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6次。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69位获奖者。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68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1901年--1910年

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

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

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

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

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

的研究。

1910年—1919年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

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格利雅(法)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保罗?萨巴蒂

埃(法)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瑞士)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开创了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1914年:西奥多?理查兹(美)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理查德?威尔施泰(德)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未发奖。

1917年未发奖。

1918年:弗里茨?哈伯(德)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未发奖。

1920年—1929年

1920年:沃尔特?能斯特(德)对热力学的研究。

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英)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英)使用质谱仪发现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弗里茨?普雷格尔(奥地利)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4年未发奖。

1925年:理查德?席格蒙迪(奥地利)对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的证明,确立了现代胶体化学的基础。

1926年:斯维德伯格(瑞典)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海因里希?维兰德(德)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确定。

1928年:阿道夫?温道斯(德)对甾类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29年:亚瑟?哈登(英)、汉斯?奥伊勒-克尔平(瑞典)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1939年

1930年:汉斯。费歇尔(德)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特别是血红素铁原卟啉IX的合成。

1931年:卡尔?博施(德)弗里德里希?柏吉斯(德)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1932年:兰格缪尔(美)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1933年:哈罗德?尤里(美)发现了重氢(氘)。

1934年:弗列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伊伦?约里奥-居里(法)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5年: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荷)通过对偶极矩,X射线和气体中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

1936年:沃尔?霍沃思(英)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保罗?卡勒(瑞士)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B2的研究。

1937年:理查德?库恩(奥地利)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8年:阿道夫?布特南特(德)对性激素的研究。

1939年:利奥波德?雷吉卡(瑞士)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1949年

1940年未发奖。

1941年未发奖。

1942年未发奖。

1943年:格奥尔格?赫维西(匈)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1944年:奥托?哈恩(德)发现重核的裂变。

1945年:阿图里?维尔塔南(芬)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特别他提出的饲料储藏方法。

1946年:詹姆士?萨姆纳发现了酶可以结晶;约翰?那斯罗蒲,温德尔?斯坦利(美)在生产纯酶和病毒蛋白质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

1947年:罗伯特?鲁宾逊爵(英)对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阿纳?蒂塞利乌斯(瑞典)对电泳现象和对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1949年:威廉?吉奥克(美)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

1950年—1959年

1950年:奥托?狄尔斯和库尔特?阿尔德(德)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1951年:埃德温?马蒂松?麦克米伦(美),格伦?西奥多?西博格(美)发现了超铀元素。

1952年: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英),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英)对色谱的研究和发现。

1953年:赫尔曼?施陶丁格(德)对高分子研究以及确立高分子概念。

1954年:莱纳斯?鲍林(美)化学键的研究。

1955年:文森特?杜?维格诺德(美)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6年:西里尔?诺曼?欣谢尔伍德爵士(英),尼科莱?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苏)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1957年:亚历山大?罗伯塔斯?托德男爵(英)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结构。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英)研究了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1959年:加洛斯拉夫?海罗夫斯基(捷克)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方法。

1960年—1969年

1960年威拉德?利比(美)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

1961年梅尔温?卡尔文(美)研究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马克斯?佩鲁茨(英),约翰?肯德鲁(英)研究了肌红蛋白的结构。

1963年卡尔?齐格勒(德),居里奥?纳塔(意)对聚合物的研究,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研究。

1964年多罗西?克劳富特?霍奇金(英)通过X射线在晶体学上确定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1965年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美)在有机物合成方面的成就。

1966年:罗伯特?马利肯(美)在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方面的研究。

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德),罗纳德?乔治?雷福德?诺里(英),乔治?波特(英)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1968年:拉斯?昂萨格(美)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昂萨格倒易关系。

1969年:德里克?巴顿(英),奥德?哈塞尔(挪威)发展了以三级结构为基础的构象概念

1970年—1979年

1970年:路易斯?费德里克?勒卢瓦尔(阿根廷)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年:格哈得?赫尔茨伯格(加)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年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美)对核糖核酸结构的研究;斯坦福?穆尔,威廉?霍华德?斯坦因(美)对核糖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73年:厄恩斯特?奥托?费歇尔(德),杰弗里?威尔金森(英)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保罗?约翰?弗洛里(美)在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大分子物理与化学的基础研究。

