应随进检查。并按需要术前作出血时间、血凝时间及血型鉴定等。如有可疑,应作梅毒、艾滋病血清学检查。粪便于入院后检查1次,需要时间再复查。 脏器功能的测定及特殊检查等按需要进行。 创口分泌物、脓肿及囊肿穿刺液等,需要时送细菌涂片与培养(包括普通培养与厌氧培养)、抗菌药物敏感测定和涂片细胞学检查。

(二)手术记录书系写要求 1.手术记录凡行手术的病例均应书写手术记录。手术记录应由手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应经手术者复核签名),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手术日期、手术前及手术后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助手及洗手护士姓名、麻醉方法、麻醉者姓名、手术经过等。对手术经过,应系统、详细地记载,如患者的体位、皮肤消毒、无菌巾(单)铺盖,切口部位,方向、长度、组织分层解剖,病变部位所见及其处理方法(必要时可绘图说明),切口缝合方法、缝线种类,引流物位置、数量,创口包扎方法,术中及毕业时患者情况,以及敷料、器械的清点,术中用药、输液、输血等治疗,麻醉效果等,均应逐项记录。病理标本应描述眼观所见情况,并注明已否送往病理检查。 2.手术后记录包括手术的主要情况、手术后病情的变化及主要处理措施。 (三)麻醉记录书写要求 1.凡施麻醉均须填写麻醉记录单。 2.麻醉记录单须由麻醉者于麻醉前按规定逐条填写,以便核对患者和掌握整个手术麻醉过程的病情变化。

外科完整病历范文完整

普外科大病历 姓名:恰马博住址:福贡县上帕镇木古甲村 性别:女工作单位:无 年龄:43岁入院日期:2013年10月21日11:20 婚否:已婚病史采集日期:2013年10月21日11:10 籍贯:怒江州福贡县病史记录日期:2013年10月21日14:50 民族:傈僳族病情叙述者:患者本人 主诉:左侧乳房无痛性肿块5月。 现病史:患者于今年1月初在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一“蚕豆”大小之肿块,当时无任何不适感,并未引起重视,至今年5月初,自觉肿块较前明显增大,约有“核桃”大小。曾在外院诊断为“左乳房包块性质待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不佳,肿块继续增大,遂来我院门诊就医,B超提示:“左乳房均质性肿块,有恶变可能”。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无高热、午后低热,无胸痛及咳嗽,无乳头溢液及血性分泌物,无腹痛,腹泻及便秘,无明显消瘦,食欲及睡眠尚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血吸虫病、肺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按时接种疫苗;无重要皮肤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否认中毒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未去过外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无烟、酒嗜好。无食生鱼、生肉史。否认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肝炎、结核、麻风等传染病接触史。 月经史:13岁初潮,经期5到7天,周期28到30天,量中等无血块,无痛经,40岁绝经。家族史:父因胃癌于1968年病故。母因“脑溢血于1976年逝世。有二弟二妹,均健在。女儿健在。否认家庭遗传病史。家庭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体格检查

普外科电子病历模板

住院病历 病史 主诉: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0年余,不能回纳11小时。 现病史:10年前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大小约1cm×1cm×0.5cm于站立时出现,平卧休息时可消失,1 0年来,未积极治疗,包块逐渐增大,大小约3cm×2.5cm×1cm,都可在平卧休息时消失。11小时前 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再次脱出,并不能自行送回,伴有局部胀痛不适,、恶性、呕吐(胃内容物) 1次,量少。今来我院,门诊以“左侧腹股沟疝并嵌顿”收入院,近来无咳嗽、咯痰,饮食、睡眠好, 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有“风湿”病史10余年,最近2年未积极治疗,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出生在当地,无工作,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二女,配偶已故。 妊娠2 次顺产2胎流产0胎早产0胎死产0胎。难产及病情: 月经史:初潮12岁,1~4/28天,绝经年龄50岁,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否认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生命征:体温 36.8 ℃脉搏86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140/101 mmH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自如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水肿,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未见异常,角膜未见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正常,无耳前瘘管,无外耳道分

普外科病历范文.

