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系统简介

交换系统简介
交换系统简介

太极业务信息和电子文件交换系统

总体介绍

一、产品概述

根据NW 交换系统技术规范,太极业务信息和电子文件交换系统(以下简称:交换系统)由交换服务管理中心系统、交换站系统、交换箱系统、交换客户端系交换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交换管理域的管理,负责对本交换管理域的体系结构、交换策略进行配置管理和监控管理,负责交换管理域之间的互联管理,允许对本交换管理域进行跨域互联策略设置,使得本交换管理域和其他交换管理域相互连接,共同组成NW 全网的交换服务体系。交换中心管理系统包括交换体系管理子系统和交换策略管理子系统。

交换站是交换系统提供交换服务的基础系统,由管理子系统、传输子系统、交换路由子系统、交换安全子系统构成。交换站支持分层汇聚,通过上下级联的交换站可以实现全网范围内端到端的交换传输,支持跨域交换、域内交换。交换站可以根据交换业务负荷的大小进行动态扩展,满足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

交换箱是交换系统对外提供服务的末端系统。交换箱在发送端负责对交换客户端或业务应用系统发送的交换件进行封包、分包、生成交换标识形成交换数据包,然后将交换数据包提交到交换传输通道,进行交换传输。交换箱在接收端负

交换中心

交换中心交换站交换站

交换箱1

交换箱n 交换箱1

交换箱n 交换站

交换箱

1

交换箱n

交换客户端

1...n

交换客户端

1...n ......

...

...

责将交换件从交换传输通道接收下来,自动恢复收件封包,然后将收件自动推送到交换客户端或业务应用系统,由应用系统进行收件处理,并进行自动状态反馈、收件回执发送。

交换客户端是交换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了对离线电子文件进入交换体系的入口作用,用户使用交换客户端能够将桌面电子文件(扫描)上传、下载且自动进行加密和完整性约束,组成业务报文进行发送,并提供重发机制。交换客户端能够自动识别来自第三方应用系统的发件登记请求,也能够接收交换箱转发过来的业务数据,自动校验保密性和完整性,并生成业务数据并自动发送业务数据的状态信息。

交换控制单元是交换服务的控制点,对跨域、跨区的文件和信息交换进行控制。基于分级保护的安全保密要求、以及对交换系统可控交换的要求,交换体系需要能够对每个交换件跨部门安全域、内部安全区的传递行为进行控制,确保信息和文件交换符合安全保密和交换控制要求。交换控制单元可以设置在各级网络平台的部门接入区,对进出部门的交换件进行控制;也可以部署在内部重点安全区的边界,对进出安全区的交换件进行控制。交换控制单元通过对网络流量中的交换数据包进行断路式侦测,根据交换源地址、目的地址、交换件的密级、知悉范围属性,结合交换管理域的交换控制策略,对交换数据包是否放行做出判断,对不符合控制要求的交换行为进行阻断并告警。交换控制单元为NW边界安全和访问控制提供了更可靠的手段,是NW分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产品结构

业务信息和电子文件交换系统

信任体系资源管理

权限管理可信时间电子印章

责任认定

身份认证

第三方应用系统

交换站交换箱

统一权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

交换控制单元

交换客户端

交换管理类

交换服务管理系统

交换系统总体技术架构

上图为交换系统总体技术架构,交换系统总体采用B/S 结构,基于成熟的J2EE 体系架构,遵循SOA 架构的设计思想。系统兼容国产化芯片、操作系统、应用中间件、数据库及外接配件。

四、产品逻辑部署

交换系统的逻辑部署结构如图:在网络中心安全域,进行区域服务管理中心的部署,如果有必要,还需部署交换服务分中心,在单点接入部门安全域,部署交换接入结点,在多点接入部门安全域,部署交换服务结点。区域服务管理中心、交换服务分中心、交换接入结点、交换服务结点形成一个交换管理域。

业务信息和电子文件交换系统

交换公共服务

发送处理

WEB 应用服务器(Weblogic\Tomcat\Apusic )

数据库\文件系统数据资源(Oracle\SQLServer\人大金仓\...)

基础框架

数据封包

数据加密

数据压缩

安全处理

接收处理

数据解封数据解压

数据解密

安全校验

数据交换通道

建立连接放入队列放入队列通知获取

数据发送服务

数据接收服务

交换管理中心第三方应用系统路由寻址

协议适配

报文处理

服务编排

文件读写

文件切片切片拼装

断点续传

交换策略路由策略安全策略

提醒策略

交换结构资源注册

群组管理

系统监控

体系监控

行为监控

交换监控

组件引擎日志管理异常管理并行计算服务管理持久层定时任务远程调用

分布式计算

性能采集

性能采集

事务管理

缓存管理

用户权限过滤\审计服务权限过滤\审计

数据权限过滤\审计第三方安全认证

接口管理交换服务接口

资源管理接口基础服务接口

资源服务管理系统WEB 框架

拦截器即时推送模板视图SESSION 处理请求映射请求处理UI 框架(Jquery)图表分析工具

路由寻址报文拼装

报文解析

路由转发资源管控

交换资源管理配置库交换流水日志库交换业务数据库

国产和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普华)

HTML+CSS

安全\审计

安全认证接口

国产和主流硬件服务器

1、紧凑模式部署

区域服务管理中心交换站单元 ......