1975年:约翰?沃尔卡普?柯恩福斯(澳)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弗拉基米尔?普莱洛格(瑞士)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美)对硼烷结构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亚?普里高津(比)对非平衡态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贡献。

1978年:彼得?米切尔(英)为化学渗透理论建立了公式。

1979年:赫伯特?布朗(英),乔治?维蒂希(德)将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之中。

1980年—1989年

1980年保罗?伯格(美)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沃特?吉尔伯特(美),弗雷德里克?桑格(英)核酸DNA序列的确定方法。

1981年:福井谦一(日),罗德?霍夫曼(美)通过前线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

1982年:亚伦?克拉格(英)通过晶体的电子显微术在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方面的贡献

1983年:亨利?陶布(美)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

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美)开发了多肽固相合成法

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美),杰罗姆?卡尔勒(美)在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方法上的贡献

1986年:达德利?赫施巴赫(美),李远哲(美),约翰?波拉尼(加)他们对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1987年:让-马里?莱恩(法),唐纳德?克拉姆,查尔斯?佩特森(美)研究和使用对结构有高选择性的分子

1988年:约翰?戴森霍尔(德)罗伯特?胡贝尔(德)哈特姆特?米歇尔(德)光合作用中心的三维结构的确定

1989年:西德尼?奥特曼(美),托马斯?切赫(美)核糖核酸(RNA)催化性质的发现

1990年—1999年

1990年:伊莱亚斯?科里(美)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瑞士)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的贡献。

1992年:罗道夫?阿瑟?马库斯(美)对创立和发展电子转移反应的贡献。

1993年:凯利?穆利斯(美)迈克尔?史密斯(加)对DNA化学的研究,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1994年:乔治?欧拉(美)对碳正离子化学反应的研究。

1995年:保罗?克鲁岑(荷)马里奥?莫利纳(墨)弗兰克?罗兰(美)对大气化学的研究。

1996年:罗伯特?苛尔(美)哈罗德?沃特尔?克罗托(英)理查德?斯莫利(美)发现富勒烯。

1997年保罗?博耶(美)约翰?沃克尔(英)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机理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丹)离子传输酶的发现,钠钾离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美)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约翰?波普(英)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迈德?兹韦勒(美)用飞秒激光光谱对化学反应中间过程的研究。

2000年—2015年

2000年:艾伦?黑格(美)艾伦?麦克迪尔米德(美/新西兰)白川英树(日)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

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野依良治(日)手性催化还原反应,巴里?夏普莱斯(美)手性催化氧化反应。

2002年库尔特?维特里希(瑞士)约翰?贝内特?芬恩(美)田中耕一(日)对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对细胞膜中的水通道的发现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龙?切哈诺沃(以)阿夫拉姆?赫什科(以)欧文?罗斯(美)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

2005年:罗伯特?格拉布(美)理查德?施罗克(美)伊夫?肖万(法)对烯烴複分解反應的研究。

2006年:罗杰?科恩伯格(美)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所作的研究。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2008年: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下村修、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钱永健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得该奖项。

2009年:英国生物学家万卡特拉曼?拉玛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斯泰茨(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女生物学家约纳什(Ada E. Yonath)因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共同获该奖。

2010年:美国德拉威尔大学的Richard F. Heck、普渡大学的Ei-ichi Negishi以及日本仓敷艺术科学大学的Akira Suzuki,他们发明了新的连接碳原子的方法,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阿里耶?瓦谢勒,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複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