普外科 [病例摘要] XXX,女性,50岁。 主诉:进油腻食物后右上腹疼痛两天,加重12小时。 现病史:两天前因进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有恶心。自服抗生素后无明显好转,12小时前右上腹疼痛逐渐加重,呈绞痛并向右肩及背部放散,同时出现寒战、发热,体温38。5,故急诊来院。病后无咳嗽、咯痰,大小便如常。 既往史:既往经常有“心口痛”病史,未经诊治。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家庭其他成员无特殊疾病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98次/分,血压120/75MMHG,呼吸20次/分急性痛苦病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叩诊无异常,听诊无干湿啰音。心率98次/分,心界不大,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见外科情况。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氏征阴性。外科情况: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右上腹部压痛,可触及境界下清的包块,墨菲氏征阳性。肝脾触及,肝区轻度叩痛,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无振水音。肠鸣音无异常。肛门指诊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18。0X10`9/L。腹部B超检查:肝脏正常大小,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总管直径0。9CM。胆囊明显增大,13CMX7。5CM2,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可见1。5CM的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 腹部X线检查:未见膈下游离气体,无液气面。

初步诊断:急性胆囊炎 [诊断依据] 右上腹突发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右肩背部放散痛。寒战、发热,体温38。5。 右上腹触到肿大胆囊,墨菲氏征阳性。 B超显示胆囊明显增大13X7。5CM2,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可见1。5CM强回声光团,其后可见声影。 [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其特点为有多年上腹疼痛病史,发病有季节性。一般穿孔前 有上腹痛加重病史,并突然呈刀割样疼痛。 体检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膜刺激征较重,X透视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混浊性液体。 2.急性胰腺炎多有胆道疾病史或暴饮暴食病史,上腹疼痛剧烈并向腰背部放散。腹部 体检可有上腹压痛、肌紧张。B超检查可有胰腺形态的变化。血、尿淀粉酶升高,腹穿液淀粉酶测定也有助于诊断。 [进一步检查] 1.血、尿淀粉酶。 2.CT。 [治疗原则]

外科完整病历范文(完整)[1]

外科完整病历范文 性别:女住址:广州市新港东路 年龄:43岁入院日期2009-5-25 婚否:已病史采集日期2009-5-26 籍贯江苏阜宁县病史记录日期2009-5-25 民族:汉族病情叙述者本人 主诉左侧乳房肿块5月。 现病史 患者于今年1月初在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一“蚕豆”大小之肿块,当时无任何不适感,并未引起重视,至今年5月初,自觉肿块较前明显增大,约有“核桃”大小。曾在外院门诊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肿块仍逐渐增大,即来我院门诊,摄钼靶片提示:“左乳外上象限肿块疑有恶变”;B超提示:“左乳房均质性肿块,有恶变可能”。要求手术治疗而收容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无午后低热,无胸痛及咳嗽,无乳头溢液及血性分泌物,无腹痛,腹泻及便秘,无明显消瘦,食欲及睡眠尚好,大、小便正常。 过去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血吸虫病、肺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按时接种疫苗。无重要皮肤病史。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外伤及手术史:无。 中毒及药物过敏史:无。 个人史生于原籍,5岁来泸,未去过外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无烟、酒嗜好。无食生鱼、生肉史。参加工作30余年,曾有有色金属烟尘污染史。否认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肝炎、结核、麻风等传染病接触史。月经史: 154~550,绝经已3年,18岁结婚,丈夫健在。生育二女,顺产。 28~30 家族史父因胃癌于1968年病故。母因“脑溢血于1976年逝世。有二弟二妹,均健在。女儿健在。否认家庭遗传病史。家庭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验 一般状况体温体温36.5℃,脉搏80/min,呼吸20/min ,血压21.3/12.0kPa(160/90mmHg)。身高16.2cm