交换中心管理系统交换服务分中心

交换接入结点交换箱单元交换控制单元

交换客户端

交换站单元 ......交换接入结点交换箱单元

交换控制单元交换客户端部门安全域(多点接入) 交换服务结点

交换站单元

交换控制单元交换箱单元

交换客户端交换箱单元

交换客户端部门安全域(多点接入)

交换服务结点

交换站单元

交换控制单元交换箱单元

交换客户端交换箱单元

交换客户端

交换箱/交换客户端系统服务器

交换站

系统服务器

交换服务管理

系统服务器

2、标准模式部署

交换客户端系统服务器

交换箱

系统服务器

交换站

系统服务器

交换服务管理

系统服务器

3、数据中心模式部署

交换客户端系统服务器

交换箱

系统服务器

交换站

系统服务器

交换服务管理

系统服务器

四、产品运行环境

服务器端

CPU:X86/龙芯3B 内存:8G 硬盘:200G

操作系统:普华Linux、windows server等

数据库:人大金仓、ORACLE

中间件:金蝶

客户端

CPU : X86/龙芯3B IE:9.0+/firefox 30+

操作系统:中标Linux、windows7等

Office: WPS、永中office

OFD: 树科

五、产品特点

●符合《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信息安全分级保护等相

关标准。

●基于TCP/IP协议,构建具有缓存管理、断点续传、加密解密、大数据存储、

大数据传输、远程访问、路由算法、文件切片、线程调度控制、IO管理、网络流量控制等特性的可靠、可信、可控、安全快速的数据传输通道。

●基于NW资源管理和信任体系实现交换系统的具有认证、加密、防篡改、防

抵赖、防伪造等功能的交换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业务信息和电子文件交换的全程可靠、可信、可控。交换安全管理体系主要用于用户交换管理和数据传输服务。

●依托NW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交换系统的具有交换体系结构管理、交换资源注

册、资源查询服务功能的资源管理体系,保证交换体系结构的稳定、可配,交换资源访问的安全、可控。

●采用J2EE技术体系、SOA架构,基于自有业务基础平台开发实现,安全可控,

支持分布式部署。

●采用接口形式对外提供API,做到“实现可变、接口不变”的松耦合效果。

六、性能指标

业务信息与电子文件交换系统的组成部分:交换客户端子系统、交换箱子系统、交换站子系统、交换服务管理子系统。满足下述性能要求:

a)能够下联50个交换(管理)结点;

b)能够同时处理40个(含)以上的交换任务;

c)具有保存3年(含)以上的管理行为数据的能力;

d)发件响应时间<10s;

e)状态回送响应时间<5s。

网络交换机作用

?网络交换机网络交换机(NetworkSwitch)是集线器的升级换代产品,从外观上来看,它与集线器基 本上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带有多个端口的长方体。广 义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 的设备。随着通信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 进,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由于以太网 具有性能价格比高、高度灵活、相对简单、易于实现 等特点。所以,以太网技术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 局域网组网技术,以太网交换机也就成为了最普及的 交换机。 目录 ?网络交换机的概述 ?网络交换机的性能 ?网络交换机的分类 ?网络交换机的选择 网络交换机的概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日益普及,计算机网络也迅速发展起来。凡是将地理位置 不同,具备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

备,用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并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实现计算机通信信息网的资源共享与数据通信,都称为计算机通信网。当网络规模扩大时,单纯靠延长网线已变得不现实。并且对于不同的局域网,要实现互相之间的数据传送,共享网络的资源,需要有专门的连接设备实现网络扩展。同时,网络中站点的增加,地理范围的扩大,业务量的增长,促使网络互联迅速向前发展。 网络互联的高速发展,导致网络交换技术的出现,网络交换机也随之应运而生。广义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网络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量控制。 随着交换技术的发展,交换机由原来工作在OSI承M 的第二层,发展到现在有可以工作在第四层的交换机出现,所以根据工作的协议层交换机可分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由于第四层交换机交换技术尚未真正成熟且价格昂贵,第四层交换机在实际应用中目前还较少见。 网络交换机的性能 网络交换机是一种连接网络分段的网络设备。从技术角度看,网络交换机运行在OSI 模型的第2层

TST交换网络设计

. . . .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0年春季学期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T-S-T数字交换网络设计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3)班 姓名:张天昆 学号:07250318 指导教师:蔺莹 成绩:

摘要 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终端、交换、传输三部分构成,交换是通信系统的核心。其中,时分接线器( T型) 和空分接线器( S型)是程控交换技术中最基本的交换单元电路。单独的T接线器和S接线器,只适用于容量比较小的交换机,而对于大容量的交换机通常选用空分交换芯片和时分交换芯片构成TST交换网络,完成多语音用户间的交换。 TST(时分-空分-时分)交换网络是在电路交换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换网络,它是三级交换网络,两侧为T接线器,中间一级为S接线器,S级的出入线数决定于两侧T接线器的数量。第1级T接线器:负责输入母线的时隙交换。S接线器:负责母线之间的空间交换。第2级T接线器:负责输出母线的时隙交换。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现代交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时分交换芯片MT8980及空分交换芯片MT8816构成TST交换网络。其中,输入级T型接线器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中间级S型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也可以是输出控制工作方式,输出级T型接线器工作方式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关键字:交换网络 MT8980 MT8816 TST。 第1章TST网络及其组成 1.1 时间接线器 能。T接线器主要由话时间接线器简称T接线器,其作用是完成一条时分复用线上的时隙交换功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如图所示,话音存储器用来暂存话音数字编码信息,每个话路为8bit。SM的容量即SM的存储单元于时