2015年:托马斯?林道尔(T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兹?桑卡(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综述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综述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让-皮埃尔-绍瓦热、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伯纳德-L-费林加获奖,领域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分子作为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他们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其大小只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 一个分子水平的器件可以被定义为有许多不连续的分子元件(比如一个超分子结构)组装起来,用以体现一特定功能的组装体。要构造分子机器首要的是合成相关的分子元件,首先在这一领域做出突破的是科学家让-皮埃尔-绍瓦热。他于1983年将两个环状分子连成链状,并命名为索烷。随后的1991斯托达特成功合成了轮烷,一环一链,环分子可绕链转动。(摘自百度百科) 众多分子器件的合成与当时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超分子化学分不开,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积少成多,即从原子或分子开始建造纳米结构。这个观点最早由查理费曼(R.P.Feynman)于“基础研究还有很大空间”的演讲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后期,超分子化学迅速发展。众多的研究者开始认为,对于构建纳米级别的机器,分子相对于原子时更为方便的构建单元。主要观点基于以下几点:1.分子比较稳定,而原子难以操控,2.自然界中用以构建大量各种各样又来维持生命的纳米器件或机器都是来源于分子而非原子3.绝

大多数实验室中化学实验的处理对象是分子而非原子4.分子式已经有明显形状的实物,有着与器件相关的性能(如被背光化学和电化学输入操纵的性能)5.分子可以自组装或者可以连接成更大的结构。(摘自分子器件与分子结构-通向纳米世界的捷径).基于以上几点,大量科学家们于分子水平造出大量的分子器件,例如分子起重机分子肌肉,分子芯片等等。为分子机器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分子机器的另一个问题便是能量。,可想而知,由热能产生的布朗运动可能不足来提供及其所需的能量,那么可能的能量可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化学能,光能,电能。但由于化学能的产生来源于化学键的断裂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其过程中添加原料的繁琐与废料的麻烦,使得分子机器的能量大多来源于电与光。代表性的诺奖得主费加林于1999年找出了第一个分子发动机,并用它转动了比他大一万倍的玻璃杯。 如果由分子马达提供能量,那么由斯托达特设计的分子穿梭机则控制了分子的运动,它使得精确控制分子机器的运动成为可能,斯托达特设计的轮烷就是一个略为粗糙的分子开关他利用分子两端的化学基团的相互反应来实现分子在化学位点的来回运动,不仅如此,利用分子穿梭机对条件的反应,斯托达特更设计出利用轮烷的记录储存装置,与最先进的储存装置相比毫不逊色。此后五花八门的分子开关层出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近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总结

大村智是日本的微生物学家,他专注于一个细菌群落——生活在土壤中的霉菌,这种菌类会产生大量抗菌活性剂(包括195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塞尔曼·沃克斯曼发现的链霉素)。大村智教授用独特的技巧发展起大规模培养和表征这些细菌的方法,并从土壤样本中分离出新的链霉菌菌株,还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将它们培养出来。从数千个不同的培养皿中,他选出大约50个最有希望的菌株,并进一步分析它们对付有害微生物的活性。 威廉·坎贝尔在美国从事寄生虫生物学研究,他获得了大村智的链霉菌培养菌株并继续研究它们的功效。坎贝尔的工作表明,一个培养菌株中的成分可显著地防止家养农场动物受到寄生虫的感染。生物活性剂的纯化名称为阿维菌素,随后经化学改性将之发展成一种叫做伊维菌素的更有效的化合物。此后对伊维菌素在感染寄生虫患者中的人体测试结果显示,它可有效杀死寄生虫幼虫(微丝)。大村智和坎贝尔共同发现了这样一类新的具有超强疗效的抗寄生虫药物。 疟疾的传统治法是使用奎宁,但是其治愈成功率在逐渐下降。上世纪60年代末,根除疟疾的大量努力都失败了,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屠呦呦转向开发传统中药对抗疟疾的新疗法。她从大量中草药中选取对抗疟疾感染,青蒿成为备选对象,但是结果却与预期的并不一致,屠呦呦重新开始查找古典医书,并发现了引导她成功从青蒿中提取活性成分的线索。屠呦呦首先证明了这种后来被称为“青蒿素”的成分能够高效治愈感染疟疾寄生虫的动物和人类。青蒿素代表了一类新型抗疟疾制剂,能够在发病初期快速杀死疟疾寄生虫,并展现了在治疗严重疟疾上前所未有的功效。 阿维菌素、青蒿素保障全人类健康 阿维菌素和青蒿素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寄生虫疾病的治疗方法。阿维菌素的衍生物伊维菌素在世界各地获得很好的使用,它能有效对抗各种寄生虫,不仅副作用有限,还免费在全球发放。伊维菌素改善了数以百万计的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为世界最贫困地区带来福祉。它的治疗效果如此巨大,以至于这类疾病已经濒临绝迹,这将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大壮举。 此外,每年有近2亿人感染疟疾,青蒿素已经用于世界各个疟疾肆虐之地。当它被用于组合疗法时,估计降低疟疾总体死亡率20%以上,在儿童中的治愈率更是高达30%。仅在非洲,青蒿素就能每年挽救10多万个生命。 阿维菌素和青蒿素革命性地治愈受到寄生虫疾病危害的大量患者,坎贝尔、大村智和屠呦呦彻底转变了治疗寄生虫疾病的方法,他们的科学成就对全人类的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锂(离子)电池历年高考试题汇编