外科完整病历完整

外科完整病历完整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普外科大病历姓名:恰马博住址:福贡县上帕镇木古甲村 性别:女工作单位:无 年龄:43岁入院日期:2013年10月21日11:20 婚否:已婚病史采集日期:2013年10月21日11:10 籍贯:怒江州福贡县病史记录日期:2013年10月21日14:50 民族:傈僳族病情叙述者:患者本人 主诉:左侧乳房无痛性肿块5月。 现病史:患者于今年1月初在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一“蚕豆”大小之肿块,当时无任何不适感,并未引起重视,至今年5月初,自觉肿块较前明显增大,约有“核桃”大小。曾在外院诊断为“左乳房包块性质待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不佳,肿块继续增大,遂来我院门诊就医,B超提示:“左乳房均质性肿块,有恶变可能”。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无高热、午后低热,无胸痛及咳嗽,无乳头溢液及血性分泌物,无腹痛,腹泻及便秘,无明显消瘦,食欲及睡眠尚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血吸虫病、肺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按时接种疫苗;无重要皮肤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否认中毒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未去过外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无烟、酒嗜好。无食生鱼、生肉史。否认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肝炎、结核、麻风等传染病接触史。 月经史:13岁初潮,经期5到7天,周期28到30天,量中等无血块,无痛经,40岁绝经。 家族史:父因胃癌于1968年病故。母因“脑溢血于1976年逝世。有二弟二妹,均健在。女儿健在。否认家庭遗传病史。家庭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普外科病历

入院病历 姓名:张××性别:女年龄:58 岁民族:汉职业:工人婚姻:已婚籍贯:江苏. 阜宁 工作单位:江苏阜宁县供销公司 常住地址:江苏阜宁县河滨路10号 入院时间:2012 年4 月8日15:12 记录日期:2012 年4月8日16:50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 病史 主诉:右上腹胀痛1月,伴黄疸半月。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起,感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向后背部放射,平卧时加重。半月前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及瘙痒,大便呈陶土色。无发热,伴有恶心、食欲不振,饭量由每餐150g减至50g。乏力、消瘦,体重自发病至今减轻5kg。在当地医院疑诊“肝炎”,用中药及对症治疗无效(具体不详),黄疸进行性加重,今日来我院求治,门诊以“阻塞性黄疸原因待查”收入我科。患者以往无上腹疼痛发作史,亦无呕血及黑便史。 过去史:平素身体健康。3岁时曾患麻疹并发肺炎,发病后5周痊愈。4岁曾患白喉并发咽肌麻痹,1月痊愈。9岁患菌痢、便脓血,服中药治愈。否认肝炎、血吸虫病及其他传染病史。幼年曾接种牛痘苗。前年春曾接种五联制剂3针,以后每年5月注射三联菌苗1针。无重要皮肤病史及输血史。 系统回顾 五官系:头部无疮疖及外伤史。双眼视力好。无耳痛、流脓。无慢性鼻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无牙痛。前年曾有咽痛,患急性扁桃体炎,用青、链霉素治愈。 呼吸系:无气喘、胸痛、咳嗽、咯痰、咯血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短、发绀、呼吸困难。无心前区疼痛及血压增高史。 消化系:1975年以来,饮食不当时有中上腹胀不适,无反酸、嗳气、呕吐,服胃舒平治疗后症状消失。无腹泻及黑便史。 血液系:皮肤、粘膜无反复出血、瘀点、瘀斑及贫血等病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异常,无颜面浮肿、腰痛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外科完整病历范文 完整