辽工大电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二版课后题总结

1、什么是程控数字交换机? 【答】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成控制接续等工作的电话交换机。 2、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结构及功能? 【答】1、交换网络:交换网络可以看成一个有M条入线和N条出现的网络其基本功能是根据需要使某一入线与出线链接,提供用户通信接口之间的连接。2、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分为用户接口电路和中继接口电路,其作用是把来自用户线或中继线的消息转换成交换设备可以处理的信号。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程控数字交换机工作的指挥核心,它由处理机存储器I/O接口部件组成。第一级:外围设备控制级。主要对靠近交换机网络侧的端口电路及交换机的其他外围设备进行控制,跟踪监视终端用户,中继线的呼叫占用情况。第二级:呼叫处理控制级,对第一级的输入进行分析和处理。第三级:维护测试控制级。用于系统的维护和测试。 3、程控数字交换机的优越性 【答】1、能提供许多新的用户服务性能。2、维护管理方便,可靠性高。3、灵活性大。4、便于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发展。5、可以采用公共信号信道系统。6、便于利用电子器件的最新成果,可使系统在技术上的先进性能得到发挥。 6、简述30132路PCM帧结构的特点 【答】一个复帧包含16个子帧(F)每个子帧有32个时隙(TS)每个时隙占8位,TS1-TS15及TS17-TS31为30个话路时隙,TS0为帧同步时隙,F0帧的TSD16用来传送复制同步码复帧失步告警信息等,F1-F15帧的TS16共15个8bit传送30个话路线路信息,每个话路个分到4个bit线路信号码。 7、某用户通话时长为2分钟,则交换机共为其交换多少次信号 【答】FS=80000HZ T=1/8000 2min=120s 120/(1/8000)=9.6×105次 4、某HW线上的主叫用户占用TS10被叫用户占用TS20请通过T接线器完成彼此的信号交换(分别接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

程控数字交换网络的接续原理

程控数字交换网络的接续原理 程控数字交换也称时隙交换,它能将不同时隙上的信息在不同的时间段上进行换位。总的来说,程控数字交换网络能够实现在同一条总线的不同时隙之间进行交换、同一时隙在不同总线之间进行交换、在不同总线的不同时隙之间进行交换3种功能。 (1)时间(T)接线器。时间(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储器(speech memory,SM)和控制存储器(control memory,CM)两种随机存储器组成。话音存储器数字电路由RAM、与门、或门及一系列读/写控制电路组成。控制存储器数字电路由RAM、反相器、锁存器等元器件组成。 时间(T)接线器的工作模式分为输出控制和输入控制。这两种工作模式是由话音存储器写入信号和读出信号的受控方式决定的。写入信号受定时脉冲控制,读出信号受控制存储器控制,称输出控制模式,也称作“顺序写入,控制读出”;写入信号受控制存储器控制,读出信号受定时脉冲控制,称输入控制模式,也称作“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PCM传输的基本条件是通话双方必须工作在同一时隙。这是一对一的定点通话,只有时分复用而不存在交换功能。以下讨论时分交换的基本原理,即要求工作在不同时隙的用户能互相接通电话。 假设用户X要与用户Y通话,其中用户X收、发话音代码占用了A时隙(A通道);用户Y收、发话音代码占用了B时隙(B通道)。因为用户X、Y工作在不同时隙,所以X讲话Y听不到,Y讲话X听不到。为使用户X、Y能互相通话,即X讲话Y能听到,Y讲话X能听到,需要进行话音代码在时间上的搬移。 说明用户X发A时隙,收B时隙;用户Y发B时隙,收A时隙,因用户X、Y工作在不同时隙,故用户X、Y之间无法通话。 为经T接线器,用户X的话音代码从A时隙移至B时隙;用户Y的话音代码从B 时隙移至A时隙。即经T接线器,用户X、Y收、发工作在同一时隙上,则用户X从收A时隙中听到了用户Y的讲话;用户Y从收B时隙中听到了用户X的讲话。也可以认为T接线器接通了A、B时隙。 (2)空间(S)接线器。空间(S)接线器其实就是一个交叉矩阵,在交换机的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

§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组成:话路系统和控制系统。话路系统包括用户电路、交换网络、出中继器、入中继器、绳路及具有监视功能的信号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译码、忙闲测试、路由送择、链路选试、驱动控制、计费等设备。 §话路系统的构成方式:空分方式和时分方式。空间分隔方式是指交换网络的每个连接通路各自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互相隔开。时间分隔方式是指交换网络的各条话路具有不同的时间位置,各路话音的传输时间是互相错开的。 §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布线逻辑控制方式(布控方式)和存储程序控制方式(程控方式)。§程控交换机的分类:空分模拟程控交换机、时分模拟程控交换机、时分数字程控交换机。§模拟信号:信号的幅度取值不受任何限制且与原信息准确对应。 §数字信号:信号的幅度取值只能在数轴上有限个离散值上取值,且不准确地与原信息对应。§抽样是以一定时间间隔,取出连续的模拟信号的瞬时值。 §抽样定理:对于一个有限带宽的连续信号f(t),其最高频率为fM,此信号可由时间上相隔Ts<=1/2fM秒的各均匀间隔点上的信号值f(KTs)唯一确定。 §量化是将样值幅度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样值幅度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 §均匀量化是将输入信号的变化范围等分为N级,其量化间隔是相等的。非均匀量化的量化间隔是不相等的,大信号区的量化间隔大,小信号区的量化间隔小,即量化间隔?V是不固定的。 §编码是将量化后的信号电平值转换成二进制码组。解码是编码的逆变换,是将二进制编码信号还原成离散的样值幅度信号。 §码元就是用占据时间相等的一些电信号波形来表示数字信息的这些电信号波形。 §码元长度就是一个电信号波形所占据的时间间隔。 §时分复用方式是将信道按时间加以分割,各路话音抽样信息按一定的次序轮流地占用某一时间段来传输各路信息。这一时间段称为时隙。 §在交换设备内部传输的码型为NRZ码,而在线路中传输的码型为HDB3码。 §在有线传输线路中传输的码型应考虑一下的要求: 1.在线路中传输的码型不应含有直流分量,且低频成份和过高的频率成份也不宜太多。 2.在传输的码型中应含有时钟信息。 3.要求传输的码型与信息源的统计特性无关。 4.在传输的码流中,应具有一定的检测误码能力。 5.码型的转换设备应简单易于实现。 §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功能:信令与终端接口功能,交换接续功能和控制功能。 §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必须具有:实时效率;有多道程序同时运行功能;有保证电话业务不间断的有效措施。 §分散控制有容量分担或功能分担的工作方式。(分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 §处理机的配置方式采取备份的方式,最简单的备份方式就是双处理机结构。 §双处理机结构有三种工作方式:同步双工、话务分担、主/备用工作方式。 §容量通常以用户线数和中继线数来表示。 §呼叫处理能力以忙时试呼叫次数来表示,通常称作BHCA值。它是衡量交换系统处理机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处理机能处理的用户在忙时摘机呼叫的次数。 §话务负荷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呼损率下,交换系统在忙时可以负荷的话务量。话务量Y等于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平均呼叫次数C和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t的乘积。