- 高考化学锂(离子)电池试题汇编 1.(2018全国卷Ⅲ,11)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 2 与 Li +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 成 Li 2O 2-x (x =0 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 Li +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Li 2O 2-x =2Li+(1-0.5 x )O 2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Li -e -===Li +,正极反应为(2-x )O 2+4Li ++4e -===2Li 2O 2 -x (x =0 或 1),电池总反应为2+2Li===Li 2O 2-x 。该电池放电时,金属锂为负极,多孔碳材料为正极,A 项错误; 该电池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锂电极流向多孔碳材料电极,B 项错误;该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Li + 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Li +向锂材料区迁移,C 项错误;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Li 2O 2 x ===2Li +(1-x )O 2,D 项正确。 2 2.(2018 浙江卷,17)锂(Li)—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锂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Li +通过有机电解质向水溶液处移动 C.正极的电极反应:O 2+4e — == 2O 2— D.电池总反应:4Li+O 2+2H 2O==4LiOH 【答案】C 有机电解质 Li 固体电解质膜 空气 电解质水溶液 【解析】金属锂失电子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 正确;在原电池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运动,B 正 确。正极浸在电解质水溶液中,故正极反应为:O 2+4e —+2H 2O=4OH — C 错误;电池总反应 4Li+O 2+2H 2O=4LiOH , D 正确。 3.(2017 全国 III.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 a 常用掺有石 墨烯的 S 8 材料,电池反应为 16Li +x S 8===8Li 2S x (2≤x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 6+2Li ++2e -===3Li 2S 4 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 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 0.14 g

2003-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03-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Paul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4769079.html,uterbur)、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Sir Peter Mansfield)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Richard Axel)和琳达·巴克(Linda B.Buck)因在人类嗅觉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5年,澳大利亚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溃疡病的致病机理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7年,马里奥·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 和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美国)、马丁·埃文斯(Sir Martin J. Evans)(英国)。通过使用胚胎干细胞改造老鼠体内的特定基因,为“基因靶向”技术奠定了基础,从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8年,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德国),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oise Barré-Sinoussi)和吕

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法国),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09年,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 (美国),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2010年,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G. Edwards)(英国)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1年,布鲁斯·巴特勒(Bruce A. Beutler),卢森堡人朱尔斯·霍夫曼( Jules A. Hoffmann)(美国),以及拉尔夫·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加拿大)。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 2012年,约翰·格登(John Gurdon)和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发现了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而具备多能性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2013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罗斯曼(James E. Rothman)和兰迪- W. 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德国科学家托马斯- C. 苏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 ),他们因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6)汇总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6) 时间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罗伯特·科赫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 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 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 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 1924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明心电图装置”1926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鼠癌” 1927年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 格 奥地利 “发现在治疗麻痹性痴呆过程中疟疾接种疗法的 治疗价值”

[课外阅读]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尔德和狄尔斯(德)