普外科大病历姓名:恰马博住址:福贡县上帕镇木古甲村 性别:女工作单位:无 年龄:43岁入院日期:2013年10月21日11:20 婚否:已婚病史采集日期:2013年10月21日11:10 籍贯:怒江州福贡县病史记录日期:2013年10月21日14:50 民族:傈僳族病情叙述者:患者本人 主诉:左侧乳房无痛性肿块5月。 现病史:患者于今年1月初在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一“蚕豆”大小之肿块,当 时无任何不适感,并未引起重视,至今年5月初,自觉肿块较前明显增大,约有“核桃” 大小。曾在外院诊断为“左乳房包块性质待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不佳,肿块继续 增大,遂来我院门诊就医,B超提示:“左乳房均质性肿块,有恶变可能”。为进一步诊 治收住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无高热、午后低热,无胸痛及咳嗽,无乳头溢液及血性 分泌物,无腹痛,腹泻及便秘,无明显消瘦,食欲及睡眠尚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 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血吸虫病、肺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按时接种疫苗;无 重要皮肤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否认中毒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未去过外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无烟、酒嗜好。无食生鱼、生肉史。否认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肝炎、结核、麻风等 传染病接触史。 月经史:13岁初潮,经期5到7天,周期28到30天,量中等无血块,无痛经,40岁绝 经。 家族史:父因胃癌于1968年病故。母因“脑溢血于1976年逝世。有二弟二妹,均健在。 女儿健在。否认家庭遗传病史。家庭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 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普外科病历

普外科 [病例摘要] ,女性,50岁。 主诉:进油腻食物后右上腹疼痛两天,加重12小时。 现病史:两天前因进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有恶心。自服抗生素后无明显好转,12小时前右上腹疼痛逐渐加重,呈绞痛并向右肩及背部放散,同时出现寒战、发热,体温38。5,故急诊来院。病后无咳嗽、咯痰,大小便如常。 既往史:既往经常有“心口痛”病史,未经诊治。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家庭其他成员无特殊疾病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98次/分,血压120/75,呼吸20次/分急性痛苦病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叩诊无异常,听诊无干湿啰音。心率98次/分,心界不大,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见外科情况。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氏征阴性。 外科情况: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右上腹部压痛,可触及境界下清的包块,墨菲氏征阳性。肝脾触及,肝区轻度叩痛,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无振水音。肠鸣音无异常。肛门指诊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18。0X10`9。腹部B超检查:肝脏正常大小,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总管直径0。9。胆囊明显增大,137。52,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可见1。5的

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 腹部X线检查:未见膈下游离气体,无液气面。 初步诊断:急性胆囊炎 [诊断依据] 右上腹突发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右肩背部放散痛。寒战、发热,体温38。5。 右上腹触到肿大胆囊,墨菲氏征阳性。 B超显示胆囊明显增大13X7。52,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可见1。5强回声光团,其后可见声影。 [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其特点为有多年上腹疼痛病史,发病有季节性。 一般穿孔前有上腹痛加重病史,并突然呈刀割样疼痛。 体检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膜刺激征较重,X透视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混浊性液体。 2.急性胰腺炎多有胆道疾病史或暴饮暴食病史,上腹疼痛剧烈并向腰背部放散。腹部体检可有上腹压痛、肌紧张。B超检查可有胰腺形态的变化。血、尿淀粉酶升高,腹穿液淀粉酶测定也有助于诊断。 [进一步检查] 1.血、尿淀粉酶。 2.。 [治疗原则] 抗炎治疗同时急诊行胆囊切除术。

外科完整病历范文(完整)

住院病历 姓名:耿佳职业:无 性别:女住址:平度市白埠镇耿家集村 年龄:6岁病史供述者:本人、亲属 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山东平度市入院日期2010-9-16 15:53:00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9-16 16:55:00 主诉颈部疼痛、活动障碍3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活动障碍,无四肢疼痛、麻木、无力及间歇性跛行,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无腹胀腹痛,无寒战、发热,于2010-10-3行颈椎椎体CT+三维重建示齿状突骨骺分离并前脱位,遂来诊。自患病以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可,体重无明显增加。 既往史平素身体一般,既往先天性痴呆6年,否认肝炎、血吸虫病、肺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按时接种疫苗。无重要皮肤病史。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统: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统: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统: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血液系统: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统: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统: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肌肉骨骼系统: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未到过疫区,无地方病居住史,否认冶游史,无职业及病毒暴露史,无吸烟饮酒史。 家族史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否认家庭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6℃脉搏10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90/60mmH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应答切题,检查合作。 皮肤黏膜全身皮肤无黄染,弹性好,无水肿及紫癜。无肝掌及蜘蛛痣。 淋巴结:颌下、颏下、颈部、锁骨上、右腋下及腹沟等处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头部及器官 头颅:无畸形,头发浓密,分布均匀。 眼部:眼睑无下垂及倒睫,无浮肿,结膜无充血,眼球活动自如。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敏感,调节反应正常。