交换技术综合练习题

交换技术综合练习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交换技术》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 1.电话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是、、。 2.电话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和。 3.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用户电路、中继器、、和这几部分组成。 4.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和两级组成。 5.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和两大类。 6.S1240交换机由和终端控制单元,组成。 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分为分级控制方式、和三种。 8.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和三个步骤。 10.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秒抽样次,每个抽样值编码为比特,每一路PCM话音的传输速率是。 11.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 12.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的交换。 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T接线器的按照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工作。14.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7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20,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7号单元的内容是。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控制写入的。15.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将。 16.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和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17.T接线器主要由、,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

成, 18.T接线器的话音存贮器SM用来存贮,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位,控制存贮器CM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内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复用线的复用度为j,则i和j的关系应满足。 19.设S接线器有8条输入复用线和8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256。则该S接线器的控制存贮器有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个。20.设S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如果要将S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HW1的时隙46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HW2的同一时隙,则计算机应将控制存储器组的号单元的内容置为。 21.用户模块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完成用户话务的,并且。 22.7号信令系统硬件包括信令数据链路接口、交换网络、和完成7号信令系统第3、 4级及高层功能的软件所在的。 23.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是:,,适应性强,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高。 24.通路选择的任务是。 25.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核心媒体层、和业务/应用层四层。 26.ISUP消息是在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字段中传送的。ISUP消息由路由标记、、消息类型编码、必备固定长度参数,和任选参数组成。 27.ISUP消息中的路由标记由目的地信令点编码(DPC)、源信令点编码(OPC)和链路选择码(SLS)组成。路由标记的作用是。电路识别码(CIC)用来。 28.在固网智能化改造后,在本地网中建立了、业务交换中心和智能业务中心。

数据交换系统

1.1.1数据交换系统 数据交换中心需遵循统一数据交换规范支持各应用系统间无人值守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中心是一种分布式联网系统,它的基本结构是通过区域集成服务器将一个区域内的各个应用系统联系起来,各应用的开发者可以从繁冗的数据结构中解脱出来,不再考虑不同系统之间不同的数据结构和字段类型,不再开发复杂且不易移植的数据迁移程序。各应用系统都创建各自的代理程序作为系统与数据交换中心的接口,代理程序之间并不直接通信,而是通过数据交换中心间接通信,数据交换中心是所有代理程序的集成点。 数据交换中心和代理程序都使用统一数据标准的JSON词汇,作为数据传输与交换的语言。数据交换中心可以交换的数据是通过一系列数据对象进行定义的。各数据对象包括了操作状态维护以及内容。数据发布方或数据订阅方根据数据代理程序实现数据的交换。数据代理的职责是将业务系统的数据转化为规范的格式,或将接受到的数据转化为业务系统的数据格式,代理通过数据交换中心的API使用数据交换中心的服务,业务系统通过代理实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业务系统无需关注数据交换的细节,可以完全按照面向数据对象的方式去完成数据交换。数据代理就是业务系统与数据交换中心之间的桥梁。数据交换中心针对基础数据和用户档案数据提供数据订阅和数据发布两种服务,主要的功能包括数据报文管理、数据发布授权管理、接口权限管理、数据发布管理、数据订阅管理、日志管理、数据交换统计等功能。

1.1.1.1数据交换模式 1.1.1.1.1发布模式 发布模式适用于数据的提供方。数据提供方的数据发生变化(新增、修改或删除)时,代理程序会将监控到的数据变化信息和变化类型根据报文规范,组装成一条报文发送到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的专用通道中,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接收到报文后,会校验报文格式和解析报文,并完成数据库的数据更新。 为实现数据有效性维护机制,数据提供方(数据源)所发生的任何数据变化,都要以无人值守的方式自动同步到所有的数据使用方。要实现这种无人值守的数据自动同步,需要数据提供方在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申请发布数据服务,并在应用系统内部完成数据发布代理的开发和配置,实现数据的共享。 发布代理的作用是数据提供方获取到数据变动后,需要自动处理数据,加工成数据报文提供给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供数据使用方订阅,同时记录数据交换的日志信息。 1.1.1.1.2订阅模式 订阅模式适用于数据的使用方。数据使用方通过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订阅需要的数据,当交换中心监控到订阅的该数据发生变化时,会根据报文规范生成相应的报文,发送给数据订阅方。数据订阅方收到报文后,即可消费报文,并完成自身数据库的数据更新。 数据使用方需要在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申请订阅数据服务,并在应用系统内部完成数据订阅代理的开发和配置。当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获取到数据提供方的数据时,会将数据同步给所有订阅了该数据服务的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实时或者周期性的更新数据。 订阅代理的作用是数据使用方订阅数据服务,获取到数据报文后,需要自动处理报文加工成自己需要的数据并进行入库,同时记录数据交换的日志信息。