[课外阅读]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尔德和 狄尔斯(德) 阿尔德(Alder,Kurt,1902-1958) 德国有机化学家。1902年7月10日生于西里西亚的科尼希斯卢特(如今是波兰的霍茹夫);1958年6月20日卒于科隆。阿尔德在柏林大学毕业后,为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到基尔大学继续读书,并在迪尔斯指导下工作。1926年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他们设计出一种化学反应,如今称之为迪尔斯-阿尔德反应,因此他们二人共享了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1934年阿尔德在基尔大学获得了教授职位,1940年以后他是科隆大学的化学教授。 奥托·保罗·赫尔曼·狄尔斯(OttoP.H.Diels,1876--1954) 狄尔斯,生于汉堡的知识分子家庭,在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任基尔大学教授和校长。他对胆固醇的结构有很深的研究,获得了依他名字命名的"狄尔斯酸"和"狄尔斯烃"。由他发明的"双烯合成法"已成为有机合成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他成为双烯合成法的创始人,获1950年诺贝尔奖,当时他已74岁高龄。 由于纳粹侵略带来的祸害,两个儿子作为德军战死在东战场上,学校和家大部分被炸毁,晚年很不幸。1953年3月7日病逝在基尔富所,终年77岁。

狄尔斯长期从事天然有机化合物,特别是甾族化合物的研究。1906年开始研究胆甾醇的结构,从胆结石中分离出纯的胆固醇,并通过氧化作用将它转变成"狄尔斯酸"。1927年他用硒在300℃使胆甾醇脱氢,得到一种被称为"狄尔斯烃"(C18H16)的芳香族化合物。这对胆甾醇、胆酸皂苷、强心苷等结构的确定起了重要的作用。1928年他和助手K.阿尔德发明双烯合成,其原理为:如果具有两个共轭双键的分子(双烯)和具有一个双键的分子(亲双烯试剂)在结构上满足一定的要求时,两者即很容易发生反应而结合成一个含有6元环的产物。这个反应的应用范围和格利雅反应一样广泛,被称为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狄尔斯和阿尔德在1928年首先明确地解释这个合成反应的过程,并同时强调指出了他们的发现有广泛的使用价值。狄尔斯因与阿尔德共同发展了双烯合成法而共获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著有《有机化学导论》(1907)一书。 阿尔德对有机化学的贡献是二烯合成。因和狄尔斯共同取得这一成果,通常称为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包括二烯加成为二烯亲和物。如丁二烯向顺式丁烯顺式丁烯二酸酐。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提供了制备萜烯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推动了萜烯化学的发展。二烯合成在实验室合成,并在工业操作中获得广泛应用,利用这一反应可制备许多工业产品,其中包括染料、药剂、杀虫剂、润滑油、干燥油、合成橡胶和塑料等。 由于二烯合成,阿尔德与狄尔斯于1950年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类文阅读: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本报(人民日报)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记者刘仲华商璐)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囯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屠呦呦是诺贝尔医学奖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得益于三位科学家的贡献,千百万人得到了对症治疔的药物,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说:“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2019年整理】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1901年范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E.费歇尔(Emil Fischer,1852—1919) 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国化学家,发现了稀有气体。 1905年拜耳(Adolf von Baeyer,1835—1917)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Edward Buchner,1860--191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 1909年弗里德里希·奥斯瓦尔德(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1853—1932) 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1847—1931)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女科学家-玛丽·居里 1912年维克多·梅林尼亚(Victor Grignard,1871—1935)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 1913年维尔纳(Al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

