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深圳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笔记历年真题

2014年深圳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笔记历年真题
2014年深圳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笔记历年真题

1 / 14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5917716.html,

育明教育

2014年深圳大学金融硕士考研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深圳大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1.《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黄达 25人 1:5 340分 ★ ★★ 64

2 / 14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5917716.html,

金融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制度

考点1:货币的五种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尺度、世界货币。具体的说:

(1)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必须有价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

商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人们可以在观念语言中用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存在(即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并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但必须有价值,且是足值得货币)。

(2)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即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不同。发挥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得货币。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地离开起点,从一个商品所有者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的运动。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数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流通的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

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

(3)支付手段

3 / 14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5917716.html,

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做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作为支付手段,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是其特征,同时支付手段的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例如商品赊销、延期付款。

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中直接产生了信用货币。

(4)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流域,珠藏起来,就执行贮藏的职能。发挥发挥贮藏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者是作为货币材料的贵金属。同时,既不能是不足值的货币也不能是纸币。

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的作用:当流通中的货币大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领域,反之亦然。因此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现象。在信用货币条件下,无法自动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贮藏手段职能实际上就不存在了。

(5)世界货币

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时编制性世界货币职能。世界货币只能是以重量直接计算的贵金属。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国际间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这是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第二:作为国际间的一般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第三,作为国际间的财富转移手段。比如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等。

现在一些信用货币也被全球接受,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五种职能之间存在如下关系: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两个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各个学校相关真题:

【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第6题】6.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职能基础上的。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储藏手段

答案:B

解析: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纸币发行时因为纸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因此是建立在流通手段上,选B 。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第4题】信用活动中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储藏手段 B 、支付手段 C 、流通手段 D 、价值手段

4 / 14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5917716.html,

答案:B

解析:在信用活动中发生商品与货币的交易,因此信用活动中货币一般发挥的职能是支付手段。

【人大2012第2题】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法定货币的特征__ ___。

A 、 可代替金属货币

B 、代表实质商品或货物

C 、发行者无将其兑现为实物的义务

D 、不是足值货币

答案:D

解析:D. 法定货币(Fiat Money )是指不代表实质商品或货物,发行者亦没有将货币兑现为实物义务;只依靠政府的法令使其成为合法通货的货币。法定货币的价值来自拥有者相信货币将来能维持其购买力。货币本身并无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当纸币产生之后,法定货币实质上就是法律规定的可以流通的纸币。

【广东商学院2012年简答第2题】.简述货币的职能。

答案:货币的五种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尺度、世界货币。具体的说:

一.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必须有价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

二.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即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不同。发挥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得货币。

三.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做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作为支付手段,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是其特征,同时支付手段的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例如商品赊销、延期付款。

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中直接产生了信用货币。

四.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流域,珠藏起来,就执行贮藏的职能。发挥发挥贮藏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者是作为货币材料的贵金属。同时,既不能是不足值的货币也不能是纸币。

五.世界货币

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时编制性世界货币职能。世界货币只能是以重量直接计算的贵金属。

货币五种职能之间存在如下关系: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两个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5 / 14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5917716.html,

考点2: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1.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货币金融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等。

(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货币金属是确定用什么金属作为货币币材是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货币金属也是货币制度的基础。货币单位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每单位货币所含的金属量。

(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通货的铸造是指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

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为主币。

本位币的特征:①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本位币的无限法偿能力是指国家规定本位币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无论支付额有多大,出售者和债权人都不能拒绝接受。②其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一致,是足值货币。③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融化。

辅币是指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用。

辅币特征:①辅币具有有限法偿能力。在一定限额之内,辅币与主币可以自由兑换。②辅币一般有贱金属铸造成的③辅币不能自由铸造、融化,一般有国家铸造,政府获得铸币税收入。

注:我国辅币可以与主币自由兑换,没有限额限制

(3)金准备制度

金准备制度就是黄金储备制度,是一国货币的基础。

2.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程: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1)银本位制

一种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从16世纪开始盛行。

消失原因:白银自身体量大;白银产量激增;

(2)金银复本位制度

是指以白银和黄金同时作为货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特点:黄金和白银都是本位币;

均可自由铸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