综合化航电设备中数字交换网络系统应用需求与实现

综合化航电设备中数字交换网络系统应用需求与实现 综合化航电设备中数字交换网络系统应用需求与实现 摘要:随着航空电子设备架构由独立功能设备向综合化、模块化方向发展,传感器功能线程中的射频信道部分与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均采用了通用化模块设计。作为通用信道模块与通用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交换节点,数字交换网络系统为综合化航电设备提供了信道资源可配置及重构的功能,这里主要介绍基于高速LVDS技术的数字交换网络系统应用及实现。 关键词:航电设备;数字交换网络;LVDS;重构 0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航空电子设备综合化、集成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设备与传统的分立式航空电子设备不同,它将机载传感器信道按照处理频段进行划分,对相同频段上的信道资源采用通用化模块设计[1]。功能软件资源亦采用模块化设计,驻留在基带信号处理模块上。系统通过对信道软硬件资源进行配置及重构实现各项功能线程[2]。 信道资源通用化模块设计,必然需要传感器模拟信号数字化不断前移,信号采样频率越来越高,导致射频信道模块与数字处理模块之间传输的数字信号速率越来越高,达到几百Mb/s,甚至超过1Gb/s,因此传统的机载总线技术,如1553B、VME等已远不能满足高速数字信号传输的要求。 为满足综合化航电系统资源可配置与可重构的应用需求,多个通用射

频信道模块与多个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之间需要完成数据路由和数据交换。数字交换网络系统实现了通用射频信道模块与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与数据交换功能。 1综合化航电系统对数字交换网络需求 1.1综合化航电系统架构 综合化航电系统是一个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高度综合化系统。系统包含通信、导航、识别类别数十个传感器功能。当系统需要某项传感器功能时,与此功能相关的软、硬件资源在系统统一调度下进行组合,构建成与此功能相关的从天线、射频信道、信号处理、数据处理、接口处理的完整链路处理通道,同时通过加载运行相关的功能软件,构成一个功能线程,完成该功能项的接收/发射和信号/信息处理[3]。 综合化航电系统模型。 工作原理:传感器信号接收时,射频信号由综合天线接收,经射频开关网络路由后送入通用接收模块进行下变频、放大、滤波等处理,再经过A/D采样数字化后成为标准数字中频信号,送入中频数字交换网络模块,经路由后送至中频信号处理模块进行解调处理,最后解调完成的基带功能数据送入核心处理计算机/接口控制模块进行处理,组成下行链路。 传感器信号的发送为接收过程的逆过程,核心处理计算机/接口控制模块输出的基带功能数据送入中频信号处理模块进行调制,基带调制数据经过中频数字交换网络模块路由后,送入通用激励模块中进行D/A变换、上变频、激励后成为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经射频开关网络路由后送通用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对于许多特殊幼儿的来说,言语能力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但是许多失语症的幼儿可能是一辈子都是无语言的。对于这些幼儿我们的家长该如何运用先进的康复教学手段来给予改善呢?相信“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绝对十分适合这些幼儿的,这套系统能充分的改善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是一套专门训练孤独症学童与人沟通的系统,它的特点是让孤独症学童使用图像辅助沟通。PECS 有一套非常严谨的训练原则和方法,老师教导学生时应遵守训练原则,避免学生培养出不良的沟通习惯。 PECS的发展 针对传统孤独症学童沟通训练的缺点,美国Delaware Autistic Program 的Bondy & Frost发展了“图片交换沟通系统”(The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PECS)。它是一套专为孤独症幼儿设计的一套语言沟通法,依幼儿的程度分阶段实施训练。 PECS强调孤独症学童与人沟通的自发性,它以结构化(structured)的环境、程序和教材协助孤独症幼儿学习主动与人沟通;借着增强物(reinforcer),循序渐进的阶段(Phases)、图像(pictures)和句子尺(sentence strip),让孤独症幼儿建立实用的沟通技巧。 训练内容 PECS分为6个训练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的目标,以下是6个训练阶段的简介: 第一阶段:以物换物 此阶段的目标是希望学童建立出一个沟通的基本模式。当学童看到一件很喜欢对象的时候,要主动拿取该对象的图卡,交到训练员手中,以换取喜欢的物件。此阶段和下一阶段需要两位训练员,训练员在训练时候应避免口头提示。 第二阶段:增加自发性 此阶段的目标为增加学生沟通的自发性。学生要自行走向沟通板,拿起图卡,走向训练员,将图卡放在训练员手中。背后训练员的角色逐渐淡出。 第三阶段:辨认图卡 当学生建立了沟通模式及提高了沟通的自发性后,可以学习辨认图卡。学生想得到某一对象时,他要走向沟通板,在众多图卡中取出正确的图卡,走向训练员,把图卡交到其手中。训练员会逐渐增加图卡的数量,让学生辨认。 训练员可以使用不同程度的增强物帮助学生辨认图卡,例如展示一种学生喜欢的东西和一种学生厌恶的东西,让他使用图卡选择想要的东西。训练员亦可以控制空白图卡、彩色图卡、图卡线条、图卡大小对比、图卡位置和图卡立体程度来帮助学生。 第四阶段:句式结构 当学生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图卡后,可以开始学习组织句子了。当学生想要得到某件对象,他要走到沟通板处,拿起“我要”图卡,贴在句子尺上,再拿起物件图卡,贴在“我要”图卡之后,然后拿起句子尺,交到训练员手中。 学生应该先学习最实用和简单的句子,例如“我要 (对象)”。训练员在开始时可先把“我要”图卡贴在句子尺上,让学生拿起“对象”图卡贴上去,以完成句子。当学生熟习技巧后,可让学生自行组识整句句子。 第五阶段:回应“你要什么?” 当学生对使用图卡表达运用自如以后,可以学习响应“你要什么?”的提问了。训练员可以运用延迟提示策略来训练学生,最初提出问题后可以立即提示,以后可以视乎学生的表现逐渐延迟提示,到最后当学生可以自行响应问题,训练员便不用提示了。 第六阶段:能回答评论性问题及表达意念 当学生掌握了上述阶段的目标后,可以学习回答评论性和描述性的问题,例如“你要什么?”、“你看到什么?”和“你听到什么?”等。在这阶段,学生已经不只表达个人需要,更会学习对事情和环境作出描述和评论。 在家进行PECS训练