1901-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6次。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69位获奖者。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68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1901年--1910年 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 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 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 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 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 的研究。 1910年—1919年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 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格利雅(法)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保罗?萨巴蒂 埃(法)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 获奖理由盘点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1901年-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7次。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72位获奖者。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71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 1901年--1910年 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1910年—1919年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伊莱亚斯?詹姆斯?科里(Elias James Corey)(美国),由于提出有机合成理论及方法而获奖。他创立了“逆合成分析原理”,并率先用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方法,使有机合成化学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分子模拟”,得以模拟生产许多复杂的天然产品。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Richard R Ernst)(瑞士),1933年生于瑞士联邦的温吐尔,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因对开发制造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谱仪技术的贡献而获奖。 1992年鲁道夫?马库斯(Rudolph?Arthur?Marcus)(美国)1923 年生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因为确立化学系统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而获奖。该理论对于生命或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993年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的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美国)1944年生于美国加州的拉霍亚。与创立寡聚核苷酸导向定位突变法的迈克尔?史密斯(Michaei Smith,1932年出生的加拿大籍英国人)分享当年的化学奖。 1994年乔治?奥拉(George A.Olah)(美国),1927年生于匈牙利,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因对有机化学的贡献而获奖。他发现了用超强酸使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对发现新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推动有机化学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5年保罗?克鲁森(Paul Crutzn,生于1933年,荷兰)、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生于1943年,墨西哥)和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生于1927年,美国)三人由于在大气化学领域,尤其是在有关臭氧层形成和损耗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奖。 1996年小罗伯特?柯尔(Robert F.Curl,Jr,美国,生于1933年)、哈罗德?克罗托(Sir Harlod W.Kroto,生于1939年,英国)和理查德?斯莫斯(Richard E.Smalley,生于1943年,美国)等三人由于发现球状碳分子即富勒烯C60而共同获奖。 1997年一半奖金由保罗?博伊尔(Paul D.Boyer,生于1918年,美国)和约翰?约克(John E.Walker,生于1914年,英国)分享,是因其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在体内形成的生物催化原理;另一半由丹麦的延斯?斯科(Jens C.Skou,生于1918年)获得,他发现了钠、钾离子三三磷酸腺苷酶。 1998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量子化学领域的科学家瓦尔特?柯恩(Walter Kohn)和约翰?波普尔(John A Pople Kohn,美国),1923年生于匈牙利维也纳,在美国加州大学工作;PoPle(英国),1925年生于英国,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这俩位科学家各自率先创新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咳对分子的性质及其参与的化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 1999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埃及裔美国人艾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为飞秒光谱学(femtosecond spectroscopy,1飞秒=10-15秒)研究所作的贡献。泽维尔的研究成果使得人们便于研究和预测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给化学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在导电聚合物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有机化学发展史和诺贝尔化学奖

影响世界的有机化学发展史 1828 Wohler F(徳)意外地由无机物氰酸氨加热得到有机化合物脲素。1850- Pasteur L (法)成功拆分酒石酸钠铵外消旋体。 von Liebig J(徳)发现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基团理 论,建立近代化学实验室的范本,发展出以他为核心的“吉森学 派”。 1856 在英国传教士Williams A所著《格物探原》书中首次出现中文“化学”一词。 1858 Kekule A (徳)提出碳是四价和碳碳原子间可以成键的概念。1864 Butlerov A M (俄)提出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理论。 1865 Kekule A (徳)提出苯的结构,以1,3,5-环己三烯表示。 1874 van’t Hoff J H(荷)提出碳的正四面体的结构理论。 1891 Fischer E (徳)给出葡萄糖的完整立体结构。 日内瓦国际化学会议确立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 1900 Gomberg M 发现苯甲基自由基,碳正(负)离子概念出现。 Tsvett M (波)发现色谱分离分析方法。 Baekeland L H (比)发明酚醛树酯。 1910 Grignard V (法)发现格氏反应。 Lewis G N (美)提出共价键理论。 Pregl F (奥)建立微量分析方法。 1920- Staudinger H (徳)提出以共价键联结的链式巨大分子概念。