外科完整病历范文(完整)

外科完整病历范文 作者:孤澍更新日期:2009年06月18日来源:医范文网吸引力:5027 姓名:医范文工作单位:https://www.360docs.net/doc/3c14256396.html,职别:医范文网一级编辑 性别:女住址:广州市新港东路 年龄:43岁入院日期2009-5-25 婚否:已病史采集日期2009-5-26 籍贯江苏阜宁县病史记录日期2009-5-25 民族:汉族病情叙述者本人 主诉左侧乳房肿块5月。 现病史 患者于今年1月初在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一“蚕豆”大小之肿块,当时无任何不适感,并未引起重视,至今年5月初,自觉肿块较前明显增大,约有“核桃”大小。曾在外院门诊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肿块仍逐渐增大,即来我院门诊,摄钼靶片提示:“左乳外上象限肿块疑有恶变”;B超提示:“左乳房均质性肿块,有恶变可能”。要求手术治疗而收容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无午后低热,无胸痛及咳嗽,无乳头溢液及血性分泌物,无腹痛,腹泻及便秘,无明显消瘦,食欲及睡眠尚好,大、小便正常。 过去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血吸虫病、肺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按时接种疫苗。无重要皮肤病史。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外伤及手术史:无。 中毒及药物过敏史:无。 个人史生于原籍,5岁来泸,未去过外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无烟、酒嗜好。无食生鱼、生肉史。参加工作30余年,曾有有色金属烟尘污染史。否认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肝炎、结核、麻风等传染病接触史。月经史: 154~550,绝经已3年,18岁结婚,丈夫健在。生育二女,顺产。 28~30

普外科电子病历模板

XXX 医院普外科 住院电子病历 住 院 病 历 科别: 外二区 床号: 5 住院号: 0000040780 患者ID : 0000549684 姓名: 何XX 性别: 女 年龄: 82岁 婚姻: 已婚 职业: 无 民族: 汉族 籍贯: 广东省 入院日期: 2010-01-04 17:03:05 第 1 次入院 记录日期: 2010-01-04 19:13:06 病史陈述者: 亲属 可靠程度: 可靠 病 史 主 诉: 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0年余,不能回纳11小时。 现病史: 10年前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大小约1cm ×1cm ×0.5cm 于站立时出现,平卧休息时可消失,10 年来,未积极治疗,包块逐渐增大,大小约3cm ×2.5cm ×1cm ,都可在平卧休息时消失。11小时前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再次脱出,并不能自行送回,伴有局部胀痛不适,、恶性、呕吐(胃内容物)1次,量少。今来我院,门诊以“左侧腹股沟疝并嵌顿”收入院,近来无咳嗽、咯痰,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有“风湿”病史10余年,最近2年未积极治疗,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 出生在当地,无工作,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 已婚,育二女,配偶已故。 妊娠2 次 顺产2胎 流产0胎 早产0胎 死产0胎。难产及病情: 月经史: 初潮12岁,1~4/28天,绝经年龄50岁,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 家族史: 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否认 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体 格 检 查 生 命 征: 体温 36.8 ℃ 脉搏 86 次/分 呼吸 20 次/分 血压 140/101 mmHg 一般状况: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自如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 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 正常,未见水肿,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淋巴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