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大作业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班级计Y094 学号 姓名 日期 广西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数据交换平台系统结构 系统概述 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引擎)为核心,基于J2EE架构设计,通过Web Service为服务接口,配合DataEX Agent(数剧交换代理)满足同一平台、不同平台、异构数据库之间、甚至是非网络连接系统之间的安全数据交换应用,管理员或服务使用者可以通过数据交换管理控制台实现对交换任务的定义和状态跟踪。 系统目标是设计一个完整、高效、健壮、安全、易用的数据传输、交换平台。该交换平台是一个基于标准、组件化、架构良好、具有很好扩展性的多层的开放的软件体系。 系统的框架结构图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描述。以系统逻辑处理模型来表达一个宏观、易部署、易用的应用逻辑结构; 以系统的功能细分及其交互模型来表达一个完整、高效、健壮、安全、易用的产品体系; 按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及web Services组件模型来表达一个基于标准、组件化、架构良好、具有很好扩展性的开放的软件体系; 交换引擎基于XML的数据流交换,基于XSLT格式的交换规则定义。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的原理是:在数据传输时,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节点构成的专用物理链路,此线路将一直保持到数据传输结束。若是这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量很大,则可同时建立多条连接。 报文交换 为解决电路交换占用通道的缺陷,报文交换产生。其原理是:数据以报文为单位传输,长度不限且可变。数据传送过程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发送方在发送一个报文时把目的地址附加在报文上,途径的节点根据报文上的地址信息,将报文转发到下一个节点,接力式的完成整个传送过程。每个节点在受到报文后,会将之暂存并检查有无错误,然后通过路由信息找出适当路线的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再把报文传送给下一个节点。这个过程中,报文的传输只是占用两个节点之间的一段线路,而其他路段可传输其他用户的报文。于是,这种解决方案不会像电路交换占用终端间的全部信道。但是,报文在经过节点时会产生延迟。这段延迟包括接收报文所有位(bit)所需的时间,等待时间和发送到下一个节点所需的排队延迟。 相对于电路交换,报文交换的优点有:线路效率高;节点可暂存报文并对报文进行差错控制和码制转换;电路交换网络中,通信量很大时将不能接收某些信息,但在报文交换网络中却仍然可以,只是延迟会大些;可以方便地把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节点;建立报文优先权,让优先级高的报文优先传送。 报文交换也是存在缺点的。首先,它不能满足实时交互式的通信要求,经过网络的延迟可能会有不小的变化。其次,有时节点收到的报文太多以致不得不丢弃或阻止某些报文。最后,对交换节点的存储量有较高要求。 分组交换

交换系统简介

太极业务信息和电子文件交换系统 总体介绍 一、产品概述 根据NW 交换系统技术规范,太极业务信息和电子文件交换系统(以下简称:交换系统)由交换服务管理中心系统、交换站系统、交换箱系统、交换客户端系交换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交换管理域的管理,负责对本交换管理域的体系结构、交换策略进行配置管理和监控管理,负责交换管理域之间的互联管理,允许对本交换管理域进行跨域互联策略设置,使得本交换管理域和其他交换管理域相互连接,共同组成NW 全网的交换服务体系。交换中心管理系统包括交换体系管理子系统和交换策略管理子系统。 交换站是交换系统提供交换服务的基础系统,由管理子系统、传输子系统、交换路由子系统、交换安全子系统构成。交换站支持分层汇聚,通过上下级联的交换站可以实现全网范围内端到端的交换传输,支持跨域交换、域内交换。交换站可以根据交换业务负荷的大小进行动态扩展,满足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 交换箱是交换系统对外提供服务的末端系统。交换箱在发送端负责对交换客户端或业务应用系统发送的交换件进行封包、分包、生成交换标识形成交换数据包,然后将交换数据包提交到交换传输通道,进行交换传输。交换箱在接收端负 交换中心 交换中心交换站交换站 交换箱1 交换箱n 交换箱1 交换箱n 交换站 交换箱 1 交换箱n 交换客户端 1...n 交换客户端 1...n ...... ... ...

责将交换件从交换传输通道接收下来,自动恢复收件封包,然后将收件自动推送到交换客户端或业务应用系统,由应用系统进行收件处理,并进行自动状态反馈、收件回执发送。 交换客户端是交换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了对离线电子文件进入交换体系的入口作用,用户使用交换客户端能够将桌面电子文件(扫描)上传、下载且自动进行加密和完整性约束,组成业务报文进行发送,并提供重发机制。交换客户端能够自动识别来自第三方应用系统的发件登记请求,也能够接收交换箱转发过来的业务数据,自动校验保密性和完整性,并生成业务数据并自动发送业务数据的状态信息。 交换控制单元是交换服务的控制点,对跨域、跨区的文件和信息交换进行控制。基于分级保护的安全保密要求、以及对交换系统可控交换的要求,交换体系需要能够对每个交换件跨部门安全域、内部安全区的传递行为进行控制,确保信息和文件交换符合安全保密和交换控制要求。交换控制单元可以设置在各级网络平台的部门接入区,对进出部门的交换件进行控制;也可以部署在内部重点安全区的边界,对进出安全区的交换件进行控制。交换控制单元通过对网络流量中的交换数据包进行断路式侦测,根据交换源地址、目的地址、交换件的密级、知悉范围属性,结合交换管理域的交换控制策略,对交换数据包是否放行做出判断,对不符合控制要求的交换行为进行阻断并告警。交换控制单元为NW边界安全和访问控制提供了更可靠的手段,是NW分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产品结构