脲素酶结晶成功,化学学科开始渗入生物学科。 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石油和天然气,联合碳化物公司(美)建造 石化工厂。 糖精投放市场。 1930- Pauling L (美)提出杂化轨道理论和共振的概念。 Carothers (美)成功合成聚酯,发明尼龙66;高压聚乙烯和合成橡胶问世;石油工业开始取得实效。 Robinson R (英)和Ingold C K(英)提出电子转移理论和动力学方法研究有机反应。 使用超离心机成功地纯化各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发现DDT杀虫效能。 氟利昂制备成功并得到应用。 1940- 石油催化裂化技术得到发展;涤纶纤维上市。 青霉素、链霉素用于治疗;37步反应得到“可的松”;“药物设计”的概念出现。 发现DNA碱基对。 我国有机化学家黄鸣龙发现羰基还原改良法。 有机玻璃开始生产和使用。 1950- 磺胺药物出现;各种类型抗菌素走向世界。 Pauling L (美)提出蛋白质的α-螺旋。 Sanger F (英)确立胰岛素的肽链结构。 Diels O – Alder K反应得到发展。

生化诺贝尔奖

生物化学研究的诺贝尔奖 (1952——2013)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勒夫科维兹(Robert J. Lefkowitz)与布莱恩·K·卡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获奖。 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得主是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赖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他们的研究主题是“染色体如何受到端粒和端粒酶的保护”。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 和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而获得。 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丁·沙尔菲与另外两位美国科学家下村修和钱永健共同分享了。 1962年,下村修和约翰逊等发表论文,详细描述了提取发光蛋白质的过程,同时也提到他们分离出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日光下呈淡绿色、灯光下呈黄色、在紫外光下呈绿色。将这种蛋白质称为绿色蛋白,也就是今天的GFP 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他们利用胚胎干细胞在老鼠身上引入特定基因修饰。 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两名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A.Ciechanover, A. Hershko and I.Rose, 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过程获奖。1999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Gunter Blobel获得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的贡献是发现蛋白质具有控制其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 1998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Rolert F.Furchgott(美国),Louis J.Ignarro(美国)和 Ferid Murad(美 国),发现NO(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的信号分子。 1997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Stanley B.Prusiner(美国),发现一种新型的致病因子——感染性蛋白质颗粒Prion。

诺贝尔化学奖

1902年第二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在糖类和嘌呤衍生物合成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对糖类,嘌呤类,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和多肽)等化合物的合成和研究,以及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的贡献,由此可以说他是生物化学的创始人。 他用亚硫酸盐还原重氮苯,合成了苯肼,并在合成糖的反应中引入肼使之生成相应的腙来控制每个糖的结构,同时,他总结阐述了糖类普遍具有的立体异构现象,并使用费歇尔投影式描述。他还对茶叶、咖啡和可可等饮料的组分进行研究,分离并分析了茶碱、咖啡因和可可碱等,确定了这些物质都是嘌呤的衍生物,由一个嘧啶环和一个咪唑环杂合组成的杂环化合物,随后他成功地合成了嘌呤。 1899年到1908年费歇尔对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在实验上,费歇尔改进了测试氨基酸的办法,发现了新的环状氨基酸脯氨酸和氧脯氨酸,确定了氨基酸是通过肽键(-CONH-)形成多肽。 阿道夫·冯·贝耶尔(AdolfV onV aeyer)德国有机化学家,1835年10月31日生于柏林。由于合成靛蓝,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得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 奥托·瓦拉赫首次成功地人工合成香料,在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于191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奠定了脂环族和波烯化学研究的基础,是人造香精和合成树脂工业的奠基人。他分离和提纯出香精油,并确定其结构成份。他首先发现用亚硝酰氧等试剂能和萜烯类化合物形成固体加成物,从而能系统地制备纯净的萜烯类化合物。并首先对萜烯加以命名。他又测定出萜烯的结构是由五个碳原子的异戊二烯单体聚合物,井指出在强酸和高温作用下,萜烯能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这为以后人工合成萜烯打下了基础。在1895年~1905年,他首次成功地人工合成香料,在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 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他发现了金属镁与许多卤代烃的醚溶液反应,生成了一类有机合成的中间体——有机金属镁化合物,即格氏试剂。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 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 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 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 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 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01年-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1901年-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7次。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72位获奖者。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71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 1901年--1910年 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1910年—1919年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格利雅(法)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保罗?萨巴蒂埃(法)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瑞士)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开创了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1914年:西奥多?理查兹(美)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