神经外科病历模板

手术谈话要点: 1.术中大出血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死亡可能; 2.术后长期昏迷、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偏瘫、失语、癫痫、精神症状等可能; 3.术后手术部位再出血或继发脑梗死可能,并需要再次手术,甚至危及生命; 4.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脑脊液漏,切口、颅内感染可能; 5.术后手术区颅骨缺损可能; 6.术后肺部、尿路感染,肝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可能,并危 及生命; 7.其他不可预料的并发症。 一般颅脑外伤开颅手术记录1(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去骨瓣): (麻醉和体位)平卧位,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头偏向右龙胆紫标出左额颞顶开颅切口位置,常规碘伏、酒精消毒铺巾。(手术入境)左额颞顶切开皮肤,帽状腱膜下分离,翻起皮瓣;剪开颞肌及筋膜,颅骨钻孔2枚,电动铣刀游离骨瓣约12cm 10cm,咬平蝶骨嵴,骨窗四周悬吊,弧形剪开硬膜,并将硬膜翻转牵开,(探查术中所见)术中见头皮血肿,术区未见骨折线,术中见到左额颞部脑压高,脑搏动弱,硬膜下呈紫蓝色,硬膜下血肿量约20ml,左额及颞极、顶叶广泛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血肿量约50ml。(操作步骤)手术清除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用吸引器吸除坏死的脑组织,严密电凝止血,冲洗干净,创面平铺速即纱及明胶海绵数块,未见活动性渗血,术毕清点脑棉无误。严密缝合硬膜,颞肌减张缝合,去除骨瓣,逐层缝合骨膜以及颞肌、帽状腱膜及头皮并置头皮下硅胶引流管一根。 术后首次: 手术简要经过:全麻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头右偏,常规消毒铺巾,左额颞常规开颅,钻孔后释放部分硬膜下血肿,游离骨瓣剪开硬膜后清除左额颞坏死脑组织及血肿,颞肌减张缝合,去除骨瓣,逐层缝合头皮并置头皮下硅胶引流管一根。 术中所见:术中见脑压高,脑搏动弱,左额颞硬膜蓝紫色,术中清除硬膜下血肿约20ml,坏死脑组织及脑内血肿约50ml。 处理:1、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2、抗生素等围手术期用药;3、补液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注意事项:1、密切注意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2、注意肢体活动情况;3、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情况;4、注意创口情况。 一般颅脑开颅手术记录2(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回复骨瓣): (体位及手术入境) 平卧位,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头偏向右龙胆紫标出左颞顶马蹄形开颅切口位置,常规碘伏、酒精消毒铺巾。沿标示切开皮肤,帽状腱膜下分离,游离皮瓣,剥离骨膜和颞肌,颅骨钻2孔,电动铣刀取下左颞顶游离骨瓣,暴露硬膜外血肿。(探查术中所见)术中见头皮血肿,术区未见骨折线,硬膜外血凝块及血肿量约30ml,术区硬膜完整,颞部弧形剪开硬膜,脑搏动可见,颞部脑挫裂伤范围约2cm 2cm,予清除坏死脑组织及血肿。骨窗四周硬膜予悬吊及止血后未见活动性出血。(操作步骤)取下颅骨,暴露硬膜外血肿后,清除硬膜外血肿,骨窗四周硬膜悬吊。咬除颞部部分骨质,咬平蝶骨嵴,弧形剪开硬膜。手术先清除硬膜下血肿,用吸引器吸除坏死的脑组织,严密电凝

(整理)外科病历书写范文.

外科病历书写范文 普通外科病历一、普通外科病历、手术记录及麻醉记录书写要求 (一)普通外科病历书写要求1.病史详见一般病历内容及书写要求,但在体格检查后部应加“外科情况” 一项。如外科情况在腹部,则在腹部检查后面注明“见外科情况”。外科情况的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实在。如描记创口应记明部位、范围、大小、深浅、色泽、分泌物性状、肉芽组织、上皮及周围皮肤情形;描记肿块应记明部位、大小、形状、硬度、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为肿瘤,注意有无转移及引流淋巴结肿大等;描记腹膜炎时应记明视、触、叩、听、直肠指诊等各种物理检查所见,必要时绘图说明。须行紧急手术者,术前应详细病程记录,术后补写病历。2.检验血、尿常规检查须在入院后24 小时内完成,急症应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发热或病程中有特殊变化者,应随进检查。并按需要术前作出血时