TST交换网络设计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0年春季学期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T-S-T数字交换网络设计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3)班 姓名:张天昆

学号:07250318 指导教师:蔺莹 成绩:

摘要 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终端、交换、传输三部分构成,交换是通信系统的核 心。其中,时分接线器(T 型)和空分接线器(S 型)是程控交换技术中最基本的 交换单元电路。单独的T 接线器和S 接线器,只适用于容量比较小的交换机, 对于 完成多语交用户间和交分交换芯片构成 TST 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是在电路交换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换 的数量。第〒级T 器接线器间 一级责输入母接线器时隙S 交换勺出W £ T p j 一 线数线器于两责母线之间的空间交换。第 2级T 接线器:负责输出母线的时隙交 换。 。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现代交 W 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时分交换芯片 MT8980及空分 交换芯片MT8816构成TST ]交换网络。其中,输入级T 型接线器为顺序写入、控 制 读出,中间级;也可以是输出控制工作方式,输出级 S 型接 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 T 型接线器工作 方式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关键字:交换网络 MT8980 MT8816亠TST 。 -------- II 1——林 大容量的交换机通常选用 ?TST (时分-空分-时分 网络,它是三级交换网络, ■ 11RI

第1章TST网络及其组成 1.1时间接线器 能。T接线器主要由话时间接线器简称T接线器,其作用是完成一条时分复 用线上的时隙交换功音存储器(SM )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如图所示,话音存储用来暂存话音数字编码信息,每个话路为8bit。SM的容量即SM的存储单元于时分复用线上的时隙数。控制存储器用来存放SM 的地址码(单元号码),CM 的容量通常等于SM 的容量,每个单元所存储SM 图1.1 T 接线器 1. 工作方式是针对SM 而言(CM 总是输入控制) 2. 话音存储器的位数总按8bit 计算。 3. 话音存储器的容量等于输入母线上每帧的时隙数。 4. 控制存储器的容量等于话音存储器的容量,控制存储器每个单元的比特数决定于 话音存储器的容量。 1.2 空间接线器 空间接线器简称S 接线器,其作用是完成不同时分复用线之间在同一时隙的交换功能,即完成各复用线之间空间交换功能。在S 接线器中,CM 对电子交叉 点的控制方式有两种: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图1-2 中S 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S 接线器完成了把话音信息 b 从入线PCM 上的TS1 交换到出线PCM2E; 同时完成了把话音信息a从入线PCM2E的TS3交换到出线PCM上 1.2 S 接线器 程控数字交换机,可采用小容量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交换网络采用单级T 或多级T接线器组成。大容量的TST、TSST、甚至级数更多的数字交换网络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促进孤独症儿童沟通能力的研究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9), 1314-1321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6326445.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c16326445.html,/10.12677/ap.2018.89154 A Review on the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Promote Autistic Children’s Communication Ability Yujing Sun, Jun Jiang* Department of Basic Psychology, School of Psychology,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Sep. 2nd, 2018; accepted: Sep. 18th, 2018; published: Sep. 25th, 201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 is a widespread and lifelong heterogeneous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And the core clinical symptoms ar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dis-order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disorder, then a series of behavioral problems following, such as restricted interest, stereotyped behavior, etc. For the treatment of autism, the current re-search has not yet found a consistent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Current treatment is mainly fo-cused o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nd behavior training in family and institution. According to a relevant study, more than 87.1% of autistic children have severe and first language symptoms. Language disorder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defects are the core obstacles for autistic children. Therefore, improving children’s soci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especiall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bility, is the main task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autistic children. The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PECS) is based on behavior analysis, that the intervention training program is designed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children with autistic and other speech im-paired individuals. For autistic children’s visual speech comprehension better than auditory, the system takes advantage of this. Through training, autistic children can use pictures to express their needs and wishes, expand the scope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graduall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elf-initiating communication,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dapting to socie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f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autistic children. It also proposes th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of the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on the development of autistic children. Keywords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Communication Ability *通讯作者。