间、血凝时间及血型鉴定等。如有可疑,应作梅毒、艾滋病血清学检查。粪便于入院后检查 1 次,需要时间再复查。脏器功能的测定及特殊检查等按需要进行。创口分泌物、脓肿及囊肿穿刺液等,需要时送细菌涂片与培养(包括普通培养与厌氧培养)、抗菌药物敏感测定和涂片细胞学检查。 (二)手术记录书系写要求1.手术记录凡行手术的病例均应书写手术记录。手术记录应由手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应经手术者复核签名),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手术日期、手术前及手术后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助手及洗手护士姓名、麻醉方法、麻醉者姓名、手术经过等。对手术经过,应系统、详细地记载,如患者的体位、皮肤消毒、无菌巾(单)铺盖,切口部位,方向、长度、组织分层解剖,病变部位所见及其处理方法(必要时可绘图说明),切口缝合方法、缝线种类,引流物位置、数量,创口包扎方法,术中及毕业时患者情况,以及敷料、器械的清点,术中用药、输液、输血等治疗,麻醉效果等,均应逐项记录。病理标本应描述眼观所见情况,并注明已否送往病理检查。2.手术后记录包括手术的主要情况、手术后病情的变化及主要处理措施。 (三)麻醉记录书写要求1.凡施麻醉均须填写麻醉记录单。2.麻醉记录单须由麻醉者于麻醉前按规定逐条填写,以便核对患者和掌握整个手术麻醉过程的病情变化。3.填写麻醉记录的要求:(1)麻醉前应记录①体格检查、检验结果及各种特殊检查中所见

普外科电子病历模板——腹部闭合性损伤

住院病历 病史 主诉:车祸伤后上腹疼痛一小时 现病史:患者1小时前驾驶货车不慎追尾,上腹部被方向盘顶伤,当时即感上腹正中及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未向其它部位放射,变换体位不减轻,意识清楚,无头昏、胸闷、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 未诊治急来我院急诊。急诊给予吸氧、补液治疗,立即行全身CT检查示:右中腹部团状密度增高影, 不除外肠管损伤,建议进一步检查;肝肾间隙少量积液;肝胆脾未见确切异常。急诊以“腹部刀闭 合性损伤”收入我科。患者起病以来精神差,未解大便,小便。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出生在原籍,从事司机,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一子一女,配偶体健。 月经史:患者为男性。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以上病史经审核确认属实。签字:与患者的关系: 体格检查 生命征:体温 36 ℃脉搏 80 次/分呼 吸20 次/分 血 压118/80 mmH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面容,痛苦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未见异常,角膜未见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正常,无耳前瘘管,无外耳道分 泌物,无乳突压痛,听力粗测无异常。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鼻旁窦区无压痛。口唇 红润,粘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溢脓,舌苔薄匀,无舌震颤,伸出居中,牙龈正常,牙列齐, 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声音正常。 颈部:无抵抗感,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无震颤,无血管杂音。 胸部:胸廓:胸廓正常,胸部局部无隆起或凹陷 乳房发育正常。 肺部: 视诊: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正常 触诊:语颤两侧对称,无胸膜摩擦感,无皮下捻发感。 叩诊:呈清音 肺下界肩胛下角线:右 10 肋间,左 10 肋间 移动度:右 6 cm,左 6 cm 听诊:呼吸规整,正常呼吸音,无啰音,无呼气延长, 语音传导对称,无胸膜摩擦音。 心脏: 视诊:心尖搏动未见异常。 心前区隆起无。 其他部位无异常搏动。 触诊:心尖搏动未及异常。 在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 0.5厘米。 未及震颤,未及胸膜摩擦感。 叩诊:相对浊音界正常,如右表: 听诊:心率80 次/min ,心律齐 心音S1正常S2正右肋间左 2 Ⅱ 3 3 Ⅲ 4.5 4 Ⅳ 6 Ⅴ8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8.5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