多层网络交换机基础知识

网络交换机基础知识 开放系统互联(OSI,Open Systerns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参考模型描述了信息如何从一台计算机的应用层软件通过网络媒体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的应用层软件中,它是由七层协议组成的概念模型,每一层说明了特定的网络功能.OSI参考模型是在198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connec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缩写)发布的,现在已被公认为计算机互联通信的基本体系统结构模型. OSI 参考模型把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递分成七个小的易于管理的层,OSI的七层协议分别执行一个(或一组)任务,各层间相对独立,互不影响.下面是OSI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 第七层---------应用层; 第六层---------表示层; 第五层---------会话层; 第四层---------传输层; 第三层---------网络层;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第一层--------物理层 二层交换机指的就是作用在这七层模型的第二层,所以二层交换机一般不能对传输协议进行控制,只能对数据链路进行控制,所以二层交换机只能通过mac地址来进行寻址,因为mac地址作用在数据链路层.而三层交换机可以控制到网络层,也就是说三层交换机可以通过IP地址来进行寻址.现在高端交换机可以控制到七层,可以对网络中的应用层的协议来进行流量的控制和带宽的管理.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这三种技术究竟谁优谁劣,它们各自适用在什么环境?这三种技术的工作原理: 1.二层交换技术 二层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它能够读取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并根据MAC地址来进行交换。 交换机内部有一个地址表,这个地址表标明了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的对应关系。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首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它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如果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如果在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 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由于二层交换机一般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所以可以同时为很多端口进行数据交换。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而它的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 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二层交换机对广播包是不做限制的,把广播包复制到所有端口上。 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 2.路由技术 路由器是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的。 路由器内部有一个路由表,这表标明了如果要去某个地方,下一步应该往哪走。路由器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首先把链路层的包头去掉(拆包),读取目的IP地址,然后查找路由表,若能确定下一步往哪送,则再加上链路层的包头(打包),把该数据包转发出去;如果不能确定下一步的地址,则向源地址返回一个信息,并把这个数据包丢掉。 路由技术和二层交换看起来有点相似,其实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传送数据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技术其实是由两项最基本的活动组成,即决定最优路径和传输数据包。其中,数据包的传输相对较为简单和直接,而路由的确定则更加复杂一些。路由算法在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不同的信息,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所要到达的目的地选择最佳路径把数据包发送到可以到达该目的地的下一台路由器处。当下一台路由器接收到该数据包时,也会查看其目标地址,并使用合适的路径继续传送给后面的路由器。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最终目的地。 路由器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讯,而且可以通过传送不同类型的信息维护各自的路由表。路由更新信息主是这样一种信息,一般是由部分或全部路由表组成。通过分析其它路由器发出的路由更新信息,路由器可以掌握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链路状态广播是另外一种在路由器之间传递的信息,它可以把信息发送方的链路状态及进的通知给其它路由器。 3.三层交换技术 一个具有第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及软件简单地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

现代交换技术

我的交换 摘要通信网是由用户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的。它是由交换设备 完成接续,使网内任一用户可与其他用户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机是数字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及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的关键设备,在通信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数字交换来实现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语言道。 关键字:程控交换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引言程控交换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其中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系统包括话路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维护与操作系统三部分。话路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电路、用户集线器、中继线接口、信号部件、数字交换网络以及用户处理机等部件。中央处理系统包括三级,分为电话控制外设级、呼叫处理控制级、维护测试级。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运行处理所必需的在线程序(也称为联机程序),另一部分是用于交换机的设计、调试、软件生产和管理的支援程序(也称为脱机程序)。 程控交换的特点是控制系统依靠事先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引导微处理器对各种信令进行适当处理,对交换网络和接口进行必要的控制。它能明显改善呼叫的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率外,其最大优点是系统只需要通过变动软件,就能改变交换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增添了许多方便用户的业务。提高了系统硬件结构模块化和标准化水平,十分便于系统的升级和更新。 (一)话路系统 2.1话路系统的组成

2.1.1用户级话路 用户级话路是由用户电路和用户集线器组成。用户电路是用户线与交换机的接口电路,用户线连接的终端是模拟话机,则用户线称为模拟用户线,其用户电路称为模拟用户电路,应有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的功能。若用户线连接的终端是数字话机,则用户线称为数字用户线,其用户电路称为数字用户电路。用户电路有七大功能,分别是馈电、过压保护、振铃控制、监视、编译和滤波、混合电路和测试七大功能。 2.1.2用户集线器 用户集线器是用来进行话务量的集中或分散的。通常以120个用户为一群,出线为4套PCM链路。每群有一个用户级T接线器,可以有多个用户群复接,从而将几百的用户或上千个用户共用的120条话路接到选组级。通常将复接的用户群数称作集中比。 2.1.3中继器 模拟中继器是数字交换机与其他交换机之间采用模拟中继线连接的接口电路,它是为数字交换机适应模拟环境而设置的。对于传送音频信号的实线中继线,在模拟终端要进行模/数和数/模转换。对于传送频分复用载波信号的模拟中继线,要进行FDM—TDM转换,直接变成PCM数字编码。 数字中继器是数字交换机与数字中继线之间的接口电路,数字中继线一般采用PCM作为传输手段,一般为PCM30/32.基群接口通常使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传输信号,而高次群接口则逐步采用光缆传输方式。 2.1. 3.1 数字中继器的作用 数字中继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对方局送来的30/32路PCM信号分解成30路64kbit/s的信号,然后送至数字交换网络。同样,它也把从数字交换网络送来的30路64kbit/s的信号,复合为30/32路PCM信号,送到对方局。虽然PCM 数字中继线传输的信号也是数字信号,但它的传输码型和数字交换机内传输和交换的信号码型是不同的,而且时钟频率和相位也会有差异,此外其信令格式也不一样。为此就要求数字中继器应具有码型变换、时钟提取、帧定位、帧同步和复帧同步、信令提取和插入、告警处理等功能,以达到协调彼此之间的工作。 2.1.4信号部件 交换机需要向用户发送各种信号音,也需要向其他交换局发送和接收各种局间信号,如多频信号,这些信号都是音频模拟信号。信号部件主要有信号音发生器、多频接收器和发送器等。 数字交换机中信号音发生器一般采用数字音存储方法,将拨号音、忙音等音频信号进行抽样和编码后存放在只读存储器中,在计数器的控制下发出数字化信号音的编码,经数字交换网络发送到所需的话路上去。当然,在需要的时候,也可通过指定的时隙(如TS0,TS16)传送。 多频信号发送器和接收器主要用于接收和发送多频(MF)信号,它包括音频话机的双音多频信号和局间多频信号。这些双音多频信号在相应的话路中传送,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通过交换网络而被接收和发送的。故在数字交换机中的多频接收器和发送器应能接收或发送数字化的多频信号。 (二)控制系统 3.1 程控数字交换机是在程控模拟交换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程控模拟交换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